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心理醫(yī)生培訓范文

心理醫(yī)生培訓全文(5篇)

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心理醫(yī)生培訓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心理醫(yī)生培訓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及改善探究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和時代的需要,現(xiàn)在的在校大學生人數(shù)已經十分龐大。而大學生剛剛從緊張拘束的學業(yè)中掙脫出來,許多人還沒能轉變好自己的身份,也沒能處理好從按要求做事聽話就好轉變到自己做主,為自己的未來做大事的模式中去。因此針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做了簡要探索。對大學生的心理現(xiàn)狀、出現(xiàn)原因、解決方法等幾個方面做了敘述,希望能給更多的人以參考。大學生是我國未來的棟梁之材,因此他們的心理健康十分值得注意,也希望我國在教育事業(yè)上有更完善的設施幫助他們自我成長。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和時代的需要,大學逐年擴招,現(xiàn)在的在校大學生人數(shù)已經十分龐大。而大學生剛剛從緊張拘束的高考中解放,許多人還沒能轉變好自己的身份,也沒能處理好從按要求做事聽話就好轉變到自己做主,為自己的未來做大事的模式中去。在此前學習是最重要的事情,其他事情則有家長和老師來為他們完成,同時社會對于未成年人和學生的寬容度都比較高,因此大學生的心智往往不是特別成熟。而大學生渴望自由卻不能正確支配自己的自由和明白自己要做的事情。因此,學校有必要開展大學生的心理教育,幫助他們完成從不成熟走向成熟,從迷茫到找到人生的路,在此期間合適的課程和正確的引導十分重要,本文將從幾個部分討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1]

一、大學生的心理現(xiàn)狀

我國經過幾次教育改革后,針對社會需求,大學不斷擴招,在校的大學生已經到了一個十分龐大的數(shù)量,因此正確認識他們的心理狀況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在校大學生有很多是迷茫的,他們剛剛從課業(yè)中解放出來,高中的繁重課程將他們的個性壓抑,因此當他們接觸到自由時往往迷茫又敏感,好奇又不知所措。在現(xiàn)在這個信息化社會,大學生對于社會有了一定的了解又只是一知半解,他們沒有生活閱歷也沒有完全明晰自己的欲望,因此他們可能會追求刺激,也可能浪費青春,追求叛逆。但是大學生也不只是這樣充滿著負面因素,他們充滿朝氣,有活力,對外界的求知欲旺盛,因此要正確引導他們找到自己的目標。但是他們的很多聲音不被聽到,在個性被張揚的現(xiàn)在,依然有很多家長不理解他們,從而造成矛盾,大學生們難以尋求幫助,因此我們學校要做好他們的后盾,讓他們能愿意信任。[2]在校大學生有一個顯著特征是他們以自我為中心。這是因為現(xiàn)在獨生子女數(shù)量較多,因此在家中比較受寵,以孩子的感受為主要發(fā)展導向,因此他們已經習慣了作為家庭的中心,成為人群中會被重視的部分。因此他們敏感又追求關注度和表現(xiàn)欲。但也因為長時間的學習,難以接觸更多的人,生活環(huán)境較為簡單,做事情沖動易受情緒感染,對于挫折的接受能力較為單一。也正是因此,引導他們面對不一樣的價值判斷和選擇,做情緒的主人,掌握自己的心理狀況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3]

二、大學生心理問題原因

(一)環(huán)境的轉變我國重視教育,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當一個學生成為大學生時,已經有了十二年的上學經歷。這種經歷讓他們形成了學習是最重要的事情,也是他們最能掌控的事情。因此當他們進入大學后面對不一樣的價值判斷,不只是學習要好,還要有自己的價值判斷,不一樣的興趣愛好等,都讓他們不知所措,這種迷茫加劇了他們行為的茫然,也讓他們自我懷疑,出現(xiàn)情緒和心理問題。

