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趣事新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公共新聞 地市報 社區(qū)新聞
公共新聞的核心內涵及中國化實踐
公共新聞理論的提出者紐約大學Jay Rosen教授認為:“新聞記者不應該僅僅是報道新聞,新聞記者的工作還應該包含這樣一些內容:致力于提高社會公眾在獲得新聞信息基礎上的行動能力,關注公眾之間對話和交流的質量,幫助人們積極地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告訴社會公眾如何去應對社會問題,而不僅僅是讓他們去閱讀或觀看這些問題?!雹侔殡S著公共新聞理論提出的是美國新聞界的積極行動。我國學者蔡雯認為公共新聞具有兩個最顯著的特征:一是報道對象是公共事件或問題,二是報道方法以發(fā)動公眾參與、共同討論問題、尋求解決方案為主。②
從公共新聞的實踐上看,中國的公共新聞更多的是與民生新聞掛鉤。最早打出公共新聞旗號的是江蘇衛(wèi)視的新聞欄目“1860新聞眼”。它曾宣稱:“我們用公眾的眼睛關注國計,我們以人文的精神關注民生,我們創(chuàng)造公共新聞話語,我們搭建社會和諧的公共平臺?!雹墼摍谀吭灾辈サ姆绞綀蟮缽d級干部的“公推公選”,推出諸如節(jié)水、節(jié)電的公共話題并廣泛發(fā)動市民參與,掀起了一股“中國公共新聞”的熱潮。此后,報紙媒體也在有意無意地踐行公共新聞的內涵。一方面,民生新聞在國內的發(fā)展為公共新聞的出現(xiàn)提供了環(huán)境和基礎,公共新聞本身也包含了民生話題。另一方面,在民生新聞的基礎上發(fā)展公共新聞也是新聞媒體發(fā)揮公共領域功能、引導社會和諧發(fā)展的重要途徑。
由于資源受限,導致像《洛陽晚報》這樣的地市報很難在公共新聞報道方面有其他大報那樣的大幅度動作。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地市報就不能朝著公共新聞報道方面努力。相反,地市晚報卻通過社區(qū)新聞報道踐行了公共新聞理念。
地市晚報的社區(qū)新聞實踐
地市晚報是相對于中央級、省級報刊而言的地市級報刊。在報業(yè)縱向結構中,地市晚報處于金字塔的最底端,它面向的受眾主要是本市讀者。相對于面向全國經營和全省經營的大報而言,地市晚報無論是新聞資源還是受眾資源都比較少。劣勢有時候就是優(yōu)勢。地市晚報雖然資源少,但是和其他大城市動輒N報同時、同城、同質競爭的局面相比,很多地市只有一家晚報,這反而造成了該報在本市一家獨大的局面。和其他大報動不動就搞向外擴張政策不同,地市晚報就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來耕耘,反而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最顯著的成績就是社區(qū)新聞的發(fā)展。
社區(qū)新聞的出現(xiàn)和我國城市化進程的發(fā)展密切相關。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城市化發(fā)展取得的最顯著的成就就是社區(qū)取代單位、組織和企業(yè),開始成為城市居民最重要的居住形式。各級黨委和政府也越來越重視社區(qū)建設工作。社區(qū)新聞也就成了各級報刊關注的重點,甚至還成為了一些地市晚報的富礦。從概念上來看,社區(qū)新聞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從地域范圍來看,它所報道的主要是城市居民小區(qū);從報道對象上來看,它報道的對象是社區(qū)居民;從報道內容上來看,它主要反映的是社區(qū)居民的日常生活狀況。因此在這里,我們也可以把社區(qū)新聞理解為是民生新聞的一種。
社區(qū)新聞是地市晚報得天獨厚的新聞資源優(yōu)勢。一方面,社區(qū)新聞關注的內容和報道的對象符合地市晚報的主要讀者和服務對象的要求。另一方面,地市晚報對社區(qū)新聞有“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yōu)勢,更能夠滿足本市讀者對新聞的需求。因此,社區(qū)新聞成為地市晚報和其他級別報紙競爭的重要法寶,也是在本市市民中鑄就新聞品牌和新聞影響力的重要武器。
《洛陽晚報》于2009年6月1日起推出《洛陽?社區(qū)》版,開始社區(qū)新聞報道。社區(qū)新聞的主要欄目有“社區(qū)?話題”、“社區(qū)?面孔”、“社區(qū)?故事”、“區(qū)區(qū)小事”等。
新聞來源。該報社區(qū)新聞的主要來源有三個方面,主要是駐社區(qū)記者,該報在洛陽市主要的五個區(qū)派了五名駐社區(qū)記者并在報紙上公布每位記者的聯(lián)系電話,定期到社區(qū)與社區(qū)居民見面訪談,了解民情。另外就是社區(qū)“新聞官”。這些社區(qū)“新聞官”有些是熱心的讀者,有些是社區(qū)干部。像《洛陽晚報》曾經報道過的劉本善(《熱心的小區(qū)“新聞官”》2009年6月23日)就是一個經常向報社提供新聞線索的讀者。還有就是社區(qū)網絡。洛陽信息港、洛陽新聞網論壇也是了解社區(qū)居民生活的好地方,尤其是年輕的社區(qū)居民更容易接受網上采訪。
報道內容。該報社區(qū)新聞報道的內容有社區(qū)文化、社區(qū)環(huán)境、社區(qū)糾紛和社區(qū)建設等,也就是說只要是“社區(qū)里有意思的人和事”,“人不必高大完美,事不求驚天動地,只要能感動你我,啟迪你我,有助你我”都可進行報道。正是這些你我身邊的“新鮮事、感人事、突發(fā)事、有趣事、煩心事”構成了《洛陽?社區(qū)》流動的風景。讀者們在這里既參與了《廣告進小區(qū) 收益應歸誰》(2009年6月2日)的話題討論,還看到了一個又一個不尋常的社區(qū)人物。在一些關于鄰里關系、樓上樓下糾紛、小區(qū)環(huán)境建設等方面,又讓讀者看到了大家建言獻策、開誠布公討論社區(qū)事務的參與精神,以及在建設和諧社區(qū)中的行動力量。
報道方式。該報社區(qū)新聞的報道方式也有別于以往的硬新聞報道。在報道角度上,更加平民化,小人物、平凡故事都是社區(qū)記者關注的對象,但該報又沒有流于膚淺化。許多新聞處理得很有深度,經常以小人物、小事情為切口來反映大社會、大時代。像《一場百家宴 濃濃鄰里情》(2009年9月28日)《和睦相處十一載 老人難舍鄰里情》(2009年9月30日)等之類的文章都從小處折射了時代變遷和社會發(fā)展?!吧鐓^(qū)新聞就是要寫夫妻愛情、家庭親情、鄰里感情、社會愛心,人與人之間的道德和關系之美好和諧的生活圖景”。④因此,社區(qū)新聞報道的語言都是帶有情感的語言,更加親切、更加溫暖。另外一點就是,該報社區(qū)新聞報道的語言還帶有濃厚的地方文化色彩。例如“老娘舅”等詞語的使用,會使洛陽讀者讀起來更加親切。在大的廣泛性問題的報道上,報社經常扮演引導者或者主持人的角色,引導大家參與到事務的討論中。比如,在關于個別人在小區(qū)空地里種菜這個問題,記者走訪了不同的社區(qū),連續(xù)發(fā)表了四篇報道(2009年10月12日至25日),從社區(qū)居民到社區(qū)管理者到法律專家再到園林局等各方人士,紛紛通過打電話、發(fā)短信、發(fā)帖子等方式參與該問題的討論,并提出建設性的解決方案。另外就是后續(xù)報道,像鄰里糾紛、居民困難等方面的報道都不是只報道了就完事,而是一直進行追蹤報道,直到事情得到圓滿解決。
報道目標。社區(qū)新聞實踐一方面為地市晚報發(fā)展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另一方面就是促進了社區(qū)文化建設,有利于和諧社會的建設和發(fā)展。社區(qū)文化建設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建設文明洛陽的重要工作之一。該報通過社區(qū)新聞報道,弘揚社區(qū)精神,謳歌社區(qū)先進人物,反映社區(qū)文明事跡,解決社區(qū)矛盾糾紛,這些都不同程度地促進了和諧社會的建設和發(fā)展。同時報紙反映社區(qū)問題,提供交流平臺還提高了社區(qū)居民對自身周圍問題的關注度和參與度,有利于提高居民的媒介素養(yǎng)和公民素養(yǎng)。
