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外甥打燈籠歇后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guān)鍵詞】概念整合理論 歇后語 空間關(guān)系 新創(chuàng)結(jié)構(gòu)
一、引言
歇后語是人民群眾在生產(chǎn)生活實踐中創(chuàng)造出的,因此歇后語具有濃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同時具有語言形象生動,幽默風趣且富于哲理,結(jié)構(gòu)短小精悍的特點。
歇后語屬于漢語特色語言現(xiàn)象,因此國外學者并未有太多關(guān)于此種語言現(xiàn)象的研究。國內(nèi)學者關(guān)于歇后語做了很多研究,陳望道(1980)在其《修辭學發(fā)凡》一書中將歇后語歸為“藏詞”并將其分為兩類:歇后藏詞語和辟解語。隨著認知語言學的發(fā)展,對于歇后語的研究也逐漸向認知方向發(fā)展,劉洪靜(2013)、李樂(2013)都是從概念整合理論角度對歇后語進行的解釋,分析了歇后語的認知機制和意義構(gòu)建。本文著重分析歇后語形成的心理空間中各要素的關(guān)系以及通過關(guān)系形成空間映射,可以更深入得了解歇后語內(nèi)涵意義的形成。
二、歇后語和概念整合理論
1.歇后語。歇后語的結(jié)構(gòu)通常分為前后兩段來表達某個特殊含義,前一部分是比喻或者隱喻,后一部分就是對于意義的解釋。在使用歇后語時,通常只說前半截,“歇”去后半截,人們通過前半截的比喻來猜想和領(lǐng)會歇后語的本意,這也是歇后語名稱的來源。歇后語按其構(gòu)成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邏輯推理式的,也就是從前半截的比喻部分推理出后半截的解釋部分,如:水仙不開花―裝蒜;另一類是諧音式的,其中諧音部分只存在于后半截的解釋部分,是在前一類的基礎(chǔ)上增加的諧音,如:炒了的蝦米―紅仁(人)。
2.概念整合理論。概念整合理論是從福克尼耶的心理空間理論發(fā)展過來的,其代表作為福克尼耶于1997年出版的《思維與語言中的映射》?;镜母拍钫暇W(wǎng)絡(luò)模型包括了四個心理空間:即兩個輸入空間、一個類屬空間或者稱為普遍空間、一個合成空間。輸入空間映射具有部分與選擇的屬性,當輸入空間I與輸入空間II部分地投入到合成空間后通過“組合”、“完善”和“精致”三個彼此關(guān)聯(lián)的心智認知活動的相互作用產(chǎn)生新創(chuàng)結(jié)構(gòu)。“概念整合的本質(zhì)是關(guān)系的整合,因為信息輸入空間與空間之間的連通靠的是關(guān)系,關(guān)系將空間與空間連通起來才形成了認知網(wǎng)絡(luò)。”(王正元, 2009)空間與空間的關(guān)系表現(xiàn)為:因果關(guān)系;時間關(guān)系、空間關(guān)系;身份連通關(guān)系;部分與整體關(guān)系;特征、范疇、意圖關(guān)系。
三、從概念整合分析歇后語
空間之間的連通關(guān)系是構(gòu)成歇后語的重要因素,歇后語前半部分的比喻同后半部分的內(nèi)涵是在關(guān)系的連通下才能形成。下面用具體例子來分析,例如“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比喻有苦難言,這個歇后語讓聽話者形成兩個心理空間,輸入空間1包含有啞巴、黃連這些要素,輸入空間2包含有當事人、苦難這些要素,其中啞巴對應(yīng)的是當事人,而黃連則對應(yīng)的是苦難,類屬空間的主體遭受客體,基于空間與空間的因果關(guān)系,合成空間的內(nèi)容是當事人是啞巴,講不出話來,苦難是黃連,啞巴吃了黃連也不能形容黃連究竟有多苦,因此當事人遭受了苦難也沒有辦法述說自己在身體或者心理上的不適,由此產(chǎn)生的新創(chuàng)結(jié)構(gòu)就是自己遭受了苦難卻難以對別人講述。這就體現(xiàn)了空間之間的因果關(guān)系。
再例如“外甥打燈籠―照舅(舊)”,比喻人或事無變化,在這個歇后語中,輸入空間1是“外甥空間”,包括了外甥,親屬關(guān)系,打燈籠這些要素,輸入空間2是“舅父空間”,包括了舅父,親屬關(guān)系,被燈籠照這些要素。類屬空間是舅甥關(guān)系,在古代社會,舅父對甥男的撫養(yǎng)、工作和婚姻生活負有責任,因此舅父對甥男有一定的權(quán)威,甥男常享有僅次于舅父嫡親子女的繼承權(quán),可見舅甥關(guān)系的獨特性。這種特殊性也就形成了空間的身份關(guān)系,外甥和舅父的身份關(guān)系使得外甥打燈籠的時候照到的是P系親近的舅父,這也就是合成空間。而“舅”又與“舊”同音,因此通過諧音形成了新創(chuàng)結(jié)構(gòu)也就是“照舊”,形容人或事沒有變化。這就體現(xiàn)了空間通過身份關(guān)系進行了連通。
四、結(jié)論
同以往的從整合網(wǎng)絡(luò)類型來分析歇后語不同,本文主要是從空間與空間之間的關(guān)系來分析歇后語的形成過程,這也是歇后語得以形成的一個重要依據(jù),由此可見,歇后語是在空間關(guān)系的基礎(chǔ)上通過不同的概念合成網(wǎng)絡(luò)類型形成的,因此歇后語從“引”到“釋”具有邏輯性,使得人們在使用過程中“歇”去后半截聽話者也可以推理出其內(nèi)涵意義。這也為漢語歇后語形成過程的理解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
參考文獻:
[1]Fauconnier Gilles.Mapping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2]陳望道.修辭學發(fā)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
[3]李樂,孫毅.概念整合視閾下的漢語歇后語的認知動態(tài)機理考辨[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3,(4):33-43.
