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核技術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眾所周知,小學語文教學如何能改變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建構一種既能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認知主體作用的新型教學模式,并在此基礎上逐步實現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全面改革已成為目前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
那么如何有機的將現代教學技術與語文教學結合起來呢?經過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以及對計算機多媒體運用的逐步掌握,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教育思想與教育手段相結合
學習是獲取知識的過程。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
現代教育技術是以現代教育理論為基礎的,現代教育理論要求必須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教育技術的運用,要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努力創(chuàng)造學習者可參與的環(huán)境,使傳授知識和發(fā)展智能與素質培養(yǎng)統(tǒng)一起來。但有一些教師認為只要教育手段先進了,教育思想便先進。于是在計算機輔助教學這一現代教育的外衣內,進行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翻版,教師依然是講解的中心,學生依然是被動的接受者,灌輸、填鴨之風依然我行我素。多媒體軟件大多只是一種形式、擺設,對理解、感受教學內容有沒幫助、有多少幫助?甚至形同虛設都沒有關系,只是為用而用。只要上課用了就是運用了多媒體教學。
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下,將多媒體教學滲入到每個教學點,把傳統(tǒng)的"以教為主"變?yōu)?以學為主",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協(xié)作式"學習存在于教師、學生之間,創(chuàng)造更高效、更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才是現代化教育的最終目的。所以,改變思想觀念是關鍵。
二、教學媒體與教師教學相結合
現代教育理論下教學媒體的性質已經發(fā)生的根本的轉變?,F代教育理論要求要注重對學生認知方法的培養(yǎng),教育技術的應用應能引導學生通過發(fā)現、探究的途徑獲取知識。也就是說,多媒體輔助教學集圖、文、聲、動畫于一體,并具有人機對話功能,具有傳統(tǒng)的各種電教媒體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應該是學生進行發(fā)現、探究、接受新信息并最終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的工具,是學生學習的幫手,而不再是教師講解演示的工具。
既強調學習者的認知主體作用,又不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提供者與灌輸者。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和被灌輸的對象。在講解抽象的理論時,要實現很好的多媒體創(chuàng)意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它要為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由直觀思維向抽象思維發(fā)展服務的,但直觀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為片面追求直觀而忽視了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不要為了展示多媒體動畫的功能而把課上或電視動畫觀賞課。這樣就有必要多研究其他藝術,如廣告藝術等,借鑒它們的手段和方法,如用最短的時間、最簡單的畫面突出一個主題,說明一個問題。豐富和擴展自己的創(chuàng)意,如用圖形演變的形式,來強調與突出一個事件,說明概念的形成和變化等,這些都可在PowerPoint上穿插應用動畫、循環(huán)放映、插入、超級鏈接等手段來實現。
三、教學設計與教學軟件相結合
教育心理學家研究指出:多種感官并用學習效率最高,視聽并用的理解記憶率,遠遠大于光看、光聽的記憶率。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既可以用于課堂教學,也可以用于課外輔導,它所顯示出的巨大優(yōu)勢往往令常規(guī)教學望塵莫及。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多媒體輔助教學有著明顯的優(yōu)點:計算機輔助教學能節(jié)省學習時間、提高學習速度、提高教學效率;能增強理解和保持;能激發(fā)學習動機、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智能等。
但現在有些所謂的多媒體課件,只是簡單的文字加圖片,充其量也只能說是計算機操控下的投影,實際上只是起到幻燈機的作用,造成大量資源浪費。多媒體成了名副其實的花架子。此外,國內的多媒體教育軟件市場上大多數課堂教學軟件不開放、不靈活,因此,在教學中完全地靠"拿來主義"不能很好地為教學服務,更不能滿足教師對個性化教學的需求。所以,在新的教學模式及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下,每位教師都應積極投身到多媒體課件的開發(fā)和應用中來,根據教學的要求和內容以及學生的認知心理,合理的、巧妙的設計軟件,努力地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
四、教學環(huán)境與媒體輔助相結合
目前,即使條件相對較好的學校,計算機大多用來教學生計算機知識和操作技能。用在計算機輔助教學上的時間較少。這意味著學校仍然把計算機作為一個獨特的對象對待,還沒有將計算機有機地結合到日常各科教學之中。
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離不開各種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即使到了信息技術充分發(fā)達的將來,課堂仍然是學校進行知識傳授的重要場所。用現代的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來裝備教室,可以加強課堂集體化教學的優(yōu)勢,克服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局限,從而把課堂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在課堂教學中,要擺脫教師‘‘一廂情愿’’以自我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除了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外,還應實時地對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反饋,體現計算機的交互性。通過粉筆在黑板上書寫文字可以輕易地實現反饋,但這無疑是一種十分呆板的形式,同時很耽誤時間,用多媒體進行創(chuàng)意,這種反饋就將變得十分生動有趣。如在分析討論問題時,學生往往會有不同的思路,從而形成不同的答案。這時,學生只要說出其中的任何一種想法,教師只要在畫面的相應區(qū)域內進行點擊,學生的那種解法就會立刻在畫面上出現,使學生增強視覺上的感受,仿佛這一答案就是他們自己從電腦中呼之而出的,提高了學習的興趣,還可以利用人機對話的形式,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讓學生通過網絡互相交流,取長補短,豐富思想潛移默化地提高。不僅大大增加了反應的速度,還節(jié)省了寶貴的課堂時間。
五、學生視聽與想象、朗讀相結合
論文摘要:介紹了濟源市核桃低效園綜合改造技術,包括實生樹或劣種樹高接換優(yōu)、放任核桃樹的改造以及加強核桃園管理等內容,以期為當地核桃園的高產高效提供參考。
濟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的太行山南麓,山區(qū)、丘陵區(qū)面積占88%,自2000年實行退耕還林工程以來,共退耕還林9333.3hm2,其中栽植核桃3600.0hm2。由于良種核桃苗緊缺,栽植了部分實生核桃樹及部分品種不對路的核桃樹,致使核桃園產量低、品質差、總體效益甚微,農民的積極性受到極大的損傷。為此,筆者開展了核桃低效園綜合改造技術,取得了明顯成效,最高收益達64275元/hm2?,F將有關技術介紹如下。
1實生樹或劣種樹高接換優(yōu)
1.1高接換優(yōu)園確定
選擇立地條件好、土層深厚、樹勢生長旺盛、無病蟲害、樹齡3~15年的實生或劣種樹。對于立地條件較差、樹勢較弱的實生樹或劣種樹,先擴穴改土,加厚土層,增施有機肥,樹勢由弱轉強后再進行改接;否則在改接后由于產量提高較快,營養(yǎng)跟不上,導致樹勢早衰或死亡。對于過密的核桃園,可以進行隔株改接,未改接的樹,待高接樹成活后予以間伐,利用早實品種改接留450~600株/hm2為宜,晚實品種保留225~300株/hm2較好。
1.2品種選擇
選擇在當地試栽表現優(yōu)質、豐產、抗性強的品種,如綠波、中林5號、薄豐、香玲,各品種間可互為授粉。高接時不同品種分行安排或按比例呈帶狀或交叉狀配置,以提高授粉能力。
1.3高接方法
1.3.1嫩枝芽接換種。①早春修剪截枝。萌芽前,對計劃采用芽接換優(yōu)的核桃園,可先行粗略修剪,選留3~5個方向、位置較適宜,直徑10cm以下的主枝作為骨干枝,去掉無用的交叉大枝、重疊枝、密擠枝、病蟲枝,同時注意平衡樹勢,樹冠上部擋光的大枝、枝要適當疏除。對主干上的輔養(yǎng)枝或骨干枝上的側枝在距主干或骨干枝5~10cm處截枝,促發(fā)新梢。主干或骨干枝上有較長光禿帶,可通過刻、鋸等造傷,促使隱芽萌發(fā)新梢,便于嫁接。當新梢長到10~15cm時,每個截留枝上選取1~2個健壯新梢,其余全部抹除。②適時嫁接。當嫁接枝上新梢長到60cm以上,基部基本木質化時,即可進行芽接,以5月下旬至6月下旬嫁接為宜。芽接的接穗在優(yōu)質健壯的良種母樹上采取,剪下的接穗要立即去掉復葉,保濕貯存,運到目的地陰涼處備用。芽接采用大方塊芽接法。芽接好后,在砧木接口上留2片復葉剪砧,促接芽萌發(fā),并及時抹去砧木上的萌蘗。
