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歷史題材戲劇的評價問題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歷史題材戲劇的評價問題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歷史題材戲劇的評價問題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國學”的興起,大眾對歷史的研究和評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與此同時,與歷史題材相關的戲劇作品也不斷涌現(xiàn),歷史題材相關的戲劇也成為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向外傳播的一支重要力量。而在其中,由于歷史題材相關的戲劇自身的特殊性,而在創(chuàng)作中為了適應讀者和觀眾的喜好,又不可避免地需要進行藝術加工,導致歷史真實性與創(chuàng)作藝術性之間產生沖突。在此背景下,關于對歷史題材戲劇作品評價的相關問題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而要確立關于歷史題材戲劇作品的評價標準,首先需要明確歷史題材作品與非歷史題材作品之間的關系

二、歷史題材戲劇與非歷史題材戲劇的關系

在過去,以是否有歷史故事、歷史人物的存在是劃分歷史題材與非歷史題材戲劇的重要標準之一。因此大眾普遍存在一種觀點,認為歷史題材與一般題材的文藝創(chuàng)作存在著根本性差異,完全是屬于對立性質的兩種作品。這實際上是一種對歷史和非歷史題材作品的歪曲解讀。這種誤解實際上由一種先入為主的觀點引起的,歷史是真人真事的紀錄,藝術則是憑空的虛構曰歷史題材戲劇是一種基于真人真事的敘事形式,因此大體上必須符合歷史敘事的基本原則。實際上,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文藝作品的藝術創(chuàng)作形式已經(jīng)趨向多元化,歷史題材的作品與一般題材的作品的界限已經(jīng)逐步縮小。歷史題材戲劇需要進行革新,融入現(xiàn)代價值觀才能被觀眾和讀者所接受,因此已經(jīng)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將歷史故事和人物簡單地再現(xiàn)。非歷史題材戲劇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經(jīng)常引用歷史故事深化主題,借古諷今,體現(xiàn)以史為鑒的精神內核,因此兩者不存在絕對意義上的差異。綜上所述,歷史題材和非歷史題材盡管在表現(xiàn)風格方面具有很大的差異,歷史題材戲劇創(chuàng)作的時候更多要考慮到是否符合真實情況,相比起非歷史題材戲劇,其創(chuàng)作受到客觀因素的限制。但兩者不存在絕對的界限,因此對其的評價標準也要以此進行調整。

三、對歷史題材戲劇的評價標準問題分析

(一)與歷史不符

歷史學界對歷史題材戲劇的評價方法和標準多種多樣,其中最常見的一點是與歷史事實相悖,舉例而言,在以唐朝為背景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人們總把皇帝成為“唐太宗”,而實際上“唐太宗”是皇帝去世以后所采用的謚號。另外,在許多戲劇作品中,因為對古代漢服形制不完全熟悉,漢人身上所系的是和服腰帶,這類錯誤比比皆是,也成為了歷史學家重點批評對象。但除了這些“硬傷”以外,其他評價標準則存在爭議。例如我們常常看到歷史學家和觀眾批評某些戲劇的情節(jié),理由是古代的人不會做出違背當時社會價值觀的行為,又或是某個歷史人物的經(jīng)歷與史書記載的完全不同,實際上這種批評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混淆了藝術創(chuàng)作與真實歷史的界限,有關于歷史題材創(chuàng)作是基于一定的想象力對歷史事件進行一定的藝術加工,是允許在一定范圍內進行虛構的,并非鏡像式的再現(xiàn),其目的是通過再現(xiàn)歷史事件表抒發(fā)對真善美的向往之情,以及批判一些事物的某些不合理之處,融入了現(xiàn)代人的思考,需要迎合當代觀眾和讀者的精神需求,因此在評價時不能以是否完全還原歷史事實作為唯一的評判標準。黃梅戲《小喬初嫁》從一個女人的視角重新解讀赤壁之戰(zhàn),從舊題材中講出了新意來。曹操率八十三萬大軍進逼東吳,使出反間計,聲稱此次興兵南下,只為小喬一人,只要周瑜交出小喬,便可罷兵。消息傳到東吳,引起一片嘩然,東吳將士們發(fā)現(xiàn)自己拋妻棄子奔赴疆場,原來只是為了保護周瑜的女人,因而心生不滿,軍心大亂。不成想,眼見著周瑜左右為難,小喬竟然駕著一《扁舟,只身過江,面見曹操。此舉在曹營激起驚濤駭浪,曹軍以為既然小喬已到,仗就不用打了,很快就可以返鄉(xiāng)。而曹操當然不會就此退兵,他因此而失信于天下,這反而使得曹兵人心惶惶,怠意叢生,周瑜趁機率兵突襲,“破曹”水到渠成。這樣的立意和視角,顯然不同于《三國志》的記載,也不同于《三國演義》的描寫和傳統(tǒng)戲的表現(xiàn),與人們早已習以為常的歷史敘事和藝術呈現(xiàn)相距甚遠。其實這種在歷史的夾縫中展開的想象,往往更具藝術感染力。

