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蘇凡范文

蘇凡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蘇凡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蘇凡范文

第2篇:蘇凡范文

攤放在手心里,沿著那縱橫交錯的葉脈,看著那歷久而彌新的面貌,我追溯著根源。

那時何等美麗的葉子,略長的橢圓形,像鍍金般散發(fā)出光芒,輕撫它,像撫摩一位熟睡的孩子,在它的夢中,我看到這般的故事。

隋朝末年,各路英雄揭竿而起。同樣有一顆種子在李家人心里培育,那是天下蒼生黎民百姓。這一株希望逐漸生根發(fā)芽,最后變得強大起來。江山易主,李家的天下,大唐的未來,都成為現實。

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一場持續(xù)一百二十年的盛宴。起始李士民,中承武昭儀,后至李隆基,三代人竟把天下治理得這么好。來得客人真多啊,李白,王維,杜甫,岑參,孟浩然,好多人都來捧場,真熱鬧啊!中華的詩歌達到了顛峰!

一陣風吹過,把沉浸在繁華中的我吹醒,落葉竟兀自翻轉過來,定睛一看,黯然失色。

是歌舞的糜爛,是酒肉的腥臭,是街頭的乞人,是路邊的凍死骨!是烽火,是硝煙,是家破,是人亡1更是繁華背后的觸目驚心。

不忍再看再想,卻又多顧及一眼。

看到茅屋前振臂高呼的老人,聽到夜幕下秦淮路人的慨嘆,想到安祿山史思明麾下被踐踏的江山。

想一想,那兩句留傳千年的話“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那到這一切的悲劇和那送荔枝的差使有關?還是有著“羞花”之貌的楊玉環(huán)?或是那終日飲酒賞舞的唐玄宗?或許誰都不怨,它生時的浮華注定了它傾頹的下場。

落葉終歸是落葉,生時枝繁葉茂,滅時只留給白頭宮女閑聊的談資。

收起它,給我留下了無限的暇思,浮華背后,剩下的只有頹廢,那些表面繁華的事物,經不起時間的考驗。這枚落葉還是有作用的,它雖韶光不再,卻給后人留下一記警鐘。

第3篇:蘇凡范文

現在這個時代有些不同,我們不再需要吃糙米飯、住茅草屋、睡門板床,文人們大可享受現代社會帶來的種種舒適。比如你不愛吃粗茶淡飯,你不妨天天蟲草鮑魚,只要不浪費,沒人敢說你半個字;比如你不愿住狹窄的公寓,你完全可以買一棟別墅,想喝水進專門的茶水間,想讀書進書房;比如你上班不想坐公交車,覺得那樣掉價,你大可以購一輛豪華的私家車,想開到哪里就開到哪里;比如你不希望自己“平庸”,希望出人頭地,你完全可以大量謀求各種榮譽,做這個“先進”那個“模范”……一個人的“繁華”只要來路正當,不損害他人的利益,不違反道德和法律,我們就沒有權力對他說三道四。

不過,我理解一些人對繁華的追求,尊重他們選擇的權利,卻并不敬仰他們,我真正敬仰的是默默守衛(wèi)著自己那個世界的素心人。在我看來,尊重與敬仰是有區(qū)別的,尊重是一種禮貌、一種教養(yǎng),敬仰是一種發(fā)自內心的欣賞和欽佩,是一個靈魂對另一個靈魂的折服。

在世人都紛紛追逐繁華的時代,做素心人是不容易的。首先,素心人得放棄過多的享受欲。一個人品格的純度、在事業(yè)上達到的高度與其物質欲望,往往是成反比的。物欲太強,弄錢的念頭太濃,做事就會非常講功利,特別在乎利益的即時實現,這樣的人很難走向大目標。有心做素心人,你就要對物質利益看淡些,有它當然好,無它想得通。其次,做素心人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人的本質是趨利的,你想做素心人,就要有此種準備:在一段時間之內,你周圍的人都可能活得比你春風得意,得到更多的物質好處,面對誘惑,你不要“心動”,更不可“行動”,只能“任憑風浪起,穩(wěn)坐釣魚臺”,靠耐力去獲取最后那個閃閃發(fā)光的金果。

世界上凡是獲得大成功者,幾乎都是敢于為“素心”舍棄“繁華”的。愛因斯坦成名后,以色列邀請他參選總統(tǒng),他堅決拒絕,捍衛(wèi)了科學的獨立價值;一生為了自己的理想數次辭官,用行動捍衛(wèi)自己的大學理念,終成一代教育偉人;為了保留批評政府的權利,不同意提名其為總統(tǒng)候選人……對于這些人,“繁華”唾手可得,但他們之所以讓人尊敬,并不在于這種獲取“繁華”的能力,而在于其對物質利益對榮耀的堅決舍棄。

第4篇:蘇凡范文

摘要人類起源神話是創(chuàng)世神話思考的一個重要方面,這在希伯來圣經《創(chuàng)世記》1-3和漢文古籍創(chuàng)世神話里都有具體表現。本文運用跨文本方法,從語言學的角度對這兩個文本進行解讀。通過在兩個文本之間,多次創(chuàng)造性的跨越,作者希望對《創(chuàng)世記》1-3和漢文古籍創(chuàng)世神話里的人類起源神話,乃至兩種文化有更為深入的認識。本文通過兩個文本彼此的視角,想要說明“神圣”和“凡俗”,是《創(chuàng)世記》1-3和漢文古籍創(chuàng)世神話各自人類起源觀的基本特征。由此而來的對人類死亡的態(tài)度也表現不一,前者無法泰然面對死亡的大限,對待死亡采取消極的態(tài)度;后者對死亡的態(tài)度則顯得比較超脫。

關鍵詞:《創(chuàng)世記》1-3漢籍創(chuàng)世神話人類起源神圣凡俗

中圖分類號:I109文獻標識碼:A

人類起源神話在創(chuàng)世神話里有特殊地位。它和宇宙起源神話共同構成創(chuàng)世神話的兩大基本主題?!秳?chuàng)世記》1-3和漢籍創(chuàng)世神話是兩種異質文化下的人類起源說,本文采用跨文本方法,將《創(chuàng)世記》1-3的人類創(chuàng)造敘事看成文本A,將漢籍創(chuàng)世神話里的人類起源神話看成文本B,在它們之間進行跨文本閱讀,以求在彼此的亮光下,達到對自身以及對方有關人類起源問題的深入認識。