1.3.2多頭枝接改優(yōu)。①枝接部位選擇。萌芽前,選留3~5個方向、位置較適宜,直徑在10cm以下的主枝和直徑3~5cm的側枝,在距主干或主枝15~20cm處截去,鋸口保持平滑。②枝接時期與方法。嫁接時期以萌芽期至展葉期最佳。嫁接方法采用多頭插皮舌接法。一般在秋末冬初選擇母樹上髓芯小、芽子飽滿、生長健壯的當年生發(fā)育枝作接穗,冷藏或埋在濕砂中備用。嫁接前把接穗剪成15~20cm枝段,在95~100℃石蠟中速蘸進行蠟封。同時在砧木基部間隔5cm用鋸鋸2刀,深達木質部,進行放水處理。
1.4接后管理
改造樹根系發(fā)達,樹體長勢旺,嫁接成活的新梢生長量大,需及時除萌、解綁,新梢長到50cm左右時,要綁縛支柱,以防風折。春季枝接成活后,特別注意分3次放風,切忌放風過猛影響成活率。接后要注重肥水管理,接穗萌芽后,結合澆水追施尿素0.5kg/株;6~7月根據不同枝的位置,選留好主枝,對留作側枝的,可摘心促使分枝,增加枝量,同時去除雜亂枝,保持良好骨架。
2放任核桃樹的改造
2.1放任生長樹的特點
大枝過多,層次不清,結果部位外移,內膛空虛,病蟲害嚴重,樹勢衰弱,坐果率低,落花、落果嚴重,產量低且隔年結果現象嚴重。
2.2放任樹改造修剪的方法
2.2.1調整樹形。根據放任樹的樹形、樹齡和大枝分布情況,確定適宜改造的樹形。先疏除過多的大枝,改善通風透光條件,然后調整結果枝組,使各枝組交錯排列,互不影響。對內膛萌發(fā)的徒長枝,采取先放后縮或先截后放的方法,經2~3年培養(yǎng)成健壯的結果枝組。在去大枝的同時,對枝要適當疏間,以疏外養(yǎng)內,疏前促后,使整個樹體上小下大,外疏里密。樹形改造1~2年完成。2.2.2平衡樹勢。樹體結構調整完成后,要進一步調整結果母枝與營養(yǎng)枝的比例,約為3∶1,對過多的結果母枝可根據空間去弱留強,充分利用空間。在枝組內調整結果母枝留量的同時,應預留1/3左右交替結果的結果母枝;對冗長的細弱枝、下垂枝,以三抬一或五抬二的方法進行適度回縮,抬高角度,增強長勢。對于較旺的壯齡樹,大枝應分年疏除,以穩(wěn)定整個樹體生長與結果的平衡。
3加強核桃園管理
3.1深翻擴樹盤
于每年秋末春初,在核桃樹周圍進行深翻擴樹盤,深度為20~40cm。山地核桃園還可通過客土來增加土層厚度,為以后豐產奠定基礎。
3.2施肥灌水
3.2.1施肥。①基肥。在采收后到落葉前施入最好,常與樹盤深翻同時進行,肥料以優(yōu)質農家肥為主,每株成樹每年放射狀施入農家肥100~150kg。②追肥。一般在開花前、幼果膨大和果實硬核3個時期追肥,前期以氮肥為主;后期氮磷鉀三要素配合施用。一般每株每次分別追施尿素1kg、磷肥1.5kg。③葉面噴肥。噴肥時期在開花期、新梢速長期、花芽分化期及采收后進行,常用的噴肥種類為0.1%~0.2%的硼酸、0.3%的尿素和0.3%的磷酸二氫鉀。
3.2.2灌溉。每次施肥后,應及時進行灌溉。8月中旬秋梢停長前要注意控水,以控制新梢后期生長,使枝條組織充實。初冬灌好封凍水。
3.3搞好花果管理
3.3.1疏雄。衰弱樹雄花較多,疏除全樹雄花芽的90%,使雌花序與雄花序比例達1∶30~60。
3.3.2輔助授粉。提前采集雄花粉,在雌花的盛花期,雌花柱頭開裂并呈倒八字形,柱頭羽狀突起分泌大量黏液時,集中人工授粉,將花粉配成花粉、蔗糖、水比例為1∶50∶3000的營養(yǎng)液,在上午9~10時或下午3~4時進行噴霧授粉,可促進花粉發(fā)芽和受精,提高坐果率。
參考文獻
煙塔合一是發(fā)電之后產生的廢煙氣經脫硫之后,再被冷卻塔加熱后排入大氣進行降解一種排煙技術。也是一個新新的技術,是集煙囪與冷卻踏多種特點,較大的提高了人力和物力的利用,還降低了經濟成本,提高了排煙效率。其應用的前景受到研究人員的關注。本文在查閱大量中外科技文獻資料基礎上就煙塔合一原理簡單介紹,對煙塔合一技術環(huán)保優(yōu)勢,技術特點,進行了分析;根據我國國情現狀預測煙塔合一技術應用前景,并提出相應策略。
關鍵詞:煙塔合一,應用前景,環(huán)保優(yōu)勢,技術特點,對策
一、前言
由于全球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等主要大氣污染物的排放,造成建筑、生物、人類被因大氣污染造成的酸雨損害。隨著科技的更新人類生產力的不斷提高,使得工業(yè)、人類的社會活動等等,向大氣的排放的污染氣體與日俱增。面對環(huán)境的惡化和全球大氣的氣溫的日益變暖,人類對環(huán)境的日益重視。而來自發(fā)電廠排出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占的比例很大。為了減少環(huán)境污染,減少對環(huán)境的損害和提高廢氣、煙氣的排放效率,科學界出現了一些實用技術。煙塔合一技術就是一種較成功的技術?!盁熕弦弧奔夹g,即取消火電廠中的煙囪,將鍋爐經除塵脫硫后排出的煙氣,經自然通風冷卻塔排放到大氣中。此項技術首先在德國使用,從2O世紀7O年代開始,已有了多座大型火電廠采用[1]。
隨著環(huán)保事業(yè)的發(fā)展,火電廠、工廠的煙囪已經不單純是一個排煙裝置,而發(fā)展成為控制大氣污染保護環(huán)境的一個設備[2]。它也是減少環(huán)境污染的一個方面。煙塔合一技術是利用冷卻塔巨大的熱濕空氣對脫硫后的凈煙氣形成一個環(huán)狀氣幕,對脫硫后凈煙氣形成包裹和抬升,增加煙氣的抬升高度,從而促進煙氣中污染物的擴散[3]。進而提高排煙效率,減少環(huán)境污染。
煙塔合一技術是一個集經濟和環(huán)保一身的技術在國外應用相當廣泛,例如德國:脫硫后的煙氣經冷卻塔排放技術(簡稱煙塔合一技術)在德國運用比較成熟,據德國能源技術公司(GEA)介紹,RWE、VEGA、Saabergwerke及VEW電力公司均實施了煙塔合一工程[4]。對于煙氣的排放受到了各國的重視,既煙塔合一技術發(fā)展較快。
二、煙塔合一技術發(fā)展情況
煙塔合一技術在國外從20世紀70年代就開始研究,通過不斷的試驗、研究、分析和改進,技術已日趨成熟,其中以德國的SHU公司和比利時的Hmaon-Sobelco公司為代表。在德國新建火電廠中,已經廣泛地利用冷卻塔排放脫硫煙氣,成為沒有煙囪的火電廠[5]。
煙塔合一技術分兩種:
外置式
把脫硫裝置安裝在冷卻塔外,脫硫后的潔凈煙氣引入冷卻塔內排放。脫硫裝置安裝在冷卻塔外,凈煙氣直接引到冷卻塔噴淋層的上部,通過安裝在塔內的除霧器除霧后均勻排放,與冷卻水不接觸。國外早期當脫硫系統(tǒng)運行故障時,由于原煙氣的溫度和二氧化硫的含量相對較高,不適于通過冷卻塔排放,需經干式煙囪排放。目前由于脫硫裝置運行穩(wěn)定,冷卻塔外一般不設旁路煙囪。
內置式
近幾年國外的煙塔合一技術進一步發(fā)展,開始趨向將脫硫裝置布置在冷卻塔里面。使布置更加緊湊,節(jié)省用地。其脫硫后的煙氣直接從冷卻塔頂部排放。由于省去了煙囪、煙氣熱交換器,減少了用地,可大大降低初投資,并節(jié)約運行和維護費用[6]。
西方發(fā)達國家自19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相繼在燃煤電廠采用煙氣脫硫裝置。其中大部分脫硫裝置都為濕法脫硫工藝。濕法脫硫技術的發(fā)展和日臻成熟,但還是存在脫硫后煙氣從煙囪排放的一些困難。煙氣經石灰石(濕法)脫硫后,煙溫一般在50℃左右,50℃的煙氣與室外空氣密度差甚小,再考慮到煙囪壁散熱導致的煙氣溫降(煙囪非雙曲線形),其流動特性不及冷卻塔,加上氣候變化的影響,至使經脫硫后50℃的煙氣通過煙囪排放存在著困難。因此,不得不對50℃的煙氣進行加熱,這樣勢必導致系統(tǒng)復雜,初投資及運行費用增加。
因此煙塔合一技術應運而生,并獲得了應用。近年來,在德國新建的閉式循環(huán)的發(fā)電廠,無論大小,幾乎都看不見代表發(fā)電廠的煙囪,取而代之的都是用冷卻塔將脫硫后的煙氣排放到大氣中去[7]。德國的風調技術實驗在德國的大學中完成標志著煙塔合一技術的進步[8]。德國在煙塔技術方面處于領先地位,德國的伍伯托大學曾經舉辦關于煙塔合一的技術研討會[9]。
冷卻塔具有一定高度,比煙囪的表面積大許多,有些國外專家研究煙塔的太陽能發(fā)電,煙塔合一之后有比較大的表面積。通過附著太陽能發(fā)電板,所以煙塔合一和太陽能發(fā)電結合了起來,不但使環(huán)境污染減少而且使得能量的利用率提高了[10]。因為煙囪和冷卻塔的結構設計對煙氣的排放有著重要意義,國外目前研究的緊張結構,雙曲線結構,已經在實驗階段[11]。
國外研究情況表明煙塔合一技術的利用是因為能夠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而大量推廣,德國帥先從20世紀70年代就開始了煙塔合一的技術研發(fā),目前德國是無煙囪電廠最多的一個國家之一[12]。
我國的經濟較為落后,目前對環(huán)境的污染造成的危害認識程度不夠,但隨著經濟的不斷增長,國民素質的提高,環(huán)保意識的增強,我國的脫硫和煙塔技術研究與國外先進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20世紀90年代后期,我國電力市場的增長日益加大。煙氣排放的標準日漸嚴格,我國的煙塔合一技術在一些電廠有了具體應用。位于首都近郊的華能北京熱電廠,裝機容量84.5萬kW。2006年12月,隨著4號脫硫系統(tǒng)完成168小時試運,華能北京熱電廠4臺機組脫硫系統(tǒng)和煙塔合一工程全部投入運行,成為我國首個可取消煙囪的火電廠[13]。煙塔合一工程的建成標志著我國煙塔合一技術的里程碑,也是亞洲第一個出現了沒有煙囪的火電廠。
相繼大唐發(fā)電集團的哈爾濱第一熱電廠采用煙塔合一技術脫硫脫硝[14],國化三河發(fā)電廠二期擴建也采用了煙塔合一技術,大唐國際錦州熱電廠采用煙塔合一技術等等。專家認為采用煙塔合一技術后脫硫系統(tǒng)將大為簡化,不僅可節(jié)約建設用地、節(jié)省工程投資,而且可大大降低脫硫系統(tǒng)排煙阻力、從而明顯減少脫硫電耗和運行費用[15]。
隨著我國工業(yè)的發(fā)展,經濟實力的增長,環(huán)保問題日益重視。在不久的將來,煙塔合一技術會得到廣泛應用。煙塔合一技術有待推廣,發(fā)展前景很大。
三、總結
由于全世界的經濟進程的推進,工業(yè)發(fā)展的速度不斷加快,用電量的迅速上升,以及我國電力市場的不斷增長,隨著我國國民素質的提高,對發(fā)展電力的同時也對環(huán)境保護認識不斷加深。電廠煙氣的排放對環(huán)境保護有著重要意義,其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的排放對于動植物,大氣及地下水和人類的危害又不容忽視。所以煙塔合一技術對環(huán)境問題應用意義重大,根據我國現狀煙塔合一技術在我國的應用,是適合我國國情和相應政策。
五、參考文獻
[1]湯蘊琳.火電廠“煙塔合一"技術的應用.電力建設,2005,26(2):11
[2]黃勸根.煙囪的環(huán)保設計簡述.水泥工程,2006,1(63)
