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公務員期刊網 政治雜志 CSSCI 南大期刊(含擴展版) 北京地區(qū) 雜志介紹(非官網)
國際安全研究雜志

全年訂價:¥300.00/年

國際安全研究雜志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tudies

同學科期刊級別分類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統(tǒng)計源期刊 部級期刊 省級期刊

  • 雙月刊 出版周期
  • 10-1132/D CN
  • 2095-574X ISSN
主管單位:國際關系學院
主辦單位:國際關系學院
郵發(fā)代號:82-146
創(chuàng)刊時間:1983
開本:A4
出版地:北京
語種:中文
審稿周期:1-3個月
影響因子:2.44
被引次數(shù):36
數(shù)據(jù)庫收錄:

CSSCI 南大期刊(含擴展版)、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國際安全研究雜志簡介

國際安全研究雜志(雙月刊)于1983年創(chuàng)刊,曾用刊名:國際關系學院學報.本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雙百方針,促進科研,加強學術交流,提高教學質量,為培養(yǎng)四有人才服務,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服務。

國際安全研究雜志欄目設置

國際關系理論與方法、國際政治、國際經濟、國際文化與交流、外國語言文學。

國際安全研究雜志榮譽信息

國際安全研究雜志訂閱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坡上村12號國際關系學院,郵編:100091。

國際安全研究雜志社投稿須知

一、稿件以不超過8000字為宜,用A4或16開紙單面打印,或者清楚地抄寫在稿紙上,并注明聯(lián)系電話及電子郵件地址。

二、稿件大標題不超過20個漢字,小標題前須有破折號并且不超過25個漢字。題名應當簡明、確切,能夠表達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避免使用非公認的外來語、縮略語、字符、代號。

三、稿件作者須在標題之下署名,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間須用逗號隔開。稿件作者的署名之下標注作者的工作單位、部門全稱及所在地的省/直轄市/自治區(qū)、市/縣的地名、郵政編碼,工作單位與所在地名稱之間用逗號隔開,單位與部門、省與市之間加空格。分屬不同工作單位的作者,應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數(shù)字序號,并在其工作單位名稱之前加注與作者姓名序號相同的數(shù)字,然后分別注明不同的工作單位全稱、所在地名稱和郵政編碼,各個工作單位之間用分號隔開。整個數(shù)據(jù)項用圓括號括起來。

四、稿件正文之前須有摘要?!罢倍钟梅嚼ㄌ枴埃郏荨崩ㄆ稹U环?個自然段,以100—300字為宜,排除“本文認為、作者指出”等語詞和常識性內容,直接陳述內容梗概、創(chuàng)新之處、主要結論等。

五、稿件摘要之后須有3—8個關鍵詞,各關鍵詞之間用分號隔開?!瓣P鍵詞”三字用方括號“[]”括起。

六、稿件正文中的標題序號:一級標題采用“一、”,二級標題采用“(一)”,三級標題采用“1.”,四級標題采用“(1)”,如果標題少于四級,二級標題可直接用“1.”。

七、稿件注釋是作者對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請放置該頁地腳。注釋序號與文中指示序號相一致,左空兩格,一律用阿拉伯數(shù)字加圓圈標注:①、②……。

八、稿件中的譯名,除了人們熟知的外國人名(如馬克思、愛因斯坦)按照通用譯法書寫外,其余所有人物譯名在文中首次出現(xiàn)時均須附注原文人名,如查爾斯•林德布洛姆(C.E.Lindblom);除了人們熟知的外國地名(如新西蘭、紐約、莫斯科)按照通用譯法書寫外,其他所有地點譯名均須參照有關地名翻譯手冊給出譯名,并附注原文地名。

九、稿件中的數(shù)字及其書寫規(guī)則:

1.公歷紀年: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分、秒一律使用阿拉伯數(shù)字,年份必須全寫,不能縮寫和簡寫,如19世紀40年代、1963年3月5日、公元前221年、2小時37分28秒等。

2.世界各國、各民族的非公歷紀年可用漢字數(shù)字,但應注明朝代(外國歷史紀年須注明國別,我國少數(shù)民族歷史紀年須注明族別)并括注公歷紀年,如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藏歷陽木龍年八月二十六日(公元1964年10月1日)、法國共和八年霧月十八日(1799年11月9日);農歷紀年須用漢字數(shù)字,如農歷己卯年正月初五、農歷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農歷臘月甘八日。

