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融媒體建設下的黨媒新聞傳播力提升路徑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融媒體建設下的黨媒新聞傳播力提升路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融媒體建設下的黨媒新聞傳播力提升路徑

摘要:黨中央提出要加快融媒體建設,為黨報提升新聞傳播力提供了良好而難得的契機。依托于快速發(fā)展的信息技術,人們接受新聞信息的方式和途徑和都發(fā)生了嬗變,新聞傳播的途徑日益多元化,黨報需要迎合融媒體發(fā)展的時代趨勢,自覺主動擁抱融媒體建設,在融媒體建設的浪潮中找準定位、自我突破、改革創(chuàng)新,進一步提升新聞傳播力,發(fā)揮黨媒作為主流傳播媒介的重要作用,擔負起黨媒在宣傳戰(zhàn)線的職責使命。

關鍵詞:融媒體建設;黨媒;新聞傳播力;提升路徑

融媒體建設,即媒體融合建設發(fā)展的簡稱,是新時期黨中央高瞻遠矚,作出的一項重大的戰(zhàn)略決策。黨媒是黨和國家在宣傳戰(zhàn)線的重要組織力量,在報道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熱點新聞以及宣傳黨的思想政治路線、弘揚社會正能量方面不可或缺。傳統(tǒng)的黨媒新聞傳播主要依靠紙質媒體,例如報紙、雜志等,但已經無法適應信息社會對新聞傳播力的要求。融媒體建設旨在整合電視、報紙、網絡,實現資源整合,優(yōu)化新聞傳播渠道,豐富新聞受眾的體驗,從而提升新聞傳播力。融媒體建設下,黨媒需要“不忘初心再出發(fā)”,迎合新的形勢變化,實現自我調整、自我創(chuàng)新,提升新聞傳播力和影響力。

一、融媒體建設的含義與特征

指出,融媒體建設要“傳統(tǒng)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fā)展”“強化互聯網思維”和“堅持傳統(tǒng)媒體和新興媒體一體發(fā)展”。這一論述清晰地指明了新時期融媒體建設的含義與特征。一是,融媒體信息載體多樣化。新聞信息的傳統(tǒng)載體包括報紙、雜志以及電視廣播,不同的載體分別擁有各自鮮明的特色和獨立的傳播渠道,彼此之間聯系不夠緊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特別是互聯網、手機的廣泛普及,人們接受新聞的形式和渠道不再囿于傳統(tǒng)的有限的幾種形式,微博、微信公眾號以及其他各種社交平臺、APP都可以成為新聞傳播的渠道。二是,融媒體信息資源海量化。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讓每個社會成員都可以利用互聯網,實時記錄與傳遞身邊的“大事小情”,成為新聞信息的提供者。信息不再僅僅由傳統(tǒng)有限的幾個媒介生產,新聞信息資源數量爆炸,呈現出海量化的特征。三是,大眾與信息之間形成了“交互式”關系。借助于發(fā)達的信息技術平臺,人們與信息之間的關系從“單向式”轉變?yōu)椤敖换ナ健保创蟊姴辉賰H僅是新聞信息的接受者,同時也成為創(chuàng)作者、記錄者、甚至是傳播者。大眾既接受新聞,也生產新聞,對傳統(tǒng)媒體的新聞傳播力帶來了現實沖擊。時下傳統(tǒng)媒體發(fā)展遇阻,經營業(yè)績不善,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這個原因。

二、融媒體建設下黨報新聞傳播力的不足

(一)新聞采編方式的不足在長期的發(fā)展中,黨媒已經形成了一套完善而成熟的采編流程,例如人民日報、經濟日報以及廣州日報等有影響力的黨報的采編業(yè)務以“中央廚房”形式運營。在新聞采編生產環(huán)節(jié),形成了以策劃為導向,以編輯為中心,記者在一線有針對性地采訪、收集新聞信息的模式。傳統(tǒng)采編模式具有很強的針對性,信息收集的方向和重點往往與國家政策、重大社會事件等緊密相關,確保新聞立場正確和重點突出。但是融媒體建設背景下,傳統(tǒng)的采編方式無論是信息接觸、新聞生產以及傳播宣傳等業(yè)務環(huán)節(jié)有些跟不上時代的要求。首先采編環(huán)節(jié)多,時效性差,從一線記者采訪、組稿,到編輯修改、審校校正、排版印刷、投放流通,至少需要六個環(huán)節(jié),每個環(huán)節(jié)還可能會要反復修改、逐層審批,因此新聞信息從產生到實現對外傳播,時效性大打折扣,影響了新聞傳播力的提升。其次是傳統(tǒng)采編方式下,新聞信息搜集能力有限。融媒體建設要求整合不同的傳媒渠道,集中優(yōu)勢,發(fā)揮各自所長,而傳統(tǒng)采編模式主要依靠記者采訪獲得信息,而記者的數量有限,獲取的信息有限,新聞產品的類型和數量有限,也制約了新聞傳播力的提升。

(二)新聞傳播方式的不足新聞傳播力在很大程度上要借助傳播方式來實現。黨媒的傳播方式與其各自的業(yè)務相關,例如報社以報紙、雜志等紙質媒體形式傳播信息;電視臺以電視節(jié)目形式傳播等。從傳播方式的數量上,相對比較局限,主要是報紙和電視臺、電臺,從傳播方式的融合程度上,基本是“各自為戰(zhàn)”,傳播方式上缺乏有效的組合,沒能將不同黨媒的新聞傳播形成合力,因此融媒體建設的背景下有弱化的趨勢。另外,黨媒的新聞傳播方式還是“單向式”,大眾通過報紙、雜志、電視、收音機或手機APP等渠道接受新聞信息,每個人的新聞信息偏好都不一樣,因此從黨媒角度來說,新聞傳播力受制于大眾的信息偏好,存在一個類似上限。