用社區(qū)新聞報道來照亮公共新聞理論
雖然地市晚報在社區(qū)新聞報道方面還有很多的問題需要解決,比如,報道題材過于瑣碎,報道內容過分雷同,選題不夠公共等,但是社區(qū)新聞報道都從不同方面、不同程度擔負了公共新聞報道的責任。公共新聞是美國學界和業(yè)界根據(jù)美國國情提出的新聞報道理念和運動,對于中國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和發(fā)展適合本國國情的有利于國家發(fā)展的公共新聞。社區(qū)新聞是我國媒體結合本國國情探索出的一條新聞報道之路,地市晚報的社區(qū)新聞報道既符合報紙發(fā)展的實情又滿足了讀者的需求,同時還彌補了報紙由于自身資源有限而不能進行大規(guī)模公共新聞報道的缺陷。地市晚報用社區(qū)新聞報道照亮了地市晚報踐行公共新聞理論的道路。
注 釋:
①蔡雯:《“公共新聞”發(fā)展中的理論與探索中的實踐――探析美國“公共新聞”及其研究》,《國際新聞界》,2004(1)。
②蔡騏、蔡雯:《媒介競爭與媒介文化》,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202頁。
③張恩超:《從民生新聞到公共新聞》,《南方周末》,2004年11月4日,D25版。
④柯尊紅:《社區(qū)新聞的特征與寫作》,《新聞前哨》,2005(8)。
首先,我們有必要認識一下新聞攝影和藝術攝影的特性。
新聞攝影,是一種圖片新聞,與廣播新聞、電視新聞相比,本質上并沒有什么不同,都是對“新近發(fā)生的事實的報道”。狹義的新聞攝影是專指以照相機作為工具、攝影圖片作為手段、印刷品作為媒介的新聞攝影報道工作。從新聞學的角度,新聞攝影的重要特性在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在現(xiàn)場紀實性上。能否及時、準確、真實、客觀地報道新聞事實、傳遞新聞信息是評判圖片質量的根本價值所在。
藝術攝影是一種攝影的藝術表現(xiàn)方式,這種方式是建立在照片的拍攝和制作過程中人為、主觀基礎之上的。攝影者通過在拍攝時對對象的構思、表現(xiàn)和制作中對影像的加工創(chuàng)造,來達到體現(xiàn)自己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宣泄個人主觀情感的目的,主觀性是藝術攝影鮮明的特點。雖然藝術攝影有時候也有對社會客觀生活事件的直接客觀再現(xiàn),但這種客觀再現(xiàn)只是以表達攝影者的某種態(tài)度為目的,不是為了宣傳的目的,即便存在宣傳,也僅僅是為了宣傳攝影者個人的主觀情感、個人見解,本質上仍是“表現(xiàn)”。
其次,二者的攝影表現(xiàn)手法及審美角度的區(qū)別。
從攝影表現(xiàn)手法上看,新聞攝影是基于“呈現(xiàn)”,而藝術攝影則基于“表現(xiàn)”。前者受時間、空間和表現(xiàn)手法的限制往往強調攝影記者要親身經歷,親眼所見地參與到新聞事件或新聞人物的報道中。采訪報道由于要對公眾負責,所以需要攝影記者要盡可能客觀、公正地報道新聞事實,個人感情往往被新聞事件的新聞性所掩蓋。而后者,攝影藝術家未必身臨其境,未必眼見為實,可以拍攝身邊任何能表意的景物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情感,后期還可以用多種圖像軟件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由于藝術攝影的個性彰顯,攝影家靠主觀取材、激情創(chuàng)作,最后,作品達到愉悅自己的目的,當然如果作品也能打動更多的觀眾產生共鳴,更不失為一次成功的創(chuàng)作。
從審美角度看,新聞攝影用毫不掩飾的鏡頭,訴說著驚心動魄的真實,在充斥著暴力、仇殺、苦難的人性中,充滿震撼力的新聞照片蘊含著攝影記者對人類、社會、時代所特有的人文關懷和對新聞事件的深度思考?!靶侣務掌膫鞑セ顒邮且环N動態(tài)的,由創(chuàng)造者、傳播者和讀圖者交相催生的互動效應。新聞攝影的審美三態(tài):即現(xiàn)場的瞬間勢態(tài),主體的審美情態(tài),認識的象征意態(tài)。”通俗地講,一張優(yōu)秀的新聞照片要形神兼?zhèn)?,具有較高的新聞價值(包含重要的新聞信息),具有極高的形象價值(攝影記者要選擇最能反映新聞事件的代表對象進行拍攝),具有深遠的社會價值(對新聞事件本身的延伸和超越,使照片帶給觀者關于人生意義的思辨價值)。而藝術攝影,顯著的特點就是攝影作品往往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絕大多數(shù)作品往往能激起觀者的美感情緒,滿足觀者的美感需要。藝術攝影的審美價值也決定了藝術創(chuàng)作者在創(chuàng)作時的審美物化中,審美意識高度集中,才能創(chuàng)作出高水準的藝術攝影作品。當然,隨著時代和審美意識的發(fā)展,藝術攝影不光集中在對“美”的創(chuàng)造,越來越多的攝影師用藝術的手段來實現(xiàn)個人的思想和設想,比如,可以是夢境的再現(xiàn),可以是對無法期冀的未來的想象,同樣也可以是時光倒流的假設。
雖然從特性上,攝影表現(xiàn)手法和審美角度上,新聞攝影與藝術攝影存在很大差異,但并不意味著兩者水火不相容。近些年,越來越多的攝影工作者嘗試著攝影的多種可能,利用新聞攝影的真實性、時代感和與生俱來的和人們生活的接近性為創(chuàng)作來源,用藝術化手段來造型、創(chuàng)作,使作品看上去具有濃重新聞題材的影子,同時又有別于新聞攝影,創(chuàng)造性的大膽的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和觀點,毫不掩飾自己的好惡,使觀者大呼有趣和痛快。以下兩個例子便是有益的嘗試:
2009年度獲得“荷賽”肖像類組照銅獎的李潔軍作品《復制戰(zhàn)爭》,作者大膽用兵人(玩偶)擺布了一場場經典戰(zhàn)役的場景。雖然照片的創(chuàng)意來源于歷史事件,甚至是當年產生的經典戰(zhàn)爭照片,但照片的主人公由玩偶造型取而代之,照片的背景也是模擬新聞照片現(xiàn)場。當這組照片剝離了新聞性,作者個人的喜好和時至今日照片帶來的趣味性就彰顯出來。作者李潔軍談道:“我的這組作品名稱是《復制戰(zhàn)爭》,用玩偶再現(xiàn)戰(zhàn)爭經典畫面,用攝影鏡頭復制經典戰(zhàn)地。我的攝影作品是新聞攝影和當代藝術的結合,全部是利用真實的場景與模型完成的?!?/p>
2010年度獲得“荷賽”當代熱點/組照榮譽獎的區(qū)志航作品《那一刻》,在已發(fā)生的國內重大新聞事件現(xiàn)場,用擺布自己身體做俯臥撐的方式,詮釋自己對重大新聞事件的思考。區(qū)志航認為,“自己的作品獲獎確實與新聞事件有關,但不是新聞攝影,而是以攝影、身體和行為為媒介和手段表達觀念的藝術作品?!?/p>
兩名“荷賽”獲獎者都表示自己的作品和當代藝術有關,這不由得讓我思考新聞攝影與其他攝影門類的關系。新聞紀實攝影中某些場景、事實被其他攝影門類復制使用,使新聞紀實攝影與藝術創(chuàng)作緊密地交匯融合在一起,不得不說是攝影工作者有益的嘗試和攝影創(chuàng)作的突破。當新聞攝影的報道功能隨著時間而退卻,曾飽受關注的具體事件和人已成明日黃花,我們是否可以考慮通過藝術表現(xiàn)手段來延續(xù)新聞的意義和對人們的影響呢?答案是肯定的。我很欣賞《攝影藝術論》中的一句話,“攝影或紀實攝影或許可以自外于藝術,但是攝影既見證事實,是存在的一部分或一種痕跡,又結合了拍攝者的觀點和靈感,具有超現(xiàn)實主義的特征,這也正是其作為‘藝術’最主要的特征?!?/p>