[3]翟明.董芄.王麗.利用冷卻塔排放脫硫濕煙氣技術的應用.電站系統(tǒng)工程,2005,7(21):4
[4]曾德勇,何育東.國內煙塔合一初步設計思路.熱力發(fā)電.技術經濟綜述,2005,9:1
[5]韓月榮.煙塔合一技術的環(huán)保優(yōu)勢.河北電力技術,2005,24(3):36
[6]崔克強,胡文慶,王艷等.燃煤電廠排煙方式對比研究.中國電力,2006,10(10):63~76
[7]井惟如.煙塔合一技術概況.華北電力技術,2005,10:48
[8]DieterBusch,ReinhardHarte,Hans-JürgenNiemannStudyofaproposed200mhighnaturaldraughtcoolingtoweratpowerplantEngineeringStructures,Vol.20,No.10,pp.920-927,1998
[9]R.Hartea,W.B.Kra¨tzigbLarge-scalecoolingtowersaspartofanefficientandcleanerenergygeneratingtechnology,Thin-WalledStructures402002651–664
[10]P.KrishnaTensionroofsandbridgesJournalofConstructionalSteelResearch57(20011123–1140
[11]H.L.Luoa,Y.J.Daia,R.Z.Wanga,*,J.Y.Wua,Y.X.Xua,J.M.ShenExperimentalinvestigationofasolaradsorptionchillerusedforgraindepotcooling,AppliedThermalEngineering2620061218–1225
[12]YousefS.H.NajjarComparisonofperformanceoftheintegratedgasandsteamcycle(IGSC)withthecombinedcycle(CC),AppliedThermalEngineering19199975--87
[13]周宏.煙塔合一技術的環(huán)保優(yōu)勢.可靠性技術,2005,87
幾何畫板在幾何知識的教學中同樣有著非常好的應用.幾何畫板不僅能夠清晰地呈現各種幾何圖形,而且應用起來十分靈活,教師可以隨時改變圖象以及圖形中幾何體的位置關系,進而引導學生進一步進行思考.幾何畫板和常規(guī)的多媒體教具有著一些本質差異.多媒體課件一般設計完成后就不能再變更,幾何畫板則不一樣,教師可以依據具體的教學情況、學生的思維以及知識的發(fā)散等靈活地進行圖形的變換.這不僅能夠豐富課堂教學,也能夠促進學生對于幾何知識有更為深入的理解與更加靈活的應用實踐.例如,在講“勾股定理”時,教學的難點就在于證明勾股定理.教師可以應用幾何畫板,引入“勾三股四弦五”的計算方法,在黑板上直接畫出三個正方形,讓學生探究這三個正方形的關系,在引導學生判斷正方形面積的大小過程中,進一步讓學生理解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關系.在幾何畫板作圖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了“度量面積”的功能.通過計算正方形的面積,教師可以驗證勾股定理的準確性,并利用趙爽弦圖,引導學生加以推算證明.這些都體現了幾何畫板在幾何知識教學中的優(yōu)越性,合理地利用幾何畫板對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同樣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在數據處理中的應用
在數學教學中,往往會涉及一些數據分析與處理的內容.在這部分知識的教學中,幾何畫板同樣能夠起到很好的效用.數據的分析與處理能力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數學素養(yǎng),這也是初中數學教學中需要培養(yǎng)學生具備的一種重要技能.不少學生在面對龐雜且無規(guī)律的數據時,都會覺得找不到頭緒,讓他們對這些數據進行統(tǒng)計與分析更是十分困難.有了幾何畫板后,能夠有效地給予學生引導,尤其是利用“制表”功能,能夠實現數據的準確收集和有效統(tǒng)計,并且能迅速找出其中規(guī)律,這對于學生數據處理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有很大的幫助.數學中有許多問題需要收集數據、統(tǒng)計數據、分析數據,學生通過工具測量獲得的數據不準確,借助幾何畫板則能夠準確地收集、統(tǒng)計數據,從而迅速找出其中的規(guī)律所在.例如,在探索“三角形內角和公式”時,讓學生畫任意的三角形,再進行測量、計算,由于量角器測量存在誤差,不一定能驗證定理,可以在學生探索后,再用幾何畫板產生隨機數據進行驗證.這個過程往往能夠幫學生較為準確地找出其中隱藏的一些規(guī)律,并且?guī)椭鷮W生更好地認識三角形內角和的公式.這對于知識教學能夠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總結
計算機技術與機械電子技術的相互融合是個比較大的課題,從提出之日起,各行各業(yè)都是非常矚目的一件事。該篇文章作者以全局的角度,獨到新穎的視角,詮釋了計算機技術與機械電子技術互相融合的重要作用,與未來發(fā)展的趨勢,結合當前現狀對這兩種技術融合產生的問題進行分析,同一時間,對加速這兩種技術的相互融合提出了一些參考性的建議等。
一、機械電子技術概要
機械制造的相關行業(yè)當中普遍引入電子技術指的是在機械動力、信息處理、控制與主功能上引入現代化的電子技術。所以,機械電子技術我們也可以將它說成是把機械裝置、電子化技術與軟件等互相疊加組成系統(tǒng)的一類總稱。在我們國家現如今機械電子技術的發(fā)展過程當中,機械電子技術時至今日也已經變成在體系上獨樹一幟的學科[1]。還有,伴隨現代化科學技術、電子、網絡、智能技術行業(yè)不斷發(fā)展與壯大,機械電子技術還會被賦上全新的內容。但是它的基本特征我們可以這樣認為:機械電子技術以系統(tǒng)化的觀點為前提,將機械電子、微電子、自動控制、計算機、信息、傳感測控、信息變換、軟件編程與接口技術等全體技術,憑借系統(tǒng)功能與優(yōu)化組織的目標,理性配置和布局各個單元,基于功能多、質量高、可靠性高、能耗低的基礎上實現其特有功能的價值,并讓整個系統(tǒng)趨于優(yōu)化的工程技術統(tǒng)稱。基于這些內容生成的系統(tǒng),則構建成了一套機械電子技術的系統(tǒng)與相關產品。在現代化工產業(yè)領域中,基于社會對化工產品總的需求量,還有相關技術標準的要求,要求化工設備需要滿足相關生產工藝基本性能要求。化工設備各項性能均要靠機械電子技術輔助達標,設備機械電子技術滿足生產工藝的要求與否,是對化工產品產量與質量等的最好判別標準[2]。當代的機械電子技術可以說是以傳統(tǒng)化工技術為前提,進而再做總結和探究的,我們通過現如今化工生產的工藝需求,逐漸形成科學、客觀、具體的技術新類型,對于生產技術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具有歷史性的意義。
二、對計算機技術與機械電子技術的融合認識和理解
兩種技術相互融合是社會經濟演進與發(fā)展的過程,同時也是生產體制與生產方式創(chuàng)新的體現。對于現代社會下的中國來說,特殊發(fā)展模式與國情,要求我們把計算機技術同機械電子技術放到人類發(fā)展的歷史長河當中去把握。所以,要理解計算機技術與機械電子技術融合必須首先理解機械電子技術,要理解機械電子技術首先要理解計算機技術。計算機技術發(fā)展下的網絡社會是繼原始狩獵、工農業(yè)社會后新的社會組織形式與發(fā)展新階段。計算機技術可以作為該社會經濟主線來看,是網絡社會核心內容,計算機技術與機械電子技術融合是現今社會全人類所要面對的問題,而不單是相關工作者的使命。
三、機械電子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關系
機械電子的系統(tǒng)可以說是相當的不穩(wěn)定,導致了相關系統(tǒng)輸入和輸出關系處理上不是很容易。當代社會需求系統(tǒng)又是多種多樣的,需要同一系統(tǒng)能夠兼容并濟,能夠滿足多種要求。計算機系統(tǒng)在遇到需要信息處理的時候,存在一定不確定性與復雜性,因此以知識作為基準的計算機技術處理方式已經開始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了。計算機技術組建系統(tǒng)所引用的方法當中,主要用到的為神經網絡與模糊推理的系統(tǒng)。在對輸入與輸出關系進行處理的時候,這兩種方法既是互相聯系又是互朱小川西華大學四川成都610039相制約的。神經網絡所采用的是分布方式,而模糊推理采用的是規(guī)則方式[3]。神經網絡相關系統(tǒng)在進行輸入的時候因為各神經元間存在固有聯系導致了計算量相對較大,模糊推理相關系統(tǒng)則正好相反。針對精度方面,神經網絡相關系統(tǒng)精度高且曲面較為光滑,模糊推理相關系統(tǒng)精度低且曲面呈臺階狀分布。利用神經模糊網絡相關系統(tǒng)將兩者功能最大限度融合與一處,使信息表達趨于合理化,表達空間也是最適合的。
四、計算機技術在機械電子技術中的應用
機械電子技術因為它的不穩(wěn)定特性,致使數據輸出與輸入上發(fā)展的仍然比較遲緩,急需引用先進計算機技術促成工程的偉大變革。結合模糊推理與神經網絡相關系統(tǒng),不僅提高了它的精密度,還確保機械電子技術未來向可持續(xù)的方向發(fā)展。模糊推理相關系統(tǒng)采取的是規(guī)則方式對信息進行保存處理,機械意義是非常深遠的,神經網絡相關系統(tǒng)用分布方式保障了各神經部件緊密連接,使計算量合理提升。結合這兩種方式,保障計算機技術發(fā)揮最大價值,最終實現了計算機技術與機械電子技術的相互融合。
結語
現代化社會是一個集科技與經濟為一體的時代,無論是任何技術都是需要在其應用的過程當中,結合先進科學技術體系上的創(chuàng)新,進而推動各類型技術向全面創(chuàng)新的方向發(fā)展。談到機械電子技術創(chuàng)新,針對現代的機械設備在科學應用和管理上的重要意義都是可見一般的,同一時間機械設備的應用技術在科學創(chuàng)新方面也是具有歷史性意義的。
摘要:數字技術的出現,對于既有媒介的生存與發(fā)展造成了重大的沖擊。以互聯網與手機為骨干的新媒體正在迅速取代既有媒介的市場。面對沖擊,媒介經營者亟思轉變,希望救亡圖存。媒介融合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的思潮。不論媒介采取何種融合策略,其根本都是透過資源共享和節(jié)省成本的方式,來提振媒介的競爭力。這種思維固然能夠在節(jié)流上產生一定的功效,可是面對日益偏移的市場,卻沒有提出足夠積極的因應之道。從事業(yè)經營的層面來看,將媒介經營提升到策略層面進行全面性的思考,應該才是在認清未來市場變化的狀況下,提出有效因應之道的方式。
