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小學數學課堂生成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實際的課堂中情境是變化莫測的,學生在變,課堂的氛圍也在變,隨著時間和政策的改變,教師自身也在變。所以,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也不應該完全照搬預設好的模式進行。在新課改的理論下,數學課堂應該呈現出明顯的互動,讓課堂教學更具開放性。作為教師,要及時地捕捉課堂教學中學生思維的閃光點,靈活地應用,讓課堂煥發(fā)出新的生命力[1]。
關鍵詞:小學數學;應對策略
在新課程改革的指導下,小學數學課堂變成了平等開放,以生為主的課堂。學生發(fā)揮積極主動性的過程,是教師積極創(chuàng)新地開設課堂學習情景,是調動學生積極性,引導學生將自己的個人體驗和思考融入課堂,弘揚學生個性化、差異化的過程。教師和學生的角色應該進行清晰的定位,這才能夠煥發(fā)出課堂的生命。本篇文章就探討了小學數學課堂生成策略。[2]
一、精心預設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做精心的預設是必要的,因為數學教學首先是教師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學活動,教師要在課前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重難點以及教學環(huán)節(jié)有一個清晰、科學的安排。但與此同時,這種精心的課前預設是有一定彈性的,要有留白的空間,預設最終的目的是要完成教學目標。所謂預設,是在數學教學工作中的第1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備課。備課是數學教師上好一堂課的前提,只有教師對教學內容了如指掌,對學生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做到精心預設,才能夠把握好整個教學節(jié)奏,讓一堂數學課有序地進行。面對突如其來的生成時,不至于手忙腳亂,不知道應該怎么做。數學教師在備課的時候不僅要備教材內容,還應該備學生、備新鮮的教學方法,教師要認真鉆研教學內容,提供給學生一個系統(tǒng)的學科知識,不能夠把這些知識零散地教給學生。教師必須要深入解讀數學課本,掌握每一堂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腦子里自然而然地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點。在上課之前,教師需要備教材、備學生,備教學方法,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不會完全按照預設的軌道走,有時在課堂上出現的一些隨機事件,會和教師的課前預設相悖。在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課堂中有些教師過于強調預設了,導致當學生的思維出現偏離,提出新鮮問題的時候,教師會強行地把學生拉到自己預先設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上來。由此可知,教師一定要盡可能地把數學課堂上的教學設計,做到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實際情況,讓數學的教學課堂,沿著自己預設的軌道前進。但是,教學過程是隨機生成的,教師在遇到這些問題時,不要急于把學生拉到預設的軌道上,而是要充分地挖掘每一位學生的潛能,讓師生在雙向互動溝通的過程中得到發(fā)展和進步。數學教學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因為學生的原有經驗水平、知識結構和個人性格等多個方面是有差異的,所以數學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要充分地考慮到課堂上可能會出現的某些情況,從而讓自己的預設留有空白,讓自己的預設變得更加包容,更加自由,給學生的生成留足空間。[3]比如,在學習蘇教版四年級下冊《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時候,我讓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準備好任意兩個全等的三角形,在課堂上讓學生用備好兩個三角形去拼四邊形。然后看看,能拼出幾種不同形狀的四邊形,通過學生的小組合作和自己學習,拼出了很多形狀。并且有了一些體會,小剛說“如果兩個三角形都是銳角三角形的話,有6種四邊形的拼法”,在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原來這個環(huán)節(jié)對學生來說并不難。但是我在預設的時候,認為學生可能會受到預習的影響,會拼出3~4種平行四邊形。于是我把這一部分的預設減弱了。還有一個小組有不同的見解。小王說“三邊×2=6種”,小米說“對6個四邊形進行分類”,小紅更是提出了“每邊重合后旋轉可得到2個”等,學生的回答出乎意料,但這些生成是學生思維迸發(fā)的火光,充滿了智慧。
二、以生為本