[4]劉洪靜.概念整合理論對歇后語的闡釋[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5-8.
[5]王正元.概念整合理論及其應(yīng)用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以一物起興,引起主題,這乃是比興手法的運用,也是以形象化取代或引出抽象“結(jié)論”的一種基本模式。我最欣賞的是那話語所傳達的特殊語境,及其隱含的人物心態(tài)、神態(tài)與復雜的可資聯(lián)想的豐富內(nèi)涵,而這些,恰恰是“直白說明”所不具備的。歇后語的高品位的文學價值,恐就在此了。
“外甥打燈籠――照舊”。這是敘述性語言,卻以“諧音”為橋梁,架設(shè)于一種抽象的社會現(xiàn)象的概括上。對于一個長期處于封閉、保守、緩慢滯后的無變化靜態(tài)生活環(huán)境中的人們,這個歇后語的使用頻率是高的。當人們迫切期待著改革、創(chuàng)新的局面出現(xiàn)時,遇到的卻是一切如故,依然如我,“外甥打燈籠――照舊”所表達的那種失望與無可奈何的情緒,便是很沉重的了。
優(yōu)秀的歇后語總在輕俏的調(diào)侃和諷喻中隱含著對丑惡的人和事的輕蔑、戲弄以及充滿信心、居高臨下的精神優(yōu)越感,這是它的真正人民性之所在,也是某些文人話語中不易取得的一種“民間優(yōu)勢”?!绑H屎蛋子――兩面光”,辛辣地畫出了油滑小人物兩面討好的市儈相;“繡花枕頭――一肚子草”,讓人想起胸無點墨卻故作斯文的花花公子;“聾子的耳朵――擺設(shè)”,不是對社會上頗為流行的諸多形式主義的事務(wù)有力地的一刺嗎?譬如有的“窗口”行業(yè)掛在那里的所謂“意見薄”便是一列。
“一青(清)二白。”我的話剛說完,爸爸接上來。
“嗯,對,對。”我點了點頭,又出了一個“八仙過海”。
“各顯神通。”我的話音剛落,爸爸又接著說,“你出的不行,太容易,我給你出幾個吧!啞巴吃黃連——”
“有苦說不出。”我搶先說。
“外甥打燈籠——”
“照舅(舊)。”
“竹籃打水——”爸爸又說。
“一場——空。”我故意拖著長音。
爸爸咂了咂嘴,搖了搖頭,說:“狗吃青草——”說完,他以為我們這下可對不上了,揚了揚眉毛,神氣地看著我。
我想了想,狗吃青草,不實在裝羊嗎?這個歇后語后面大概是裝羊吧,我說:“裝羊(樣)。”
“喲,想到了。”爸爸瞪了瞪眼睛,驚訝地說。
這下我可得意了。我也學著爸爸的模樣,咂了咂嘴,揚了揚眉,說:“怎么樣,看不出來吧?我還有兩下子吧!”
