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東巖山公園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法定代表人:徐維勝,該局局長。
委托人:王穎,該局干部。
委托人:顧先平,北京尚公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一審原告):煙臺長城科工貿(集團)公司。住所地:山東省煙臺市解放路185號。
法定代表人:盧國慶,該公司經理。
委托人:方曉梅,康達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人:鐘煒,康達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一審原告):煙臺龍晴建設開發(fā)公司。住所地:山東省煙臺市解放路185號。
法定代表人:盧國慶,該公司經理。
上訴人山東省煙臺市國土資源局(原山東省煙臺市土地管理局,以下簡稱煙臺市土地局)不服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對煙臺長城科工貿(集團)公司(以下簡稱長城公司)、煙臺龍晴建設開發(fā)公司(以下簡稱龍晴公司)訴其土地行政處罰決定一案作出的(2000)魯行重初字第1號行政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由審判員岳志強擔任審判長,審判員馬永欣、甘雯參加評議的合議庭,于2001年11月15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書記員王達擔任記錄。上訴人煙臺市土地局委托人王穎、顧先平,被上訴人長城公司、龍睛公司法定代表人盧國慶,委托人方曉梅、鐘煒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舉證并經庭審質證,認定以下事實:1992年9月13日,長城公司在山東省煙臺市城鄉(xiāng)建設委員會(以下簡稱煙臺市建委)牽頭組織的綜合開發(fā)建設公開招標活動中,取得了開發(fā)招標地幅的資格。1992年9月23日,長城公司與煙臺市土地局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有償出讓合同書》(以下簡稱《合同書》),合同約定:甲方(煙臺市土地局)向乙方(長城公司)提供的土地條件為“五通一平”,土地達到“五通一平”時,乙方向甲方繳納全部土地出讓金,甲方收到乙方支付的全部出讓金后10日內,依照規(guī)定辦理土地登記手續(xù),核發(fā)《國有土地使用證》,乙方在取得該地幅《國有土地使用證》之日起27個月內完成全部規(guī)劃建設工程等內容。1993年10月17日,煙臺市建委召集有煙臺市土地局等有關單位參加的會議,形成了《關于龍晴大廈建設問題的會議紀要》,決定成立龍晴公司,隸屬于長城公司,主要從事大廈的建設、開發(fā)和銷售工作。1994年3月17日,煙臺市土地局向長城公司核發(fā)了煙國用(94)字第61號《國有土地使用證》。之后,煙臺龍晴大廈籌建處曾先后三次向煙臺市建委行文,要求盡快辦理地幅交接工作。并于1995年初在部分移交的土地上動工建設龍晴大廈一期工程,即附樓。1997年12月30日,建設工程地幅內的開關廠車間拆除,實現了《合同書》中規(guī)定的“五通一平”。1998年4月1日,山東省煙臺市房地產開發(fā)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煙臺市開發(fā)辦)、山東省煙臺市城市建設拆遷安置辦公室(煙臺市拆遷辦)與龍晴公司簽訂《土地拆遷交接協議書》,受讓土地至此全部交付完畢。在此之前,主樓工程沒有動工。1999年6月30日,煙臺市土地局作出煙土監(jiān)字(1999)第1號《土地違法案件行政處罰決定書》,以長城公司未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內完成工程建設為由,決定無償收回該公司受讓的822107平方米的國有土地使用權。長城公司、龍晴公司對處罰決定不服于1999年7月12日向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為了履行合同,長城公司曾數次向煙臺市建委行文,要求盡快完成拆遷工作,交付中標土地,以期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內完成建設任務,且在部分中標地幅拆遷完畢的情況下,即進行了部分開發(fā)和建設,完成了附樓的建設工程。由于煙臺市土地局未能及時向長城公司提供達到“五通一平”條件的地悟,致使長城公司未能在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證》后的二十七個月內完成全部建設任務。1998年4月1日,煙臺市開發(fā)辦、煙臺市拆遷辦與龍睛公司三方簽訂的《土地拆遷交接協議書》中載明“現龍晴大廈項目區(qū)內拆遷已全部完畢并在協議簽訂之日將該地塊正式移交乙方使用”。上述協議證明煙臺市土地局向長城公司提供達到“五通一平”條件地幅的時間應為1998年4月1日。按照合同中完成建設工期為27個月的約定,龍晴大廈完成的最終時間為2000年6月。1999年6月30日,原煙臺市土地局作出的處罰決定中認定長城公司未按出讓合同約定的期限開發(fā)利用土地,并作出無償收回出讓土地的行政處罰,屬于認定事實不清、主要證據不足。
長城公司、龍晴公司關于被告嚴重違反《合同書》,并提出判令被告承擔因其違約給原告造成的一切損失的訴訟請求,因不屬于行政訴訟的范疇,長城公司、龍晴公司可另行起訴。
龍睛公司是為開發(fā)建設龍晴大廈專門成立的項目公司,行政處罰決定對該公司的權益有實際影響,因此,應當認為龍晴公司具有原告的訴訟主體資格。上訴人認為龍晴公司不具有原告訴訟主體資格的主張難以成立,不予支持。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二)項第1、5目之規(guī)定,判決撤銷原煙臺市土地局煙土監(jiān)字(1999)第1號土地違法案件行政處罰決定書,一審案件受理費100元由煙臺市土地局負擔。
煙臺市土地局不服該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稱:一審法院認定1998年4月1日《土地拆遷交接協議書》有效是錯誤的。被上訴人按照出讓合同約定的程序申領了土地使用證,證明長城公司接受了達到“五通一平”條件的地幅。長城公司已于1998年12月30日被注銷營業(yè)執(zhí)照,不具備繼續(xù)開發(fā)的主體資格。龍睛公司不是行政處罰行對人,不具有原告資格。上訴人收回土地使用權有法律、法規(guī)依據,一審法院判決有誤。
被上訴人長城公司、龍晴公司辯稱:長城公司雖然于1994年3月17日獲得《國有土地使用證》但直至1998年4月1日才全部接受該幅土地。一審法院對何時交付“五通一平”土地的認定正確。龍晴公司具有行政訴訟主體資格,其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一審法院判決正確,應予維持。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經庭審質證,認定被告提供的有效證據有:煙臺市建委發(fā)給長城公司的《中標通知書》;煙臺市土地局與長城公司簽訂的《合同書》;煙臺市土地局煙土地〔1993〕432號《對中國長城公司建設煙臺龍晴大廈申請使用國有土地請示的批復》;煙臺市土地局為長城公司核發(fā)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證》;煙臺市開發(fā)辦、煙臺市土地局、煙臺市第三拆遷辦公室、長城公司四方簽訂的《煙臺市迎賓路南首(東側)龍晴大廈招標土地交付使用書》;煙臺市開發(fā)辦《證明》;《行政處罰聽證筆錄》;煙臺市土地局煙土監(jiān)字(1999)第1號《土地違法案件行政處罰決定書》。
