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西周時期教育的主要內容范文

西周時期教育的主要內容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西周時期教育的主要內容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西周時期教育的主要內容

第1篇:西周時期教育的主要內容范文

先秦時期有采集詩歌以觀察民風的制度,并將以詩歌整理成的樂舞作為宣王道、匡世俗、正人倫和美教化的工具。而世人對于樂舞的審美也正是基于此,以為由此可見國之盛衰,所以后來吳國公子季札在魯國欣賞保存下來的周代樂舞時,就將這些樂舞與其所產(chǎn)生的情景聯(lián)系起來,通過對樂舞的賞析作出對當時政治狀況的評價。

一、早期先民樂舞

據(jù)古籍記載,我國最古老的樂舞應該是伏羲氏時期所做的“立基”“扶來”與女媧氏時期所做的“充”樂。上古時期,樂舞肇始之初,它就同時兼具了愉悅生活和原始崇拜祭儀的功能。在這種樂舞中,可以看到早期先民的生活方式、勞動習俗等,以及他們對自然的敬畏并與之抗爭、適應,從而達到一種動態(tài)的和諧統(tǒng)一的艱辛歷程。

早期樂舞與宗教祭祀巫術儀式的聯(lián)系也十分緊密,先民認為在舉行狩獵與農(nóng)耕等儀式時進行歌舞活動,會有相應的神靈受到巫術的感應而給予保佑?;谶@些對樂舞所賦予的一些超自然的想象,早期先民們對音樂家和舞蹈家們也設想出了不同于常人的形象,他們從直觀出發(fā),把天、地、人視為一體。同時在古代傳說中,還有很多關于戰(zhàn)爭的舞蹈,如在《尚書?大禹謨》中記載大禹和有苗氏征戰(zhàn)后,“舞干羽于兩階,七旬,有苗格”。宗教性質的樂舞如“云門”“咸池”以及“韶”等,在先秦時期以至近代都仍非常有名,孔子就曾因聞“韶”而三月不知肉味。

二、西周禮制和樂舞制度

周代是我國古代樂舞發(fā)展的最高峰,主要表現(xiàn)在它繼承、集中了前代的樂舞,制定了完整的宮廷樂舞體系和教育制度,把樂舞的教化功能提到了空前的高度。同時,這一時期的樂舞發(fā)展主要表現(xiàn)在對往圣、先人和英雄的崇拜以及對其功德業(yè)績的反映與歌頌,是以藝術化的形式再現(xiàn)的民族歷史。它的興盛對西周乃至今后的中國封建社會的舞蹈發(fā)展都起到了象征禮化的作用,在推行政治性社會教化的儀禮化道路上,被歷代王朝所推崇。

周朝建立之初,制定了一套涉及國家各項典章制度以及個人倫理道德修養(yǎng)、行為準則規(guī)范的禮儀制度,這就是“周禮”?!抖Y記?禮運》中記載,“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飲,蕢桴而土鼓,猶可以致其敬于鬼神?!笨梢娫谶@類活動中已經(jīng)有了祭品,而且還出現(xiàn)了屬于這類場合特有的儀式。同時,周人把“樂”看得也很重?!抖Y記?樂記》中說:“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币饧慈绻鐣现挥小岸Y”,那么各等級就會離心離德,社會共同體就會很快瓦解。而“樂”正是與“禮”互補而具有“合同”作用的文化因素?!皹贰钡谋举|是“和”,即適度,合制。

西周時期的宮廷樂舞體系在禮樂制度下得以確立。周初,周公制定禮樂,產(chǎn)生了“六代舞”,成為西周初期宮廷雅樂的主要內容。按《周禮?春官》所記,“六代舞”是周代雅樂實施的重要內容,主要用于吉禮和嘉禮,在“事邦國之鬼神抵”的重大活動中使用。

三、禮崩樂壞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

到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國歷史發(fā)生了重大轉折,周王室不再具有控制諸侯的力量。于是王綱解紐,諸侯交爭,“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同時各諸侯國在語言文字、風俗習慣、政治方式、經(jīng)濟措施、交通形勢等方面,也存在諸多歧異,形成了植根于不同歷史淵源背景和地理環(huán)境上各具特色的詩歌樂舞文化。

政治上的權力爭奪,同樣也破壞了周朝的宗法禮儀制度。春秋戰(zhàn)國時期,以卿大夫為代表的新興地主階級,在奪取國君權力的同時,也僭用諸侯之禮,甚或僭用天子之禮。孔子對此曾進行過嚴厲的斥責。《論語?八佾》記載,季孫氏“八佾舞于庭”。八佾是奏樂舞蹈的行列,也是表示社會地位的樂舞等級、規(guī)格。按周禮規(guī)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身為正卿的季氏,只能用四佾,他卻用八佾。在孔子看來,這是“禮崩樂壞”的表現(xiàn),是大逆不道的行為。

但是,發(fā)生在戰(zhàn)國時期的“禮崩樂壞”,并不是說明禮樂制度發(fā)展到戰(zhàn)國末期就失傳或廢止了,而是禮樂所象征的政治功能喪失了。但禮制作為上層建筑,已成為當時社會的倫理道德規(guī)范。同時樂舞以藝術表演的形式對當時社會的美學價值觀構建依然起著主導性作用。在這一時期,由于禮樂擺脫了為政治服務的工具職能,成為更為純粹的思想教育手段,得到了相應的更大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吳小如,劉玉才,劉寧等.中國文化史綱要[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2]廖輔叔.中國古代音樂簡史[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64.

[3]莫非.“六舞縱歌,禮樂傳承”―――試論西周紀功樂舞興盛的原因[J].浙江藝術職業(yè)學院學報,2008,(01).

第2篇:西周時期教育的主要內容范文

先秦時期有采集詩歌以觀察民風的制度,并將以詩歌整理成的樂舞作為宣王道、匡世俗、正人倫和美教化的工具。而時人對于樂舞的審美也正是基于此,以為由此可見國之盛衰,所以后來吳國公子季札在魯國欣賞保存下來的周代樂舞時,就將這些樂舞與其所產(chǎn)生的情景聯(lián)系起來,通過對樂舞的賞析做出對當時政治狀況的評價。這種觀點也開啟了后來的儒家詩教說的先聲。

一、早期先民樂舞

據(jù)古籍記載,我國最古老的樂舞應該是伏羲氏時期所做的“立基”“扶來”與女媧氏時期所做的“充”樂。上古時期,樂舞肇始之初,它就同時兼具了愉悅生活和原始崇拜祭儀的功能。在這種樂舞中,可以看到早期先民的生活方式、勞動習俗等,以及他們對自然的敬畏并與之抗爭、適應,從而達到一種動態(tài)的和諧統(tǒng)一的艱辛歷程。在《呂氏春秋》里曾有這樣的一段記載:“昔陰康氏之始,陰多滯伏而湛積,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氣郁闊而滯著,筋骨瑟縮不達,故作為舞而宣導之?!彼枋隽宋覀兊南茸嬖邳S河流域與洪水斗爭時的情形,樂舞在此時的作用類似于體育鍛煉。戰(zhàn)勝了洪水之后,又產(chǎn)生了樂舞“大夏”以慶祝治水的成功。

早期樂舞與宗教祭祀巫術儀式的聯(lián)系也十分緊密,先民認為在舉行狩獵與農(nóng)耕等儀式時進行歌舞活動,會有相應的神靈受到巫術的感應而給予保佑?;谶@些對樂舞所賦予的一些超自然的想象,早期先民們對音樂家和舞蹈家們也設想出了不同于常人的形象,他們從直觀出發(fā),把天、地、人視為一體。同時在古代傳說中,還有很多關于戰(zhàn)爭的舞蹈,如在《尚書·大禹謨》中記載大禹和有苗氏征戰(zhàn)后,“舞干羽于兩階,七旬,有苗格”。宗教性質的樂舞如“云門”“咸池”以及“韶”等,在先秦時期以至近代都仍非常有名,孔子就曾因聞“韶”而三月不知肉味。

二、西周禮制和樂舞制度

周代是我國古代樂舞發(fā)展的最高峰,主要表現(xiàn)在它繼承、集中了前代的樂舞,制定了完整的宮廷樂舞體系和教育制度,把樂舞的教化功能提到了空前的高度。同時,這一時期的樂舞發(fā)展主要表現(xiàn)在對往圣、先人和英雄的崇拜以及對其功德業(yè)績的反映與歌頌,是以藝術化的形式再現(xiàn)的民族歷史。它的興盛對西周乃至今后的中國封建社會的舞蹈發(fā)展都起到了象征禮化的作用,在推行政治性社會教化的儀禮化道路上,被歷代王朝所推崇。

