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老照片的故事作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當我翻開家里的多本影集時,一幕幕令人難以忘懷的往事便呈現(xiàn)在我的眼前。忽然眼前一亮,一張老照片將我的思緒引向那個快樂的時段。
照片上的我那時大概三歲。胖嘟嘟的身上帶著一個紅肚兜,小手和臉上滿是香噴噴、白花花的奶油,一對牛角辮俏皮的扎在頭上,雙眼散發(fā)著歡快的光芒。身前的桌子上擺著一個大蛋糕,上面赫然寫著“甜甜生日快樂”六個大字。哈,我在過生日吶!
至于為什么滿臉奶油,就聽我細細道來:那天,媽媽本來要給我買一個小的蛋糕,可我不干,正在鬧別扭的時候,舅舅送來了我喜歡的大蛋糕!我興奮地圍著它左看看,右瞧瞧,并竭力想把它抱起來,正當我想親它一口的時候,爸爸趁我不備,一下子把我的頭摁進了大蛋糕的奶油里,媽媽馬上給我拍下了這個特寫鏡頭。
一張老照片雖然不值錢,但它卻保留下了你人生中難忘的一幕。當你若干年后,再看到這張照片,說不定會驚訝的說:“咦,這就是我嗎?”
那滴滴雨水正像過去的往事,在記憶的長天空中飄飛,讓人重溫過去的酸甜苦辣。
翻開相冊,眾多照片都呈現(xiàn)在我眼前,每一張都令人感到溫暖,因為它們都是過
去真實的記錄。翻著,其中有一張我記憶特別深,在眾多的照片中,或許沒有人能
發(fā)現(xiàn)它的不同,而我覺得它與眾不同,是因為它有一個令我至今難忘的故事。
畫面上有三個人,坐在石頭上的是我和妹妹,旁邊的是奶奶,這張照片是在方塔
公園里拍的。妹妹的樣子十分開心,而我不在笑,好像略有所思,奶奶則出神地望
著我們。為什么我和妹妹的表情有所差異,這還要從拍照前說起。
這天,奶奶帶我們?nèi)シ剿珗@玩,一路上樹木蔥蘢,亭臺樓閣,更有假山池塘相
襯,風景好不優(yōu)美。我們的興致都很好,有說有笑。走到一庭院處,看見那里有一
小池塘,奶奶便提議照一張相,我們當然都舉雙手贊成。奶奶讓我們坐在假山前的
兩塊石頭上,嘴里還說著:“來,姐姐坐大石頭,妹妹坐小石頭,坐好了??!”我
聽了連忙坐了上去,還擺出了我認為是最可愛的造型,可一旁的妹妹卻不高興了,
弄得我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在奶奶的耐心“交涉”下,終于弄清了緣由,
原來妹妹不肯“低人一等”,坐那塊小石頭??粗鴶[好造型的我,奶奶只好繼續(xù)作
“思想工作”,可妹妹卻鐵了心地不肯坐上去,這可難壞了大家。僵了一會,我有
寫不耐煩了,“快拍啊!”我嚷道。奶奶用期待的眼神看著我,說:“妹妹想坐你
那塊大石頭,要不。。。?”我連忙一挪身子坐到了旁邊的小石頭上,妹妹這才露
出了笑容。奶奶夸獎道:“真不愧是姐姐啊,多么懂事,還懂得謙讓了!”想著奶
奶說的話,我笑不出來了,心里只是牢牢記住了“謙讓”這個詞。隨著閃光燈的閃
這一刻被定格了下來,而“謙讓”也被定格了下來。
現(xiàn)在,我和妹妹都長大了,再也不會為小事而鬧不愉快了,但我時時刻刻都記著
這個故事,即使當時的我并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謙讓”,但起碼我做到了,這一
點,是我一直為之自豪的。
我的床位靠窗,來到學校不久,宿舍樓外的那盞路燈便融進了我的世界里。每一個深夜,它都孤零零地站著,發(fā)出有些寂寞的光,像泡在水里的黃昏。晚上11點宿舍樓就關(guān)燈了,我睡不著,打開笨重的應(yīng)急燈,有時候做數(shù)學題、英語試卷,但更多的時候是看魯迅和張愛玲的書。夜深人靜,偶爾有一兩個學生走過,低著頭踢著小石子,燈會默默地注視著,護送他直到另一盞燈下面。
我的很多夢混合那黃昏似的燈光,消融在夜色里。我想,當我離開這所學校的時候,我?guī)ё叩哪且幌鋿|西,里面一定有這一束光。
讀書
睡在我上鋪的桃子總說:這丫就是一個回憶者。因我喜歡寫日記、翻舊日記本、看老照片,動情的時候,開場白就是:“桃子,你知道嗎,以前……”桃子曾說,16歲的我,像一個60歲的老太太?;蛟S吧,我覺得比她們老很多,從沒看過宿舍里瘋傳的韓國版愛情小說,或者小女生雜志。而有誰在這個年齡階段會喜歡魯迅雜文和《收獲》呢?我確實挺老的,語文老師總說我寫的文章有股小老人的味道,不是這年齡所看到的青澀。
小時候我住在鄉(xiāng)下的姥姥家,時常在伙伴們玩過家家的時候,獨自跑到堆滿舊書的閣樓。那些文字對我有種特殊的魔力,不同的排列會得到不同的驚喜。我遇見的第一本書是《顧城的詩》。對于一個孩子來說,那些詩句便是一個個晶瑩剔透的童話故事。在小小的字里邊,聽見那些瘦小的黑蟋蟀已經(jīng)開始歌唱,青蛙的一家也開始排練,暖融融的大母牛邊微笑邊把純白的奶汁注入黑夜,螞蟻在十字架上遵守著交通規(guī)則……
長大后陸陸續(xù)續(xù)看了很多中外名著,但始終離不開身邊的,便是《顧城的詩》――來自童年最初的回憶和幻想。
老照片
我翻書的時候,也習慣翻老照片。
我喜歡撫摸黑白的、彩色的、泛黃的、承載著舊年華麗與悲愴的影像。一本小小的相冊,竟可以承載那么長的歲月;如沙漏般的年華,流下了那么多的故事。那年5歲,我扎著羊角辮,喜歡大紅色;那年8歲,我沒有過六一兒童節(jié),因為那段日子爺爺去世了;那年11歲,我拿了一個作文比賽的一等獎,在旗桿下笑得像一棵初春的小楊柳;那年14歲,我和整一個年級的人在市中心義務(wù)賣報,雨天對著鏡頭一笑,一個月后把錢捐給了山區(qū)的孩子……
有次看電視,記下了一位主持人說的話:“世上的好人與壞人是有年齡限制的。小孩是好人,當小孩開始變壞時,他便長大成人了?,F(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是不折不扣的壞人,會撒謊、會拍馬屁、會看別人臉色辦事、會在別人背后罵人……”那是一個很愛搞笑的主持人,然而那一段話,我看見他說得好悲傷,即使他是笑著說。
看著小時候的照片,我想,現(xiàn)在的自己應(yīng)該還是個小孩吧,希望是。
記憶
去年夏天,小姨給我買了譯林出版社出版的《追憶似水年華》,上下兩冊,很厚,字很小,密密麻麻。普魯斯特的每一個長句都寫得那么那么的美,但每次只看了十幾頁就迷迷糊糊想睡,看不進,直到現(xiàn)在也只看了全書的七分之一,或許要等到一個階段,自己才可以通讀完。