數字技術的出現對于媒介生態(tài)的改變是明顯且巨大的;而且這項傳播革命仍然在迅速地推進與演化之中。面對數字技術的重大沖擊與快速擴展,既有媒介的經營勢必遭受重大的挑戰(zhàn)。如何力挽狂瀾,自然是媒介經營者必須積極面對的課題。媒介融合就是這種時空背景下的產物;強調的是透過不同的方式進行跨媒體的資源整合,以強化現有媒介的生存與競爭能力。這方面的思考與研究近年來成為媒介經營的研究重點。
然而,不論以哪種方式進行融合,其主要訴求仍然在于資源效率的提升;(AndrewNachison,2001)而沒有對市場結構的變化,作出太多的探索與因應。這樣的取向是危險的,因為當市場結構與市場邊界都已經改變或重劃的時候,不根據現況進行策略調整,就直觀地將解決方案設定為資源效益的提升與費用的節(jié)省之上,就很可能會因為策略的偏差而陷入資源虛擲的窘境。因此,對于市場結構的探索,及進行經營策略的修訂,應該是比資源整合更為優(yōu)先的議題。據此,媒介經營的探索應該以市場的改變?yōu)橛^察基礎,以企業(yè)競爭力的提升為策略修改的方向,然后透過媒介融合作為績效提升的手段,才能真正為媒介經營效益的提升作出實質的貢獻。
從這個角度思索,在思索如何進行媒介融合之前,針對未來媒介經營的探索至少應該包含下列層面:(一)數字技術帶來的變化,(二)競爭層面與競爭對手的變化,(三)媒介經營戰(zhàn)略的思考,(四)主要策略行動的建議。
一、數字技術帶來的變化
回顧媒介發(fā)展的歷史,不難發(fā)現媒介產業(yè)的結構變化,多與傳播科技的重大發(fā)明關系密切。具體言之,沒有印刷術(Printing)的成熟,紙質媒介就無從產生;沒有菲林(Film)的問世,電影工業(yè)就無從發(fā)軔;沒有模擬(Analog)技術的發(fā)明,廣播與電視就無法成為現實。當然沒有數字技術(Digital)的誕生,互聯網也就無從著床與成長。(讓•諾埃爾,2007)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數字技術發(fā)明之前,每次傳播科技的變革雖然都會改變媒介生態(tài),并且重新劃分媒介市場,但是這些傳播技術各有其局限性,因此新生媒介無法完全取代既有媒介。正因為這樣,互聯網出現之前,媒介產業(yè)的競爭基本上是同類媒介之間的捉對廝殺;即報紙與報紙競爭,廣播與廣播互比苗頭,電視與電視相互比拼。
這種因為技術壁壘而形成的市場區(qū)隔與競爭態(tài)勢,在數字技術發(fā)明之后,至少在理論上已經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主要原因是:
1、數字技術能夠將各種類型的傳播信息轉化成為統(tǒng)一的數字格式加以儲存與傳送(文字、圖片、影像、聲音),并且可以在同一接口上,還原為原本的信息格式,同時呈現給信息受眾;并且這種數字格式的信息可以長久保存于互聯網和數據庫之中,供全球網民隨時主動取閱、復制、收藏與轉發(fā)。
2、以數字技術為基礎的個人計算機系統(tǒng),讓長期以來處于被動的信息受眾,具備了主動發(fā)送信息的能力。這種轉變讓長久以來,以專業(yè)人士為范圍的媒介競爭發(fā)生了改變。更具體說,在茫茫網海中的任何一個網民,都有可能因為散發(fā)了吸引受眾的信息,而迅速地成為廣受歡迎的信息來源,并且可能因此名利雙收。
3、數字技術帶來的設備變革,讓信息傳遞幾乎不用成本。盡管互聯網的建設與維持費用十分驚人,但是這筆費用卻是由網絡平臺的經營者與全球網民共同分擔,因此任何信息的產制者都能夠以幾乎不花成本的方式進行信息傳遞。特別是互聯網提供的免費電子郵件功能,更是讓任何類型的信息產制者(包含:專業(yè)與業(yè)余,持續(xù)性與間歇性)都可以隨時主動出擊。(戴維•史陶,2004)這種改變打破了進入媒介產業(yè)的財務門坎,讓任何人都可以在互聯網上,建構自己的媒介組織和受眾社群,因而對現有的各種專業(yè)性媒介造成了巨大的營運威脅。
4、數字技術帶來的信息爆炸,讓專業(yè)性媒介的重要性日益下降。專業(yè)性媒介是透過信息產制與遞送來賺取利潤的事業(yè)單位。為了創(chuàng)造信息的價值,專業(yè)媒介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與財力,來搜集、撰寫與編制各種信息成為商品。但是,不論組織規(guī)模再大,資源再豐沛,都無法與廣大、匿名且充滿各種不同專業(yè)技能的網民相比,尤其網民并不是固定的職業(yè),而是各種社會專業(yè)人士的另一種身份。(翟本端,2001)尤有甚者,網民并不依靠產制與散播信息為生,且沒有必須產制信息的義務,因此往往是在信息與他們的專業(yè)知識與技能極度相關的狀況下,才會主動出擊。盡管這種信息產制與發(fā)送方式在組織性與時效性上,仍難與專業(yè)媒業(yè)媲美,但是在信息的專業(yè)性上,有時比專業(yè)媒介所涵蓋的層面更廣,更深入,也更精確。
透過上述對于數字技術的研析,可以發(fā)現數字技術的發(fā)明是對傳播設備,信息產制技術、信息發(fā)送方式及媒介經營環(huán)境等層面,所同時發(fā)動的一場根本性的傳播革命;而這場革命牽動的層面不只是媒介組織的內部變革,而是對媒介組織的存在方式所展開的一場嚴峻挑戰(zhàn)。
二、競爭層面與競爭對手的變化
雖然媒介在社會體系中,被賦予了許多不同的角色,但是純就經營層面而言,媒介與其他產業(yè)相同,無法規(guī)避財務壓力的制約,因此開發(fā)與維持資金流的順暢自然是研究媒介經營的首要議題。從營銷的角度來看,任何產品如果可以為組織帶來金流,就表示這項產品的質量、功能與價值被市場所接受。相對于此,則表示不具備市場價值。(查爾斯史,2003)再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如果商品帶入的交易金額大于投入的資本,就表示有效投資。相對于此,則代表無效投資。在有效投資的狀況下,即使資源的使用較為浪費,充其量也只是收益的衰減而已。但是,在無效投資的狀況下,則無論資源被多么有效的整合與運用,也會因為沒有市場,而產生不了任何收益。(劉鳳鳴,2005)
現實的狀況當然比這個簡單的陳述復雜的多,因為同類商品的供貨商有許多,因此只有具備競爭力的廠商,才能因為獲得市場的支持而存續(xù)與發(fā)展;至于不具備價格、功能、品牌或質量優(yōu)勢的供貨商,即便市場存在,也難免被淘汰的命運。這樣的邏輯固然更為周延,但是卻沒有將環(huán)境的變化納入考慮。在科技飛速發(fā)展的時代,市場不斷地被消滅與重生;市場的邊界也不斷地被爭奪與重劃,因此以既有產業(yè)邊界內的對手為競爭對象的思維已經不敷使用。事實上,現代科技的發(fā)展結果常常是創(chuàng)造一些新興產業(yè)的同時,也造成一些產業(yè)的衰敗。對于新興產業(yè)而言,規(guī)模再小也是生機無窮;但是就衰敗產業(yè)而言,則常常是大鯨魚跟小蝦米一起滅亡。(金偉燦,莫伯尼,2005)
為了提升競爭力的分析高度,競爭力大師麥可•波特(MichaelPorter)建構了著名的五力分析模型。(麥可•波特,1998)他認為企業(yè)不但需要注意既有的競爭對手(existingcompetitors),更不可以忽略潛在進入者(potentialentrants)、替代者(substitutes)、供貨商(suppliers)和買主(buyers)的影響力。從麥可.波特的理論,可以很容易理解錄音機、八厘米攝影機、錄放機為何迅速消失。用相同的理論架構來分析媒介產業(yè),也可以清楚地理解為何當互聯網用戶急遽上升的時候,各種既有媒介的經營會壓力日重。
在五力分析模型的架構之上,波特進一步為企業(yè)競爭力的提升提供了三種通用策略,分別是:全面成本領導策略(overallcostleadership)、差異化策略(differentiation)與焦點集中策略(focus)。全面成本領導策略的重點就是追求最低成本的策略。這個策略的核心與媒介融合的要義基本相同,都是透過資源整合與效益擴張的方式,來降低成本與提升企業(yè)的競爭能力。不過,全面成本領導策略往往是企業(yè)在遭遇市場滑落或是激烈的價格競爭時,才會實行的策略。差異化策略的重點在于利用各種方式,讓消費者感覺到產品與眾不同,因為無法接受替代品而對企業(yè)產生忠誠度,進而使得競爭力能夠提升。對于注重品牌策略的企業(yè)來說,差異化策略是他們的策略核心;其要意是透過展現各種層面(質量、功能、質感、知名度)的不同與卓越,來規(guī)避價格競爭的壓力。從營銷的角度來看,這個策略就是透過強化產品的附加價值來強化企業(yè)競爭力的策略思維。(菲立普•科特勒,1993)焦點集中策略則是針對中小企業(yè)或者是遭逢重大市場變革的大型企業(yè)所設計的策略,其核心概念是透過鎖定特定目標或自己的核心專長來提供服務或產品,以降低風險及增加效益。例如:當全球爭相進入龐大的計算器市場時,英特爾選擇焦點集中策略,集中資源成為全球中央處理器的龍頭。(提姆,1998)
根據波特提供的三種策略來分析媒介經營,可以發(fā)現媒介融合的取向,其實就是全面成本領導策略的延伸。這種策略取向固然表面上對于以大眾市場為目標的媒介產業(yè)十分合適,但是卻沒有對產品的差異化與市場結構的變化做出太多的思考。事實上,從產品差異化的角度來看,媒介經營如果能夠創(chuàng)造出差異化,是可以掌握市場,產生經濟效益的。例如:在互聯網已經大行其道的時候,蘋果日報于2003年在臺灣開始發(fā)行。透過獨特的編輯政策與版面設計,立即獲得廣大的市場占有率。雖然對于蘋果日報的批評始終不斷,但是豐沛的收入卻不得不讓其他媒介眼紅。同樣地,當各家有線電視流血廝殺,競逐日漸萎縮的廣告收入時,HBO大膽放棄廣告市場,首創(chuàng)“全天候,無廣告”的電影滾動播映模式;結果大受歡迎,成為最成功且收費最貴的電影有線頻道。(彭吉象,2006)
相對于此,許多歷史悠久的媒介,卻因為抱殘守缺,一成不變,而必須面對江河日下的營收與負債累累的壓力。例如:號稱歷史最悠久的瑞典報紙——《郵政與國內新聞報》(PostochInrikesTidiningar)(北方網,2006),具有九十年歷史的美國威斯康星州首府麥迪遜的晚報——《首都時報》(CapitalTimes)(北方網,2008),具有七十幾年歷史的中國黨報——《中央日報》(南方周末,2006)都紛紛停止印刷版的發(fā)行,只保留了網絡版的持續(xù)發(fā)行。與甫上報架、即被橫掃一空的Vogue時尚雜志和壹周刊相比,這些報業(yè)老兵必定為自己的無力回天而潸然淚下。更可悲的是當這些老牌媒體的香消玉殞根本無法引起關注與同情。例如:《紐約時報》的發(fā)行人沙茲伯格接受以色列《國土》報訪問時說:“《紐約時報》正處轉型期,轉型之旅的終點就是停止印刷紙張形式的《紐約時報》?!彼f:“我真的不知道(印刷版的)《紐約時報》會不會在5年內停掉,但你知道嗎?我根本不在乎(這件事)。”(中國評論新聞網,2007)