認定原告提供的有效證據有:煙臺龍睛大廈籌建處1994年6月1日關于要求盡快辦理龍晴大廈建設地幅交接工作給煙臺市建委的報告;煙臺市建委簽發(fā)給長城公司的《中標通知書》;煙臺市開發(fā)辦、煙臺市拆遷辦、龍睛公司三方簽訂的《土地拆遷交接協議書》;煙臺市建委第31期《關于龍晴大廈建設問題的會議紀要》;煙臺龍晴大廈籌建處給煙臺市開發(fā)辦《關于龍晴大廈地幅問題的申述》。
以上證據隨案移送本院,經審查,可以作為認定本案事實的根據。
合議庭經庭審質證對本案以下有爭議的事實進行了審查:
關于何時把“五通一平”的土地交付給長城公司、龍晴公司的事實。上訴人向一審法院提供了煙臺市土地局、煙臺市房地產開發(fā)辦、煙臺市第三拆遷辦公室與長城公司簽署的《煙臺市迎賓路南首(東側)龍晴大廈招標土地交付使用書》,以證明長城公司已于1993年3月1日接受了土地。長城公司、龍睛公司則向一審法院提供1998年4月1日龍睛公司與煙臺市開發(fā)辦、煙臺市拆遷辦簽訂的《土地拆遷交接協議書》,以證明1998年4月1日長城公司、龍晴公司才實際全部接受該幅土地。根據煙臺市土地局提供的煙臺市房地產開發(fā)辦關于全部移交土地《證明》的內容顯示,在該地幅內的煙臺開關廠車間于1997年12月30日才拆遷完畢。庭審中,上訴人對此證據內容表示認同。上訴人提供的《煙臺市迎賓路南首(東側)龍晴大廈招標土地交付使用書》,不能證明已于1993年將“五通一平”的土地交付長城公司、龍晴公司。因此,對該證據本院不予認定。
關于長城公司是否被工商機關注銷登記的事實。在本院二審庭審過程中,法庭就案卷中一審法院調取的有關對長城公司被注銷登記的事實,要求當事人進行質證,雙方當事人均表示對該證據不了解,也沒有提出新的不同證據。本院委托山東省煙臺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該事實進行調查取證表明,長城公司于1998年12月28日被山東省煙臺市開發(fā)區(qū)工商行政管理局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但長城公司沒有申請過注銷登記,煙臺市開發(fā)區(qū)工商行政管理局也未對該企業(yè)注銷登記。
本院認為,煙臺市土地局依職權對長城公司有償使用國有土地實施監(jiān)督檢查,符合有關法律規(guī)定。根據煙臺市開發(fā)辦、煙臺市拆遷辦、龍睛公司三方簽訂的《土地拆遷移交協議書》,可以證明龍晴大廈工程建設地幅達到“五通一平”的交付時間為1998年4月1日,煙臺市土地局認為長城公司取得《國有土地使用證》之日為“五間一平”地幅交付時問的證據不足。按照合同中完成建設工期為27個月的約定,龍晴大廈完成的最終時間為2000年6月。1999年6月30日,原煙臺市土地局作出的處罰決定中認定長城公司未按出讓合同約定的期限開發(fā)利用土地,并作出無償收回出讓土地的行政處罰,屬于認定事實不清、主要證據不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的有關規(guī)定,長城公司于1998年12月28日被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該公司由此喪失了從事經營活動的行為能力,但并不意味著該公司的終止,在該公司被依法注銷登記之前,其認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有權以自己的名義提起訴訟。
龍晴公司系專門從事龍晴大廈建設的項目公司,并取得了山東省煙臺市規(guī)劃局核發(fā)的《工程建設規(guī)劃許可證》和煙臺市建委核發(fā)的《工程建設開工許可證》。煙臺市土地局作出的煙土監(jiān)字(1999)第1號處罰決定對龍晴公司的權益有實際影響。煙臺市土地局稱長城公司被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龍晴公司不是行政處罰相對人,非適格原告的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一審法院對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審查,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zhèn)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的有關規(guī)定,土地管理部門與土地使用者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行為,屬于土北管理的一種方式。土地使用者認為土地管理部門違反合同的約定并請求賠償,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有關規(guī)定。一審法院認為被上訴人提出的賠償請求不屬于行政訴訟的范疇,缺乏法律依據。但煙臺市土地局與被上訴人長城公司簽訂的《合同書》中,未約定達到“五通一平”條件的地幅交付的具體時間,被上訴人提出上訴人違反合同約定應承擔賠償責任的請求缺乏事實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條第(二)項第1目、第六十一條第(三)項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十六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持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00)魯行初字第1號行政判決,即撤銷原山東省煙臺市土地管理局煙土監(jiān)字(1999)第1號《土地違法案件行政處罰決定書》;
二、 駁回煙臺長城科工貿(集團)公司、煙臺龍晴建設開發(fā)公司的賠償請求。
舊有模式亟需改進
山東電力檢修公司成立于2012年5月,其前身是成立于2001年的山東電力超高壓公司,主管全省交流500千伏及±660千伏直流輸變電設備;管理29座500千伏變電站,1座±660千伏直流換流站,管轄超高壓線路6000公里。公司目前直管電力生產管理及技能人員1000余人,在濟南、淄博、青島、臨沂、濟寧、煙臺等地建有分部。當前每個分部都設有相應的變電運維班、線路運維班等班組,人員分布比較分散,且員工普遍年輕,生產經驗和相關生產知識十分缺乏。為此公司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編寫、購買培訓教材,并采取“普調考”模式對員工學習狀況進行摸底考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隨著活動的不斷開展,我們發(fā)現這種培訓方式還存在著幾個需要改進的地方:
試題庫利用率低,管理難度大。公司自成立以來,根據生產實際對市面上的試題進行了長期精簡和完善,逐漸形成了一套適用于超高壓公司所轄8個專業(yè)的培訓試題庫,但是現在該試題庫缺少良好的維護、查看和使用環(huán)境,試題庫管理難度增大。
培訓課件亟需整合。目前市面上針對超高壓管理的相關課件較少,公司的培訓課件主要來源于廠家提供的一手資料,或由經驗豐富的老師傅自行整理,這部分課件一方面貼合公司生產實際,且多針對具體設備型號或缺陷進行講解,有很強的針對性,另一方面大多數課件結構不同,語言現場性強,需要有一個良好的課件管理系統將課件內容整合、完善起來,以利于不同地域的專業(yè)人員互相學習和提高。
培訓考試實效性較差。目前公司考試多采用“異地集中,試卷統一下發(fā),同時開考,密封閱卷”方式,為保證考試公平性和連貫性,還要求同一專業(yè)人員須集中在一個時段內參加考試,而受超高壓電網運行的重要性影響,大部分考試無法按時按期開展;而且,受各方面影響,部分考試的公平性和真實性屢受質疑,考試開展范圍不斷縮小。
考試結果統計困難。公司人員基數巨大,生產設備可開放性差,外出到廠學習費用高,而受公司生產方式影響,無法經常進行集中授課,且該部分人員的培訓考試統計結果目前無法錄入ERP系統,影響了該部分人員的考試學習及效果評估。
基于以上幾個方面的考慮,公司認為應該采取項目開發(fā)模式,建設一套能夠進行全體人員培訓管理,全面滿足培訓工作的各項需求,且能夠進行試題庫整理、試卷組設、網絡在線考試,網絡在線學習、現場考試監(jiān)督等功能的培訓系統,以進一步提高培訓工作的效率和質量,為人才開發(fā)和培養(yǎng)提供更好的平臺。