我總能記下很多細節(jié)性的東西,比如爺爺在的時候,一笑,那長長的胡須會稍稍翹起來;大姨家后屋的酒窖里那種微微甜的味道,然而現(xiàn)在那里已經(jīng)成了儲物間。等老了,我會對桃子說,那時你時常說夢話,而且夾雜著幾種語言。然后我會很詭異地把錄音放給她聽……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11B-0064-01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學的對象是學生,教學的主體也應(yīng)該是學生,只有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才能讓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真正入耳入腦入心。但是目前普遍的情況是,語文教師不僅掌握了課堂的主導權(quán),還將課堂變成了自己備課內(nèi)容的彩排,滿足于上“表演課”,當教材教參的“傳話筒”,將本應(yīng)該是教學主體的學生變成“牽線木偶”,將本應(yīng)該是互動生成的教學過程變成教師的“自導自演”。這無論是對學生學習還是對教師成長都是極為不利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必須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這既符合高中生漸漸成為“社會人”的心理特點和學習訴求,也是語文教學追求高效的必然要求。
一、加強自學引期待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對學生似乎都特別“不放心”,這種不放心體現(xiàn)在無論是字詞句、作家生平等基礎(chǔ)知識,還是文本研習、重難點掌握等深層次內(nèi)容,教師都要親力親為,而不放心讓學生自己去掌握、去摸索。于是在很多教師的課堂教學中,特別是從他們所做的多媒體課件可以看出,有一大塊時間被用于講解課文中的生字及作者信息等,其實這些完全可以由學生在自學中完成。如筆者在教學《沁園春?長沙》一詞時,就給學生布置了這樣的預習任務(wù):1.請借助工具書,標注出詞中生僻字詞的讀音、注釋。2.請結(jié)合自己所學知識或者借助自己掌握的資料談?wù)勀銓υ~這一體裁的認識。3.對于作者的生平及其創(chuàng)作的作品,你能否結(jié)合本詞用幾個關(guān)鍵詞進行概括?4.說說你熟悉的作者的其他詩詞。這樣的幾個預習任務(wù)分別指向文本、作者,將本來需要教師花不少時間去進行集中教學的內(nèi)容下放給學生,而且由于學習任務(wù)并不太難,也能有效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在第二天的抽查中,很多學生都積極主動回答,通過不同學生的添加和補充,大家對這首詞的理解也加深了,學習的興趣也被激發(fā)出來。
二、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感悟
對于高中生而言,對文本的淺層次閱讀和理解方面已經(jīng)基本不存在什么障礙了,如果教師還就文本講文本,滿足于將一些抽象的大道理和情感以文字方式表述出來,那么不但得不到學生的認同和共鳴,長期下去還會引發(fā)學生的厭倦,使其喪失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其實,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shè)教學情境,真正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文本傳遞出來的內(nèi)涵,情境創(chuàng)設(shè)成功了,就能找準教學的切入點。如在教學《今生今世的證據(jù)》一文時,筆者沒有直接對文章的字詞句進行梳理和講解,而是先通過一個活動來創(chuàng)設(shè)情境。筆者通過多媒體課件,給學生展示了一些自己過去的老照片,有老房子、泥土小徑、舊的課本、寫得密密麻麻的筆記本、老照片等,每一張老照片都附上曾經(jīng)發(fā)生的與之相關(guān)的故事,最后說明這些老照片就是筆者存在的證據(jù)。隨后,筆者要求學生也去尋找和挖掘自己存在的證據(jù),結(jié)果,很多學生都踴躍地站起來,將自己“存在”的證據(jù)及故事與大家分享,課堂氛圍相當活躍。在這樣的情境中,文本中含義深刻的疑難字句對于學生而言已經(jīng)不是問題,而學生在閱讀這篇看似很難的文章時也沒有了情感上的障礙,可以更加深刻地領(lǐng)悟文本的內(nèi)涵了。
三、推動互動引激情
如何直接推動學生發(fā)揮主體作用?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引導學生互動,通過互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并借此擴展學生對文本或知識點理解的深度與廣度。然而,不少高中生在這個年齡段已經(jīng)開始趨向內(nèi)斂,不愿意再像小學生、初中生那樣愛表現(xiàn)自己了,教師在教學中就很難真正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到互動中來。這個問題可從兩個方面解決:一是不必追求在整個班級中進行互動,可以通過分組讓全體學生以小組形式互動,而在小組中學生互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則必然得到提升;二是注重設(shè)置能夠讓大部分學生都樂于參與也有能力參與的互動話題,而不是曲高和寡的問答。如在進行以“細節(jié)描寫”為主題的作文教學中,筆者就設(shè)計了這樣的互動練筆:請觀察周圍你熟悉的老師或者同學的特征,運用細節(jié)描寫對他(她)進行描寫刻畫,不得出現(xiàn)反映人物身份、名字的內(nèi)容,寫完后讀出來由大家猜測你所寫的人物是誰,大家眾口一詞才能過關(guān)。結(jié)果本來討厭練筆的學生,都非常積極地參與,因為這個互動練筆活動的設(shè)置引發(fā)了學生寫作與游戲的激情,特別是當自己寫的人物惟妙惟肖,引得同學的一致認同和嘖嘖稱嘆,紛紛喊出所寫同學或老師的名字時,學生的寫作興趣得到了提升。而那些被寫的學生,也禁不住寫起那些寫自己的同學,試圖也能寫出更加形象的文字,至于那些寫得沒有特征而被吐槽的學生則需再接再厲。在這樣輕松的互動活動中,學生邊讀邊寫邊游戲,對細節(jié)描寫有了更深的體悟和理解,寫出來的文字也越來越形象了。