周朝建立之初,制定了一套涉及國家各項典章制度以及個人倫理道德修養(yǎng)、行為準則規(guī)范的禮儀制度,這就是“周禮”?!抖Y記·禮運》中記載,“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飲,蕢桴而土鼓,猶可以致其敬于鬼神?!笨梢娫谶@類活動中已經(jīng)有了祭品,而且還出現(xiàn)了屬于這類場合特有的儀式。同時,周人把“樂”看得也很重?!抖Y記·樂記》中說:“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意即如果社會上只有“禮”,那么各等級就會離心離德,社會共同體就會很快瓦解。而“樂”正是與“禮”互補而具有“合同”作用的文化因素?!皹贰钡谋举|是“和”,即適度,合制。

西周時期的宮廷樂舞體系在禮樂制度下得以確立。周初,周公制定禮樂,產(chǎn)生了“六代舞”,成為西周初期宮廷雅樂的主要內容。按《周禮·春官》所記,“六代舞”是周代雅樂實施的重要內容,主要用于吉禮和嘉禮,在“事邦國之鬼神抵”的重大活動中使用。除了“六代舞”,還有由樂師掌教的小型樂舞如“拔舞”“羽舞”“皇舞”“旋舞”“干舞”“人舞”等,這是國學樂教的必修內容。

三、禮崩樂壞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

到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國歷史發(fā)生了重大轉折,周王室不再具有控制諸侯的力量。于是王綱解紐,諸侯交爭,“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同時各諸侯國在語言文字、風俗習慣、政治方式、經(jīng)濟措施、交通形勢等方面,也存在諸多歧異,形成了植根于不同歷史淵源背景和地理環(huán)境上各具特色的詩歌樂舞文化,比如《詩經(jīng)》的《國風》部分就是按15個地區(qū)匯編詩歌,表現(xiàn)了不同的地域格調和風土人情。

政治上的權力爭奪,同樣也破壞了周朝的宗法禮儀制度。春秋戰(zhàn)國時期,以卿大夫為代表的新興地主階級,在奪取國君權力的同時,也僭用諸侯之禮,甚或僭用天子之禮。孔子對此曾進行過嚴厲的斥責?!墩撜Z·八佾》記載,季孫氏“八佾舞于庭”。八佾是奏樂舞蹈的行列,也是表示社會地位的樂舞等級、規(guī)格。按周禮規(guī)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身為正卿的季氏,只能用四佾,他卻用八佾。在孔子看來,這是“禮崩樂壞”的表現(xiàn),是大逆不道的行為。因此,在議論季氏時說:“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以后,歷史進入百年戰(zhàn)亂的戰(zhàn)國時期。這期間,諸侯們甚至要銷毀記載禮樂制度的文獻,原因就在于這個制度極其不利于他們的僭越乃至稱霸。孟子曰:“其詳不可得聞也,諸侯惡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边@一時期周代的禮樂制度已經(jīng)越來越不能發(fā)揮自己應有的作用,這是“禮崩樂壞”在戰(zhàn)國時期最重要的表現(xiàn)。

但是,發(fā)生在戰(zhàn)國時期的“禮崩樂壞”,并不是說明禮樂制度發(fā)展到戰(zhàn)國末期就失傳或廢止了,而是禮樂所象征的政治功能喪失了。但禮制作為上層建筑,已成為當時社會的倫理道德規(guī)范。同時樂舞以藝術表演的形式對當時社會的美學價值觀構建依然起著主導性作用。在這一時期,由于禮樂擺脫了為政治服務的工具職能,成為更為純粹的思想教育手段,得到了相應的更大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吳小如,劉玉才,劉寧,等.中國文化史綱要[M].北京:北京 大學出版社,2001.

[2]廖輔叔.中國古代音樂簡史[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64.

第3篇:西周時期教育的主要內容范文

關鍵詞: 《孝經(jīng)》 孝教育 承繼

一、孝的內涵

孔安國在《古文孝經(jīng)序》中講道:“自有天地人民以來,而孝道著矣。”可見孝的起源極早。據(jù)相關史料記載,孝源于母系社會時期,至西周時,孝便開始規(guī)范化、制度化了,并且成為了一種政治倫理,一種社會規(guī)范。后經(jīng)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學派的推崇,孝的價值和內涵更加明確,從而形成了一系列的孝的行為標準。

孝的含義是什么?從文字結構上看,孝是由省寫的老與子倆部分組成的;甲骨文中的孝字是會意字,意思是小子挽著長著長長胡須的老人;《說文解字》寫道:“孝,子承老也?!薄稜栄裴層枴穭t認為:“善事父母為孝?!泵献釉唬骸靶⒆又?,莫大于尊親。”簡單概括起來講孝的內涵便是“親親”,即要善待父母,子輩要對父輩敬愛侍奉,對有恩于自己的父母要敬要養(yǎng)?!缎⊙拧分袑懙溃骸鞍ОЦ改干役緞?,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捋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富我,出入腹我。”父母生養(yǎng)我,經(jīng)受了許多痛苦,付出了許多心血,他們愛護我,教育我,而我想報答他們的恩德時,他們已不在人間。不難看出詩中深刻地表達了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的哀思和憤怒。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派在肯定西周“親親,尊尊”的孝道思想上,對孝道作了進一步的論述,從而明確了孝修身齊家治天下的價值,提出了實施孝道的行為準則,使孝的內涵更加豐富。時至《孝經(jīng)》《禮記》成書,儒家形成了完整的系統(tǒng)化的孝道倫理體系。

毋庸置疑,《孝經(jīng)》是儒家學派孝倫理的系統(tǒng)化。此書分為十八章,在《開宗明義》第一章中就指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有心生也?!痹谏羁痰卣撌隽诵⒌膬r值、意義作用的同時,也對人們的行為進行了要求與規(guī)范。從《天子章》到《庶人章》更是列出了對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人這五種不同政治階層人實行孝道的具體準則,是謂“五孝”。《孝經(jīng)》中對天子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故天子至于庶人,孝無始終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币馑际钦f不管你是哪個階層的人,只要你愿意便能夠行孝,盡孝??鬃诱f能夠愛自己父母的人就不會厭惡別人的父母,能夠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也不會怠慢別人的父母,以親愛恭敬的心情盡心盡力地侍奉雙親,將德行教化施之于黎民百姓,使天下百姓遵從效法,這便是天子的孝道,故在《尚書?甫刑》中講道:“一人有慶,兆民賴之?!痹谡摷扒浯蠓虻男⒌罆r《詩經(jīng)大雅》寫道要從早到晚晚勤勉不懈,專心侍奉天子,認為老百姓的孝道就是孝養(yǎng)父母。孔子則認為孝道猶如天上日月星辰的運作、地上萬物的自然生長,天經(jīng)地義,孝乃是人類最根本的首要品行。是謂:“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彼凇都o孝行章》中更進一步地指出孝子侍奉雙親要敬,要能至其樂,使父母高興,親病則憂,喪則哀,祭則嚴,如果不孝就會受到刑罰,是謂:“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于部孝也。”總之,《孝經(jīng)》使人們知道了該怎么做,不該做什么,從而使孝的思想外化了形成了一系列的行為準則,此后出現(xiàn)的《女孝經(jīng)》《酒孝經(jīng)》《大農(nóng)孝經(jīng)》等書使得孝的規(guī)范更加具體化。

二、孝教育的推廣

黑格爾在談及孝文化時講道:“中國純粹建筑在這一種道德的結合上,國家的特性便是客觀的家庭孝敬?!笨梢娨孕楹诵牡娜藗惖赖率侵袊鴤鹘y(tǒng)文化的顯著特征。中國是一個教化的國家,這一點尤其顯現(xiàn)在中國政治與文化政策的相輔相成。孝歷經(jīng)千年發(fā)展,這是與歷代統(tǒng)治者的大力提倡與效仿是分不開的。