一希中人類起源說

《創(chuàng)世記》1-3里,創(chuàng)造人類有兩個版本。一個是祭司作者對上帝造人的描述:“上帝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象( ),按照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里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系劬桶粗约旱男蜗笤烊?乃是照著他的形象造男造女。”(《創(chuàng)世記》1:26-27)這里的“人”()指“人類”(humankind)。人類按照上帝的形象和樣式被創(chuàng)造出來,他們都分享上帝的榮耀,管理人以外的其他生命。

第二個造人神話出自雅威的創(chuàng)造敘事:“耶和華上帝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 )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耶和華上帝使他沉睡,他就睡了;于是取下他的一條肋骨,又把肉合起來。耶和華上帝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個女人,領他到那人跟前?!?《創(chuàng)世記》2:7,21-22)

耶和華像個陶匠親自造人,他對人吹了一口“生氣”。這一方面強調了氣息和生命之間的關聯;另一方面,它和上帝的“形象”、“樣式”一樣,都使人分享了上帝的神性特質,分享了創(chuàng)造的好處。而“形象”和“樣式”,又使人類的生命和其他動物的生命有所不同。

《創(chuàng)世記》1-3里,耶和華從男人的肋骨造出女人,性別隨之出現。古代蘇美爾語里肋骨和生命表達了雙關涵義。古代以色列人繼承了這樣的文化傳統(tǒng),也認可肋骨和生命之間的關聯。但是由于古代蘇美爾語和希伯來語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語言,將原來的雙關涵義用希伯來語表達時,原先的生命( )和肋骨( )之間因為語音相近的雙關成分就喪失了。

漢籍創(chuàng)世神話里造人的版本有許多。較早的說法,認為陰陽二神造就了人類:“有二神混生,經天營地……煩氣為蟲,精氣為人?!?《淮南子?精神訓》)這句話的意思是,當陰陽二神開創(chuàng)天地,渾濁的空氣變成了蟲魚鳥獸等低等生物,而清新的空氣變做人類。總之,這是一種氣體變化人類的說法。

三國時期,人類的起源和創(chuàng)造天地的盤古大神聯系在了一起:“(盤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為黎氓?!?《繹史》卷一引《五運歷年記》)這是說盤古“垂死化身”的時候,身上各種各樣的寄生蟲,“因風所感”,變化成人類。無論世界,還是人類,都是盤古巨人身體的一部分。世界和人類,共享盤古身軀,天人的關系被古人概括為“天人合一”非常貼切。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這則漢籍創(chuàng)世神話里的人類,由盤古身上的寄生蟲變化而來,其出身似乎過于卑微。

最為人知的漢籍造人神話,是女媧摶土做人的神話。這個神話說人類原是女媧獨立創(chuàng)造出來的:“俗說天地開辟,未有人類,女媧摶黃土做‘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于洹泥中,舉以為人。故富貴賢知者黃土人也;貧賤凡庸者,引洹人也?!?《太平御覽》卷七十八引《風俗通義》)

女媧這個女性創(chuàng)造主,在此被描寫成和雅威一樣的陶匠。女媧摶黃土造人的神話使作者注意到,《創(chuàng)世記》2里造人的敘事也強調人類是從泥土中被創(chuàng)造出來。希伯來語“人類”( )和“泥土”( )是一對同源詞語。而且在伊甸園的故事里,它們構成雙關語。 最初和是一體的,創(chuàng)造它的時候前者才從后者分離出來,這表明人和泥土親密的關系以及創(chuàng)造通過“分離”( )而來的本質。最終人死后仍要歸于塵土(3:19),因此人最終仍要和泥土成為一體。而且人和土地的關系在以后也是伴隨一生的:人要耕種地土,終生勞作(3:19)。

在女媧造人的神話里,人是從黃土里被造的;不過泥土和人之間沒有希伯來語和 語音或者語意上的關聯,但是中國人通常會認為自己的黃皮膚和黃土的顏色是一樣的。通過這種跨文本閱讀,作者意識到人和土地緊密的關系,通常被看成古人――無論是古代以色列人還是古代中國人――存在的一種本質元素。

女媧還具有化育萬物、創(chuàng)造生命的特質。許慎在《說文》里對“女媧”一詞的解釋是:“媧,古之神圣女,化萬物者也?!边@個解釋和《淮南子?說林訓》“此女媧所以七十化也”的主題相應,都表達了女媧是(或者參與)化育萬物的女性造物者。從女媧化育萬物的特質來看《創(chuàng)世記》2-3里的夏娃,“夏娃”的希伯來語是 。女人是“眾生之母“(Eve),她是所有(living being)的母親。從詞源上講,和都源自動詞。這說明《創(chuàng)世記》1-3亦強調女人和生命之間的關系。

陳建憲認為,女媧就是掌管婦女生殖的地母神靈,女媧化育萬物,其實就是大地生出生命之意。既然是大地生育生命,那么從泥土造人的神話也就找到理解的根源了。這樣的解釋,照亮了作者對夏娃和泥土之間關系的考慮?!秳?chuàng)世記》2-3里,夏娃和泥土之間的關聯,似乎沒有亞當和泥土之間的關系來得直接。但是,我們不要忘記 有“人類”之意,女性也被包括在內。既然雅威從泥土中創(chuàng)造出,那么,女人也就和泥土( )有關,更何況孕育眾生的母親。因此,作者從女媧――地母的形象,認識到在《創(chuàng)世記》2-3里的夏娃,作為眾生之母,她和泥土之間可能的關聯。但是《創(chuàng)世記》1-3的編作者并沒有表現出這種興趣。作者猜測,也許編作者在編輯那些神話材料的時候,把一些非常有價值的內容做了選擇性地刪減。

由《創(chuàng)世記》1-3的編作者選擇性地刪減經文的可能,作者猜測女媧造人神話的最后一句,也許是后來的編者加上去的。因為《太平御覽》本身就是寫給黃帝看的書,一些符合帝王將相口味的內容是少不了的。于是編者以女媧造出富貴者和貧賤者,為世俗統(tǒng)治尋找合法依據。這種人為加做的痕跡,讓這段神話蒙上世俗主義的影子。