關(guān)鍵詞:舞臺服裝;設(shè)計靈感;感覺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115(2013)09-19-2
關(guān)于文藝片,這一概念在我國大陸港臺影壇早已出現(xiàn)并約定俗成地盛行多年,卻不見《電影藝術(shù)詞典》等權(quán)威著作為其命名,學術(shù)界對此也爭議頗多。有人說,在臺灣凡是描寫男女愛情、多角戀愛之類的電影都稱正宗的文藝片。①這一說法顯然不能得到大眾的認可。學者王莉莉認為,文藝片其實質(zhì)是更接近于藝術(shù)片的影片,與其稱某些影片為“文藝電影”,不如稱之為“藝術(shù)電影”更恰當。②但是若要將所有的藝術(shù)電影與文藝電影畫等號,恐怕也值得商榷。復旦大學李志敏在《再生繁花:視聽境界――20世紀國產(chǎn)文藝電影縱論》中則這樣界定文藝電影(文藝片),認為它是“介于純粹的藝術(shù)電影與商業(yè)電影或藝術(shù)電影與主旋律電影之間,以情緒而非事件或理念來結(jié)構(gòu)全片,在一定程度上凸顯導演個性特征、承載豐厚文化蘊含的影片類型。”③這一定義中的“介于……之間”雖然使得某些具體影片在歸屬問題上出現(xiàn)廓清難度,卻真實地反映了文藝片在影壇夾縫中生存的尷尬處境。
在這部電影中隨處可見精雕細琢的唯美畫面和細膩別致的場景調(diào)度,不僅充滿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還有著對生活敏銳的觀察力,并融入了編導蕭雅全關(guān)于心理價值和平常人生的追問與思考。這部電影獲得了第12屆臺北電影節(jié)觀眾票選獎,足以看出觀眾對《第36個故事》的一種認可。但是和眾多的文藝電影的遭遇一樣,大眾對它的評價也呈現(xiàn)出兩極態(tài)勢:喜歡的人表示特別有共鳴、有深度,討厭的人則覺得特別無聊、做作。甚至有網(wǎng)友這樣描述影片內(nèi)容:“一對哀怨的文藝姐妹花,經(jīng)營著一個小清新的文藝咖啡館,因為一個文藝的車禍,得到一車皮文藝的花骨朵,用一種文藝的方式,換來一堆文藝的破爛,遇見一個文藝的男人,講了36個文藝的故事,用文藝的破爛以文藝的方式交換各種文藝,最后桂綸鎂用自己店里文藝的沙發(fā)交換了遠方另一個文藝的沙發(fā)……”④雖然這種概括不乏揶揄和偏見,但是卻從一個側(cè)面展現(xiàn)了《第36個故事》從骨子里滲透出的文藝范兒。確實,侯孝賢的監(jiān)制、雷光夏和侯志堅的音樂,桂綸鎂和林辰唏的表演,加上蕭雅全的編導,新老文藝強人的加盟組合為這部影片打造了濃郁的文藝色彩和小資情調(diào)。筆者試以該片為例,談?wù)剛€人對此類影片的一點粗淺的理解。
一、電影主題非經(jīng)典
《第36個故事》的英文名是“Taipei Exchanges”,直譯過來便是“臺北交換”?!芭_北”是因為這部影片屬于打造臺北城市名片的命題作文,加在片名中雖不高明卻也無可厚非;而選擇“Exchanges”(交換、以物易物)作為電影的主題,卻是打破舊有經(jīng)典的勇敢創(chuàng)新之舉?!罢劦綖槭裁磿胗靡晕镆孜镞@個原點的來源幾乎不可考,蕭雅全表示,自己其實覺得金錢制度也沒什么不好,它是一種規(guī)范。但在《第36個故事》中他想帶給大家的,是在這個制度之外,其實還有很多可能性,這恐怕是金錢制度里無法獲得的?!雹?/p>
以物易物的故事發(fā)生在臺北城市一角的朵兒咖啡店里,咖啡店的主人是一對姐妹朵兒和薔兒。在這間咖啡店里,唯一能用金錢買到的只有咖啡,客人如果想要擁有其他東西,就必須拿出相應(yīng)的物品和主人交換。因此,清理水溝可以換取泰文食譜,芭比娃娃可以換取音響燈,講故事也可以換取國外才買得到的巴哥掛飾……導演蕭雅全選擇“交換”作為電影的主題的同時,還獨辟蹊徑地將那些經(jīng)典的電影母題濃縮為符號化的細節(jié)加以呈現(xiàn),經(jīng)過精心肢解、分離、打磨,“愛情”、“親情”、“友情”、“成長”、“理想”等常見的主題,被符號化成了以物易物的對象。導演不動聲色地委之以重任,刻畫了無數(shù)打動人心的小細節(jié)。譬如象征著愛情的吉他、凝聚著父愛的小木馬、傳達著反哺之情的曲譜、意味著成熟的老照片、代表著童年的無敵鐵金剛公仔和芭比娃娃……在這里,交換的唯一準則是“心理價值”,人們不談金錢,只在意彼此對心理價值的共識。這個價值無法用理性去計算,只是你會看到,當再加兩杯咖啡便可以用無敵鐵金剛公仔換到一張老照片時;當唱兩首歌可以換一本舊曲譜時;當追老婆的吉他換不到兒子喜歡的小木馬,卻可以用粉刷墻壁實現(xiàn)交換時……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的交換是值得的,盡管這不過是每個人自己的心理價值隨時間流逝而發(fā)生的失落和加碼而已。“朵兒咖啡館于是不再僅是一般的咖啡館,反而更像一處串聯(lián)城市情緒的集散地?!雹?/p>
二、敘事結(jié)構(gòu)非主流
《第36個故事》沒有戲劇式的矛盾沖突,沒有跌宕起伏的生離死別。它也不是細碎的生活流,沒有家長里短的瑣屑堆積。它更像是一眼清泉,只是那樣緩緩地流淌著,不緊不慢,潤物無聲,卻水滴石穿。如導演蕭雅全自己所說:“如果可以增加人物的說服力和真實感,不見得一定會有沖突?!雹谶@恰恰是許多文藝片導演對影像獨特的探索和實踐方式。
開場,朵兒正在咖啡店里精心地制作美味的糕點,隨后在臺北夜晚的迷離燈光中,影片倒敘到一年前咖啡店的源起、裝修、開業(yè)。第9分28秒,朵兒在咖啡店開業(yè)前夕發(fā)生意外車禍,算算時間差不多,如果是愛情片這時應(yīng)該男一號出場了。然而,這場車禍邂逅的卻不是愛情,而是一車海芋。更加出人意料的是,導演此時竟跳出咖啡店的故事,插入了街頭訪問:“發(fā)生了這樣的車禍,你會選擇讓對方賠錢還是海芋?”一時間,臺北街頭的市民們各持己見、眾說紛紜,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價值判斷和心理定位。而這樣的街頭訪問在影片中還有兩次,伴隨著主人公生活中遇到的困惑與矛盾,向街頭市民、更向觀眾發(fā)起關(guān)于心理價值的追問。這種刻意打斷觀眾入戲的插敘其實很冒險,因為抓住觀眾的注意力才是電影導演們殫精竭慮孜孜以求的最終效果。蕭雅全卻主動地打斷故事,讓觀眾出戲,借助街訪進行觀念互動。
當然兩人的差別是不言而喻的,那時那刻朵兒比薔兒相對更理性一點點,而薔兒比朵兒則感性地更加徹底一點點。這里引一段母女三人的對話為證:
媽媽:現(xiàn)在呢,你們生活穩(wěn)定了,那我倒要問你們,你們有目標嗎??
