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公務員期刊網(wǎng) 文化雜志 CSSCI 南大期刊(含擴展版) 北京地區(qū) 雜志介紹(非官網(wǎng))
中國文化研究雜志

全年訂價:¥160.00/年

中國文化研究雜志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tǒng)計源期刊

Chinese Culture Research

同學科期刊級別分類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統(tǒng)計源期刊 部級期刊 省級期刊

  • 季刊 出版周期
  • 11-3306/G2 CN
  • 1005-3247 ISSN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主辦單位:北京語言大學
郵發(fā)代號:82-639
創(chuàng)刊時間:1993
開本:B5
出版地:北京
語種:中文
審稿周期:1-3個月
影響因子:0.55
被引次數(shù):66
數(shù)據(jù)庫收錄:

CSSCI 南大期刊(含擴展版)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統(tǒng)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yōu)秀期刊)、知網(wǎng)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中國文化研究雜志簡介

《中國文化研究》是國家教育部主管、北京語言文化大學主辦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和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自1993年創(chuàng)刊以來,始終堅持以規(guī)范的學術理路編輯刊物,以其刊登的多學科、高水平的學術論文,在中國文學、歷史、哲學、宗教、民俗學、藝術以及文化傳播、中外文化交流、國際漢學研究等學術領域產生了廣泛影響。

《中國文化研究》特聘請任繼愈、季羨林、張岱年、湯一介、李學勤、傅璇琮、曲德林為顧問。同時,從2002年春之卷正式成立編輯委員會。主編:韓經太。委員:(按姓氏筆畫為序):馮時、陳來、陳洪、陳祖武、李德順、周桂鈿、榮新江、郭英德、晁福林、閻步克、閻純德、彭林、葛兆光、韓經太、葛曉音、詹福瑞。

《中國文化研究》將逐步實施規(guī)范的稿件復審制度和雙向匿名審稿制度??锶∩醽砀?,以稿件學術水平為唯一標準。刊物將本著提倡學術爭鳴、推動學術創(chuàng)新的宗旨,相應開辟特色專欄,并每期推出幾篇實力作者的高水平論文。

《中國文化研究》期望海內外作者與讀者的支持。竭誠歡迎來自各方面的批評和指教。

中國文化研究雜志欄目設置

中國文化論壇、百年文化思潮、哲學研究、名家序跋、講子研究、當代學人、文化名人研究、文化與藝術。

中國文化研究雜志榮譽信息

中國文化研究雜志訂閱方式

地址:中國北京海淀區(qū)學院路15號,郵編:100083。

中國文化研究雜志社投稿須知

1.來稿請標明篇名,提要(150字左右),作者姓名、工作單位、職稱、通訊地址、聯(lián)系電話、身份證號碼,并附英文篇名、提要。稿件字數(shù)請控制在6000字以內。在校博士、碩士研究生投稿時,歡迎附上導師的點評意見(300字左右),該點評意見將同作者文章一同發(fā)表。

2.有關本刊編排規(guī)范,請參閱附頁。請投稿作者認真閱讀。

3.來稿請使用電子稿.

4.本刊維護首發(fā)權,切勿一稿多投!稿件寄出三個月未收到用稿通知者,作者可自行處理。

5.本刊對采用的稿件有權作文字上的刪改。

6.對不符合以上要求的稿件,本刊一律不予采用。

中國文化研究雜志范例

南宋太學“乾淳體”新探

論佛教咒愿文及其流變

“千里眼”的人性與神性——三星堆青銅縱目面具與蠶叢傳說的歷史印證

杜預“周公作凡例”說探微

論僧傳中的神異現(xiàn)象——以《高僧傳》和《比丘尼傳》為例

蘇小小考

“光大吾國固有哲學”的努力與王國維的學術轉向

公羊三世學說與孔子的政治智慧

無奈的沉淪——近代中國孔子和儒學地位衰落的進程及其必然性

先秦儒家忠君思想的形成與解讀

中國古代敘事詩辯難

邵雍遷洛之前求學與漫游的再研究

黃庭堅統(tǒng)攝心性存養(yǎng)與詩歌藝術的方法及其詩學價值

論批評文體與文學文體的合而不同

“古典散文學”體系的建立及其意義

宗教哲學影響下的晚唐詩歌

李白與王維詩藝之比較

從儀式到藝術——祭祀象征理論的形成與應用

中國文化研究雜志數(shù)據(jù)信息

影響因子和被引次數(shù)

雜志發(fā)文量

中國文化研究雜志發(fā)文分析

主要資助課題分析

資助課題 涉及文獻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共建項目(無) 5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ZD108) 5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共建項目(413630) 4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8AZW001) 3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共建項目(無) 2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共建項目(無) 2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8BZW002) 2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4BZX031) 2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1XZW036) 2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9CZW001) 2

主要資助項目分析

資助項目 涉及文獻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24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資金 56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 55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共建項目 18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 14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 13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 13
博士科研啟動基金 10
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 10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項目 9
中國文化研究雜志

中國文化研究雜志

訂閱價格:¥160.00/1年 發(fā)行周期:季刊 紙張開本:B5

過刊購買 單期購買

免责声明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地址:中國北京海淀區(qū)學院路15號,郵編:100083。

投稿咨询 投稿辅导 文秘咨询 订阅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