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特別節(jié)目之專題片的藝術創(chuàng)作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特別節(jié)目之專題片的藝術創(chuàng)作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特別節(jié)目之專題片的藝術創(chuàng)作

摘要:專題片作為中國電視節(jié)目三大支柱之一,以其準確高效快捷的傳播形態(tài),成為當下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梢哉f,專題片作為一種電視文化形態(tài),介乎于新聞與電視藝術之間,影響力很大,傳播效率非常高。本文從電視專題片的概念開始,對解說詞寫作、中期拍攝采訪及后期制作包裝等方面進行了系統(tǒng)闡述,并結合當下大熱的政論專題片《大國外交》進行深入探討,進一步肯定專題片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及發(fā)展前景。

關鍵詞:專題片;解說詞;拍攝;大國外交

1電視專題片的概念

電視節(jié)目自從其真正意義上的誕生之日起,就堅持真實的紀錄手法,結合旁征博引的宏偉氣勢,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并逐漸成為一種主流電視藝術與真實新聞傳播相結合的形式。電視專題片“是電視報道最常見的節(jié)目形式,反映當前重大新聞事件或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有明顯的紀實風格,是對事實和對真實自然的人、人性的高度尊重與揭示”。紀實性電視專題片“以真人、真事、真情、真景為表現對象,不經過虛構加工,直接反映現實生活,以無可爭辯的真實性感染、激勵、啟迪眾”。目前,學界給它的一個較為全面的定義是,使用過去或現在的紀實記錄片技術,對社會、生活等某一領域進行深入詳實的報道。其形式可以多樣,但內容具體真實,允許運用多種藝術手段表達社會生活,側重紀實,貼近現實,讓創(chuàng)作者能夠直接澄清觀點,傳播正能量。在電視欄目化不斷改革的今天,盡管“專題片”呈現出多元化的發(fā)展走向,但“專題片”依然存在于紀實性欄目中,只是其形態(tài)與風格發(fā)生了變化。對于專題片的制作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前期素材的準備、中期內容的拍攝和后期系統(tǒng)的剪輯。

2電視專題片前期素材的解說詞

專題片前期素材積累的準備工作是十分重要的,這涉及整體素材的點點滴滴,事無巨細。雖然中期內容的拍攝和后期素材系統(tǒng)的剪輯是成片的關鍵,但一部專題片成功與否,還是要看其前期準備是否充分。然而,在前期準備工作中,最主要的就是撰寫解說詞和編寫分鏡頭腳本。其中,“解說詞顧名思義,即對電視播放畫面進行口頭解釋說明的詞。因此,解說詞也可以說是口頭文學”,它與電視畫面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可以說,它們就像一對“孿生兄弟”,相互作用。解說詞的主要功能是描述和詮釋電視畫面中呈現的詳細的事物展示。這篇評論通??谡Z化,引人入勝,富有表現力,且有電視屏幕,二者相合呈現出1+1大于2的效果。如果電視的畫面和旁白解說不一致,會讓人感覺非常不舒服,影響整個節(jié)目的質量,從一定意義上來講,無論畫面多么完美,也無法彌補畫面跟解說不一致的遺憾。當然,也有一些優(yōu)秀的專題片,即使沒有評論,也不會影響整體效果。在這種情況下,加入更多的解說詞反倒顯得多余。一般而言,電視畫面如果是紅花的話,解說詞就是綠葉,兩者相配,才會顯得光彩生輝。

3電視專題片的拍攝

雖說解說詞是一部電視專題片的基本單位,但為整部片子打下框架結構的卻是拍攝所得的畫面。人們常說“看”電視而不是“聽”電視,這足以說明畫面對一部專題片的重要性。在拍攝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種情況,一要根據腳本標注的場景進行拍攝,其中,要注意抓拍一些寶貴的、具有實用意義和教育意義的鏡頭,因為這些鏡頭對于撰寫者來說,往往是無法預知的。二要根據整體拍攝內容,可以適當插入人物采訪的環(huán)節(jié)。在人物采訪中,要注意所采訪人物的性格特征,時時抓拍人物細節(jié),展現細節(jié)往往是影片真實感的直接來源。在采訪人物時,要利用周邊的環(huán)境使被采訪者放松身心,進入到鏡頭環(huán)境中,并引導他們對所拍攝話題進行談論。同時,根據后期剪輯的需要,注意拍攝一些空鏡頭,這是后期剪輯不可或缺的。一般空鏡頭有兩個作用,一是自然過渡或者是積累素材,以免后期剪輯中鏡頭有遺漏。二是交代環(huán)境和背景,以現下大熱的《大國外交》為例,我們可以看到片中多處運用長鏡頭轉換場景以及航拍等多種拍攝手法,帶領我們一起回望祖國在過去五年來,伴隨著國際格局和世界秩序的演變,發(fā)展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局面,中國外交正在一步步走進世界舞臺的中心。影片運用航拍鏡頭展現宏觀大氣的視角,用特寫鏡頭表現微觀具體事物。通過拍攝國際與國內的對比,完美詮釋了“一帶一路”戰(zhàn)略面對風云變幻而一直堅定地從夢想走進現實,逐步實現祖國的偉大復興。從《大道之行》到《美美與共》,該政論專題片以磅礴的氣勢,高屋建瓴般地講述了十八大以來在思想指導下,中國外交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為實現“中國夢”做出了新貢獻。