朵兒:有啊,存錢???。媽媽:恩,你呢??
薔兒:我要環(huán)游世界?。
媽媽:你務(wù)實一點吶,你連你自己都照顧不好,還環(huán)游世界?你不趁現(xiàn)在有空,學學做生意,跟你姐學做甜點,整天在做白日夢?
薔兒:奇怪耶,存錢就是目標,環(huán)游世界就是白日夢??媽媽:就是。
所以當生意慘淡的朵兒面對滿屋子奇怪的物品后悔不迭時,薔兒卻開心地散發(fā)起“以物易物”的傳單來。譬如用一本泰文食譜換個水溝清理工兼男朋友就蠻有意思的嘛!當然薔兒并不只做白日夢,她的心里也有自己的小邏輯,她希望將來有一天能通過以物易物,換到汽車和骨瓷。所以,她“不想用臺燈換臺燈”,也“不想木馬換吉他,吉他又換木馬”。朵兒竟一時心花怒放同意客人“唱兩首歌就換走一本幾十年的書”,薔兒自然很生氣。以物易物的過程,讓朵兒和薔兒不停地重新衡量自己的價值標準,二人心理價值的天枰已經(jīng)悄然發(fā)生了傾斜。副機師群青講述的35個城市的故事喚起了朵兒對環(huán)球旅行的向往,她用自己的咖啡店股份交換了35座城市的飛機票。收到夾著35張畫的情書,朵兒一點不在乎薔兒“他現(xiàn)在失業(yè)哎”的理性提醒。這一刻,薔兒似乎更加理性,而沉浸在愛情喜悅傷感中的朵兒卻變得感性多了。
三、剪輯手法非常規(guī)
蕭雅全是臺灣知名的廣告人,美術(shù)專業(yè)出身的他此前曾經(jīng)擔任侯孝全《海上花》的副導演,《第36個故事》是他獨立編導的第二部電影長片。影片在剪輯上延續(xù)情感的脈絡(luò),倒敘、插敘、包括具體細節(jié)里比較隨意的拼接手法,流露出作者強烈的主觀意識,可以“看到他極力要走出自己獨特風格的創(chuàng)作欲望和挑戰(zhàn)勇氣?!雹?/p>
電影開篇,“你仔細看它,看它的每一個細節(jié)……”這句臺詞是想要交換老照片的顧客指著自己的無敵鐵金剛公仔對薔兒說的,影片鏡頭卻遲遲地定格在咖啡店的壁紙上不愿離開,乍一看你會以為壁紙上是一棵左右對稱的樹,再仔細端詳,竟然發(fā)現(xiàn)這棵樹兩邊的花葉并不對稱。鏡頭終于移開,卻不著急讓觀眾看到正在說話的薔兒,反而讓朵兒處于畫面的前景位置并占據(jù)著畫面的大幅比例微笑地擦拭著咖啡杯,薔兒則處于背景位置坐在吧臺的后面和顧客們繼續(xù)著以物易物的話題?!斑@是薔兒,朵兒本來不想讓她插手自己的咖啡館,但薔兒的媽媽要薔兒別游手好閑,朵兒的媽媽則說朵兒需要人手,碰巧她們的媽媽是同一個人?!边@一段頗具文藝風格的旁白讓原本是同一個人的媽媽差點被分身成了兩個人。幽默詼諧的旁白夾雜著姐妹倆因裝修爭執(zhí)的對白,使得電影從一開始就強調(diào)了朵兒與薔兒的觀念分歧和性格差異,成功地營造了一種離間的氛圍。
四、細節(jié)處理生活化
這部電影雖然不以細碎的生活流作主干,卻融入了溫馨的生活細節(jié),為影片增加了很多亮點。
關(guān)于親情。影片中隨手拈來母親、姐姐和妹妹三個人一起做同一件事情的溫馨場景,一起修腳趾甲、一起吃大排檔、一起洗頭、一起坐出租車……母親永遠在那兒嘮叨著,而女兒們早已神游,偏偏這時總有匪夷所思的第三方不識趣地對號入座,引得觀眾哈哈大笑。直至最后一向權(quán)威理性的母親終于也被搞糊涂,陷入了人生對錯的糾結(jié)之中,引發(fā)觀眾深思。
關(guān)于愛情。副機師群青坐在吧臺,輕聲說了句:“好吃!”正在擦杯子的朵兒一怔,隨即嘴角上揚,微笑轉(zhuǎn)身,愛情便發(fā)生了。浪漫蔓延在群青帶來的35個城市的故事里,但導演卻刻意替朵兒掩藏著心中的漣漪,除了講故事的時候,導演甚至吝嗇給他們倆一個單獨在一起的鏡頭。薔兒和里長兒子的愛情則被掩藏地更深,只用兩個鏡頭暗示,連朵兒也沒能發(fā)覺。恰如生活中的愛情,就是這樣不動聲色地悄然而至。
關(guān)于第36個故事。副機師群青帶來了35個城市的故事,聽完故事,朵兒突然想要環(huán)游世界了,因為她想擁有屬于自己的第36個故事;而群青卻希望由兩人共同譜寫第36個故事;在導演蕭雅全的心中,或許這部電影正是第36個故事。無論怎樣,這個故事都會和朵兒有關(guān),和臺灣有關(guān),和交換有關(guān),和夢想有關(guān),和人生有關(guān)。
她有一雙驕傲的紫色翅膀,卻為愛折翼……
你能陪蜻蜓多久?
