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少課時下的計算機基礎公共課教學改革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通過對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存在問題的分析,提出一些改革建議與措施。通過近2年的實踐,改革建議與措施發(fā)揮了較好的作用,對提高計算機基礎的教學質量,起了良好的作用。
【關鍵詞】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
一、緒論
隨著“卓越計劃”等教學改革的推進,大學四年的總教學學時被大大壓縮,計算機基礎的學時也由56學時壓縮到40學時。這樣按照原來的教學計劃進行教學,教學效果肯定不好。同時,隨著計算機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計算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已經(jīng)深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對計算機知識的要求則越來越高,這樣對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進行改革的迫切性顯得越來越重要。
二、現(xiàn)狀
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經(jīng)過多年的發(fā)展,為計算機知識的普及做出了重要貢獻,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學生的需求變化,原來的教學計劃與學生的需求之間出現(xiàn)一些矛盾,解決好這些問題,對提高教學質量有很重要的意義,也是教學改革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1)教學內容與教學課時的矛盾隨著“卓越計劃”等教學改革的推進,四年的教學學時被大大壓縮,計算機基礎的學時也由充裕的學時壓縮到很少學時。計算機基礎的教學內容多與教學課時少的矛盾日益突出。計算機基礎的知識點很多,需要講授的內容很多,而教學課時相對有限,教師不可能在有限的學時內把所有的知識點都進行詳細的講解。處理好教學內容與課時的矛盾,對于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2)理論與實踐教學的矛盾計算機基礎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它同時包含理論教學環(huán)節(jié)與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正確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對于提高計算機基礎的課程教學質量有很重要的作用。由于課時和硬件環(huán)境的原因,導致計算機基礎沒有足夠的實踐的機會。計算機基礎多為大班授課,教師需要批改大量的學生作業(yè),同時需要指導大量的學生進行實驗,由于指導教師與學生數(shù)量的不匹配,導致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實驗時很難保證教學質量。(3)學生基礎的參差不齊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面臨的學生來源廣泛,一些學生來源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一些同學來源經(jīng)濟欠發(fā)達地區(qū),這樣會帶來學生的計算機水平高低不一。一個班中有的同學編程、計算機操作都有些了解;另外一些同學根本沒有接觸過電腦,對于水平不一的學生采用同一套教材、教案來進行教學肯定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需要教師根據(jù)實際情況因材施教。
三、改革措施
(1)把微課形式引入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微課是一段時長較小的一段視頻,視頻內容根據(jù)教學內容的變化進行調整,把計算機基礎課程的重點、難點等知識點制作成微視頻的形式,以圖文并茂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學習,既保證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也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1][2]。計算機基礎知識點很多,教師可以把知識點進行梳理與細化,把重點與難點挑選出來,一個知識點制作成一個微視頻。通過長短不一的數(shù)分鐘的微視頻完成一個知識點的講解,使計算機基礎知識變得簡單易學。而且微課以視頻文件的形式保存在計算機設備上,文件一般很小,非常適合學生通過計算機網(wǎng)絡或者手機來進行學習。微課的播放也非常方便,在實踐操作課上,學生根據(jù)需要可以有選擇性的播放微課視頻,講解一次沒有領會的可以再播放一次,課后自學也起到了很好的復習作用。通過微課形式的視頻學習,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能夠很快掌握了知識要點,對于那些學習能力稍差的學生,將微課視頻作為課后教學資源,隨時進行輔導學習,以完成難點知識的掌握與實例操作的演示。(2)構建新型的互動型教學模式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學理論、學習理論指導下的教學活動進程的穩(wěn)定結構形式[3]。教師根據(jù)現(xiàn)代教育思想、教學理論為指導,采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和資源,正確處理教學中教師、學生、教材、教學媒體四者的關系,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構建“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模式。在教改前的計算機基礎教學中,課堂教學主要以“PPT”的講授式教學方法為主,通常采用的是“引入概念-解釋概念-舉例說明”的教學模式??雌饋硭坪跏褂昧爽F(xiàn)代化教學手段,但是以教師的講授為主,采用“灌”的方式,學生被動式學習,不能很好地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難以完成互動型教學任務。而采用教師提出問題,教師和學生一道共同解決問題,最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歸納分析的教學模式,把“以問題為中心,采用任務項目驅動”的指導思想貫穿于實際教學中,使學生成為教學活動中的主體,能有效地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3)進行分層次分類教學由于學生來源的差異性,大一新生的計算機應用水平參差不齊,由于學生的起點不一樣,所以在進行教學時,不能采用“一刀切”的做法,用一套固定的教案進行一刀切式教學。在新手入學后,組織全校的學生進行摸底與課程達標測試。根據(jù)測試結果,把全部學生分成不同等級,把所有學生等分成不同小組,每個小組都由優(yōu)秀學生、中等學生以及基礎較差的學生組成。對特別優(yōu)秀的同學給予部分免修但參加期末考試,這部分同學在上理論課時可以免修,但上機實踐課需要參加,其余的同學,理論與實驗課均需要參加。這樣在進行實踐環(huán)節(jié)操作時,特別優(yōu)秀的同學可能遇到的問題較少,而且實踐操作的較快,特別優(yōu)秀的同學完成后,可以幫助同小組的其他同學,一方面鍛煉了優(yōu)秀同學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解決了以往實驗課不同水平的同學完成實驗的進度不一的問題。這樣就能較好的滿足了不同層次同學的需求,完成對新生的計算機基礎的教育,較好地實現(xiàn)了分層次分類教學[4]。(4)任務驅動,綜合項目與畢業(yè)設計相結合以前,在給學生講授完計算機基礎課程后,在大四學生做畢業(yè)設計的時候,寫畢業(yè)論文時,仍然在排版等格式上存在很多問題。因此,現(xiàn)在的改進做法是在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臨近結束之時,指導學生做一個綜合項目,包括拼寫、插入圖片、添加圖表、段落、章節(jié)組織以及最后生成目錄等進行全面的訓練,最后達到能夠提交一篇符合要求的畢業(yè)論文,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基本能寫出合格的畢業(yè)論文。(5)開展計算機基礎的考試改革計算機基礎的考試傳統(tǒng)的方法是在課程結束后,用一張試卷來進行測試。改革后的計算機基礎考試是在考試紙筆的基礎上,增加了上機考試,改變了以前用筆試結果作為唯一評價依據(jù)的單一評價模式,增加了信息技術操作速度與實際應用能力等實踐操作題,這樣一方面檢查了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另一方面也考核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使得期終考試的測試更加全面、更加準確。
四、結語
現(xiàn)在,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計算機知識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而且影響到社會的所有行業(yè),波及到所有人的工作與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隨著入學新生的計算機水平的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水平的差異性也表現(xiàn)出來。同時,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計算機基礎的課時也在減少,如何根據(jù)學生的水平與計算機基礎教學面臨的實際問題探索出符合計算機基礎教育的新途徑,在有限的學時數(shù)里面,提高教學水平,改革教學方法,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培養(yǎng)出更多更好的優(yōu)秀人才,是擺在每個計算機基礎的老師面前的一個艱巨的任務。
參考文獻:
[1]尋素華.淺析微課程開發(fā)在校內外的應用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3(9):123-126.
[2]周青政.微課程的內涵、特征及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3(11).
[3]BruceJoyce,etc.教學模式[M].荊建華譯.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2.
[4]馮博琴.計算思維: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的第三個里程碑[J]中國計算機學會通訊,2013[7],13-17.
作者:許昌滿 魯彥 單位: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工程創(chuàng)新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