推進方案落地執(zhí)行
目前國內很多電力企業(yè)在使用遠程培訓系統或遠程考試系統,但就實際考察情況來看,其所采用的考試、培訓系統設計均較為簡單,多是利用軟件系統出售手中現有的試題庫等資源,企業(yè)中的網絡考試系統使用機會較少。系統功能單一,無法實現與人力資源管理或人才培養(yǎng)與開發(fā)等軟件的對接,無法實現數據共享。實際測試中出現的問題較多,無法滿足多人次、多場次、大體量的遠程培訓或考試工作,更無法做到遠程培訓考試的現場監(jiān)控。
國外企業(yè)的培訓系統多采用模塊式的培訓課件系統,其主要方式是建立人才培養(yǎng)檔案,并為每個專業(yè)人員建立相應的培訓學習模塊,采取模塊化教學進行人員培訓,其能夠較好地支持人員在線學習,考試方式可在線上或線下進行。雖然這種國外培訓系統模式的參考和借鑒意義較高,但國外企業(yè)普遍人員較少,資金雄厚,在企業(yè)培訓上資金投入巨大,且往往采用“分散通知,集中進行”的模式,即分別通知需要學習或培訓的人員利用工作時間到統一的多媒體教室或自身機位進行學習,這一點與山東電力檢修公司人員分布廣、結構分散實際情況相差很大,模仿較為困難。且一期投入資金十分巨大,不利于收效的比較和成本的估量。
基于以上對國內外相關情況的背景分析和研究,結合公司實際和具體培訓情況,我們在開發(fā)過程中確立了六大目標:一是應用遠程培訓的理念,使用創(chuàng)新技術改變個人和組織的學習模式,減少企業(yè)在培訓方面的無效投資。二是以公司現有局域網絡和硬件設備為支撐,整合原有系統軟件內容,將專業(yè)知識、技術經驗等通過網絡傳送到員工面前,提高培訓辦班效益。三是讓員工尤其是變電運維專業(yè)人員能隨時隨地利用網絡進行學習或接受培訓,營造“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的學習環(huán)境。四是通過遠程培訓系統建立起員工個性化學習平臺,整合培訓資源,提高資源的有效利用率。五是要真正實現系統的遠程考試功能,時刻對所學內容和知識進行檢驗和考核。六是通過連接ERP、HRP系統建立良好的培訓、考試檔案,為企業(yè)選人、用人提供詳實可靠的數據資料。
確定研發(fā)目標后,公司先后多次與多個軟件生產廠家進行座談、研究,在深入調研后確定合作廠家和產品,接下來對需進行二次開發(fā)的重點內容和模塊進行了三次較大的更新和完善,最終確定了二次研發(fā)的方案。方案明確要求,遠程培訓考試系統要在原有部分功能基礎上實現的功能有:遠程培訓功能;課件上傳、管理功能;人員信息管理功能;人員培訓信息管理功能;人員自學功能;培訓需求上報功能;培訓計劃生成功能;培訓項目生成功能;遠程培訓考試功能;試題庫管理功能;培訓成績管理功能;培訓綜合測評功能;遠程培訓考試現場監(jiān)考功能。并要求其必須能夠實現多場地、多場次、多人次的遠程考試、監(jiān)考和培訓功能,實現培訓課件的自動播放和計時,以及試題庫的錄入等功能,保證系統試題顯示、操作正確,保證系統在多用戶同時訪問下正常運行。
經過與廠家反復研究,我們將主要經濟指標定位為:可滿足1000人同時在線考試;可滿足20場次不同考試同時進行;可滿足100個用戶同時在線操作并保證信息錄入延緩不多于2秒,斷線率和數據丟失率小于0.1%;滿足至少3個系統間人員信息和教育培訓信息的互傳與共享;可滿足10G左右單獨課件的上傳與播放;可滿足5000人的企業(yè)人員及相關信息管理;可滿足500人同時在線培訓和學習,并記錄相關信息。
組織實施后續(xù)研發(fā)
2012年6月,該套系統設計初步完成,公司關鍵用戶組織部分最終用戶對照軟件開況進行試用,并充分聽取了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大家一致認為:
該套系統一期開發(fā)較為成功,但部分功能開發(fā)尚不完善,隨后公司組織關鍵用戶與多數最終用戶對一期開況和二期開況進行了多次試用并進行了驗收,系統開發(fā)工作基本結束。公司隨后組織了6期試點運行班和多次多專業(yè)網絡普調考、知識課件導入,多專業(yè)大批量題庫導入等工作,一邊運行,一邊對BUG進行最終修改與調試。到2012年下半年,項目取得成功并投入使用。
一套好的系統需要不斷的提升與改進。在系統兩期開發(fā)基本結束后,我們同開發(fā)廠家與相關專業(yè)人員進行了再次討論,認為培訓系統應當在后期優(yōu)先完成完善課件、試題系統內上傳、審核功能,增加以部門為單位進行考試、培訓的統計功能,增加對員工參加同一考試級別、次數的限制。
新系統的“四大亮點”
公司遠程培訓系統的開發(fā),突出了利用新技術、新思路、新方法提高培訓效果的創(chuàng)新思路,所開發(fā)的遠程培訓系統,具有以下四個創(chuàng)新亮點:
實用性強。遠程培訓監(jiān)控考試系統結合公司人員分布廣,集中困難,設備拆解難,知識共享度不高等現狀,充分利用了公司現有資源優(yōu)勢,讓企業(yè)員工培訓得以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障礙,使過去難以同時組織的培訓能夠在同一時間、不同地點同時實施,使過去不能大規(guī)模組織的培訓現在能夠大規(guī)模組織,也使原來只能一次性使用的培訓資源得以多次重復利用,為企業(yè)節(jié)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并提高了培訓的效果。
結合性強。針對以往培訓系統培訓效果檢驗難度大,遠程培訓缺乏管理,培訓與實際差別性大等問題,在開發(fā)過程中,通過加入隨堂考試,頁面考試控制切換,嘗試性開發(fā)攝像頭監(jiān)控,培訓一二級在線評估等方式提高培訓管理和效果檢驗的能力,為保證一個公平、公正的人才選拔環(huán)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實時管理。本系統從長遠考慮,針對培訓系統與人力資源管理關聯性強但結合性較弱的現狀,有效利用公司現有的HRP系統,實現兩套系統之間的人員信息互聯,用人員身份證號做關鍵索引,自動從HRP人力資源管理庫中定期獲取更新員工基礎信息,減少了對系統基礎信息進行維護的工作量,保證信息的實時性,提高了管理效能。系統將培訓、考試信息和成績統一錄入員工培訓信息庫,并嘗試采取積分方式量化員工培訓成績?yōu)閱T工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企業(yè)對員工能力考察、晉升使用等工作提供規(guī)范的參考依據,通過系統打造起公司對員工培訓、能力考查、使用待遇一體化的工作平臺。
參與性強。針對公司人員分布廣泛的現狀,依據公司三級培訓網絡人員構成情況,我們將各專業(yè)各級題庫和教材庫的維護權限開放給不同的人員進行管理和維護,并允許上級直接調用下級題庫和培訓教材內容,在培訓系統中加入對課件上傳人員或主講教師人員積分的維護功能,提高人員進行系統維護的能動性。
加入講師答疑模塊,利用論壇功能,設計置頂帖等方式使同事間的業(yè)務知識交流更為流暢,能夠更好的分享相互間的經驗。設置講師評分功能,在對公司內部講師指定工作維護任務的同時,每年不定期的通過系統開展網絡投票活動,由員工在系統中匿名評選上傳課件優(yōu)良,答疑效果良好的講師,并通過該方式進行內部講師的業(yè)績考核,提高網上教學質量和水平。
系統的應用管理和效果評估
系統投入正常運轉后,公司在下發(fā)使用手冊,對最終用戶進行培訓的同時,結合《山東電力集團公司檢修公司教育培訓管理辦法》、《山東電力集團公司檢修公司兼職教師管理辦法》、《山東電力集團公司檢修公司優(yōu)秀人才管理辦法》、《山東電力集團公司檢修公司實訓基地管理辦法》的相關內容,參考相關遠程培訓教育管理和績效考核管理規(guī)定內容,先期完成了《山東電力集團公司檢修公司遠程培訓監(jiān)控考試管理辦法》(試行),對員工參與學習,教師進行資源維護,分部各類信息及時維護更新及使用系統的量化標準進行了明確,對自行組織考試、參加上級組織考試所占人員數量,考試成績量化換算等內容進行了明確,為今后利用系統開展各類活動統一了標準。