我會陪蜻蜓到永遠。
一、安靜的夏至
開始的開始,五月陪伴。
我聽著安靜的調(diào)子,好像夢了一世。夢中是現(xiàn)實的廢墟,記憶的蒼白。
熬白的剎那,暗淡之中,模糊的是我們的身影,閃爍的是你微笑的輪廓。比陽光還耀眼,比陽光還奪目的輪廓。
我飛回去了,落在窗臺上。想你望我的情緒,想你夏天的溫度,想你們一起上課時的表情。我卻怎么也想不完整。
每天,我都是怎樣游離在你的目光下,擦過這窗前的風景,淪陷在夏日的潮濕里。
露臺上,懸著的梯子,灰色的圍墻,被高樓散射過來的陽光,均勻而躁動的呼吸。我們背手靠在墻上,你溫柔的目光,我倔強的臉,沐浴在夏日柔和的光茫下,淪陷在你的眼眸。手指在空氣中比劃著未來七日的思念。安靜地等待在空氣中發(fā)哮。
漫步,行走。
走過一季的清晰,走過一路的塵埃。空曠中聽到球碰撞場地的凝重,閃現(xiàn)著紫色的身影躍起后旁邊干凈的掌聲。
傍晚的風不懂寒冷,退場的寂靜,臺階上兩個依靠的書包立在風里,低語著未來的秘密。
一條幽靜的小路,留下兩串清純的腳印。清清的、輕輕的、不被人打攪的小幸福。
轉(zhuǎn)角的風,聽到藍天在對誰憧憬心愿。
裙擺輕揚掠過,手里傳遞著一瓶瓶礦泉水。苦澀中的平淡,平淡中的清甜。樓道中的嬉戲,水龍頭在不停地響。水花四濺,淋濕了花開的季節(jié)
歡笑聲在嘩啦啦地飛舞……
白紙上黑色的墨跡。簡單而干脆的信念。
畫中蜻蜓安然偎依,描繪永恒的字眼,編織天國的童話。兩行經(jīng)典的英文,纏繞在時光與距離之間。
路旁的夏花泛紅了臉,靜靜留念……
安靜的雨,雨中奔跑的身姿。憂郁的目光,透過水簾凝視藍天的暗面。傘下淡淡的微笑,握住溫暖。沉默之間,幸福的溫度緩緩蔓延。淋濕的襯衫,滴下了水珠,遺落了一路華彩。
遞過手心的玉,藏著香水的魔咒,存在胸口溫暖依舊。
紫色袋子,鎖住一個人的味道,闖入夏夜縹緲的夢中。一場藍夢,海藍天藍。你惟一的笑容惟一的世界。
平靜的生活,輕描淡寫的日子。
最后是一幅暗淡的畫面,嘴角上揚,打出幸福的弧度。
陽光勾勒影子。
畫中有兩個安靜的背影,他垂頭望著左側(cè)的她――暖暖。
誰夢了一世的靜謐,在畫中開出了荼(艸縻)花。
錯過了百合花,錯過格?;?。錯開了的,你可知道,那是彼岸花。
安靜――悄然退場。
二、凄涼的夏末
我,獨身,立在路旁。
人海中,發(fā)現(xiàn)一個黑色的單薄身影在余光中顯得突兀。閉上眼睛恍然大悟是自己。
我靠在電線桿旁,陽光剪去過分的熱情,等候夏終。
我思索夏為什么如此熱情。想你的承諾,想你的單純,想你的不辭而別,想在仲夏時的旅行。
浪漫的城堡,傳說的神話,期待了十幾年的一米陽光。我坐在愛情圣地想象那些殉情的精靈。不遠處一片沒有邊際的紫色草甸,與天空相伴相接。重疊的色彩,沒有色調(diào)的摻和。卻如此融洽。天空藍得好像水晶一般。這種藍應(yīng)該是你喜歡的顏色,應(yīng)該帶你來看天的。
起風了,夏的故事,夏的寧靜,隨風輕浮、飄揚、盤旋、飛舞,最終纏繞綿延……
亂了。
散了。
像陽光下微微泛紅的長發(fā),喜歡自由,喜歡放肆,所以任憑風的舞弄。
清高是一種病。孤傲在眼神深處澆灌冷漠。
在等待,尋找―個不等待的借口。
原地等候。
像今天立在街頭―樣,木訥到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只能靜默、佇立、凝固。
有時候,想自己的等待是否能讓你在時光隧道里偶然遇見。不停地輪回,變?yōu)橐坏李}名“寂寥”的風景。恰在落日曖昧的映襯下拍出完美的老照片。
如果可以,你會回來。
如果回來,不必等待。
我們的距離,牽不成線,一個天涯遙遠。我的等待是否在年復一年的夏日過后,可以安然收場。
夏天的曲子沒有結(jié)束,還余音回響。沒有終結(jié),殘留。
是依戀?
是追求?
沒人明了。
三、墓畔悲歌
最后的最后,夏終緘默。
詩。
一個號碼
一個電話
我撥了
然后聽到了
布滿陽光的屋頂
留在窗前成為我的風景
墓志銘。
別人,不珍惜,會失去。
而我,太珍惜,也失去。
想起你的日志。想起那句暗示我的句子。一個人的努力換不回兩個人的愛情。你的沉默,我無休止的挽留。那一刻,清醒了執(zhí)著。
迷戀,醉了眼。一封未送的信躺在抽屜里小心翼翼地哭泣。
夢中我們的故事,不能忘。
信。夏。傘。
微笑。五月。窗臺。
礦泉水。說愛我。舍不得。
紫色?;@球。永遠。
雨。玉。海。
遙遠的,仿佛相離一個天涯。有只手不停地在朝夏日里的陽光揮動,我才豁然是誰在和記憶告別。沒有月臺的告別,沒有機會在白紙上涂鴉眩暈。離別的風景。
沒人刻意回味,味道無人理會。
我的體溫仍是夏的躁動。
一季,吹翻。
一只蜻蜓哭了,它留下一雙翅膀,然后消逝不見。
一世夢境中無人。一逝夢境終無人。
藍墓,紫墓,所有逝世都是用礦泉水澆醒的――夏墓。
葬著一季的幸福。
四、留給你的夏語
我們出演的童話,你選擇了退場。你曾是來自天國的天使,圈出一片藍色的天堂,借給我一季的無憂。 知道你不能愛了,不能強迫,沒有失望,沒有遺憾,讓你解脫。
永恒的盡頭比空白更空白,及早劃破夢境,埋葬誓言。
一切歸于平靜。一切從頭開始。一切都會過去。
忘川,憶安。
作者來信
侯婧姐姐:
在我心里有一個故事,一種情緒,因為忘不了,所以要講給所有人聽。當悲傷變成日日夜夜的痛苦;再也不明白怎樣割舍?
沒有任何一份快樂能代替長久以來的那份失落。
姐姐,講一個故事給你聽,給所有的朋友聽。也寫給他――那個故事的主角。
很愛《新作文》,很愛每一個編輯。不論是初中版的編輯們還是高中版的編輯們。你們都像大哥哥、大姐姐,沒有距離,那么親切、真誠。
姐姐,祝你們快樂!聽說你前段時期心里很煩,一定會好的。不要有那么多的壓力,不要太累了。我在《新作文》上看過你的照片。呵呵,好可愛。很像我的姐姐,所以這樣親密地稱呼你。
盼望有一天我能去你們的編輯部看一看,看一看那些熟悉卻又陌生的人們,看看你。我想那個愿望一定會實現(xiàn)的,畢竟我們相隔并不遠。你要天天開心哦!
