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音樂教學問題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新經濟時代信息共享與多元交流方便了大學生對各種知識的獲取,那么如何讓高校的音樂教學突破傳統(tǒng),與時俱進,實現(xiàn)高效教學,這是本文要探析的問題。
關鍵詞:高校;音樂教學;創(chuàng)新
何謂新經濟時代?其是以知識經濟、虛擬經濟和網絡經濟為標志并且實現(xiàn)了傳統(tǒng)產業(yè)與知識經濟、虛擬經濟和網絡經濟的全面結合的時代。新經濟是以現(xiàn)代科學技術為核心,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經濟。
一、高校音樂教學現(xiàn)狀問題分析
在知識信息共享的今天,高校教師需要轉變觀念,更新認識,大膽創(chuàng)新,讓音樂藝術精華實現(xiàn)網絡科技化與多方共享化。然而,反觀目前的高校音樂教學還存在著低效、滯后的情況。主要問題為:
(一)學生音樂知識及欣賞水平參差不齊,音樂素養(yǎng)不高
每個人對音樂的感知欣賞能力是有差異的,雖然大學生在其所學專業(yè)的領域內具備一定的知識進而形成一定的能力,但有很多大學生在音樂素養(yǎng)方面幾乎為零,這既與他們多年來對音樂學習的不重視有關,也存在著天賦不夠的情形,總之,音樂教學對象的音樂素養(yǎng)參差不齊導致大學音樂教育難以達到應有的水平。樂理知識缺乏和對音樂理解能力不足,表現(xiàn)在課堂上就是學習積極性不足,或是把音樂課程當做雞肋,把教師的講授當做催眠曲。尤其是當大學生們在欣賞西方交響樂與中國傳統(tǒng)音樂時表現(xiàn)出的無知與不屑,令教師們心寒。面對這種尷尬的教學局面,高校音樂教師應該為音樂教學做些有益的調整和大膽的創(chuàng)新。
(二)教學內容枯燥,教學形式單一,學生學習興趣不足
大學音樂課的教學內容艱深并且枯燥,教師授課死板單一,導致很多學生不能感受到音樂課堂帶來的樂趣。在大學音樂教學中,大部分的知識都比較難理解,大學音樂課程所學習的音樂知識對于很多學生來說簡直是天書,只可遠觀,完全找不到入門的途徑,所以,只能依靠教師的講解學生才能掌握,但這個過程是充斥著不解、乏味與痛苦的。音樂作為一種能帶給人類享受的偉大藝術,怎么走到大學課堂里卻變成了學生厭棄的存在呢?這就與音樂教育的審美功能背道而馳了。所以,教師要把枯燥艱深的理論知識生動化,要把晦澀難懂的概念具體化。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感知音樂的魅力,讓他們帶著情感和心靈而不是邏輯分析去品味音樂給我們帶來的微妙情緒。
二、提高高校音樂教學效果的對策
面對以上問題,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要經常反思,并探索解決途徑,以便更好地提升音樂人才的培養(yǎng)質量,讓學生懂音樂、會音樂、愛音樂。對策分析有:
(一)化繁為簡,用音樂的魅力牢牢吸引住學生
無論是音樂理論知識教學還是西方古典音樂、中國傳統(tǒng)音樂欣賞,只要是學生積極性不高的相關課程,教師都要運用教學智慧加以適當的創(chuàng)新,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只有先關注了,才能存在后續(xù)的學習欣賞。必要的時候,教師要放下音樂藝術高高在上的架子,把高端音樂普及化,簡單化,少一點理論知識的講解,多一些激發(fā)學生興趣的設計。教師合適的導入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令學生迅速走入音樂作品營造的氣氛中。教師要找準切入點,可以有選擇性地介紹音樂創(chuàng)作背景、作詞人、作曲者,講述音樂小故事等進行導入。在欣賞一首音樂作品之前,適當地向學生介紹它的創(chuàng)作背景,對于學生更好地欣賞音樂有一定的幫助。比如,在欣賞《黃河大合唱》前,教師要介紹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告知學生《黃河大合唱》是一首抗日組曲,這樣學生就能深入地體會該曲所激蕩出來的情懷,最好選取有指揮家指揮的交響樂場景片段引導學生欣賞,讓學生通過觀看指揮家激昂的情緒表達和聆聽震撼人心的音樂,全方位立體化地傾情投入到作品的情緒中去,進而讓學生深切感受到音樂與靈魂的對話過程。教師如果不對該曲的時代背景進行介紹的話,學生就不一定能有深刻的感悟,教學效果往往大打折扣。
(二)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容
新經濟時代,網絡多媒體的運用不可或缺,高校大學生思維活躍,熱愛網絡世界,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對網絡多媒體及偶像的關注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影視音樂,提高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在大學音樂教學中,有一些比較大型的音樂作品類似奏鳴曲之類學生對其了解寥寥無幾更談不上學習欣賞,這時教師就應該先放棄傳統(tǒng)的對音樂作品進行深入剖析研究的教學方法,采用曲線救國的方式,讓學生在影視音樂的引導下,對古典音樂的表現(xiàn)力、基調、交響樂、管弦樂等等有一個充分的了解,進而開拓學生的眼界,提高他們的音樂鑒賞能力。再如,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為學生展示多元化的音樂世界,以豐富他們的音樂體驗。教師可以提供世界各國的代表性音樂,并對其特點進行點撥;教師還要善于把一些當今世界流行音樂元素與音樂形式分享給學生,投其所好,再進行節(jié)奏、旋律特點等的滲透教學。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因材施教,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讓他們手動、嘴動、心動、情動。比如,讓他們參與到音樂實踐中來,從欣賞到表演、創(chuàng)作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可根據學生自身音樂素養(yǎng)進行合理安排。擅長聲樂的學生,可擔任領唱,器樂好的學生可擔任伴奏,愛跳舞的學生進行情境表演,能朗誦的可以配樂朗誦??傊?,讓他們無論是在唱、奏還是指揮、表演等方面都積極參與,敢于創(chuàng)新,互相合作。在實踐的過程中,學生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力,甚至為了呈現(xiàn)良好的舞臺效果,他們會進行自學提高。為了激勵他們的學習創(chuàng)作,教師可以鼓勵他們嘗試把自己的音樂作品發(fā)到網上。這樣實現(xiàn)了充分互動的音樂課堂,不正是新經濟時代應該呈現(xiàn)的課堂模樣嗎!
結論
綜上所述,時代的進步為高校音樂教育提供了無限的資源,教師要充分利用優(yōu)質的資源,轉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立足學生學習實際,用靈活的教學手段與豐富的教學內容來突破音樂教學的困境。
參考文獻:
[1]馬海生.對于中國傳統(tǒng)音樂課程教學內容的思考[J].藝術百家,2014,(1).
[2]周雪.影視音樂對大學音樂教學輔助作用的探討[J].阿壩師范學院學報,2016,02:124-125.
作者:楊達 單位:遼寧財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