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蒹葭全文朗讀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在詩文閱讀的教學中,要注重文化傳承:創(chuàng)設情境,拉近生本距離;學習語言,著眼方法指導;解讀作品,宜有文學眼光;優(yōu)化練習,提高課堂效益。通過這樣的策略和方法,讓民族文化的精髓融入學生的精神和血肉,使學生具有民族語言、民族自信、民族精神。
關鍵詞:
詩文閱讀;民族文化;傳承;策略
詩文特別是古典詩文是中國民族文化的基因,是中國文化的標識、中國人的內(nèi)核,學習詩文,必然會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所以在詩文閱讀的教學中,要注重文化傳承。現(xiàn)對主要教學策略作出簡要分析。
一、創(chuàng)設情境,拉近生本距離
范讀渲染情境:教師聲情并茂的范讀,既傳韻,又傳情。范讀出于教師的口,入于學生的耳。在和諧婉轉(zhuǎn)的韻律中,學生通過想象在頭腦中再現(xiàn)課文的情境,加強對課文的內(nèi)容和形式的理解。音樂烘托情境:比如,在學習《蒹葭》一詩時,可播放《在水一方》。《在水一方》的歌詞是臺灣著名作家瓊瑤根據(jù)《蒹葭》改編的。借此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營造學習氛圍。角色體驗情境:在教授一些情節(jié)生動、人物對話描寫較多的文章時,可以嘗試讓學生用表演的方法來進入情境,從而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其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以《圯上敬履》為例,可以把全班同學每三個人分成一個小組。首先,分角色朗讀,一人敘述語言,另兩人讀老父與張良的對話;其次,讓學生自查解釋和譯本,理解內(nèi)容后再由每組中的兩個人去表演,要求對話要用現(xiàn)代語言。這樣學生學得主動,學得愉快,記得牢固,并且鍛煉了表達能力,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二、學習語言,著眼方法指導
溯本求源:漢字是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它承載著先人的思想和智慧。漢字是音形義的結合體。教學中可以利用因形釋義、因義辨形的方法,讓學生掌握部分高頻漢字的字形結構和字義起源。這樣做,有利于學生快捷有效地學習漢字。整合貫通:教學時可將漢字教學與閱讀教學整合起來。漢字教學,并不是要開設獨立的識字、寫字課,而是要把對漢字形與義的剖析作為一種有意識的、常態(tài)化的行為貫穿于語文教與學的全過程。如《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后人對這首詞歷來都是推崇備至。教學這首詞,關鍵要有一個切入點,這個點可以是詞前小序中的“兼”字,由它入手,拎起全詞的教學,可謂綱舉目張。詞前的小序?qū)懙剑骸氨街星?,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毙⌒蚪淮藢懽鞯臅r間、背景,也含蓄地流露了寫作目的?!凹妗笔且粋€會意字,《說文解字》:“兼,持二禾?!敝祢E聲《說文通訓定聲》:“手持兩禾為兼。”因為“兼”是一手將兩禾合并在一起,所以“兼”表示同時具有幾樣東西或做幾件事?!凹妗弊帜芨嬖V我們這首詞所涉及的內(nèi)容不止一個方面。除了對弟弟子由的懷念外,至少還有另外一方面的內(nèi)容,另外的情感流露,它需要我們在讀詞時細心揣摩并加以體會。教學中引領學生抓住小序中的一個“兼”字,在結合此字構造上的特點、理解字義的基礎上,設計一個主問題:你能從哪些詩句中感受到詞人對弟弟子由的懷念?除此之外,從詩句你還能體會詞人怎樣的情感?可結合具體詩句來談。將對這個字的揣摩推敲與全文的理解聯(lián)系起來,起到牽一發(fā)動全身的作用。這是將漢字教學與閱讀教學巧妙融合的有效做法。
三、解讀作品,宜有文學眼光
選入中學語文課本中的詩文大多是情文并茂、文質(zhì)兼美。我們要引導學生用文學眼光來欣賞這些詩文,從而培養(yǎng)其閱讀、欣賞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能力。