反觀《創(chuàng)世記》1-3章,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和樣式造男造女,并且將生氣吹進人的鼻孔,人類從被造之時就享受著創(chuàng)造的好處,上帝在人類創(chuàng)造完畢后,才認為創(chuàng)造是圓滿的。它從一開始就強調造人的神圣維度。通過這樣的跨文本閱讀,作者認為神圣維度的缺失,恰是漢籍人類起源神話的特點。人和神的界限在中國古人看來,并不明顯。

二超越死亡和必死的命運

神話關注人類的起源,生命的開端。作為人類的思維習慣,神話又必然關注人類的死亡和延年益壽的大事。對不死的想望和追求,一直以來都是人類不變的夢想。

作者認為《創(chuàng)世記》1-3章對生死問題的看法,和生命樹以及分別善惡樹有關?!秳?chuàng)世記》2: 9里,生命( )是對生命樹( )初也是最直接的解釋。隨后的“永生”( )意義(3:22)在此并未提及。因此, 象征了純粹的沒有被限制的生命,這里沒有關于死亡的意識。生命樹指示伊甸園的生命本質。這也是為什么它被置于園中央的原因。

第二棵樹是“分別善惡樹”()。“善惡”( )在這里是一組意義平凡的詞,不做任何倫理或者道德上的解釋。這組詞不應該用嚴格的理性加以解釋,而應該從實際生活的意義出發(fā):前者表示有用或者有益的活動;后者是有害的、不利的事物?!胺謩e”()并不指理性的認知活動,而是實踐的和生存意義上的“知道”、“了解”,它是以經驗為基礎的?,F實生活里的感覺和經驗促成這種知道、分辨能力的形成和發(fā)展。其動詞形式不僅有對自然事物的認識,而且包括對人的了解,這時候它含蓄地指對異性肉體上的了解。最顯見的例子就是亞當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園后生出該隱:“有一日,那人和他妻子夏娃同房( ),夏娃就懷孕,生了該隱……”(《創(chuàng)世記》4: 1)

這里的“同房”居然使用了和“知道”同義的詞,因此,性行為和知識具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回到“分別善惡”

這個短語,它強調一種分辯的能力,一種基于感覺經驗的知識。因此它應該是“知道一切”(know everything),不僅識物,同時也知人。

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和樣式創(chuàng)造了人類,但是圣經并沒有就此肯定,人在被逐出伊甸園之前和上帝一樣永生。亞當所生之子,其形象樣式也和他相似(《創(chuàng)世記》5:1-3)。因此,人類按照上帝的形象和樣式被造,并不能成為他獲得永生的籌碼。《創(chuàng)世記》2-3想表達的是人曾經有機會得著永生,但最終沒有獲取。因此,人的限制就是人一定會死。而上帝是永恒不朽的。這樣,討論人的死生問題,在《創(chuàng)世記》1-3里,其實與神人關系分不開。

《創(chuàng)世記》1-3里,上帝和人類的生命在本質上的差異,通過和漢籍創(chuàng)世神話進行跨文本閱讀,會加深這方面的理解。無論是古代以色列人還是中國古人的觀念里,死亡總代表了有限的狀態(tài),它是一種負面的東西。在希伯來語里,“死掉”()也被翻譯成“殺戮”(to kill),或者“殺害”(to slay)。因此,古代以色列人對死亡,尤其是非自然的死亡,充滿了恐懼。這種對死亡的恐懼也體現在《創(chuàng)世記》1-3里。這些章節(jié)里,首次提到“死”的概念是耶和華將人安置在伊甸園的時候:

“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 )?!?《創(chuàng)世記》2:17)

這時候,人還不知道死亡對他意味著什么,但是和禁止的命令相關的東西,應該是對人的限制。在男人和妻子吃了禁果以后,他們對違反命令的恐懼,可以被理解成對所謂“死亡”的恐懼:“那人和他妻子聽見上帝的聲音,就藏在園里的樹木中,躲避耶和華上帝的面……他說:‘我在園中聽見你的聲音,我就害怕( )……’”(《創(chuàng)世記》3:8-10)

嚴格來講,這時候的男人和女人,還是不明白死亡為何物。直到耶和華宣判的時候,才對死亡做了一定程度的解釋:

“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為仇;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為仇。女人的后裔要傷你的頭,你要傷他的腳后跟?!冶卦黾幽銘烟サ目喑?你生產兒女必多受苦楚?!惚臼菈m土,仍要歸于塵土?!?《創(chuàng)世記》3:15-19)

人和兇猛動物之間彼此為仇,實際上是對人類管理空海陸各樣生物權力的否定。沒有這樣的權力,動物不再溫順,人為了自衛(wèi),不得不和動物彼此傷害。人和動物之間和諧關系的破裂,使生命處處受到威脅。其次,在古代社會,女人生產經常要冒生命危險。因為難產或者其他意外,都可能導致產婦和嬰兒喪命。因此,生育對古代以色列人來說,既意味著新生命的開始,也可能意味著死亡的到來。這樣,生育就變成夾雜著對死亡之恐懼的喜悅。最后的“歸于塵土”是對死亡最直白的表達。人的生命是有血氣的,也就是有限制的。如果前面那些對生命的威脅可以逃過,但是這個大限卻是任何人都無法逃避的命運。

從《創(chuàng)世記》1-3反映出古代以色列人對死亡的恐懼,作者再看滿載著漢籍創(chuàng)世神話的《莊子》一書,對死亡報持的態(tài)度?!肚f子》承認依據自然生活也就是尊重規(guī)律,承認死亡是人的大限,是生命的歸途。這是將生命和死亡等量齊觀,而不是一味地延長人壽數的態(tài)度,這一點和《創(chuàng)世記》1-3章看待死亡不可回避的本質是相通的。不過,《莊子》考慮人的存在是從生命的本質和天地原理出發(fā)。他認為生和死是人類存在的一部分,必須報以積極的態(tài)度:“生之來不能卻,其去不能止。”(《莊子?達生》)“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莊子?大宗師》)

莊子用他的頭腦和智慧觀察宇宙。生與死是自然秩序,無人能夠豁免。既然死亡不可避免,我們沒有理由喜歡一個而憎惡另一個。死亡不應該被看成是令人悲傷的損失,生命也不應該只被看成恩賜的禮物。然而,這樣的態(tài)度也不應該走向另一個極端,也就是厭棄生命而歡慶死亡。事實上,莊子呼吁人們要超越這相反的兩極。