從“荷賽”中國攝影師獲獎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荷賽”的法則正變得多元化,在它的藝術類、生活類、肖像類、自然類攝影中,以非新聞的表現(xiàn)手法呈現(xiàn)的作品早已有之,與講究“客觀”的傳統(tǒng)創(chuàng)作理念不同,作品帶有濃厚的攝影師個性色彩。但重大突發(fā)類新聞還是堅守著追求“真實”、采用抓拍方式的新聞攝影原則。由于新聞攝影的魅力在于真實地記錄歷史,如果在重大新聞和突發(fā)新聞題材上放寬尺度也走藝術化路線,難免會喪失新聞攝影的話語權和獨特的個性魅力。所以在新聞攝影的藝術化方面,雖然“荷賽”放寬了攝影師的藝術創(chuàng)作空間,但是重大突發(fā)新聞題材還是未越雷池一步。
作為中國的新聞攝影工作者,我們應該審慎地對待新聞攝影藝術化趨勢的問題。一方面,我們作為新聞工作者,在重大突發(fā)新聞的報道上要遵循新聞規(guī)律實事求是地進行報道,因為新聞?chuàng)撝匾妮浾搶蜃饔?。攝影記者過于主觀化藝術化的報道,會產生歧義并導致報道失實的嚴重后果。另一方面,隨著數(shù)字時代的到來,數(shù)碼技術的運用對攝影的門檻限制已經越來越低,公民攝影師的出現(xiàn)和微博的運用,似乎都威脅著新聞攝影記者的生計。在這種情況下,攝影記者如何找出路便成了擺在我們面前的緊迫問題。多做嘗試,拍出與眾不同的照片才能使專業(yè)攝影記者立于不敗之地。從傅擁軍的《西湖邊的一棵樹》、李潔軍的《復制戰(zhàn)爭》我們都看到了作為新聞攝影記者另辟蹊徑的成功。其實,中國新聞攝影記者已經開始思考,時代在發(fā)展,新聞攝影是否還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新聞攝影?它的外延是否在發(fā)展?我們不必把自己束縛在新聞攝影記者的條條框框里而故步自封,我們首先應該是攝影者。攝影除了記錄,也是攝影者表達觀點想法的一種媒介。新聞攝影的藝術化表達,可以在一些重大突發(fā)類新聞題材以外,做一些有益嘗試,可以讓新聞攝影語言更加豐富多樣。
參考書目:
1.從記憶到想象―藝術作為攝影時代的影像轉向,《新傳播環(huán)境下的攝影》/徐希景,北京,中國攝影出版社2012,P.130
2.《攝影藝術論》/林茨、王瑞,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1.11,P.108
3.《影像的力量》/胡武功,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2.10,P.70?71
4.《開創(chuàng)新聞攝影科學發(fā)展新境界》,中國新聞攝影學會編,中國畫報出版社2010.10,P.41
5.《觀念攝影》/王傳東、夏洪波 編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9.5,P.7
6.《美國攝影百科全書》,中國攝影出版社1995.12第一版
7.“荷賽”的“盤子”能否裝下《復制戰(zhàn)爭》這道菜?《中國攝影報》2009.18、19期連載
【關鍵詞】“圖解新聞”;信息可視化;解圖素養(yǎng)
20世紀初,電影理論家巴拉茲預言“新視覺文化將取代印刷文化”。到20世紀30年代初,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提出:“世界被構想和把握為圖像”,預言“世界圖像時代”的到來。至此之后,“視覺文化”概念進入人們的視野。
廣義上的視覺文化是指經由視聽媒介傳播而形成的一種新型文化形態(tài),它與單純由文字媒介傳播而形成的語言為中心的印刷文化相區(qū)別。①其表現(xiàn)手法形象直接,刺激眼球,激發(fā)受眾的求知欲和觸動受眾麻木的神經,它的傳播效果更明顯。以圖像為主要載體的視覺文化已經日益深刻地影響著受眾對世界的解讀方式。
1 “圖解新聞”的興起
“視覺文化”時代讓傳統(tǒng)敘述模式受到挑戰(zhàn),報道個性化的要求催生多元化視覺符號。面對及時更新的海量信息,受眾不能全部接收,而是有選擇的閱讀。受眾需要化繁為簡、直接掌握最核心的事實。受眾閱讀習慣的改變,媒介必須做出適應調整。用圖來解讀新聞的“圖解新聞”是對“讀圖時代”一個很好的回應,成為當代新聞報道的一個新趨勢。
“圖解新聞”簡單理解就是用圖示來解釋新聞內容,以文本為依托,運用圖片、圖示等元素對信息的解讀。與傳統(tǒng)的“文字+插圖”的表現(xiàn)形式相比,“圖解新聞”以更直觀的方式傳遞、解讀信息,實現(xiàn)了信息的可視化,更滿足受眾“直達信息核心”的需求。在新聞報道中,有的在新聞報道中插入相關圖示來總結闡述部分文字,有的整篇報道用圖示結合簡練的文字來表述。
新浪網在2012年的6月4日就推出了“圖解天下”欄目,這個欄目突破了單純的為文字配圖片的模式,而是圖示與文字融合在一起,圖示已經不再是“配角”。在這里,“圖解新聞”已經成為一種獨立的體裁。人民網也在2013年5月10日推出“圖解新聞”欄目。
“圖解天下”第一期是對2012年兩會期間微博關注度較高的事件的統(tǒng)計分析。這篇報道(圖1)從七個方面對兩會進行了統(tǒng)計。
圖1 《兩會微數(shù)據(jù)――微博上最被關注的內容》②
相對于網絡媒體把“圖解新聞”當作一個獨立的體裁,配上簡短的“編者按”的運用來說,傳統(tǒng)媒體的運用相對保守。在報紙上,仍以文字報道為主,“圖解新聞”作為“配角”出現(xiàn),是對報道內容小部分的一個分析概括,但相比于以前的“配圖”要形象清晰的多?!侗本┩韴蟆?014年4月14日第一版的導讀用“圖解新聞”辦法對幾條新聞進行了簡單的概括圖2。
圖2③
2 “圖解新聞”帶來的新變化
“圖解新聞”的興起,對新聞報道的原有的敘述模式、傳播機制等是一個挑戰(zhàn),了解“圖解新聞”帶來的新變化,應對挑戰(zhàn)做出調整成為新聞業(yè)界的當務之急。
2.1 敘述更形象簡潔,傳播效果更顯著
“圖解新聞”用形象的圖,來展示復雜的描述性語言,略去了不必要的敘述,留下的是最重要的事實,最能消除受眾不確定性因素的部分,讓受眾在短時間內接收更多的信息。圖片所帶來的視覺沖擊力是文字比不上的。
2.2 帶來的新要求
新變化帶來新要求。對“圖解新聞”的理解提出了一個新詞匯――“圖解素養(yǎng)”?!敖鈭D素養(yǎng)”是“媒介素養(yǎng)”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一個延伸和擴展。狹義的來理解“解圖素養(yǎng)”就是受眾對“圖解新聞”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圖解新聞”的興起還意味著新聞操作理念的轉型。因此這對新聞從業(yè)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收集信息、分析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要求。對圖片的編輯制作應該更具有概括性。同時應該有專業(yè)人才的技術支持以及相關機制的保障,才能做出準確生動的“圖解新聞”。最后媒介還承擔著培養(yǎng)受眾“圖解素養(yǎng)”的重要職責,以此幫助受眾更好的理解“圖解新聞”。
從傳統(tǒng)的文字表述到個性化的“圖解新聞”,受眾應該有更好的分析和理解圖示的能力。這就要求受眾的“圖解素養(yǎng)”提高,要求讀者“解碼”能力的提升。受眾在日常的信息接收中,應該更加注意“圖解新聞”,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才能更好的理解“圖解新聞”。
3 結語
視覺文化時代,媒體形態(tài)多樣,讀者閱讀偏好變化,所有這些新時期的發(fā)展和變化,對媒體來說都是一個機會和挑戰(zhàn)。當然,在給讀者簡明、直觀、悅讀體驗的同時,也給人以碎片化、表層化的認知。如何讓“圖解新聞”與深度報道進一步的融合依然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但是盡管如此,“圖解新聞”以其新穎獨特形象的特點,迅速興起,在新聞報道中占領了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羅越.視覺傳達[M].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2]彭蘭.信息是美的:大數(shù)據(jù)時代信息圖表的價值及運用[J].(下轉第71頁)(上接第100頁)新聞記者,2013(6).