替我祝福劉歌、三蟲、麥堅,還有好多可愛的人們。
會有誰能懂我的生活,我的感情?
姐姐,你會懂嗎?
一、存在有“惟語文”傾向的問題
首先,還沒有擺脫以前“語文課外活動”的思維框架和活動模式,還局限于對某一技能的活動演練,只在提高學生某項能力上下功夫。比如:組織教學“這就是我”這一綜合性學習單元時,有老師吧活動目標定在“口頭作文”的訓練上,這如果是“語文課外活動”這樣定位是可以的。但作為語文綜合性學習單元,這樣的目標定位就狹隘了,這里還應(yīng)有如下內(nèi)容:⑴結(jié)合課文學習,以人生、生命為主題,反思自己的人生成長,珍重生命,感悟生命的價值;⑵展示自己的個性、特長、興趣愛好,在理解的過程中學會共處;⑶在不同的情境中,學會調(diào)適自己的角色,得體得推薦自己。
其次,還把語文綜合性學習當做情景作文的一種形式,只為作文收集資料、積累素材。比如,組織教學“我愛我家”這一綜合性學習單元時,有老師把課文中設(shè)置的“老照片的故事”、“我家的一件珍品”和“媽媽的嘮叨”一個情景看成是為作文設(shè)置的活動主題,所以這堂綜合性學習“上”成了“活動作文”課。其實除了“作文”之外,還有這樣的期望:⑴培養(yǎng)學生探索、追尋、調(diào)查研究的興趣和能力,培養(yǎng)學生留意身邊生活的意識;⑵在對家庭中平時忽略的小事的調(diào)查中,體會生活的意義;⑶感悟關(guān)愛,生發(fā)愛心。最后,還擔心“非語文”的內(nèi)容介入過多,擔心語文綜合性學習“不像語文課”。比如在開展“探索月球奧秘”和“追尋人類起源”這兩個單元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時,有老師這樣擔心了:“這像語文嗎?”、“語文何以體現(xiàn)呢?”這就是傳統(tǒng)語文觀念的體現(xiàn)。其實,語文綜合性學習正事跨學科學習、多學科結(jié)合的一種努力。
二、存在有本本主義的問題
首先,過于依賴課本,并把課本的利用主要定位在閱讀教學上。有老師不顧當?shù)氐膶W習資源和學生實際狀況,把課本的語文綜合性學習內(nèi)容的主題、方案、計劃以及具體實施,應(yīng)自始至終由學生自己承擔完成,老師只是組織與管理。
其次,資源開發(fā)利用不夠,比如,農(nóng)村的孩子對大自然的感悟比較深刻,在綜合性學習中,完全可以把與自然貼近的內(nèi)容,放手讓學生在自然中去尋找答案。而許多老師則沒有這樣做。
三、存在拘泥于既定的教學目標的問題
如開展“探索月球奧秘”這一綜合性學習活動,如果把目標只定于要學生探尋出月球的多少奧秘,解開月球之謎,那就單一了。而是該讓學生在“月球文化”中接受一次鍛煉,培養(yǎng)他們探求自然奧秘的興趣和一些方法,也可以徜徉在古詩文中的“月亮”世界里。既然找到了問題,我們就來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要解決語文綜合性學習中的問題,根本辦法是營造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氛圍。具體辦法如下:
1.成立領(lǐng)導小組和研究小組,整體構(gòu)建綜合性學習體系。使語文綜合性學習成為學校整個綜合性學習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這樣名正言順了,才能真正在實踐中成為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才能有利于教師間的合作,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學科之間的交叉整合,才能讓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使綜合性學習成為學校整個綜合性學習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2.采取培訓辦法。課程改革的關(guān)鍵是教師。教師的素質(zhì)將成為維系和決定全局的關(guān)鍵因素之一。因此,學校應(yīng)以制度形成促進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通過學生培訓和校本研訓幫助教師逐步確立現(xiàn)代教育觀,不斷完善知識結(jié)構(gòu)。
3.給足夠時間讓師生開展活動。研究性學習需要消耗大量精力和時間,沒有足夠時間,很難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只有零碎的,不集中的活動時間是不行的。上海中學在這方面做得很好,他們每個年級每周有兩次活動時間,第一次活動時間2小時,第二次是星期五下午整個下午時間都為探究課,學生可以在校內(nèi)外搞各種調(diào)查、實驗、查找資料、設(shè)計實施方案等。
4.積極開展社區(qū)教育資源。每個學校條件不一樣,城鄉(xiāng)差別更大。但無論如何,應(yīng)將現(xiàn)有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并加大投資力度,把現(xiàn)有的圖書閱覽室、實驗室、電腦室、廣播室等功能完善起來。實現(xiàn)整個地區(qū)的資源共享,加強城鄉(xiāng)之間、強校與弱校之間的資源共享。盡快把各校已有的計算機聯(lián)網(wǎng),辦好地區(qū)的局域網(wǎng)。學校要調(diào)動家長資源和外聘專家、學者、社區(qū)的各界專業(yè)人士,讓他們共同參與到學校的綜合性學習課程來。
5.把綜合性學習活動納入考核范圍。學校管理是為教學服務(wù)的。學校應(yīng)制訂適應(yīng)新課程的評價程度,鼓勵師生積極開展綜合性學習。如果還以考試成績?yōu)槲ㄒ粯藴蕘愍剟顚W生,考試內(nèi)容還只考課本上的,那么學生寧肯只花時間與精力去反復琢磨課本上的“講讀課文”和練習題,就不愿去開展費時費力的活動了。
那么,什么是感悟?在語文教學中應(yīng)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這種感悟能力呢?感悟就是人們對自然與社會中的人、事、物、景的內(nèi)蘊產(chǎn)生的一種頓悟性認識。感悟能力是學生的一種基本素質(zhì),“心有靈犀一點通”所指的其實也就是感悟能力。感悟能力的高低與一個人的智商與知識層次乃至外界啟發(fā)都有一定的關(guān)系。一個人的感悟能力并非天生的,是后天培養(yǎng)的。學生階段是一個人綜合能力(包括感悟能力)形成與提高的關(guān)鍵時期。那么,作為語文教師應(yīng)從哪些途徑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培養(yǎng)鍛煉學生的感悟能力。
一、在閱讀中培養(yǎng)感悟能力
關(guān)于閱讀,葉圣陶有過精彩的比喻:“文字是一道橋梁,這邊的橋墩站著讀者,那邊的橋墩站著作者。通過這道橋梁,讀者才能和作者會面,不但會面,而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弊骷液驮娙顺3Mㄟ^語言文字符號,借助所刻畫的人物,所敘述的事情,所描繪的景物,所抒發(fā)的情感等藝術(shù)地表現(xiàn)他們對客觀世界的感悟。而我們的閱讀,就是要將自己有限的人生體驗參與文章的解讀,以對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有所感悟。因此,我們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就要以課文為例,引導學生剖析這種感悟,以達到訓練和培養(yǎng)感悟能力的目的。
在具體的教學引導中,我們可按“讀、思、評、品、悟”五個步驟進行。前四步是基礎(chǔ),只要我們對這幾步工作做扎實了,學生自然就能對作品有感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積極參與到作品中,形成自己獨特的理解、感悟。這個過程不僅是學生準確客觀地再現(xiàn)作者的創(chuàng)作本意,而且是通過自己積極的思維活動,創(chuàng)造性發(fā)現(xiàn)作品中的種種意義,并結(jié)合自己的思想、感悟、生活閱歷、文化素養(yǎng),吐故納新,形成新的價值取向,從而完成在閱讀過程中對感悟能力的訓練和培養(yǎng)。例如閱讀《紫藤蘿瀑布》一文,通過教師對創(chuàng)作背景的介紹,通過學生的閱讀實踐,對關(guān)鍵詞句的討論、分析品味,學生很容易得到“花和人一樣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生命的長河是永無止境的”這樣的感悟。這是作者的創(chuàng)作本意,而通過學生自己對文本的把握,有的同學還得出了“越是在艱難的環(huán)境中,越需要努力地開花”這樣獨特的感悟。我認為這就超出了作者的創(chuàng)作本意,形成了學生自己的價值取向。如果我們教師在平時的閱讀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這種能力的訓練,何愁他們的感悟能力提不高呢?何愁激發(fā)不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呢?