公司三級培訓網絡的構成人員積極審查共享培訓資源的有效性和實用性,人資部負責根據確定年度的培訓重點,內部講師負責編制具有本公司特色的培訓資源,并保證資源的獨創(chuàng)性和先進性。通過建立專業(yè)講師庫的方式,由其他專業(yè)講師相互間進行資源審核,確保培訓資源真實有效并貼近生產,專、兼職培訓員負責解釋使用中提出的疑難問題,做好培訓資源的后續(xù)維護工作。
系統建成以后,公司先后導入各類題庫10余個大類,近10萬道試題,涵蓋了公司一般管理、專業(yè)生產管理、車輛管理等全部行業(yè),先后維護各類培訓課件3000余套,年人均訪問量達數萬次,人均網上學習時間在50小時以上。
公司利用系統先后組織各類普調考百余次,涵蓋全部生產管理專業(yè)人員,先后有多位同志通過系統選拔參加上級組織的各類普調考活動并取得良好成績。
新羅區(qū)旅游事業(yè)的驕人成績,與區(qū)旅游局的科學發(fā)展理念與舉措是密不可分的。在實踐科學發(fā)展觀中,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qū)旅游局通過結合自身實際,依托地處中心城市的有利條件,圍繞“紅色、生態(tài)、宗教、農業(yè)”旅游資源,不斷創(chuàng)新思路、突出特色等舉措,全區(qū)旅游產業(yè)領域不斷拓寬,產業(yè)體系不斷完善,各項指標逐年遞增。
“近年來,新羅區(qū)旅游業(yè)發(fā)展迅速,已實現由‘接待事業(yè)型’向‘經濟產業(yè)型’的轉變,其產業(yè)形象鮮明,運行態(tài)勢良好?!毙铝_區(qū)旅游局張永蘭局長對本刊記者表示。
旅游產業(yè)規(guī)模不斷壯大
近年來,新羅區(qū)投入2億多元完善交通等基礎設施,初步形成以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龍洞、全國農業(yè)旅游示范點云頂茶園度假村、“中國特色村”洋畬村、國家森林公園―東肖森林公園為龍頭的生態(tài)休閑度假旅游區(qū)。同時,通過大力整合全區(qū)旅游資源,重抓旅游景區(qū)(點)的精品建設及基礎設施的配套完善,強化宣傳促銷,開拓、鞏固、發(fā)展旅游市場,旅游服務體系日益完善。全區(qū)現有旅行社22家,大型酒店賓館20多家(星級賓館9家,其中四星級酒店3家),專業(yè)旅游車隊5家,國家導游員300多人。旅游商品琳瑯滿目:飲譽海內外的龍巖沉缸酒連續(xù)21次榮獲國家級以上金獎,為黃酒中之極品;馳名中外的閩西干以及咸酥花生等,都會讓游客大飽口福。
旅游環(huán)境不斷優(yōu)化
隨著全區(qū)旅游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旅游景區(qū)、酒店、交通等配套設施得到根本性改善,形成了功能較為齊全、協調配套的供給體系。去年5月,新羅區(qū)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旅游產業(yè)發(fā)展的若干意見》,每年下撥100萬元產業(yè)發(fā)展資金,為該區(qū)旅游發(fā)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為提高旅游質量,成立旅游質量監(jiān)督檢查所,集中整治和專項整治旅游市場,規(guī)范旅游企業(yè)、旅游從業(yè)人員的經營服務行為,嚴厲查處違規(guī)行為,切實保護游客的合法權益;大力推行旅行社、導游、酒店、旅游交通、購物、餐飲旅游誠信經營活動,規(guī)范旅游行業(yè)的誠信經營,“十五”期間該區(qū)山水大酒店、康輝旅行社等5家旅游企業(yè)獲得福建省旅游誠信示范單位稱號;強化旅游安全工作,區(qū)旅游局與40多家旅游企業(yè)簽訂安全目標責任書,聯合開展旅游安全檢查,協調處理旅游安全事故,做好社會穩(wěn)定工作。
鄉(xiāng)村旅游強勢推進
從北京搭飛機往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UlaanBaatar)只需兩個小時自窗口向下望,皺巴巴牛皮紙似的大戈壁,一片荒蕪。當飛機的影子緩緩的與稀稀散落、白蘑菇似的蒙古包相會,腳下的視野換成翠綠波浪般起伏的草原,便能望見一座不太大的城市――烏蘭巴托。
若是搭乘國際鐵路列車,則是另一番風情。窗外一幕幕電影似的風光從熟悉的都市景觀,到漸漸出現綠油油的麥田,放牧的牛羊群。出了二連口岸,車窗覆滿了沙塵,很有趣的是鼻孔里也滿是塵灰,頗有大漠的豪邁感,讓人深刻感受瀚海戈壁的雄威。
蒙古國的公交車并不方便,與旅伴合租吉普車為上策?;蛟S這不是個適合奢華度假的國度,但簡單的物質條件,以及不通行普通話,加上文化、價值觀的差異,游歷蒙古國處處令人驚奇,令感官與心靈得到豐富的體驗。背包上肩,除了換洗衣物、旅行指南與必要物品,最重要的是一顆探險的心。
蒙古國第一大城烏蘭巴托舊稱庫倫,困曾附庸前蘇聯,城里都是蘇式的建筑,甚至飲食、衣著、生活方式,也都具有俄羅斯文化的氣息,與內蒙古的氣氛完全不同。境內的各種地形包括草原、戈壁、高山、森林大河、火山、瀑布等景觀,若想更深度地體驗蒙古,不妨以露營、野炊方式為主,交通上亦可配合騎自行車、徒步旅行,自駕車,騎馬等方式,更能細細品味探險蒙古的樂趣。
騎馬體驗草原牧民生活
蒙古國有三分之二的地形都是草原,讓人能飽覽草原浩瀚風光,或是體驗蒙古包牧民生活。而一圓策馬馳騁草原的夢想,向來是人們最迫切的渴望。除了景區(qū)有騎馬服務之外,離開景區(qū)也可以向一般牧民租借馬匹,若計劃騎馬長途旅行,則向牧民購買一匹馬較劃算。
跨上馬背,漫步坡頂,沁涼空氣中飄來淡淡松脂香;草坡上四處溜竄的旱獺,滿山坡滾動的白綿羊,遠山的奇巖及森林,像極了卡通里的夢幻場景。再往山谷,橫渡深及馬腹的湍急溪流,留下驚險體驗。擁有這樣的天然環(huán)境,最受歡迎的就是位于首都東北80公里的特勒吉(Tereji)國家公園,兼具草原、森林與溪流,多變的地形使這兒成為探險勝地。若想更追求刺激,可前往首都東20公里的嘎丘爾特(Gachuurt),可以在寬廣的土拉河里泛舟,甚或從山頂乘滑翔傘邀翔空中,欣賞草原之美。
蒙古國的旅行熱點地,都有四人一間的蒙古包式旅館。但借住在牧民的蒙古包,或在蒙古包旁扎營,更能深入到游牧生活文化中。蒙古人豪爽好客、熱情互助、旅人帶著禮物拜訪蒙古包,主人總是端出熱奶茶奶酪、炸餅等小餐點,以誠相待。盡管語言不通,準備蒙漢辭典加上比手畫腳與主人溝通,也能相談甚歡。有時酒逢知己,地道的馬奶酒,搭配傳統碳烤羊肉更對味 喝完三輪才算合乎禮數,在馬頭琴與蒙古情歌中進入夢鄉(xiāng)。
越野戈壁駕車探險
蒙古國南部是所謂“漠北”地區(qū),多是荒蕪的戈壁地形,蘊藏著許多恐龍化石及野生動物,可親身體驗沙漠生活,甚至有常年不化的冰河、千奇百怪的巖山,是探險者的絕佳選擇。但因地形嚴苛渺無人煙,最好以包租越野車旅行為佳。
火熱的戈壁,遠方總是融化般的熱氣蒸騰,分不清是湖泊還是幻象,中午氣溫將近40℃,最好往蒙古包作客躲避烈焰,喝碗奶茶再上路。盡管窗外的風景連續(xù)幾個鐘頭沒變化,但可別一路昏睡,幸運時或可遇見幾百只羚羊在戈壁中狂奔。最常見的是駱駝,慢吞吞地覓食仿佛恐龍一般。偶爾出現一球球的戈壁植物,許多小蜥蜴咕嚕咕嚕地在矮叢間竄游。
南戈壁的巴彥札格(Bayanzag)是恐龍考古遺址現場宛如美國大峽谷或新疆的魔鬼城,晨昏時較涼爽,朝陽或夕陽的光線照射下巖石更顯得非常美艷。東戈壁的賽音山達(sainshand)也有部分恐龍化石與恐龍蛋,保留在現場由當地居民看護。
戈壁地區(qū)幾乎全是硬石礫灘,只有南戈壁阿爾泰山尾棱旁,有片與山脈平行的洪果林沙漠(KhongorinEls),長180公里,是蒙古國最大的沙漠。沙漠最西邊的綠洲是最美的一段,不妨向牧民租匹駱駝,往金色波濤般的沙漠里探險。
在這夏季高溫40℃的南戈壁省中,葛凡賽汗(Gurvansaikhan)國家公園竟是綠意盎然,山間造型扭曲的奇特巖石上,綴滿圓柏、青草與黃紅色的小花朵,可騎馬或徒步走進河谷。終年曬不到太陽的山谷間空氣涼爽,甚至還有終年不化的沙漠冰川。記得輕聲慢步多觀察,危巖頂端或許可見一群群的野生山羊。
游訪湖泊森林與山地
大家好!歡迎來到巖泉國家森林公園。我是您的導游xxx。現在,請大家跟隨我走向武夷山的腹地,去探尋巖泉的自然神奇和無窮魅力。