(一)古代社會的孝教育

1.禮法的約束為孝推廣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

西周時期孝與宗法政治聯(lián)系緊密,認為只有對先祖和父兄的崇敬和孝順才有利于周王政權的鞏固,因此統(tǒng)治者把提倡孝悌作為強化政治和維持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手段。春秋戰(zhàn)國時期,王室衰微,背親忘祖德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孔子為了進一步弘揚禮法,在西周孝德的基礎上,對孝的內涵系統(tǒng)化、思辨化,將孝從單純的家庭血緣的范圍擴大為一種社會道德,進而將孝納入禮法體系,此后孝一直受到國家禮法的維護。盡管秦朝崇尚法律,但也提倡孝道。據(jù)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簡封診式》記載:某家甲控告其子不孝,官府按其所告查辦,將其子斷足,遷蜀邊縣。魏晉時期法律規(guī)定“求留養(yǎng)親,昌哀求任”以強制力量鼓勵人們去盡孝。在北齊有“重罪十條”,其中第五條是“惡逆”,第八條是“不孝”,倘若犯了這不孝之罪,就是國公貴族也要嚴懲不貸。之后隋朝的開國皇律就效仿北齊的刑罰,并且把“重罪十條”改為“十惡”,將此作為封建立法重最基本、最主要的內容。而后各朝代的禮法中相繼延續(xù)了這一規(guī)章,是稱“十惡不赦”。孝由于受到統(tǒng)治階層的需要,被納入了國家禮法的體系,并以法律條文的形式規(guī)定了下來,這樣社會就接納了孝悌這一思想。

2.統(tǒng)治者以“孝言”“孝行”進行示范,進一步宣揚了孝的思想。

在論及古代君王天子的孝道時,《孝經(jīng)》:“一人有慶,兆民賴之。”《詩經(jīng)》說:“有覺德行,四國順之。”《孝經(jīng)廣揚名章》寫道:“子曰:‘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弟,故順可移于長。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與內而名立于后世矣?!币虼硕靡孕⒅翁煜碌臍v代君王都不遺余力地推行孝,甚至親身厲行,爭做孝的典范。漢文帝是以孝仁即位,因以孝治天下而為世人稱贊。據(jù)民間相關史料記載,漢文帝在其母簿太后臥病在床的三年中,一直是“無晝無夜侍左右,無冬無夏奉高堂;未曾問病已斷腸,未曾進藥口先嘗”。在唐朝,唐玄宗更是親自為《孝經(jīng)》作注。歷代天子的以孝行為典范的做法,對孝思想的傳播,對孝教育的推廣無疑起了巨大的作用。

3.在各朝代的選拔官員制度上也大力提倡孝。

隋唐以前,選官制度主要是察舉制和九品中正制,各個朝代的選拔標準雖不盡相同,但孝廉一直被視為其考試科目的重要內容。唐高祖時,設置童子科制度,“凡童子科,十歲以下能通一經(jīng)及《孝經(jīng)》《論語》卷誦十文,通者與官”。清雍正時期多次命舉忠孝節(jié)義??梢?,孝在各個時期都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地方上以孝出名的男子都可以由當?shù)亻L官推薦并且擔任重要職務。西晉時期的李密學問出眾,孝名遠揚,晉武帝便召見他為官,但他卻寫下《陳情表》婉拒了圣意。天子能夠批準他的請求完全是感于他的孝,不難看出當時孝子的社會地位是很高的。

古語有云:“上有所好,下必有甚者?!痹跉v代統(tǒng)治者大肆宣揚孝行孝德時,各大家族有關孝的教育也盛行起來,這些孝的教育大多以鄉(xiāng)規(guī)民約的形式出現(xiàn)。如范仲淹所制定的《范式義莊規(guī)矩》,王守仁的鄉(xiāng)規(guī),呂坤的《訓俗簡編》,等等。這些鄉(xiāng)約民約的主要內容大抵都是宣揚孝道孝行,重要的目的還是維護家族鄉(xiāng)里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在民間也十分重視孝教育。人們所接受到的關于孝的教育都是以簡單的故事、歌謠、圖畫為主,如《二十四孝》、《勸孝歌》、《百孝經(jīng)》、《柳枝詞思兒曲》等人們通俗易懂的書籍。此外,各種地方戲也是廣大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這些和孝行孝德有關的地方戲出現(xiàn)在街頭巷尾。至此,有關孝的思想便播散在中國的每個角落,成為了中國民眾的普遍意識和行為規(guī)范。

(二)古代學校和家庭

中國古代的學校教育旨在培養(yǎng)學而優(yōu)則仕的人才。學校的教學內容與科舉選拔制度緊密相連。由于歷代統(tǒng)治者對孝行的大力提倡,孝的教育便貫穿于學校教育的各個階段。兒童進入到小學教育階段時,主要的學習內容是識字修身,但孝道是其進行倫理道德教化的最主要內容。蒙學教材重要是《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即所謂的“詩三百”)和弟子規(guī)。這個階段教材大都是用簡單通俗的語言講述孝行孝德的故事,教育孩子懂得為人最基本的倫理道德,要懂得長幼有序,孝順父母,使得他們從小懂得孝悌。在入縣學、太學時,學生要學習儒家經(jīng)典,學習圣人的孝德,深刻地體會孝的內涵與其價值所在。進入仕途考試時,《孝經(jīng)》是必考科目。由此可見,學校的孝教育貫穿了學校教育的各個階段,孝的思想觀念深深地根植于人們的內心深處,形成了中國人特有的倫理文化。

同時,孝教育還體現(xiàn)在家庭教育之中。對古代的家庭教育而言,最主要的內容就是關于孝悌愛長的教育。顏之推在《生子孩提》以文中寫道:“師保固明孝仁禮儀,導習之矣?!绷謩t徐寫信給自己的兒子時說:“須孝順奉母。”此外,古代的家庭教育尤為重視對女子的教育。它們的教育由兩部分構成,即女紅和孝悌教育。古人認為孝是女子的必備品德,女子必須恪守的道德準則。教育的內容大多源于故事,如《女誡》、《女孝經(jīng)》、《女二十四孝》、《烈女傳》等。這些故事對女子灌輸男尊女卑、三從四德的思想,古人以女子被休為恥,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對女子侍奉公婆的教育尤為突出。

三、孝教育的承繼

綜上所述,我國古代對孝的教育是由社會、學校、家庭這三方共同協(xié)力完成的。歷經(jīng)千年,孝的思想教化已深入人心,內化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倫理品格。然而事物總是具有兩面性的,關于孝的文化在自身的發(fā)展中也顯示出了其消極、糟粕的一面。

由于歷代統(tǒng)治者獎勵孝子,有的人就弄虛作假,把孝道作為沽名釣譽的工具,有的人雖然真心盡孝,卻措施不當,出現(xiàn)了種種愚昧的行為。根據(jù)史書記載,自陳藏器在其書《本草拾遺》中提到人肉能治病起,民間就興起了割股肉為自己父母治病之風。讓人不解的是這些荒唐的行為還不止一次地得到朝廷的嘉獎。如宋朝書籍中寫道:“上以孝取人,則勇者割股,怯者廬幕。”又如《二十四孝》中記載的“孟宗哭筍”、“王祥臥冰”、“郭巨埋兒”等故事。這些行為在一定程度上不但違反了人性,而且構成了犯罪。究其產(chǎn)生的根源,主要緣于統(tǒng)治者為維護自身階級地位將忠與孝單一的結合起來,曲解了忠孝的本義,從而麻痹了百姓的思想,致使社會上愚孝之風盛行。

傳統(tǒng)文化往往都是精髓與糟粕并存的,我們應該批判地繼承,汲取其合理的部分。在當代,孝文化和孝道逐漸被弱化,孝道缺失現(xiàn)象屢屢出現(xiàn),這嚴重影響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發(fā)展,因此重提孝道,對青年一代進行教育具有一定的意義。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孝教育人要愛惜自己的身體,珍愛自己的生命?!缎⒔?jīng)?開宗明義章》指出:“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惫湃苏J為身體是父母給的,保護自己的身體不受損傷就是踐行孝道的開始。孟子也說:“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親者,吾未之聞……”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毀傷身體,自身殘疾,就不能盡到敬奉父母的責任,即使身體健全,但品行不端、名聲有損,也是不能盡到孝敬父母之責任的??梢娙硎鞘掠H的前提,此外,很好地愛惜自己的身體也是為了不讓父母為我們操心,減少他們的精神負擔。

其次,學習孝文化能培養(yǎng)青年敬愛父母的意識,使得他們學會感恩。古語云:“孝子之事親也,有三道焉。生則養(yǎng),沒則葬,畢則祭?!笨梢?,贍養(yǎng)父母是孝的首要要求,但不是說只要贍養(yǎng)父母就是孝,孝更重要的是要敬愛父母??鬃釉诨卮鹱酉膯栃r說:“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以為孝乎?”意思是孝順不但是奉養(yǎng),而且要尊敬。

最后,學習孝文化能培養(yǎng)青年自強不息的精神?!缎⒔?jīng)》云:“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孝之終也?!币氤删鸵环聵I(yè),首先要立志,要為理想而不斷勤奮地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事業(yè)上有所建樹才是孝的終極目標,不難看出學習孝文化也是踐行“剛健有力,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應然之意。

參考資料:

[1]中國孝古學會第一次年會論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

[2]黑格爾.歷史哲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232.