再就焦點集中策略的角度來看,也可以發(fā)現過去媒介以匿名大眾為目標顧客的“大市場理論”已經逐漸失效。反而是那些針對某些族群的特殊需求,或是以滿足社會大眾某方面興趣為目標的媒介能夠屹立不搖。例如:英國的太陽報就是以追逐名人的私生活為主要訴求的報紙。盡管該報強調的“狗仔文化”飽受各方抨擊,但是營收的不斷扶搖直上也是不爭的事實。(鄭保國,2004)此外,在加拿大率先推出新聞播報之后,英國、美國、日本都認為市場潛力廣大,而紛紛起而效尤。(北方網,2006)當然,這并不是說所有的媒介都必須放棄立場,走回“黃色新聞”的老路,但是卻點出了未來媒介的經營不能只專注于信息的產制與發(fā)送而已,而是必須同時與社會大眾的某種需求相結合。
三、媒介經營戰(zhàn)略的思考
這是個快速變動的世界,幾乎沒有任何組織可以永遠屹立不搖。除了奇異和國際事務機器等極少數的企業(yè)之外,過去許多名聞遐邇的國際級企業(yè),例如:迪吉多計算機(彼得•圣吉,1994)、王安計算機(陳中興,2007)等,現在都已經積弱不振了。造成這些企業(yè)衰敗的原因不是資金、技術和品牌,而是忽略市場的策略失誤。媒介經營也是一樣。根據市場所進行的策略思考往往是決定興衰的關鍵。如果迪吉多計算機的創(chuàng)辦人兼總裁歐森(KenOlson)不要武斷地認為全世界只需要五臺超級計算機;如果王安計算機不要乎視隨機存取內存的市場前景,今天全球計算機市場的狀況不會如此。同樣地,如果媒介經營者忽略互聯網的優(yōu)勢,或者是找不出因應的對策,那么就很可能被市場淘汰。
藍海戰(zhàn)略就是在這種思維下被建構出來的。金偉燦和莫尼伯(Kim,W.Chan&MauborgneRenee)認為,在既有疆界里的競爭,勢必因為同構型過高,而讓產品與服務失去特殊性,于是造成價格競爭,利潤降低,最后廠商彼此廝殺,血流成河,讓整個市場成為“紅?!币黄?。敗者固然退出市場,勝者也元氣大傷。因此,他們建議跳脫既有思維,藉由重劃市場邊界的作法,找出新的需求,才能讓自己擺脫競爭,悠游在清涼的“藍?!敝小K麄儾⑴e出太陽馬戲團、星巴克咖啡、西南航空、黃尾袋鼠葡萄酒、四季飯店等快速竄升的企業(yè)為例子,來印證他們的理論。質言之,藍海戰(zhàn)略的核心概念就是主動重新劃分市場邊界;而不是等待市場的改變。同時,由于市場邊界的改變,競爭對手與競爭方式也都會連帶的改變。因此,藍海策略可以說是藉由改變游戲規(guī)則,來贏得市場優(yōu)勢的策略。
這個道理對于媒介產業(yè)來說也是一樣的?,F在,既有媒介的主要競爭者絕對不是同業(yè),而是互聯網的經營者與骨干線路的提供者。先以報紙來說,當報業(yè)拼命降低售價與廣告費的同時,互聯網卻是免費提供各種信息,而且速度更快,取得更方便,也可以復制與儲存。再以電視來說,當電視臺仍在拼命拉廣告的時候,有線電視與互聯網則是以抽成分紅的方式,對觀眾進行直接銷售,向廠商展現具體效益。廣播電臺的情形也好不到哪去,在網絡廣播提供的頻道中,聽眾可以收聽到幾乎全球各個電臺的播音。電影的情形更是讓人擔憂,除了網上免費下載之外,骨干線路的提供者也已經積極朝向隨選電視(VideoonDemand,VOD)的方向邁進,觀眾可以透過以個別節(jié)目付費的方式,在自己方便的時間觀賞電影與電視節(jié)目。(彭群弼,2008)與此同時,手機也不甘寂寞,除了可以接收手機報,收聽廣播,下載歌曲,玩電動游戲之外,3G技術的逐漸成熟勢必會與隨選電視結合,對電視臺的營運造成影響。(布蘭登博格,2004)
根據墨爾(Moore)的創(chuàng)意擴散曲線圖,可以知道任何新的創(chuàng)意與技術,在開展初期都只有少數的“創(chuàng)新者”會接受與使用;隨著技術的成熟,“早期接受者”將成為市場擴張的基礎,其后“早期主力消費者”及“后期主力消費者”會帶動市場的移動,讓新的創(chuàng)意與技術成為市場主流。不過,墨爾的研究也指出不管市場是否已經移轉,總是還有部分的“后知后覺者”,很少使用或拒絕使用新的創(chuàng)意與技術。(SethGodin,2003)從這個角度來看,既有媒體仍然能夠持續(xù)存在的原因,應該是新創(chuàng)意與新科技的發(fā)展與擴散過程仍然沒有完成。但是,隨著創(chuàng)意與技術的日漸成熟,既有媒介的市場雖然不會完全消失,但是勢必大幅度萎縮。因此,執(zhí)著于既有疆域的競爭策略,應該是無法振衰起敝的。
四、主要策略行動的建議
美國有句名言:“如果打不過他,就加入他?!保↖fyoucannotbeatthem,jointhem.)今天,雖然以互聯網與手機為主角的新媒體仍然在蛻變與成長之中,但是對于既有媒體的市場瓜分已經開始。媒介經營者應該積極思考的是如何因勢利導,而不是奮力抵抗。根據藍海策略的理念,創(chuàng)新的概念不是將現有的產品與服務完全揚棄,而是根據未來市場的環(huán)境,找出自己的核心優(yōu)勢,然后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市場邊界的移轉。從這個理論來看,根據既有媒介的主要優(yōu)勢與劣勢,可以歸納下列幾個主要的策略行動如下:
1、信息搜集:既有媒介多是專業(yè)型的組織,信息采集的方式是系統(tǒng)化與組織化的。不過,再大的組織都無法將信息搜集的觸角伸到每個角落,因此在信息的搜集能力上,是很難與廣大如海的網民相抗衡的。但是,作為專業(yè)性的組織,既有媒介的工作者的確比缺乏專業(yè)素養(yǎng)的網民,在專業(yè)性及接近重大事件的方面享有優(yōu)勢。因此,既有媒介應該集中資源在網民無法接近的信息來源,挖掘有價值的信息,以提升自己的信息質量與社會公信力。至于,菲重要性的信息,可以參考西南航空的方式,(凱文•傅萊伯,賈姬•傅萊伯,1999)以“特約記者”或“義工”的方式,來降低運作成本及擴展信息的搜集面。
2、內容產制:既有媒介的工作者具有專業(yè)素養(yǎng);而網民則具備巨大的信息搜集能力。將二者善加結合就是改變現有模式的作法。換言之,將網民提供的信息,加以查證后,再以專業(yè)手法改寫與編輯,就能夠以較低的成本,產制大量的信息。促使這種策略變革成功的關鍵在于采訪力量與編輯力量的調整。
3、信息傳遞:固然“后知后覺者”仍然會堅守既有的傳播管道,但是以互聯網與手機為骨干的新媒體正在迅速擴張。由于新媒體的“平臺”特性,各種傳播管道(文字、圖像、影像、聲音)都會被整合,既有媒介在傳播管道上,可謂疲態(tài)漸露。面對這種頹勢,既有媒介如果仍然苦思待變,似乎不是明智之舉。相對于此,從“競爭”思維轉化為“競合”思維,(布蘭登博格,2004)應該才是較為可行的方式。借用麥可波特的產業(yè)鏈理論,既有媒介可以思考縮減過去從信息采集、信息產制、信息配送的一條龍作法,將自己定位為專業(yè)的信息產制者,與新媒體的平臺共榮共利,而不是壁壘分明,一決勝負。
4、信息縱深:長久以來,既有媒介傳播的信息都有消逝性的缺憾。通常的狀況下,報紙的信息存活只有一天;廣播與電視當播送完畢,就難以回溯;電影只要下片,就只能等待下次上映。數字技術發(fā)明之后,這些障礙迅速消除,也為既有媒介創(chuàng)造出另一片天空。從長尾理論的角度來看,在廣大的閱聽人中,其實有許多對過去資料的需求被忽略。以Rhapsody網絡唱片行為例,經過調查,他們在網絡上專門銷售那些銷量很少的音樂。因為所有的音樂銷售場所,都把注意力放在暢銷歌曲的銷售上,Rhapsody反而可以獨占那些只有少數欣賞者的音樂市場。雖然每首音樂的銷售量很少,但是這也正是他們能夠以極低的價格取得音樂授權的籌碼。透過龐大的音樂數據庫,即便每首歌的購買者不多,但是加總起來,也可以創(chuàng)造極大的利潤。(克里斯•安,2006)同樣的道理,既有媒介長期以來累積的信息內容,可能正是一個未被發(fā)掘的寶庫。透過與互聯網結合,加上電子郵件、付費下載、RSS(ReallySimpleSyndication)訂閱及大量客制化等功能,原本儲藏在媒介數據室里的信息,都可以搖身一變成為產生價值的產品。
總之,在這個不斷變換的年代,任何產業(yè)都必須在價值鏈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并且集中資源發(fā)揮所長,才能在市場上持續(xù)存活。更重要的是,經營者必須理解這個定位會隨著市場環(huán)境的變化而轉變,審查時勢,勇于創(chuàng)新,找到價值是經營者的責任,也是最重要的工作。
1.1融合階段數字技術的出現在為人們提供了嶄新的信息傳播手段的同時,也給傳統(tǒng)信息傳播方式帶來了很大的沖擊,但并不意味著傳統(tǒng)媒體的逐漸消亡,而是提供了一個不同媒體之間互相取長補短、共同發(fā)展的機遇。這主要表現在傳統(tǒng)媒體借助數字技術拓展發(fā)行渠道這一重要方面。傳統(tǒng)媒體目前主要包括報紙和廣播電視。眾所周知,報紙的發(fā)行必須以紙質印刷物為依托,再經過物流手段,最終才能得到有效傳播,因此傳播能力及時效性相對較差;廣播電視則以電磁波為傳播載體,但只能傳播聲音信號和圖像信號,對媒體的市場覆蓋率形成了一定的制約。為了擺脫這種制約的不利影響,許多傳統(tǒng)媒體開始將目光望向了互聯網技術,將其作為新的發(fā)行渠道。由于在互聯網環(huán)境下,任何一種媒體形態(tài)都可以被傳播、下載以及,因而使得傳統(tǒng)媒體的內容在發(fā)行能力上有了顯著提高。同時,借助互聯網技術來進行跨區(qū)域信息傳播可以有效降低發(fā)行成本,這也是目前眾多媒體尋求網上推廣的原因之一。
1.2深入融合階段在數字技術發(fā)展的帶動下,當前的媒介合作早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tài)和主流傳播形式。但隨著這種合作不斷走向深入,不同媒體之間依然涇渭分明,并未達到一種形態(tài)上的真正融合。在未來的發(fā)展中,由于數字技術對傳媒領域的引領作用不斷加強,因此極有可能出現以數字技術為根本依托,整合眾多其他傳媒方式的嶄新媒體平臺,甚至會形成網絡、傳媒、通信三者的最終合流,并延續(xù)以往的服務和功能,給人們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
2媒介融合的不同類型
2.1內容載體融合隨著數字技術的應用領域逐漸拓寬,使信息傳播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這一變化使媒體受眾對信息內容的需求又出現了新的變化,即對規(guī)?;畔⒌木薮笮枨?,同時這一需求又反過來刺激各類媒體對內容的規(guī)?;a。規(guī)?;a分為專業(yè)型和個體型兩類[2]。專業(yè)型的規(guī)?;a有著較強的權威性,而個體型大多并非出于功利的目的,只要擁有終端設備就可以實現內容的自由上傳。這一類型雖然內容制作能力有限,但在技術的支持下,個人信息傳播正越來越受到廣大用戶的歡迎和好評。
2.2傳播渠道融合在媒體融合不斷深化的過程中,傳播渠道的獨立化及邏輯化是其最為明顯的發(fā)展趨勢。獨立化指的是信息內容的傳播渠道將從目前存在的傳播機構中獨立出來,使傳播渠道與信息采集、生產及制作等其他方面走向合作,衍生出獨立存在的媒體產業(yè)[3]。邏輯化指的是在整個信息傳播的所有流程中,其中涉及到的眾多合作者不必為其他環(huán)節(jié)的技術層面的問題而擔心,整個信息產業(yè)鏈會為用戶提供類似于專用通路一樣的無障礙終端,因此技術問題完全沒有必要考慮。
