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明代園林藝術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明代園林藝術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明代園林藝術論文

一、壺隱神話悲情退

一拳芥納容五岳而時至明代,壺隱文化依然存在,只是已經(jīng)漸漸失去了文人墨客的悲情色彩,轉(zhuǎn)而與拳石勺水一樣融入園林藝術中來。中國古代園林藝術源遠流長,其發(fā)端可追溯至先秦兩漢時期。當時,以自然環(huán)境中的景色為園開始大規(guī)模出現(xiàn)。至唐宋時,園林藝術形式發(fā)展成摹寫山水自然、效仿名山大川,園林工匠磊土石、鑿水池,將自然環(huán)境縮小至一個固定的園子中來。特別是自從拳石勺水的審美價值在宋代被廣泛認可后,即便是方圓尺丈之內(nèi)亦可造園,實現(xiàn)了園林藝術從摹擬自然山水的寫實到效仿名山大川的寫意間的完美過渡。明代萬歷年間,以好搜集奇石聞名的林有麟撰寫了四卷《素園石譜》,在自序中他說道“:吾曾嘗法書名畫,鼎彝金石足以自遠。然石近于禪,雖于九州外,亦可以一拳芥納五岳?!盵2]73由此可見,宋代的拳石勺水到明代更上一層樓,正恰如“石中藏機鋒,拳石納五岳”。雖然如神話般的壺隱文化在明代已經(jīng)褪色,但隱逸作為中國古代一種獨特人文現(xiàn)象并沒有消失,而且對明代園林藝術依然有著比較重要的影響??v觀世界歷史,隱逸現(xiàn)象唯有在中國波及歷代封建王朝,盡管這一現(xiàn)象于歷朝歷代隱顯不一、輕重有別,但客觀上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必然影響到了明代的方方面面。例如明代文人畫家非常熱衷于隱逸山林的繪畫題材,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明代園林藝術匠人的審美趨向。

二、服務園主抒抱負

公共園林自然成明代園林藝術作品繁多,要一一記述恐“罄竹難書”,唯有對其進行分類,以類別記述為宜。明代園林藝術可分為皇家園林藝術和文人士大夫園林藝術。盡管在文人士大夫階層中,相互之間的經(jīng)濟地位差異性很大,但屬于他們的園林藝術依然有其共性。這類園林所服務的對象大多受過良好教育,而且受教育的程度都比較接近,所以他們的造園品味比較高,與他們的身份也比較相符。更重要的是,這類園林大多是他們抒發(fā)抱負情感的場所。而不同園林之間的區(qū)別無非只是奢簡程度、園林形式和園林規(guī)模等表面工程不同罷了?;始覉@林藝術,是為皇家服務的,因此供皇帝居游的皇家園林也往往透射出一種權(quán)傾天下的霸氣[3]155。事實上,皇家園林也是明代一些有作為的皇帝效仿先賢、附庸風雅、高談闊論的場所。除了上述兩類明代園林外,還有一種園林被稱為公共園林。這種園林沒有固定的屬性,皆因其所有權(quán)沒有明確指定。它不像文人士大夫園林和皇家園林明確歸屬私人所有,且只服務于園林主人,它是對公眾開放的,服務對象不止一人、也不確定某一群人。明代公共園林的構(gòu)成比較復雜,它可能是上述兩種園林中的公共游賞區(qū),可能是寺觀園林,也可能是某個不知名、但景色秀美以至游人如織的場所,當這一場所長時間對公眾開放時,就形成了慣例,成為天然的園林藝術形式。但這種形式在明代并不會存在太長時間,因為它逐漸會被人工興作所發(fā)展、代替。明代其他種類的園林藝術形式還有衙署園林、書院園林等,甚至還有幻想出來的紙上園林,不一而足。充分反映了明代園林藝術文化的興盛。

