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學校教育中兒童幸福的缺失及追尋分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學校教育中兒童幸福的缺失及追尋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學校教育中兒童幸福的缺失及追尋分析

摘要:

學校教育應關注兒童幸福,尊重兒童的天性。學校教育中兒童幸福缺失主要表現為人際關系不和諧、學生學習量不堪重負和人文關懷缺失等。兒童幸福缺失與考選世界的無情、服務少數兒童的理念以及“成人化”的教育方式息息相關。構建有情的考選世界、樹立服務全體學生的理念、實施符合兒童天性的教育等是兒童幸福回歸的主要路徑。

關鍵詞:學校教育;兒童幸福;缺失;成因

學校教育應符合兒童的天性、兒童的追求,符合教育目的,兒童在學校里應是快樂和自然發(fā)展的。然而在教育實踐中,兒童很多方面并未得到完整的幸福。2008年10月7日國慶節(jié)最后一天的晚上,六年級的張某寫作業(yè)寫到24點還未寫完,內心害怕第二天受到老師的體罰和侮辱,趁家人熟睡,偷偷寫下遺書服毒自殺。遺書中寫道:“……我很高興我死后老師再也不會整天說我頭發(fā)長,把我的臉打得通紅。我討厭上學,如果不上學,讓我干啥都行,可是媽媽又不肯,我只好這樣了……”張某父母為此一紙訴狀將學校告上法庭[1]。面對這年輕生命的喪失,作為教育的參與者,我們內心悲痛。本文擬探討學校教育中兒童幸福缺失的表征及成因,最后呼吁兒童教育回歸幸福的本質,還兒童一個幸福的童年。

1學校教育中兒童幸福缺失的主要表征

1.1人際關系不和諧

青少年服務咨詢服務中心對6萬多人的調查表明,人際關系方面的問題占42%,而學習方面的問題占27%[2]。對三到六年級學生抽樣調查發(fā)現,50%以上的學生有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來自人際交往方面的困惑和問題[3]。學生的人際交往不和諧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生生之間的不和諧。首先,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攀比心理導致關系不和諧。學校內部學生成績的攀比、消費水平的攀比、父母社會地位的攀比,導致生生之間的人際關系不和諧。其次,自我為中心導致學生之間不和諧?,F在獨生子女居多,孩子在家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班集體中,很多學生把自己放在中心位置,很少顧及到其他學生的情感,當發(fā)生沖突時容易把錯誤歸因于他人身上,導致學生之間不和諧。第二,師生關系的不和諧。首先,有些教師把精力和情感投入到成績好的學生身上,中等生被忽視,后進生得不到認可。長期得不到情感滋潤的學生會疏遠與老師之間的距離,導致師生關系不和諧。其次,學生的自卑心導致師生關系不和諧。有些成績不理想或家境不好的學生長期自卑,習慣封閉自己,不愿意主動與老師交流,遇到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容易自我逃避,導致師生之間關系不和諧。

1.2學習量不堪負重

中國青少年成長狀態(tài)調查顯示:中小學生普遍睡眠不足,早起晚睡兩頭不見太陽。達到教育部要求每天10小時睡眠時間的小學生只有16.67%。超過一半的中小學生表示自己最大的愿望是“好好睡一覺”。而睡眠時間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學習時間長、家庭作業(yè)多[4]。學習量不堪重負主要表現在兩個時間段:第一,周中學習負擔過重。很多小學生每天長達7.5小時左右的時間在學校,在家做作業(yè)長達2小時,周一到周五連續(xù)5天都在學習;第二,周末課外補習量大。有調查表明,52.7%的家長曾經或正在讓孩子在校外上各種輔導班,安排專門時間輔導孩子功課的有49.2%,請家教的占16.9%[5]。在社會競爭機制下,補課成了學校內的“潛規(guī)則”。學生背著沉重的書包,目光呆滯地走在校園內外,學習量讓學生背負著很大的壓力。

