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現(xiàn)代文學中英雄人物的抗爭精神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現(xiàn)代文學中英雄人物的抗爭精神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現(xiàn)代文學中英雄人物的抗爭精神

摘要:中國文學進入現(xiàn)代文學階段,小說、詩歌、散文、戲劇都有很大的發(fā)展,作品中塑造了許多優(yōu)秀的英雄人物形象,從20世紀20年代反抗封建桎梏的英雄人物,到30年代勇于參加社會革命,融入集體的英雄人物,再到40年代投身民族大義的英雄人物,英雄人物們經(jīng)歷了從個人走向集體,從家庭走向社會、走向民族的過程,逐漸得到了認同,悲劇性色彩逐漸減弱。這些英雄人物敢于向罪惡的舊社會挑戰(zhàn),反抗封建桎梏,具有為了國家、社會和民族舍生忘死的抗爭精神。

關鍵詞:現(xiàn)代文學;英雄人物;社會革命;民族大義;抗爭精神

在現(xiàn)代文學作品中,出現(xiàn)了不同時期不同類型的英雄人物形象。如魯迅筆下的狂人、夏瑜、過客等敢于反抗封建傳統(tǒng)桎梏的英雄人物形象;如高覺慧、杜大心、三小姐、梅行素等義無反顧走上革命道路的英雄人物形象;再如錢默吟、水生嫂等大義凜然投身革命的英雄人物形象。這些英雄人物形象不同于西方文學中如古希臘神話英雄阿喀琉斯的神性色彩,而是與中國當時的社會政治環(huán)境緊密相連?,F(xiàn)代文學第一個十年是時代轉(zhuǎn)折時期,新舊思想相互撞擊,英雄人物多是一些進步的知識分子,他們反叛傳統(tǒng),張揚個性,企圖啟蒙民眾,盡管壓在他們面前的是黑暗的軍閥統(tǒng)治和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文化以及愚昧的民眾,但他們還是義無反顧地將拯救黎民蒼生視為己任,勇敢地去對抗整個社會。第二個十年中,共產(chǎn)黨積極倡導無產(chǎn)階級文學和革命文學,隨著政治革命意識的廣泛傳播,英雄人物開始由小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向革命者轉(zhuǎn)變,由個人融入到集體、社會革命中;第三個十年隨著抗戰(zhàn)的爆發(fā),強烈的愛國主義使英雄人物們跨越了階級和身份,建立了統(tǒng)一的抗日戰(zhàn)線,投身民族大義之中,這些英雄人物既有知識分子,也有農(nóng)民,得到了國家和民眾的支持和敬仰。因此,現(xiàn)代文學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具有為國家、社會、民族勇于抗爭精神。

