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秧歌舞教學范文

秧歌舞教學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秧歌舞教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秧歌舞教學

第1篇:秧歌舞教學范文

關鍵詞:鼓子秧歌;舞蹈專業(yè);教學改革;發(fā)展方向;研究

鼓子秧歌將將舞姿和情懷通過舞蹈融為一體,這一形式在漢民族舞蹈中可以稱為獨一無二。不管是舞者還是觀者,都會對其粗獷豪放與深沉和諧的完美結合而贊嘆不已。而其中的魅力,則是其角色所決定的。鼓子秧歌的主要角色簡稱“傘、鼓、棒、花”,傘角由于其道具的重量和轉動的頻率以及擰、抄、甩、晃等動作規(guī)章,共同決定了其大而圓的動作特色,展現技藝的嫻熟和風格的粗獷;鼓角左踢右轉,前擊后敲的動作以體現動感與力感的統一為目的,其中“鼓帶臂,臂帶腰,腰帶步”的特色很明確地詮釋了這一點;棒角和花角則由于其道具輕便靈活,決定了其動作富于變化且能夠體現青年人的朝氣蓬勃。四個角色彼此相融合,形成了鼓子秧歌整個舞蹈畫面剛柔并濟,渾然一體。其訓練過程的力量、速度、反應能力等方面,顯示出力的相互撞擊和美的自然凝聚二者相合的魅力。而在舞蹈專業(yè)教學中,則應通過鼓子秧歌諸多方面的啟示,來實現教學的改革,從而通過其閃光點來實現舞蹈教學價值。

1 鼓子秧歌對教學中肢體訓練改革方向的啟示

鼓子秧歌各個角色中,傘角的動感最為突出。其動感突出表現為“雅、擺、抄”三個方向上。“雅”指的是注重動作的表現能力,通過將重荷從手腕分散向身體各個部位,配合點鼓轉身、抄手捋髯之類的上半身動作和顫步、蹭步等下半身動作,充分展現整個身體的協調性?!皵[”和“抄”二者一個注重整體的穩(wěn)重,一個注重力量的強勁。從而在整個舞蹈過程中體現了動感的強有力外在美,重在訓練了舞者腰部的控制力及身體各部分之間的協調能力?!肮摹庇捎谄浔旧硗庠趯ω撝馗械脑忈?,鼓自身重量與相應的舞步都要圍繞其展開,動作幅度始終圍繞八字形斜對角前后環(huán)動的舞步,即所謂“八字晃鼓”,所突出的是從掄到劈、由顛到顫的以身體重心不斷轉變而獲得的向下向里的力量。從而在整體的舞蹈力感和動勢的平衡中,以自己的形式來將肢體的力感呈現出來,同時配合著上半身動作,將下半身通過牽動來產生顛顫效果,從而以協調舞動來展示氣勢。在舞蹈專業(yè)教學改革中,同樣應該將這些動作特點融入各種舞蹈的教學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加強腰部的橫向動作和內在氣質的訓練來形成對舞蹈整體的連貫性和詮釋能力。同時,還要仔細觀察“棒”和“花”動作輕捷的特點,在教學中注重以舒展為主的套路和對上下肢動律凝合的注重,形成周身各部分都得以訓練的效果。

2 鼓子秧歌對教學中對舞者氣質訓練改革方向的啟示

傳統教學中,對于培養(yǎng)氣質的成分和機會都不是很多,往往都是基于舞蹈動作的優(yōu)美而偏重于對肌體勻稱和協調的訓練。這樣的做法往往極易造成舞者的氣質損失,甚至造成“解不開羅裙帶”的陽剛形變情況。但對舞者氣質的訓練有兩個似乎不可克服的矛盾:即柔韌度和力度的矛盾以及開度和硬度之間的矛盾。而鼓子秧歌以其自身動律的雄厚豪放、技巧的大起大落、風格粗獷的豪邁著稱,對其的訓練,則成為了對舞者氣質的一種彌補手段。

從“腰是舞韻的靈魂”這句話,不難看出腰部力量在每個動作過程中所起作用的關鍵性,對腰部動作的訓練往往都是以控制能力的提升為目的,也是直接對舞者“陽剛氣質”提升的關鍵一步。在鼓子秧歌教學中,“傘、鼓、棒、花”諸角色各自的穩(wěn)健、剛勁、輕捷特色,無不在起承轉合中充滿陽剛之氣,尤其是鼓角的各類典型動作和傘角的推隨挺俯、晃圓、肩擰的之類動作,其軸心都在于腰部。由此可見,以鼓子秧歌的教學方法推而廣之到其他舞蹈教學方面上,能夠切實提升腰部應有的控制能力,在訓練氣質的基礎上增強全身的動作協調性,進而提升表現能力,是可行也是必要的。

3 鼓子秧歌對教學中展示“情”改革方向的啟示

使舞蹈專業(yè)教學切實起到表意達意的效果的最佳方式,無過于以“情”指導每一個動作的教育方法。“情”也是舞蹈產生的直接原因之一,鼓子秧歌中對個人舞技的諸多方面展示,往往是反映了原始社會中團結奮戰(zhàn),血濃于水的情景,是對美好生活向往之情以舞蹈的形式加以寄托的表現。鼓子秧歌中的“傘、鼓、棒、花”則是這種傳情表意的落腳點,“傘”的甩、挖、踢、蹲,“鼓”的拼搶激進,“棒”的勇悍無畏,“花”的男性動作以及鼓子秧歌在節(jié)奏和韻律中展現出來的氣勢,都是將這種對人生的憧憬和對自然的樸素理解加以純熟駕馭的表現。對于這種原始和現實相結合的民間藝術形式,在舞蹈專業(yè)教學中則大可以加以運用,主要方式為利用教學和發(fā)散思維的方式,形成廣闊的空間里自由馳騁的情境的創(chuàng)設,從而形成以舞蹈為載體的對對真、善、美執(zhí)著追求,大膽詮釋出涌動的情懷背后生命的節(jié)奏和激蕩的生命,從而將韻律、秩序、理性,寓于舞蹈專業(yè)教學中的每一個舞蹈動作之中。期間可以借鑒張繼剛先生創(chuàng)作的《黃土黃》、《俺從黃河來》一類優(yōu)秀的舞蹈作品中對鼓子秧歌這一藝術形式的借鑒,從而形成憨厚之美與陽剛之氣相結合的特有氣質形態(tài),并將其和中華大地固有的黃河文明形成完美而科學的統一,創(chuàng)設出立體化、多層次的舞蹈情境和舞蹈韻味,并在其中利用情境中時空的起伏跌宕,將一個民族的陽剛之氣和豪放之情體現出來。

綜上所述,通過對鼓子秧歌的借鑒,在舞蹈專業(yè)教學中應該以本民族舞蹈的“閃光點”為抓手,吸收后指導教學、用于教學,以期獲得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婷.綜合類大學舞蹈專業(yè)民間舞課程現狀分析與構想[D].上海戲劇學院,2012.

[2] 李廷海.社會文化變遷與中國民族舞蹈藝術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4.

[3] 張黎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學民族音樂教學研究—問題與對策[D].東北師范大學,2012.

[4] 李卿.論“二老藝人”在鼓子秧歌發(fā)展中的價值與意義[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8.

