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人際傳播下的健康謠言受眾效果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人際傳播下的健康謠言受眾效果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人際傳播下的健康謠言受眾效果

【摘要】本文關注的是人際傳播場域中健康謠言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美容保健等健康服務場所,采用問卷調(diào)查法,對這些場所常涉及的健康謠言的受眾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人際傳播是健康謠言傳播機制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途徑。其中,年齡、性別、學歷等因素都對人際傳播中健康謠言的傳播起促進的作用。年齡越大傳播健康謠言的可能性也越大,同時女性通過人際傳播方式傳播健康謠言的比例要高于男性,而高學歷人群則更加注重對健康謠言的分辨,傳播時也會更加謹慎。

【關鍵詞】人際傳播;健康謠言;受眾效果

一、研究背景

健康謠言早已存在,有些健康謠言看似有理有據(jù),實則戴著偽科學的面具,不僅沒有對大眾的健康起到積極的作用和影響,而且對大眾健康產(chǎn)生了諸多威脅[1]。健康謠言的傳播渠道眾多,特別是在網(wǎng)絡上健康謠言層出不窮。這一現(xiàn)象不僅引起了專業(yè)媒體的關注,而且引起了學術(shù)界的重視。當前關于健康謠言受眾效果的學術(shù)研究大多集中于大眾傳播,如通過微信、微博等方式。《社交媒體背景下健康謠言問題研究》一文對社交媒體中健康謠言產(chǎn)生機制、傳播機制進行了討論,認為社交媒體為健康謠言提供了傳播環(huán)境,專業(yè)話語權(quán)在社交媒體并不突出,減弱了辟謠效果[2]?!缎旅襟w背景下偽健康信息的傳播與治理》一文對偽健康信息進行了文本分析,總結(jié)了偽健康信息在議題、文本以及傳播渠道方面的特征,并從傳播學角度提出了治理對策[3]。但人際傳播(如美容院服務人員向顧客傳播的健康信息)是否對健康謠言的傳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對此關注還較少。因此,筆者將注意力集中在人際傳播領域,試圖在此基礎上分析健康謠言的受眾傳播效果。

二、研究方法

本文把研究對象主要集中在美容院、養(yǎng)生機構(gòu)、健身房和美發(fā)店等機構(gòu)的消費對象上,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調(diào)查,共發(fā)放問卷411份,收回有效問卷250份,覆蓋了不同的年齡、學歷的人群,將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

三、研究發(fā)現(xiàn)

(一)人際傳播是健康謠言重要的傳播途徑之一在人際健康傳播中,傳播者與受傳者之間易于溝通情感,建立信任關系,因此傳播效果常常優(yōu)于其它形式[4]。研究發(fā)現(xiàn),在各類美容保健類場所聽過健康謠言的人數(shù)比例很高,各項均高達75%以上。關系是人際傳播的核心。在美容保健類場所中,人際健康傳播以服務者與客戶、客戶與客戶之間的人際交流為主,這意味著人際傳播也是健康謠言的重要傳播途徑。人際傳播是個人與個人進行的信息交流,傳播渠道靈活、雙向性強,互動頻根據(jù)圖發(fā)現(xiàn),出入美容保健類場所次數(shù)與傳播健康謠言的意愿之間呈正相關的關系。經(jīng)常出入美容保健類場所的群體傳播健康謠言的可能性更大。人際傳播是高語境的傳播形式,強調(diào)交流中的語境的充分性。所謂語境的充分性主要指“傳播發(fā)生的時間、地點、關系的性質(zhì)、交流者的心境、話題等因素所營造的、使交流發(fā)生或產(chǎn)生影響的整體環(huán)境?!盵5]美容保健類場所給人際健康傳播中的健康謠言提供了語境的保證,人們在這里接收健康信息與健康謠言,也向該場所內(nèi)的其他人傳播,并且會將在這里接收到的健康信息與謠言再次傳播出去。同時美容保健類場所作為專業(yè)類服務機構(gòu)與顧客之間的人際傳播并非平等的話語交流,而是存在話語“霸權(quán)”現(xiàn)象。從顧客角度來看,美容保健類機構(gòu)傳播的健康信息具有一定的權(quán)威性,即便這些健康信息中充斥著大量的健康謠言,大部分顧客也傾向于相信,并且會在不經(jīng)查證的情況下向外傳播。