(二)對歷史人物和實踐評價不當

由于歷史題材戲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總是無可避免地需要對歷史人物以及其實踐活動作出評價,有的評價較為直接,而有的隱含在故事主題中,無論是哪種形式的評價,往往帶有較強的創(chuàng)作者主觀性。一般而言,戲劇創(chuàng)作著重于批判和反思,受新思維影響較深,因此對歷史人物及其實踐評價會給予一定的理想色彩,傾向性明顯,而歷史研究強調真實性,歷史學家在評價人物時會更為客觀和保守。這兩種評價特點造成了有關于歷史題材戲劇作品評價標準不一的問題。其實對歷史人物的塑造照顧歷史真實性是必要的,但這不是歷史劇作者的主要任務。歷史劇作者的主要任務仍然是藝術虛構。歷史劇的藝術虛構不能僅僅局限在挖掘歷史人物的內心世界,而是要大膽地虛構依據(jù)歷史人物的獨特個性、特定情境所可能發(fā)生的故事情節(jié)。噎噎歷史劇中的藝術虛構,也可以移花接木,張冠李戴。這樣是為了使人物形象更鮮明

(三)歷史人物語言太現(xiàn)代化

除了上述兩點以外,歷史人物用語也是影響歷史劇評價標準的重要因素之一。歷史人物應該如何說話以及如何塑造完全符合事實的交談的語境,至今仍沒有完全的定論。而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過分生硬地套用古代語言會取得適得其反的效果,因此要進行一定的創(chuàng)新,適應大眾審美需求。

四、對歷史題材戲劇進行評價的原則

(一)歷史優(yōu)先原則對任何歷史題材戲劇的創(chuàng)作與革新進行評價,都需要遵循歷史優(yōu)先的原則。無論是進行何種形式的改編,創(chuàng)作者都要堅持以歷史真實為基準,而不能為了滿足劇情需要而歪曲史實,抹黑歷史人物形象。因此揭示導致重大歷史事件的原因時必須符合歷史的實際,樹立全局意識,而不可以主觀臆斷,將研究歷史真實和戲劇創(chuàng)作的目的混淆,使評價標準更為明確、合理。

(二)美學本位原則

對于歷史題材戲劇的評價標準多種多樣。而美學本位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項。與歷史研究不同的是,歷史題材戲劇是審美經(jīng)驗的結晶,不能以是否完全符合史實進行唯一評價標準。針對“美學本位原則”與“歷史優(yōu)先原則”是否存在沖突的問題?這實際上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的關系。既要使歷史人物的著裝、談吐、儀態(tài)符合實際,又要結合現(xiàn)代審美進行一定的創(chuàng)新,又要通過不同的手法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使觀眾和讀者產生共情能力,身臨其境地體會美的存在。

(三)現(xiàn)代意識原則

歷史題材戲劇是現(xiàn)代人對歷史事件的藝術加工,因此無論是創(chuàng)作還是評價都需要堅持揚棄的精神,體現(xiàn)思辨的特點。舉例而言,在對有關古代王侯將相的事跡改編時,可以突出他們?yōu)槭刈o國家,治理天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奉獻精神。但本質上,他們仍舊處于封建統(tǒng)治階級,對于當中涉及的等級制度、忠君等落后的觀念應進行適當?shù)姆此?。儒家文化中“仁愛”“守信”“克己自律”等觀念應在創(chuàng)作中被進一步的發(fā)揚,以體現(xiàn)時代精神,更好地通過歷史題材作品展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

五、結束語

歷史題材在創(chuàng)作手法和表現(xiàn)形式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對其評價也要遵循客觀的原則,既不能混淆歷史題材與非歷史題材戲劇的界限,也不能令兩者完全對立。目前,大眾對歷史題材戲劇評價的標準主要有與歷史不符,對歷史人物和實踐評價不當,以及歷史人物語言太現(xiàn)代化等。因此,在評價時,要堅持歷史優(yōu)先、美學本位和現(xiàn)代意識的三位統(tǒng)一。

參考文獻:

[1]李春青.關于歷史題材創(chuàng)作的評價標準與方法問題[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2)

[2]李春青.談談關于歷史題材作品的評價標準問題[J].人文雜志,2005(05)

[3]鄭懷興.關于歷史劇創(chuàng)作[J].劇本.2000(05)

作者:楊洪生 單位:山東演藝集團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