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wù)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新聞寫作中文學素養(yǎng)的重要性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聞寫作中文學素養(yǎng)的重要性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新聞寫作中文學素養(yǎng)的重要性

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嚴復提出,翻譯作品要做到“信、達、雅”,所謂“信”,就是翻譯的內(nèi)容要忠實于原文;所謂“達”,就是翻譯的文辭要通順、暢達;所謂“雅”,就是翻譯要有文采。嚴復提出的“信、達、雅”這一原則,可以說是評價翻譯水平高低的“三字真經(jīng)”。與此精神實質(zhì)相通且值得借鑒的是,新聞寫作其實也把這一準則作為暗自遵循的重要原則。我們可以把新聞的真實性稱之為“信”,這是新聞的生命線;把新聞的讓事實本身說話,交代清楚新聞的人、事、時、地、因果、意義等要素稱之為“達”;那么,新聞寫作中作者扎實的理論功底、駕輕就熟的行文風格和豐富的文學素養(yǎng)則可稱之為“雅”了。至于理論功底和行文風格,這和記者本身的資歷和水平有關(guān),筆者不便贅述,筆者這里主要談?wù)勊^“功夫在詩外”的文學素養(yǎng)在新聞寫作中的作用。

一、在標題制作中讓人耳目一新,起到吸引讀者眼球的積極作用

抗戰(zhàn)時期,陪都重慶物價暴漲、產(chǎn)品偷工減料,連燒餅、油條也紛紛漲價?!缎旅駡蟆肪庉嫵檀笄⒁粭l物價飛漲的新聞,仿宋詞佳句“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擬了一條標題:“物價容易把人拋,薄了燒餅,瘦了油條”。這種出神入化的化用古詩詞作為標題,既朗朗上口,又貼切生動,讓人心領(lǐng)神會,過目不忘。試想,如果沒有扎實的文學素養(yǎng),這看似明擺著的新聞現(xiàn)象,這看似信手拈來的新聞標題,不知道要用多少字句才能概況準確、才能如此生動形象!2007年,筆者所處的畢節(jié)城市發(fā)展突飛猛進,城市變化日新月異。當年5月,在深圳打工10多年的七星關(guān)區(qū)市民魏鵬回到家鄉(xiāng),在東客站下了車后,竟不知怎樣走才能到相隔兩公里外的家。后來經(jīng)過小小的折騰回到家后,他很有感觸地說:“10年前離開家鄉(xiāng)時是從老客車站坐車走的,現(xiàn)在有了新客車站,下車的那一刻都不知道該怎么走了,眼前的一切都變樣了?!惫P者得知這一新鮮事情后,隨即找到了魏鵬,并以此為切入點,盤點了畢節(jié)近幾年來的發(fā)展變化,然后很自然地借用宋代大詞人姜夔的一句詞“算而今重到須驚”作為報道的主標題,受到領(lǐng)導和讀者的一致好評。在后來幾年盤點畢節(jié)城市建設(shè)成就的另一篇深度報道中,筆者也很自然地借用詩句“裝點此關(guān)山,今朝更好看”作為標題,也受到好評。近年來,畢節(jié)房地產(chǎn)業(yè)迅猛發(fā)展,不僅為畢節(jié)帶來可觀的物質(zhì)財富,而且也為當?shù)厝罕姷纳顜砭薮笞兓?。在首次舉行的大型房開展中,一名外單位的記者經(jīng)過認真采寫,以《未來,從這里起步》為題,報道了這次房展的豐碩成果,其中就講述了美國籍青年和他的中國女友在畢節(jié)買房的事。稿件正好遇到筆者當編輯,筆者認為標題不夠響亮和全面,配不上報道的內(nèi)容,于是便借用了辛棄疾的名句“東風夜放花千樹”為題刊發(fā)。這樣改,一是突出了新興城市房地產(chǎn)業(yè)的迅猛發(fā)展,二是反映了在房展中所涌現(xiàn)出來的新鮮事讓人耳目一新。果然,報道發(fā)出后,作者很驚喜地專門打電話給筆者講到報道的良好效果,并心悅誠服地認同標題這樣改起到的神奇作用。