“我再給你對一個,”爸爸不服氣,“額角上放扁擔——”
“頭挑。”我不在乎地搖搖頭道。
“屎殼郎墊床腳——”爸爸瞪著眼睛看著我。
“哎呀,太容易了,那是硬撐。”我這下更得意了。
長衫子改夾襖——取長補短
吃了黃蓮吃甘草——先苦后甜
鼻子里插蔥——裝相(象)
冰天雪地發(fā)牢騷——冷言冷語
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竹籃打水——一場空
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張飛繡花——粗中有細
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砌墻的磚頭——后來居上
關(guān)公戰(zhàn)李逵——大刀闊斧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孔夫子搬家——盡是輸(書)
包公斷案——鐵面無私
王婆賣瓜——自賣自夸
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
竹籃打水——一場空
兔子尾巴——長不了
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門縫里看人——看扁了
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明珠彈雀——其得不復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謙受益,滿招損。
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聰明在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
萬事具備,只欠東風。
言必行,行必果。
吃一塹,長一智。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來也會吟。
大意失荊州,驕兵必敗。
1、此地無銀三百兩;賊娃子說夢話 —— 不打自招
2、熟過頭的石榴 —— 不攻自破
3、三天賣兩條黃瓜 —— 不慌不忙
4、瞎子捉迷藏;飛機上張網(wǎng) —— 捕風捉影
5、一腳踩進泥沼里 —— 不能自拔
6、七尺布攔腰剪 —— 不三不四
7、大姑娘上樓梯 —— 步步登高
8、一把利劍藏袖筒 —— 不露鋒芒
9、耗子啃菩薩 —— 不識大體
10、好心當作驢干肺 —— 不識好歹
11、十二月送蒲扇;三伏天借扇子;臘月買紙扇 —— 不識時務(wù)
12、一個跳蚤蹦起來 —— 不知去向
13、鴨子聽雷 —— 不知所云
14、風爆了皮 —— 不治之癥
15、隔著棉被撓癢 —— 不著邊際
16、入蟄的長蟲還了陽 —— 蠢蠢欲動
17、水里按葫蘆 —— 此起彼落
18、一個骰子擲七點 —— 出乎意外
19、頭發(fā)里找粉刺;地毯上找針 —— 吹毛求疵
20、大缸里放針;書桌上的筆筒;夜過巴州嚴顏 —— 粗中有細查
21、一二五六七;打獵忘了帶;說著葫蘆忘了瓢 —— 丟三落四
22、六點鐘的分時針 —— 頂天立地
23、蝎子懷里掛剪刀;中式服裝西式領(lǐng) —— 獨出心裁
24、八十歲演員扮孩子 —— 返老還童
25、害什么病開什么方 —— 對癥下藥
26、林黛玉的性子 —— 多愁善感
27、年老的老松樹 —— 根深蒂固
28、大舌頭讀報;沒牙佬念文章 —— 含糊其辭
29、七仙女下凡;戲臺上的裝飾;夢中游蘇杭 —— 好景不長
30、七斤面粉調(diào)三斤漿糊;水壺熬粥;葫蘆里看地圖 —— 糊里糊涂
31、螳螂捕蟬 —— 黃雀在后
32、拿著鏡子對月亮 —— 回光反照
33、酒醒不見牛肉 —— 悔之晚矣
34、屎殼螂戴墨鏡 —— 昏天黑地
35、木偶流眼淚 —— 假仁假義
36. 大海里行船,草原上放牧--漫無邊際
37. 鵝蛋石跌進刺蓬里--無牽無掛
38. 鵝卵石壘墻腳--根基不穩(wěn)
39. 鵝盆里不準鴨插嘴--無牽無掛
40. 鵝伸脖子--等著挨刀
41. 鵝在水中尋食--尾巴翹上天
42. 額頭角上擱扁擔--頭挑
43. 額頭上插牡丹--忍痛圖好看
44. 惡狗咬天--狂妄(汪)
45. 惡鬼見鐘旭--不得不老實
46. 惡狼扒門--成心糟蹋人
47. 惡狼對羊笑--不懷好意
48. 惡狼和瘋狗作伴--脾氣相投
49. 惡狼生個賊狐貍--不是好種
50. 惡狼學狗叫--沒懷好意
51、雞蛋碰石頭--------不自量力
52、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53、腳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54、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55、老鼠鉆風箱--------兩頭受氣
56、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57、門縫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58、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
59、潑出去的水--------收不回
60、騎驢看唱本--------走著瞧
61、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62、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63、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64、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65、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66、王八吃秤砣--------鐵了心
67、歪嘴講故事--------斜(邪)說
68、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
69、小和尚念經(jīng)--------有口無心
70、周瑜打黃蓋--------兩廂情愿
71、趕鴨子上架--------吃力不討好
72、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
73、瞎子戴眼鏡--------裝飾
74、猴子撈月亮--------空忙一場
75、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清
76、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77、小和尚念經(jīng)——有口無心
78、和尚訓道士--------管得寬
79、過年娶媳婦--------雙喜臨門
80、聾子見啞巴--------不聞不問
相關(guān)文章:
1.漢語諧音歇后語大全
2.諧音歇后語大全及答案
3.諧音歇后語大全
4.帶有諧音的歇后語
5.關(guān)于漢字的歇后語諧音
星期六晚上,我們家舉行了一次有趣的家庭智力。老爸老媽推選我當出題人和主持人,我一口答應(yīng)下來。
可是,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一道題,翻了七七四十九本書,好不容易想出一道:“魯迅、老舍的原名叫什么?”唉,真是的,我竟然出了這么簡單的題!老爸老媽肯定要輕松過關(guān)了??烧l知,老爸老媽竟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最后,還是老爸開口了:哎呀,真是的,小學生都會的題,怎么就想不起來了呢?不過,魯迅好像是叫周什么什么的.......“失望失望失望失望,我現(xiàn)在腦子里除了失望還是失望?!庇谑蔷蜏蕚涔即鸢?。誰知,老爸老媽同時拍桌:
“魯迅原名周樹人!”
“老舍原名舒慶春!”