第2篇:秧歌舞教學范文

將我校生物化學實驗教學現狀和學科的戰(zhàn)略位置及國內外大學生物化學實驗課程體系進行分析比較[2],我校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1).教學內容單一陳舊。

從現行的實驗題目來看,教學內容主要集中在簡單定性或定量的驗證性實驗,使用分光光度計和滴定測定物質含量的實驗過多。例如:總糖的測定———蒽酮比色法,發(fā)酵過程中無機磷的利用,血清中轉氨酶活力的測定,蛋白質含量測定,維生素C含量測定等。在生命科學高度發(fā)展的今天,如此水平的實驗很難為后續(xù)課程提供知識和技術保障。

(2).實驗教學模式過于單調。

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在實驗前做好一切準備工作,課堂上教師告訴學生實驗項目、實驗原理、使用的儀器及實驗步驟等,學生按部就班,照方抓藥,不用思考,這嚴重影響了學生對實驗課的興趣,不利于學生動手能力,應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這些現象勢必不利于當前所提倡的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和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為了緊跟現代生物化學實驗技術的發(fā)展,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對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建立科學的生物化學實驗教學體系又是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重點。通過改革與實踐,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學的生物化學實驗教學體系,使之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綜合素質,不僅對生物化學課程精品化建設具有重要作用,也對整個專業(yè)建設和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吧锘瘜W實驗”開設的對象是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專業(yè)大學二年級的學生,大學二年級同時開設的還有生物化學理論課,所以對生物化學實驗課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第一要求配合理論課內容的進度,讓學生通過實驗加深對理論課的理解。第二要求加入綜合性一些實驗,利用現代生物技術。讓學生理解實驗技術和理論的相輔相成的關系,并提高學生對現代生物化學實驗技術認識。第三還應加入一些研究性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目前,我?!吧锘瘜W實驗”開設的項目有:血清蛋白的醋酸纖維薄膜電泳;甲醛滴定法測定氨基氮;總糖的測定———蒽酮比色法;氨基酸的分離鑒定———紙層析法;酵母核糖核酸的分離及組分鑒定;小麥萌發(fā)前后淀粉酶活力的比較;氨基酸置換反應(一)———血清中轉氨酶活力的測定(分光光度法);總氮量的測定———凱氏定氮法;發(fā)酵過程中無機磷的利用;維生素C含量測定;蛋白質含量測定;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共12個實驗,其中驗證性實驗6個,設計性實驗1個,綜合性實驗5個。

2.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措施

通過查閱相關的資料以及借鑒其他院校在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過程中的成功經驗[3-5],結合本實驗室已有的條件,本著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宗旨,我們從如下三方面著手改革生物化學實驗:

2.1改革生物化學實驗教學大綱,優(yōu)化實驗內容

對生物化學實驗教學大綱進行改革。對生物化學實驗的實驗內容,實驗手段,實驗安排等方面進行全面的改革。設置驗證性實驗來驗證有關規(guī)律,設置綜合性實驗重點突出對學生綜合研究素質的培養(yǎng),設置自主性和研究性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和應用能力。以“驗證性實驗”為基礎,提高學生的實驗基本技能,驗證性實驗是用實驗來驗證有關結論、規(guī)律,它是生物化學實驗中的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綜合性實驗、設計性等實驗的基礎?!膀炞C性實驗”的教學目標應重點突出對學生基本實驗技能的培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在分光光度技術、電泳技術、色譜技術、離心技術及生物大分子物質的分離提取類實驗中篩選出幾個實驗來鍛煉學生的操作能力。例如用“血清蛋白的醋酸纖維薄膜電泳”來讓學生熟悉電泳的原理和具體操作步驟,用“血清中轉氨酶活力的測定(分光光度法)”來熟悉分光光度計的原理和具體操作步驟。提高“綜合性實驗”比例,加強學生綜合研究素質培養(yǎng),綜合性實驗的教學目標應重點突出對學生動手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綜合研究素質的培養(yǎng)。讓學生運用已掌握的理論知識去分析得出的實驗結果,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能力和應用能力。例如開展綜合性實驗“酵母核糖核酸的分離及組分鑒定”,讓學生通過氧化還原反應,顏色反應等綜合知識,采用分光光度計等手段對酵母核糖核酸的組分進行分離和鑒定,培養(yǎng)學生綜合利用學過的知識來分析實驗結果。加強自主性和研究性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性能力。自主性實驗教學模式是以學生自主活動為基礎的新型實驗教學模式。由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方案、自主培養(yǎng)實驗材料、自主配制實驗試劑、自主安排實驗進程和實驗時間進行綜合性與設計性實驗。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都要重要的意義。根據教師的科研課題加入1-2個自主性和研究性實驗,結合教師的科研課題即可以為教學節(jié)約一定的教學開支,也可為教師提供多次重復實驗的機會。比如在生物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把最后一個實驗單獨分出來,實驗內容和教學老師的課題相關,要學生自己查找資料,自己制定實驗方案,自己進行實際操作,教師只提供必需的實驗藥品和儀器,在實驗過程中給予必要的幫助和指導。例如在2011級生物科學專業(yè)本科生中,開設了“桑葉α-葡萄糖苷酶的提取和活性檢測”的研究性實驗,給一周的時間讓學生自己查找資料,自己制定實驗方案,和老師討論后確定最后的實驗方案,教師只提供實驗藥品和儀器,實驗后學生自己分析實驗結果,以研究論文的形式上交實驗報告,學生普遍反映通過一個具體的研究性實驗學到了科研的基本知識,鍛煉了科研能力,培養(yǎng)了分析和應用能力。

2.2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

重慶師范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得到中央和地方的支持,加大了對實驗室建設經費投入,已經建設成一個設備條件完備的生物化學教學實驗室,擁有多媒體教學設備和一大批先進的實驗設備,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實驗教學效果。在實驗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為了增加互動性,可將生物化學實驗制作成網頁,以網頁的形式傳遞信息。學生有問題可以直接在網上提問,教師每周會定期進行詳細解答,利用網絡資源開辟遺傳學實驗教與學的新天地。本實驗室對上課學生進行完全意義上的開放。有興趣的學生可以事先預約,與實驗老師一起參與實驗的準備工作,包括材料的培養(yǎng)、處理、試劑的配制、儀器的調試等工作。

2.3完善實驗教學考核辦法

第3篇:秧歌舞教學范文

【關鍵詞】動物營養(yǎng)學;教學改革;實踐

動物營養(yǎng)學是研究動物攝入、消化、吸收、利用飼料中營養(yǎng)物質全過程與生命活動(生存、生長、繁殖、產奶、產蛋、免疫等)相互關系的科學。該課程是動物科學本科專業(yè)學生必修的專業(yè)基礎課,主要目的是使學生了解飼料中各種營養(yǎng)物質對動物的生理功能,不同動物消化、吸收、代謝與利用各種營養(yǎng)物質的過程和特點,各種生理狀態(tài)、不同生產用途動物營養(yǎng)需要的特點及營養(yǎng)需要量。

進入21世紀,隨著養(yǎng)殖業(yè)和飼料工業(yè)的迅猛發(fā)展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創(chuàng)新,對動物科學專業(yè)的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適應這些變化,各個農業(yè)院校也在對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不斷作出調整,以滿足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為了著重培養(yǎng)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并努力結合生產實踐,對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查方法等進行了修改,并通過教學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動物營養(yǎng)學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教學大綱調整前,我院動物科學專業(yè)學生的《動物營養(yǎng)學》課程教學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主動學習愿望不強,獨立學習意識不夠,對課程幾乎沒有興趣。教師在講授時,雖然能采用提問、啟發(fā)式教學、互動教學能多種教學手段,但由于缺乏圖片、視頻及實例教學等,總體上效果仍然不理想。

2.動物營養(yǎng)學教學的改革

2.1教學大綱的改革

為了鍛煉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并結合生產實踐,在教學大綱的修改中,著重加強了理論知識和研究方法內容的教學,取消了與其他課程重復及生產實踐中應用較少的部分。例如,增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類、礦物質和維生素營養(yǎng)及能值教學的學時數,并增加動物營養(yǎng)需要及飼料營養(yǎng)價值評定的研究方法的學時數;同時,將與《飼料添加劑學》課程重復的飼料添加劑教學內容和與《飼料與飼養(yǎng)學》課程重復的動物采食量教學內容改為自學,并將在生產實踐中應用越來越少的役畜工作的營養(yǎng)需要改為自學。通過這樣的修改,旨在加強學生綜合能力的訓練,為以后的工作或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2教學內容的改革

為了避免學生學習時產生枯燥感,在教學內容方面也進行了改革。以往的教學都是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容易產生厭學情緒,新的教學內容中,將動物與飼料的化學組成與以前學習過的有機化學和生物化學相聯系,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類的消化吸收過程與動物生理學相聯系,水、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類、礦物質和維生素等六大類營養(yǎng)物質的生物學功能與生物化學相聯系,教學中多使用啟發(fā)式和互動式教學,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通過這種讓學生回憶、聯想及理解的方式學習,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得到顯著提升。