[3]任海燕.孝的歷史演進及實踐表現(xiàn).安徽文學,2007,(12).

第4篇:西周時期教育的主要內容范文

【關鍵詞】楚國;廉政建設;官僚體系;約束力

一、楚國廉政建設的背景

楚國廉政制度的形成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是在現(xiàn)實條件下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的結果。首先,春秋戰(zhàn)國諸侯紛戰(zhàn),唯圖強才能自立,唯自立才能在政治舞臺上有話語權。楚國建邦之初,是南方眾多異性諸候中的一個小國,《國語?晉語八》中寫到,“昔成王盟諸侯于岐陽,楚為荊蠻,置茅,設望表,與鮮卑守燎,故不與盟”,此時的楚國地位低下,諸侯會盟沒有與會資格,經(jīng)過幾代楚王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創(chuàng)業(yè),楚國日益國富兵強。到了楚武王的時候,據(jù)《史記?楚世家》記載,三十五年,楚伐隨,隨曰:“我無罪。”楚曰:“我蠻夷也,今諸侯皆為叛相侵,或相殺,我有敝甲,欲以觀中國之政,請王室尊吾號?!庇纱丝梢?,楚國實力已大大的增強,與此同時伴隨著疆域的擴大,國家機制及官僚政治體系的發(fā)展,對官吏的廉政建設成為政治管理的重中之重。然而,中國古代社會是一個人治社會,人治社會的核心就是自上而下的官僚體系,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使權力被賦予在人的身上,當權力被人所操控,就不可避免的出現(xiàn)弊端。所以如何使官員既能有效的行使權力,又使權力不會被濫用,那就需要一個行之有效的約束機制,這個約束機制就像一張既有形又無形的大網(wǎng),使官員在為政的時候不能逾越自己的權限范圍。

二、官僚體系自身的約束力

(一)官員本身權力范圍的約束

對官員本身權利范圍的約束主要從兩方面入手,首先法律制度對每一個職位的職責、權限進行相對明確的規(guī)范,對該職位上官員的品秩,俸祿做出規(guī)定,只有如此才能讓每一位官員各司其職,但是由于史料的匱乏,很難找到楚國關于每一官職在這些方面直接明細的規(guī)定,只能從其它的一些史料里間接的反映出在當時的楚國在這些方面確實是有明文規(guī)定的。

(二)自上而下的權力約束

楚國和其他的諸侯國一樣,權力體系是呈金字塔式的,國王處于金字塔的頂端,通過考核和監(jiān)察實現(xiàn)層層的管理,使權力能夠延伸到社會底端。為此楚國建立了如“巡行”、“巡縣”、“上計”制度?!把残小焙汀把部h”制度由西周時期的“巡狩”制度演變而來,到了戰(zhàn)國時期巡行制度的范圍變得更加廣泛,不僅包括國君巡行地方,也包括相國、郡守到所屬的縣去巡行。巡行的目的除了加強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管理以外,還在于整頓吏治,考核政績,懲處不法行為。與此對應的還有一套“上計”制度,“上計”制度是由世卿世祿制演變而成的封建官僚制度,它要求地方行政長官在每年年終將自己一年的施政情況以“計書”的形式逐級呈告給朝廷,主要內容包括本地本年的民戶、墾地、賦稅情況等等。這些舉措從制度層面保證了考核和監(jiān)察制度的有效實施??己撕捅O(jiān)察的結果往往是作為官員獎懲升黜的重要標準。對敬業(yè)奉公,剛正廉潔的官員進行獎賞和升遷;對貪污受賄,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官員,嚴懲不貸。

三、社會約束力

(一)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是預防官員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之一,對官員的作為有著重要的影響,它的影響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官員自身注重道德修養(yǎng),主動使自己具備為官所應有的素養(yǎng);另一種是上層統(tǒng)治者注重運用廉政思想對官員進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楚先民鬻子也認為一個執(zhí)政者要注重自身修養(yǎng),嚴格要求自己行善改惡。他說:“吾聞之:政也,知善不行者謂之狂(狂悖之人),知惡不改者謂之惑(昏惑),夫狂與惑者,圣王之戒也?!眻?zhí)政者,要為天下之人的表率,要時時修身養(yǎng)性,將忠、信之德作為立身處世的根本。在人治社會當中,只有為政者自身具備了較高的道德素養(yǎng),才有利于廉政行為的產(chǎn)生。屈原在《招魂》中寫道:“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而未沫。”表明自己從小就秉承清正廉潔的美德,堅守正義永無休止。這些美德的具備就是思想道德教育所起的效用。

(二)社會輿論

社會輿論是指一定范圍內多數(shù)人對某些事件傾向性的議論,雖然社會輿論在外延,規(guī)模和存在形態(tài)上和民意有所區(qū)別,但是社會輿論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體現(xiàn)民意的?!暗妹裥恼叩锰煜隆边@是為政者的共識,所以輿論在一定的情況下也會成為一種對權力的約束力,引導權力更加公正的實施。據(jù)《左轉?昭公二十七年》中記載,“S宛直而和之,國人悅之”這引起了費無極的嫉妒, 他黨同鄢將師共同制造了“S宛之難”,殺害了S宛全家。“楚S宛之難,國言未已,進胙者莫不謗令尹”,全國怨聲載道,在輿論的壓力下“九月已末,子常殺費無極與鄢將師,盡滅其族,以說于國。謗言乃止。”[3]費無極和鄢將師之所以能得到應有的懲罰正是輿論起了作用。

四、余論

從楚先民開始由歷代楚王不斷完善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對官僚的約束機制,使得楚國的廉政建設成效斐然,政治上的清明廉潔是楚國得以由南方蕞爾小國發(fā)展為春秋五霸,戰(zhàn)國七雄之一的重要保證。廉則興,貪則亡,這是歷史留下的一條亙古不變的真理。到了楚懷王的時候,楚國由盛而衰,末年政治已經(jīng)腐敗不堪。出現(xiàn)了只求自保的令尹昭陽,昭魚,佞臣靳尚等等,在其位不謀其職,整個官僚體系失去了約束力,王國的大廈一推即潰,最后被秦消滅,走向亡國。楚國的興衰變遷,留給后人深刻的思考,無論是自上而下還是自下而上的腐敗,其核心都是官僚體系失去了約束力,官員可以為所欲為,置民心,民意,民情于不顧,以公權謀私利,只圖自身的安逸享樂。這啟示我們一方面當代的公務員要自覺做到“有權不可任性”,權力的使用要符合法律法規(guī);另一方面從內而外,自上而下的約束機制對廉潔政府的建設是必不可少的。

參考文獻:

第5篇:西周時期教育的主要內容范文

漢字教學字理中國文化語言一、識字教學的重要性

2011年,小學語文課程改革宏觀調控的思路是“小學低段側重識字問題?!弊R字,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漢字,是現(xiàn)代漢語的母體,漢字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語文能力的高低。語文學習能力很難提高,從根本上講,漢字是最大的障礙。把好識字關,語言的發(fā)展就會快速進入高效的軌道。因此,小學階段必須重視識字教學。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深知一個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對他今后的學習生涯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語文是一門基礎的學科,而識字教學就猶如樓房的地基,是基礎中的基礎。2011版《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讓學生“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因此,如何利用教材優(yōu)勢,盡可能地挖掘學生最大的潛能,讓識字變得輕松、愉快,成為廣大語文教師面臨的一項具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