從莊子的角度再來看《創(chuàng)世記》1-3,祭司編者絕對地籌劃一切價值的態(tài)度昭然若揭。在他們看來,死亡是生命的終結和反面。這樣,生命充滿了短暫和荒謬的諸多規(guī)限,享受生活卻被許多突如其來的死亡打斷。只有神才能不受死亡的威脅,享受永遠不死的快樂。

從莊子的眼光,我們看到《創(chuàng)世記》1-3的編作者對死亡充滿了恐懼,甚至從整個太古敘事(《創(chuàng)世記》1―11)的框架來看,還把死亡看成是對人類的懲罰。因此,他們無法游刃有余地應對死亡,而是深受其擾。從《創(chuàng)世記》1-3的立場上來說,人在死亡面前變得無能為力。

作者認為,《創(chuàng)世記》1-3的編作者從來不會擁抱死亡的態(tài)度,要歸因于其絕對的上帝的觀念,這個創(chuàng)造者和生命的賦予者,人類和他在死亡問題上,是不可能有對話或者討價還價的。正如使徒保羅受圣靈感動說:“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林前13:13)他紀念弟兄姐妹“因信心所作的工夫”。又說:“我們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林后5:7)由此可見,“信”在屬靈的生命和生活事奉上是何等的重要。這也是信仰者消解生存局限最為直接的動因。

綜上所述,通過在《創(chuàng)世記》1-3和漢文古籍人類起源神話之間的跨文本閱讀,在彼此的亮光下,反思人類的起源,以及生命和死亡等諸神話,作者對《創(chuàng)世記》1-3里上帝造人神話的神圣維度有了深入的理解。

對于死亡,從莊子的眼光看《創(chuàng)世記》1-3,顯然后者無法泰然面對死亡的大限,對待死亡采取消極的態(tài)度;從《創(chuàng)世記》1-3章的處境看莊子,莊子對死亡的超脫是非前者所能比的。在彼此的照亮下,顯現的差異和特性,在作者看來都要歸結為一個非常核心的問題,即神人關系(或者天人關系)。

參考文獻:

[1] 陶陽、鐘秀:《中國創(chuàng)世神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2] 李熾昌編:《亞洲處境與圣經詮釋》,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96年。

[3] (西漢)劉安、何寧:《淮南子集釋》,中華書局,1998年。

第5篇:蘇凡范文

【關鍵詞】 化學反應速率;影響因素

現我就結合我多年的教學談點我個人的理解。

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可以分兩方面來理解。內因和外因兩方面。內因指的是參加化學反應物質本身的性質,而外因是指溫度、壓強、濃度、催化劑、光輻射、超聲波等都屬于外因。下來我具體談一下這兩方面是如何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

內因既物質本身的性質。不同的化學物質由于化學性質存在差別,化學反應的快慢自然也就不同了。我們在學習堿金屬的時候知道,鋰、鈉、鉀、銣、銫、鈁的化學性質有較大差異的。鋰到鈁活潑性在增強。如果用相同狀態(tài)的金屬鈉和金屬鉀與相同的水反應時,它們的速率就不同。金屬鉀的反應速率要比金屬鈉的要快。這一事實就充分說明參加化學物質的性質對化學反應的速率的影響。既參加化學反應的物質性質越活潑,反應就越快。

外因是指溫度、壓強、濃度、催化劑等因素的影響。

溫度越高化學反應越快,溫度越低化學反應越慢。這適應所有的化學反應。那為什么溫度越高化學反應就越快呢?我們知道溫度升高,一方面參加反應的化學物質就能獲得更多的能量,分子的運動速度提高,參加反應的物質分子間的碰撞頻率就會提高,反應速率也就會提高。另一方面,參加反應的物質分子獲得搞得能量后變成了活化分子,從而提高了活化分子的數目,那么分子間的有效碰撞就會增多,化學反應速率也會提高的。例如,我們吃的食物,夏天要比冬天時腐敗變質的速率快一些。再比如說氫氣和氧氣在常溫下,它們是不反應的,但點燃的條件下它們能劇烈的反應。這些都說明了溫度高反應越快。

濃度增大,化學反應速率加快,濃度減小化學反應速率降低。那又是為什么呢?這是因為,當濃度增大時,此時活化分子的百分數并沒有變化,但反應容器里的反應物分子數會增多,活化分子數也就增多。這樣,化學反應的速率就會提高了。那反之,化學反應速率就降低。這樣的例子很多,如我們看到用鍋爐里的燃煤,用鼓風機鼓風后燃燒的比不鼓風時燒得更旺。這是因為鼓風后氧氣的濃度增大了。還有我們在在做制氫氣的實驗時,濃度大的鹽酸和鋅反應放出氫氣的速度要比濃度小的鹽酸和鋅放出氫氣的速度快。這些例子都是在增大濃度時,使參加反應的反應物分子數增加,活化分子數增加,化學反應的速率就加快了。

壓強對化學反應的影響是對有氣體參加或生成的化學反應而言的。如果化學反應中沒有氣體參加或氣體生成,那壓強的改變對化學反應速率無影響。例如,把氧化鈣固體放入水水中,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對于這個反應改變壓強,化學反應的速率是不會發(fā)生改變的。如果化學反應中有氣體參加或生成,改變壓強,化學反應速率又是怎么改變的呢?如果改變壓強后反應容器內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濃度發(fā)生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會改變;壓強改變沒有影響到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濃度,那么化學反應的速率就不變。例如,在一個密閉的反應容器中,氫氣與碘蒸氣反應生成碘化氫氣體,如果使容器的體積變?yōu)樵瓉淼囊话?,其它條件不變,那化學反應的速率就會增大。這是在減小容器的體積時,容器內的壓強增大,而各物質的濃度也增大,反應速率就加快。反之,壓強減小,各物質的濃度減小,化學反應速率就降低。

催化劑能加快化學反應速率。因為催化劑可以降低反應的活化能?;罨芙档秃?,本來不是活化分子的反應物分子,也能成為活化分子?;罨肿訑翟龆?,反應物分子間有效碰撞的幾率就會增加,化學反應速率就會加快。例如,用加熱氯酸鉀的方法來制氧氣時,不加催化劑二氧化錳產生氧氣的速度很慢,但加入催化劑二氧化錳后,化學反應的速率明顯加快。