2.3教學方法的改革

教與學是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兩個方面,老師講授有條理、邏輯性強并且生動有趣,學生才喜歡聽。教學方法改革后,教學過程中更多的使用多媒體技術,改善教學效果。例如,單胃動物和反芻動物對各類養(yǎng)分是消化吸收過程,內容抽象,使用圖片和視頻教學后,能加深學生的理解;各類礦物質元素和維生素在動物體內含量甚微,但發(fā)揮的生物學功能卻很獨特,缺乏時易患各種缺乏病,結合圖片展示的教學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動物營養(yǎng)需要及飼料營養(yǎng)價值評定的研究方法更為抽象,因此在教學中不僅多采用圖片和視頻展示來加深學生印象,同時還多安排學生參與博士或碩士研究生開展的飼養(yǎng)試驗或消化代謝試驗等動物試驗,也參與學校奶牛場青貯飼料制作的生產實踐。通過這些改革,使整個課程教學能更好的結合實踐,也易引起學生的興趣,提升教學質量。

2.4考核方式的改革

在以前的考試中,最終的成績只是由出勤和期末考試成績組成,而在這次的教改中,將綜合成績改由4部分組成,分別是平時成績(出勤、提問及作業(yè),占20%)、期中考試成績(占20%)、期末考試成績(占50%)和課程論文(占10%),如此一來,能更公平和公正的評判學生在整個課程學習中的表現,避免一考定合格而造成的各種弊端。

3.動物營養(yǎng)學教學改革實踐及效果

通過教師的實際講授效果和課后學生的反映,認為本次教學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首先,教師和學生都感覺針對性更強,分別針對不同教學內容,教師的講授更加明確,而學生的思路也一直比較清晰。其次,通過與動物試驗及生產實踐相結合的訓練,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鍛煉,學會了對飼料營養(yǎng)價值進行評定時,應該通過各項分析指標并結合飼料中各養(yǎng)分的營養(yǎng)作用、飼料養(yǎng)分含量和飼料營養(yǎng)價值的關系、各種飼料中養(yǎng)分含量標準、各種動物的飼養(yǎng)標準等進行綜合評價。再次,通過多媒體技術的使用,學生對課堂學習的興趣更高,加深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最后,改革考核方式后,學生能多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課程相關知識的學習,并有效杜絕了作弊現象。

4.動物營養(yǎng)學教學改革的建議

由于受到教學經費和各種客觀條件的限制,在動物營養(yǎng)學的教學內容中實踐教學的內容安排較少,如果以后的改革中能將實踐教學內容安排更多一些,會使動物營養(yǎng)學教學更加完整,學生可以結合實踐內容加深理論知識的理解和學習,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常娟,付彤,尹清強,等.動物營養(yǎng)學理論和實驗課教學研究[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1,(16):22-23.

[2]郭愛偉,王海龍,吳培福,等.動物營養(yǎng)學案例教學初探[J].黑龍江畜牧獸醫(yī)(科技版).2012,(4):168-169.

[3]李文立.《動物營養(yǎng)學》實踐教學改革與實踐[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1,32(8):30.

[4]王艷榮,王元元,何云.動物營養(yǎng)學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探索[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2,(2):103-105

[5]許發(fā)芝,李呂木.動物營養(yǎng)學教學模式初探[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0,31(3):89-90.

[6]楊鳳.動物營養(yǎng)學(第2版)[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1

[7]楊明明,姚軍虎,龔月生,等.《動物營養(yǎng)學》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家畜生態(tài)學報,2012,33(1):111-112.

[8]朱忠珂,宋瑞.動物營養(yǎng)學教學改革探析[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0,(9):31.

第4篇:秧歌舞教學范文

一、“知人論世”環(huán)節(jié)中的多媒體應用

在詩歌教學過程中,對作者的詳細介紹,以及對詩歌所產生的社會背景的介紹我們都可以稱為“知人論世”。任何一首詩歌,不管是現代詩歌還是古代詩歌,都包含了作者主觀的審美感受,都是詩人主體意識的河流,或抒情,或說理,都是有感而發(fā)。正如白居易所說:“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每一首詩,都有它產生的社會根源和性格根源,因此,必須對作者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及其個人遭遇作詳細地了解,從中獲悉作者的性情特點及寫作特色,這樣對于詩歌的理解就更加全面和具體,從而對詩歌情感的把握拿捏更準,為詩歌的吟誦和理解奠定更好的基礎。而這些知識的獲得,如果單憑教師自己的口頭解說,就會單調而籠統,并且會占用課堂上的很多時間。如果讓學生在預習中利用多媒體網絡自己查找資料,既能培養(yǎng)學生篩選主要信息的能力,又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由詩人的一首詩到多首詩,由這首詩中的詩人到詩人的一生。這樣既優(yōu)化了詩歌課堂教學的效果,又擴展了學生的語文視野,樹立了學生的大語文觀。如教學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不仔細探究的話這是一首讓人讀后溫情四溢的詩作,給人一種歡欣明快的感覺,海子用春暖花開的詩句為我們的心靈送來陽光和溫暖。但實際上在這首詩里,海子的內心是極度痛苦的,在現實中遭遇著種種不如意,于是便將善良、期盼、憧憬寄托于明天。歡快明亮的背后隱藏著海子潛在的理想與現實、物質與精神的對抗。在教學中如果不對海子短暫的一生和他的理想以及他當時的生活處境做一個全面地了解,我們就無從捕捉海子那種“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心境,就不能夠將這首詩解讀得徹底。所以筆者建議學生搜索海子的有關資料或者有關的文章如周玉冰的《海子詩情人生》等,去解讀海子的一生。而這些只需要學生將鼠標一點,完整的海子形象便可盡收心底。

二、創(chuàng)設情境中的多媒體應用

所有的詩歌都是優(yōu)美的、令人心馳神往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所有詩歌的語言又都是精煉含蓄的、跳躍的,它既有表面的意思,又有內在的涵義;既有比喻義,又有象征義。因此,學習詩歌必須充分發(fā)揮想象和聯想。而這種想象和聯想通過多媒體手段可以物化為畫面、聲音,再現在學生的眼前,從而加深學生對詩的理解。如教授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時,運用優(yōu)美恬靜又略帶傷感的凱麗金的薩克斯《回家》,畫面是西歐秋天里的風景:落葉飄零的幽靜的林蔭大道,清幽高遠的天空,夕陽西下綺麗的霞光,靜靜的草地,柔婉舒緩的河流,河畔上隨風舞動的金柳,水底柔柔的青荇,河中漂蕩的一葉扁舟……教師伴著這些優(yōu)美的意境,聲情并茂地朗誦,學生伴著畫面、音樂,任思想馳騁。師生共同融入到詩人浪漫的康河夢境,體味詩人對康橋的無限眷戀。不得不承認,這一切,都因為應用了多媒體,物我交融之美才可完美呈現。

三、學生聽讀訓練中的多媒體應用

聲情并茂的朗誦是詩歌教學的主要方法。運用多媒體的聲音教學,旋律優(yōu)美的音樂,韻律悅耳的朗讀可以烘托課堂氣氛,促使學生滿懷激情地朗讀。多媒體播放的朗讀,聲音清晰標準,語調抑揚頓挫,富有感染力??梢宰寣W生跟著音頻朗讀,有錯誤再加以糾正,促進對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如在講授李白的《將進酒》一詩中,一開始就播放濮存昕的朗誦,低沉渾厚的朗誦一開始,學生的精神就為之一振。然后學生自覺地放開喉嚨,激情地誦讀。學生們很快就讀出了詩的韻味,讀出了詩的抑揚頓挫,同時也受到了美的熏陶。這樣李白的那種“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情就在朗誦中得以呈現。實踐證明,對多媒體音頻教學的合理運用不僅使學生提高了朗讀能力,而且有利于學生通過朗讀,展開想象,揣摩詩人滲透在字里行間的思想感情。