[3]周憲.視覺文化與消費社會[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2).
[4]劉杰.數(shù)據(jù)新聞可視化敘事初探[J].科技傳播,2013(8)(下).
注釋:
①蘇丹.視覺文化的時代特征[J].美術大觀,2010,11(11):38
新聞策劃的三個基準點
筆者認為新聞策劃有三個基準點:事件、觀點、參與。
基準點既是新聞策劃思路開啟的起點,也是在實施過程中關注的重點及媒體運作方式,它在某種程度上還反映了策劃所要達到的效應預期。
第一個基準點應當說是新聞策劃的本源所在。新聞最核心的內容即其“事件性”。沒有事件不成新聞,新聞的深刻并不是來源于作者思想水平的深刻,而是源于事件本身的深刻。一個新聞策劃必須具有相當深刻的內容深度,從這個意義上說,“事件”即第一基準點具有原則意義。
第二個基準點可以說是新聞策劃主體即媒體的價值觀所在。在新聞同質化競爭日益加劇的今天,新聞素材的同質化幾難避免,那么,只有從關注角度、關注重心上去體現(xiàn)“獨家視角”、“獨家觀點”。新聞策劃應體現(xiàn)媒體的價值取向。從這個意義上說,“觀點”具有導向意義。
第三個基準點應當說是新聞策劃的先進模式。在“酒好也怕巷子深”的注意力經濟時代,因為媒體過多且媒體形式多樣、信息海量存在,造成受眾被迫采取具有較大盲點及視覺死角的選擇性信息接受方式。從這種形式看,媒體進行新聞策劃已不僅僅是將一題材做好的需求,而應成為一種信息或媒體形象輸出的營銷方式。近年來,媒體主動或被動地經歷了從“站著俯視讀者講話”到“坐著講給讀者聽”的過程,而這一過程發(fā)展到目前,就應該是“走到讀者中間與讀者進行交流”。這種變化體現(xiàn)了新聞策劃模式從單向性到互動性的轉化,較多地體現(xiàn)了“宣傳性新聞”向“公共新聞(公眾新聞)”的轉變。從這個意義上說,“參與”具有前瞻意義。
三個基準點在發(fā)展中的重心轉換
當然,這三個基準點在目前的新聞策劃中都存在,都應是新聞策劃的要素。只不過隨著時代對于新聞及媒體要求的轉變,其在策劃中所處的地位有著重心轉移的現(xiàn)象。
1.第一個基準點及其發(fā)展困境
應該講,都市類媒體進入市場之初,作為爭取讀者的重要手段就是透露盡可能多的信息,盡可能地滿足讀者的知望,把事件“做大做透”甚至做“兇猛新聞”。
將“事件”作為新聞策劃的基準點,要求報道盡可能多地將事情發(fā)生的背景、細節(jié)、各方觀點及后期效應詳細地告訴讀者,其立場多采取客觀陳述、靜觀其變,而后通過輿論的力量,促成問題解決,這種“發(fā)現(xiàn)問題――關注問題――解決問題”的報道策劃方式一直延續(xù)至今。其優(yōu)勢在于忠實地遵循媒體的旁觀者角色,在客觀上形成了一定的優(yōu)勢話語權。
但不可否認,在社會大發(fā)展時期,問題的大量涌現(xiàn)與逐一解決之間存在著矛盾,新聞媒體所堅持的“政治家辦報”的黨性原則與一些事件性新聞策劃的客觀效應之間產生沖突,這些沖突客觀上造成了報道壁壘及,于是敏感題材越來越多,“兇猛新聞”也只能做到淺嘗輒止?!绊槙r而生、逆時而竭”,對于處于各種壓力之下的媒體而言,這更是一條高壓線。于是僅依靠第一基準點而生的新聞策劃也就不得不面臨題材越來越少、空間越來越小的發(fā)展困境。
當然,這并不是說因為客觀環(huán)境的改變,事件性新聞策劃就可以揚棄,無論任何新聞策劃,事件始終應當是新聞策劃的起點,是木之本、水之源。脫離了事件的新聞策劃只是空洞的且沒有生命力的。
2.“觀點”順勢上揚及“參與”的必要
在上述情況之下,體現(xiàn)獨家視角或獨家特色的“觀點”的地位上升,即成為順勢之作。
筆者認為一個媒體觀點的形成與明確,是媒體在長期經營過程中形成的,具有明確的讀者認同特色。然而,將這種價值取向轉化成實實在在且鮮明有力的“觀點”,其中關鍵的工作就是樹立品牌。這個品牌不是一個名牌的概念,其要素除了對受眾的認知有廣度上的要求外,還要有深度。此外,這個品牌應當伴隨著一個平臺,使內容、角度不同的策劃都能運行其中。
當然,隨著目標讀者群的逐步明確、穩(wěn)定,我們進行新聞策劃的最終目的是要通過策劃產生的社會效益來吸引讀者,從而產生更為廣泛的社會、經濟效益。“我演你看”是一種方式,“想唱就唱、你我同臺唱”可以說是更為先進的一種方式。所謂“公共新聞”的理論核心就是媒體參與到讀者中去,請讀者參與到策劃中來,這樣不僅可以更為靈活地展現(xiàn)報道、把握報道方向,也能更好地培育、影響讀者,使其更加忠誠。
且隨著新聞監(jiān)管力度的不斷加強,僅一味強調事件性,新聞策劃就始終處于一個被動局面,而參與因素的加入,則會加大媒體在策劃中的主導力量,使其更易于掌控。
參與性新聞策劃的幾個要素
與側重事件性的新聞策劃相比,強調參與性的新聞策劃對策劃起點的要求會更高。因為是主動表演,吸引讀者捧場,能否從策劃思路上找準事件和情感以及社會需求的切入點就顯得極為重要。否則,媒體只能落個“剃頭挑子一頭熱”“自拉自唱”的尷尬局面。筆者認為,以下四點在進行新聞策劃時不容忽視:
1.政治正確,增強把握力。政治正確不是一句空話、套話,也不是僅在中國講的。2006年,美國哈佛大學的校長就因為說了一句“女生學文要比學理好”就被迫下臺了,成為哈佛校史上任期最短的校長。在我們的環(huán)境里,政治正確指的就是要有大局觀念,與主流意識形態(tài)相符合,要有益于社會發(fā)展,媒體的職業(yè)責任和社會責任也要求我們必須具備這樣的黨性原則。
再者,在目前的環(huán)境中做事,取得上下兩方面的認可和支持本身就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社會效益。有時,這種效益還能轉化為強大的基礎資源。
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創(chuàng)建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筆者認為在運作新聞策劃時也要有這種意識。政治正確了,就會給整個策劃甚至整個局面創(chuàng)造一個友好的外部環(huán)境。
2.策劃要有創(chuàng)造性、有效益。創(chuàng)造性既指思路要創(chuàng)新,具前瞻性,也要求立意要高,要有境界,不能讓受眾產生“審美”或“審丑”疲勞。
策劃是與對手在智商和情商兩方面都要進行的較量。越是焦點題材,競爭雙方正面交鋒的火藥味就越濃。在這里,能否大膽地進行嘗試,為前人所不敢為,能否抓住讀者的眼球甚至心靈都是非常重要的。
新聞策劃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產生社會和經濟效益。筆者認為,一種真正有價值的效益應當是復合的,不能過于單純,搞學術研究式的活動,應當慎重。
3.策劃要注意資源的整合。這里的資源指媒體的內部報道資源和外部的社會資源。
目前,一些媒體在活動策劃方面存在“多龍治水”、部門條塊分割的情況,實際上形成了資源上的浪費,把一些常規(guī)活動串起來,將題材或觀點相近的活動合并同類項是必要的。