3.一般計數(shù),包括整數(shù)、小數(shù)(如純小數(shù)小數(shù)點前的“0”不能省略,小數(shù)點不能用間隔號和逗號代替)、各種分數(shù)、約數(shù)、以及帶“多”字、“余”字、“近”字等的概數(shù),不論處于敘述文字之中,還是處在數(shù)據(jù)表、坐標圖、各種公式之內,都要用阿拉伯數(shù)字,正確寫法如5、-33、0.7、31.62、2/5、98%、1:10、10多、500余、約6、近44、等于100、大于20、小于0。

4.物理量值必須用阿拉伯數(shù)字,量詞必須用現(xiàn)行法定計量單位,如10km(10千米)、12.5m2(12.5米2)、100~150kg(100~150千克)、600余t(600余噸)。

5.非物理量詞之前的數(shù)字也必須用阿拉伯數(shù)字,序數(shù)詞的前面還常帶有“第”字,如1支筆、2臺電視機、3組數(shù)據(jù)、4本教材、5個百分點、10次調查、200令紙、300元錢、400余間房、500多臺車、第8天、第67中學。

6.文后參考文獻(中國古籍除外)中的出版年、卷號、期號、頁碼、標準編號、專利編號和日期等一律使用阿拉伯數(shù)字。

7.中國古籍書名、引文及文后參考文獻中標注的數(shù)字,應與所據(jù)版本一致,使用漢字數(shù)字,如“[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四部叢刊本,卷六上[Z].九頁.”。

8.定型的詞、詞組、成語、慣用語、縮略語、帶修辭色彩的詞語中用作語素的數(shù)字,必須使用漢字數(shù)字,如星期四、三字經、七里莊、一分為二、“十五”計劃、第一作者、十一屆三中全會、五顏六色、九曲黃河、相差十萬八千里。

9.相鄰兩個數(shù)字并列連用表示概數(shù),須用漢字數(shù)字,且它們之間不得添加頓號,如一兩千米、十二三公頃、七八十歲、四五十年前、二百四五十萬元;帶有“幾”字的概數(shù),須用漢字數(shù)字,如十幾、幾百、四百幾十、幾十萬分之一。

10.含有月日簡稱、表示事件、節(jié)日和其他特定含義的詞組中的漢字數(shù)字,如果涉及1月、11月、12月,須用間隔號“•”將表示月日的漢字數(shù)字隔開并外加引號,如“一•二八”事變、“一一•二一”案件、“一二•九”運動;涉及其他月份時,漢字數(shù)字之間不用間隔號,對于高知名度事件,亦不在月日的漢字數(shù)字外加引號,如五四運動、九一八事變、十一國慶節(jié)、“五二”聲明、“九一三”事件。

11.書寫4位和4位以上的阿拉伯數(shù)字(包括圖表和公式中的數(shù)字,但不含年份的數(shù)字表示),須用三位分節(jié)法,即從小數(shù)點起,向左或向右每3位分成一組,組間留有半個漢字的空隙,如20360.34219;一個完整的多位數(shù)值連同某些數(shù)學符號、量值符號,如小數(shù)點、分數(shù)線、百分號等,不能斷開轉行;阿拉伯數(shù)字只能以漢字數(shù)字“萬”、“億”為單位,不能以“十”、“百”、“千”等漢字數(shù)字為單位。當數(shù)值較大時可以改用漢字數(shù)字“萬、億”表示,如“十二億九千五百萬”寫成“129500萬”或“12.95億”,不能寫作“12億9千5百萬”,“4700000千瓦”寫為“470萬千瓦”或“470萬kw”,不能寫作“4百70萬千瓦”。

12.稿件中的數(shù)值范圍(不含參考文獻中的頁碼),須用浪紋號“~”表示,如“13~27”、“18%~51%”、“2萬~3.3萬”。書寫用阿拉伯數(shù)字表示的百分數(shù)范圍,每個百分數(shù)后面的“%”號不得省略;書寫用漢字數(shù)字“萬或億”表示的數(shù)值范圍,每個數(shù)值中的“萬”或“億”不得省略。

十、稿件參考文獻是作者寫作論文、包括做注釋時所用引文的出處或參閱的各種書刊資料,其文獻項目和要素須集中列在論文文末?!皡⒖嘉墨I”四字用方括號“[]”括起來,獨占一行并左頂格。參考文獻序號與文中指示號一致,左頂格用阿拉伯數(shù)字加方括號標注:[1]、[2]……每條參考文獻最后均以實心句號“.”結束。

1.每條參考文獻為一段。按照論文中引文(含直接引用和轉述引用)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依次排列出處,之后再排列沒有引文的參考文獻。相同的著者、書(題)名、譯者和出版者、出版年,使用同一序號并且只在“參考文獻”中列為一項。