2.3接收終端融合接收終端的融合主要表現在技術融合與應用融合兩個層面。首先來看技術融合,臺式計算機的信息處理能力在目前所有電子設備當中處于頂端,但同時不具有便攜性而難以普及;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雖然體積較小,但在性能方面存在一些不足[4]。因此可以大膽設想,未來硬件設備的發(fā)展在保證處理能力得以高速發(fā)展的前提下,同時會將外觀的微型化作為其基本追求。
3結論
[關鍵詞]計算機技術發(fā)展趨勢移動計算
引言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們對計算機性能要求的日漸提高。尤其是網絡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的今天,一些在傳統(tǒng)上由PC機處理的任務將轉移到網絡上處理,從而也對計算機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技術瓶頸”成為目前擺在PC制造商面前的主要困難,比如一種新型的個人計算方法等。因而從某種意義上說,如果要打破這些技術壁壘,就要求這些制造商們必須開發(fā)出更為高級的微處理技術和更先進的計算機存儲技術。為此,目前各國的計算機研究開發(fā)人員正在加緊研制新型的計算機,計算機無論從體系結構的變革還是到器件與技術革命都要產生一次量的乃至質的飛躍。在不久的將來,新型的量子計算機、光子計算機、生物計算機、納米計算機等將會在21世紀悄悄走進我們的生活,乃至遍布于社會各個領域。
一、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
自從1946年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誕生以來,電子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已經走過了半個多世紀的歷程。從第一代電子管計算機到現在正在開發(fā)的第六代神經網絡計算機,計算機的體積不斷變小,但性能、運行速度和存儲功能卻在不斷提高。然而,人類的追求是無止境的,科學家們一刻也沒有停止研究更好、更快、功能更強的計算機。從目前的研究方向看,未來電腦將向著以下幾個方面發(fā)展。
(一)工作專業(yè)化。其實用過計算機的人都知道,并不是我們的每一件工作都需要一部高性能的PC才能完成,甚至有的時候,你采用高性能的計算機來辦一個簡單的事情還可能帶來麻煩,因為高性能會帶來高能耗、高發(fā)熱量等不良的負面效應。因而可以預測,未來的計算機會根據大家從事的工作不同,在其性能上和外觀上也會有很大的不同。專項工作的PC將會有專用設備,從而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其實現在您如果仔細留意的話,目前在我們的身邊就正在發(fā)生這樣的變化。比如大型超市里的收銀機、售賣彩票的PC機和銀行的運行終端等等,這些都是為了提高某一項工作的效率和減少成本,逐漸由通用PC慢慢演變而來的。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這樣的趨勢就會出現在我們的家庭生活中,比如用“家庭智控計算機”作為家用電器控制中心,為我們控制家中的電燈、電視、冰箱、空調、洗衣機等等,把我們的家變成一個智能的家。
(二)系統(tǒng)智能化。伴隨著計算機的綜合能力的日益強大,可以預見,未來民用化的計算機也可能會開始具備某種程度的智能化,以幫助我們來處理日常生活中的瑣事,甚至出現以前我們所想的專門做家務活的機器人,這樣可以讓人們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用于工作、學習、交際和娛樂等。大家知道當今社會,電子寵物已經越來越受到青少年一代的喜愛。這不僅因為電子化的寵物比真實的小貓小狗飼養(yǎng)更加方便,而且它還可以不斷進行更新換代,另外它更容易與主人進行交流,甚至可以模擬多種寵物,可以與計算機之間進行通信等等。這些優(yōu)勢將讓電子寵物取代一部分真正的寵物,成為未來人類的新伙伴。
(三)設計環(huán)?;-h(huán)境保護和節(jié)約能源是當今時代的主題。社會的發(fā)展也應當以保護環(huán)境、節(jié)約能源為前提,計算機行業(yè)也不能例外。我們知道隨著計算機綜合性能的提高,其能耗也將隨之越來越大;而且現在計算機在人們的家庭生活中的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它運行的時間也將隨之變得更長。因而為了不讓計算機成為家中用電量最大的電器,技術人員也想盡各種方法讓計算機的能耗降低,在這種情況下,就出現了像我們上面提到的那些專門化的計算機,它不僅讓計算機的效率大幅提高,而且可以讓低性能的硬件系統(tǒng)具備專業(yè)的功能,從而達到減少能耗的目的。另外還可以通過采用新的架構,比如采用“量子”“光子”“納米”方式代替現有的硅架構的計算機,大幅降低計算機的能耗。而耗電的第二大戶——顯示系統(tǒng),也將因為LCD、OLED等顯示器的普及,不再成為用電大戶。
(四)交流人性化。作為未來人類的工作和生活的工具以及家庭的智能控制中心,計算機需要和使用人之間進行不斷地交流,才能更好為使用人服務。這就要求計算機和人之間的交流要人性化,才能讓使用人真正樂意使用計算機。我們用美國微軟古川副總裁所說“計算機將會變成一種能夠與用戶交流冷暖和喜怒哀樂等情感的產品”這句話來闡述未來計算機的發(fā)展思路,我想再貼切不過了。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可以想象,未來的計算機的與使用人的交互方式將會實現多樣化.而且隨著計算機智能化的提高,多數工作它們可以自動選擇操作的流程,其中的過程無需人們參與,所以軟件的界面也越來越簡單,使用起來就像現在操作家用電器或者手機一樣簡單,使用人無需再進行專門的學習或培訓,就連老人小孩都能運用自如。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會使人們與計算機交流就像與人交流一樣。人們使用計算機將變得更自然。其結果是:計算機的用戶界面將變得更像人,雖然其應用程序并非“人工智能”程序。
二、移動技術的發(fā)展
隨著因特網的迅猛發(fā)展和廣泛應用、無線移動通信技術的成熟以及計算機處理能力的不斷提高,未來社會各個行業(yè)新的業(yè)務和應用將隨之不斷涌現。移動計算正是為提高工作效率和隨時能夠交換和處理信息所提出,業(yè)已成為行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方向。引入了移動計算的信息化平臺有三個方面的內涵:第一,加上綜合信息化平臺不但要達成業(yè)務網絡和傳遞網絡的互聯互通,還要具備移動或無線的運作能力。第二,可移動性將會帶來自由性和自如性,這是豐富商務操作的充分條件,為其帶來了更大的便利。第三,讓更為靈活的信息和越加務實的要約真正具有時空價值和可轉讓性,進而有機地在行業(yè)內化競爭為合作,化封閉為共贏,激活固化的產品和服務,使企業(yè)和行業(yè)更加輕松面對機遇與挑戰(zhàn),使運營者富于想象力。這些都是構筑一個行業(yè)信息平臺的必要條件。
移動計算主要包括三個要素:通信、計算和移動。這三個方面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其實在移動計算這個概念提出之前,人們對它的三個要素的研究已經有很長時間了,而移動計算是第一次把它們綜合起來進行研究。它們三者之間可以相互轉化,例如,通信系統(tǒng)的容量可以通過計算處理而得到提高。移動計算,由于它是一個大融合的綜合工具,所以它至少可以在三個層面上為信息化“錦上添花”。首先,它可根據應用者不同的需要融合各種通信網絡和技術,以達到效用的完全性;其次,它是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完美融合,能夠使兩者在行業(yè)體系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第三,它可以將企業(yè)管理工具和業(yè)務工具融入信息化的大體系之中,使企業(yè)的管理、經營決策的做出是建立在完善的信息平臺之上,因而大大增加了它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雖然移動性可以給計算和通信在行業(yè)內帶來新的應用,但同時不可避免的也會帶來許多問題。其中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面對無線移動環(huán)境帶來的挑戰(zhàn)。在無線移動環(huán)境中,信號要受到各種各樣因素的干擾和影響,因為會有多徑和移動,給信號帶來時間地域和頻率地域彌散、頻帶資源受限、較大的傳輸時間延緩等等問題。這樣一個環(huán)境下,引出了很多在移動通信網絡和計算機網絡中未遇到的問題。第一,信號通道可靠性問題和系統(tǒng)配置問題。有限的無線帶寬、惡劣的通信環(huán)境使各種應用必須建立在一個不可靠的、可能斷開的物理連接上。在移動計算網絡環(huán)境下,移動終端位置的移動要求系統(tǒng)能夠實時進行配置和更新。第二,為了真正實現在移動中進行各種計算,必須要對寬帶數據業(yè)務進行支持。第三,如何將現有的主要針對話音業(yè)務的移動管理技術拓展到寬帶數據業(yè)務。第四,如何把一些在固定計算網絡中的成熟技術移植到移動計算網絡中。當然,隨著網絡技術和移動計算技術的逐漸成熟和完善,這些問題都將會得到有效的解決,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類將邁入一個全新網絡世界。那時候的工作、學習、生活方式將會如何,我想非常值得我們期待。
三、結束語
一、英譯國際技術轉讓合同應注意的問題
國際技術轉讓合同主要包括下列幾種:國際許可證合同,或稱國際技術許可證協(xié)議(InternationalLicensingAgreement);國際技術咨詢服務合同(InternationalConsultingServiceContract);國際合作生產合同(InternationalCooperativeProductionContract);國際工程承包合同或協(xié)議(InternationalContractingAgreement),好的技術轉讓合同的譯文,一般都應具備以下特點:
1、準確性
技術轉讓合同的英譯要以“準確”為首先條件,做不到這一點就談不上翻譯。這里講只滿足于字面上的一致,而是將從詞義、語法、專業(yè)上去深刻理解原文的含義,使疑問說明原理準確無誤,陳述事實明白曉暢,切不可使人感到疑問模棱兩可。請看下面例句:“合同總價30%,計3642美元(大寫:三仟陸佰肆拾貳美元),在受讓方收到出讓方提交下列單據經審核無誤后,不遲于三十天支付給出讓方”。原譯:“thirtypercentofthewholecontractprice,counting3642dollars(Incapital,thirtythousandsixhundredandfortytwo)willbepaidbylicenseetolicensornotmorethan30daysafterreceivingthefollowingdocumentsfromlicensorandfindingthemauthentic”。