1.3人文關懷缺失

學校教育中兒童的幸福與適度的人文關懷有密切關系。中國青年報發(fā)起的一項調查顯示,80.2%的受訪者認為當前教育中“冷暴力”現象普遍,72.4%的受訪者承認自己在上學期間遭受老師的“冷暴力”[6]。人文關懷缺失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教師重視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而忽視差生。在教育實踐中,教師的關愛大多集中在成績優(yōu)異的少數學生身上,中差生因成績不理想而遭受到冷漠,校園生活并不幸福。第二,教學目標過于注重書本知識而忽視學生身心發(fā)展。教學內容一般按照活動方案實施,很少注重師生之間的情感互動:對兒童學到的具體知識評價過多,很少注重兒童情感和態(tài)度的評價。師生之間缺少了人文關懷,兒童的學校幸福隨之減少。

2學校教育中兒童幸福缺失的成因分析

2.1考選世界的無情夭折了兒童的幸福

張行濤將以成績和選擇為中心的學校教育場域稱為“考選世界”[7]12??歼x世界的無情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學校考試。學校把學生排名放在重要位置,嚴重影響了兒童的身心發(fā)展。在這種文化的支配下,學生為功名而戰(zhàn),以犧牲幸福為代價沖刺在考場。成績差的學生被看作戰(zhàn)敗的弱者,這類學生懼怕努力,努力過后若沒結果,會被外界歸于能力差和智商低。二是社會考試。學校之外的眾多培訓班的考試比比皆是。很多家長想培養(yǎng)孩子的“藝術細胞”,把自己未曾實現的愿望加在孩子身上。少數幸運的“藝術”優(yōu)等生成為教師及家長炫耀的對象,無形的優(yōu)越感油然而生。這類學生在這種機制下往往以自我為中心,長期下去會變得自私,忽視他人感受,在成長的道路上兒童幸福會碰壁。

2.2服務少數優(yōu)生的理念忽視了整體兒童的幸福

教師服務少數兒童而非全體兒童,削弱了兒童的整體幸福。一方面,輕視少數后進生。有些教師經常隨意批評和否定后進生,盲目進行學生之間的對比,打擊了后進生的自尊心。另一方面,忽視大多數中等生。有些教師的主要精力放在優(yōu)生的服務和后進生的糾正這兩方面,忽視了大多數中等生?!皩λ弥焕淼哪莻€瓶子里的米飯,比被罵為‘混蛋’的米飯更快的腐爛了。這個實驗被很多人重復了很多次,都得到了相同的結果。也就是說,對米飯置之不理比鄙視它傷害更大。這個實驗也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發(fā),那就是多關愛孩子,多和他們說說話?!保?]83那些被忽視的學生內心幸福缺失是不容置疑的。

2.3“成人化”的教育方式削弱了兒童的幸福

在教育實踐中存在教育成人化的現象,影響了兒童的幸福。一方面,部分兒童教育內容成人化。兒童時期應以培養(yǎng)興趣和習慣為主,尊重兒童天性。然而,很多家長和教師擔心學生跟不上課,拼命給兒童補習高于現階段應該學的內容。由于兒童心理發(fā)展有一定的秩序性,過度的揠苗助長違背了兒童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兒童找不到學習的樂趣,興趣度會慢慢遞減,甚至影響以后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溝通方式成人化。教師以成人的姿態(tài)對兒童施加命令,讓兒童按照成人的思想去做,壓抑了兒童的主觀能動性。兒童通過察言觀色說著成人愛聽的話語,而并非自己真切的感受,兒童的成人化溝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教師的認可,無形中更助長了兒童的成人化溝通。教師應把兒童當兒童,站在兒童的立場上為兒童考慮問題。