二、漢字教學的幾種方法

(一)基本字源識字

可以由作為構字部件的獨體字入手,后教由這些獨體字組成的合體字。

許慎在《說文解字?序》中對“文”和“字”做了如下解釋:“}R之初作也,w依象形,故^之文。其後形相益,即^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多也?!比鐫h字中比較常用的構字部件有:口、土、人、日、月、山等,這些漢字對于即將參加HSK六級考試的學生來說,是十分淺顯易掌握的。從這些字入手,教學生有這些獨體字組成的合體字。在合體字教學時,首先需要對文字的構字部件進行分解、對偏旁部首進行分析,結合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形聲字加以說明。漢字的偏旁部首是漢字的組成部分,要先記住偏旁部首,才能記住后面更多與其有關的漢字。

教學案例:

2.會意字“信”?!靶?人+言”。但人說出來的話(言)要有誠信,故“人”+“言”為“信”。這個字也有另一種說法為“從言,人聲的形聲字”。

(二)結合中國文化和文字的演變過程進行教學

漢字的演進大致經(jīng)歷以下幾個過程:

1.殷商時期――甲骨文

2.西周時期――金文

3.春秋戰(zhàn)國時期――簡帛文

4.兩漢時期――篆文、隸書

5.三國時期――楷書

宋建華先生在《漢字理論教學》一書中指出:“漢字的構形思維模式,是古代人的生活文化形態(tài)的具體投射,缺乏漢字取象認知的基礎,則不易掌握古人構字的旨趣所在。”

教學案例(參照李守奎先生課堂教學案例): 通過以上的例子說明了漢字與中國文化的關系,教師可通過給學生講古代的故事,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在娛樂中記住漢字的演變過程,只有理解漢字的本意,才能牢記漢字的寫法。在實際教學中,語文教師應多積累豐富自己的知識,寓教于樂,使學生學會觸類旁通,不僅學會一個故事,還要從故事中學習到漢字的演變過程和獨體字的古體,以便更好地開展其他漢字的學習。

(三)從漢字與語言的關系入手進行教學

雖然漢字與語言各自獨立,但他們之間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漢字是記錄漢語的詞或語素。沒有了語言,文字則不再具有生命;沒有了文字,語言便無法記載。

對于小學生來說,在記憶漢字的過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錯別字,混淆字形相近的字。將這些文字拿來給學生單獨記憶,難以加深印象。教師應將易混淆的字進行歸類對比,使學生加深印象。漢語里的部首有著各自的表意功能,大多數(shù)是一類事物的代表,猶如英語里的詞根詞綴。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部首的表意功能教授給學生,使學生記住每個部首所表示的含義,便于理解加深記憶。

下面通過對“辯”“辮”“辨”的分析來說明漢字與語言的關系。

“辯”,繁體字作“q”,《說文解字》對其的解釋為“治也,從言在g之間”,意思為“說明是非或爭論真假”。例如,《列子?湯問》中“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稗q”字的部首為“讠”,同“言”,小篆作,《說文部首形義新證》中,對“讠”的解釋為“言,直言曰言,論難曰語。從口,凡言之屬皆從言。”“辯”辯論,爭辯,需要用嘴去說,通過語言來進行辯論,所以在表說明是非或爭論真假的含義是時,用“辯”。

“辮”,繁體字作“p”,《說文解字》對其的解釋為“交也。從糸g聲”。意思為“交織、編結”。例如,《梁書?西北諸戎傳》中“女子頭發(fā)辮而不垂”?!稗p”字的部首為“纟”,同“糸”,小篆作《說文部首形義新證》中,對“纟”的解釋為“細絲也。象束絲之形。凡糸之屬皆從糸?!薄稗p”交織、編結、把頭發(fā)分股編成帶狀物,所以在表示像辮子樣的東西時,用“辮”。

“辨”,繁體字作“辨”,《說文解字》對其的解釋為“判也,從刀g聲”,意思為“判別,區(qū)分,辨別”。例如,《樂府詩集?木蘭詩》中“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由以上對“辯”“辮”“辨”三字的來源以及分析,我們可以從中得出結論,漢字具有表意功能,與語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由“辯”字的部首“讠”“凡言之屬皆從言”;“辮”字的部首“纟”“凡糸之屬皆從糸”;“辨”字的部首“忄”“凡刀之屬皆從刀”。我們可以從中總結論,在漢字中,帶有“讠”部的,多于說話有關;帶有“纟”部的,多于像辮子、絲束一樣的東西有關;帶有“刀”部的,多與判別、區(qū)分、辨別有關。教師在漢字教學中應注意舉一反三,對于易混淆的漢字進行歸類,對其偏旁部首加以分析,使學生真正明白部首所表達的含義,這樣在記憶漢字的過程中則可大幅度減少錯別字和易混淆字。

三、低年級小學語文識字的教學建議

低年級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就是教學,但是由于現(xiàn)在教材版較多,一部分教材對于識字教學的方式和內容并不是十分合理,導致了一些地區(qū)或學校的識字教學效果并不理想。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充分思考影響漢字教學效果的因素,因地制宜,找出適合的漢字教學方法。這是一項具有很高挑戰(zhàn)性的工作,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抓住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其次,教學形式要豐富多樣,低年段孩子好奇心較強,過于單一的教學方法容易使學生厭倦,從而影響教學效果。再次,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課堂中利用幻燈片、音效、視頻等多媒體技術,豐富教學形式的同時,還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語文教學工作在整個小學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低年級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是識字教學。漢語是我們的母語,漢字是工具,是基礎。因此,小學語文要讓學生多識字,為提高語文水平打下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通過三種方法和幾種建議對漢字教學進行了分析,總結出了比較可行且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舉例,對教學法進行了實際教學操作。在現(xiàn)實課堂中,本人已多次運用上述提及的方法,教學效果顯著,激發(fā)了學生們學習漢字、記憶漢字的興趣。且學習過后,不易遺忘,學生在學習過后,大部分人可以做到舉一反三,課后仍可自行對漢字加以分析記憶,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許慎.說文解字序.

[2]宋建華.漢字理論與教學.臺灣: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9.

[3]蔡信發(fā).六書釋例.臺灣圖書館出版,2009.

[4]董蓮池.說文部首形義新證.作家出版社,2007.

[5]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5.

[6]裘錫圭.文字學概要.商務印書館,1988.

[7]邵敬敏.現(xiàn)代漢語通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8]宋建華.漢字理論與教學.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

第6篇:西周時期教育的主要內容范文

著名哲學家帕斯卡爾曾說: “雖然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縱使宇宙毀滅了他,人卻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東西更高貴得多;因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對他所具有的優(yōu)勢,而宇宙對此卻一無所知。 ”[1]由此我們聯(lián)想:人不僅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還是能創(chuàng)造音樂和藝術的葦草。音樂的巨大力量和能量,不僅讓人類能夠鎮(zhèn)定地面對災難和死亡,還通過音樂,傳達出對人們的終極關懷。音樂的力量和能量,證明人類比來自宇宙的毀滅不僅高貴得多,也優(yōu)美得多,他們會在美的宇宙獲得永恒存在。

西晉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書畫家嵇康向來特立獨行,面對當時黑暗統(tǒng)治和虛偽的“名教之治”,他針鋒相對地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釋私論》),堅決反對“立六經(jīng)以為準”(《難自然好學論》),公開主張“非湯、武而薄周、孔”、“輕賤唐、虞而笑大禹”(《卜疑》)。他成為司馬氏集團的眼中釘,統(tǒng)治者借口“不孝”的罪名將呂安和他一道投入牢獄。面對冤獄和虐殺,他臨刑卻毫不畏懼,從容彈奏他最喜愛和擅長的《廣陵散》。曲終曰:“昔袁孝尼曾從吾學《廣陵散》,吾每靳固之,《廣陵散》于今絕矣! ”

古琴曲《廣陵散》,成為嵇康人生之“絕響”。他為什么選擇彈琴而不是他同樣擅長的文學、哲學以及書畫等,來作為自己的“絕響”,作為自己面對生命終結的最后光彩展現(xiàn)呢?