點擊查看全文

高血壓術后社會關系質量干預效果

摘要:目的:探討高血壓性腦出血術后患者實施社會關系質量干預的效果。方法:將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壓性腦出血術后患者106例設為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在本院收治的109例設為觀察組,實施社會關系質量干預。對比2組患者干預前和干預后領悟社會支持(PSSS)、心理韌性和日常生活能力。結果:干預后,觀察組患者PSSS(65.46±5.70分)、心理韌性(73.59±15.21分)和Barthel指數(shù)評分(53.38±6.45分),以及3個指標干預前后差值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高血壓性腦出血術后患者實施社會關系質量干預的效果顯著,能明顯提高患者的領悟社會支持水平、心理韌性和日常生活能力,有利于術后康復。

關鍵詞:高血壓;腦出血;社會關系質量;領悟社會支持;心理韌性

高血壓性腦出血是指由于血壓過高引發(fā)腦部小動脈或微血管瘤破裂引起腦實質內出血,病情危重,一般行外科手術引流或清除血腫[1]。術后大部分患者神經系統(tǒng)會有不同程度的受損,出現(xiàn)大腦認知功能和肢體運動障礙,引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下降或喪失,甚至完全需要他人照顧,易導致心理韌性水平降低,引發(fā)悲觀、抑郁情緒[2]。社會關系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的聯(lián)系,尤其是家人、朋友之間的關系和親密程度,反映個體的人際關系和社會地位[3]。對于患者而言,社會關系質量的高低關乎到疾病的康復和預后?;谝陨侠碚?,本研究團隊在高血壓性腦出血術后患者實施社會關系質量干預,以幫助患者身心狀態(tài)盡快調整和恢復。

1資料與方法

1.1—般資料

選取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在本院收治的高血壓性腦出血術后患者215例。納入標準:符合高血壓性腦出血診斷標準[1]且首次發(fā)病;行外科手術清除血腫,出現(xiàn)完全或部分卒中者。排除標準:合并其它神經系統(tǒng)疾病、病毒性感染者;嚴重心血管、肝臟、腎臟等疾?。粐乐卣J知功能障礙;依從性差者。將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收治106例設為對照組,男55例,女51例,年齡41~79(65.36±4.81)歲;高血壓病程2~6(3.37±0.42)年;手術距發(fā)病時間:<12h49例,12~24h57例;腦出血量43~114(80.72±3.94)mL。將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收治109例設為觀察組,男57例,女52例,年齡40~78(64.93±5.07)歲;高血壓病程2~5(3.40±0.45)年;手術距發(fā)病時間:<12h51例,12~24h58例;腦出血量44~116(80.26±4.28)mL。2組基本情況比較,性別(χ2=0.004,P=0.952)、年齡(t=0.638,P=0.524)、病程(t=0.505,P=0.614)、手術距發(fā)病時間(χ2=0.007,P=0.934)和腦出血量(t=0.837,P=0.403)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點擊查看全文

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策略

大學校園內普遍流傳一句話:“就業(yè)難,難于上青天”,自己十幾年的拼搏刻苦,父母節(jié)衣縮食的供養(yǎng),到頭來找不到一份滿意的工作,莘莘學子在就業(yè)的關卡上顯得尤為迷茫。他們不知道自己適合什么類型的工作,不知道自己的特長和優(yōu)勢,更不知道在復雜的職場上如何應對自如。他們往往害怕競爭,逃避就業(yè),認為自己能力低、水平差,嚴重缺乏自信,或將希望寄托于父母和老師,缺乏推薦自己的勇氣和決心。更有甚者,幾次求職失敗后,便產生抑郁、厭世等情緒,甚至逐漸演化為心理障礙。

1人際上的無助

人生活在一系列社會關系中,不能孤立存在,人的生產生活都離不開和他人交往與溝通的大環(huán)境。大學生進入大學后,沒有父母的精心呵護和老師的諄諄教導,他們渴望有人能夠給自己帶來溫暖和家的感覺,但有些大學生缺乏必要的交往常識和能力,加上自身的個人主義觀念,在與人溝通時感到無力。他們很難與他人進行很好的相處,身邊缺少知心朋友,對他人不信任,不愿意讓別人走進自己的內心世界。同時很羨慕人際關系良好的同學。長此以往,情感的糾結和孤獨會衍生為妒忌、猜疑、恐慌等心理疾病。