巖泉國家森林公園,位于贛閩兩省交界處的黎川縣東南邊,面積14.5萬畝,森林覆蓋率高達98.6%。在這里,繁衍、生息著眾多的珍稀動物和植物,是亞熱帶結構功能保存較為完整的森林生態(tài)系統,森林覆蓋率居我國江南國家級森林公園之首。巖泉國家森林公園,因為它特有的價值和魅力,被現代學者、專家稱為:江南珍稀動植物王國,武夷山脈的璀璨明珠,亞熱帶自然博物館。
巖泉,是野生動物的樂園
在巖泉,運氣好的話,我們可以看到獼猴。它體長約60厘米,小巧玲瓏,十分可愛。成群結隊,四處覓食,攀枝采果,上竄下跳。一旦風吹草動,隨著猴王一聲呼喊,頃刻之間就消失在深山密林之中。行走在巖泉,能看到很多美麗的蝴蝶翩翩起舞。巖泉有國內稀有蝴蝶十余種,例如寬尾鳳蝶、金裳鳳蝶等。如果大家在巖泉看到這些美麗的精靈,請盡情欣賞它們優(yōu)美的舞姿,但不要捕捉它們。巖泉還生活著情人們最喜歡的紅嘴相思鳥。它們雌雄成對生活,羽毛色彩斑斕,鮮艷奪目,聲音清脆婉轉。如果遇上老鷹等天敵襲擊,紅嘴相思鳥將毫不畏懼,雙雙迎面痛擊。一旦情侶戰(zhàn)死,存活的多碰壁自盡,或不吃不飛,憂郁而亡。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黃腹角雉在巖泉也有生長。它的頭上生有肉角,性格文靜,羽毛優(yōu)美,步態(tài)優(yōu)雅。它既沒有遠飛、高飛的能力,又沒有抵御天敵的本領,只在黎明和黃昏時出來覓食。遇到天敵,在走投無路的關鍵時刻,它只會像鴕鳥一樣把頭藏在雜草,灌木叢中,而身體仍然暴露在外,所以當地人稱它為呆鳥,真是名符其實啊。
巖泉生長著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水鹿。水鹿是華南虎最主要、最喜愛的捕食對象,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還有不少華南虎活躍在巖泉。多年來,巖泉的工作人員,一直默默地在深山老林中尋覓著華南虎的蹤跡。在巖泉這片常綠闊葉林中,還能見到一種非羊、非牛、非馬、非鹿的怪獸,山里人稱它為“四不像”,其實它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蘇門羚。
巖泉,是珍稀植物的樂土
XX年,國家林業(yè)局批準和投資,在巖泉建立了國家級珍稀樹種采育基地。在這片“紅土地”上的珍稀動植物王國,有國內罕見的成片古香榧群落,四、五百年的老香榧樹就有上千株?,F在,在我們眼前的這棵大樹就是黎川人稱的千年“香榧王”了。這棵香榧王高21米,胸徑1。5米,要五個人合圍才能抱住。大家可以上去試試,品味一下“香榧王”的雄偉胸襟。國家一級保護樹種香果樹、伯樂樹、南方紅豆杉在巖泉都有成片生長。特別是紅豆杉,在巖泉多達XX多株,紅豆杉的皮經提練,是治癌癥良藥。植物界的大熊貓、國家二級保護樹種青錢柳在巖泉隨處可見,它結出的果實,如串串銅錢掛滿枝頭,隨風搖曳,招人歡喜。已有的研究表明,青錢柳嫩芽制成的茶有降糖、降脂、降壓、提高免疫力等諸多功效。讓人欣喜的是,在巖泉的層坪還發(fā)現了一小片熱帶雨林樹種——樂東擬單性木蘭,這個國家三級保護樹種,一般只能在我國的海南省看到,而在巖泉這塊亞熱帶地域,這個樹種卻生長茂盛,不能不說是一種奇跡。
巖泉,是休閑養(yǎng)生的寶地
在巖泉,盡管山路崎嶇蜿蜒,大家是不是依然覺得神清氣爽,腳步輕松,不覺得累呢?那是因為巖泉空氣中被稱為“空氣維生素”的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達15萬個,負氧離子對人身體的疲勞恢復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對于生活中常見疾病和癌癥的預防也有效果。
接下來我們看到的是巖泉主峰會仙峰?!鞍纹鹞7褰犹扉T,勢臨武夷俯閩贛”,這是人們對會仙峰的贊嘆。會仙峰海拔1355米,是黎川第三高峰。從我們現在這里看過去,是不是覺得峰頂像一個昂首怒吼的獅子呢?是的,會仙峰原名就叫獅子峰。相傳因麻姑仙子由鄰縣南城飛臨此峰與即將過海路過此峰的八仙聚會而得這富有詩情畫意之名,山名也因此改為會仙峰。山頂絕崖邊上,有一座始建于北宋開寶年間(公元968—976)的鐵瓦蓋頂的千年古寺——會仙峰寺。民間相傳在農歷七月初一,在會仙峰能見到仙人,能看到“仙峰擎日,佛光映月”之景,所以每年此日,贛閩邊界幾縣數千群眾,都會聚集在此峰觀景。千百年來會仙峰壯麗的風光吸引著古往今來無數游人、墨客,留下許多秀麗詩篇。明代偉大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就被會仙峰吸引,上下來回考察四次,在他的《徐霞客游記》中對會仙峰寫下“秀色排空,蔥蒼倚迭,磴道委懸,瀑流飛掛……”等共計八百余字的描繪。在會仙峰頂看日出,是非常難得的一種享受,完全可與廬山含鄱口一比,有興趣的游客可以安排好時間再來。
“深山藏古寺,鐘聲白云里”,這是人們對洋岫峰景觀的贊美。離會仙峰不遠的洋岫峰是巖泉的另一座山峰,峰頂上有千年古剎——洋岫寺。洋岫寺始建于北宋,坐落在距離峰頂五十米左右的一塊懸崖邊,歷史上為周邊閩贛兩省信眾朝拜必往之地。由于歷史的變遷,寺廟逐漸衰落坍塌?,F在的洋岫寺為上世紀八十年代民間集資修建,由樓上樓下共七間木結構建筑組成。我們從殘存的石壘山門、登山古道、石香爐、半山石亭和周邊郁郁蔥蔥的古樹上依稀還能看出當年鼎盛的香火。洋岫峰頂有一個花崗巖山洞,當地人稱為“油米洞”,洞頂開一圓形“天窗”,抬頭可見外面的樹木、藍天、白云。洞壁花崗巖經風化形成了粒粒米狀的顆粒,散落至洞中央池上,溢出層層黃色油狀浮物,陽光照射下油光閃閃,美不勝收。傳說仙人路過時,為救助窮苦農民,用仙術將滾落下的石子變成了米粒,流出的泉水變成了茶油。當地人因此將這山洞稱為“油米洞”,后來被貪心的財主知道了,他嫌流出來的油、米數量太少,把洞強行鑿大,仙人大怒,拂袖而去。此后再也不見洞中流油、出米了。在洋岫峰半山坡林中小道旁的一塊巨石表面有一長約半尺,寬約2寸,深半寸的“足跡”,極象一腳印,使人更驚奇的是,印中五趾痕清晰可辨,當地人說此即是仙人大怒頓足而去時留下的“仙人印”。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巖泉的山美,巖泉的水也秀,到處可見清泉或涓涓細流,山澗溪水潺潺,潭水波光閃閃。而更值得稱道的是這里的瀑布,巖泉有瀑布多處,但以層坪附近的最為壯觀。瀑布源于峭壁之上的密林之中,終年水流不斷,飛流直下數丈,宛如一條銀龍從天而降,山崖之下銀花四濺,在陽光的映照下,呈現出七色彩虹。
對我而言,臺北,一個由東、南、西、北四門所框起的城市,就像是一位穿著麻布披風的隱士,或是一部輕碰灰塵就會在空中跳舞的泛黃舊影片,在絕大部分的時間里,它只是默默地融合在街景中等著被遺忘。一旦用心去找,就會發(fā)現它置身在仁愛路與信義路中間小巷內古早味排骨飯的油膩中,或處身在西門町戲院外舊報攤老板眼角的魚尾紋旁,甚至隱身在中山北路婚紗店前的金錢磚下。對我,臺北就是這么的平凡。
回顧我短暫的35 年生命,我曾遷出臺北3 次。第一次的離鄉(xiāng)晃過了4 年。當我在16 歲回到臺北的時候,我看世界的視線前加上了蒙特利爾、舊金山、與紐約的濾鏡。當時眼中的臺北缺乏蒙特利爾四季分明的人文之美,也沒有舊金山的艷陽高照的律動活力,更缺乏紐約熔爐的文化創(chuàng)新。仿佛比起這些一級城市,臺北所具備的軟硬件都需要升級。但是,臺北卻讓我感覺自在。為了這個自在感,我寧愿放棄在國外一級都市所學會的生活享受。我知道我無法再感受面對蒙特利爾做的雪天使時的寧靜、不能享受舊金山的聯合廣場逛街的悠閑、就連陶醉在紐約中央公園內的動靜反差都變得遙不可及,但我卻再一次被這個城市迷惑。從我家往北40 分鐘的車程,我可以聽到海水的藍;向南搭90 分鐘的客運,我可以聞到慈湖天鵝的雅;往東步行10 分鐘,我就看見陽明山的蟬鳴;而我也可以隨時跳進繁鬧的街頭,用臭豆腐配著街舞吃。那時的臺北是金銀島里的海盜船,載著我游戲人間。
第二次背井,是為了逃避喪父悲傷的追殺,躲回了紐約。這一躲就是3 年。雖然在國外的城市面貌里,很少會看到父親的殘留身影,但悲傷無預警的痛擊,仍舊難以承受?;秀敝g,我隨著我的心,又再度回到臺北。這一次,我的心眼看到的是一段充滿回憶的走馬燈。在天母的河堤旁,我喝著啤酒,細數著與父親過年放過的鞭炮;在仁愛路的圓環(huán)外,聽到了第一次去父親辦公室的嘈雜緊張感;在七星巖山的山腳下,遠看那時滿山的紅楓,依然遵守時間更換衣裳。因為這次用心面對,我回收了在臺北的人生片段記憶,而第一次接受了父親不在的事實。這個時候,對我,臺北已不再只是一座城市,它成了我的朋友。
