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植物研究》創(chuàng)刊于1979年,經(jīng)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由中科院出版圖書情報委員會主管,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主辦的全國性植物學專業(yè)學報。本刊以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lián)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fā)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做出貢獻。旨在反映我國植物學研究科技成果,促進國內(nèi)外學術交流,為社會主義經(jīng)濟建設服務。主要刊登植物學各學科具有創(chuàng)新性或較高學術水平的原始論文和簡報;植物學領域的新發(fā)現(xiàn)及重大應用價值的新成果快報;結合本人工作,反映本學科重要領域的國內(nèi)外最新研究進展的綜述等?,F(xiàn)用名:《植物分類與資源學報》。
反映我國植物學研究科技成果,促進國內(nèi)外學術交流,為社會主義經(jīng)濟建設服務。
植物系統(tǒng)學與生物地理學、植物化學與化學生物學、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民族植物學、植物生態(tài)學與資源管理、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郵編:100717。
1.來稿要求題材新穎、論點明確、論據(jù)可靠、文句通順。文章不超過5000字。投稿請寄1份打印稿,同時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2.文題要準確反映文章內(nèi)容,字符不宜超過20個,作者姓名排在文題下。
3.作者署名不超過5人,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應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4.來稿均要求有摘要與關鍵詞,摘要須用第三人稱撰寫,應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nèi)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5.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
6.計量單位、數(shù)字、符號文稿必須使用法定的計量單位符號。
7.來稿文責自負。所有作者應對稿件內(nèi)容和署名無異議,稿件內(nèi)容不得抄襲或重復發(fā)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雜志一個版面2500字,二個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數(shù),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況,請在郵件投稿時作特別說明。
8.請作者自留備份稿,本部不退稿。
9.論文一經(jīng)發(fā)表,贈送當期樣刊1-2冊,需快遞的聯(lián)系本部。
10.請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聯(lián)系人的姓名、工作單位、詳細聯(lián)系地址、電話(包括手機)、郵編等信息,以便聯(lián)系有關事宜。
淫羊藿分株種群特征及其與箭葉淫羊藿空間分布的點格局分析
中國蕨類植物孢子形態(tài)的研究
江西發(fā)現(xiàn)綿棗兒多倍體復合體多細胞型混合居群
安徽黃精屬植物葉片的比較解剖學
云南竹亞科梨藤竹屬的修訂
云南產(chǎn)軸鱗蕨屬(三叉蕨科)植物的分類研究
云南易門翠柏和黃彬的群落調(diào)查及保護
版納青海居群的遺傳多樣性和群體分化
浙江天童灌叢植被的土壤種子庫與幼苗庫特征
中國西南地區(qū)鹿藥屬4種15居群核型研究
青陽參花部特征及其傳粉適應性
溫光敏核不育水稻N28S無花粉敗育的顯微結構觀察
金葉樹屬和土楠屬——云南的兩新記錄屬
亞洲中部荒漠區(qū)的植物特有屬
榆科櫸屬的植物地理學
中國南部高等真菌的熱帶親緣
云南瀾滄江流域土地利用和覆蓋變化
水杉未解之謎的初探
長湖水生植物多樣性及其變化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計劃(2004DKA30430) | 13 |
中國科學院知識創(chuàng)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KSCX2-SW-117) | 13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2003CB415103) | 7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0332021) | 7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170102) | 7 |
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計劃(2005DKA21006) | 6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9899400) | 6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725048) | 6 |
云南省自然科學基金(2001C22Q) | 6 |
中國科學院知識創(chuàng)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KSCX2-SW-104) | 6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663 |
云南省自然科學基金 | 139 |
中國科學院知識創(chuàng)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 | 71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 | 47 |
中國科學院知識創(chuàng)新工程 | 44 |
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 | 38 |
云南省應用基礎研究基金 | 37 |
中國科學院西部之光基金 | 29 |
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計劃 | 27 |
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 |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