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慢性萎縮性胃炎中醫(yī)研究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慢性萎縮性胃炎中醫(yī)研究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慢性萎縮性胃炎中醫(yī)研究論文

1辨證施治

盧秀怡等慢性萎縮性胃炎分為5型,脾胃虛弱證用黃芪建中湯加減,肝氣犯胃證用柴胡舒肝散加減,脾胃濕熱證用清中湯加減,胃陰不足證用一貫煎合芍藥甘草湯加減,胃絡瘀滯證用失笑散合丹參飲。孫建榮辨證分為脾胃氣虛型、脾腎陽虛型、胃陰不足型、脾胃濕熱型、痰濁中阻型、肝胃不和型,分別用以香砂六君子湯、黃芪健中湯合附子理中湯、益胃湯、半夏瀉心湯、二陳湯合平胃散、柴胡疏肝散加減,治療43例,總有效率93%。陳學堂分為胃陽虛型、胃陰虛型和胃陰陽兩虛型,分別用香砂六君子湯、三酸湯、益胃湯,治療50例,總有效率96%。胡躍軍分為4型,肝胃不和型用川黃連、吳茱萸、姜半夏、柴胡、郁金、白芍、廣木香、炒枳殼、制香附、制延胡索;脾胃氣虛型用黨參、茯苓、炒白術、制延胡索、白芍、干姜、黃芪、當歸、炒陳皮,胃陰不足用山藥、玉竹、麥冬、生地、香附、當歸、沙參、石斛、甘草、炒麥芽,瘀阻胃絡型用蒲黃、五靈脂、當歸、白芍、川芎、香附、延胡索、沒藥、乳香、炙甘草、炙黃芪,治療50例,總有效率92%。

2專方專藥治療

林健釗等慢性萎縮性胃炎分為兩組治療,治療組82例用加味半夏瀉心湯,對照組82例用根除Hp四聯(lián)療法后服用葉酸,治療3個月后,總有效率治療組87.8%、對照組76.8%,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王建新用疏肝寧胃湯加減治療85例,并與枸櫞酸鉍鉀膠囊治療的85例對照,結果總有效率治療組96.5%、對照組84.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徐建立等用益氣化瘀阻萎湯加減治療30例,對照組用服維酶素片,治療6個月,結果總有效率治療組83.3%、對照組53.3%,治療組療效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梁金鳳用逍遙散加味治療80例,對照組用嗎丁啉、維酶素、阿莫西林膠囊,結果總有效率治療組87.5%、對照組77.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徐君逸等用陽明湯治療150例,分為肝胃不和、脾胃濕熱、脾胃虛弱、胃陰不足、胃絡瘀血治療。結果痊愈12例(8%),顯效59例(39.3%),有效71例(47.3%),無效8例(5.3%),總有效率94.7%。

3中西醫(yī)結合治療

陳學彬等慢性萎縮性胃炎治療69例,對照組33例用膠體果膠鉍、黃連素片、維酶素片治療,治療組36例在與對照組用藥相同的基礎上加用中藥黨參、山藥、炙黃芪、茯苓、炒白術、當歸、佛手、黃連、砂仁、沙參、吳茱萸、炙甘草、三七粉,療程2個月,結果總有效率治療組88.89%、對照組69.70%。鄺耀均將120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西藥治療(Hp陰性者予膠體果膠鉍、奧美拉唑,Hp陽性者消除Hp后予膠體果膠鉍,有腹脹癥狀者加用多潘立酮);實驗組加用中藥三七粉、砂仁、黃連、當歸、炒白術、黃芪、茯苓、黨參、山藥、佛手等。結果實驗組痊愈率和總有效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郭愛蓮治療64例,對照組32例口服奧美拉唑腸溶膠囊、阿莫西林膠囊,治療組32例在對照組治療相同的基礎上加用健脾滋陰化瘀湯加減。1個月后總有效率治療組93.75%、對照組68.7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陶浩祥等將60例Hp陽性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30例,治療組予三聯(lián)Hp根除治療后再予中醫(yī)方劑治療,對照組予三聯(lián)Hp根除治療后再予維酶素治療,療程3個月。治療組痊愈率53.33%、總有效率93.33%,對照組痊愈率30.00%、總有效率73.33%,兩組痊愈率、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4其他治療

鐘偉明慢性萎縮性胃炎治療56例,針刺主穴足三里、中脘、內關、脾俞、胃俞,治療后胃痛、消化不良、噯氣等癥狀有明顯的改善(P<0.01)。李國徽等治療65例,治療組穴位埋線(雙側足三里、脾俞、胃俞、上巨虛、下巨虛、中脘穴),藥物組Hp陽性者口服奧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維酶素,Hp陰性者口服維酶素。結果穴位埋線組臨床總有效率96.9%,藥物組64.4%(P<0.01)。高紹芳等將濁毒內蘊證120例隨機分為針刺組、中藥組和針藥組各40例,針刺組針刺中脘、天樞(雙)、內關(雙)等穴位,中藥組給予化濁解毒方中藥,針藥組口服化濁解毒方的同時給予針刺治療,6個月后針藥組各臨床癥狀積分均明顯優(yōu)于針刺組、中藥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張繼明將146例隨機分為兩組各73例,兩組同時用西醫(yī)對癥治療。治療組加用中藥內服和針灸治療。中藥用健脾清熱化瘀湯(白茯苓、白頭翁、地骨皮、白英、白術等)隨證加減,針灸取胸9~12腰1華佗夾脊穴,虛寒型配足三里、脾俞(胃俞)、公孫、內關,虛熱型配胃俞(脾俞)、足三里、內關、內庭。結果治療組臨床治愈率67.12%、總有效率94.52%,對照組分別為43.84%、82.19%,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5小結

中醫(yī)辨證施治CAG有較好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有待解決。如CAG的中醫(yī)病因病機、辨證分型、臨床療效都缺乏統(tǒng)一的標準,故今后應規(guī)定統(tǒng)一的標準制定,規(guī)范臨床科研設計,提出新的設計思路,開展中藥的新劑型,以適應時代的快速發(fā)展。

作者:朱桂平 王翼洲 單位:安徽中醫(yī)藥大學 安徽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干部消化科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