他們爭著說,老媽可能太急了吧,差點把魯迅說成舒慶春,惹得我跟老爸笑的上氣不接下氣,弄的她滿臉通紅。
無奈之下我只好公布:“全部正確,各加五分!”他們聽了,立刻高興的齊身歡呼。
馬上要開始的是小學二年級的語文課《燕子過?!?。這篇課文,主要描寫的是一群從北方飛往南方過冬的燕子,不畏艱難困苦,頑強地朝著目的地不停地飛行。
“外甥打燈籠――照舊”“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孩子們整齊有素、興致高昂的歇后語接龍拉開了本課的序幕。緊接著,投影出現(xiàn)了一只展翅翱翔的燕子,師:“誰來啦?”生齊呼“燕子!”“小燕子她要――飛過大?!卑鍟把嘧舆^?!?。
教師問題導入:看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
孩子們紛紛舉手:“我想知道燕子過海去做什么?”“我想知道燕子靠什么過海?”“我想知道燕子過去了嗎?”“我想知道燕子為什么過海?”“我想知道燕子怎么過海?”“我想知道燕子過海遇到了哪些問題?”。學生是那樣迫不及待地要提出自己的疑問。
在孩子們提問的基礎(chǔ)上,老師歸納出三個問題:(1)燕子為什么過海?(2)燕子怎么過海?(3)燕子過海結(jié)果怎么樣?三個問題鉤織成了一張大網(wǎng),老師將這張大網(wǎng)拋擲到孩子們的腦海里,循循善誘、張弛有度、形散神一、精彩紛呈地完成了整篇課文的教學。
這堂課,對于初為人師的我,受益匪淺。
一、循序漸進閱讀感悟
對于低年級的孩子,讀課文是一個舉足輕重的環(huán)節(jié)。在本課的教學中,圍繞三個問題,教師三次指導學生閱讀,對所提問題一一解答。
一讀,開火車讀,解答問題為什么過海。
二讀,畫句子。畫出怎么過海的句子。
三讀,配音樂,情感升華。
二、多樣化方式解惑答疑
對第一個問題的解答,“小博士”向大家介紹候鳥的知識。第二個問題的解答,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導學生置身其境的感悟,用表演的方式理解動詞,理解用到的動詞所具有的表現(xiàn)力。多樣化的方式答疑解惑,會調(diào)動二年級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活潑不呆板、學生學得愉快,教師講得開心。
三、字、詞、旬、段、說、議有機整合
開篇板書,強調(diào)“燕”的寫法,寓寫字鞏固于篇章教學之中。第三自然段中的第一句話:“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見我們的船,就像雨點一樣地落下來,伏在甲板上休息。”這一句的教學,以情景、表演、比較等多種方式啟發(fā)學生理解詞義,如:“太”“落”“伏”的好處,由此深刻地讀懂段意,說的是燕子過海很不容易很辛苦,進而感知篇義,燕子那么辛苦,卻不停地飛呀、飛呀……燕子多么堅強,多么勇敢!在答疑解惑過程中,每一部分都讓學生練習用關(guān)聯(lián)詞說話,如因為……所以……,不管……還是……,有的……有的……這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對表達能力也是非常好的鍛煉。此外,課堂開始的時候歇后語的接龍游戲,使學生在娛樂中積累語言、快樂學習。課后,小燕子還捎來樹葉信,教會小朋友們寫生字。
師生們還舍不得跟小燕子告別,下課鈴聲倏然響起?;匚兑巳藙俚恼n堂,麗英就像上海這棵大樹上一只精致的鳥巢,孩子們?nèi)缭琥L爭暖、活力四射,如新燕啄泥、口溢芬芳。思想在這里碰撞出火花,生命從這里探尋著新鮮。
漫步在雨中的校園,沒有光艷照人的風景,我卻覓得一屢醉人的泥香。
關(guān)鍵詞:語文教學;語言;課題;課前談話;高效
中圖分類號:G658.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30-0050-01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親切的調(diào)侃,消除了學生緊張的心情;激情的鼓勵,增強了學生求知的欲望。但是這些無一不是停留在課堂層面的,這就要求課前談話要有明確的指向性。唯有明確指向語文教學,并且能為之服務(wù)的課前談話才是高效、生動的。要做到課前談話有指向性,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指向課文內(nèi)容
課前教師可以根據(jù)教授的內(nèi)容,精心設(shè)計談話的內(nèi)容,這樣就可以順利地為后面的學習服務(wù)。指向教學內(nèi)容的談話,學生也覺得有趣,聽課的教師也覺得上課的教師別有用心。如在上《畫楊桃》時,教師可以拿出楊桃讓學生觀察一下,然后從不同的角度看,并提問學生:你看到的是什么形狀?請思考為什么會不同?這樣既緩解了緊張的氣氛,又解決了文本的一些學習內(nèi)容,可謂是一舉兩得。
二、指向本課重難點