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外因還有光輻射、電磁輻射、超聲波等因素。高中階段主要掌握溫度、壓強、濃度、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第6篇:蘇凡范文

惡意訴訟自古即有之,不獨中國特有,西方國家亦有之。在西方的法律中,對惡意訴訟的防范和制止從來沒有停止過。早在古羅馬時期,就有了誠信訴訟的規(guī)定。中國人奉行“和為貴”的處事原則,向來“恥訴”。但是近年來,惡意訴訟卻不斷增加,在媒體侵權案件中更占不小比例。

面臨惡意新聞侵權訴訟,媒體和作者不必驚慌失措,更不該忍氣吞聲,應該及時提起反訴。反訴指在已經開始的訴訟程序中,本訴的被告向本訴的原告提出的一種獨立的特殊之訴。反訴是一種特殊之訴,其特殊性表現在:(1)反訴是被告提出的獨立的反請求;(2)本訴的原告不因反訴的提起喪失本訴原告的資格,本訴的被告也不因反訴的提起喪失本訴被告的資格,本訴的原被告和反訴的原被告互不影響;(3)被告提起反訴,必須具有的權利,并向受理本速的法院提起;(4)反訴是在本訴經法院受理后提出的,是同本訴相對的。如果反訴提出在先,則該反訴就是本訴;(5)即使沒有本訴的存在,被告也可以提出另外的訴訟啟動新的司法程序;(6)無論原告提出的本訴是哪一種,被告可以提出任何形式的反訴,包括確認之訴、給付之訴、變更之訴;(7)反訴提出后不因本訴的撤回或者法院駁回而失去效力。

反訴不同于反駁。民事訴訟中的反駁是指被告為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提出各種有利于自己的證據,以否定原告提出的訴訟請求的一項權利。反駁可以分為程序法上的反駁和實體法上的反駁。程序法上的反駁指被告根據民訴法規(guī)定的證據來說明原告提出的訴訟請求是違法的;實體法上的反駁是被告以實體法為根據,通過實體法所規(guī)定的證據,來說明原告所提出的實體權利的請求全部或者部分不合法。

對惡意新聞侵權訴訟如何提起反訴 ?

首先,正確地認定惡意新聞侵權訴訟。構成惡意訴訟必須同時具備四個要件:(1)訴訟發(fā)起人的主觀意圖具有惡意或重大過失。(2)人的訴訟行為具有違法性。(3)惡意訴訟給對方造成了損害。(4)惡意訴訟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

司法實踐中,惡意新聞侵權訴訟主要有以下類型:損害權益型、推卸責任型、惡作劇型、成名型等。

其次,提起反訴應該符合以下六個條件:(1)具備一般訴的條件,即《民事訴訟法》第108條規(guī)定:“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有明確的被告;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另外,反訴不能超過訴訟時效,不能認為本訴在訴訟時效之內,反訴也自然在訴訟時效之內。當然本訴超過訴訟時效的,反訴不一定超過訴訟時效,應當允許提起反訴。(2)反訴還得具備一些特殊要件:第一,當事人條件。反訴的原被告與本訴的原被告得完全相反;第二,管轄條件。反訴只能向受理本訴的法院提起。(3)案件范圍條件。反訴是民事訴訟(含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和行政附帶民事訴訟)所獨有,對于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來說,不允許提起反訴。(4)時間條件。有論者認為,按照國際慣例,為了防止訴訟襲擊,反訴應當在法院受理本訴以后到庭審前的答辯期間為宜。(5)同種程序要求。特別程序不適用于反訴;反訴必須與本訴屬于同一種程序,不能一個適用普通程序,另一個適用簡易程序,更不能一個適用一審程序,另一個適用二審程序。(6)牽連性要件。即要求反訴的訴訟請求與本訴的請求必須有牽連,基于同一法律關系或同一事實關系或某種權利義務。

惡意新聞侵權訴訟作為一種特殊的侵權行為,一般要承擔民事侵權責任,如果情節(jié)嚴重,構成了刑事犯罪(如誹謗罪)得承當刑事責任。民事責任包括停止侵權行為、公開道歉、賠償損失。訴訟費由反訴的被告支付。發(fā)表道歉的媒體和版面、時段、內容必須受法院指定或者雙方約定。要賠償的損失包括物質損失和精神損失。物質損失包括受害人的誤工費、通訊費、交通費以及其他因惡意新聞侵權訴訟導致的物質損失。正如前文所言,惡意新聞侵權訴訟給作者帶來了巨大的精神折磨,必須支付精神賠償金。這里的物質賠償和精神都應該是懲罰性賠償而非補償性賠償,以提高惡意新聞侵權訴訟的訴訟成本。

第7篇:蘇凡范文

關鍵詞:教學設計;行動研究;學生發(fā)展

文章編號:1005-6629(2007)11-0043-02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早期提出“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這一概念的是美國心理學家勒溫。行動研究的核心是自我反思的螺旋式行進過程,勒溫則認為行動研究的過程包括計劃、發(fā)現事實及實施三個階段。[1]

化學概念教學是中學化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課程觀的倡導下,如何在概念教學中體現“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理念,落實“提高學生化學素養(yǎng)”的教育宗旨,滲透STS教育,最終促使學生的自我發(fā)展?我們以行動研究的理論為指導進行“化學反應速率”教學設計思路的探索。

1 第一次教學設計

1.1 教學設計方案

以概念的講授和實驗探究為核心進行教學設計:

1.2 教學實踐反思

收獲:以概念講授展開教學,注重概念的內涵和教學的邏輯性,教師容易控制課堂。

問題:以概念傳授為目的,教師講授活動多而學生思考探究活動少,教學不能很好的引起學生興趣,除概念知識外學生還能有什么收獲?