(三)新聞內容多樣化不足黨媒除了新聞傳播以外,還肩負著政治宣傳的重大任務,因此新聞選材和內容采集上,具有突出的政治性和宏觀性,側重宣傳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弘揚社會主流價值體系,在某種程度上與社會大眾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距離。融媒體建設下,黨媒新聞內容偏重重大新聞、突出政治導向的、新聞內容多樣化不足的問題表現得更為明顯。而從互聯網發(fā)展的多年實踐來看,社會大眾對新聞的“口味”不盡相同,有的讀者關注社會時事熱點,有的讀者偏好財經資訊,有的讀者偏好社情民意,有的讀者偏好美食旅游。傳統(tǒng)黨媒即便能夠設置多個專欄,盡可能地滿足不同讀者的口味需求,但在信息的數量和多樣性上,依然受制于傳統(tǒng)技術。這一點也是在融媒體建設背景下,傳統(tǒng)黨媒新聞傳播力提升存在的一個問題。

三、融媒體建設下黨報新聞傳播力的提升路徑

(一)提升新聞信息質量新聞傳播力的提升,歸根結底是要提升新聞信息質量,打造精品新聞、精品欄目。融媒體建設下,黨媒要加快資源整合,改變現階段“各自為戰(zhàn)”的局面,對于重大的社會熱點問題,集中報刊、電視等多個媒體聯合采訪,獲取一線新聞信息,分別發(fā)揮紙媒和新媒體在新聞傳播方面的各自優(yōu)勢,避免陷入同質化競爭。例如近段時間人民日報加快了中央廚房建設,除了整合原有的紙媒資源以外,還與人民網合作,搭建起人民日報全媒體業(yè)務中心,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讓傳統(tǒng)紙媒新聞“動起來”,開發(fā)小視頻,實現新聞資源的二次創(chuàng)造,提升新聞信息質量,吸引讀者閱讀興趣,從而提升新聞傳播力。

(二)融合新聞信息傳播方式除了有優(yōu)質的新聞信息以外,提升新聞信息傳播力,還需要整合新聞信息傳播方式,提高傳播效率。融媒體建設給不同形式的媒體進行資源整合、深度融合一個難得的歷史機遇,隨著新媒體的產生、發(fā)展和壯大,傳統(tǒng)媒體的發(fā)展遇到了一些瓶頸,抓住融媒體建設的歷史機遇,主動根據融媒體時代下,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和普及,順應信息接收者對新聞偏好的改變進行調整。例如報社可以立足傳統(tǒng)紙媒渠道,開設微信公眾號,或開發(fā)自有APP,實現紙媒“電子化”,開通微博官方賬號,切入微信、微博等社交融媒體平臺,與各個年齡層次、不同興趣愛好的讀者直接接觸,提高知名度和影響力。另外,融媒體建設下,傳統(tǒng)媒體還可以探索視頻、文字、聲音、圖像等多渠道的融合,滿足不同類型讀者的需求。最后,傳統(tǒng)媒體還可以開放網絡平臺,給讀者評論、轉發(fā)的機會,一些欄目板塊可以更大程度地放開讀者投稿,讓讀者參與到新聞的生產、傳播中來,提高自身的影響力和傳播力。

(三)深化新聞信息內容黨媒要圍繞自身在宣傳戰(zhàn)線的重大任務,借助融媒體平臺,多樣化新聞信息內容,滿足不同口味的讀者需要。融媒體時代推進新聞信息深度化,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突出時代性,緊跟時代潮流,發(fā)揚時代精神,二是維護社會公義,弘揚社會正能量。新聞媒體要將信息采集的視角放開,不僅僅局限于某一項重大新聞,更多地可以通過社交平臺、網絡空間,搜尋與發(fā)現社會輿論導向,再加以必要而規(guī)范的引導,讓新聞信息內容不再僅僅是單純地記錄事實,而是增添必要的輿論引導。在輿論引導中,黨媒要堅定不移地宣傳時代精神,弘揚正能量,讓讀者有所讀、有所思、有所悟。通過深化新聞信息內容,打造高質量的新聞信息,提高新聞傳播力。

四、總結

本文以融媒體建設背景下黨媒新聞傳播力為研究對象,分析了融媒體時代新聞傳播面臨的新的情況,即信息載體多樣化、信息資源海量化和大眾與信息之間形成了“交互式”關系。但現階段我國黨媒新聞傳播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包括新聞采編方式、傳播方式和新聞內容多樣化方面存在不足,可以通過提升新聞信息質量、融合新聞信息傳播方式和深化新聞信息內容等加以改進。黨媒是黨和國家在宣傳陣地的重要力量,融媒體時代下,提升黨媒新聞傳播力,具有鮮明而重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王麗.融媒體時代提升電視新聞傳播影響力的方式[J].科技傳播,2019,11(9):34-35.

[2]徐志祥.融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節(jié)目的傳播策略[J].傳播力研究,2019,3(12):37.

[3]王琦.融媒體時代快閃新聞的傳播力[J].新聞前哨,2019(4):52.

作者:賈菁 單位:國防大學政治學院西安校區(qū)教研保障中心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