第5篇:秧歌舞教學范文

培養(yǎng)人才是高校的首要功能。在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新形勢下,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是擺在各高校面前的一個嚴峻問題。課程的建設水平直接影響高校的教學水平,影響高校的人才培養(yǎng)水平,課程的結構和實施決定學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高低。課程建設推動專業(yè)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隨著生物技術的發(fā)展,反映生命科學最新成就和技術的新型課程紛紛開設并得以強化,而許多課程需要不斷改革和融合重組,才能適合課程體系的要求。在這種背景下,許多高校開設了生物技術專業(yè),致力于培養(yǎng)時展和滿足社會需求的生物類專業(yè)人才。生物類專業(yè)不僅要求學生掌握扎實的生命科學理論知識,更應受到系統生物學技術研發(fā)能力的訓練,獲得從事生物技術的科學思維,具備良好的創(chuàng)新意識。而生物學作為一門實驗性強、理論研究和開發(fā)能力強的學科,必須不斷深入生物學實驗課程的改革,加強課程建設,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才能不斷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并緊跟生物技術的發(fā)展,提高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能力。山東農業(yè)大學堅持把農業(yè)生物學實驗課程教學平臺建設納入教育教學改革的整體范疇,努力探索適合地方農林院校生物學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的新路子,實踐表明效果良好。

一、以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農業(yè)生物學實驗課程改革

教學理念決定課程體系,先進的教學理念能夠為課程建設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隨著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教育者們越來越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踐能力比單純傳授知識更為重要[1]。為培養(yǎng)造就生命科學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必須轉變教學觀念,不斷吸收國內外先進的教育理念,才能合理規(guī)劃實驗課程教學環(huán)節(jié),大力改革實驗教學的形式和內容,通過先進的教育理念指導農業(yè)生物學實驗課程改革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山東農業(yè)大學農業(yè)生物學實驗教學實施“四層次、三類型”的實驗課程體系,四層次即:基礎型、初級探索型、專業(yè)模塊型、研究型?;A型實驗和專業(yè)模塊型實驗為固定時間的課堂內實驗,初級探索型實驗、研究型實驗為非固定時間的課堂外實驗。四個層次的實驗環(huán)環(huán)相扣,密切聯系。三類型即:驗證性、綜合性、設計性實驗。三類型實驗體現了實驗教學分級分層、循序漸進,從基礎到綜合,再到設計與創(chuàng)新的教學規(guī)律。通過這一體系的有效實施,培養(yǎng)學生扎實的基礎實驗技術和實踐技能,為從事農業(yè)科學研究、農業(yè)技術推廣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將這種課程設置合理開設于整個實驗教學體系,將實驗教學內容分為基礎、創(chuàng)新、提高實驗,隨著實驗教學改革的深入,課程組教師不斷探索吸收國內外高校先進的教育理念,借鑒國外高校生物學課程改革創(chuàng)新的成功實例,結合高校生物學自身的特點,不斷加強實驗課程建設。2007年對農業(yè)生物學三大專業(yè)(生物技術、生物工程、生物科學)的課程進行了調研,發(fā)現實驗基礎課技術和方法的傳授存在學科間的交叉,同時農業(yè)生物學不同課程內的實驗教學內容有部分重復,這種重復設置的實驗對教學是一種浪費,必須整合重組,節(jié)省時間為學生創(chuàng)新性實驗的開設提供條件。另外,受總課程學時的限制,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的比例仍然稍低。對此,學校提出并實施了“學科間交叉”的實驗教學模式,整合課程內容,以技術方法為主線,把本科生應掌握的方法和技術分解于各門分課中,以模擬科研的過程組織內容模塊,盡量吸收教師的科研成果和主要過程組織模塊,以模塊為方式組織系統性,綜合性教學,減少和避免驗證性實驗內容;由多模塊構建每門課的內容體系;由各課程的內容體系構建成“分層次、模塊化”的實驗課程體系,增加了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的比例。另外,為使課程體系更加完善合理,以大學文化、大學精神引領實驗教學,讓大學文化和精神貫穿于實驗教學過程,使大學文化和精神浸潤于學生心間,重塑本科生的人生觀和求實、唯真、奉獻的科學精神。引領大學精神融匯于實驗教學,實驗與實踐融合為有機整體,把弱化的實踐教育強化組裝于實驗教學課程體系,強化校企共建對本科生培養(yǎng)的作用,增強實驗實踐技能的強化訓練,真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以系統性和連貫性強化課程內容改革

注重課程教學平臺建設的系統性、連貫性,將其作為核心內容提出了“品牌專業(yè)精品課程系列化、特色化、個性化”建設思路,將農業(yè)生物學實驗課程明確定位于國內一流或國內領先。針對實驗內容重復多、,驗證性實驗多、互相脫節(jié)的小實驗多的“三多”問題,采取從整體培養(yǎng)目標出發(fā),系統性調整實驗課程,注重課程的銜接和連貫。一些實驗課程缺乏技術性,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對整個實驗沒有自己的判斷,一味根據要求做實驗,甚至對不同的結果無法做出判斷和合理分析。鑒于此,明確強調在教學體系和內容上采取“基礎性、技能性、綜合性、探索性、連貫性、先進性”循序漸進的方式,本著整體設計的原則,對原有實驗內容仔細篩選和歸類,剔除重復和過時的實驗,補充反映學科發(fā)展的新實驗,在對學生進行實踐操作訓練的同時,注重將實驗教學與教師的科研結合起來,及時將最新科研成果反映到實驗中去。

(一)整體設計整體設計是使課程模塊滿足學生基本認知、實踐技能、生產體驗、綜合應用和科研訓練等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的需要。農業(yè)生物學實驗課程各分支學科缺乏一個系統的實驗課程體系,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激發(fā)。將生物學各個分支學科的實驗、生物工程技術類課程的技能實驗,科研訓練和創(chuàng)新項目從總體把握,做到橫向銜接,縱向貫通,夯實學生生物學基礎的同時,為學生全面發(fā)展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訓練學生專業(yè)技能與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二)重視基礎重視基礎是課程改革的立足之本,農業(yè)生物學課程的授課對象涵蓋了全校農學、理工類各專業(yè),主要內容是生物學各學科的基礎性實驗,生物學基礎不牢固好比空中樓閣,因而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基本實驗技能的訓練,提高其操作的規(guī)范性和準確性。

(三)強調創(chuàng)新在生物學實驗課程教學中強調創(chuàng)新,這就需要教師和學生不斷進行相關領域的學習和研究,不斷吸收新知識新方法。在實驗教學中采用模塊教學方式,學生通過每一模塊的技能訓練,掌握了相應的實驗技能,在不同模塊教學后選擇讓學生進行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等,來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鼓勵學生盡早進入科研實驗室,參與老師的科研課題,提高學生自身的研究能力。

(四)貼近課改在農業(yè)生物學實驗教學課程改革中,嚴格按照教育部提出的實踐創(chuàng)新教育的理念,結合課程特色,利用農業(yè)生物學實驗教學平臺和教師的科研課題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通過不同形式的實踐來加強實踐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設立多種形式的實踐創(chuàng)新項目,以此為契機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入科學研究前沿,從而培養(yǎng)科研素質,提高實踐能力,啟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設立農業(yè)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心科研訓練項目,激勵學生自由自主進行創(chuàng)新探索,通過創(chuàng)新性實驗的設計和參與教師的課題來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精神、實驗設計和創(chuàng)新實驗能力。

(五)注重結合注重科研與教學的緊密結合,緊緊抓住現代生物學領域的發(fā)展主線,形成了一套獨立、完整又相互銜接的課程體系。充分利用課程組教師的科研優(yōu)勢,以科研項目為橋梁,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開發(fā)學生潛在的創(chuàng)造力,在自身專業(yè)的學習中產生新的知識生長點,為學科交叉打下基礎。同時不斷將前沿性實驗技術從科研上吸取過來,作為教學課上可進行的教學實驗。尤其是學生實驗設計的實驗課題,密接結合科研實際,為培養(yǎng)學生的研究能力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其目的是改革人才培養(yǎng)體系,解決本科生教育在基本技能訓練與發(fā)展創(chuàng)新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有效地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2]。三、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課程改革的核心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是課程建設的核心,課程建設和改革在任何時候都需要一支整體上優(yōu)秀的教師隊伍。強調名師和教授深入實踐教學第一線,把從事本科生實驗教學活動的工作量納入年終考核的重要指標,并作為晉升和評優(yōu)的基本條件。特聘教授和客座教授定期開設農業(yè)生物學選修課,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修課程,通過專家講課,學生能夠了解生物學發(fā)展的最新動態(tài),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實驗課程以小班方式平行進行,教師之間進行多方面的通力協作,互相交流學習、以保證教學質量。教學研究小組經常以研討和教學實踐的方式開展研究,把課堂上可能出現的問題集中起來,預先解決掉。發(fā)揮山東農業(yè)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師資方面的優(yōu)勢,農業(yè)生物學各門課程由教師和專家教授參與課程的研究與實驗教學設計,在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學習資源開發(fā)、教學評價改革方面積極開展各種合作。這種方式對課程建設、教師的教學水平提高和教學研究方面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通過幾年的建設,2010年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學團隊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團隊,這樣一支知識結構、學歷結構和學緣結構合理的教學團隊保證了課程建設的可持續(xù)性。資深教授參與實驗課程教學,建立實驗課程負責人制度,課程負責人全部為資深教授,主要負責課程教學質量、課程改革與建設。為了加強資深教授參與實驗教學的作用,采取不定期聽課制度,并且,集中討論生物學各實驗教學改革的進展與存在的問題,審議教學實施方案,以加強實驗教學改革的統籌、規(guī)劃和實驗督導。大部分實驗課的主講教師他們除了承擔實驗教學任務外,還承擔著相應學科的繁重的科研任務。這樣保證了主講教師知識的不斷更新與業(yè)務素質的不斷提高,保證了實驗教學與科研的緊密結合,以及實驗教學的先進性,對實驗課程改革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四、將教材建設作為課程改革和建設的關鍵