課前談話蘊含本課的重難點,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是寧波萬里學院校長林老師執(zhí)教的一堂數(shù)學課的課前談話。林老師在邊上候著,準備上課。教電腦的張老師在弄電腦。林老師抓緊利用這一資源,開始課前談話。林老師說:“同學們,你們好,你們知道今天是哪位老師給你們上課?”同學們都指著臺上的張老師說:“是他。”林老師說:“真的是他嗎?確定?”聰明的同學在林老師的暗示之下,改口說:“不是,是你?!薄盀槭裁从质俏??”“因為你說了這么多,肯定是你?!贝藭r,林老師走上臺介紹了自己,姓林。電腦老師,姓張。然后,林老師站在剛才張老師站的地方,請張老師站到他站的地方。這時,林老師說:“現(xiàn)在,我是什么老師?他是什么老師?”學生大笑說:“你還是林老師,他還是張老師。位置變了,人又沒變?”殊不知,林老師已經(jīng)輕而易舉就解決了這節(jié)課的重難點,因為他上的是“加法交換律”。
數(shù)學課可以如此,語文課又何嘗不行呢?教師在上歇后語(諧音)的時候,也用了這一招,效果甚好。師:老師知道你們很喜歡腦筋急轉(zhuǎn)彎,來玩幾個?生:好的,好的!師:狼到了北極,變成了什么?生:(遲疑)檳榔。師:你怎么知道的?生:音一樣的。師:哦,這類現(xiàn)象在語文里有個名字叫“諧音”。師:麒麟到了南極呢?生:冰激凌。師:同學們真聰明,馬上就學會了。這個諧音在我們的歇后語中也經(jīng)常用到。出示歇后語: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小蔥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三、指向文章的作者
作者是文本的靈魂,走進文本,一定要走進作者。課前先了解作者的信息,為以后深入理解文本可以起到鋪墊的作用。在教學《漁歌子》時,課前談話教師讓學生猜猜本詞作者張志和的名字都是誰給起的?學生十分感興趣,有猜爸爸媽媽起的,有猜爺爺奶奶起的……最后老師公布是皇帝給起的。在他16歲的時候,給皇帝呈了一份奏折,皇帝賜名“志和”,意為“心志平和”。詩人的寫作背景是他已經(jīng)厭倦了朝廷的明爭暗斗,被罷官后,就寄情山水,過著悠閑自在的生活。有了這些補充,學生在理解課文難點“斜風細雨不須歸”時,就輕而易舉地明白了“不須歸”就是不回朝廷。
四、指向語言的表達
于永正老師在“海峽兩岸小學語文名師教學觀摩活動”中,執(zhí)教蘇教版語文五上《高爾基和他的兒子》。師:你們能說一句歡迎我的話嗎?生:歡迎于老師來永康。師:很鄭重。只是眼睛沒看我,再說一次。(教會學生,與人交流時,眼神是很重要的,這是對人的尊重)師:不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就把意思表達清楚了。那你們怎么歡迎呢?生:熱烈歡迎于老師來永康。師:我可是從離這兒很遠的江蘇來,你能再用上一個詞語嗎?生:熱烈歡迎遠道而來的年輕的于老師來永康為我們上課……說一句歡迎的話對五年級學生來說并不難,但學生的歡迎語大都停留在“歡迎來”上,只是用了普通的常態(tài)的一種說法,雖然說對了,說完整了,說通順了,但是僅此而已。于是,于老師就基于本國深厚的禮儀文化,適時傳授給學生表達歡迎句的學問:看看你要歡迎的對象是什么年齡,了解來賓的身份、職業(yè)、職務(wù)等,來自哪里?再結(jié)合起來說一句歡迎句,效果就大不一樣了,來賓的感受、聽眾的感受也都不一樣了。這一簡單的歡迎句,是教師教學機智的體現(xiàn),它讓學生得到的是一輩子的發(fā)展,一輩子的能力,一輩子的語文素養(yǎng),一輩子的做人的素養(yǎng)。
五、結(jié)束語
總之,指向語文教學的課前談話能點燃學生上課的激情,能對他們順利完成教學任務(wù)起到鋪墊作用。雖然教師不能像名師一樣出神入化,但要學會用心地去設(shè)計一下課前談話,使課堂談話促進語文課堂的高效。
參考文獻:
關(guān)鍵詞:日積月累;好詞佳句;零落成泥;香如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p>
用陸游《卜算子?詠梅》來形容“日積月累”在新教材中的地位和功效,我想是最恰當不過了。她以“零落成泥”的方式灑落在各個《學習園地》中,內(nèi)容囊括詩詞名句、對聯(lián)、格言警句、成語、諺語、歇后語等類型。(注:“日積月累”和“好詞佳句”為了敘述方便有時相互通用)
下面我將對“日積月累”在新教材中的地位及應(yīng)對措施,尤其是有效應(yīng)用的方法策略,分四個步驟進行詳細闡述。寄希望于拋磚引玉,引起同行關(guān)注、研究!
一、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新教參的“教材編排”里略微提到過;“日積月累”要求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積累“好詞佳句”。具體怎樣指導沒有說明。在新教參《語文園地》的教學建議中,這樣指出:“‘好詞佳句’的教學應(yīng)穿插在口語和習作的教學之中并為之服務(wù)。”所以,這種不重視的結(jié)果,導致“好詞佳句”的學習似乎只能迫于無奈而圓圈吞棗。難怪“日積月累”只有“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落得個孤芳自賞的尷尬境地!