一、反抗封建桎梏的英雄人物

五四時期,社會動蕩不安,西方的新思潮、新思想廣泛涌入我國,對傳統(tǒng)文化造成了巨大的沖擊,一些進步知識分子開始意識到封建社會的弊端和封建制度對人的戕害,開始致力于對封建桎梏的反抗和批判,此一時期出現(xiàn)了很多反抗封建桎梏的作品,如魯迅的《藥》《狂人日記》《過客》、郭沫若的《女神》等,同時也塑造了許多勇于反抗封建桎梏的英雄人物形象。魯迅是現(xiàn)代文學史上極其尖銳的反封建斗士,他的大多數(shù)作品都致力于對封建桎梏的批判,其中《狂人日記》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篇徹底反封建的新文學作品,狂人這一形象,既是病態(tài)的,又是清醒的。從日記中來看,他確實是精神錯亂的,早上出門時,覺得趙貴翁的眼色很怪,似乎是害怕,又似乎想害他。路上有七八個人在交談,便覺得是在議論他。但是,狂人又是一個清醒的反對封建文化的英雄人物,文章的第三部分狂人意識到封建禮教和仁義道德的吃人:“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盿狂人是個敢于反抗封建文化的英雄。在第四部分大哥請了一位大夫何先生,名義上是為狂人看病,實際上是為了看看他肥瘠的劊子手,狂人識破了他的陰謀,毫不畏懼地大笑起來,這大笑里有的是勇氣和正義??袢瞬粌H敢于反抗,而且敢于揭示吃人者的罪惡,耐心地勸吃人者覺醒,規(guī)勸他們一同反抗罪惡的封建社會,如第八部分狂人問那個不到二十歲的年輕人,“吃人的事,對么?”“從來如此,便對么?”如第十部分對大哥的規(guī)勸:“吃人的人,什么都可以做得出來,今天吃掉自己,明天便會吃掉大哥,最后大家也會被吃掉,只要人人都能改掉吃人的惡習,才變成了真正的人?!痹偃缢麑﹃惱衔宓热说陌l(fā)自肺腑的規(guī)勸:“將來的世界是容不得吃人的人的?!钡撬玫降氖悄贻p人的不耐煩、大哥的憤怒和陳老五等人的冷笑,沒有人理解他的用心良苦??袢丝辞辶朔饨ㄉ鐣某匀吮举|(zhì),敢于揭示社會的黑暗,直截了當?shù)嘏険粽粋€吃人的封建歷史,勸大哥覺醒,想要喚醒愚昧的民眾,卻無能為力,盡管如此,狂人還是在文章最后發(fā)出“救救孩子”的呼聲,表現(xiàn)了他對社會的關懷以及企圖解救民眾的反抗精神。魯迅的《藥》同樣是一篇反封建主義的力作,作品中的夏瑜,是一位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英雄,致力于推翻封建王朝的統(tǒng)治,因為親叔叔報官而被捕入獄,在獄中,他仍然堅持宣傳革命,試圖啟蒙愚昧的民眾,他規(guī)勸牢頭:“天下是我們大家的”,而牢頭只是一心想要搜刮他身上的錢財,搜刮無果便給了他兩個嘴巴,但他毫不畏懼,反而認為牢頭可憐。夏瑜是個具有先進思想,仇視傳統(tǒng)文化的啟蒙英雄,但是他不但沒有喚醒愚昧的民眾,反被他們視為瘋子,他的所作所為也被當成談資和笑料,而且在他死后,又被當作人血饅頭吃進肚里。錢鍾書曾說:“真正令人恐怖的,不僅是一個有價值的生命被殺害,而在于即使犧牲了生命,其價值也得不到社會的體認,只成為閑人們飯后的談資,甚至連自己的母親也不能理解,連自己流淌的鮮血也要被無知的民眾利用?!毕蔫な莻€悲劇的人物,也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他一心推翻封建統(tǒng)治,喚醒愚昧的民眾,即使面對毆打、死亡也毫不畏懼,具有高尚的抗爭精神。再者,魯迅也一直關注女性的生存和精神問題,他的作品中也出現(xiàn)了對女性形象和命運的書寫,如《傷逝》中的子君、《離婚》中的愛姑、《祝福》中的祥林嫂。子君是一位敢于反抗封建傳統(tǒng)婚姻制度、勇于追求愛情婚姻自由的新女性,也稱得上是那個時代的一位女英雄。子君和涓生初識的半年,她常常到涓生的住所,聽他談論男女平等,談推翻封建專制,談外國文學……子君是在封建專制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沒有完全擺脫舊思想的束縛,在看到雪萊的半身像時會害羞地低下頭,但是她很欣賞涓生的新思想和新觀念,兩人也常常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涓生的影響下,子君終于說出了那句宣言,“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面對涓生的真誠求愛,子君很勇敢地回應,并從當時居住的叔叔家搬出來與涓生同居,這在當時那個時代,是一件偌大、引起人們注意和議論的事情,正是因為少見,才更加顯示出子君的勇敢和抗爭精神。子君來找涓生交流思想時,女人們總是從自家的窗子里偷看,這時子君便會目不斜視地從她們的目光中驕傲地走過去,二人走在路上,涓生總是感到有各種異樣的目光在注視著他們,感到渾身不自在,但子君卻很鎮(zhèn)靜,這或許是一種無聲的反抗。面對愛情,子君勇敢地回應,昔日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大小姐甘愿住擁擠的小屋,做無聊的家務;面對舊家庭,子君堅決地反抗,為了追求自由的愛情,和叔叔、父親等人決裂;面對社會的嘲笑和議論,子君無聲、鎮(zhèn)靜地反抗。盡管最后子君和涓生的愛情產(chǎn)生了裂痕,她又重新回到了舊家庭中,但值得肯定的是,在子君身上,擁有著女性勇敢、堅定的一面,她稱得上是一位女性英雄。此外,魯迅的《過客》中的過客、田漢的《獲虎之夜》中的蓮姑、郭沫若歷史劇合集《三個叛逆的女性》中的卓文君、王昭君、聶嫈,都是現(xiàn)代文學第一個十年中所塑造出來的這一類反抗封建桎梏的英雄人物形象。他們敢于向封建制度發(fā)出挑戰(zhàn),強調(diào)個性解放,爭取婚姻愛情自由,愿將一己命,救彼蒼生起,他們將拯救黎民蒼生視為己任,熱切地追求人生的意義。但以個人的力量去對抗中國幾千年來根深蒂固的封建傳統(tǒng)文化,顯得勢單力薄,而且多數(shù)英雄人物們只有滿腔的熱血,空虛的幻想,并沒有實際的措施,當時的多數(shù)民眾也還處于愚昧之中,無法接受新的思想,所以這些斗志昂揚、積極向上的英雄們墜入了孤獨、苦悶、憂郁的深淵。盡管如此,但我們也應該認識到正是這些英雄人物的努力反抗,勇于斗爭,才掀開了中國反對封建桎梏的篇章,對文學界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

