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心肺復蘇后患者康復急診護理效果觀察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心肺復蘇后患者康復急診護理效果觀察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心肺復蘇后患者康復急診護理效果觀察

摘要:目的探究急診護理干預對心肺復蘇患者康復效果。方法選取醫(yī)院收治的心臟驟?;颊?4例,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32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試驗組采用急診護理,觀察兩組患者的血氣指標和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jié)果試驗組PaO2高于對照組,PaCO2低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9.38%低于對照組的31.2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通過急救護理干預改善心肺復蘇后患者的腦部缺氧狀態(tài),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較少。

關(guān)鍵詞:急診護理干預;心肺復蘇后患者;康復效果

心臟驟停主要是由于心臟有效泵血功能突然停止,重要器官嚴重缺血、缺氧,患者表現(xiàn)為意識喪失、無法檢測到心音,疾病發(fā)展迅速,需要盡快通過心肺復蘇進行搶救,為了進一步提升心肺復蘇患者的搶救效果,給予一定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的護理干預有利于促進患者康復[1]?,F(xiàn)研究急診護理干預對心肺復蘇后患者的康復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醫(yī)院2017年4月~2019年2月收治的心臟驟停患者64例,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32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試驗組采用急診護理,對照組男20例,女12例,年齡42~70歲,平均(55.68±4.39)歲,試驗組男19例,女13例,年齡43~69歲,平均(55.69±4.37)歲,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比。納入研究對象為心臟驟停進行心肺復蘇的患者,排除創(chuàng)傷引起的心臟驟停、惡性腫瘤患者,患者知情同意,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會批準同意。

1.2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試驗組進行急診護理,①環(huán)境護理,保持室內(nèi)通風,環(huán)境安靜整潔,適當綠色植物,保證患者生理感受舒適;②腦部護理,給予心肺復蘇后患者柔軟濕毛巾敷額頭和頸部,將室溫控制在18~20℃,濕度控制在50%~60%,降低腦部的氧代謝率和再灌注損傷情況;③氣道護理,保持氣管濕潤狀態(tài),固定好氣管插管,防止脫落,檢測呼吸機入氧濃度、呼吸頻率、潮氣量情況,及時處理人工氣道堵塞、皮下水腫、通氣不足等情況,對患者進行吸痰處理前注意給予吸入純氧操作,密切關(guān)注患者的生命體征,心肺復蘇初期患者再次心臟驟停的可能性較大,定時監(jiān)測患者的心率、血壓等指標,做好并發(fā)癥防護;④康復護理,宣講健康知識,針對患者情況制定營養(yǎng)方案和康復訓練。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血氣指標,包括氧分壓(PaO2)、二氧化碳分壓(PaCO2)和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0.0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數(shù)資料和計量資料以率(%)和(x±s)表示,采用X2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的血氣指標改善情況

試驗組PaO2(96.85±5.27)mmHg高于對照組(90.39±5.05)mmHg,PaCO2(32.52±4.87)mmHg低于對照組(44.06±4.95)mmHg,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對比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9.38%,低于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31.2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心臟驟停作為一種危重癥,不快速進行救治易導致患者死亡,臨床上主要通過心肺復蘇進行急救,保證腦部供血,避免患者因腦部細胞缺氧壞死,通過患者心肺復蘇后有效護理提高患者的康復效果[2]。傳統(tǒng)常規(guī)護理對于心肺復蘇后患者僅通過醫(yī)囑關(guān)注患者生命體征,對于患者身體組織器官在心臟停止跳動后損傷缺乏有效的恢復性護理方案,可能會造成患者心肺復蘇后器官功能的損傷,不利于患者康復[3]。急診護理干預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chǔ)上進行優(yōu)化,密切關(guān)注患者的生命體征,及時對出現(xiàn)異常的患者進行處理,通過腦部護理,降低周圍溫度,毛巾濕敷,減少腦氧代謝率,避免突然大量供氧對患者腦組織再灌注損傷,對可能出現(xiàn)的心臟損傷進行預防性處理,對患者的呼吸、心理進行針對性護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保證患者心態(tài)相對平和,積極配合治療[4]。研究結(jié)果表明,急救護理干預后患者的PaO2較高,PaO2較低,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發(fā)生較少。急救護理干預在患者進行心肺復蘇獲取最低限度緊急供氧,恢復患者的心跳和呼吸后,進一步做生命支持保證復蘇后康復質(zhì)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臨床效果[5]。綜上所述,通過急救護理干預改善心肺復蘇后患者的腦部缺氧狀態(tài),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較少,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孫偉偉,崔旭鳳.心肺復蘇患者的急診護理應用效果及預后[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8,29(12):2007~2009

2要威威,馬霄錦,陳培培.急診護理干預對心肺復蘇后患者康復的影響探討[J].結(jié)直腸肛門外科,2018,24(S2):243~244

3宋巖.急診護理干預對心肺復蘇后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8,24:286~287

4黃美娟,陳智萍.急診護理干預對心肺復蘇后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6,27(11):1457~1458

5馮利云.急診護理干預對心肺復蘇患者血氣分析及應激反應的影響[J].內(nèi)蒙古醫(yī)學雜志,2019,51(04):493~495

作者:王會冬 單位:河南省鄧州市中心醫(yī)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