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心理課題心理健康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心理課題心理健康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心理課題心理健康論文

1心理課題助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學校的健康工作的進行中,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現(xiàn)象進行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小學生心理健康與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及社會因素都有不同程度的相關;已有的心理健康干預研究則證明,要從學生自身、學校教師和學生家庭三個維度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學校心育環(huán)境營造,多學科滲透,開設心育課程,心理輔導與心理咨詢等多途徑進行效果更為理想。但我們現(xiàn)有師資的實際情況是,能夠配備心理專業(yè)背景出身的專職心理教師的學校極少,大多數(shù)學校的心理教師都是中途改行的兼職,而教師整體的心理健康知識也極為有限。因此以往的這些研究成果在推廣上會受到學校教師心理專業(yè)素質的限制,這大大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際效果。為了更科學、更有效地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所以我校決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心理課題同時開展。2007年6月我校與華北煤炭醫(yī)學院申報立項了《心理干預活動對改善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實驗研究》市級“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于2009年12月順利結題。2011年我校又與河北聯(lián)合大學心理學系共同申報立項了《小學生學習倦怠狀況調查與干預研究》省級“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于2014年7月順利結題。兩個課題的研究都對全體學生進行了心理健康狀況篩查,并對結果進行了分析:低年級(一至三)采用兒童行為量表CBCL(家長版)對其社會能力及行為、情緒等進行評定,結果顯示在169份有效(11份無效)問卷中,篩查出12名小學生可能存在行為問題。高年級(四至六)采用華東師大周步成心理健康診斷量表MHT對其情緒、行為進行評定,在228名學生中有效問卷215份,其中35人可能存在一項或多項心理健康問題,總分檢出率為15.82%。其次,根據(jù)前測數(shù)據(jù)對篩選出來的部分學生進行心理干預實驗。對二年級部分行為問題較多的學生,進行心理健康團體輔導,共進行了6周。主題由團體意識、注意力訓練、愉快情緒和悅納自我等方面組成。四、五年級也分別對心理健康指數(shù)較低的部分學生開展了團體心理健康干預實驗,分別進行了8周和6周。通過課題的開展,我校學生在文明禮儀、學習習慣、學習興趣、情緒管理、人際交往、合作意識、團隊精神、集中注意力等方面都有了改進,提升了學生的自信心、相互信任、相互溝通等方面的能力。在此基礎上課題主持人還完成兩篇心理論文《小學高年級心理健康相關因素統(tǒng)計分析》、《談小學4-6年級學生學習倦怠狀況調查分析》并在《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上發(fā)表。

2豐富多彩的心育活動助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1完善心育設施,打造“愛心小屋”

最初的心理咨詢室十分簡陋,只有兩把椅子和一張茶幾,也沒有其他的相關設施。幾年來在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學校對心理咨詢室進行了擴建改造。劃分了辦公區(qū)、咨詢區(qū)、閱讀區(qū)和情緒疏導區(qū)四大區(qū)域,添置了沙盤、沙具陳列架、宣泄人、團體輔導箱等設施設備,安裝了心理測評軟件,力爭做大做強學校心理咨詢室,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作用。走進“心語小屋”這里是面談咨詢的主要機構,重點是解決學生在學習、成長過程中碰到的各種心理困擾;設有“心語”熱線,主要是針對部分不愿面談的學生建設的,同時也對家長開通,解答家長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困惑或難題;設有“心語”郵箱、信箱,部分學生更愿意以信件的形式進行交流,也可回避部分學生的尷尬。

2.2健全心育網(wǎng)絡,加強培訓

學校倡導“讓心靈的天空一片蔚藍”的教育理念,提出給師生以綠色人文關懷,樹立“人人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保護學生綠色心理環(huán)境,切實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學校健全了心育網(wǎng)絡,成立了心理教育領導小組和研究小組,完善了交互的立體的心育網(wǎng)絡,打開了全面鋪開、整體推進的工作格局。良好的師資隊伍是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成效的保障。因此,學校重視并加強師資隊伍的培訓和輻射工作。學校積極邀請河北聯(lián)合大學心理學院高志華、張郢、王巖等教授對學校老師進行講座指導,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班級設置男、女兩名心理健康聯(lián)絡員,稱為“心語大使”,每兩周一次定期培訓,指導他們在學生中發(fā)現(xiàn)、識別心理困擾,并能對一些輕微的困擾予以簡單干預;對部分學生予以引見介紹來咨詢,并負責在各個班級內宣傳有關心理知識,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得力助手。