1.環(huán)境保護力度不夠:阿爾山建市時間短,轄區(qū)大,而環(huán)境人力物力有限。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對于一個旅游區(qū)是重要的部分。遺憾的是,該地區(qū)還沒有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環(huán)境保護體系,甚至連一些必備的垃圾處理和污水處理等設施都沒有。
2.缺乏長遠規(guī)劃和準確定位:阿爾山地區(qū)雖然建立了多個自然保護區(qū),但依舊還沒有進行長遠詳細的規(guī)劃,與周圍地區(qū)旅游相比,該地區(qū)旅游業(yè)的亮點并不十分明顯。
3.基礎設施建設差:阿爾山地區(qū)景區(qū)分散,景點與景點間的距離長、道路窄、路況差常令游客感到不便。市內可以供游客使用的交通工具數量有限。三、阿爾山地區(qū)旅游業(yè)發(fā)展的機遇(Opportunities)
1.國家對阿爾山地區(qū)的重視:阿爾山地處西北部,可以借助西部開發(fā)機遇提升自身競爭力。阿爾山市至蒙古國的喬巴山市鐵路正在聯合國開發(fā)計劃署關注下進行建設。這條鐵路通車后,可形成東起圖們江口,西連蒙古、俄羅斯,溝通整個東北亞新的歐亞大陸橋,能有效地提高我國在東北亞地區(qū)的國際競爭力,作為西出口的阿爾山必將迎來更好的發(fā)展機遇。
2.游客對草原景色和文化的向往:根據國家旅游局調查表明,國內外游客的目光正向著山水風光和民族風情轉移,阿爾山地區(qū)正是這兩者最完美的結合體。該地區(qū)擁有美麗的山地草原的風光,而蒙古族服飾、曲藝、舞蹈和祭祀活動都能吸引較多游客。
3.冰雪旅游與溫泉療養(yǎng)的完美結合:阿爾山市有豐富的冰雪資源,而該地的礦泉地理結構獨特,水質好,醫(yī)療作用大:通過浸浴、飲用、含漱等方法,可治療皮膚、風濕、類風濕等30多種疑難病癥。隨著基礎設施建設的逐步完善,該地區(qū)有能力成為我國北方又一大冰雪旅游和溫泉療養(yǎng)目的地,
二、阿爾山地區(qū)旅游業(yè)的優(yōu)勢(Strengths)
1.豐富的礦泉,冰雪資源:阿爾山地區(qū)擁有世界級的礦泉群,較大的礦泉就有76眼之多。其中僅4A級景區(qū)海神阿爾山圣泉療養(yǎng)院院內長500米、寬70米的狹長地帶就分布著48眼水質優(yōu)良混合性礦泉,是世界第二大功能型礦泉群。該地區(qū)的飲用型礦泉水水質純凈、甘甜爽口。而阿爾山市的冰雪資源也十分豐富:雪質好、雪期長、地形優(yōu)越,可以開展冬奧會規(guī)定的全部比賽項目。冰雪運動與溫泉療養(yǎng)休閑良好的結合,這在世界上都是少有的。
2.美麗的自然景觀:阿爾山地區(qū)擁有獨特自然景觀。目前主要景點有:天池、地池、杜鵑湖、松葉湖、仙鶴湖、玫瑰峰、石塘林、三潭峽、樟松嶺、摩天嶺、天河峽等。
3.得天獨厚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阿爾山地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保存完好,已有兩處國家級森林公園,植被率在95%以上。水資源豐富,資源總量9.1億立方米,有哈拉哈河、努木爾根河等13條河流和數十個湖泊,還有大面積的濕地。其轄區(qū)的森林覆蓋率為64%。
4.珍貴的火山遺跡:哈拉哈河火山群有50余座火山錐,還包括了罕見的火山射氣噴發(fā)堆積及珍貴的無水天池、地表火山口湖等。2003年該地火山科學考察確定了高山、巖山、石盆、小東溝四座活動火山,此火山群成為中國活動火山家族中的第七位成員,其發(fā)育之完善堪稱“火山博物館”,已經被批準為的國家級地質公園。
四、阿爾山地區(qū)旅游業(yè)面臨的威脅(Threats)
1.保護環(huán)境問題:隨著旅游人數的逐年上升,環(huán)境問題將成為阿爾山自然資源的重大威脅,若不加以合理規(guī)劃和保護,阿爾山將在若干年后成為環(huán)境保護的另一反例。
2.阿爾山周圍景區(qū)給當地旅游造成的壓力:阿爾山地處于“呼倫貝爾-阿爾山旅游區(qū)空間組織”,該空間組織旅游資源豐富,盡管此組織能夠吸引較多游客,但其內部的景點多,存在競爭現象。
3.知名度較低,宣傳力度不夠:盡管阿爾山近期推出“十一黃金周金秋游精品線路”、“長春——阿爾山森林·草原之旅”等旅游宣傳策略。阿爾山的國內外知名度依舊很低,國外旅游團僅限于南韓和香港等少數幾個地區(qū)的旅游團,國內客源也以北方客源為主。如不盡快進行適宜的品牌推廣,其旅游業(yè)將不會有重大發(fā)展。
4.資金缺乏對于旅游發(fā)展的影響:阿爾山地區(qū)旅游資源開發(fā)晚,自然生態(tài)旅游資源開發(fā)利用程度有限,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fā)不足。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點是缺乏開發(fā)資金。景區(qū)開發(fā)是高風險、遲回報的投資方向,開發(fā)資金的短缺是該地區(qū)旅游業(yè)的重大威脅。
五、對阿爾山地區(qū)旅游業(yè)發(fā)展策略的思考
1.加快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當地政府應該以結合實際情況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在使用的基礎上應突出地域特征。在建設中應以不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為底線,要考慮充分利用內蒙古豐富的太陽能、風能和生物質能資源。
2.揚長避短,加速開發(fā)優(yōu)勢旅游資源:應該深入分析“呼倫貝爾-阿爾山旅游區(qū)空間組織”內景點的優(yōu)點缺點,深入開發(fā)特色資源,不如臨近的景區(qū)景點搞重復建設。以“合作,共贏”的方式實現區(qū)域內的和諧發(fā)展。
3.充分利用各種宣傳途徑,擴大阿爾山地區(qū)的知名度:應借助網絡、報紙、電視、電影等媒介多方面宣傳阿爾山的旅游資源,
4.全面普查,合理規(guī)劃旅游區(qū)建設:當地政府要根據生態(tài)容量確定適合具體景點的游客容量,以保證在開發(fā)的同時使生態(tài)環(huán)境得以保護。應建立相應的數學模型,對旅游人數進行預測,把握資源開發(fā)速度、控制接待人數,使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處于良性循環(huán)之中。
[摘要]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阿爾山地區(qū)旅游業(yè)發(fā)展的優(yōu)勢、劣勢、機會和威脅,進而對其旅游業(yè)發(fā)展提供了發(fā)展策略。
一、全縣生態(tài)環(huán)境有所改善
衡南縣地處湘南丘陵區(qū),居湘江中游,素有“魚米之鄉(xiāng)”的美譽,是衡陽市的生態(tài)屏障,生態(tài)地位重要。多年來,通過各級各部門和廣大干群的共同努力,全縣生態(tài)環(huán)境有所改善。
(一)宜林荒山基本得到綠化。1989年,縣委、縣政府作出了“五年消滅荒山,十年綠化衡南”的決定,1990年,全面啟動了長江中上游防護林建設工程,1993年提前實現滅荒達標。1998年,又啟動了紫色頁巖山地綠化攻堅項目,有19.5萬畝紫色頁巖地被綠化改造。至此,縣內適宜造林的荒山基本得到綠化。
(二)生態(tài)指標有所提高。截至2008年,全縣森林覆蓋率由1958年的9.61%上升到現在的22.2%,林地面積達171萬畝,有林地面積達71.6萬畝,立木蓄積量增至128.4萬立方米,森林公園等生態(tài)保護區(qū)面積增至10萬余畝,生態(tài)建設步入了良性發(fā)展的新階段。
(三)生態(tài)脆弱狀況有所改觀。過去,由于造林過少,毀林過度,造成水土流失嚴重,旱澇災害頻頻發(fā)生。曾經一度是“天晴三日鬧旱災,一下大雨遭水淹”的局面。通過采取植樹造林、封山育林、禁伐等措施,山上植被多了、厚了,對減輕水土流失和旱澇災害損失起到了明顯作用。