二、在生活和寫作實踐中培養(yǎng)感悟能力
“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潑地晝夜不息。”葉圣陶先生的這句話說明生動鮮活的社會生活不僅是學生解讀課文的黏合劑,而且是學生作文的推動劑,是學生創(chuàng)作之源。生活也是培養(yǎng)學生感悟能力的一塊沃土。但如何從每個人每天都面對的生活中獲得獨特的感悟呢?這就要平時引導學生“留心”于生活,“善于用情感、意識、思考去觸摸事物的品質(zhì),沒心的人是另一種盲人,什么也發(fā)現(xiàn)不了?!彼栽谄綍r我們除了教育學生養(yǎng)成寫日記、周記、讀書筆記這些好習慣外,還要告訴他們,他所記的那許多現(xiàn)象,許多事情往往是很有哲理的,如果我們仔細觀察,用心體會,反復琢磨,便會慧眼獨具,從中悟出值得闡述的并能給人啟迪的哲理。這一點對于目前比較流行的話題作文尤為重要。比如,朱自清看到父親的背影,領(lǐng)會到了父親對兒子的真摯感情。我們也要引導學生學會用心觀察生活,也就是說不要滿足于純客觀的收集材料,而應(yīng)親身加以體驗,融入自己的感受。有了這樣的情感體驗,就能使我們從微小平凡的事物中感受到不平凡甚至是偉大的一面。經(jīng)過長時間的訓練,他們的感悟能力就會大大提高,也才可能寫出感動自己,乃至感動別人的文章,這樣的文章才會有深度。
三、在綜合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感悟能力
語文教學一直提倡大語文教育觀,通過課外閱讀、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的感悟能力。例如七年級上冊綜合性學習中的《我愛我家》,通過老照片的故事、我家的一件珍品、媽媽的嘮叨三個環(huán)節(jié),不僅使學生感受到親情的溫馨,而且也使他們進一步感悟到用心去領(lǐng)會、用心去珍藏人生中美麗的風景。所以語文教師應(yīng)該進一步解放思想、認真設(shè)計、精心組織每一次的語文綜合實踐課,讓學生有機會在活動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語文感悟能力。
關(guān)鍵詞: 英文電影 春風化雨 英語教學
經(jīng)典英文電影不僅幫助學生營造生動的英語環(huán)境,可作為大學英語視聽說的教材,而且對學生了解西方文化、豐富精神生活有很大的幫助。在大學英語教學課堂上,常常有教師運用原聲英文電影進行教學,此舉也得到了學生的熱烈歡迎。但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通過看電影是否有實質(zhì)性的提高?學生是否真正理解電影的語言和內(nèi)容?這些都是教師應(yīng)該思考的問題。中國絕大多數(shù)的大學英語課堂一般都是五六十人的大班,而且課時安排緊湊,在此環(huán)境下,我們應(yīng)該如何引導學生欣賞電影呢?本文以英文電影《春風化雨》為例,具體分析如何運用該片進行英語教學:
1.題材的選取
并非任何經(jīng)典英文電影適合都運用于英語課堂,課堂上運用的電影需符合兩個要求:一是語言難度不能太大,二是題材應(yīng)積極向上,富含人文信息,且不能太生僻。如《阿甘正傳》、《蒙娜麗莎的微笑》、《獅子王》等影片,均為符合這兩個條件的影片。以下講述本文為何選取《春風化雨》為例。
《春風化雨》(Dead Poets Society)這部影片也被譯為《死亡詩社》,該譯法容易讓人們對其望而卻步。這部電影事實上與青春、夢想、自由緊密相關(guān),給人的感受與讓人毛骨悚然的“死亡”二字恰恰相反。它講述了一個美國20世紀70年代高中老師和學生的故事,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可以引起我們中國學生的強烈共鳴。故事發(fā)生在一個男子大學預備校威爾頓學院,該校管理堪稱軍事化,其教育理念是傳統(tǒng)、紀律、榮耀、卓越,由于不少畢業(yè)生能進入常青藤大學就讀而久負盛名。凱汀先生是該校的優(yōu)秀畢業(yè)生,受聘回校教授英文。他的教學理念富于濃厚的自由人文色彩,以生動活潑并富于思考的方式,打破學校的教學傳統(tǒng),啟發(fā)學生思考。凱玎所教的班級中有位叫尼爾?派瑞的學生尤其受到其教育思想的啟發(fā),他重新建立了“死亡詩社”,共有七位同學參加。尼爾受到凱汀“抓住今天”理念的啟發(fā),不顧父親擔心演出影響學業(yè)的強烈反對,參與話劇《仲夏夜之夢》的演出。最后,尼爾被父親強制帶回家,并讓他轉(zhuǎn)學到一所軍校,以便將來能考取哈佛大學醫(yī)學院。尼爾與父親無法溝通,眼見自己的夢想無法繼續(xù),感到生活無望,以自殺作為抗議。凱汀被學??馗嫘M惑學生與教唆尼爾反抗父母,被迫離開學校。當他收拾個人物品準備離開教室時,深受他教育理念啟發(fā)的另一個學生塔德?安德森,不懼校長退學的威脅,勇敢地站在課桌上,其他學生紛紛響應(yīng),以表達對凱汀先生的崇高敬意。
2.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2.1課前學生自己先睹為快。
由于課堂時間非常有限,教師應(yīng)該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提前欣賞整部電影,了解劇情,并找出語言對白的難點??梢允孪认?qū)W生介紹《春風化雨》的背景并設(shè)計幾個問題讓他們思考,這樣可以幫助其更好地理解其情節(jié)和語言。比如問題可以設(shè)計為:“What are your criteria for a good teacher?”“Could you recall your most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in class?”并且將文化背景作一定的介紹,例如,詩人拜倫(Byron)和丁尼生(Tennyson)、羅伯特?弗羅斯特(Robert Frost)的詩“The Road Not Taken”等。
2.2課上教師片段質(zhì)疑問難。
課堂上教師按照這樣幾個步驟來組織教學:(1)把出現(xiàn)的語言難點和設(shè)計好的問題列出,(2)觀看片段,(3)回答問題,(4)小組討論。