琴史專家許健認為,嵇康喜愛《廣陵散》,和他寫下《與山巨源絕交書》一樣,都是他憤世嫉俗、桀驁不馴的性格的表現(xiàn)。他的《聲無哀樂論》,也是針對司馬氏政權的。嵇康以《廣陵散》為自己絕響,借曲中憤怒之情,發(fā)抒自己不平之氣。他曲終所言: “《廣陵散》于今絕矣! ”其實可以理解為他與這一樂曲的道別,表示自己與所愛音樂的生死離別。這是音樂巨大力量和能量的證明。支撐嵇康臨危不懼,鎮(zhèn)定自若的力量,使他比來自現(xiàn)實世界黑暗勢力的毀滅不僅要高貴得多,也優(yōu)美得多。嵇康也在《廣陵散》曲中得到了光彩照人的永生。

二、中外傳統(tǒng)文化對音樂力量和能量的認知

西周時期,樂便成為禮樂制度的基礎。所謂“禮,經(jīng)國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也”(《左傳 ?莊公二十三年》),而“無禮不樂”(《左傳 ?文公七年》),“樂以安德、義以處之,禮以行之,信以守之,仁以厲之,而后可以殿邦國,同福祿,來遠人,所謂樂也”(《左傳 ?襄公十一年》)。禮與樂,既有性質、分工的不同,又必須緊密結合,也就是“禮樂相須以為用,禮非樂不行,樂非禮不舉”(宋鄭樵《通志 ?樂略 ?樂府》總序)。禮樂制度成為治國安邦的重要舉措,“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禮樂皆得,謂之有德”(《樂記 ?樂本篇》)。禮樂文化由此成為中華文化的核心。

禮樂思想,淵源于周公,形成于孔子,成熟于荀子,至《樂記》而集大成。 [2]身處“禮崩樂壞”時代的孔子,非常重視音樂的教育作用,他自幼習禮, 30歲后開創(chuàng)私人講學,以詩書禮樂為傳授的主要內容。他認為“移風易俗,莫善于樂”,自己堅持身體力行, “《三百五篇》,皆弦歌之,以求合于《韶》《武》雅頌之音”,“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 ”(《史記?孔子世家》)。他認為“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論語 ?陽貨》),當時詩、樂合一,所說詩之功用,也是論樂的功用。孔子還說:“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論語 ?泰伯》),把音樂視為其教育工作最重要的階段。

儒家經(jīng)典《樂記》,高度強調禮樂的作用,認為“禮樂 天地之情,達申明之德,降興上下之神,而凝是精粗之體,領父子君臣之節(jié)”(《樂記 ?樂情篇》),幾乎具有無限功能?!稑酚洝氛J為“樂者,天地之和也”,“與天地同和”。音樂依從“天理”,便能“奮至德之光,動四氣之和,以著萬物之理”,由此得出“天人合一”的音樂美學思想?!稑酚洝房浯蟆奥曇糁?,與政通矣”的功能,不僅將宮、商、角、

、羽五音,與君、臣、民、事、物比附,認為五音狀況甚至直接影響社會人事,決定國之興亡盛衰,還明言“禮、樂、刑、政,其極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禮樂刑政四達而不悖,則王道備矣”(《樂記 ?樂本篇》)。音樂不僅是“圣人所樂也”,還可以“善民心 ”,“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所以先王非常重視樂教(《樂記 ?樂施篇》)。盡管相傳古《樂經(jīng)》失傳,但后世四部、四庫的圖書分類體系中,在“經(jīng)部”仍保留著樂經(jīng)的位置,列入許多研究禮樂的書籍。

由于歷代統(tǒng)治者都遵循“王者功成作樂,治定制禮 ”(《樂記 ?樂禮篇》)的傳統(tǒng),非常重視禮樂的制定,這為中華禮樂文明長期延續(xù)發(fā)展提供了強大的制度性保障。

西方文化也非常強調音樂的作用。認為它是人類精神生活、藝術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德國作曲家貝多芬 (L.V. Beethoven,1770-2527)說,“音樂當使人類的精神爆出火花。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誰能滲透我音

樂的意義,便能超脫尋常人無以振拔的苦難。 ”[3]德國哲學家黑格爾 (G.W. F. Hegel, 1770-1531)論音樂的力量時指出,“音樂所特有的威力是一種天然的基本原素的力量:這就是說,音樂的力量就在于音樂藝術用來進行活動的聲音這種基本原素里但是要使音樂充分發(fā)揮它的作用,單憑抽象的聲音在時間里的運動還不夠,還要加上第二個因素,那就是內容,即訴諸心靈的精神洋溢的情感及以聲音所顯出的這種內容精華的表現(xiàn)。 ”[4]

他認為音樂所具有這種力量可以影響、改變人的心境,“這種心情既不憑借理解力的思索,也不把意識分解為一些零散的知覺,而是在情感的未經(jīng)開放的深處活動的那種心理狀態(tài)。音樂所掌握的正是這個領域,正是這種內心的敏感,這種抽象的自我認識;由于掌管了這個領域,音樂就促使內心世界變化的發(fā)源地,即心情和神智,亦即整個人的單純的精神凝聚的中心,處于運動狀態(tài)。 ”[5]

音樂可以引導我們進入另外一種境界。不同風格的音樂可以讓你獲得迥異的音樂感受和體驗,它不僅能點綴我們的生活,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更能感染我們獲得超越生命的力量。這種強大的力量表面是充滿魅力的音響,深層的卻是音樂所激發(fā)的人格魅力!

三、比較研究:音樂具有強大凝聚能量和統(tǒng)率能量

音樂作為時間的藝術,具有集體合作、多度創(chuàng)作等獨特創(chuàng)造與表演方式,從而形成強大的凝聚能量和統(tǒng)率能量。泰坦尼克號音樂家們那種絕非尋常的“紀律性”和高度的“組織性”,就是這種凝聚能量和統(tǒng)率能量長期潛移默化所培養(yǎng)造就的。

加上它強大的精神寄托和高度的藝術創(chuàng)造精神,更造就了偉大音樂家極高的職業(yè)藝術素質。這種高度的音樂紀律性和自我行為的約束力,不是外在的、強迫的,完全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般發(fā)自內心的、長期的,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所形成。它會透過音樂的滋養(yǎng)在人們舉手投足間自然流露,會在人的精神與品格中表達,會在關鍵的時刻強力展現(xiàn),集中爆發(fā)。

音樂是一種時間藝術,它在時間中展開,在時間中結束,這就需要音樂的演奏、欣賞,必須完整流暢、一氣呵成。即便是幾個樂章的大型交響樂,也只是在樂章之間有短暫停頓(稍作休息調整,以及調弦校音),有時不同樂章還要接連演奏。為保持樂曲完整和演奏者們的精神集中,還要求觀眾不要在樂章間歇停頓時鼓掌。因此,凡樂聲一響,就如同“救場如救火”的命令。一個幾十上百人的樂團,加上合唱團等,自然需要統(tǒng)一的指揮,需要高度的紀律性。就是少數(shù)人的表演,如獨奏與伴奏,小合奏、重奏等,也需要音準、節(jié)奏、節(jié)拍方面以及情感情緒方面的高度統(tǒng)一,方能珠聯(lián)璧合完美創(chuàng)作。

法國著名思想家、作家、音樂評論家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1866-1944)談到音樂連貫性這一問題時,也說: “當你的學生在琴上指法適當,節(jié)拍準確,彈奏音符也相當合拍時,你只須留心風格,勿在小錯失上去阻斷他,而只等一曲終了時告訴他。這個方法可以養(yǎng)成 ‘音樂家 ’,而這是樂音藝術的第一個目的。至于表現(xiàn)技巧的篇章,可使他輪流運用全部手指當然,手指用得較少時可以獲得人家所謂 ‘圓轉如珠 ’的效果;但有時我們更愛別的寶物。 ”[6]

這種強大的力量,表面是音樂的力量,其實是人格力量、精神力量,也是音樂紀律培養(yǎng)的制度性、習慣性力量。這種高度的音樂紀律,不是外在的、強迫的,完全是發(fā)自內心的、長期培養(yǎng)的,潛移默化的?!半S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他會在一個合格的音樂家舉手投足間自然流露,甚至會在關鍵的時刻強力展現(xiàn),集中爆發(fā)。

四、關于“音樂潛能”與當前音樂教育的若干思考

“‘潛能’一詞為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所撰,由‘enevgeia’意譯而來,是一個相對于 ‘dgnamis(現(xiàn)實’的概念,意即‘可能性的存在’。這種可能性的存在一旦在運動中得以實現(xiàn),便成為現(xiàn)實。 ”[7]

音樂是人類的第二語言,如何更好的開發(fā)音樂無窮的潛能是一個值得我們探討的問題。如今,音樂的價值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認可與重視,其外在價值更是得到普遍的推廣。近年來,國家行政部門制定了相關的學校音樂教育政策文件,集中體現(xiàn)了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對學校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音樂被應用到更廣泛的領域,如心理學領域,用來治愈那些患有心理疾病的患者;音樂甚至被應用到農(nóng)業(yè)、工業(yè)生產(chǎn)之中,提高生產(chǎn)效率,促進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

相比音樂的外在價值,我們應更多的去關注其內在價值,探尋、開發(fā)音樂所蘊含的巨大潛力。開發(fā)音樂的潛能,才可以讓音樂的魅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發(fā)揮音樂的潛在力量,可以產(chǎn)生我們意想不到的推動力。音樂的無窮潛能是多方面的,我們只有進一步去認識、引導,才可能發(fā)展、創(chuàng)造。充分開發(fā)音樂所具備的的潛能,我們需要將其外在價值與內在價值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運用在我們的教育之中,實現(xiàn)為人服務的最終目的。音樂的潛能開發(fā)與教育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日后如何結合將是一個值得我們去探討的問題。

注釋:

[1]〔法〕帕斯卡爾.帕斯卡爾思想錄[M].何兆武譯.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106.