這一課中除了讓學生知道化學反應速率概念和影響反應速率因素知識外,學生還應學會什么?化學除了其本體學科知識的功能外,還能發(fā)揮什么作用?從STS教育理念出發(fā),應從生活、生產中選取教學素材,從學科中心回歸到學生的生活經驗,從社會實際問題出發(fā)組織教學。帶著這些想法,對本課進行第二次教學設計。

2 第二次教學設計

2.1 教學設計方案

2.2 教學實踐反思

收獲:從生活和生產中的實例引出反應速率的概念,以工業(yè)合成氨為例計算反應速率,將概念的教學與生活、生產有機結合,凸現化學學科的社會功能;讓學生動手實驗,體驗實驗的快樂,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問題:實驗內容教材上已設計好,學生只是驗證得出結論,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問題意識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為了突現三維目標中的過程與方法,對本課進行第三次教學設計。

3 第三次教學設計

3.1 教學設計方案

3.2 教學實踐反思

收獲: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學生能夠主動思考和探究,自主構建知識和基本技能。增加固體鐵的量能否改變反應速率、洗滌劑起什么作用、過氧化氫分解產物O2的檢驗和催化劑都只是加快反應速率嗎?課堂生成的這些問題也成了生成性資源加以利用。

問題:學生活動過多造成課堂教學時間不夠;由于實驗條件限制并非每個學生都動手實驗。

教育是以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最終目的。那么在以學生活動為核心的教學內容中學生學習的心理如何?學生面對問題時的本源性認識是什么?哪些活動是學生需要的?哪些內容能促進學生發(fā)展的?在前設計的基礎上應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核心,將概念知識教學和學生探究活動整合再次進行了教學設計。

4 具體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探索

4.1“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教學活動的設計探索

在學生對反應快慢已有認識的基礎上,通過合成氨這一實例,運用具體的數據對化學反應速率進行定量計算,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并將新知應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通過計算學生能清晰地得出同一個反應的化學反應速率可用不同的物質來表示,意義相同,且各物質表示的速率比等于該物質對應方程式中的化學計量數比。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構建化學反應速率概念的內涵。

4.2“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探究活動的設計探索

探究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第一次教學設計,實驗按照教材上的順序進行,儀器和藥品只有一套,每次只有幾個同學在做,其他同學在焦急等待結果。教學實踐后發(fā)現教學機械化,耗時過長,實驗只是少數同學參與,這與新課程的理念相悖。第二次教學設計,將Na2CO3和NaHCO3分別與稀鹽酸反應實驗移至探究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因素的教學之中,通過實驗得出影響反應速率的內因是反應物自身的性質差異。學生分成三組,分別探究濃度、溫度和催化劑三種外界條件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教學實踐后發(fā)現參與實驗的學生增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但仍然是按教材內容實驗,無創(chuàng)新內容。第三次教學設計,將學生分五組提供相應藥品和儀器,增加:鐵片、鐵粉、稀鹽酸、濃鹽酸、試管和膠頭滴管,探究增大固體和液體的用量,將固體粉碎增大接觸面積能否改變反應速率。教學實踐后發(fā)現參與實驗的學生增多,學生的探究學習積極性更強,實驗中和實驗后學生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生成性問題,雖然受學校實驗條件的影響,五組同學在做不同的探索,但同時實驗提高了課堂效率和課堂教學質量。

4.3 活動記錄表的設計

小組合作、交流討論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為了使每個同學都能參與到討論中,都能有所收獲,充分發(fā)揮合作和討論的功能,設計了活動記錄表。在活動記錄表中,包含4部分:我的實驗內容、我的觀點、小組其他同學的觀點、小組討論后的共識。使用活動記錄表,有如下收獲:

①討論中每個學生都有了明確的任務,能保證討論的效率;

②討論有詳細的記錄,能體現學生參與和合作意識。

③通過活動紀錄表,及時掌握學生的情況,對學生做出差異性和發(fā)展性評價。

本節(jié)課在福建省高考命題專家、高級教師鄭昌福的指導下,在福建省漳州市一中分校高一年級進行實踐。通過這次教學設計的行動研究,讓我在實踐中享受教學研究的樂趣,體會新課程倡導的教師觀。

參考文獻:

[1]陳柏華. 論課程行動研究.外國教育研究[J].2001(04).

第8篇:蘇凡范文

一、利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的交互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形成學習的動機并發(fā)揮認知主體的作用。利用多媒體教學向學生展示豐富多彩的圖片和視頻材料,讓學生學會鑒別、選擇、運用和分享信息,并逐步學會通過觀察或從現實生活中提出與生物學相關的、可以探究的問題,分析問題,闡明與研究該問題相關的知識,從而使學生逐步形成比較、分析、綜合等思維能力。

1.初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新課的導入,我利用多媒體采用了具有強烈對比效果的幾幅圖片,不僅從外界直接給予學生感官上的刺激,還從學生內心深處喚醒他們的求知欲望和環(huán)保意識,使學生發(fā)揮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獲取有效的認知。

2.再用多媒體,凝思激趣,掌握知識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多次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圖文并茂、豐富多彩的圖片,學生通過觀察這些與光、溫度和水有關的生物資料,掌握知識,突破難點。這樣做可以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高注意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后用多媒體,激發(fā)欲望,結束課堂

我利用了兩張種間斗爭的圖片,引導學生思考生態(tài)因素對生物的影響不僅是非生物因素,還包括生物因素,這樣處理,使得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很緊湊,并能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

二、協(xié)作學習,活躍課堂,提高素養(yǎng)

在整個課堂教學中,不僅有豐富多彩的圖片,還有活躍的小組活動。課堂上,圍繞呈現不同側面的情景所獲得的認識展開小組討論,在討論中,每個學生的觀點在和其他學生以及教師一起建立的人際協(xié)商環(huán)境中受到考察、評論,同時每個學生也對別人的觀點、看法進行思考并做出反應。這些活動,也從多方面培養(yǎng)了他們的能力,提高了科學素養(yǎng)。通過學生的自由討論、自主總結,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很好地實現了生生互動、師生互動。

三、關注學生,注重發(fā)展

學生的發(fā)展是多元化的,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能學有所獲并能成為學習的主人是我的目標。教學中,通過學生的分組討論、觀察和交流等活動,讓每個同學都能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課前準備,目標明確,有的放矢

課前將全班同學分為三組,每組同學分別搜集與光、溫度和水有關的生物學現象,這樣讓他們課前就明確了課堂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第9篇:蘇凡范文

〔關鍵詞〕明尼蘇達大學圖書館;特藏;學科咨詢服務

2011年8月,筆者有幸至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圖書館進行了為期1個月的訪學。期間,針對圖書館流通服務、信息服務、館藏體系和布局、系統(tǒng)服務等業(yè)務內容,進行了詳細的考察,藉此了解到了國外圖書館的服務現狀和發(fā)展趨勢,期冀為本館讀者服務工作的開展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啟示。