這一條款的英譯至少有六處不妥:第一、“合同總價”不能譯成"thewholecontractprice",應譯成"thetotalcontractprice","total"在這里強調“總額”;第二、“計ⅩⅩ美元”應譯成"namelyⅩⅩUSdollars",在"dollar"前一定要加US,因為使用dollar的國家除美國外,還有加拿大、澳大利亞、埃塞俄比亞等國;第三、“大寫”不能用"incapital","incapital"表示“用大寫字母”,英語合同中的“大寫ⅩⅩ”應譯成"say+英語數詞",第四、“不遲于三十天”,準確的譯文應是"notlaterthan30days";第五、"willbepaidby"應改譯為"shallbepaidby",在合同文本中"shall"主要用來強調一方所負有的義務;第六、“經審查無誤”,應譯成"tofindtheminconformitywiththestipulationsofthecontract".另外"afterreceivingthefollowingdocuments....andfinding"最好用完成時形式"afterhavingreceived...andfound"或用從句的完成形式"afterlicenseehasreceived...andfound",“出讓方提交的下列單據”譯成"thefollowingdocumentsfromlicensor"不夠確切,不如譯成"thefollowingdocumentswhichareprovidedbylicensor"
2、嚴謹性
起草合同文件必須嚴謹,那么英譯合同文件也應力求嚴謹,譯合同文件不同于譯文藝作品要求具有文采、韻味,英譯合同文件要求的是嚴謹和精確。為了排斥歧義的產生,合同中有些詞語的翻譯必須保持一種譯文,特別是一些重要的詞語都有嚴格的法律涵義,絕對不可信手拈來。如“排它許可”就不能譯成"Exclusivelicence"而應譯成"solelicence";"Exclusivelicence"的意思是“獨占許可”,這是國際間通用的術語,兩者有明確的含義。"Exclusivelicence"表示,許可方不得再把同樣內容的使用許可證協(xié)議授與該地域的任何第三者,就連許可人自己也不得在該地域使用該項技術;而"solelicence"則不同,它表示:“許可人不得把同一許可證售于同一地域的任何第三者,但許可人則保留自己在該地區(qū)使用該合同中技術的權利”。再如:翻譯“支付條款”時,譯者可能碰到“最高提成費”這樣的術語,這條術語不能盲目地套用漢英詞典上的詞語,譯者必須弄清其真正內涵?!白罡咛岢少M”一般是指受讓方提出的,意即規(guī)定一個提成費的最高數額,將來受讓方產品銷售量一旦很大,按比例計算將超過這個數額時,則僅僅按這個數?鈧Ц?,草x俁喔丁K裕選白罡嚀岢煞選幣氤?nbsp;"MaximumRoyalty才能體現出原文的含義。
3、規(guī)范性
技術轉讓合同中的句子都是相當規(guī)范的,英譯時一定要保持合同原文的體例,反映原文的精神,有些詞句已形成固定的翻譯標準和格式,一般不易隨意改變。例如:在專有技術許可證協(xié)議中“保密條款”是不可忽視的,一方購買另一方的技術,就要承擔該項技術的保密義務,保密條款一般指受讓方為許可方的技術保密,但又不僅止于此,如果許可方許可受讓方獨家在某一地域生產某種產品,則許可方自己在該地域內也負有不將該項技術透漏給第三方的義務。所以這個條款是這樣規(guī)定的“受讓方同意在合同有效期內,對出讓方提供給受讓方的專有技術和技術資料進行保密;如果上述專有技術和技術資料中一部分或全部被出讓方或第三方公布,受讓方對公開部分則不再承擔保密義務”。這一條款主要規(guī)定了兩項內容,一項是受讓方對出讓方提供的技術進行保密的期限,一項是在何種情況下,受讓方不承擔保密的義務。所以,英譯時應分成兩段,第一段譯成"licenseeagreestokeeptheknow-howandTechnicalDocumentationsuppliedbylicensorundersecretconditionswithinthevalidityperiodofthecontract",這一段的“對....進行保密”使用"keepundersecretcondition";“在....期內”使用"within"不用"during";第二段譯成"Incasepartoforallknow-howoftheabovementionedtechnicalcontentshavebeenpublishedbylicensororanythirdparty,andlicenseeobtainsevidenceofsuchpublication,licenseeshallnolongerberesponsibleforkeepingsecretandconfidentialthepartalreadypublished",這一段英譯時,要注意增譯一句"licenseeobtainsevidenceofsuchpublication",因為另一方不承擔保密責任要有理由,對方堅持要求時,另一方要拿出足夠的不履行義務的證據。最后一句,“受讓方不再承擔保密義務”,應使用"Itshallnolongerberesponsiblefor....",結構,表示在法律不承擔責任的義務。
二、技術轉讓合同的英譯過程
技術轉讓合同的英譯一般要經過以下幾個階段。
1、熟悉全文、掌握大意
譯者在拿到一份技術轉讓合同時,必須先通讀幾便全文,了解原文的結構以及每個詞語在具體上下文中的含義,著重領會合同中的法律語言的確切性,必要時還需要查閱有關資料,切不可一拿到文件就提筆翻譯,這草率的工作態(tài)度是絕對要不得的。熟悉全文、掌握大意有兩大益處。一方面有利于選擇詞義,比如:合同文件中經常出現的一句話“具有同等效力”譯成:“tohavethesameeffect”就欠妥,“effect”是指“效果、效應”,而合同文件中的“具有同等效力”,是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應譯成:“tobeequallyauthentic”。再如:“合同雙方中的任何一方”應譯成:“eitherofthepartiestothecontract”,這里的介詞“to”不能用“of”代替,因為“to”是指“作為一方參加合同”;另一方面有利于行文造句,不同種類文章,其文體不同,譯文的表達方式,行文造句也就隨之不同,如果譯者在翻譯之前沒有領會原文的內容,那么其譯文就不會是“行話”。請看下面條款,“本合同于一九八七年五月十三日在ⅩⅩ簽訂,一式兩份,每份用英文和中文寫成,兩種文本具有同等效力。”原譯:“thiscontractwassignedin ⅩⅩonMay,13,l987,eachcopywaswritteninEnglishandChinesewithtwocopiesineach,thetwotextshavethesameeffect”。這句話是在“合同的生效、終止”一章中出現的,由于譯者對這一條款的行文不了解,加之對主要意思也不大懂,所以把這一結構嚴謹的條文翻譯成了“大白話”、此句應譯為:“SignedinⅩⅩthis13thdayofMay,1987induplicateinEnglishandChineselanguages,bothtextsbeingequallyauthentic”本句使用了兩個分詞短語,句中的“于八七年五月十三日在ⅩⅩ簽訂”,譯成:“signedinⅩⅩthis13thdayofMay,1987”,含有簽字的那一天并不一定是生效的日期,因為技術轉讓合同簽字后,還應向本國政府當局申請批準,以批準日期為本合同生效日期?!耙皇絻煞菝糠萦脙煞N文字寫成”,講的是用兩種文字寫成的合同雙方各執(zhí)一份,內容完全相同,因此直接譯成:“induplicateinEnglish andChineselanguages”,這里的“induplicate”指文件一式兩份,用介詞“in”表示“用...語言寫成”。
2、推敲詞義、分析結構
合同文件中的詞語是構成合同文書最基本的單位,對合同文書中的一些重要詞語的正確理解,是英譯合同文件的基礎。要透徹理解原文,必須認真地推敲詞義,那種孤立、片面地去理解詞義的態(tài)度,必定會出錯。以“遵守”一詞為例,詞典上有observe,obey,abideby,complywith,但這幾個詞并不都是同義詞,在不同上下文和不同的條文中就有不同的處理方法,請看下列句子:(1)“全體人員應遵守項目所在國的法律和法令,尊重當地風俗習慣”,在這一條款中執(zhí)行者是人,表示人對法律的遵守,動詞應選用abideby,譯成:“Allthepersonnelshallabidebythelawsanddecreesintheproject-hostcountryandrespectthelocalcustomsandtraditions”(2)“雙方的一切活動都應遵守項目所在國的法律、法令和有關條例規(guī)定”,這一條款中的主語是“活動”,英譯時謂語動詞應選擇“complywith”,不能用“abideby,obey”或“observe,”,故譯成:“Alltheactivitiesofbothpartiesshallcomplywiththeprovisionoflaws,decreesandpertinentregulationsintheproject-hostcountry”。如果把以上幾個詞套用就會使譯文詞不達意,也不象法律語言。再如合同中經常使用的一個詞“承擔”,英文中就有"bear,accept,undertake,take,respondin,shoulder”可供選擇,但“承擔”在下列不同句子中,卻有不同“承擔”效果。如:(1)“由乙方承擔法律上和經濟上的全部責任”,譯為:“partyBshallbearallthelegalandfinancialresponsibilityarisingthere-from”,"bearresponsibility主要表示“承擔”法律和經濟上的責任,(注:“法律上和經濟上的責任”不譯成“l(fā)awandeconomicresponsibility”)。(2)“雙方承擔風險”應譯為:“Bothpartiesshallaccepttherisk”(3)“乙方承擔后果”譯為:“partyBshalltaketheconsequence”(4)“許可方承擔賠償費用”譯為:“l(fā)icensorshallrespondindamages”(5)“承擔受讓方的賠償責任”譯為:“tohonorlicensee''''sliability”。以上例句中如果“承擔”一成不變地譯為:“hear”那就會另人費解。當然其它詞也具有類似的情況,譯者一定要注意結合上下文仔細推敲詞義,勤查專業(yè)工具書,作到詞不離句,句中求詞。