再者,要學會借勢,利用好外部的社會資源。從社會事務執(zhí)行能力上來講,新聞媒體的權能是非常單薄的,而很多社會單位本身也有開展工作、與媒體進行合作的需求,媒體要善于借勢,把這些資源整合利用起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堅持。思路一旦確定下來就要堅持做下去。
新聞策劃所需的制度創(chuàng)新
綜上所述,目前新聞策劃在新聞出發(fā)點、媒體效益需求、運作手段等方面都發(fā)生了較大變化,但歸根結底,創(chuàng)意并執(zhí)行策劃的始終是人,處理好人的因素是策劃活動成功的治本之道。
筆者認為,新聞策劃越來越鮮明地帶有其所屬媒體的個性特征,那么,對策劃實行更為扁平和個性化的項目制管理則更利于發(fā)揮策劃執(zhí)行者的創(chuàng)造力與主觀能動性,也更能使策劃保持長期的活力。
寒假中有許多趣事, 其中有兩件最讓我回味無窮的要屬放鞭炮和玩腦筋急轉彎。
我們在除夕那一晚,我和妹妹,吃完晚飯在客廳坐了一下,妹妹便吵著要放鞭炮。剛好也買了些炮過來。嬸嬸對我說“你上去跟他們一起放,看好他們?!蔽遗d奮地說:“好啊!”其實我比他們還要高興。
我們飛快地下了樓,來到操場,迫不及待的撕開了裝鞭炮的膠袋,不過我看到鞭炮的種類也真不少:轟炸機、地老鼠、生日蠟燭。最常見的火柴炮和沙炮也有,煙花也有不少。
我先讓他們點幾蠟燭過來,免得到時用打火機時燒到手。一切準備就緒以后,我們便可以開始放了?!跋确攀裁春媚兀俊蔽艺诔了?。突然,我妹妹對我說:“先放生日蠟燭’吧。我還沒看過呢!。”“好!”我裝著一副“孩子王”的樣子說。接著我把“生日蠟燭”插在有泥的地上,點燃了導火索,便走到一邊去。只見“生日蠟燭”“吁”的一聲就放出了,就是“啪”的爆了,不一會,顏雨虹從家里跑下來,跟著一起放“地老鼠”。我把蠟燭遞給妹妹,讓她來放。只見她把炮放在空地上,小心翼翼地點燃了以后,便走得遠遠的。“地老鼠”馬上開始分散,到處亂竄,還閃著不同顏色的火光,可一會兒便熄滅了。我不禁感慨:它的“生命”雖然很短,但它也對人們做出了貢獻,給人們帶來了快樂! 煙花放完后,我們回家去了,大家一起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同時也接“壓歲錢”。
很快已近到了大年初二,我們要到外公家去吃飯。去時,我還帶了一本《腦筋急轉彎》。
(一)現(xiàn)狀分析
根據(jù)調查問卷與訪談,本區(qū)域的教師信息素養(yǎng)培訓課程現(xiàn)狀如下:
1.從區(qū)域情況來看我區(qū)共有13所幼兒園,12所小學,16所中學(包括九年一貫制及完中),一線教師2900多名。區(qū)教育局一直把教育人才的建設作為夯實教育基礎的基石,依據(jù)現(xiàn)代化國際城區(qū)的戰(zhàn)略定位,遵循教育人才成長規(guī)律,為人才資源的培養(yǎng)構筑了良好的政策平臺和發(fā)展氛圍。區(qū)教育學院作為區(qū)域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業(yè)務機構,開發(fā)了一系列的教師培訓項目,教師信息素養(yǎng)培訓課程即屬于該系列項目之一。同時我區(qū)也一直積極推進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在教學中的運用,不斷完善設備和技術,“十五”期間對我區(qū)中小幼教師的計算機技術作了普及培訓,“十一五”期間作了信息技術培訓與學科整合培訓,“十二五”期間作了教師信息素養(yǎng)培訓,大力倡導教學手段的改革,在各學科的教學中融入現(xiàn)代教育技術,使學校的教學逐步走上現(xiàn)代化的軌道。
2.從參訓教師角度來看教師普遍認同信息網絡技術與課程整合是實現(xiàn)教育信息化的有效途徑,其中很大一部分教師希望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能夠充分利用各校先進的教學設備,運用信息網絡技術與學科整合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從以往的培訓來看培訓過程中也存在著以下的問題:教師原有的信息素養(yǎng)能力基礎不同;不同學段、學科、教齡的教師對于信息技術的需求不同;培訓模式目前仍然大多沿襲著“教師講—學員練—考試”的傳統(tǒng)模式;學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能調動;師生、生生之間的課堂交互難以開展,很難形成很好的研修氛圍;學員在培訓中的主體地位難以體現(xiàn),無法實現(xiàn)個性化教學等。
4.從培訓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來看以往學員參加完培訓后,由于工作繁忙而無暇深入實踐培訓成果等各方面原因,其學習活動也就隨之結束,其信息素養(yǎng)沒有得到持續(xù)的發(fā)展。教師是教育信息化的關鍵,只有教師具備了相關的信息素養(yǎng),才談得上把信息技術應用到自身的教育教學中。教育信息化對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回顧前面提到的教師使用信息技術以及接受培訓的現(xiàn)狀卻是:教師要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而自己卻在接受應試教育。
(二)學習者特征分析
信息素養(yǎng)培訓課的學員是來自本區(qū)域中小幼的學科教師。教師不同于一般的學習者,他們有更豐富的經驗與知識,他們有著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意愿,具有更多樣性的學習特點,這對他們的學習有著較大的影響?;旌蠈W習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具備了多種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在教師信息素養(yǎng)培訓中根據(jù)教師學習所具有的特性及其鮮明的個體差異,運用混合學習模式,創(chuàng)建基于網絡的個性化、開放性的多元教學環(huán)境,設計教育教學活動,組織學員在培訓中進行協(xié)作學習,不僅能達成教學目標,還可以充分發(fā)揮學員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分層教學滿足學員的個性化需求,有效提高學員的信息素養(yǎng)及終身學習的能力。
(三)教學內容設計