1 書盈四壁,汗牛充棟――明尼蘇達大學圖書館概況明尼蘇達大學圖書館(以下簡稱明大館)位處明尼蘇達州的雙城區(qū),始建于1851年,為綜合性圖書館。主館為威爾遜館(人文社會科學館),專業(yè)分館有16個,散布在校區(qū)內,為6萬名本校師生(其中2萬名研究生)服務及社區(qū)讀者提供服務。

明大館是明尼蘇達大學和明尼蘇達州的信息資源中心,其實體館藏資源數量及類型豐富,館藏正式出版物達到700余萬冊,455萬卷叢刊、575萬張縮微膠片、265萬份政府文件和40多萬張地圖,品種及數量的綜合指標在ARL(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中位居15~20位之間[1]。

2 篤學不倦,日新月異――明尼蘇達大學圖書館的業(yè)務及特色介紹2.1 資源兼收并蓄――完善的藏書體系和杰出的特藏2.1.1 完善的藏書體系

明大館資源豐富,藏書體系完善。明大館除威爾遜圖書館(社會科學圖書館)之外,還有16個分館,如法律圖書館、安徒生圖書館(特殊館藏與檔案)、音樂圖書館、沃爾特圖書館(物理科學和工程學)、建筑與景觀圖書館等[2]。分館的規(guī)模大小不一,但大多靠近專業(yè)院系,按照學科收藏館藏,形成了不同類型層次的專業(yè)性和系統(tǒng)性的圖書館體系。

2.1.2 杰出的特藏

除擁有各種專業(yè)性基礎館藏外,明大館還有值得稱道的特藏。安徒生圖書館(特殊館藏與檔案館),集中了全館最具價值的特殊館藏[3]。明大館以滿足社會各個階層、團體的不同興趣愛好為目的,通過專題的形式進行特殊館藏的收集。經長期積累,形成了特藏載體多樣性、主題廣博性和專深性的特點。明大館珍藏著世界最早的羊皮航海地圖、珍貴圖書善本、YMCA檔案、同性戀研究、移民史研究資料、兒童文學研究、明大檔案、社會福利史檔案等等。僅以福爾摩斯探案集的收藏為例,經過幾十年(從1974年起)不遺余力地精心收藏,幾乎達到了無所不包、前所未有的程度。收藏量共計有15 000多件,主要包括柯南?道爾原稿及50多種其他語言的譯本、期刊、汽車牌照、故事片、動畫片、音樂劇本、各類型原創(chuàng)作品、私人信件、游戲玩具等以及各種各樣的載體的品種。這種拓展性、全面性收集使之成為世界上有關福爾摩斯最全最有影響力的收藏[4]。

2.2 服務內外兼修――出色的館際互借和專深的學科咨詢服務2.2.1 出色的館際互借

憑借豐富的館藏資源、扎實的流通服務,從20世紀50年代伊始,明大館就開展了館際互借工作。經過多年的發(fā)展,特別是以及1971年后建立了獨樹一幟的信息資源共享網(Minitex Library Information Network,簡稱Minitex)[5],利用Minitex,館際互借形成了規(guī)模龐大、跨州的、多功能的工程業(yè)務,以每年40多萬冊的借還量,穩(wěn)居ARL館際互借之首。如威爾遜館的館際互借,館際互借業(yè)務分為借進(向外館借)和借出(借給外館)。2010年的借進量為5萬,借出量為40余萬。

2.2.2 專深的學科咨詢服務

(1)細致深入的咨詢服務

明大館為開展深層次的咨詢服務,針對不同院系,安排不同專業(yè)背景的專業(yè)館員[6],按學科開展全方位的服務。咨詢地點一般設在圖書館入口處,讀者利用起來非常方便。咨詢內容何方式有來館咨詢、網絡chat、郵箱咨詢、電話咨詢、約談咨詢等。明大館咨詢工作通過Desk tracker系統(tǒng)進行量化管理,可以對咨詢的方式、咨詢內容和咨詢時間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全面掌握咨詢工作的狀態(tài)。由于咨詢工作能做到“廣、快、精、準、新”,很大程度上滿足了用戶的信息需求,實現了圖書館信息中介的功能,因此該項工作在明大擁有良好的影響力和口碑。

(2)專業(yè)的學科館員服務

明大館較早實行學科館員服務。學科館員分布在不同多個部門,如獲取服務部、信息技術部、各個分館等,其業(yè)務工作受館藏發(fā)展部的指導。學科館員是與院系或學科專業(yè)單位的聯系人,是圖書館、院系、學科專業(yè)之間的橋梁。學科館員的主要任務和我國的學科館員類似。明大館的學科館員活躍在校園內,為學校教學、科研提供了強有力的幫助,充分體現了圖書館咨詢服務的核心價值。

2.3 開放的學習中心――獨創(chuàng)的智學輔導站

明大館不僅是信息中心、服務中心,還是學校里極其重要的學習中心。除了為師生提供閱覽場所外,在威爾遜館、沃爾特館和瑪格拉斯館設立了智慧學習空間(SMART Learning Commons智學輔導站)。智慧學習空間是圖書館內單獨開辟的空間,在該空間內有可移動的桌椅、計算機和互聯網、縮微設備、多媒體設備和書刊資源。綜合使用空間和設備的基礎上,通過圖書館咨詢館員、指導教師和優(yōu)秀學生(peer student)的共同支持,智慧學習空間為讀者的學習、討論和研究等活動提供一站式服務。

2.4 先進的數字化服務――數字圖書館和云服務

2.4.1 數字圖書館技術平臺

明大的圖書館集成管理系統(tǒng)采用Ex Libris的Aleph,以此為基礎不斷擴展,打造數字圖書館發(fā)展平臺。數字圖書館的整合平臺為Primo,兼容了Aleph OPAC、Metalib統(tǒng)一檢索、SFX鏈接、Drupal、Google Scholar、ILL館際互借、MnLink州際書目系統(tǒng)以及大學web搜索等等,為用戶提供了數字圖書館的一站式服務。在管理軟件上,還有Verde電子資源管理系統(tǒng)、Urchin & AWStats的日志分析、Retrospect的自動桌面?zhèn)浞菹到y(tǒng)、MS Active Directory的地址服務和用戶/資源網絡管理等等。平臺軟件的使用提升了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質量。