二、走上社會革命的英雄人物

大革命失敗之后,我國革命陷入低潮期,許多進步的革命知識分子流落上海,和一些來自日本的留學青年積極倡導革命文學,如丁玲說:“我原來并不想當作家……所以根本不是什么‘為文藝而文藝’,也不是為當作家而出名,只是要一吐為快,為造反和革命”b,作家們沉痛的反思,并用文學的形式記錄了大革命的經(jīng)驗和教訓,創(chuàng)作出了許多優(yōu)秀的革命文學作品,也塑造了許多積極走向社會革命的英雄人物形象,這一時期的英雄人物已經(jīng)具有了群體的力量。巴金雖然不是左翼作家,但是很多革命青年表示受到了他的影響,有許多人是讀了他的《家》才走上革命的道路的?!都摇凡粌H是一部反抗封建專制、倡導青年勇于走出舊家庭的作品,它也號召青年走向革命的道路,將自己的命運和集體的、革命的命運聯(lián)系在一起,其中高覺慧便是作家塑造的從舊家庭中出走、投身社會革命的英雄人物。高公館是個極度封建的大家庭,高覺慧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長大的,后來他學習了西方的新文化、新思想,認識到中國封建制度、家族禮教的弊端,他追求戀愛、婚姻自由,蔑視包辦婚姻,他愛上了和自己身份地位不相稱的婢女鳴鳳,幫助二哥覺民逃婚。在走出舊家庭之前,他便開始參加社會活動,丘八去戲院鬧事,還打傷了學生,學生們便自發(fā)去督軍署請愿,高覺慧便是其中的一員;同學張惠如和黃存仁等人創(chuàng)辦了進步刊物,介紹進步的思想,抨擊舊制度和舊思想,高覺慧常常在刊物上發(fā)表文章,文章被許多進步的知識分子閱讀,進步的思想得到進一步傳播,而且也時常收到響應的回聲,他已經(jīng)熱情地將社會革命的重擔放在自己的肩頭了。之后,覺慧在見證了鳴鳳因抗婚跳湖自盡、李瑞玨因傳統(tǒng)陋習慘死、梅表姐因包辦婚姻而死之后,終于選擇離開舊家庭,前往上海,毅然決然走上了社會革命的道路,投入到更廣闊的革命天地。高覺慧在上海的生活境況在作品《春》中有了答案,他仍然在刊物上發(fā)表文章,抨擊家族禮教,向舊社會開炮,經(jīng)常將一些關于社會變革的更先進的書籍寄給張惠如等人,而且在給妹妹淑英的信中鼓勵她勇敢地出走,投入社會革命的浪潮中,高覺慧是個勇敢、熱情、積極的青年革命英雄。在現(xiàn)代文學第二個十年中,也出現(xiàn)了女性英雄人物形象,如茅盾的《虹》中的梅行素,身姿溫柔,眉目間卻有著些許的英爽,出身于中產(chǎn)階級家庭,和表哥相互愛慕,但是父親為了金錢將她許配給柳遇春,柳遇春是個保守、迂腐的男人,梅行素不甘于這樣的婚姻,便逃出家庭,來到一所師范學院任教。在教書期間,受到惠師長的騷擾,不得已又前往上海,當時上海的革命運動發(fā)展得如火如荼,在革命者梁剛夫、黃因明的影響下,梅行素開始走上革命的道路,閱讀《馬克思主義和達爾文主義》等馬列主義的書籍,積極參加婦女協(xié)會的工作,并參加“五卅”運動,在街頭游行示威,搖旗吶喊,大聲地演講,逐步成為一名堅定的革命主義者,是一位社會革命英雄。此外,巴金的《滅亡》中的杜大心,丁玲的《田家沖》中的三小姐、《韋護》中的韋護,蔣光慈的《沖出云圍的月亮》中的王曼英、《野祭》中的革命者陳季俠,都是現(xiàn)代文學第二個十年中所塑造出來的這一類走上社會革命的英雄人物形象。這一時期的英雄人物仍然勇于反抗封建傳統(tǒng)文化和封建專制制度,不過此時他們已經(jīng)克服了五四時期知識分子的勢單力薄,他們在出走舊家庭之后,積極響應黨的號召,融入集體,投入社會革命,為了革命事業(yè),勇于獻出青春和生命,具有強烈的抗爭精神。