[2] 蔡仲德.中國音樂美學史[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1995:68.

[3] 羅曼?羅蘭.貝多芬傳[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78:77.[4][5]黑格爾.美學[M].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352;3347―348.

[6]羅曼 ?羅蘭.貝多芬傳[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1978:79.

第7篇:西周時期教育的主要內容范文

關鍵詞:傳統(tǒng)孝道養(yǎng)老思想作用合理性

中國古代孝道思想就有許多安老、養(yǎng)老、敬老的思想和實施方法?!渡袝?酒誥》中記載:“肇牽牛車遠服賈,用孝養(yǎng)厥父母。

”孔子提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泵献犹岢骸疤煜掠猩起B(yǎng)老,則仁人以為已歸矣?!比藗冇谩靶ⅰ眮碚{節(jié)家庭關系,使敬老、尊老、養(yǎng)老的倫理觀念扎根于家庭,風行于社會,成為人們必須遵循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guī)范。

第一,“尊老敬長”的社會倫理道德精神。傳統(tǒng)孝道中,“尊老”、“敬老”的社會倫理道德體現(xiàn)在稱謂、禮儀和史制等各個方面。如在稱謂上,稱長者“父老”、“父兄”;在禮儀上,古代敬老,行有行禮,坐有坐禮。在養(yǎng)老制度方面,“選其耆有高德者”充任鄉(xiāng)里公共事務的管理者;或國家政府設立“父老”官。在西周時期,統(tǒng)治階級就認識到了“親親”和“敬長”(奉養(yǎng)父母、尊敬長輩)的重要性,認為要治理天下,保持社會穩(wěn)定,就必須向百姓提倡“孝行”。孔子把家庭范圍內的“孝悌”思想推及到社會上,用以處理社會人際之間長幼關系。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的思想?!缎⒔?jīng)》指出:“夫孝,天之經(jīng)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禮記》對孝推祟很高:“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橫于四海,施諸后世而無朝文”。這就視尊老敬老為天地間最大的行為準則。隨著歷史的發(fā)展這一思想逐漸形成“尊老愛幼”的社會道德準則,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即使在老齡化社會的今天,仍然具有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

第二,物質供養(yǎng)與精神贍養(yǎng)的統(tǒng)一。對父母的衣食物質等方面的供養(yǎng)和精神上的親近、尊敬是人類社會共同的道德準則,是對不同階級和不同制度的社會者適用的“起碼”的道德底限,也是“孝”本身所蘊含的。孝首先是奉養(yǎng),奉養(yǎng)是孝的基礎,是孝最起碼的表現(xiàn),沒有一定的奉養(yǎng)就談不上孝。孟子在談到世俗之孝時曾說:“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肢,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yǎng),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危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離婁下》)這里所列五項中直接提以奉養(yǎng)父母者即有三項。奉養(yǎng)是孝的第一要義,但并不是說只要奉養(yǎng)就是孝。《孝經(jīng)?紀孝行章第十》:“子曰:‘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至其敬,病則至其憂,養(yǎng)則至其樂,喪則至其哀,祭則至其嚴,五者備矣,然后能事親”;普通百姓盡孝道,應當“謹身節(jié)用,以養(yǎng)父母”;而不能只注重物質,不注重精神,如果沒有愛的精神,“雖日用三牲,尤為不孝也”??鬃映珜Ь从H之孝,他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因此,孔子認為奉養(yǎng)是最低的要求,真正的孝養(yǎng)應該達到敬養(yǎng)的層面。對老人只養(yǎng)不敬,并不是真正的孝;物質供養(yǎng)、精神供養(yǎng),關鍵在內心的敬養(yǎng),心養(yǎng)才是真正的孝。

第三,強調家庭對贍養(yǎng)老年人的職責與義務。中國是一個以農(nóng)業(yè)為主的國家,家庭經(jīng)濟(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小農(nóng)經(jīng)濟)長期以來是社會生產(chǎn)的主要形態(tài)。這種具有血緣性、農(nóng)耕性的封閉式家庭生產(chǎn)、生活方式,使古代中國社會的物質資料生產(chǎn)與人口生產(chǎn),都主要依靠家庭這一載體來獨自完成。而以家族為中心的生存(生產(chǎn)、生活和交往)狀態(tài),必然地要構成與之相應的一系列特定的價值觀念與行為規(guī)范。如家庭結構與供養(yǎng)問題等就是如此。在中國,由于小農(nóng)自然經(jīng)濟的長期存在和穩(wěn)定延續(xù),人們一直視數(shù)代(三代以上乃至多代)同堂為最理想的家庭模式,因此,祖孫三代以上共居的家庭結構,占中國傳統(tǒng)家庭總量的絕大多數(shù)。在數(shù)代同堂的家庭中,老年人退出勞動生產(chǎn)、完成勞動經(jīng)驗的傳授和家庭財富的代際交接后,終生同子孫生活在一起,接受他們的贍養(yǎng)。如果子孫另立門戶,則為社會道德和法律所不容,如《唐律?戶婚》規(guī)定:“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孫別籍異財者,徒三年?!弊蕴埔院笾敝燎宕姆桑瑢τ趧e籍異財、供養(yǎng)有缺的,都視作犯罪行為。

孝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和核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道德。傳統(tǒng)孝道作為倫理道德準則和行為規(guī)范,在中國傳統(tǒng)家庭養(yǎng)老中起著規(guī)范和約束作用,促進了家庭和睦、社會穩(wěn)定,使老有所養(yǎng),幼有所懷,在解決中國歷史上養(yǎng)老難題中發(fā)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傳統(tǒng)孝道具有保障的功能。傳統(tǒng)孝道的養(yǎng)老思想是一個物質之孝與精神之孝的辯證統(tǒng)一體,它既包括物質上奉養(yǎng)和精神上敬養(yǎng)兩方面。傳統(tǒng)孝道主張讓老年人衣帛食肉,物質供養(yǎng)不僅量足而且質好。比如,在吃的方面,《禮記?王制》規(guī)定,從父母50歲開始就要為他們特別準備精糧,不能再和自己一起吃粗糧;到了60歲每餐飯就要準備肉食;到了70歲,還要有精美的副食品佐餐;到了80歲還要經(jīng)常給他們吃珍貴難得的食物,以補充營養(yǎng);父母90歲的時候就要隨時隨地給老人提供食物和飲品。傳統(tǒng)孝道對于在精神方面的養(yǎng)老也有著重要的保障作用,它有利于更好地為老年人提供精神上和情感上的慰藉。奉養(yǎng)是孝的基礎,沒有一定的奉養(yǎng)就談不上孝,但并不是說只要奉養(yǎng)就是孝?!靶⒂H”就要“養(yǎng)親”,“養(yǎng)親”還得“尊親”、“敬親”。子女不僅要在物質上供養(yǎng)老人,還要在精神上供養(yǎng)老人。血緣之親不是只表現(xiàn)為物質性,它更表現(xiàn)為精神性情感性,表現(xiàn)在內心的敬愛上,那才是真正的骨肉相依、血濃于水的血親關系,那才更有人情味。