三、江南名園依經(jīng)濟

陽明心學促新藝江南一帶土地肥沃,氣候濕潤溫暖。到明代時,江南成為全中國最重要的糧倉,商業(yè)和手工業(yè)繁榮,經(jīng)濟在全國也是首屈一指。在物質(zhì)條件充裕的大背景下,江南輩有人才出,文人墨客皆喜聚集于此,造就了江南文化教育水平的全國領先地位。更何況,江南歷來氣候宜人、風景秀麗,是文人士大夫首選的造園之地[4]174。與南方優(yōu)越的氣候條件相比,北方的氣候比較干燥,雨水不如南方那么充沛,很多農(nóng)作物并不適宜在北方生長。盡管如此,中國北方作為華夏文明的發(fā)源地,從來都不失文化色彩,而且文化特色氣息獨具。例如北京在明代時是國都,自然明代的皇家園林要在此選址。此外,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達,讓文人、商賈同樣也云集于此,所以也有不少文人士大夫以及富商巨賈在此造園。明代園林藝術有比較強的經(jīng)濟依賴性,這就決定了明代經(jīng)濟發(fā)達的地方其園林藝術也比較繁榮的歷史事實。園林藝術以經(jīng)濟為基礎,但卻絕對是以文化為內(nèi)涵的,所以歷朝歷代的園林藝術風格直接源于該朝代的文化趨向。中國古代封建文化發(fā)展的黃金時代大約出現(xiàn)在兩宋時期,所以這一時期的園林數(shù)量多、質(zhì)量高、分布廣,對后世園林藝術的發(fā)展變化無疑有著巨大的影響。所以當明代中后期私造園林之潮興起時,無論是園林的布局還是園林的意趣審美,皆有比較明顯的宋代痕跡。然而,明代園林與宋代園林并非簡單的繼承關系,明代園林也絕不是宋代園林的復制,而是有與其文化特色相一致的獨特藝術魅力。特別是在王陽明心學發(fā)展的思想文化影響下,沒落的復古思潮與不斷崛起的競陵派、公安派性靈說形成了鮮明對比。沿著這種文化的發(fā)展軌跡,明代園林逐漸走出宋代園林的影子,演變和發(fā)展出了自己的藝術特色。例如明代私園,其占地面積與宋代私園相比逐漸縮小,從兩宋時期的壺中天地變幻成芥子須彌;在建立了三教合一理論后,明代園林中藏書樓、丙舍、精舍共處“人作天開”的景致巧麗環(huán)境之中;逐漸深入人心的王陽明心學,讓明代園林比以往任何一個朝代都多出了不少主觀審美的內(nèi)容;至明代晚期,思想界、文化界以個性高揚為潮流,反映在園林藝術中同樣也是意趣高遠,園林個性極為突出。這些都充分說明了明代園林與明代文化一脈相承的關聯(lián)性,也證明了明代園林并非對前代的簡單繼承,而是在繼承的基礎上有了更大的藝術發(fā)展。

四、園居受道滌志氣

陶醉園林助詩興與其他很多藝術作品偏重鑒賞輕于實用相比,明代園林藝術對兩者均有兼顧。在明代,園林不僅是賞景之地,也是賞玩之所。作為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明代園林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了文人士大夫寓情于景、觸景生情的創(chuàng)作欲望。因為,說到底,園林藝術首先是封建專制社會和政治的產(chǎn)物。中國古代文人士大夫出于特殊的歷史原因和社會地位,逐漸形成了這個群體的雙重人格。在他們當中,絕大多數(shù)人都以道自任終身,若意合則出仕,反之則于林下隱居,以自愛守道明志。生活于明代末年的文學家張鼐曾說“:園居可滌志氣,觀事理。若以蓄其大,施其用,園居可成事業(yè)矣。”像張鼐這樣的文人士大夫在明代還大有人在。他們以園林為精神寄托和生活寄托,努力于園林之中保持獨立人格,堅守道統(tǒng),不辱文人士大夫之歷史使命。在他們眼中,園林除了是環(huán)境優(yōu)雅的棲身之所外,更是守道明志的一種標志。而園林對他們的意義其實更側(cè)重于后者。由此可以看出,明代園林的生態(tài)意義遠不如它的政治意義。也就是說,明代園林的細微精致景觀自然具有很高的觀賞性,但它更重要的價值在于它容納大批文人士大夫萬千思緒的文化、政治實用功能。具體而言,文人士大夫賦予園林的實用功能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園林活動上。首先是藏書活動。明代有很多私園都設有專門用于藏書的堂樓。例如祁彪佳寓園中的八求樓,樓內(nèi)有藏書數(shù)以十萬計,是明代越中地區(qū)最遠近聞名的藏書樓。其次是賦詩宴游活動。明代用來賦詩宴游的園林一般都比較大,例如梁家園、李皇親新園、諧賞園、寓園、弇山園等都是面積較大的自然山水園,園中可行舟共游,其環(huán)境很能激發(fā)文人士大夫的賦詩雅興。此外還有啜茗博古活動也是明代園林的重要活動之一。制茶品茶和收集古玩文物是明代文人士大夫的兩大高雅愛好。除了藏書之外,很多園林還兼藏古帖名畫、古器古物。文人士大夫在園林中品茶之余,還鑒賞文玩、摩挲鐘鼎,陶醉于園林的奇峰靈水、鳥篆蝸書之中。

作者:張強 單位:平頂山學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