(二)中老年群體是健康謠言傳播的主力軍筆者從所獲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年齡越大的受訪者去美容保健類場所的頻率越高。60歲以上人群中有9.09%的受訪者每個月經(jīng)常出入美容保健類場所,60歲以下的受訪人群經(jīng)常出去的比例則相對較低。偶爾出入美容保健類場所的比例隨年齡增長呈正比例分布。18~30歲比例只有19.63%,60歲以上人群偶爾出入美容保健類場所的比例則高達45.45%。通常情況下,年齡的增長會導致身體機能逐漸衰弱,身體出問題的可能性也在逐年增長。因此年齡越大對自身健康也就越關注,相應的出入美容保健類場所的次數(shù)也會增多。根據(jù)圖2可知,年齡與傳播健康謠言的意愿之間呈正比例分布。研究發(fā)現(xiàn),60歲以上的受訪人群中超過35%的人一般都會將在美容保健類場所聽到的健康謠言傳播出去,而且很少有人會對此進行查詢求證。2015年江蘇省居民健康素養(yǎng)水平調(diào)查顯示,“45歲以下的中、低年齡組素養(yǎng)水平高于45歲以上高年齡組,素養(yǎng)水平隨年齡增長而下降,55~64歲、65~69歲兩個年齡組相對最低?!盵6]健康素養(yǎng)是指個人獲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了解并利用相關健康服務、做出正確決策,以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的能力[7]。而圖2也顯示60歲以上的人群很少會對所獲取的健康信息進行查證,可見年齡越大在辨別和分析健康信息方面的能力相對較弱,傳播健康謠言的幾率也會上升。因此在人際傳播渠道中,中老年人群是健康謠言傳播不可忽視的一個群體。他們既是主要的受眾,同時也是主要的傳播者。

(三)女性更容易成為健康謠言的傳播者所獲數(shù)據(jù)顯示,超過8%的男性在聽到美容保健機構(gòu)的健康謠言后在不經(jīng)查證后一般都會向他人進行傳播,而超過11%的女性在美容保健機構(gòu)處獲得健康謠言后會向他人進行傳播;有7.6%的女性受訪者表示在重復多次聽到健康謠言以后會傳播給他人,而只有1.7%的男性受訪者表示也會有此類行為。此外,有6.82%的男性受訪者表示在美容保健類機構(gòu)處獲取健康謠言后,會經(jīng)過其它渠道的信息過濾和查證后再向他人進行傳播,而的女性受訪者表示也有過此類的行為。因此,通過對比我們發(fā)現(xiàn),在向他人進行健康謠言的傳播方面,相較于男性,女性更容易有傳播的行為。因此,在傳播健康謠言方面,女性更容易成為人際傳播渠道的傳播者。眾所周知,健康謠言是影響人類健康的重要隱患之一。筆者在問卷中設計了“在聽從美容保健機構(gòu)的養(yǎng)生信息或建議后,是否真的會影響到自己后續(xù)的生活習慣”的問題。通過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有3.41%的男性完全會聽從美容保健機構(gòu)的建議,而這些建議中不乏大比重的健康謠言。有3.23%的女性受訪者完全會聽從美容保健機構(gòu)的建議。有21.59%的男性會偶爾參照美容保健類場所機構(gòu)的所謂健康信息而調(diào)整自己的生活習慣,在這個方面,女性受訪者的比例明顯高于男性,達38.48%。因此可以得出,在實際的生活中女性群體更容易受到健康謠言的影響去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

(四)學歷越高對待健康謠言越理智根據(jù)表所示,高中以上學歷人群在傳播健康謠言的信息方面明顯比例比高中學歷以下人群要低很多,學歷與健康謠言的傳播關系基本呈現(xiàn)負相關的關系,即越是高學歷人群基本上在進行健康謠言的傳播方面比重越少。同時,從表1可以看出,學歷越高,聽說健康信息多次后查證的比例也逐漸增高,查證后傳播的比例也有隨學歷增高的趨勢。因此,學歷越高的受訪者在傳播健康謠言方面也越理智。

四、結(jié)論

人際傳播是健康謠言傳播不可忽視的一種傳播類型。在人際傳播中,年齡越大傳播健康謠言的可能性也越大,同時女性通過人際傳播方式傳播健康謠言的比例要高于男性,尤其是年齡較大的女性受健康謠言的影響更為明顯,在傳播健康謠言方面也會更積極主動。而高學歷人群更加注重對健康謠言的分辨,進行傳播時也會更加謹慎。

五、存在的問題

雖然筆者盡可能的對人際傳播領域可能會涉及到的健康謠言渠道進行分析,但是研究過程中,仍有一些問題尚為得到解決。例如:健康謠言的類型較多,本文可能有所遺漏;健康謠言涉及到的人際傳播的渠道也并沒有完全覆蓋;抽樣人群不夠廣;本文著重于對健康謠言在人際傳播中的受眾效果的分析,無法與其他傳播類型的傳播效果相比較,這些都是后續(xù)研究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王麗娜.健康謠言的傳播學分析與科學輿論引導[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2(10):13-14.

[2]楊靜琳.社交媒體背景下健康謠言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

[3]王勝源.新媒體背景下偽健康信息的傳播與治理——以果殼網(wǎng)“流言百科”證偽的醫(yī)學健康類信息為例[J].科技傳播(下),2015(11):110—112.

[4]張自力.健康傳播學.身與心的交融[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70—71.

[5]薛可,余明陽.人際傳播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35-36.

[6]戎毅.年齡與文化程度對健康素養(yǎng)水平的影響分析[J].心理醫(yī)生,2015(12):243-244.

[7]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中國公民健康素養(yǎng)—基本知識和技能(試行)[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32-37.

作者:許圖 劉丹 單位:長治醫(yī)學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