其實不然,愈是處在尷尬之境,愈要慎重待之!愈要使學生學得有興趣!
處方一:高度精煉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
“好詞佳句”的“詞”“句”在新教參上并沒有作出詳細的意思解釋、說明,所以,我是否可以理解為“這些內(nèi)容并不全是要求小學生必須通過意思翻譯而弄懂的”?譬如:古詩詞、古名句和一些格言警句等。語文教學應(yīng)遵循新課程下“重積累、應(yīng)用、感悟、整體把握”的指導思想。所以,我們在實際教學時就有必要注意引導學生從詞句的整體角度去把握、感知。那么,在教學時,導入語的設(shè)計,就顯得非常重要,必須具有一定的高度,而且要盡量做到簡潔、精煉!
首先,高度決定視角。
導入語的高度,能夠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去俯視這類知識,有一個整體意識,從而增強學生的領(lǐng)會力和感悟能力。例如:第一次積累“詞”這種文體,因為這不是以往課本中出現(xiàn)的一個個的詞語,而是一種文體,為了使學生對“詞”有更深的認識和感悟,教師就必須站在“詞”這一類知識的高度設(shè)計導入語,以一些“詞”的文學常識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啟蒙教育??蛇@樣導入:
“我國悠久而燦爛的文明海洋,催生了唐詩、宋詞這兩顆璀璨的明珠。唐有著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他們的詩篇永垂千古:宋有著名的詞人辛棄疾、蘇軾、李清照等,他們所寫的詞與唐詩一樣流芳千古,為后人傳誦至今。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詞,這個‘詞’不是平常所說的一個一個的詞,而是一種和唐詩一樣的文學體裁!”
這樣的導語會使學生跳出學一個一個詞的小圈子,其思維的角度一下子站在了和唐詩一樣偉大的文學體裁中,進而進入了文學歷史的長河,隨即有了一種居高臨下之感,也就有了一個整體的意識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會由原來狹隘的背誦積累上升到一種與唐詩一樣可以去感悟和領(lǐng)會的境界。但是,也能知道“詞”和唐詩是有區(qū)別的,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分辨出哪是唐詩哪是宋詞,有了一種類的區(qū)別和比較,并且從老師的高度視角的導入中,獲得一種學習偉大文學體裁的歷史文化使命感和榮耀感,興趣自然而生!
其次,精煉來自模仿。
經(jīng)典始于模仿,貴于創(chuàng)新!“好詞佳句”本身具備的精煉程度已經(jīng)是極致了,因此,平常教學中老師的一些瑣碎口頭禪,引導語的冗長繁瑣,與“好詞佳句”的精煉一鮮明對比,顯然暗淡失色。試想,這樣的導入語,怎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心理暗示,不可忽視。而且,導入語的設(shè)計要求,在課標中就有明確要求,盡量做到“簡潔有力、方向明確”。仍以學“詞”為例:
卜算子?詠梅(五上)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師:風雨春歸,飛雪春到?;ㄖΡ虑危粸榘汛簣?。山花爛漫,她在叢中笑?!八敝傅氖钦l?
生:梅花。
師:是的,剛才老師把的一首詞《卜算子?詠梅》改編而成這首小詩,你們想不想學?
生;想!(響亮的回答)
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老師精煉的導入語中得到激發(fā),在學習中,甚至也學著自己改編詩詞。
二、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新教材按主題分組編排。每組教學內(nèi)容分有“導語導學、精略讀課文、學習園地”三塊組合而成。如果“導語導學”是一日之晨,“精略讀課文”是精彩紛呈的白天,那么“學習園地”該是一個單元知識點的黃昏了,而“日積月累”又是學習園地中的一部分,故,好比是黃昏中的一點光,也只有“黃昏獨自愁”了!但是,考試中“日積月累”所占的比分與之所處于教材中的“黃昏地位”卻極不相符??v觀每次考試,其所占比分在5-10分左右,這是一個很大的比重!
其所處的“黃昏地位”導致其簡單教學,從而與考試之間存在矛盾,豈不是“更著風和雨?”學生以背誦、默寫方式而學習以應(yīng)付考試,根本談不上延伸、拓展。與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相去甚遠,也失去了這些精美語言的人文性作用。學習不僅僅是為了考試!
處方二:立足課內(nèi)基礎(chǔ),放眼課外延伸
《課標》指出:“小學語文教科書是語文教學的載體,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把語文教學與自然界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聯(lián)系起來,還要根據(jù)教材的內(nèi)容,進行發(fā)散性的教學,從而拓寬學生的視野?!痹凇叭辗e月累”中進行歇后語的教學,這一原則顯得尤其重要!
1.立足課內(nèi),搜集資料,延伸課外(三下園地八為例)
八仙過海一各顯靈通
孫悟空大鬧天宮――慌了神
韓信點兵一一多多益善
張飛穿針――粗中有細
四月的冰河――開動(凍)了
隔著門縫吹喇叭――名聲(鳴)在外
師:同學們,這些歇后語中的人物你知道多少?感興趣嗎?