混合學習是“在線學習和面授相結合的學習方式”,因此,要對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分解設計:什么內容通過面授,什么內容在線學習,面授內容與在線學習內容的比例設置及相互之間如何銜接,這些對于課程的順利實施都是非常重要的。結合筆者的區(qū)級課題“區(qū)域教師信息素養(yǎng)培訓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研究”的研究成果,課程的內容主要為以下三個模塊:教育信息化新趨勢、教育技術技能和教育信息化推進下的課堂教學?!敖逃畔⒒纶厔荨蹦K以網絡教學為主;“教育技術技能”模塊以面對面教學為主;“教育信息化推進下的課堂教學”模塊,面授與網絡教學各占一半。在個模塊中并不是僅采用一種教學模式,整個教學由始至終都是以面授和網絡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貫穿的,區(qū)別僅在于哪種方式占的比重較大。在課程實施時,這些比重也會根據(jù)學習者的前期分析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
(四)學習環(huán)境的構建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在一定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人際協(xié)作活動以及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的。情境、協(xié)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huán)境的四大要素。隨著Web2.0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各類社會性軟件(SocialSoftware)應運而生,其中許多都具備創(chuàng)建情境、協(xié)作、會話和意義建構的功能。因此,筆者從教師的學習特點出發(fā),根據(jù)社會性軟件的不同功能,篩選出部分,構建基于社會性軟件的多元教學環(huán)境。運用問卷星進行培訓前期、中期的調查問卷及培訓結束后的反饋問卷;QQ群視頻運用于在線講授及互動;微信公眾平臺用于教學資源的及學員學習反饋;QQ群作為協(xié)作學習、交流的平臺;等等。雖然各個社會性軟件都具有各自的特色,但是它們之間的界限并不是非常明確的。同時使用多種社會性軟件也有可能會造成學員學習時由于工具太多而不知道應該使用哪個的局面,故筆者使用新浪博客作為整個混合式教學的資源整合平臺。學員的學習是不斷變化的動態(tài)過程,因此學員在多元學習環(huán)境中也可按需選擇學習工具與資源。
二、案例實施與分析———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現(xiàn)場觀摩1
(一)案例設計
“教育信息化推進下的課堂教學”模塊中,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現(xiàn)場觀摩一直是學員非常歡迎的活動。以往常常采取帶學員到某個學校,現(xiàn)場觀摩一節(jié)課,然后聽講課教師說課,再進行現(xiàn)場研討這種傳統(tǒng)形式。采用基于混合學習模式后,在“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現(xiàn)場觀摩1”活動中,改成借助QQ群視頻開展基于網絡的觀摩活動。案例實施步驟一:自主學習,內容引入。學員事先閱讀微信公眾平臺“教育能見度”第70期介紹的“未來@已來”項目組在楊浦區(qū)六一小學舉行的第二場系列活動的相關信息。步驟二:QQ群視頻,網絡授課。通過QQ群視頻功能,向學員介紹“未來@已來”項目的相關情況、所做的研究。
(二)案例小結
Singh&Reed提出混合學習的三維分類方法:教學媒體的混合、學習模式的混合和學習內容的混合。在本案例中筆者使用了微信公眾平臺、QQ群視頻、網絡硬盤以及問卷星網上調查問卷等多種媒體。學習模式有學員自主研習、網絡視頻授課、自主探究學習、小組研討等模式。學習內容包括項目的相關介紹、課堂實錄片段學習、相關主題小組研討等。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現(xiàn)場觀摩一直是學員非常歡迎的內容。以往常常采取帶學員到某個學校,現(xiàn)場觀摩一節(jié)課,然后聽講課教師說課,再進行現(xiàn)場研討這種傳統(tǒng)形式。采用基于混合學習模式后,學員通過微信公眾平臺的自主研習,在觀摩前就對整個活動有了大致的了解;通過QQ群視頻,教師將課堂觀摩切割成幾個模塊,在教師引導下學員進行有針對性的觀摩;課堂實錄觀摩結束后,學員通過網絡硬盤上的相關資源進行拓展探究;最后組織學員進行有主題的小組研討。學員們表現(xiàn)出了濃厚的興趣,學習積極性非常高,與傳統(tǒng)方式相比更能激發(fā)學員的深層次思考。
三、總結與反思
冬去夏至春季成真空
樹梢綠芽隱現(xiàn)你肖像
當一粒金砂吹進愛的眼睛
你的心會痛得流淚
當玫瑰的芬芳浸入你的心
你的心也許被刺痛
心與心相碰撞產生滑移
跟著感覺隨寒冬的腳步
飲吮雪雨中殘留的淚珠
只有感謝上蒼給予憐憫
心與心的距離
也許是道不可逾越的深澗
火花只會是流星之間相撞
心與心的距離
也許是張紙的正反兩個面
能感覺對方血流動的聲響
愛的單行道感覺總是無奈
被人愛你的心會理得很亂
愛別人你的心會覺得很累
愛的選擇題做起來真很難
陳年老酒怎能醉曾傷痛的心
飄逸的情鎖不住騷動的腳步
濺淚飛舞洗不清受傷的靈魂
熱血沸騰溶不化冰封的心靈
鐘樓聲欲驚醒沉醉的心靈
沱江水花清洗曾經的淚痕
形式之新
都說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是古老的、悠久的,但是,古老絕不等同于陳舊。中國文化有一種“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求新精神,日新月異、生生不息、朝乾夕惕、自強不息,這些精神內核正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能綿延五千年愈發(fā)活力不絕的原因所在。因此,在當今瞬息萬變的互聯(lián)網時代來談傳統(tǒng)文化與網絡文藝的對接,這兩者并不是背道而馳的。文藝的網絡化、時代化,是中國文化必須能完成形態(tài)更新、自我刷新的一種本能要求。“詩文隨世運,無日不趨新”,以詩文為代表的一切文藝作品,都該與時代命運息息相關、隨時代需求應運而生。
以“詩文”為例,中國在先秦時代,流行的是語言結構相對簡單的四言詩和百家爭鳴時期的哲學性散文;從漢代至唐初,國力相較于之前更昌盛、文學相較于之前的成熟,詩文風格便走向五言詩的格局,追求駢賦文的華麗;爾后,唐代氣魄的大氣風流,造就了七言絕句、律詩,將詩的成就推向巔峰,而宋代的文化沉淀,使得宋詩的思想性和宋詞的藝術性令詩詞充滿哲思的深邃和鋪陳的張力;元明清時期的社會發(fā)展,文化不僅僅局限在文人階層,市井文化蓬勃興起,于是戲曲、話本、小說都走向繁榮;到了民國,開啟文化的又一次深刻革新,將白話文的形態(tài)推廣開來。那么,在當今的網絡時代,中國文藝的腳步自然也該曼妙出屬于互聯(lián)網這個舞臺的精彩舞步。