二、在新聞報道中增強了文章的分量,使文章大氣、生動、增色

好的文章,固然有其突出的地方。同志的文章總是那么受人歡迎,因為他總是能夠恰到好處地對名篇名句信手拈來,而且稍加改動為我所用。1939年7月9日,在延安陜北公學送參訓人員奔赴抗日前線時,將南朝梁代文學家江淹的《別賦》名句“春草碧色,春水綠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改成“春草碧色,春水綠波,送君延安,快如之何”,將低沉的離愁別緒轉(zhuǎn)為快樂的送別,為抗日的義士壯行。筆者在2010年10月報道威寧自治縣東風鎮(zhèn)山體滑坡,因為政府提前安排,使當?shù)乩习傩彰庥跒暮?,讓曾?jīng)因打擊黑煤窯而使干群關(guān)系緊張的局面得到徹底改變。其中有這樣一段:“7月23日中午,獲救群眾自發(fā)地在村民許幺仟家院子里宰羊煮酒,以此來感謝黨委政府的救助。在簡陋而豐盛的‘宴席’上,縣長陳波看到幾百人爭相向鎮(zhèn)村領(lǐng)導干部敬酒的動人場面時,禁不住熱淚盈眶。他站上條凳激動地說:‘鄉(xiāng)親們,今天我真正認識了東風的各族群眾,大家和黨委政府是心連著心的!’國之興也,視民如傷。一個把生命至上、人民為先的理念擺到最高位置的政府,怎能不贏得人民的崇敬和感激?然而,一度黨群干群關(guān)系緊張的‘黑烏鴉’鎮(zhèn),到如今的魚水情深是何等艱難!”文章中引用的“國之興也,視民如傷”,語出《左傳哀公元年》,意思是國家的興起,是把百姓如同受傷者一樣加以撫慰。這樣一引用,既增強了文章的分量,又使文章生色。記得2012年畢節(jié)各地大旱,災情突出,筆者在做《大旱之年的反思》系列報道時,在“水利”篇《生命之源的渴與望》中反思水利建設(shè)的不足和提出希望時,很自然地引用了“水利興則天下穩(wěn),天下穩(wěn)則民心安”來作為結(jié)尾,既水到渠成地總結(jié)全文,又“師出有名”地嫁接權(quán)威,受到領(lǐng)導和專家的好評。筆者在新聞寫作中,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引用古代詩文或名家名句,這得益于筆者對古典文學的鐘愛,當然,這讓筆者受益匪淺。

三、有意識地培養(yǎng)對古典文學的興趣,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浩如煙海的名家名篇中,有寫景抒情的,有托物言志的;有論述做人做事的,有論述做學問的。這些好詞佳句,不僅能陶冶情操,讓人爽心悅目,而且流淌著中華文化的血脈。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自覺地提升對古典文化的修養(yǎng),汲取古典文化的營養(yǎng)精髓,不僅能增強自己的業(yè)務(wù)能力,更好地從事本職工作,而且也是作為一名文化工作者對中華文明責無旁貸的傳承。那么,怎樣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呢?首先,必須樹立強烈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平時和一些記者閑聊時,有的對古文化古詩詞等知之甚少,更有甚者認為與己無關(guān),文學素養(yǎng)一片空白。這看似很平常的事,其實是很不正常的。希特勒曾經(jīng)叫囂過:“要消滅一個民族,首先要瓦解它的文化;要瓦解它的文化,首先要消滅承載它的語言?!币虼?,對于一名新聞工作者,繼承和捍衛(wèi)好自己的民族文化,必須要有“舍我其誰”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其次,要培養(yǎng)對古典文學的良好興趣。興趣都是靠培養(yǎng)的,只要持之以恒,當我們在“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而無法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自己的感受時,我們不妨查查相同背景或意境下古人是怎樣來表達的。比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比如“明日望鄉(xiāng)處,秋山又幾重”……等等。時日久了,自然就成了習慣,自然就培養(yǎng)起興趣來。當然,這種高雅的興趣無疑會讓人得到意想不到的好處。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在新聞寫作中,在人際交往中,不經(jīng)意間的引經(jīng)據(jù)典,而且又是那么恰到好處,不僅讓人刮目相看,而且使我們的文章和語言更加有神采、有感染力,我們的情操也必將得到更好的陶冶。

作者:劉燎 單位:畢節(jié)日報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