生1:我知道豬八戒
生2:我認識諸葛亮
生3:我還知道林黛玉
師:看來同學們課外知識知道得真多!你還能搜集到哪些人物有關(guān)的歇后語?做到以下四個要求,生活中常用的、生動有趣的、自己能弄懂的、膾炙人口的。課堂上我們一起來分享你的成果。
2.課外延伸,整理加工,回到課內(nèi)
知識猶如海洋,有時也會迷失方向,而教材的安排內(nèi)容就是一個很好的導航標,千萬不可犯本末倒置的錯誤,畢竟學生的精力和認知有限,把課內(nèi)的知識掌握熟練了,才能在課外知識的海洋游得更遠!所以,在課外延伸的過程中,教師要起到一個導航 的作用。經(jīng)過加工整理后的課外知識,幾天后:
生:諸葛亮彈琴――計上心來
豬八戒西天取經(jīng)――三心二意
林黛玉葬花――自嘆命薄
林沖到了野豬林――絕處逢生
師:看得出來,同學們這次作業(yè)完成得非常漂亮!大家“八仙過海――各顯靈通”,也學到了很多書本之外的知識,真可謂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啊!
事實證明,這種立足課內(nèi),課外拓展的學習真是受益匪淺,學生興趣盎然地搜集到更多的人們喜聞樂見的歇后語,同時在搜集過程中,對這些歇后語出自的作品也頗感興趣!這真是意外收獲!
三、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好詞佳句”中的古詩詞或詩詞名句均出自于唐詩、宋詞、元曲,具有詩韻之美。而格言警句具有勵志之美、對聯(lián)的對仗之美。濃縮即精華,高度提煉的格言警句和對仗工整的對聯(lián)方寸之間盡顯文字風流。至于其它的成語、諺語、歇后語等,或是出自典故,或是來自古代勞動人們生活經(jīng)驗的提煉,或是民間口頭文化的傳承等等,均具特色之美。
在“精讀課文”的群芳吐艷,“略讀課文”的姹紫嫣紅,及口語交際、習作訓練的落英繽紛中,“好詞佳句”顯得那樣從容淡定,無意去爭,她以其獨特的語言精華之美散發(fā)出梅花般的幽香,卻“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睆亩於ā叭辗e月累”在新教材中的的特殊地位――幽香地位。
處方三:形式豐富多樣,生動有趣背誦
傳統(tǒng)的機械記憶是種非常枯燥乏味的方法,顯然不符合“日積月累”特有的語言精華所散發(fā)的幽香之美。如果我們能豐富背誦的形式。學生“好詞佳句”的積累活動將煥發(fā)生機和活力。
1.經(jīng)驗交流背誦。適合較難背的部分,如五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七“日積月累”要求學生積累以下成語:
同仇敵愾 臨危不懼 勇往直前 前仆后繼 力挽狂瀾 中流砥柱 大義凜然 豪情壯志 不屈不撓 披荊斬棘 奮發(fā)向上勵精圖治 眾志成城 舍生取義 任重道遠 再接再厲
這16個成語互不關(guān)聯(lián),要學生一下子記住的確是一件很難的事。于是我讓學生自己想辦法記憶,看看誰的方法最好,讓記得快的學生介紹他們的經(jīng)驗。再由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其中一種方法再記憶,效率一下子提高了許多。
例如:有位同學針對以上詞語進行分類,殺敵作戰(zhàn)一類,立志圖強一類;還有一位同學把每個詞套用一個人物,如勵精圖治想到諸葛亮,豪情壯志聯(lián)想到項羽,舍生取義夏明翰等等。
(記憶方法有了對比,也有更多的選擇,他們就不覺得枯燥無味了。)
2.激勵促進背誦。有些內(nèi)容不太難,如歇后語,都是一些平時生活中喜聞樂見的,如五下園地四:
劉關(guān)張?zhí)覉@三結(jié)義――生死之交
孔明借東風――巧用天時
關(guān)公赴會――單刀直入
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fā)
粱山泊的軍師――無(吳)用
孫猴子的臉――說變就變
于是我著重提高他們的記憶速度,采用激勵法,嘗試著讓背得快的學生站起來大聲背。背得又快又好的即可在軟黑板上自己的照片處貼上“記憶大王”“記憶之星”等稱號。
(有了這種稱號的激勵,小學生背誦的勁頭一個比一個高!)
3.聯(lián)想順序背誦。適合有順序的事物,如五上語文園地三:
四時之風
春風能解凍,和煦催耕種。裙裾微動搖,花氣時相送。
夏風草木熏,生機自欣欣。小立池塘側(cè),荷香隔岸聞。
秋風雜秋雨,夜涼添幾許。颼颼不絕聲,落葉悠悠舞。
冬風似虎狂,書齋皆掩窗。整日呼呼響,鳥雀盡潛藏。
(學生抓住“春夏秋冬”順序,聯(lián)想到這四個季節(jié)的風各具什么特點,背誦起來自然輕松有趣!)