3學校教育中兒童幸?;貧w的具體路徑

3.1構建有情的考選世界

構建有情的考選世界從以下兩個方面做起。第一,分層考試方案。學??梢愿鶕徽碌闹R點設計A1卷、A2卷、A3卷三個層次的試卷,A1卷為教材內容,以考察學生的“雙基”知識為主;A2卷在A1卷的基礎上增加題目量及題目的靈活性;A3卷突破A2卷,考查學生解決問題和探索問題的能力。學生A3卷做不好可做A2卷或A1卷,以最高成績?yōu)閷W生的基本成績,這樣可有效減輕學生考試的壓力。第二,綜合化考試方案。學生的素質是多方面的,僅僅從考試這一個方面進行測評,只能測出單一結果而不可能測出素質的層次來。可設計“成長記錄袋”記錄學生平時的點點滴滴,包括學生的上課表現、老師評價、自我評價、社會實踐活動及作品創(chuàng)作等。平時成績和考試成績有效結合最能真實全面地評價學生,考試的綜合化使學生更注重享受學習的過程。

3.2樹立服務全體學生的理念

全體學生從數量上包括所有的學生,從類型上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的學生。第一,學習困難的學生。首先,教師應從情感入手。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敞開心扉與學生溝通,全面了解學生。鼓勵學生走出心靈的誤區(qū),正確面對自己的學業(yè),在教師愛的呵護下提高學習成績。其次,教師應從技術入手。通過試題輔導,了解“后進生”學習落后的根源。面對學生的問題進行針對性輔導,根據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進行合理指導,層層遞進進行講解。第二,犯錯誤的學生。面對學生在學校犯的錯誤,教師不要大聲斥責學生。首先,幫學生分析錯誤的原因,讓學生真切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與過失。其次,讓學生不斷檢討自己,下一次遇到同樣的事情知道處理方法。最后,不要因為學生的有意或無意過錯而忽視學生,對學生變得冷淡。教師要始終服務學生,指導成長中的兒童。教育應當使每一個學生都成為他自己,才能體現對生命的關懷[9]。

3.3實施符合兒童天性的教育

第一,從理念上把兒童當兒童。在教育實踐中,按照成人的思維幫助兒童快速成長,會扼殺兒童的創(chuàng)造性。為此需要教育者的正確引導與幫助,正如盧梭說的:“兒童是未成熟者,不是學問家,不是道德家,不是神學家。教育者施教要設身處地為兒童著想,不能脫離兒童,不能揠苗助長。”[10]17把兒童當兒童,站在兒童的角度思考發(fā)展中的兒童,用兒童的思維給予兒童屬于他們的幸福。第二,遵循兒童的身心發(fā)展給兒童適當的指導。兒童的身心發(fā)展具有順序性和差異性,合適的年齡教授適當的內容。3~11歲的兒童一般處于前運算階段和具體運算階段,對抽象的事物難以理解,教師以具體形象的實物為教具進行教學更易讓學生接受。生動的語言、夸張的動作、形象的教具都能吸引學生眼球,抓住學生的內心,讓學生享受課堂的幸福。

參考文獻:

[1]壓力過大小學生服毒自殺健康教育再度引人深思[EB/OL].(2009-04-10)[2015-05-10].

[2]陳文彬.小學生人際交往問題的表現及其歸因心理分析[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5(5):64-67.

[3]董莉,沃建中.3-6年級小學生人際交往發(fā)展特點的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5(1):45-47.

[4]田文生.半數中小學生:最大愿望是好好睡一覺[N].中國青年報,2009-02-26.

[5]錢鈺,龐亮.兒童教育成人化批判[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7(1):4-6.

[6]怪招頻出凸顯人文關懷缺失教育“冷暴力”何時休(2)[EB/OL].(2011-10-30)[2015-05-12].

[7]張行濤.必要的烏托邦[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8]江本勝.水知道答案(上冊)[M].猿渡靜子,譯.???南海出版社,2004.

[9]劉春山,單朋華.學校教育中關愛教育的缺失和構建[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8):48-50.

[10]盧梭.盧梭和他的愛彌兒[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作者:程珍珍 單位:湖南科技大學教育學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