4電視專題片的后期制作

如果說前期準備是思考過程,拍攝是素材的積累過程,那么后期剪輯就是作品創(chuàng)作的誕生環(huán)節(jié)。解說配音是后期剪輯工作中的一個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只有解說詞前期準備充分,才能為后期的播音創(chuàng)作提供再次升華的空間,因為電視專題片既不同于普通的電視新聞,它對播音員的聲音和背景音樂的和諧度要求更高。播音員在話筒前要求聲音動聽傳神,氣息和話筒之間相互配合,注意分寸。通過語氣的輕重緩急,把握整體畫面的節(jié)奏和情感控制,這無疑對播音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有較扎實的播音基本功,還需要有一定的播音技巧,具有一定的藝術和文化方面的素養(yǎng)。目前,電視專題片正處于整體紀實的方向,大量的片子用紀實的手法強調了作為空間記錄的原始面貌。因此,在表現上要求播音員的語音、語貌具有一定的時代感,并要求與畫面有一定的貼合度和真實感。播音員在話筒前工作的專注度是對解說再創(chuàng)作的一種升華。那種為技巧而技巧,為共鳴而共鳴的解說,是無法使人對專題片產生內心共鳴的,因此,這樣的解說配出來的片子注定是失敗的。當然,這種有聲語言再創(chuàng)作活動,不僅要求發(fā)聲者個人的語言習慣,還要和電視專題片的風格一致。每部專題片的表達樣式不同,所屬的類型也就不一樣。常見的類型可以分為陳述類、議論類、講解類和抒寫類等。例如,在解讀歷史及歷史人物的文化類專題片中,我們常常會采用陳述型的方式進行語言表達。如紀錄片《走近》則采用了陳述型表達的方式,利用畫面加語言的有效結合,向我們展現出領袖在日常和工作中的情景。語言質樸,畫音和諧,情感細膩,讓觀眾從一幀幀的歷史鏡頭中感受到了的個人魅力。這種陳述式講解人物的方式,一定要以客觀事實為依據,情感不宜過分強烈,也不宜過分單調;聲音不宜過高,節(jié)奏要沉穩(wěn),要通過對具體事實的陳述,展現出人物的特點。在后期制作中一個好的剪輯顯得尤為重要。好的畫面剪輯就如同好的音樂一樣,或輕松舒暢,或娓娓道來,或心潮澎湃,耐人尋味。一個好的剪輯不是將兩個鏡頭毫無目的地串聯起來,它要求剪輯人員有一定的思想意識,將鏡頭與鏡頭之間的組接利用時空順序進行多層次剪輯。同時,要求鏡頭之間的切點必須符合觀眾的心理認知邏輯和慣有的觀影經驗。專題片《大國外交》的成功之處有一半也歸結于鏡頭的剪輯。其中,最讓人難忘的是《大道之行》中也門撤僑的影像片段,在看到中國軍艦來接中國僑民,橫幅上寫著“祖國派軍艦接親人們回家”的鏡頭時,有人說“祖國護你回家的真相比《戰(zhàn)狼2》更燃!”這部專題片向我們、向全世界展示中國外交在新時期的偉大胸懷和務實精神,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自豪感和令人欽佩的外交力量,我們要把“一帶一路”理念從中國發(fā)展到世界。

5結語

一部好的電視專題片,應以當今時代的發(fā)展為切入點,結合時代的特征運用多層次的拍攝手法和剪輯手段進行整體把控,力求為觀眾呈現出一部制作精美、內容可看性強的專題大片。基于此,本文對電視專題片的整體框架進行了簡介,分析了目前電視專題節(jié)目的發(fā)展現狀,這些分析對電視專題節(jié)目的未來發(fā)展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韓梅.電視專題片概念的迷失與追蹤[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6(3):38-41.

[2]黃昊,林衛(wèi)光,趙中文.踐行大國擔當維護核心利益——國外熱議大型政論專題片《大國外交》[N].光明日報,2017-08-31(01).

[3]侯麗軍,郭敬丹,楊迪,等.政論專題片《大國外交》引起社會各界熱烈反響[EB/OL].(2017-09-01)[2018-03-26].

[4]張若星.紀實性電視專題片制作[J].新聞前哨,2010(10):101-102.

作者:張海根 單位: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