網絡文藝,絕不簡單等同于“文藝作品的網絡傳播”,互聯(lián)網思維意味著文藝創(chuàng)作思維的時代革新,但不是把傳統(tǒng)文藝搬上互聯(lián)網展示就是網絡文藝。網絡傳播規(guī)律的變化,導致網絡文藝創(chuàng)作的要求發(fā)生了變化。正如舞臺文藝,要求的是現(xiàn)場感;紙上文藝,要求的是深刻性;電視文藝,要求的是鏡頭感;而網絡文藝,則要求的是網絡特性,要求與網民精神相匹配的平民化特征,要求與網絡傳播渠道相適應的碎片化特征,要求與互聯(lián)網科技手段相結合的多元化特征,等等。
正因為網絡特性最大的定性就是不定性,網絡規(guī)律最大的規(guī)律就是顛覆規(guī)律,所以網絡文藝的形式和形態(tài)還無法規(guī)定出一個板上釘釘?shù)墓潭J?。正如要求的“以古人之?guī)矩,開自己之生面”,實現(xiàn)中華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需要隨時跨界出不可思議的創(chuàng)舉,隨時顛覆上一個標本的創(chuàng)意,把傳統(tǒng)轉化為時尚,把古老創(chuàng)新成風尚,這既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其命維新”的根本內質,也是做好當今網絡文藝工作的首要要求。
精神之遠
網絡科技在變,時代精神在變,但是中華民族不變,核心價值不變。所以,網絡文藝相較于傳統(tǒng)文藝的創(chuàng)新出奇來講,形式是變化的,精神是永恒的。
《易經》的“易”字,既有“變易”之意,也有“不易”之意,內在精神不變,才不喪失一脈相承的民族精神風骨;對于網絡文藝來說,形式出奇的前提是精神守正,守正出奇,才能致遠。這種精神,是傳遞正能量的精神,是堅持真善美的精神,也是堅守浩然正氣的精神。正如所說,優(yōu)秀作品應該是“講品位,重藝德,為歷史存正氣,為世人弘美德”。
所謂“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任何一個文藝工作者其實都掌握著一定程度的話語權,擔負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社會道義,而且,文藝能夠達到的影響人心、塑造思想的效果,甚至遠遠大于課堂之內、宣教之所。那么,這些容易為人所接收的文藝作品,是在滋養(yǎng)人心、浸潤人生,還是誤導人心、飲鴆人生,這種精神意旨的傳達就至關重要。
歷代的傳世好作品,一定都是關注歷史正音,感召人間正道,背負正義情懷,催動正向能量的作品。這就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中強調“文以載道”的用意。文藝可以達到“文能提筆安天下”的精神影響力,也可以造成“筆刀子殺人”的精神破壞力,一本好書可以催人奮進,一段謬論可能誤人終生。故此,傳統(tǒng)社會極為注重文藝作品的教化作用。事實也證明,在過去,絕大部分百姓對于善惡觀念的判別、對于歷史知識的吸收,都受到戲曲藝術的深重影響,這就說明了文藝的化育之功、廣泛之教。
那么,在互聯(lián)網已經遍及生活每一處、滲透人生每一刻的時代,網絡文藝承載的精神倡導、進行的無言之教,比傳統(tǒng)文藝能起到的作用更為有力、有效,更為廣泛、迅速,既可以善莫大焉,也可以貽害八方。在信息化時代,倘若一個國家的網絡作品總是不健康的,那么這個已經聯(lián)結起眾多網民的網上精神家園就成了廢墟,這個已經成為當代人生活方式的網絡空間就成了垃圾站。
網絡文藝,不僅體現(xiàn)形式方面的藝術性,也彰顯精神領域的民族性。因此無論怎樣千變萬化、多姿多彩,網絡文藝創(chuàng)作的精神主旨是不變的,那就是文以載道的精神、以文化人的精神、向善向美的精神,就是能通過文藝,讓民眾的生活更美好、讓民族的文化更健康、讓網絡的世界更可愛、讓國家的形象更可敬。
具有民族擔當?shù)膬?yōu)秀文藝作品,不僅僅是取悅于喧囂一時的,而是深遠于經典長久的,不僅僅是網絡潮汐中的曇花一現(xiàn),而是網絡海洋里的旗幟一面。
中國之聲
中國的網絡文藝,需要符合中國的文化表達,體現(xiàn)中國的時代強音?!懊褡宓牟攀鞘澜绲摹?,對于互聯(lián)網也是一樣,建造“網絡強國”需要打造“網絡中國”,網絡精神需要傳達中國精神,文藝審美需要展現(xiàn)中國審美。就正如強調說,“中國精神是社會主義文藝的靈魂”。
【關鍵詞】新聞語言 簡練 樸實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們進行溝通交流的表達符號。語言是個相對宏觀的概念,不同的語言有不同的特點。文化背景和情境的不同,使交流方式存在差異,這些差異是形成語言特點的基礎。新聞語言是傳遞信息的重要載體,隨著時代的進步和新聞傳播事業(yè)的發(fā)展,人們對于新聞語言必然會有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期待。
一、新聞語言是新聞的載體
“通過新聞媒體,向受眾傳播(報道)最新發(fā)生的具有新聞價值的信息時所用的語言,叫新聞語言。它具有客觀、確切、簡練、樸實、通俗等特點?!雹匐S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新聞傳播覆蓋面越來越廣,新聞報道在給廣大受眾傳播信息的同時,也在傳遞著新聞語言。新聞所傳播的信息內容固然重要,但它的載體即新聞語言的影響力也不容忽視。
新聞語言攜帶著語言和社會文化的雙重身份。一方面,它是在用語言傳達信息,而另一方面,它在某種程度上又無形中在受眾面前扮演著“語言導師”的角色,它用它的影響力在傳達著特定的社會文化。新聞語言是新聞報道的物質外殼,是新聞的載體。正是因為它承載著重要的新聞形式、內容、信息以及文化,所以它更應當注重它所帶來的效果、影響和社會責任。新聞語言在塑造一種信息傳達方式,也在塑造一個新聞世界。當前在新聞語言的使用過程中存在一些誤區(qū),這些誤區(qū)對于新聞語言塑造的這個新聞世界有一定負面影響。作為新聞載體的新聞語言應當有一定的規(guī)范和標準,要符合社會期望,其使用不能隨心所欲。
二、新聞語言的使用誤區(qū)
1、把刻板當客觀
新聞報道講究客觀性,新聞語言的使用自然也要客觀。新聞傳播者在從事新聞報道時,要尊重事實,要如實地反映事實的本來面目。這樣不僅要求內容客觀而且形式也要客觀。而作為新聞載體的新聞語言保持語言上的客觀,從某種程度來說,就做到了形式和內容的客觀。
新聞語言要達到向受眾傳達客觀世界的最終目的。所以在語言上要求對客觀事件有一個詳盡全面的敘述。但有些報道為了達到這種目的,在使用語言上就一味追求大和全。在描述新聞場景時,重要的不重要的因素都逐個提及,使用的語言也是平淡無奇,結構單一,這樣的新聞語言確實交待了很多要素,但在傳達信息的效果上顯得無味呆板。