三、投身民族大義的英雄人物

1937年,我國開始進入全面抗戰(zhàn)階段,國內(nèi)局勢動蕩不安,全國被劃分為國統(tǒng)區(qū)、淪陷區(qū)、解放區(qū)、孤島區(qū)等不同的區(qū)域,每個區(qū)域的文學面貌也各不相同,艱難時世催生了各個區(qū)域的英雄敘事,也產(chǎn)生了各種各樣的英雄人物。如《四世同堂》中的錢默吟,原是一位“閉門飲酒栽花,以茍安懶散為和平”的詩人,后來因為兒子錢仲石摔死了一車日本兵,錢先生被捕入獄,在獄中他遭遇了嚴刑拷打,全身血肉模糊。出獄之后,家破人亡,他對日本人充滿了憤怒和憎恨,自此這位和善、干凈的詩人開始穿著骯臟的白布褲褂、又破又臟的布鞋,拖著受傷的身體,在大街上秘密散發(fā)宣傳抗日的詩歌。這些詩歌已不再是文采斐然,賞心悅目,它們甚至稱不上是一首好詩,但足以鼓舞人心。遇到他熟悉的小崔、劉師傅等人,便鼓勵他們逃出北平,去加入抗日的大組織中去。不僅如此,這位過去連一只螞蟻都不肯傷害的詩人,開始勸人們殺敵,遇到拉車的便讓他們把車一歪,摔死日本兵;遇到學生便讓他們用刀子去刺日本兵的咽喉。錢老先生冒著再次被捕的風險在敵人的眼皮底下進行反抗工作,在民族大義面前,舍棄了士大夫的作風,成為一位殺身成仁的民族戰(zhàn)士。1942年《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要求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塑造工農(nóng)兵英雄人物的形象,創(chuàng)作工農(nóng)兵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強調(diào)文藝的政治性和階級性。解放區(qū)積極踐行這一政策,作家們開始與農(nóng)民進行對話,出現(xiàn)許多工農(nóng)兵英雄形象。如孫犁《荷花淀》中的水生嫂等人,丈夫離家抗日后,她們便挑起了照顧家中老少的責任,在一次去看望丈夫的路途中,看到了丈夫作戰(zhàn)的過程,便決心也要成立一支隊伍,文章最后寫她們都學會了射擊,“一個個登在流星一樣的冰船上來回警戒”,“出入在那蘆葦?shù)暮@铩?,幫助子弟兵們作?zhàn)。她們既是勤勞的家庭婦女,也是扛槍作戰(zhàn)的女英雄,她們心中都充滿了斗爭的必勝信念,都內(nèi)蘊著一股不可戰(zhàn)勝的力量。此外,孔厥、袁靜的《新兒女英雄傳》中的黑老蔡、牛大水、楊小梅,老舍的《蛻》中的厲樹人,劉白羽的《無敵三勇士》中的閆成福、“老油條”、趙小義,都是現(xiàn)代文學第三個十年中所塑造出來的這一類投身民族大義的英雄人物形象。這一時期的文學創(chuàng)作,受到極大的政治影響,各個階級、各種身份的英雄人物都投入到抗日戰(zhàn)線中,出現(xiàn)了許多知識分子英雄形象,也有很多工農(nóng)兵英雄,他們?yōu)榱藝?、民族的獨立浴血奮戰(zhàn),舍生忘死,他們的行為可歌可泣,實為壯舉。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中的英雄人物,隨著不同時期的社會和政治的發(fā)展,呈現(xiàn)出不同的風采和內(nèi)涵,從第一個十年勇于反抗封建桎梏的夏瑜、狂人、過客,到第二個十年走向社會革命的高覺慧、梅行素、杜大心,再到第三個十年投身抗戰(zhàn)事業(yè)的水生嫂、錢默吟,英雄人物的塑造經(jīng)歷了從個人走向集體,由家庭走向社會、國家的過程,政治性逐漸加強,英雄人物在走向群體的過程中,逐漸得到黨和人民的認同,悲劇性色彩逐漸減弱。雖然他們所處的年代不同,性格各異,也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但是他們在封建勢力面前,都表現(xiàn)出大無畏的反抗精神,在黑暗中抗爭、在艱難中前行,國家有難,他們沖鋒陷陣,勇往直前,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為了國家、民族的事業(yè)慷慨赴死,生死度外,“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他們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抗爭精神令后人敬仰。

參考文獻:

[1]錢理群.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2]朱棟霖.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1917—2000)[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3]古大勇.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中的作家“英雄榜”問題研究[J].求索,2015(8).

[4]張文東,王東.中國現(xiàn)代文學革命敘事的“大眾化傾向”[J].求索,2009(12).

[5]陳琳.解析當代文學中英雄主義人物形象的塑造[J].北方文學,2017(3).

[6]楊新剛.新中國建立前老舍作品的英雄敘事[J].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2011(7).

[7]盧毅.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左翼文學興盛原因再考察[J].中國黨史研究,2020(3).

作者:魏麗麗 單位:聊城大學文學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