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強化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校校園文化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文化發(fā)展中處于核心地位,引領著社會文化發(fā)展的方向?!吨泄仓醒腙P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要求我們從理論和實踐上對新形勢下的校園文化建設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把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關鍵詞】高職院校;校園文化;文化建設
一、加強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必要性
高職院校作為為社會、為國家培養(yǎng)技能型人才的地方,對人才的要求不僅是在過硬的技術方面,更是在良好的綜合素養(yǎng)方面。造就一個全面發(fā)展的人,必須多方面培養(yǎng)和教育,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進一步完善教育結構是必不可少的。
(一)校園文化建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應用性和操作性,通過校園文化建設這一渠道來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意義。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由學校教育與培養(yǎng)文化圈,社團文化圈、寢室文化圈組成。在實踐中往往忽視起主導作用的學校教育與培養(yǎng)文化圈這一動態(tài)系統(tǒng)的綜合平衡,造成這一文化圈不如其它兩類文化圈活躍,以及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情感抵觸。只有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利用寓教于樂的教育方式,有意識地把握活動的思想性,促使大學生心理素質、審美情趣、行為習慣、思想觀念等方面潛移默化地發(fā)生變化,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可接受性。
(二)校園文化建設為大學生成長提供外部條件。首先,高職院校圍繞學生專業(yè)知識設計開展的校園文化活動,使專業(yè)課與文化活動有機結合起來,促進了學生對專業(yè)知識的消化理解。其次,通過建立健全的文化陣地和開展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可以照顧到學生合理的、多層次志趣和要求,豐富大學生課余文化生活,有利于學生個性發(fā)展,誘發(fā)學生的歸屬感和自豪感,增強學校的凝聚力。
二、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路
面對新的社會經濟文化背景,如何建設有中國特色的校園文化已成為高校師生的新課題。筆者認為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把握住校園文化活動的類型
校園文化活動是一項龐大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要把握住以下幾種類型:
1.咨詢服務型:咨詢服務是高職院校中一項新興的文化氛圍,是現(xiàn)代教育的一個新任務,幫助學生解除學習障礙、生活挫折、情感障礙、人際障礙等問題,引導他們樹立身體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會適應良好的現(xiàn)代健康觀,以求身心的健康成長。
2.學術科技型:濃厚的學術氛圍是高校的突出特點,強化學術科技文化活動,形成良好的科技氛圍,是新時期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方面。通過開展多種多樣的科技活動,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應用專業(yè)知識,提高科技能力,養(yǎng)成獻身科技事業(yè)的品質。
3.系列講座型:這種形式時間短、速度快,把熱點、焦點及學科最新成果直接面向學生較系統(tǒng)地介紹,既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拓展了學生思維空間,深受學生歡迎。
4.演講寫作型:當代大學生有強烈的自我表現(xiàn)欲望,這種形式可以啟發(fā)學生思考問題、爭論問題,最后統(tǒng)一認識,澄清是非,既促進學生多讀書看報、積累知識、提高閱讀寫作能力,又鍛煉了學生思維和口才,增強學生競爭意識。
(二)堅持校園文化活動的原則
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應遵循內在本質規(guī)律,要堅持以下幾個原則:
1.知識教育原則:校園文化活動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使學生成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棟梁,通過一系列有教育意義的活動,提高學生審美情趣,拓展視野,增加知識含量,提高綜合素質,幫助學生轉化不良傾向,使校園文化活動本身成為一種有效的教育手段,到達寓教于樂的目的。
2.色彩系列的原則:校園文化活動是豐富多彩的,層出不窮,不單指哪一種活動,要做到長期有目標,近期有安排,總體有規(guī)劃,具體有計劃,使之具有連續(xù)性,保證學生對校園文化活動始終有新奇感,時時被各種活動所吸引,使校園文化活動切實達到預想的效果。
3.綜合共管的原則:校園文化活動不能由哪一個部門或哪幾個人包攬下來,而是由主管部門綜合協(xié)調,各部門和全體師生共同參加,才能保證校園文化活動蓬勃開展。
(三)注重校園文化建設的幾個問題
校園文化建設要根據(jù)學校實際,按照規(guī)律全方位統(tǒng)籌安排。
1.加強校園文化的內容建設。要旗幟鮮明地堅持社會主義文化方向,必須始終把弘揚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精神,作為校園文化的主旋律,實現(xiàn)校園文化的高層次、高格調。
2.理順校園文化建設的四個關系。第一,理順校園文化建設與學校發(fā)展的關系,校園文化建設的總體目標與高校培養(yǎng)目標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校園文化建設必須從培養(yǎng)適應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的高度出發(fā),服務和服從于學校的育人目標和社會主義政治經濟文化的發(fā)展。第二,理順主體與主導的關系。學生是校園文化的主體,是主力軍,在各類活動中鍛煉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能力;教師是校園文化的主導,在各類活動中運用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育人功能,使校園文化協(xié)調發(fā)展。第三,理順物質形態(tài)文化與精神形態(tài)文化的關系。前者包括文化景觀和文化制度,是物質基礎和制度保障;后者包括精神環(huán)境和文化氛圍,是校園文化的核心內容。兩者兼顧,才能使校園文化建設健康有序。
三、結束語
高職院校校園文化是高職院校賴以生存與發(fā)展的根基和血脈,是高職院校辦學實力、競爭力和活力的體現(xiàn)。強化校園文化建設,是時代的要求,只有措施得當,常抓不懈,不斷深化,才能必使校園文化在學校教育教學中發(fā)揮其特殊功能,成為新時期社會文化的主流。
參考文獻:
[1]子杰.簡析人文修養(yǎng)的實踐.武漢船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06-25.
[2]徐春.自然與人文資源價值的重構——兼論山西復合資源的開發(fā)利用.晉陽學刊,2005-07-30.
[3]王艷.我國大眾文化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關系研究.湖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08-15.
作者:李潔 單位:錦州師范高等??茖W校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