2形象上的自卑

追求美是每個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大學生脫去了稚嫩的校服和家長老師的約束,他們都以自己對美的理解來裝飾和打扮自己。但有些女同學身材略顯肥胖、面容不夠俊俏;有些男同學個子矮小、穿著落后土氣。他們往往會產生自卑的心理狀態(tài),可能別人無心的一個眼神、一句話,他們都會認為是看不起自己,是在議論自己的缺點,長時間用這樣的心態(tài)來思考問題如果不加以疏導就會變?yōu)閲乐氐男睦砑膊 ?/p>

3塑造大學生健康心理對策

大學生是新時代下建設社會主義的主導力量,他們的心理素質如何不僅影響自身的健康成長,更關乎國家未來發(fā)展的潛力和中華民族的整體風貌。學校是一個人成長成才的重要培養(yǎng)基地,學校的教育貫穿一個人的一生。因此,高校必須要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擺在工作重點之列。

點擊查看全文

高校心理健康助人自助模式研究

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是高校輔導工作中重要的一項,然而中國高校心理工作需要探究一條適合各自學校情況的工作模式。由于高?!靶睦磔o導”在大多數(shù)高校輔導員工作中始終以“若有若無”的狀態(tài)存在著,即表面上學校都逐漸對其加以重視,各校也參差不齊的加大了對高校心理輔導工作的投入,但是真正想要達到把心理健康輔導工作做到實處,卻又因為各種因素如:領導重視不足;資金缺乏;設備不齊;專業(yè)人員緊缺等等因素心有余而力不足,針對大多數(shù)存在的這些原因,我們需要構建一種“助人自助”的心理輔導模式。

一、“助人自助”心理輔導工作模式的建構前提

高校心理輔導工作個體性與全面發(fā)展性的關系:引用心理學家林孟平教授的話:“心理輔導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一位受過專業(yè)訓練的輔導員,致力于與當事人建立一個具有治療功能的關系,協(xié)助對方認識自己、接納自己,進而欣賞自己,以至可以克服成長的障礙,充分發(fā)揮個人的潛能?!笨梢员容^明晰的是,心理輔導工作是一種比較專業(yè)的治療手段,它促使學生能以一種比較健康、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和成長。這就要求輔導工作者把心理輔導的對象更多的偏向存在心理健康或者人格障礙等問題的學生,也就是說高校心理輔導相對于一般輔導工作,更加具有其個體性特點。然而,隨著心理健康工作意識的清晰和深入,我們發(fā)現(xiàn),大學生心理和行為表現(xiàn)從整體上看是健康的,即使表現(xiàn)出某些“問題”,其大部分還是伴隨成長過程中出現(xiàn)的發(fā)展性問題。這就使得心理輔導工作不僅需要心理咨詢和治療等技術性要求,更多的是需要對高校更為廣大學生發(fā)展方面引起重視,這種重視也對高校學生個人以及社會品格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思想品德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關系:對于大多數(shù)輔導工作者來說,問題學生的處理更多是從政治思想方面入手,認為學生出現(xiàn)危機的原因大多是其思想道德方面出現(xiàn)偏差,更有甚者認為,問題學生之所以讓輔導工作者頭疼,絕大因素是其從小就受到比較差的思想道德引導而產生的。然而,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政治思想問題產生的重要因素是心理方面出現(xiàn)不健康或者人格出現(xiàn)障礙等心理方面問題。這就讓我們不得不對高校輔導的工作方式或思路產生思考。心理健康輔導意識的重視與現(xiàn)存大多數(shù)高校心理輔導條件的關系:不可否認,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教育思維的深化,越來越多的高校對學生心理輔導工作開始重視起來,不少高校也同程度的花費精力在學生心理輔導工作上,然而,較歐美、香港等地區(qū)的心理工作狀況,中國大陸大部分高校只是不痛不癢的心理健康輔導工作部署,原因有很多,比如:心理專業(yè)輔導員隊伍的缺乏;學校經費投入的限制以及心理輔導設備的嚴重不足等等,這就讓大部分高校在面對心理輔導工作時,常常望洋心嘆,搪塞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最后只能點到則止。