2.4.2 云服務

明大館肩負明尼蘇達州數字圖書館建設的領軍重任,近兩年又率先在技術上采用云服務?,F在,明大館與google合作,采用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軟件即服務,通過瀏覽器能獲得Google提供的集成服務,如郵箱、日歷、搜索服務。

應用Saas后,明在館與Ex Libris繼續(xù)合作,將于2012年采用最新的Alma云服務[7]。Alma將利用統(tǒng)一資源管理(URM)框架,支持整個圖書館的全部業(yè)務:所有資料的選擇、采訪、元數據管理、數字化以及日常業(yè)務。 明大館將由原先單純的服務提供者變成云計算的用戶和信息資源的服務者,信息服務面向網絡,服務內容與方式都將發(fā)生重大變化,給明大館數字化建設及信息服務帶來新的發(fā)展機遇。

3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訪問明大館后的思索

美國圖書館事業(yè)的發(fā)達,名不虛傳,而親歷明大館更令人感嘆。然而感嘆之余,思索最多的是我們應該向明大館學什么?反思是什么?

3.1 資源建設可兼收并蓄、特色為重

中國的高校圖書館均很重視資源建設,重量重質,注重連續(xù)性、系統(tǒng)性、針對性。由于時代的原因,建設上存在普遍問題,即:藏書模式、收藏范圍普遍雷同,極少特色收藏。而明大館的藏書宏富,特色收藏突出,彰顯兼收并蓄的理念。這值得我們反思:許多館的“家底”也殷實豐厚,但在收藏方面有否這么門類齊全?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古籍收藏是歷史傳統(tǒng),在傳統(tǒng)之外,是否能有更多的特色收藏?在現今開放的時代,是否能對世界文化兼收并蓄?

3.2 真正踐行“以人為本、服務至上”的理念

美國向來有尊重服務的傳統(tǒng),該意識滲入到圖書館工作中,從制度到布局,從服務態(tài)度到服務內容,無不體現“以人為本,服務至上”的理念。如,圖書館全方位開架的服務體制,讀者進出自由,無需出示證件。方便讀者的室內室外還書箱,不需辦理手續(xù),把書丟進專設的窗口即可。館內各樓層都設有自助復印機。隨處可見的飲水機。每一項制度,每一個小細節(jié)都體現出人性化關懷。而館員熱情主動、深入而專業(yè)的服務,更值得我們學習與咀嚼。相比之下,我國圖書館或建新館或加以改造,在建筑上、硬件上已不輸于國外館,RFID系統(tǒng)、先進的多媒體設施應用廣泛,但在服務理念的踐行上差距還很大。我們還要進一步思考,“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理念需要如何踐行?管理方法、管理制度需要如何變革?有什么是讀者服務的創(chuàng)新,真正滿足讀者的需求?

3.3 深化專業(yè)化與特色化服務

明大館的咨詢和學科館員服務良好的口碑,已成為明大館服務的品牌?,F在,學科館員制度已經成為我國圖書館服務的創(chuàng)新手段,在建制上與明大館大體相似。但是推行該制度,因沒有有效的組織制度和手段,實踐的效果并不好。我們可以明大館為榜樣,學習寶貴經驗,使圖書館的咨詢和學科服務成為圖書館的金字招牌。

圖書館不僅要有專業(yè)化服務,同時還需要有特色服務,智慧學習空間給了我們更多的啟示?,F在一些圖書館建立了信息共享空間或學習共享空間,配備了先進的電腦和多媒體設施,但如何發(fā)揮其最大的功能,吸引讀者到圖書館,還需要下很大的功夫。

3.4 能級對應,塑造高素質館員隊伍

現代管理學“人本原理”中重要的一條是能級對應原則,即對每個人都按其能量進行分級,使有相當能力的人處于相應能級的崗位。美國圖書館對館員質素的要求很高。在學歷上,要求專業(yè)館員或者為圖書館信息學碩士,或者為雙碩士,擁有圖情專業(yè)及其它專業(yè)的碩士學位。工作上,要求館員既是一、兩個學科的專家又是知識淵博的學者,能在自已崗位上做出實績。一般工作人員(clerk),則為職員,如果要晉升,必須獲得碩士學位。明大館391名全職人員中,有119名館員,其余為職員。雖然圖書館隊伍有較明顯的分工,但大家都堅守崗位,積極工作。參照美國的館員制度,可發(fā)現一個館要發(fā)展,建立相應的能級對應管理制度,培養(yǎng)多層次人才,塑造一支與信息化、服務專門化的人才群體,實為當務之急。

3.5 有勇氣接受信息化挑戰(zhàn),不斷創(chuàng)新技術服務

21世紀的圖書館面臨著巨大挑戰(zhàn),明大館能適應潮流,伺機而動,使用整合數字平臺,打造了手機圖書館,更以非凡勇氣加入Alma云服務。這也是明大館服務立于不敗之地,始終引領的重要動力。面對挑戰(zhàn),我們圖書館人做了什么?不少圖書館在OPAC上進行革新,升級web2.0 OPAC,但僅僅是OPAC的革新還遠遠不夠。我們需要整合數字圖書館的所有資源,建立網絡式統(tǒng)一檢索館藏目錄、各種數據庫的平臺,實現互動式服務才是發(fā)展之道。目前,大多數館對云服務似乎還有待認識,但可以肯定的這是圖書館發(fā)展的新技術。讓我們學習明大館,有勇氣、有目光接受時代的挑戰(zhàn),化被動為主動,不斷創(chuàng)新技術服務,賦予圖書館服務新的活力。

4 結 語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圖書館經過一百多年的發(fā)展完善,管理體制和管理法規(guī)健全、科學,藏書體系合理和服務設施先進,人員素質較高,其多元化、人性化、現代化服務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

參考文獻

[1]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EB/OL].http:∥省略/,2011-12-09.

[2]the U of M homepage[EB/OL].http:∥lib.umn.edu/,2011-12-09.

[3]特殊館藏與檔案館[EB/OL].http:∥special.lib.umn.edu/,2011-12-09.

[4]錢承軍.明尼蘇達大學圖書館與《福爾摩斯探案集》[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6,(2).

[5]美國明尼蘇達信息資源共享網[EB/OL].http:∥minitex.umn.edu,201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