為了做到客觀,新聞工作者常常必須保持一種中立的超然態(tài)度,盡量做到不偏不倚,保持平衡和公正,這樣有些新聞報道就熱衷于用一些慣例的形式化語言表達中立態(tài)度。不管是怎樣的報道題材,怎樣的新聞事件,怎樣的觀點態(tài)度,都一味地不支持不反對。他們通常使用“一方面、另一方面”,“雖然,但是”,“甲方的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乙方的說法也沒有錯”等語言來做到所謂的理性和中立。有些新聞報道者總是用“一是、二是、三是”、“第一、第二”等來羅列事實,完全沒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樣模板式的語言,看似在追求客觀,但也忽略了一個重點,即我們尊重客觀,不僅是為了認識世界更是為了改造世界。如果所有的報道都用同樣態(tài)度、同樣模式、同樣語言去表達,那新聞也就變成了一個個刻板無趣的復制品。
2、確切和模糊不是“非此即彼”
新聞語言的確切性,是建立在尊重客觀事實的基礎之上。通常,新聞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等要素都是易得或可查的訊息,新聞語言在傳達這些要素時要做到準確無誤。對于某一新聞事件發(fā)生的時間來說,如果這個事件具有延續(xù)性,可以精確到具體年代或時間段,而有些事件例如某個會議的召開,可以精確到某一天,某個事故的發(fā)生可以精確到某小時,像地震等災害的發(fā)生時間,可以精確到某分甚至某一秒。這些具體時間的數(shù)據(jù),是完全可以做到確切無誤的,在報道時使用的語言自然不能含糊,地點、人物同樣如此。此外,也有些報道涉及到對當事人隱私保護的考量,會使用人物的化名,這些可以視具體情況進行變通。
當然,有些報道尤其是對于預測性新聞來說,不可能做到所有報道要素都確切,如若確切了反而失真。這時候,新聞報道中會出現(xiàn)“也許、可能、大概、預計、約、左右、上下”等不確切或者說是模糊的語言,這樣的模糊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xiàn),也是尊重客觀事實的表現(xiàn)。
但并不是說使用確切還是模糊的語言可以視寫作者的心情而定,何時使用準確的語言何時使用模糊語言并非隨心所欲,在通過驗證或者實際調查可以得出確切信息的時候,寫作者應當盡量使用確切的新聞語言,而不能為了寫作方便不加實踐就一概使用模糊語言??傊?,一切語言的使用,都應以準確傳達信息為目的,而寫作者更應本著認真負責的心態(tài)使用新聞語言。
3、樸實也能寓于簡練之中
新聞語言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有相應的變化,有些人會對于新聞語言的樸實產生質疑。新聞語言生動活潑一點不是更能吸引讀者嗎?新聞語言在適當?shù)臅r候是應該追求生動有趣,但這里的樸實是相對于浮華而言,與語言的生動并不沖突。不可否認的是,寫作者應該懷著樸實的初衷去真誠寫作,而不是通過夸張?zhí)撊A的辭藻去吸引眼球。
新聞語言能做到客觀與確切本身就是一種樸實,因為這樣的語言尊重事實。而從形式上來說,新聞語言能做到簡練,也是樸實的表現(xiàn)。有些新聞報道為了配合版面編排或者由于硬性的字數(shù)限制,會刪除或添加稿件字數(shù),刻意刪除字數(shù)后的新聞難免會在邏輯上不夠連貫,語言上銜接生硬。而更普遍的情況則是拼湊字數(shù)。為了多些字數(shù),不斷地增加一些不必要的關聯(lián)詞或是感嘆詞,更有甚者就是玩擴展句子的游戲。如“雖然,但是”,就擴展成“雖然這樣,但是那么”,把簡單的“某年某月某日”擴展成“今天,是某年某月某日,這是一個值得如何如何的日子”,類似這樣的擴展形成的新聞語言,讓人覺得長篇大論背后是一顆浮躁的心。
當然,還有些新聞語言的使用不是刻意的增加字數(shù),而是為了追求與眾不同,大量使用形容詞,排比句等,一些必要的修飾無可厚非,但新聞語言畢竟不是文學語言,過多的夸大夸張會使得報道失真,這樣的新聞語言容易令讀者覺得啰嗦甚至反感,同時也很容易造成虛浮的風格,給人不可信的感覺。盡量簡練地使用新聞語言,這樣不僅通暢明晰,還能讓人感受到寫作者樸實的傳達信息的心意。
4、通俗是為了更貼近受眾
新聞語言的使用自然要考慮到新聞報道的閱讀者,能夠讓廣大受眾普遍接受的新聞語言才能順利完成傳達信息的任務。新聞語言要做到通俗,就要防止陌生化。“新聞在語言方面追求的是反陌生處理:新聞要面向年齡、層次、文化水平各異的廣大受眾,在語言上要兼顧大眾的總體水平,不能追求用詞的華麗與新奇,更不能有意地追求陌生化,而是要盡量選擇受眾容易理解的普通詞匯、常用詞匯。同時記者還要善于把一些可能會讓受眾產生困惑的專業(yè)術語轉化為受眾易懂的詞加以解釋、力求通俗化?!雹谌绻侣務Z言過多使用華麗辭藻,會讓讀者產生文學欣賞的錯覺,而不是通過閱讀獲取必要的新聞信息。有些報道中涉及到一些專業(yè)術語,對于非專業(yè)的讀者來說就很難讀懂。這樣一來,所謂的“專業(yè)追求”就會造成新聞語言的陌生,而這樣的陌生會將讀者拒之門外,也使新聞報道與受眾的心理距離越來越遠。
新聞語言要做到通俗,還要追求易讀性。新聞報道想要傳遞信息,就希望盡可能地接觸最大數(shù)量的受眾,與此同時,它就必須盡可能地采用人們容易理解的書寫形式和表達方式。新聞語言做到易讀首先是要有生活化的語言。受眾平常都是在用生活化的語言溝通交流,新聞語言用生活化的語言不僅能確保和受眾全面正常交流,還能拉近與受眾的距離,有親切感。少用生僻字,不用浮華的修飾,盡量用短句等都能做到語言的生活化。此外新聞語言也可以適當?shù)卦谏罨綄嵉幕A上追求美感,比如在語言節(jié)奏上可以多下功夫。但是生活化不代表庸俗或是低俗。有些生活中常見的不文明語言應當在使用中避免,這里還想特別提一下網絡語言,很多報道為了緊跟時代步伐會使用流行網絡用語,類似“給力”的詞匯可以增添新聞語言的時代感,但有些網絡流行的粗暴不雅言語若是使用在新聞語言中必然會造成不良影響,所以在新聞語言通俗化的道路上要懂得取舍。
三、新聞語言要規(guī)范也要變化
新聞報道在傳播信息的同時,通過所選擇的語言敘述來再現(xiàn)事實的某個環(huán)節(jié)。從受眾角度來看,他們不是通過親臨現(xiàn)場了解事實,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新聞報道的敘述選擇,而敘述選擇最直接的表現(xiàn)就是所使用的新聞語言。新聞語言是傳遞信息的載體,更要對受眾負責。所以我們對新聞語言有著客觀、確切、樸實、通俗等要求,對于新聞寫作者來說,心中也應該有個衡量的標準,寫作語言有一個規(guī)范,才不至于使新聞語言的使用混亂無序甚至隨心所欲。有了規(guī)范才能使新聞語言更好地發(fā)揮信息載體的作用。
規(guī)范是為了保證新聞語言有序健康發(fā)展,并不是為了形成不必要的束縛或是追求一成不變。今天大眾傳媒走向市場,直面受眾選擇,新聞語言也會隨著時代更新變化,對新聞真實客觀的尊重自然不能變,但在使用新聞語言的過程中慢慢去尊重受眾選擇也是一個趨勢。多了解受眾需要什么樣的新聞語言,受眾樂于接受什么樣的新聞語言,受眾期待什么樣的新聞語言,擁有這樣的心態(tài),新聞語言才會有更大的發(fā)展和改善空間,不一定要做到絕對完美,但新聞語言應當緊跟時代步伐,緊隨受眾期待。
參考文獻
①程曼麗、喬云霞:《新聞傳播學辭典》[M].北京:新華出版社,2011.12
②雍啟昌,《關于新聞語言的個性特征》[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