將《春風化雨》分段播出,把出現(xiàn)的語言難點和設(shè)計好的問題列出,讓學生們把不懂的地方記下來,并把問題作為聽力訓練題,然后再觀看。該影片有十多個很好的片段可以進行賞析。由于篇幅有限,僅以介紹兩個片段及其在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片段一:凱汀的第一節(jié)英文課與其他科目的老師形成鮮明對比,他吹著口哨踱著步子,領(lǐng)著學生來到教學樓樓梯里的展覽櫥窗前,首先他做了一個別出心裁的自我介紹,引用了惠特曼紀念林肯總統(tǒng)的詩句:“Oh,Captain,my captain!”并讓大膽點的學生稱呼他為Captain。一門課的第一堂課一般是在自我介紹后要給學生指出課程的重點及教學理念,而凱汀卻要求學生朗讀《把握時光的青澀少年》,然后讓他們解釋其意義――抓住今天。這首贊美詩中有拉丁文詞匯,可以給學生展示。凱汀接著讓學生仔細觀察櫥窗里展出的校友的老照片,描述這些校友和身邊這些學生的相似之處,他沒有說教式地告訴學生應(yīng)該怎么做,而是以情感人,啟發(fā)學生領(lǐng)悟要抓住今天的理念。這些句子可以讓學生聽寫出來,并讓他們回答如下問題:
①Why does Mr.Keating whistle?
②Is “O Captain,My Captain” addressed to a respected captain who happens to have the same name as an American president?
③Could you find alternatives for “the best days are first to flee” in this scene?
這些問題旨在幫助學生理解凱汀老師的個人魅力和教育理念,把握人物性格,提高欣賞能力。如果這些問題他們不能用英語回答出來,可以先給一些暗示,幫助他們鞏固語言的基礎(chǔ)知識。重復播放改片段后讓學生聽寫凱汀老師的經(jīng)典臺詞,例如:“Because we are food for worms,lads.Because,believe it or not,each and every one of us in this room is one day going to stop breathing,turn cold and die.”(因為我們大伙兒都難免一死,不管你們信不信,屋里的每一個人將來都會停止呼吸,變冷,死亡。)
片段二:凱汀坐在教室前方的講桌上,開始給學生講解《了解詩》這本書。文斯?普利察是該書作者,在緒論中他認為,優(yōu)秀的詩歌就是在韻律和修飾上必須流暢,然后問兩個問題:一是詩篇的目的表現(xiàn)得多么有技巧,二是上述的目的有多么重要?前者評價詩的完美性,后者評價詩的重要性。他將詩的評價以量化的方式處理,所謂偉大的詩歌就是“完美性”方面的得分乘以“重要性”方面的得分。凱汀認為這種說法是胡扯,并要求學生將緒論撕掉。有這樣幾句經(jīng)典臺詞:“We don’t write poetry because it’s cute.We read and write poetry because we are members of the human race.And the human race is filled with passion.Medicine,law...necessary to sustain life.But poetry,beauty,romance,love,these are what we stay alive for...”
其語言并不難理解,但內(nèi)涵豐富,凱汀的話富于哲理,發(fā)人深思,可以讓學生結(jié)合他們自己的經(jīng)歷進行討論。并設(shè)計如下問題:
①What does your teacher ask you to do with the bad or misleading part?How do you feel about Mr.Keating’s method?
②What’s your purpose of studying literature?
③Can you compare your life and literature(poetry)?
這些問題旨在激發(fā)學生結(jié)合他們自身的經(jīng)歷思考學習英語,學習文學,了解人生的目的。由于該片段中凱汀語速較快,句子較長,可以給學生重復播放幾次。
2.3課后學生分組模仿經(jīng)典對白,然后回到課上分組發(fā)表。
由于班級人數(shù)較多,提前將學生分成4人一組,發(fā)表內(nèi)容和形式不限。學生可以選取影片情景進行角色表演;選取片段,將電影靜音后進行配音表演;針對電影情節(jié)、人物特點、語言、文化甚至某句給人印象深刻的臺詞等展開自由評說等。
如果采取角色表演的形式發(fā)表,學生為了演得好,必須在課后進行大量的聽和模仿,一遍一遍地重復演練。配音活動的要求也很高,首先要把人物對白準確地記下來,之后要模仿演員的腔調(diào)和語言說話,達到發(fā)音地道、感情飽滿才能做到惟妙惟肖,才能符合電影表現(xiàn)的特定情景。如果他們采取第三種形式,事先就一定得先進行小組討論,練習時可以是自問自答,想象對面有傾聽者,在討論過程中可以運用電影中人物的語言特點、表情及手勢等。
2.4所有學生寫觀后感。
英語電影不僅適合聽說訓練,還可用來進行寫作活動,寫作活動可以從一定程度上促進聽說能力的提高。寫觀后感不限定題目,學生可從劇情、人物、文化差異或口語句型等方面展開,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寫的同時也能更深刻地理解電影,回憶和加深印象,課堂上的討論也很容易寫進觀后感中。在作文收上來之前,讓學生小組進行作文交換評改,并討論,然后教師評閱。
3.結(jié)語
《春風化雨》是一部經(jīng)典的極具文學性的英文原聲電影,以之為例,說明英文電影不僅可以為課堂營造良好的英語環(huán)境,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反復觀看重點片段,進行適當?shù)穆犃?、口語和寫作訓練活動,在促進學生聽、說水平的提高的同時,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這樣我們才可以高效地在大學英語課堂上利用英文電影教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