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起始年級閱讀能力培養(yǎng)小學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詞匯是小學生必須邁過去的坎
低年級閱讀需要一定的識字量為基礎(chǔ),教師要在閱讀中,做好生詞生字的教學。讓學生前期盡量少受詞匯不足的干擾,慢慢積累詞匯量。低年級閱讀中生字詞的教學要注意:一是不能把生字詞教學取代文本分析,這種枯燥的生字教學會影響學生對文本的興趣與感受。二生字教學要采用喜聞樂見的形式,讓學生快樂學習。三要激發(fā)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與合作學習。
例如:《識字3》中,針對“木字旁”、“禾字旁”,教師通過圖片或者實物,讓學生觀察并理解偏旁的本意。
(1)“木”的古文字像什么?(像棵樹?!澳尽惫盼淖窒窨脴洌袠涔?、樹干和樹根)
(2)學習“木字旁”的生字。
(3)“禾”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一株禾苗?!昂獭钡墓盼淖窒褚恢旰堂纾兴?、葉、莖與根。)
(4)學習“禾字旁”的生字。
(5)(出示圖卡松柏、楊柳)這些是什么樹?你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嗎? (出示詞卡:桌椅)
(6)(出示圖片與詞卡:秧苗、稻谷)這些地里長的農(nóng)作物叫什么呢?(莊稼)
教學結(jié)合圖片,有利于提高學生對識字的興趣。但是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還要善于把文本背后的思想通過一些詞語發(fā)掘出來,例如:《梅蘭芳學藝》教學中,教師要抓住“神兒、料子、魚兒”等教授兒化音的讀法;通過“讓學生緊盯多媒體屏幕上的一個運動的圓點”,讓學生感受“注視、緊盯”等詞義,體驗梅蘭芳勤學苦練的艱辛;通過“終于”等詞在句子中的作用,理解語言內(nèi)涵。這樣的閱讀能夠把字詞理解與文章思想結(jié)合起來,效果非常好。
2.注重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
在教學中要把興趣激發(fā)作為教學的基礎(chǔ)。例如:在《梅蘭芳學藝》教學中,學生對于京劇以及梅蘭芳本人都缺乏興趣,而且這篇文章的內(nèi)容缺乏趣味性,教師在上課后通過多媒體播放視頻《貴妃醉酒》,讓學生對京劇與這個表演者產(chǎn)生興趣,然后理解背景,切入教學?;蛘咄ㄟ^課文文本旁邊的插圖,讓學生研究一下這個穿著京劇服裝的演員,從好奇心中激發(fā)興趣。
學生都喜歡活動,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對活動中游戲性一面非常感到興奮。教學中要善于采取活動的方式,激發(fā)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學會閱讀的方法。例如在《狐貍和烏鴉》的教學中,教師這樣安排:
師:“今天老師要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比缓笤佥o以多媒體課件,老師用富有感情的語氣講述故事(課文內(nèi)容)。聽完故事后,教師問:你聽懂了些什么?有什么問題想問嗎?引導學生對感興趣的內(nèi)容提出問題。
故事的演示創(chuàng)設(shè)了輕松、愉悅的氛圍,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為閱讀創(chuàng)造了鮮活的空間,將學生自然地帶入了學習情境?;顒拥男问胶芏?,在課堂中還可以開展比賽、講演等各種形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激情。
3.強調(diào)閱讀中隊學生個性的尊重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所以,在自主閱讀過程中,對學生個性的尊重,讓學生去體驗教學是非常重要的。
低年級學生雖然知識經(jīng)驗少,但他們具有非常強的想象力與大膽的創(chuàng)造力。在教學中要提供寬松的氛圍,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對于學生想象中一些荒誕的成分或者一些不合理創(chuàng)作要抱著寬容態(tài)度,保護與激勵學生把想象與創(chuàng)造結(jié)合到閱讀中,一旦形成學生個人的閱讀習慣,對于學生閱讀質(zhì)量提升極有幫助。例如:在《夕陽真美》的教學中,教材把太陽擬人化為一張圓圓的臉,“它那張圓圓的臉漲紅了,把身邊的云染成了黃色、紅色、紫色……”可以讓學生想象“太陽為什么臉紅了?高興了還是生氣了?還是害羞了?”“太陽是什么性格?你能夠為它遍一個小故事嗎?”這樣能夠在文本閱讀中,結(jié)合文本特點開展定向想象,同時訓練學生的寫話能力。
個性化的閱讀不僅需要寬容,而且需要讓學生展示。在教學中可以激勵學生把自己的想法、看法、做法說出來,給學生展示個性與訓練表達的機會,這樣的交流對全體學生閱讀思維的開發(fā)非常有意義。
4.要重視教師的科學指導
《語文課程標準》也提醒我們:“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nèi)容的價值取向”;“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這告訴我們:閱讀不僅是字詞的把握,更是人文性的滲透。我們要善于對學生進行引導,發(fā)掘文本背后的人文性要素,“提高”為哲理性的思想,“下沉”為生活化的情感體驗,這樣的教學促進人生價值觀的發(fā)展。例如:《狐假虎威》的教學中,一方面帶領(lǐng)學生理解本課文隱含的哲理——表面的假象與真實的關(guān)系,另一方面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類似現(xiàn)象等,這樣可以把文本進行哲理及生活化的概括與延伸,做到上下通透,引領(lǐng)學生發(fā)展。
教師要善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思維的參與是閱讀中非常重要的素質(zhì),而問題是思維的動力、語言是思維的工具。在問題中不斷提出新的問題,不斷激發(fā)學生思維向深度與廣度發(fā)展。例如在《臺灣的蝴蝶谷》中讓學生閱讀第三段中“有的山谷里,只有一種黃顏色的蝴蝶,在陽光的照耀下,金光燦燦,十分壯觀?!辈⑺伎紗栴}:
①在讀這一句的時候,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樣的畫面?課文中什么地方帶給了你這樣的感受?
②你還想像到了什么樣的畫面?你是從什么地方感受到的?
③誰再來讀一讀這句話?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金光燦燦的東西呢?
④一群群的黃蝴蝶飛來了,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怎樣?蝴蝶多嗎?美嗎?這個場面就叫做?這些提問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思考,而且可以輔助學生想象力的展開。形成良好的閱讀思維習慣。
總之,低年級的閱讀一定要與興趣結(jié)合,尊重個性的解讀,加上教師對閱讀過程的深入引領(lǐng),就能夠讓學生有一個好的閱讀開端,循序漸進地提高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