4.多種競賽背誦。如詩歌名句背誦,同桌競賽、小組競賽、男女生競賽法……可以是整首詩句背誦的比賽,也可以是上下句對接的比賽。這些平常用到的方法雖然不夠新穎,但是很實用,不一一舉例。
形式多樣的背誦方法,激發(fā)了學生興趣,使背誦成了充滿激情與挑戰(zhàn)的學習活動,而不再是機械的死記硬背。這樣學生學的自然輕松,效果也顯而易見!
四、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優(yōu)美的詩句、精煉的詞匯濃縮而成的語言精華,像一朵朵散發(fā)著幽香的臘梅,“零落成泥”地灑落在新教材各個“學習園地中”,本身散發(fā)出的氣味使得人不禁的尋芳而來。通過以上幾種方法,已經(jīng)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從而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以至樂此不疲、孜孜不倦地去主動學習、探索。但是,要讓學生達到完全掌握的目的,僅僅學會了還遠遠不夠,最好的檢驗方法就是實踐應(yīng)用!只有這樣,“好詞佳句”這株臘梅“零落成泥”的功效才能“香如故”!
處方四:良性循環(huán)發(fā)展,促進積累應(yīng)用
“好詞佳句”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其積累和應(yīng)用也在同時進行。積累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應(yīng)用,熟練地應(yīng)用反過來激勵學生更加樂意的積累。
回到新教參《語文園地》的教學建議:“‘好詞佳句’的教學應(yīng)穿插在口語和習作的教學之中并為之服務(wù)?!?/p>
1.“好詞佳句”在口語交際中的應(yīng)用
學生若能夠把積累到的一些詩句、歇后語、成語等脫口而出,變成自己的語言,原本簡單的語言立刻就會變得,生動起來。試想,一個出口成章的,能夠在口語交際練習中侃侃而談,娓娓道來學生,哪個不羨慕?而且,學生在這樣的講話中有成就感,更能激發(fā)他們自覺積累“好詞佳句”的激情和動力!達到積累與應(yīng)用在口語學習中的良性循環(huán),同時也達到好詞佳句學習與口語交際學習的良性共進。(篇幅有限,此處不作舉例)
2.“好詞佳句”在習作訓練中的應(yīng)用
當積累歇后語的熱情和數(shù)量達到一定程度后,在一次習作訓練時,我刻意地進行引導:
師:“同學們,大家掌握了這么多的歇后語,老師為你們高興,我們積累的這些歇后語都很有意思,可是僅僅會背會填寫,或者說話時能用上一兩個,那還不夠有意思,如果我們在寫文章的時候也把他們用上,那才有意思呢!你的話語就幽默了,文章的語言也會一下子變生動形象,老師改作文寫評語就不會‘外甥打燈籠――照舅(舊)’了。要不要試一試?大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吧!”
我話剛落音,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連續(xù)幾個歇后語一下激活了學生的興趣,同學們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
有一位學生這樣描寫語文朗讀課:“在語文課上,張老師教我們詩歌《楓橋夜泊》的欣賞和朗讀。當老師想找一位同學朗讀課文,由于聽課的老師太多,大家都顯得有些緊張而不敢舉手,真是‘孫悟空大鬧天宮――慌了神’。眼看就要冷場了,看著張老師略顯焦急的神情,我怕老師難堪,就勇敢的舉起手來。我鼓足勇氣,大聲而有感情地按照老師指導的方法朗讀完畢,博得了全場熱烈的掌聲。心里美滋滋的。心里想:我在這么多老師和同學面前展示了我的朗讀水平和勇氣,終于‘黃鼠狼掀門簾――露了一小手’了。”
真沒想到,平時作文不怎么樣的李明星這個小片段如此精彩,我從心里感到高興。真希望這樣的學生就像“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3.“好詞佳句”在生活中的應(yīng)用
語文學習來自生活,回歸生活?!昂迷~佳句”的積累除了應(yīng)用于學習,我還鼓勵學生在實際生活中也常常嘗試應(yīng)用。這樣的積累與應(yīng)用訓練,不僅擴大了學生積累的知識范圍,開闊了視野,同時也把很容易造成死記硬背的形式轉(zhuǎn)化成了一種靈活多變,使學生思維活躍易于創(chuàng)新的練習形式。在這一過程中產(chǎn)生的積累與應(yīng)用的良性循環(huán),更加促使學生熱愛“好詞佳句”的積累和學習!
“日積月累”這株梅花,獨自開放在驛站外的斷橋邊(單元末的學習園地),鮮有人欣賞、問津,況且還要兼受“教學和考試”矛盾的風雨,但是,其獨特的芳香,吸引著老師們和同學們的喜愛。她以“零落成泥”的形式散落課文各處,碾成塵泥,如果老師能精心開發(fā)和培育,這株梅花何愁不“香如故”呢?我們的學生也會在老師的培育下,就像這株臘梅一樣綻放出幽香!
參考文獻:
[1]雷玲主編,《小學語文名師教學藝術(shù)》,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2008-9-1月第一版
[2]邱文偉主編,《唐詩宋詞三百首》,甘肅文化出版社出版,2009年7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