(二)傳統(tǒng)孝道調控和規(guī)范家庭成員行為以維護家庭穩(wěn)定、促進家庭健康發(fā)展的功能。在家庭中,所有的成員為了共同的生存和發(fā)展,會要求其成員在養(yǎng)老上必須遵守一定的行為準則和道德標準,形成一定的家庭養(yǎng)老規(guī)范,使家庭成員在養(yǎng)老上明是非,辨善惡,趨向共同的價值觀,以保證家庭得以在社會秩序中良好地運行發(fā)展。但是,人都是有個性的,家庭也是一個矛盾的對立統(tǒng)一體,父母與子女作為兩代人,由于在年齡、輩份、性格、文化、理想、志趣等方面總是參差不齊的,因而代溝是不可避免的,兩代人之間的利益矛盾、興趣沖突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為了維系家族的發(fā)展,人們在生活中提出父嚴、母慈、夫和、妻順、兄友、弟恭、子孝等道德范疇,其中以孝為最核心的道德,并用孝來規(guī)范、調節(jié)、約束家庭成員的行為,否則,家庭就會從矛盾沖突走向徹底破裂。由此可見,傳統(tǒng)孝道不僅能夠通過調控和規(guī)范家庭成員之行為,維護家庭穩(wěn)定,還可以通過孝敬,在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親緣關系基礎上,建立起互愛互助、溫暖愉快的親情關系,促進家庭的健康發(fā)展。

(三)傳統(tǒng)孝道具有凈化社會風氣、形成良好社會道德風尚的功能。傳統(tǒng)孝道能促進家庭和睦、穩(wěn)定,使老有所養(yǎng)、幼有所懷,因此是社會安定的重要因素,但更為重要和深遠的意義還在于能夠促進和形成民族尊老愛幼、友愛待人的傳統(tǒng)美德和良好的社會風氣。養(yǎng)老、尊老,父慈子孝,孝為仁之本,孝以禮為先,由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以及仁、義、禮、智、信等等。這個以事老、尊老為主要內容的孝道的延伸,其精神力量的影響必然會在客觀上起到凈化社會風氣、協(xié)調各種人際關系、形成優(yōu)良社會道德風尚的作用。

(四)養(yǎng)老行孝制度是保證家庭團結、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因素。每個時代都會有老人問題,都要為老人的特殊問題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扶助。而對父母的衣食物質等方面的供養(yǎng)和精神上的親近、尊敬,是人類社會共同的道德準則,是“孝”的內在要求之一。一個國家要想長治久安,一個社會要想穩(wěn)定和發(fā)展,根本前提是家庭要穩(wěn)定。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穩(wěn)定、和睦。父慈子孝,甘苦與共,其樂融融,社會安定才有基礎。誠然,老年人的問題是社會問題,越是人口老年化的社會,這個社會問題就愈益嚴重和突出。而這個問題的解決,既依賴于社會、國家,更依賴于家庭。傳統(tǒng)孝道思想主要包含敬老和養(yǎng)老。對父母的奉養(yǎng),即對父母的救濟。這是成就孝子德行的首要條件。當父母生命的延存受到因為物質財富的缺乏而引發(fā)威脅時,子女對父母的養(yǎng)護需要就顯得十分的重要;當父母生病而需要照顧時,子女的悉心照料或許比醫(yī)療中的某些藥物更起作用??梢?,子女對父母的照料產(chǎn)生的作用是其它方式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家庭養(yǎng)老行孝,既履行了家庭職責,同時也履行了社會職責。

傳統(tǒng)養(yǎng)老敬老的孝道德觀念歷久不衰,在新的社會歷史條件下仍然能保持著如此強大的生命力,這說明它在當今社會仍有著存在的合理性。

首先,這是由我國社會主義國家的性質決定的。社會主義制度始終把人的利益作為一切行動的出發(fā)點,把關心人、愛護人、幫助人、改善人的生存狀況作為一切行動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養(yǎng)老敬老的觀念正是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社會對老一輩人的關懷,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的性質,是社會主義優(yōu)越性的鮮明體現(xiàn)。

其次,這是由我國的現(xiàn)實國情決定的。我國目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chǎn)力水平還比較低,社會公共福利事業(yè)還不太發(fā)達,國家的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夠完善,社會還不能完全承擔起養(yǎng)老的任務。家庭還是生產(chǎn)單位或消費單位的情況下,子女贍養(yǎng)失去勞動能力的老人是不可回避的義務,即使將來生產(chǎn)力發(fā)展到很高的水平,養(yǎng)老的問題完全由社會來解決,但孝親、敬老依然是嚴重的社會問題。人口老齡化是困擾人類社會發(fā)展的羈絆,而子女之孝、親友之情、人倫之樂是任何時候、任何法律或行政行為所無法代替的。與西方社會人情冷似冰,親情淡如水相比,中國人其樂融融的家庭生活,實令世界稱羨不已。

第三,是由我國的經(jīng)濟結構決定的。我國是一個傳統(tǒng)的農(nóng)業(yè)大國,今天,在農(nóng)村自然經(jīng)濟仍占主要地位,是典型的二元經(jīng)濟結構社會。中國不但存在著“二元經(jīng)濟結構”,還存在著“二元社會結構”。由于存在二元經(jīng)濟和社會結構,也就形成了“二元社會保障體系”,即對城市企業(yè)勞動者實行社會保障,對農(nóng)民采取另外的形式。在二元社會結構下,我國還尚未建立起對農(nóng)村老人的養(yǎng)老保障體系。同時,由于農(nóng)村的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較低,自給自足自然經(jīng)濟形式使得農(nóng)村老人的養(yǎng)老基本依靠家庭和本人,家庭老仍是主要的養(yǎng)老方式。

第四,倡揚和踐行孝道的社會現(xiàn)實基礎仍然存在。①從家庭結構看,雖然核心家庭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中國社會的主要家庭形式,但二世同堂仍然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模式。特別是在廣大的農(nóng)村地區(qū),父母一般仍然跟子女住在一起。而且,即使是父母與子女分居的核心家庭中,不同代際之間仍然有廣泛的經(jīng)濟、生活聯(lián)系,這是中國核心家庭與西方核心家庭的區(qū)別。重視親情,是普遍的社會心理。孝敬父母是家庭倫理的重要內容。②倡揚和踐行孝道是解決老齡社會問題的重要途徑。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而且己經(jīng)進入老齡化國家的行列,2005年底,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近1.44億,在全國人口中的比例已經(jīng)達到11%。從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現(xiàn)實看,指望社會保險和養(yǎng)老院來完全解決沉重的養(yǎng)老任務是不現(xiàn)實的。人口的嚴重老齡化與社會養(yǎng)老保障體系的不健全形成尖銳的矛盾。緩和代際危機,解決老人養(yǎng)老問題,除了提高經(jīng)濟水平,逐漸發(fā)展社會福利事業(yè)、增加社會外,最重要的還是發(fā)揮傳統(tǒng)孝道倫理的現(xiàn)代價值,繼續(xù)鼓勵和實施傳統(tǒng)的反哺式循環(huán)養(yǎng)老模式,即家庭養(yǎng)老。而不能像西方那樣用接力式循環(huán)模式,把老人推向社會。目前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期,新舊體制交替。盡管社會養(yǎng)老隨著經(jīng)濟的增長而不斷發(fā)展,然而,市場經(jīng)濟的波動性以及新體制的不穩(wěn)定性使社會養(yǎng)老將難以取代家庭養(yǎng)老,預計在今后半個世紀,家庭養(yǎng)老將繼續(xù)發(fā)揮作用,尤其是在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方面。孝道在維系家庭養(yǎng)老中依然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贍養(yǎng)父母既是子女的道德義務,也是老人安度晚年的倫理保障。

第五,是養(yǎng)老本身的要求。經(jīng)濟上贍養(yǎng)、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籍是養(yǎng)老的三個基本方面。在物質生活的需求基本得到滿足的情況下,老人也需要兒女對他們的精神贍養(yǎng)。精神贍養(yǎng)的主要內容包括與老人進行經(jīng)常的精神交往,子女對老人的尊重和理解,子女給老人提供的各種娛樂和學習條件,子女的和諧相處以及在學習、工作上作出成績,使老人得到精神上的慰藉,等等??傊?,滿足老人的物質需要,豐富老人的精神生活,使他們“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醫(yī)、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這是子女對父母、晚輩對長輩應盡的、基本的道德義務與社會責任。明確地提出弘揚“孝”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對于調整好家庭關系,促進家庭和睦,推動社會文明,實現(xiàn)社會的安定祥和無疑是大有裨益的。

精選范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