2.參考文獻包含以下順序項目:(1)序號。(2)主要責任者(專著者、文章)。只列他們的姓名,其后不加“著”、“編”、“主編”、“合編”等責任說明。多個責任者之間用逗號分隔,是外國人的要在姓名之前加國籍簡稱并用方括號括起,是中國古人的要在姓名之前加朝代簡稱并用方括號括起。(3)文獻名稱。不加書名號或引號。(4)文獻類型及其標識。以英文單字母大寫并用方括號括起表示以下傳統(tǒng)類型文獻:專著[M]、論文集[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專利[P]、析出文獻(主要來自專著、論文集)[A]、未定義文獻(資料、語錄、文件匯編、古籍等)[Z];以英文雙字母大寫并用方括號括起表示以下電子類型文獻:數(shù)據(jù)庫[DB]、計算機軟件[CP]、電子公告[EB],以英文雙字母大寫表示電子文獻的載體類型:磁帶—MT、磁盤—DK、光盤—CD、聯(lián)機網絡—OL,由此組成電子文獻標識,如[DB/OL]—聯(lián)機網上數(shù)據(jù)庫、[M/CD]—光盤圖書、[J/OL]—網上期刊、[EB/OL]—網上電子公告等。(5)譯者。多位譯者之間用逗號分隔,并以實心句號結束。(6)出版。此項依次為出版地,應寫地名全稱,不寫簡稱,不加行政區(qū)劃單位,后接冒號;出版者,只寫全稱,后接逗號;出版年,只寫4位阿拉伯數(shù)字,不寫“年”字,但報紙出版日期須按“YYYY-MM-DD”的格式表示。(7)重要文獻、珍稀文獻可查閱處所或電子文獻或獲得地址。(8)頁碼。此項以上角形式列在正文內的參考文獻標號后,參考文獻標號為方括號,頁碼為圓括號,如“B股[2](P12,15)的發(fā)行”,即表示所注為第2條參考文獻的第12、15頁。

3.各類參考文獻的編寫格式:

(1)中文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報告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2)中文期刊文章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年,卷,期(號).

(3)中文報紙文章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名,出版年月日(版次).

(4)外文譯著、譯文

[序號][原作者國別]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中文譯者.中文本的出版地:中文出版者或中文報刊名,出版年.或年卷期號.或出版年月日(版次).

(5)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

[序號]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名[A].論文集主要責任者.論文集題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6)電子文獻

[序號]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及載體類型標識].電子文獻的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fā)表或更新的年月日/引用日期(任選).

國際安全研究雜志范例

總體國家安全觀視角中的北極通道安全

海陸和合論:“一帶一路”可持續(xù)安全的地緣政治學

和平不是必然:對當前國際安全與戰(zhàn)爭問題的戰(zhàn)略反思

網絡安全的戰(zhàn)略選擇

中國傳統(tǒng)社稷安全觀略論

從“阿拉伯之春”到“占領”運動——全球抗議周期中的框架轉型及其效果

氣候變化與美國國家安全:美國官方的認知及其影響

安倍政府修憲對亞太安全的影響

戰(zhàn)后科技革命及其對國際安全的影響

20世紀國際關系領域的基準時間:歷史視角中的三次世界大戰(zhàn)

實質和平的條件比較:當代東亞與戰(zhàn)后

簡論“無公認非國家行為體”的形成及其國際承認——以阿布哈茲、南奧塞梯、科索沃和北塞浦路斯為例

民族分裂主義及其治理模式研究

論分裂主義與國家承認

國際沖突中調停者的偏向與調停效果

“共享安全:世界和平與全球治理”研討會在京舉行

文化安全的三種思維方式與政策導向

文化安全視閾中漢字安全的潛在危機

非傳統(tǒng)安全研究中“共享安全”的理論淵源

重構中國糧食安全的認知維度、監(jiān)測指標及治理體系

國際安全研究雜志數(shù)據(jù)信息

影響因子和被引次數(shù)

雜志發(fā)文量

國際安全研究雜志發(fā)文分析

主要資助課題分析

資助課題 涉及文獻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11JZD046) 4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3XGJ001) 3
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2010GXS5D235) 2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2BGJ038) 2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0AGJ002) 2
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450060444232) 1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12BAC20B02) 1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12BAC20B06) 1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3ZD170) 1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3ZD051) 1

主要資助項目分析

資助項目 涉及文獻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139
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 30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 13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 12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項目 8
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 6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 5
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 4
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 2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2
國際安全研究雜志

國際安全研究雜志

訂閱價格:¥300.00/1年 發(fā)行周期:雙月刊 紙張開本:A4

過刊購買 單期購買

免责声明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坡上村12號國際關系學院,郵編:100091。

投稿咨询 投稿辅导 文秘咨询 订阅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