作為傳授知識的載體,教材體現高等教育發(fā)展和科研水平。課程組教師重視教材建設,積極吸收國內外先進的教學理念和課程內容,精心研究和選擇適合生物學專業(yè)的優(yōu)秀教材,農業(yè)生物學是覆蓋生命科學眾多學科領域的綜合性基礎課程。目前已出版的實驗指導書很多,但內容與其他學科重復交叉,不能體現專業(yè)特點和實際情況。為保證實驗教學正常有序的完成,率先編寫了一套簡明實用、適合農業(yè)生物類學生使用的《生物科學基礎實驗》特色實驗教材,將農業(yè)生物學各門課程有效銜接在了一起,把相應知識點作為生物學的骨架內容精煉濃縮化,為研究創(chuàng)新和實驗技能技巧訓練提供更多的教學依據,使學生掌握生物學的精髓,符合實驗教學實際和學生特點,教學效果顯著。教材編入了大量的綜合性、研究性和設計創(chuàng)新性實驗,供必修實驗和自選實驗。并且,綜合性實驗將農業(yè)生物學與生物防治、生態(tài)農業(yè)結合起來,使學生了解現代農業(yè)的發(fā)展,并把實驗設計和綠色農業(yè)發(fā)展結合在一起。對于沒有安排的實驗項目,有興趣的學生可以利用開放實驗室,自己設計實驗,有利于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為全面開設綜合性和研究性實驗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五、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作為課程改革和建設的傳媒

實驗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是學生掌握知識的關鍵所在,同時也是提高學生興趣的重點,生物學是一門交叉性、綜合性很強的學科,為在教學方法上突出“創(chuàng)新型特色”,課程組教師積極探索并堅持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以技術方法為主線,把本科生應掌握的技術分解與各門分課中[3]。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采取教師主講理論學生獨立實踐教師、學生共同討論再實踐(學生自主設計實驗)的方法。自主實驗設計:教師提出任務,學生獨立查閱資料,在教師的指導、點評與討論中完成實驗設計方案,并在教師指導下,利用本實驗室的各種條件完成自行設計的實驗,并對結果作出合理分析。討論式教學:通過討論設計實驗的思路以及實驗中遇到的問題,總結和提高實驗設計能力,通過互動的方式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這種互動交流起到了教學相長的作用,不僅對學生有益,還能夠促進學生深究以前模糊的問題,而且又能很好地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開放式教學:實驗室開放為學生進行自主實驗提供了有利的資源環(huán)境,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和時間進行實驗技能訓練,提高他們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能力。另外,積極采取多樣化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經常組織參觀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科研實驗室,配合教學內容,使學生得到更高更深層次的學習和認識,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自主學習和研究的熱情;開通網絡教學使交互式學習成為可能,信息化的實驗教學資源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種相互交流、信息共享、合作學習的環(huán)境,從而加強了師生間的交流;圖文并茂、聲形兼?zhèn)涞木W絡環(huán)境對于教育個性化的形成,對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對于促進教育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第6篇:秧歌舞教學范文

關鍵詞: 閱讀教學 “五注重” “五培養(yǎng)”

閱讀是對書面語言的感知、理解、鑒賞和吸收。長期以來,閱讀都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考試中閱讀也占有重大的比例。學生對閱讀往往興趣不高,考試得分也不甚理想,這固然有責于學生,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閱讀程度不夠的原因,閱讀太少是一個,閱讀不得法,尤其是重要的一個?!薄拔ㄓ刑貏e注重方法,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讀多寫固然重要,但是尤其重要的是怎樣讀,怎樣寫。對于這個‘怎樣’,如果不能切實解答,就算不得注重了方法?!边@里雖然是說學生要注重方法,才能有較好的效果,但作為教師,我們不能把責任歸咎于學生就一了百了,要知道,教師也起著很關鍵的作用,尤其在課堂教學中。為此我們要正視問題,特別注重方法,做到“五注重”、“五培養(yǎng)”。

一、注重課前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

課前指導主要體現在指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這一環(huán)節(jié)上。課前預習不是可有可無的,也不能流于形式,它對于保證教學內容的順利完成,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有重要作用,因此不容忽視,需要教師給予精心指導。

1.指導學生明確閱讀目標。目前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課前預習只是停留在讀課文、查字典、分段落,歸納段意這樣一個漫無目的的散漫式閱讀層次上。顯而易見,這種只了解皮毛,處在知與不知、懂與不懂之間的預習作用是有限的。現代心理學認為,在學習一開始就將學習目標明確地告訴學習者,引起他們的注意,遠比那種學習前后自始至終都不知道學習目標的效果要好得多。因此,在進行課前預習時,教師要指導學生根據單元教學要求、預習提示來確定閱讀目標,做到有中心、有重點、有目的。

2.指導學生正確閱讀的方法。閱讀方法有多種,主要指導學生運用精讀、速讀、略讀的方法,以便準確、迅速地獲取有效信息。這樣做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

二、注重引導析疑,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思考能力

學生在有目的的預習中,對課文有了自己的思考,但這些思考往往是混亂的,需要教師引導他們調整思維,學會析疑,并在析疑中形成新的思維方法。

首先,讓學生提出自己在預習中思考出的問題,教師適當補充學生未提及的問題,并指導解答。

其次,引導學生按整體―部分―整體的閱讀過程,深入鉆研,進一步剖析課文的內容和形式,理解文章寫了什么、怎么寫、為什么這么寫,深入理解文章的內在聯系,把握作者思路,體會文章中蘊涵的思想感情,體會謀篇布局的用心,以及語言文字運用的精妙,從而領悟讀寫規(guī)律,提高理解和表達能力。此時教師的作用重在引導學生進行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的分析;關注學生的思維過程,重錘敲打思維的滯塞、錯誤之處,引領學生自我疏導、自我糾正;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或文字表達能力,使他們的表達符合語言規(guī)范。

最后,因勢利導引導學生歸納課堂所得,總結學習規(guī)律、方法,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為課外閱讀運用打下基礎。

三、注重品味語言,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語感

文章以語言為載體。著名語言大師老舍說:“我寫文章,不僅考慮每一個字的意義,還考慮每一個字的聲音?!钡拇_,文章如果具有語言美,則讀起來流暢,聽起來悅耳。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審美鑒賞素質的培養(yǎng)為著眼點,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比較等方法發(fā)現課文的語言美,從而探求文章的內在美,使閱讀訓練活動生動活潑。如讀諸葛亮的《出師表》,我們能感受到文字中那種直切肺腑的深沉和凝重;讀曹操的《觀滄海》、《龜雖壽》,我們能感受古代英雄的慷慨豪邁。又如朱自清的《春》一文中:“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边@句話可從疊音詞的運用上去發(fā)現語言美:“偷偷地”寫出了青草生長的情態(tài)美;“嫩嫩”、“綠綠”寫出了青草長勢的情態(tài)美,“綠綠”還帶有濃厚的色彩美;“輕悄悄”、“軟綿綿”是從觸覺上寫出人們在柔和的春風吹拂下,在草地上愜意的感受,創(chuàng)造了一種優(yōu)美的意境美。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如能注重從語言入手引導學生進行感悟、品味,并輔以語言訓練的形式,持之以恒,便能使學生逐步形成對語言的敏銳、準確的感受能力,引領學生達到一種發(fā)現美,乃至追求美的更高的教學境界,使學生在朗讀中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