(一)巧妙設計問題,找準教學突破口,引領學生去感知、品味、理解。
作者平時積累了許多情感,遇到某個契機,有了情感的突破口,才演繹成了篇章,這就是“靈感”。情感的突破口可以是一個人、一種物,也可以是一次經(jīng)歷、一個念頭等。一個理想的突破口往往意味著閱讀思路從混沌到有序,起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效果。如講李煜的《虞美人》??勺プ∫粋€“愁”字來引領學生品味詞的內(nèi)容:哪個詞可以概括詞人的感情?你能從哪里感受到“愁”呢?作者是怎樣來表達愁情的呢?突破口找得巧,課就能上得清晰流暢,學生的品味也能隨著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展開而不斷地升華。另外,如《湖心亭看雪》可抓住一個“癡”字,《圯上敬履》可抓住一個“敬”字??傊煌钠?,不同的教學目標,可借助不同的方法,或關鍵字詞,或題目,或開頭,或結尾,或人物,或情節(jié),不一而足。
(二)知人論世,聯(lián)系作家的生平經(jīng)歷和創(chuàng)作背景來解讀。
“知人論世”既是閱讀欣賞古代文學作品的前提條件,也是一種方法?!爸苏撌馈睍r可引入的背景材料,一般包括“作者生平事跡”、“時代背景”、“創(chuàng)作動機”、“他人評價”等等。通過這些材料的勾聯(lián),獲取與課文有關的背景知識,能更好地解讀課文。教學中的“知人論世”,不應為了交待時代背景而孤立地安排,而是應在學生理解課文需要的時候出現(xiàn)。恰到好處、有的放矢地穿插背景資料,才能收到加深理解、啟迪思維、激活課堂、提高效率的效果。教學過程中的“知人論世”應避免只是做為一個環(huán)節(jié)走一下過場,不能為理解詩文內(nèi)容服務;或過早出現(xiàn)先入為主,造成概念化的思維定式。
(三)拓展勾聯(lián),豐富教學內(nèi)容。
在授課過程中可以補充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使學生對作家作品的認識更全面。如教學辛棄疾的《西江月》,可聯(lián)系《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比較二者在內(nèi)容、風格、表達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從而建立對同一作者不同作品的個性化的認識。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閱讀與課文同類或相關的作品,這些材料與課文或是在內(nèi)容上有相同之處,或是在主題、表現(xiàn)手法上有相似點。如教學《曹劌論戰(zhàn)》一文,可以讓學生在對比閱讀理解《子魚論戰(zhàn)》一文的大意,加深對課文“政治上取信于民,軍事上后發(fā)制人”這一戰(zhàn)略戰(zhàn)術的理解。無論何種方式,目的在于形成比較。比較可以是異中求同,也可以同中求異。同中求異是為了明確其差別,獲得個性化的認識;異中求同是為了探尋其規(guī)律,歸納共性要點。在試題命題的過程中,我會嘗試引入比較的方法。如有一次命題,在古詩文閱讀部分,我選取的是曹植的《美女篇》與《陌上桑》進行比較?!赌吧仙!吩谥袊膶W史上具有很大的影響,不少人寫過對此詩的模擬之作。下面是曹植的《美女篇》的節(jié)選,你覺得這首詩在人物塑造上與《陌上桑》有什么相似之處?寫出一點即可。美女妖且閑,采桑歧路間。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攘袖見素手,皓腕約金環(huán)。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瑯玕。明珠交玉體,珊瑚間木難。羅衣何飄飄,輕裾隨風還。顧盼遺光彩,長嘯氣若蘭。行徒用息駕,休者以忘餐。用這樣的比較,能使課內(nèi)的獲得與課外的考查結合得更為自然,更好地考查學生舉一反三、適當遷移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并體現(xiàn)《陌上桑》對后世文學的影響,滲透一種文化傳承的理念。
四、優(yōu)化練習,提高課堂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