除仔細推敲詞義外,還應認真地分析原文的結構以及各種成分之間的制約關系,英譯時,譯者必須吃透原句含義,對句子本身的內部結構、句間的邏輯關系要反復加以分析,如有必要,可打散原文結構,按英文習慣,重新調整,使譯文具有可讀性。請看下列條款:“本合同自簽字之日起六個月仍不能生效,雙方有權取消合同”。原譯:“Ifthecontractcannotcomeint0oeffectwithinsixmonthsafterthedateofsigningthecontract,bothpartiesshallhavetherighttocancelthecontract”,這句譯文不大象“行話”,力量也不足,確切的行文應該是把主句和從句的主語調整成一個,從句的謂語動詞使用“comeintoforce”,將連詞if改為incase表示“雙方希望合同按期履行”。主句謂語動詞改用“tobebindingneithertoA,nortoB”說明一旦合同在規(guī)定時間內不能生效的話,合同對雙方就不具有約束力,并不是取消不取消的問題,所以本句應譯為:“Incasethecontractcannotcomeintoforcewithinsixmonthsafterthedateofsigningthecontract,thecontractshallbebindingneithertopartyA,nortopartyB”。合同中的個條款間一般都有著普遍的制約關系,當某一條款受到其他條款制約時,英譯時一定要注意突出主要內容,保持主要內容的獨立性與完整性。再看下面兩個條款:(1)“在合同有效期內,雙方對合同產品涉及的技術如有改進和發(fā)展,應相互免費將改進和發(fā)展的技術資料提供給對方使用”;(2)“改進和開發(fā)的技術,其所有權屬于改進和開發(fā)一方”。第一條主要規(guī)定了相互許可使用的問題,英譯時一定要突出,“雙方相互提供使用”這個關鍵結構,(bothpartiesshallprovideeachotherwith...)其他成分都是圍繞這一結構進行的,故譯成:“withinthevalidityperiodofthecontract,bothpartiesshallprovideeachotherwiththeimprovementanddevelopmentof thetechnologyrelatedtothecontractproductsfreeofcharge”,這句中的謂語動詞“提供”一詞,有人譯成“supply”,就不如“provide”確切,盡管這兩個詞都表示“供給”但牽涉到金錢時,“provide”則表示“免費供給”,“supply”則不太明確,一般來說需給錢。第二條的重點在于規(guī)定改進后的技術專有權歸屬問題。所以這句中的“屬于”一詞是很關鍵的,有人譯成:"belongto",也有人選擇"possess",還有人用"own"。我們首先分析一下這幾個詞,"belongto"的含義是指“屬于...的財產”;"possess"和"own"雖然都著重于“所屬關系”但possess只是指目前屬于某人,并沒有講清是如何得到的,而own含有“對...合法占有”與原文意思一致,故把這一條譯成"Theimprovedanddevelopedtechnologyshallbeownedbythepartywhohasimprovedanddevelopedthetechnology".如果將“屬于”改用"belongto",其主語就應該用"ownership"表示“所有權屬于....”因為“知識產權”是與物質財產直接相聯系的,譯成:"Theownershipofanyimprovedanddevelopedtechnologyshallbelongtothepartywho...".
3.理清層次,逐條翻譯。
技術轉讓合同的條款主要有四大類。即:定義條款、基本條款、一般條款和結尾條款,英譯時一定要理清層次,突出重點,對合同條款本身的內部結構、各條款間的制約關系應仔細琢磨,吃透其含義,然后按英文合同問題的語氣逐條翻譯。請看下列三個仲裁條款:(1)“在執(zhí)行本合同中所發(fā)生的與本合同有關的一切爭議,雙方應通過友好協(xié)商解決。如通過協(xié)商不能達成協(xié)議時,則提交仲裁解決”;(2)仲裁裁決是終局裁決,對雙方均有約束力”;(3)除了在仲裁過程中進行仲裁的部分外,合同應繼續(xù)執(zhí)行”。以上三個條款是互相聯系,不可分割的?,F就以上三條進行逐段英譯:(1)這一條款重點講明了,只要雙方當事人訂立仲裁協(xié)議,發(fā)生爭議首先通過友好方式解決,一旦解決不成也只能提交仲裁,英譯時應分成兩句,第一句譯成:"Allthedisputearisingfromtheexecutionof,orintheconnectionwiththecontractshallbesettledbetweenbothpartiesthroughfriendlyconsultations".本句中的“在執(zhí)行本合同中所有發(fā)身的與本合同有關的“兩個定語之間的連詞應選擇"or"決不能用"and",第一個定語”在執(zhí)行本合同中所發(fā)生的”譯成:"arisingfromtheexecutionof..."顯得更明確、具體,第二句譯成:"Incasenosettlementtothedisputescanbereachedbetweenbothpartiesthroughsuchconsultations,thedisputesshallbesubmittedforarbitration"這句中的“不能達成協(xié)議”,漢語原文否定動詞,譯文否定名詞;在"settlement"之后應加譯"betweenbothpartiesthroughsuchconsulations",使全句完整、明晰。(2)這一條中的“仲裁裁決”不能譯成"thearbitrationruling"或"thearbitrationadjudication",因為這里的“裁決”是指“由仲裁員作出的決定”應譯成"thearbitrationaward";“對...有約束力”使用"bebindingon/upon"結構,全句譯成"The arbitrationawardshallbefinalandbindingonbothparties"。(3)這一條款主要說明了“合同雙方當事人應當履行那些沒有提交仲裁的條款”,所以譯成主動態(tài)顯得關系更明確,“在仲裁過程中”用"tobeunderarbitration"全句譯成:"Inthecourseofarbitration,bothpartiesshallcontinuetoexecutethecontractexceptthepartofthecontractwhichisunderarbitration".
4.校改譯文、潤色詞語
校改譯文是從事漢譯外所必不可少的一步。在校改合同英譯文時,要對譯文的詞語、行文作更進一步的推敲。要著眼于譯文的嚴謹性和準確性。所以譯者在擱筆之前一定要逐段、逐句、逐詞仔細修改、潤色譯文,做到:詞義精確、結構嚴謹。請看下列各例的譯文:
(1)按照本合同第二條規(guī)定的合同內容和范圍,甲方向乙方支付的合同總價為ⅩⅩ美元(大寫ⅩⅩⅩⅩ)。其分項價格如下:
ThetotalcontractpricetobepaidbypartyAtopartyBaccordingtothecontentandscopestipulatedinArticle2ofthecontractisⅩⅩUSdollars(say:ⅩⅩⅩⅩ),Theirclassifiedpricesareasfollow:...在該英譯文中有幾處值得商討。第一,“按照...規(guī)定”,譯為"accordingto..."欠妥,"accordingto"的主要意思是"ontheauthorityof",而本句所表達的是“按雙方同意在平等基礎上簽訂的合同條款為根據”,應選用"inaccordancewith"或"pursuantto"較為貼切,第二“本合同第二條”。在這個短語中,“合同”和“第二條”的關系是一種“歸屬”關系,介詞應用to不能用of,譯成:"Article2tothecontract".第三,“合同總價為...”譯成:"Thetotalcontractpriceis...",不象合同語氣,正確的譯文應是"Thetotalcontractpriceshallbe..."。第四,“其分項價格如下:”應譯成:"Theirbreakdownpricesareasfollow:",這里"breakdown"是指‘把成本價格、總數分成細目”,而"classifies"主要表示“把貨物分類或分等級”。另外‘甲方向乙方支付的”應改用定語從句“...pricewhichshallbepaidbypartyAtopartyB"才能體現出“甲方所負有的義務”,全句應改為:ThetotalcontractpricewhichshallbepaidbypartyAtopartyBinaccordancewith(orpursuantto)thecontentandscopestipulatedinArticle2tothecontractshallbeⅩⅩUSdollars(say:ⅩⅩⅩⅩ).Theirbreakdownpricesareasfollow:
(2)本合同有效期從合同生效之日算起ⅩⅩ年,有效期滿后,本合同將自動失效。
ThecontractshallbevalidforⅩⅩyearsfromthedateofsignature,aftertheexpiryofthevalidityperiodofthecontract,thecontractshallbecomenullandvoidautomatically.
本句的原文似乎沒有什么難懂的地方,但請注意:這里的“從合同生效之日起”,不能譯成:"fromthedateofsignature",因為合同雙方授權的代表在技術轉讓合同上的簽字日期,并不是合同生效日期,合同的生效日期往往是最后一方政府當局的批準日期,所以應該譯為:"fromtheeffectivedateofthecontract";“有效期滿后”中的介詞譯文用"after"顯得范圍有些大,用"on"來代替可以彌補這一不足;“有效期”在法律英文中的“行話”,應是"thetermofvalidity"經過校改,全句譯為"ThecontractshallbevalidforⅩⅩyearsfromtheeffectivedateofthecontract,thecontractshallbecomenullandvoidautomaticallyontheexpiryofthecontract''''stermofvalidity.
(3)乙方保證本合同規(guī)定提供的一切專有技術和技術資料的合法所有者并有權向甲方轉讓,如果發(fā)生第三方指控侵權,由乙方負責與第三方交涉并承擔法律上和經濟上的全部責任。
“PartyBguaranteesthatheisthelegitimateowneroftheknow-howandTechnicalDocumentationsuppliedtoPartyAinaccordancewiththecontract,andthathehastherighttotransferthemtopartyA,IfthethirdpartyaccusesPartyBofinfringement,PartyBshalltakeupthematterwiththethirdpartyandbearallthelegalandeconomicresponsibilityarisingtherefr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