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科期刊級別分類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統(tǒng)計源期刊 部級期刊 省級期刊
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shù)據(jù)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tǒng)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yōu)秀期刊)、知網(wǎng)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EI 工程索引(美)、CA 化學文摘(美)、SCI 科學引文索引(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shù)據(jù)庫(日)、Pж(AJ) 文摘雜志(俄)、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文摘雜志
《Journal of Rare Earths》由中國稀土學會和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主辦,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承辦,北京大學協(xié)辦,北京大學徐光憲院士任主編,是報道稀土理論研究和應用技術的稀土類綜合性學術刊物。
《Journal of Rare Earths》主要報道有關稀土化學與濕法冶金,稀土金屬學與火法冶金,稀土新材料,稀土固體物理與固體化學,稀土應用研究,稀土分析檢測;稀土地質、礦物和選礦等方面的學術論文、綜合評述、研究快報、研究簡報。
《Journal of Rare Earths》是世界上唯一一本專門報道稀土基礎理論和應用科學研究工作的英文版科技期刊,刊登有創(chuàng)新內容、實驗數(shù)據(jù)較完整且學術水平較高的研究成果及熱點研究領域的領先成果的首發(fā)論文。
綜合評述、學術論文、研究快報、研究簡報
地址:北京新街口外大街2號中國稀土學報編輯部,郵編:100088。
(1)論文題目(中文不超過20字,英文題目不超過200個字符),以簡明、確切地反映論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為原則,應避免出現(xiàn)非公用縮寫詞、字符、代號,盡量不出現(xiàn)數(shù)學式、化學式,如有副標題,中間用“:”分隔。
(2)論文作者署名一般不應超過6位,作者工作單位不同,以上角標1,2標示。工作單位應使用正式全稱;書寫格式依次是工作單位、機構、所在系,單位所在地(城市名)和郵政編碼,國別。
(3)論文文摘:中文文摘200~300字左右,英文文摘長度不超過1,500個英文字符或者150個英文單詞,也不宜過短。主要表達文章中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內容,應含有目的、方法、結果等要素,方法中可有主要的原理、邊界條件,使用的主要設備、儀器,結果主要是指使用文中的研究方法所得到的研究結果,結論中可有成果或應用情況;應以文字敘述為主,簡明扼要,信息具體,避免使用公式,嚴禁使用圖和表;不應使用非公知公認的符號;不應有自我評價;不應有正文中未涉及的內容。英文文摘在時態(tài)上多采用一般現(xiàn)在時和一般過去時(盡量少用現(xiàn)在完成時和過去完成時)。用一般現(xiàn)在時來說明研究的目的、內容、結果和結論等;用一般過去時來描述作者過去某一時刻(時段)的發(fā)現(xiàn)、某一研究(觀察、調查、實驗等)的過程。盡量不介紹研究的背景以及未來的計劃。
(5)引言要求200~400字。內容可以包括研究的目的、意義、主要方法、范圍和背景等,應開門見山,言簡意賅,不要與文摘雷同,應避免公式推導、圖表和一般性的方法介紹,引言部分不編序號,“引言”二字省略。
(6)正文內容應有創(chuàng)新,主題明確,論據(jù)充足,層次清楚,文字簡練,數(shù)據(jù)可靠,圖表清晰;使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
(7)圖表標題要求有英文標題對照,圖表中的文字須用英文表示,圖應具有自明性,切忌與表以及文字表述重復;圖要求大小適中,線條均勻,主輔線分明。照片灰度對比清晰,須加上比例尺。文中附表應具有自明性,切忌與插圖以及文字表述重復;一般采用三線表,必要時可加輔助線;表項目欄中的量和單位應齊全,應當采用量與單位相比的形式,如m/kg,cB/(mol•dm–3)。
(8)數(shù)學式和反應式等可另行起排,并用阿拉伯數(shù)字連續(xù)編號(序號加圓括號),右頂格排;需斷開,用2行或多行表示時,最好在=,+,―等符號之后斷開;反應式反應條件應用比正文小1號的字符標注于反應關系符號的上下方。
量的符號一般用單個拉丁字母或希臘字母表示(必要時加上下角標),采用斜體(pH例外;角標除變量外,一般用正體);單位符號一律采用國際符號,用正體;化學元素符號用正體。(9)結論是論文的主要結果,論點的提煉與概括,應準確、簡明、完整、有條理。
(10)參考文獻主要選擇已公開發(fā)表的近期文獻(以連續(xù)出版物為主,盡量避免引用圖書),總數(shù)量以15以上篇為宜,使用的他人研究成果包括觀點、結論、數(shù)據(jù)、公式、表格、圖件、程序等,必須一一注明原始文獻的出處,不使用未經(jīng)親自閱讀過的二次文獻;所有使用過的文獻應該在文后全部按文獻標注規(guī)范詳實列出,避免遺漏和錯誤,無論中外署名、一律姓前名后.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863Program) | 53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973Program) | 34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1274299) | 13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0774140) | 13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976002) | 10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1204292) | 10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2006CB601104) | 9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2013CB921800) | 9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174184) | 9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2010CB732300) | 8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428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 | 299 |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 | 164 |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 | 94 |
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 | 57 |
國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 | 55 |
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 | 48 |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自然科學基金 | 39 |
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 | 28 |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 | 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