四、注重挖掘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素質

課堂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教師要對學生加強文學作品教學的審美性的培養(yǎng),充分發(fā)揮文學作品寓教于樂,以情感人,以美養(yǎng)“道”,以美悟“文”的審美功能,并使學生在美的熏陶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審美素質。

正如白居易《與元九書》所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闭Z文教學既是認知活動,又是情感活動。在整個閱讀教學過程中,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yǎng)都離不開情感的交融。情感是人們對作品中人或事物內在的感情抒發(fā)內心感受的一種真實體驗。六朝文論家劉勰在《文心雕龍?知音》中指出:“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披文以入情?!边@不僅說明了作者的主觀情感貫穿于文學作品之中,而且道出了讀者在文學作品鑒賞過程中應該通過語言材料感悟思想感情。特級教師高潤華講在《背影》時,情不自禁地攀住黑板的上緣,做出一副吃力的樣子,完成了一個極具震撼力的特寫鏡頭,感動得學生淚如雨下。他既讓學生體會到父愛的博大深邃,又誘發(fā)了學生的情感,進而使學生更深地理解了作品的深蘊。

可見,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善于從字里行間挖掘出美的情感、美的因素,通過有聲語言、肢體語言、板書等形式展現出來,并以此為導向去引領、啟迪學生進行思考――它為何而美?它美在哪里?只有這樣,語文教學才不失其人文性,學生的審美素質才會得到提高。

五、注重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前蘇聯教育科學院院士巴班斯基提出:“要自覺地選擇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結合地相互聯系地運用它們,以便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取得最佳教學效果?!币归喿x教學取得理想的效果,關鍵在于實施啟發(fā)式教學。在閱讀教學中,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可以采用發(fā)散思維、逆向設疑提問兩種方法。

發(fā)散思維也稱求異思維,主張人們解決問題的思路朝各種可能的方向擴散,求得多種正確的答案。其特征在于“發(fā)散”,常用的模式有聯想式、輻射式、跳躍式,沒有中間的分析及推理過程,直接抓住事物內在本質的東西,繼而以此為中心,呈放射狀散開。所以常常表現為突如其來,是不按普通邏輯步驟進行的,其內容也常極富創(chuàng)造性。運用發(fā)散思維進行閱讀教學,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從原文出發(fā),對課文中具有智能開發(fā)價值的情節(jié),讓學生調動自己的生活體驗去暢想。例如一位老師在教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要求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復述“冬日捕鳥”的內容。一名學生這樣說:“昨天晚上,鵝毛般的大雪從彤云密布的半空中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雪下了一整夜,次日放晴,石井欄和地面上,都蓋了一層皚皚厚雪,整個百草園變成了粉裝玉砌的世界。”接著描述了捕鳥的經過,少年魯迅的外貌,描繪了第一次捕鳥沒捕著的情境及第二次捕鳥的不同心情和神態(tài),這位學生最后說:“魯迅提著鳥籠,唱著歌兒,連蹦帶跳回到家,他告訴媽媽:他把小鳥捕著又放了,讓小鳥重獲自由?!边@真是一個大膽的想象。教室里頓時充滿了快活的氣氛。可見在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從文本出發(f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縱向、橫向的聯系與思考,并把各個思考點有機地聯成一塊,那么,學生不僅能更深層次地理解文本,而且能擴展自己的思維空間,并學會多角度思考問題,有此效果,教師何樂而不為呢?

逆向設疑提問是教學過程中常用的一種富有藝術生命力的教學方法,是啟發(fā)式教學中的一種重要形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有意提出與課文觀點不一致的問題,以制造矛盾,觸發(fā)學生的思維,最后去偽存真,統一認識。如在講授《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文時,我啟發(fā)學生思考:“本文說明了人處逆境利于成才,國無憂患易遭滅亡的道理,這在一定的條件下固然有道理,然而它絕非一條普遍真理,我們若從它的反面做一番思考,可以想到些什么呢?”經過思考,學生爭著發(fā)言。有的說:“逆境可以磨煉人的意志,能使人有所作為,但順境更有利于成才,成才的機遇更多。如同行船,逆水行船只要努力撐當然可以達到目的地,然而如果是順水行船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前進的速度則更快?!庇械恼f:“國無憂患易遭滅亡不太合乎現實,我國這幾年發(fā)展這么快,一是因為改革開放,二是因為沒有敵國外患。如果天天打仗,就不可能有發(fā)展?!憋@然,通過這一番思考,學生不僅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而且開啟了思路,有效地訓練了思維,提高了能力。

總之,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引導學生自覺樹立“大語文觀”,注重課前、課內甚至課后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指導,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尋求正確的閱讀方法,感悟文本中所蘊含的美。只有這樣,學生的閱讀能力才能不斷增強。

參考文獻:

[1]邢改萍.中國基礎教育改革論壇.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4.4.

[2]孫春成.給語文教師的101條建議.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6.

[3]孫春成.語文課堂教學藝術漫談.語文出版社,1998.7.

第7篇:秧歌舞教學范文

【關鍵詞】實驗教學初中物理創(chuàng)新能力

在中學物理教學改革中,當前最突出的問題是實驗教學薄弱。實驗教學的現狀與物理教學的性質、教育改革形勢的要求和作為基礎教育重要環(huán)節(jié)的地位很不相稱。因此,對于中學物理實驗的基礎地位與具體作用,有進一步認識的必要。物理學的實驗基礎、理論體系和研究方法,是現代科學和技術的基礎,它們在學生智能結構的發(fā)展中將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1中學物理實驗教學改革的對策

1.1更新觀念,重視教學實驗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常通過課堂演示或學生分組以及一些小制作、小實驗等實驗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穩(wěn)定的注意力、敏捷的觀察力、形象的思維能力和廣闊的學習興趣,發(fā)展智力起著不可代替的積極作用。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時代要求我們應更新觀念,從思想上徹底改變舊觀念,要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教育應從“傳統的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同樣道理,要培養(yǎng)高素質的優(yōu)秀人才,作為一位物理教師也要徹底改變那種“為實驗而實驗,為實驗而講實驗”的行為,特別是部分農村教師常以“實驗儀器缺乏”、“實驗設備差”老大難的問題來搪塞學生那種旺盛的求知欲,造成大部分學生的實驗能力差,知識面狹窄。教師一味強調學生背實驗,使部分學生呈現出一種“高分低能”的現狀,整體上很難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實驗作為物理學中一個中心環(huán)節(jié),我們應更加給予重視。

1.2認清實驗形式,打好實驗基礎

(1)精心設計,做好準備。一個好實驗,力求做到目的性強,安排合理、操作簡便、效果明顯直觀、富有啟發(fā)性,為此要精心設計好實驗內容,認真細致地進行準備,正確選用儀器,合理安排實驗步驟。

(2)操作規(guī)范,一絲不茍。教師的動作規(guī)范性,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操作過程中力求做到動作敏捷、自如、大方、干凈利落。如在初三電學實驗,初學階段學生很容易將電表“+”、“- ”號接反;初二天平的使用時加減砝碼,鑷口的凹邊應當朝上,待測物和砝碼都應放在砝碼盤的中央等。教師都可先示范再示范,培養(yǎng)學生科學、嚴謹、一絲不茍的好學風。

(3)表達準確,分析深刻。教學應將實驗中各個現象的實質、性質、結果做出正確的分析判斷。語言表達力求做到準確、生動、條理簡明、符合邏輯、富有 啟發(fā)。在實驗中要善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更輕松地總結歸納知識的內在規(guī)律。

1.3巧用實驗導入新課

實驗是在人工控制的條件下,對物理現象進行觀察、探索、研究,最后得出結論。運用實驗導入新課,能夠創(chuàng)設理想的誘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愿望,從而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如在進行“光的折射”教學時,教師將一根筷子插入水中,問:“筷子怎么彎折了?”學生會回答是因為光的折射,從而引入新課。有趣的實驗可把學生引入美妙的世界,看到大自然的美,可使學生思想活躍,信心十足,可以作為一節(jié)課無聲的開場白,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1.4擴展多變,努力嘗試