(四)生態(tài)建設模式漸趨科學。2001年,根據林業(yè)的生態(tài)和經濟兩大功能性質,我們對森林資源實行了分類經營,專門區(qū)劃出71.6萬畝商品林和88.8萬畝生態(tài)公益林,其中40.5萬畝被納入國家級重點生態(tài)公益林范圍。這些生態(tài)公益林由中央財政向農民補償生態(tài)效益基金,嚴禁采伐和出售。因此,這些地方林木保存完好,到處茫茫林海,郁郁蔥蔥,蒼翠欲滴,大大改善了當地的人居環(huán)境和生態(tài)狀況。
(五)全社會生態(tài)意識有所增強。全社會對林業(yè)生態(tài)空前關注,投資加大,群眾的造林積極性空前高漲。近年來,既有玉泉生態(tài)、龍須草業(yè)、岳陽紙業(yè)、欣怡林業(yè)等一批涉林企業(yè)來衡南植樹種草,又有全裕彪、張竹生、封昌斌等本地大戶能人大面積承包荒山造林,廣大農民中既有紛紛栽樹綠化房前屋后的,又有發(fā)展庭院林業(yè)的,等等。全縣形成了“千軍萬馬齊上陣,多輪齊驅搞綠化”的生態(tài)建設格局,大面積的荒山綠了,農民房前屋后綠了,處處綠蔭覆蓋,生機盎然。
二、全縣生態(tài)環(huán)境進一步改善的壓力增大
對衡南這個非林區(qū)縣而言,生態(tài)環(huán)境雖然有所改善,但生態(tài)脆弱、人居環(huán)境惡劣的根本現狀沒有得到徹底改變。從幾項生態(tài)指標來看,我縣森林覆蓋率22.2%,比全省平均水平55%低一大截;有林地面積71.6萬畝,只占林地面積的40%,比全省平均數85%低得多;森林總蓄積量128.4萬立方米,只占全省平均量600萬立方米的五分之一。可見,我縣生態(tài)建設任重道遠。調查中發(fā)現,主要有以下幾對矛盾嚴重制約著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進一步改善。
(一)生態(tài)建設全面提速與“紅色沙漠”廣為分布的矛盾。就全縣生態(tài)狀況而言,“東鄉(xiāng)”森林多,“南鄉(xiāng)”荒山多,“東鄉(xiāng)”明顯好于“南鄉(xiāng)”。其主要原因是“南鄉(xiāng)”片紫色頁巖山地廣為分布,共有58.8萬畝,占全市總量的一半。這些地方完全是巖石的石頭山,寸草不生,夏天灼熱高溫,四季蕭條無比,被稱為“紅色沙漠”,生態(tài)非常脆弱,環(huán)境非常惡劣,當地群眾深受其害。這已成為衡南生態(tài)建設的一塊最大頑疾和心病。要全面改善衡南人居環(huán)境,加快生態(tài)衡南建設,勢必要盡快全面改造這片“年年造林不見林”的“紅色沙漠”,而所要面對和克服的認識難、技術難、投入難、鞏固難等方方面面的困難是無法估量的。
(二)邊治理與邊破壞的矛盾。森林、林木、林地是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主體,是生態(tài)建設的物質基礎。一方面,我們大力實施了退耕還林、封山育林、長防林、“三難地”改造、綠色通道等生態(tài)治理工程,努力增加森林植被總量;另一方面,破壞森林植被的對抗力量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而且力度愈來愈大,破壞性愈來愈強。近年來,亂砍濫伐、森林火災、亂占林地發(fā)案率居高不下,破壞了大量森林資源。拿寶蓋鎮(zhèn)來說,近年來,拿斧頭的多,拿鋤頭的少,山越砍越光,導致2005年與1995年相比有林地面積減少3萬余畝,林木蓄積量減少10萬立方米以上,森林覆蓋率下降2個百分點。這就是一個明顯的反面例證。
(三)經濟建設與生態(tài)保護的矛盾。這里又可細分成四對矛盾。一是城鎮(zhèn)建設與生態(tài)保護的矛盾。在耕地被凍結的情況下,要推進城鎮(zhèn)化,向山上進軍似乎成了必由之路。特別是要建好縣城,勢必要砍樹、推山、平地,破壞了原生植被,破壞了縣城自然生態(tài),否則新縣城無法做大。二是招商引資與生態(tài)保護的矛盾。可以這樣說,縣內95%以上的招商引資項目,都涉及到占用林地、砍伐樹木的問題。一個項目引進來,就有一大片森林、林地遭殃。三是工礦企業(yè)對木材的需求與生態(tài)保護的矛盾。市木材廠、岳陽造紙集團、西渡造紙廠、川口鎢礦、向友木業(yè)以及衡南和耒陽的大量煤礦在我縣的年木材需求量一年比一年多,不過度采伐森林,企業(yè)何以運轉?而過度采伐森林,生態(tài)又怎能好轉?四是農民脫貧致富與生態(tài)保護的矛盾。拿金竹、岐山等林區(qū)來說,山地多,耕地少,只能靠山吃山。而現實情況是,這些林區(qū)比糧區(qū)苦,林農比糧農窮。為什么呢?雖然山多樹多,但為了保護生態(tài)而禁伐或限伐,山上有樹不能砍,有錢不能賺,生態(tài)效益是提高了,經濟效益卻降低了,林農只能守著“金飯碗”過窮日子。
(四)生態(tài)建設投入需求增大與國家投資項目減少的矛盾。改善人居環(huán)境,建設生態(tài)衡南,既愈來愈迫切,又愈來愈艱巨,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也愈來愈大。而國家投資的生態(tài)建設項目已逐漸調整“西移”,湖南作為中部省份,生態(tài)項目已大量減少。今年以來,我縣除幾千畝投入很少的荒山造林項目外,目前還沒有一個大的國家級項目落戶,生態(tài)建設資金非常短缺。
三、用科學發(fā)展觀指導全縣生態(tài)建設
科學發(fā)展觀是統領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全局的指導思想,也是指導生態(tài)建設的根本指針。我們必須按照科學發(fā)展觀要求,統籌生態(tài)建設速度與質量,統籌生態(tài)治理與森林保護,統籌經濟發(fā)展與生態(tài)保護,統籌林業(yè)生態(tài)建設與林業(yè)產業(yè)發(fā)展,在改善人居環(huán)境、建設生態(tài)衡南的實踐中邁出堅實步伐,創(chuàng)建“天藍、山綠、水清、環(huán)境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一)既要講究生態(tài)建設速度,又要講究生態(tài)建設質量??茖W發(fā)展,是又快又好的發(fā)展,快是數量,好是質量,快一定要建立在好的基礎上,否則,欲速則不達,越快越勞民傷財。對于生態(tài)建設,更應按科學發(fā)展觀要求,將速度和質量較好地統一起來。特別是對我縣“南鄉(xiāng)”片的譚子山、三塘、洲市、茅市、柞市、泉湖、栗江、近尾洲、松江等鄉(xiāng)鎮(zhèn)50多萬畝的“紅色沙漠”改造問題,一定要克服急于求成,求快不求好的作法。要突出重點、分步改造,科學規(guī)劃、分類治理,因地制宜、技術創(chuàng)新,采用喬灌草一起上,封育造管并舉的技術措施,切實做到質量第一、效益第一,在擴大綠化總量的同時,提高綠化質量和效果,真正將危害人民的“紅色沙漠”改造成為適宜人居的“綠色海洋”,切實化害為利,造福子孫后代。
(二)既要抓好生態(tài)治理,又要抓好森林保護。森林具有調節(jié)氣候、涵養(yǎng)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減少污染、美化環(huán)境、保護生物多樣性等多種功能,對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維護生態(tài)平衡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由此可見,培育森林就是治理生態(tài)環(huán)境,破壞森林就是破壞自然生態(tài),保護森林就是保護自然生態(tài)。按照科學發(fā)展觀要求,發(fā)展與保護二者不可偏廢,必須一手抓森林資源的培育,一手抓森林資源的保護,造管并重,以增量保存量,以存量促增量。一方面,要大力發(fā)動全民義務植樹,大力實施退耕還林、封山育林、荒山造林等生態(tài)治理項目,大力更新采伐地和火燒地,確保宜造盡造,有山皆綠。另一方面,針對當前全縣毀林勢頭十分猖獗的現狀,必須保持嚴厲打擊亂砍濫伐林木、亂征濫占林地、亂捕濫獵野生動物、亂挖濫采野生植物等違法行為的高壓態(tài)勢,將打擊破壞森林資源的執(zhí)法行動進行到底;要提高全民防火意識,減少火災對生態(tài)的破壞;要全面深化森林分類經營改革,通過建立省級、市級、縣級自然保護區(qū)等形式,有計劃分步驟地把應保護的公益林全部保護起來,使這些地方實現“青山常在,碧水長流”;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要切實維護山水原貌,不推山、不砍樹,不破壞、移植古樹名木,修路、建房要少占林地或不占林地,真正寓生態(tài)治理保護于新農村建設之中,做到兩不誤,相促進。