二、心理輔導“助人自助”模式的建構

心理輔導“助人自助”模式,也就是形成教師、社團、學生三位一體的自我?guī)头鲶w系。主要分為橫、縱兩方面體系。

(一)橫向“助人自助”體系的建立

第一,學生組織的制度化。心理輔導工作可以發(fā)揮“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特色,在校范圍形成如同學生會一樣的學生機構。以海南大學儋州校區(qū)為例,該校區(qū)主要組建心理聯(lián)會,根據(jù)職責不同分為主席、管理部、策劃部、宣傳部、信息部、辦公室等部門,由心理輔導老師指導。同時,形成較為緊密的合作制度,如管理部門主要是對全院每個班級心理委員的任免,組織各班心理委員開展學生心理狀況調查或心理主題班會及活動;信息部主要收集全院學生微信、QQ、博客等網絡信息方式,并每天開展網絡宣傳和學生網絡信息收集,學生在網絡上的留言、吐槽、心情表露等等信息將作為信息部的關注對象;宣傳部門負責對心理健康知識宣傳,心理方面周報的出版以及策劃部門對于心理健康活動的設計策劃和心理健康月刊的設計和出版。同時,辦公室在心理輔導老師的指導下建立較為有效的聘用制度、管理制度、獎懲制度、學生心理信息保密制度等等條款制度。從而形成較為完善的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組織機構。

點擊查看全文

神經內科患者院外醫(yī)護團隊構建應用

摘要:目的:構建神經內科患者院外干預醫(yī)護團隊,提升院外干預效果。方法:以2019年8~10月收治119例患者為對照組研究對象,期間采用傳統(tǒng)管理方案;以2019年1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23例患者為觀察組研究對象,期間調整神經內科管理方案,構建神經內科患者院外干預醫(yī)護團隊,明確干預內容,做好培訓教育工作。比較兩組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及再住院率。結果:觀察組患者的用藥依從性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再住院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構建神經內科患者院外干預醫(yī)護團隊,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的用藥依從性,降低患者的再住院率。

關鍵詞:神經內科;院外干預;治療依從性;管理

慢性疾病患者的復發(fā)情況是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許多慢性疾病患者在經過住院治療后癥狀得到控制,但仍需長期服藥才能改善預后。由于患者疾病認知水平不足,在出院后又缺乏醫(yī)護人員的監(jiān)管,這就導致部分患者服藥依從性降低,進而導致疾病復發(fā)率上升[1]。隨著近年來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的進步,患者的院外干預已經成為了一個重要課題。傳統(tǒng)觀念認為,護士的認知干預可能存在不足或偏差,因此患者對醫(yī)師的信賴感更強[2],這就導致部分患者的院外干預效果下降,而醫(yī)師參與的院外干預也能夠進一步干預效果,為治療計劃的調整提供建議。自2019年11月起我院嘗試構建了神經內科患者院外干預醫(yī)護團隊,并研究了院外干預團隊對神經內科慢性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2019年8~10月收治119例患者為對照組研究對象,期間采用傳統(tǒng)管理方案;以2019年1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23例患者為觀察組研究對象,期間調整神經內科管理方案,構建神經內科患者院外干預醫(yī)護團隊,明確干預內容,做好培訓教育工作。對照組患者,男65例,女54例;年齡22~73歲;觀察組患者,男68例,女55例;年齡21~72歲。兩組患者在基本資料比較上無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

點擊查看全文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