以往的實驗教學,教師常采用“告訴——驗證——實踐”的教學過程,這種教學過程僅是給學生傳授知識。然而科學是對知識的探求,駕馭科學的人就更應有探索本領。教師應努力嘗試以原有問題的源泉進行開拓、變型、可發(fā)散出多個有價值的問題,從而獲得“一題多練”“一題多得”之效果,以利溝通不同知識間的聯系,促成知識的遷移,從而有效地調動學生思維向廣闊、靈活、多方位發(fā)展,提高學生應變能力。靈活多變的實驗,可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安排于課上、課后或總復習中,教師如能創(chuàng)設類似的新穎、靈活、多變的問題于實驗教學中,則教學過程就會充實、生動,有利于促進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應變性的提高。

2邊教邊學邊實驗的教學課的課型

2.1將要求不是很高的教師演示實驗

經過適當改制可改為邊教邊學邊實驗課。學生有被動接受實驗結論變?yōu)橹鲃犹接懳锢韱栴}。學習積極性和自我意識大大增強。例如 : 在講大氣壓強概念時,就可以讓學生做一個簡單的實驗。找一根一端封閉的筆管,把筆管內的空氣吸出來,然后壓在嘴唇上,筆管不會掉下來。教師在這個時候設疑,讓學生思考這是為什么?接著在讓學生先用一個玻璃杯裝滿水,在用硬紙片蓋好并倒轉,硬紙片不會掉下來,經過以上二個小實驗,讓學生親自感受一下大氣壓的存在,老師在這個時候提出大氣壓這一概念,讓學生在實驗中掌握較難理解的概念、突破這一難點,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大氣壓這一概念,而且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望。

2.2將課本上的小實驗和一些實驗習題,改為邊教邊學邊實驗課

例如制作橡皮筋測力計的小實驗,可以配和“力的測量”進行邊學邊實驗的教學。再如用紙盒能將水燒開的小實驗、不透明物體的后面有影子、反復彎折鐵絲,彎折處會發(fā)燙等實驗習題,都可以配合新課教學作為學生邊學邊實驗的內容。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親自動手測量,計算自己登樓時的功率是多少?加深對功率這一概念的理解,對功率的單位也有了一些具體觀念,較好地解決了“功率”這一教學上的難點。

2.3課本上的學生分組實驗

實驗的驗證性的居多,但有的也可以改為探索性的學生邊學邊實驗課。有些基本儀器和操作方法在教學中學生已經掌握了,到學生分組實驗時就可以適當提高教學要求,這有利于知識的鞏固和思維能力、實驗能力的培養(yǎng)。例如初三“電磁繼電器”,我們就采用邊教邊學邊實驗的教學。在新課教學中不僅讓學生學會了電磁繼電器的原理,而且還讓學生熟悉和操作電磁繼電器。這樣,到學生 分組實驗時就增加了設計安裝溫度自動報警等實驗內容。再如初二學習的“質量的測量”及學生分組實驗“用天平稱物體的質量”,也采取同樣的邊學邊實驗的教學,都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3結束語

在初中課堂教學中,物理實驗是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主陣地,因此,實驗教學在整個物理教學中的地位就顯得越來越重要。在實驗教學中,教師不失時機地對學生中的標新立異的方法給予肯定、支持和幫助,鼓勵學生大膽地猜想和獨立地思考,并通過實驗否定錯誤的假設或修正不完善的猜想,從而使學生解決問題的勇氣、信心、毅力、科學的批判精神和創(chuàng)造力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第8篇:秧歌舞教學范文

關鍵詞:教育改革;中學物理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

從2001年的新課程改革到近年來的考試改革,我國的教育改革在不斷地碰撞、對峙和突圍中探索前行。在所有影響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因素中,教師的專業(yè)素質是關鍵因素之一。教育改革要求中學教師讀懂改革、踐行改革、研究改革、反思改革;教育改革要求物理教師不斷掌握新知識、培養(yǎng)新技能、開發(fā)新課程。這無疑給中學物理教師帶來了嚴峻的挑戰(zhàn)。明確教育改革背景下中學物理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以適應教育改革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迫在眉睫。筆者從以下三方面來探討物理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

一、中學物理教師的專業(yè)知識

1.物理學科知識

教師要有扎實的物理學科知識,包括力學、熱學、光學、電學等。物理作為一門自然科學,知識更新快。教師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才能完善自己的知識儲備。

2.物理教學知識

物理教學知識是物理學和教育學的特殊整合。教師要在掌握豐富的物理知識的基礎上,運用教學知識,把物理知識轉化到課堂教學中。物理教學知識包含了開發(fā)物理課程資源、物理教學設計、物理教學策略、物理教育評價等。

3.有關學生的知識

有關學生的知識是指在心理學的指導下,對學生學習物理的學習特征和學習背景的綜合理解。它要求教師了解學生學習物理的前概念等影響物理學習的因素,找出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點,并因材施教。

4.教師個人的實踐知識

教師個人的實踐知識就是教師的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學經驗能幫助教師處理好課堂中的突發(fā)狀況,特別是與學生間的沖突,保證教學的有效性。

5.其他學科知識

物理教師除了本學科知識以外,還應該廣泛涉獵其他知識。一方面,大綜合的考試形式,要求物理教師擁有全面的知識;另一方面,一位知識淵博的教師能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影響。

二、中學物理教師的專業(yè)能力

教師的專業(yè)能力是教師在掌握專業(yè)知識的基礎上,根據一定的教學經驗完成教學過程中各項教學任務的能力。中學物理教師應掌握以下幾項專業(yè)能力。

1.常規(guī)能力

作為教師應具備的常規(guī)能力包括:組織能力、觀察能力、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等。

物理作為一門探究性科學,對教師駕馭課堂能力、組織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班級教學、小組合作、個人獨立探究等教學組織形式,達成教學目標。

物理教師掌握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有助于物理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教師要利用多媒體工具,將抽象難懂的物理知識轉變成直觀形象的知識,刺激學生感官,幫助學生理解。

物理教師的語言表達除了要科學、嚴謹、準確以外,還要注意語言的藝術性和趣味性。

2.物理教學能力

物理教師的物理教學能力包括教學設計的能力、教學實施的能力、教學評價的能力、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物理實驗能力等。

教學設計、實施、評價的能力是開展物理教學最根本的能力。它要求教師能根據物理學的特點、物理課程的特性和課標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方案,運用適當的教學策略有效實施教學,進行反饋評價,改進教學。

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就是能利用物理學的思想方法(理想模型、理想實驗)解決實際問題的基礎能力。

物理實驗能力是指實驗設計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實驗演示能力、實驗數據分析能力、自制教具的能力等。教師通過指導學生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

3.教育研究能力

教師既是教育活動的實踐者,也是教育活動的研究者。教育研究能力是指教師在教育實踐的基礎上,靈活運用教育理論,研究日常教學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探究問題的本質,尋找物理教育教學規(guī)律、方法的能力。教育研究能力是“專家型”教師的必備能力。

三、中學物理教師的專業(yè)情意

教師的專業(yè)情意是教師對教育教學工作的感情,是教師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意識導向,是引導教師行為的內在指標。筆者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劃分中學物理教師的專業(yè)情意。

1.普遍教師專業(yè)情意

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具備的普遍的專業(yè)情意包括深愛教育事業(yè)、崇尚教師職業(yè)、關愛學生、全面發(fā)展、團隊意識、互助協作、嚴謹治學等價值觀和道德素養(yǎng)。這些都是構成優(yōu)秀教師的主要因素。

2.物理教師專業(yè)情意

物理教師要有科學的物理教學觀。在物理教學中體現科學的本質,承認科學的價值,明確科學的發(fā)展性,承認科學理論的多元性。教師應鼓勵學生提出質疑,培養(yǎng)思想自由的學生,這是物理教育的根本出發(fā)點。

我國的教育正處于轉型時期,中學階段的物理基礎教育無論在觀念、課程、教法還是評價上都表現出一種改革的傾向,而教師是改革順利進行的保障。因此,明確教育改革對中學物理教師的要求至關重要,它對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導向意義。

參考文獻:

[1]倪俊超,周青.英國科學教師在職培訓模式及課程內容評析[J].教育探索,2007(04).