2.3利用“陽光心語”廣播站,傳遞心語,播灑陽光

多年來,我校的“陽光心語”廣播站,一直成為孩子們的知心伙伴。廣播站里的“陽光使者”每天忙得不亦樂乎,正是他們,架起了一座學生間心靈溝通的橋梁?!瓣柟庑恼Z”里的“心語傳遞”、“我談我心”、“校園拾貝”、“成長煩惱”等專題欄目深受學生的喜愛。它們像一陣和風,更像一場細雨,撫慰滋養(yǎng)著學生的心靈。另外,把心理的問題以書信的形式寫給“陽光使者”,針對學生的來信,有些涉及學生隱私,就采用回信的形式,直接回復。有些不涉及隱私,反映的是一些共性化的心理傾向,就利用廣播站這一陣地進行專門的輔導。以期排解學生的心理問題,指導他們以健康的心態(tài)去學習和生活。

2.4發(fā)揮《春蕾》校報以及手抄報、黑板報的宣傳功能

我們鼓勵更多的學生參與校報的編輯,我們還引導更多的學生撰寫“心育小論文”,讓他們成為小報“匿名”的主人公,大膽地說出自己內心的郁悶與苦惱。我們更因地制宜地利用手抄報、黑板報的宣傳效應,加大對學生心理教育宣傳的力度,取得了良好的實效。

2.5開展相關的心育活動的主題班、隊會

各班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引導學生寫心靈日記,設立心語本;學生和老師說悄悄話,班級設立“心語箱”;開展“我自信,我能行”、“不經(jīng)風雨怎見彩虹”、“挫折是一道坎”等班隊主題活動。

2.6家校結合

除了常規(guī)的各年級家長會、每學期開展“家長學?!睂议L進行心理教育指導外,我們還舉辦了“家長日”開放活動,邀請家長和孩子一起參與活動,參與學習,親子活動的過程中,不僅增進了孩子與家長的融洽度,而且還積極開發(fā)了“家長”這一有效的教育資源。我校多次聘請河北聯(lián)合大學心理學院心理系的高志華老師,來我校通過視頻直播就《家庭中如何進行心理疏導》等主題進行講座,指導家長如何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同時指導家長用一種更加開放的、欣賞性的眼光去看待自己孩子的潛能、動機和能力,來創(chuàng)建健康家庭,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健康地發(fā)展。

2.7開設心理活動課

在課題的研究中,我們看到學習心理有障礙的學生較多,我們除了按照課程設置由班主任完成每學期的4節(jié)心理健康活動課外,為了讓學生學習心理有更健康的發(fā)展,我校聘請了50名河北聯(lián)合大學心理學院的大學生作為我們的課外輔導員,來校深入課堂進行心理活動課的輔導,給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這些心理教育活動課的開展,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

2.8創(chuàng)設安全和諧氛圍,培育健康心理

學校以全面滲透的原則開展工作。首先在整體上營造和諧的氛圍,走進東小,處處都以醒目的標語,提示學生自尊、自愛、自信,暗示學生積極樂觀的精神風貌。其次學校以豐富的活動為載體,使學生在具體的實踐中進行歷練,增加經(jīng)驗。每年的藝術節(jié)、運動會成為孩子們盛大的節(jié)日,平時的少兒藝術活動頻繁,每日的“一課兩操”更是從不間斷。學校努力讓每一堵墻會說話,讓每一塊牌子都會歌唱,讓每一株花木育情感,讓每一處景點孕意蘊,真正做到“校園處處皆文化,處處文化育人心”。和諧的校園是一種無聲的隱性文化,她無時不刻地熏陶著師生健康心理的養(yǎng)成,她是一種潛意識的引導。工作中,我們巧妙地將這種“引導”與“四條疏導”即心語小屋、心語熱線、心語郵箱信箱、學生互動結合起來,雙管齊下發(fā)揮其功效。幾年來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得扎扎實實,轟轟烈烈,活動的開展多次在直播五十分、環(huán)渤海網(wǎng)等媒體報道。今后我校將繼續(xù)把“享有健康心理生活,提升師生幸福指數(shù)”作為學校管理、班級管理的目標,將“心事”做出大文章來,更好地彰顯“以美育心”的活力優(yōu)勢,讓她更好地服務廣大學生,服務我們所熱愛的教育事業(yè),力爭把我校創(chuàng)建成“健康班級、健康課堂、健康家庭、健康校園”的幸福園地。

作者:李海華 單位: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區(qū)東新街小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