由于學生是發(fā)展中的人,在進行知識學習的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問題。那么,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要學會以生為本,不僅要尊重學生的生成,還要努力地為學生去營造一個生成的氛圍。如果每一次學生有了創(chuàng)作的思維,有了有價值的生成,而數學教師給他的是一些消極的話語和不能滿足的信息,那么學生的主動積極性就會降低,他的積極思維也會逐漸地被磨滅,這樣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也具有消極作用。所以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當中,學生有了火花迸發(fā)出來,教師不要把這些微弱的光芒熄滅,而應該采取積極的態(tài)度,鼓勵學生提出問題。若學生的火花在課堂上沒有辦法進行解決,那教師一定要留到課余時間和學生進行研究和探討,這個過程需要教師全程參與,教師一定要認真對待,不要簡單地布置學生在課下進行研究,然后不了了之。小學生由于受到年齡和心理方面不成熟的影響,基本不可能會進一步地研究。這樣,可能一次有價值的生成就消失了。教師要讓學生感覺到,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堂下,只要是學生提出來的有價值的問題,教師都會重視,而且會和學生一起溝通,一起想辦法去創(chuàng)造條件,進行展開研究,時間一久,學生的智慧、潛能就會爆發(fā)出來,這樣就能夠對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起到不錯的作用。比如,在學習到蘇教版五年級上冊《多邊形的面積》這一課的時候,我首先讓大家根據課本上的圖片去觀察,兩組的圖形面積相不相等?然后讓學生去表達自己是如何用自己的方法判斷的?大多數同學根據預習都采取了課本上的方法。還有一部分同學,直接去數了圖形的占格數,這樣判斷出來面積是否相等。但是小仇同學提出了一個問題,她指著課本上的一個小圖片問我,它有多少面積呢?因為在小學五年級,我們接觸的大多是比較規(guī)則的多邊形,對于這種不規(guī)則的圖形求面積還沒有涉及。于是,我并沒有指責她擾亂課堂秩序,提出沒有價值的問題,而對她說,這個問題有一點深奧,我們可以課下一起探討,我也很想知道它是多大的面積?但是,要是要想求出它的面積,就要學好這堂課中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這樣才能夠求出圖形的面積,這是基礎。于是,小仇在這堂課上,更加認真地聽講,在課下我們一起通過多種方式,大致地算出來那個圖形的面積。
三、調整預設
課堂的教學是變幻莫測的,再好再仔細的課前預設,也不可能預測課堂上發(fā)生的所有情況,有的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沒有預設到,教師可能就會匆匆地搪塞掉。當然,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教師的應變能力不夠,同時也說明了在平時的訓練中,教師沒有重視學生的生成,只有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有這種意識,并且在課堂教學中好好的去落實,遇到一些超出預設的問題也能夠科學處理,這樣才能夠給學生騰出空間,為學生的生成提供一定的條件,這樣數學課堂也就變得鮮活和生動了。在新課程改革下更加注重對師生之間的互動溝通,更加注重對教學過程的研究地和對學生探究能力的重視,這些都會讓課堂的教學處在一種不斷變化的動態(tài)場景中,如果學生的參與性提高了那么互動的范圍和深度,也就會逐漸加深。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教師仍然依照自己的課前預設,使用備課時候的教案,來框定學生行為的話,即使完成了知識的傳遞也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更不要說能夠讓學生的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得到提高了,既然教師能夠認識到師生互動的重要性,就應該在預設的前提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把學生生成性的內容看作新的教學資源,并利用它形成新的教學方案,這也體現了教師的教學機智。例如,在蘇教版六年級下冊,學習《圓柱和圓錐》這一部分的時候。我準備了一個茶葉桶和一個尖尖的生日帽,給學生做展示。當我們認識圓柱的正面、側面和底面的時候,學生產生了疑問,大家很難想象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是一個長方形。但是,我在預設的時候并沒有做圓柱側面展開圖的準備工作,于是我先給學生繼續(xù)展示了圓錐的幾個面的展開圖,讓學生能夠全方位對圓錐進行了解和觀察,由于生日帽是紙質的,所以我可以對它剪一剪、折一折,在學生進行自主討論的時候,我找出了一張紙,做成了一個簡單的圓柱體,然后,重新給學生展示了圓柱的側面展開圖,這樣大家就非常直觀形象地認識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是一個長方形。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教育領域的改革,教學活動也更加趨于動態(tài)了,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當中,要想實現動態(tài)生成教學,就需要教師結合材料內容,引導學生生成,同時也要提高自己應對生成的能力,這樣不但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效果也會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把握住生成,引導學生進行思維的碰撞,使數學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4]。
參考文獻:
[1]劉杰.小學生數學自主學習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方法:以小學高年級為例[J].華夏教師,2020(17):13-14.
[2]丁洪.小學教學“去數學化”現象透視及應對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20(14):1-4,105.
[3]王葭萌.小學數學課堂師生言語互動現狀研究:基于改進型弗蘭德斯互動分析系統(tǒng)(iFIAS)[D].陜西師范大學,2017.
[4]施錦慧.小學數學課堂動態(tài)生成資源的應對策略探討[J].教書育人,2019(34):44.
作者:錢志華 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qū)木瀆南行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