第9篇:秧歌舞教學范文

摘要:舞蹈教學不僅僅是為了教給學生舞蹈技能和舞蹈知識,更是為了實現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本文根據高校舞蹈教學情況的觀察和調研,對高校學生的舞蹈教育現狀有了基本的了解,致力于通過完善舞蹈教學的改革,來實現舞蹈教學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

關鍵詞:舞蹈;教學;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

引言:我國的教育改革近幾年來在進行不斷的摸索,素質教育越來越成為學校教學的重點,舞蹈教學在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上體現出了明顯優(yōu)勢。舞蹈的極具觀賞性和超高的藝術感染力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有著積極的促進意義。對此,教育部門應該對舞蹈教學進行積極改革,充分實現舞蹈教學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功能。

一、舞蹈教學的特點

(一)舞蹈教學的藝術目標

在常規(guī)的舞蹈教學觀念中,舞蹈的教學目標就是對學生進行舞蹈動作和舞蹈技巧的教導。實則不然,舞蹈教學目標的關鍵點在于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身體條件、素養(yǎng)和藝術風格,不但要讓學生熟悉舞蹈動作,更要在舞蹈中加入一定的情感元素,讓舞蹈動作和情感進行結合,使學生感悟不同舞蹈形式和動作中帶有的不同情感升華,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藝術目標[1]。

(二) 舞蹈教學的藝術原則

舞蹈教學有一貫秉持的藝術原則,那就是鼓勵創(chuàng)新和潛移默化,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性。首先,教師要做好自我約束,以身作則,在舞蹈教學過程中做到情感投入,動作標準,從不懈怠;其次,教師在舞蹈教學過程中也要做到認真負責,對每一個舞蹈動作都要進行仔細觀察和指點,使學生在舞蹈動作的學習中不僅僅是對動作的重復,更是一次一次的感情升華和靈魂的感化;最后,教師要尊重舞蹈的開放性和包容性,不能抓住話語權不放,要鼓勵學生放手創(chuàng)新,敢于發(fā)表意見和想法,這樣才能做舞蹈對學生靈感的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舞蹈技巧的同時,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也得到一定的培養(yǎng)。

二、舞蹈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

(一)提高舞蹈教學的專業(yè)水準

舞蹈教師是舞蹈的主要教學者,教師指導和帶領是學生學習舞蹈的重要抓手。所以舞蹈教師的專業(yè)水準對于舞蹈教學的效率和教學目標的達成有決定意義。教育部門和校方要注重水準專業(yè)的舞蹈教師的培養(yǎng),還要聘用專業(yè)的舞蹈教師,保證教師的整體水平。同時,為了教師教授的內容能夠跟上時展,能夠掌握學生的思想,學校方面應該定期組織舞蹈教師參加培訓,完善舞蹈教師的知識系統,提升教師的專業(yè)能力,進而提高舞蹈教師的教學能力。

(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學校要對舞蹈教師提出全新的考核標準,來刺激舞蹈教師教學方法的不斷創(chuàng)新。對比其他學科的教學,舞蹈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需要教師對舞蹈動作進行親身示范,并且對學生進行監(jiān)督和指點。單單是理論知識的講授不足以滿足舞蹈課堂的需要,學生沒有親自實踐,舞蹈教學就會變成紙上談兵。這給舞蹈教師的教學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需要舞蹈教師對課程進行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的合理編排,培養(yǎng)學生舞蹈能力的同時不能丟了對舞蹈文化淵源的了解。學校可以根據這兩點的合理分配情況對舞蹈教師進行能力考核。

(三)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舞蹈教學內容的合理編排是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重點,舞蹈教師需要遵循新課改的要求,讓學生作為舞蹈課堂的教學主體,不斷展示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鼓勵學生勇敢表達自己的看法,再把學生的想法反作用于舞蹈課程教學內容的編排,爭取每一堂舞蹈課都是學生需求的體現[2]。另外,舞蹈教師還需要注重教學場地的安排,要充分合理的對學校已有場地和設施進行利用,通過相關輔助設施(像綢帶、健身球、圓環(huán)等等)的使用培養(yǎng)學生對舞蹈的美感感悟,開發(fā)學生的學習探索能力。不同的W生的身體素質和身形體態(tài)不同,課堂表現能力也就存在一定差異,因此教師不能對學生籠統評價,對學生的表現評價應該更加客觀和實事求是。

(四) 新渠道的利用

近些年舞蹈不但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視,也在社會中廣泛流行。學??梢酝ㄟ^新型渠道的開發(fā)完善舞蹈教學的改革,比如現下流行的微博、微信的公眾平臺,可以把優(yōu)秀的舞蹈內容通過平臺推送的方式分享給學生,并附帶一些教學方法,讓學生可以在課后生活中進行舞蹈訓練。

三、 舞蹈改革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的重要性

(一) 有利于學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

人的自信心產生于自身的心理認可和他人的情感認同,是綜合素質形成的必備條件。飽滿的自信心可以促使健康的心態(tài)和優(yōu)異的心理品格的形成,是自身潛能得以不斷開發(fā)挖掘的前提。舞蹈教學對于學生自信方面的培養(yǎng)成效顯著,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的要點是興趣的刺激。舞蹈是一項對體能、模仿能力、理解能力均有一定要求的活動,對比于過去枯燥的舞蹈課堂教學,教師應該對教學方式積極改進,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著力點。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下意識的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成功的導入是成功的課堂的一半,教師通過情境教學創(chuàng)設相關情境,采用輕松悅耳的音樂對學生進行情境導入,搭建愉快和諧的課堂氛圍,增加學生參與的積極性[3]。例如:在學習《雨趣》這個舞蹈的時候,可以通過雨落的聲效對學生進行引導,創(chuàng)設正在下雨的情境,讓學生們自己開發(fā)雨天愉快玩耍的動作表現,擺脫課堂的束縛,積極表達自我,加上教師的認可,對學生自信心的提高很有效果。

另外還可以借助舞蹈課堂小游戲和學生對教師的情感認可進行自信心的培養(yǎng)。游戲的時間不長但是效果不小,通過娛樂性的小游戲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通過教師的鼓勵和夸獎逐漸形成學生對自身的認可,從而達到自信心的提高和自信素質的形成。

(二) 有利于學生想象力的開發(fā)

想象力就是人們常說的形象思維,是人對腦海中對已有事物的想象加工。舞蹈之所以能夠種類繁多并且還在不斷發(fā)展,離不開舞者天馬行空想象力,就像楊麗萍的《雀之靈》,通過對孔雀形態(tài)的表演,想象孔雀各種形態(tài)的細節(jié)和情感的表達,創(chuàng)造出絢爛的舞臺表演。同樣,舞蹈的教學能夠幫助學生進行想象力的開發(fā)。學生的優(yōu)越生活環(huán)境保留了他們的活潑好動,敢于想象、充滿好奇心的狀態(tài),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這種特點進行不斷的引導和啟發(fā),把學生單純的好奇心轉化成無限的求知欲。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對周邊事物的細致觀察進行自主探究,充分發(fā)揮想象空間,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舞蹈故事,打開無限的想象力大門。

(三) 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形成

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學生能夠不斷解決新問題、迎接新挑戰(zhàn)的必備素質。創(chuàng)造性思維可以說是起源于模仿。而舞蹈教學的主要部分正是學生對于教師舞蹈動作的模仿,學生通過動作的重復和不斷熟練,不斷理解舞蹈動作的要點,從而進行對新的動作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這樣一個過程就是舞蹈對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的過程。

結論:舞蹈教學不但可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氣質和涵養(yǎng),還可以引導學生身心積極健康發(fā)展。所以舞蹈教學改革不但是教育改革的要求,同時也是提高整個社會公民綜合素質的重要舉措。舞蹈教學改革要充分發(fā)揮舞蹈教學的互動性和實踐性,加強師生溝通,給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提供一定保障,從而為高校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封霓. 舞蹈教學中學生藝術表演力和綜合藝術素質的培養(yǎng)[J]. 北方文學(下旬),2017,03: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