關鍵詞:嵩縣;旅游資源特色;發(fā)展思路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5)24-0183-02
一、區(qū)域概況
(一)地理位置
嵩縣位于河南省西部的伏牛山北麓的熊耳山、外方山之間??h城距古都洛陽80公里,東與汝陽、魯山接攘,西與欒川、洛寧毗鄰,南與西峽、內鄉(xiāng)、南召相依,北與伊川、宜陽相連,南北長86公里,東西寬62公里,全縣總面積3 008平方公里。
(二)地勢險要
嵩縣地處豫西山區(qū)腹心地帶,山深林密,道路險阻。歷史上大局有變,往往為兵家必爭之地。在此設防布陣,勝可馳騁中原,敗則回山休兵。若逼之過急,西出盧氏以走商雒(今陜西商縣、雒南縣);南經魯山、南召,以窺南陽;北越宜陽、洛寧,以撼陜潼;東北有陸渾要隘;縣城西南100公里的明白河上游,有號稱嵩、盧、欒咽喉的武靖關、馬槽營和靈官店;縣北50公里有通往宜陽、洛寧的要隘穆柵關,南有南召縣北來的過口盤緒溝,均系軍事要道。歷史上嵩縣曾發(fā)生大的兵事33起。在、、中,軍事家們都把嵩縣看作是進入伏牛山的“大門”。軍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三)自然環(huán)境
1.地質地貌。嵩縣地貌特點是:山嶺連綿,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地貌類型多樣,境內有伏牛山、外方山、熊耳山三大山系,呈西南、東北及東南、西北走向,海拔1 000~1 600米的山峰有700余座。在全縣總面積中,山區(qū)占95%,丘陵占4.5%,平川占0.5%,故有“九山、半陵、半分川”之稱。
2.氣候特征。嵩縣處于暖溫帶向北亞熱帶過渡地段,白云山以南地區(qū)為北亞熱帶,占總面積的10%,以北為暖溫帶,占總面積90%。極端最高氣溫為43.6℃,極端最低氣溫為-19℃,年平均氣溫14℃。七月份氣溫最高,一月份氣溫最低。從北向南,氣候類型由暖溫帶半濕潤氣候逐漸變?yōu)闈駶櫄夂颉T诤0?00米以上的地區(qū),夏季逐漸縮短,冬季隨之增長。在海拔1 500米左右的地方,全年無夏秋之分,冬、春季各占半年。在海拔2 100米處,冬季達225天,春季僅有140天,因此植物的垂直地帶性規(guī)律很明顯。
3.水文。嵩縣境內有伊河、汝河、白河三條較大河流,分別隸屬于黃河、淮河、長江三大流域。伊河發(fā)源于欒川,在嵩縣流域面積1 770.13平方公里,境內長60余公里;汝河發(fā)源車村鎮(zhèn)栗樹街,境內長70公里,流域面積986平方公里;白河發(fā)源于白云山,境內長50公里,流域面積293平方公里。此外,還有國家大型水利工程──陸渾水庫。
二、旅游資源特色與評價
(一)自然旅游資源特色
1.山岳景觀獨特。嵩縣以花崗巖山體組成的山岳景觀,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這里有伏牛之首、貌似皇冠的“中原第一峰”玉皇頂;有巍峨挺拔、白云繚繞,迷霧輕紗籠罩的白云山;有山勢風景秀麗宜人、地貌形態(tài)獨特、如詩如畫的天池山;有湖泊映伴、具有神話般傳說的道教勝地九皋山;有青秀逶迤、險秀兼顧、易守難攻的楊山;有一山雙峰、形如雙雞角斗的雞角尖;有群峰參差,陡峭絕壁的瀑布;有奇松怪木招搖,狀似黃山叢嶺的小黃山;有神密莫測、原始古老的龍池曼等等。景觀類型多樣,觀賞價值頗高。
2.層巒隱三源,飛瀑戲池潭。山得水而秀,水依山而幽。嵩縣的伊河、汝河、白河穿過峻嶺峽谷,蜿蜒曲折,連通各大景區(qū)。特別是白云山景區(qū)內的白河源頭,幾百米落差構成了眾多的飛瀑龍?zhí)?。黑龍?zhí)端树詈谏畈豢蓽y,狀如翹首黝龍;黃龍井井壁染有鐵銹,水呈黃色,撞頂為井,撞下為潭;珍珠潭、九曲六珠,曲線流暢,珠體渾園;白龍瀑布水流蜿蜒跳躍,時分時合,形同飄綢;九龍瀑布落差百米,垂簾撒珠,水汽彌漫,麗日照射,入境者彩虹纏身;駝峰瀑布,水出雙峰駝腰,中出單峰雙水,形似駝騰銀河。陸渾湖水面5萬畝,具有防洪、灌溉、發(fā)電、養(yǎng)魚、旅游五大功能,水質純凈,碧波蕩漾,是人們觀景、釣魚、乘船的最佳樂園。大壩東1公里,有嵩縣景之一的曲里溫泉。
3.林茂草密,天然公園。山有水就顯得有靈氣,山有林就顯得有生機。嵩縣山高林密,森林覆蓋率高達87%,森林類型多種多樣,結構復雜,珍貴稀有樹種和動物較多,給景區(qū)帶來了原始神秘和絢麗多彩的特色。全縣2 044種動植物,其中鳥類139種,蛇類13種,除家庭飼養(yǎng)動物外還有國家一類 保護動物鸛、青羊、梅花鹿等;國家二類保護動物金錢豹、紅腹錦雞、鴛鴦、娃娃魚、馬鹿等;國家三類保護動物豹貓等。植物有屬國家一類保護的水杉,國家二類保護的銀杏、連香樹、杜仲、胡桃、香果樹、山白樹等,國家三類保護的華榛、青檀、天麻、水曲柳、銀鵲樹、領春木、猬實等。
4.云海仙境、季相萬千。嵩縣特殊的地質地貌,地理位置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形成了比較奇特的物候景觀。最高峰玉皇頂以險峻、優(yōu)美、高聳、花團錦秀為特色。在此觀日出、看云海仙境,遙望中原大地,領略黃淮風采,如詩如畫。各大景區(qū)平均海拔皆在千米以上,林海茫茫,氣候濕潤,是盛夏最佳的避暑、度假勝地,特別是白云山景區(qū)古木參天,綠蔭四布,水霧彌漫,云聚萬壑,形成白云山仙境。時而噴涌似泉,時而奔流如瀑,如銀龍繞岳盤旋,高低錯落,變幻莫測。
(二)人文旅游資源特色
1.歷史悠久,遺址眾多。嵩縣早在原始社會就有人活動,古文化遺址達39處之多。有更新世時期的濺水溝化石遺址;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橋北仰韶文化遺址;有屬于二里頭文化的火神廟遺址、窯店村遺址;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鋪溝石窟等等。
2.人杰地靈,名人輩出。嵩縣不僅哺育了中國歷史第一位丞相伊尹及近代萬德英、憨玉琨等楊山十大兄弟,而且還為許多歷史文人提供了隱居修身的境地。特別是宋代大理學家程顥、程頤在此隱居,李白、杜甫、白居易、范仲庵等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美妙的詩篇。漢王莽、宋楊六郎、明末李自成、楊山十大兄弟等皆在此盤踞征戰(zhàn),留下了動人的故事。今天的戰(zhàn)國蠻王墓、韓王墳、宋二程故里、朱熹廟、楊山石寨、王莽寨、萬氏佳城等一批歷史文物遺跡,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
3.環(huán)境優(yōu)美,寺廟遍布。名山藏名寺,名寺烘名山。嵩縣山青水秀,自古寺廟密布。清末時嵩域素有72曼、82庵之說,佛寺鐘聲晨昏不斷。其中位于車村鄉(xiāng)東南山老曼場的紅春寺被譽為伏牛山寺廟之首,當年寺院有房300余間,僧兵500余人。另外還有位于閻莊的法化寺(傳說建于唐),車村鄉(xiāng)頂寶石的慧光寺,南山的菩提寺、白雀寺、桃花庵,小豆溝的圣水寺,盤緒溝的太平庵;木植街鄉(xiāng)的蟬玉寺;白河鄉(xiāng)的上、下云巖寺(唐建);紙房鄉(xiāng)的竹林寺;大坪鄉(xiāng)的慶安寺(建于元)、白水庵;庫區(qū)鄉(xiāng)的龍駒寺、寺莊的永定寺;田湖鄉(xiāng)的石佛寺、;德亭鄉(xiāng)的佛泉寺;舊縣鄉(xiāng)的吉祥寺(建于漢);何村鄉(xiāng)的三潭寺;飯坡鄉(xiāng)的喂母寺;城關鎮(zhèn)的玉寶寺、姑姑庵;田湖鄉(xiāng)的姜公廟;閆慶的太山廟等150多座廟庵。
(三)旅游資源評價
1.一地跨三域??h境的白河、伊河、汝河跨我國著名的黃河、長江、淮河三大流域。這不僅在河南、在全國,甚至在世界范圍內,能在一個縣跨世界著名的三大流域,可謂世間少有,旅游吸引力頗強。
2.游覽、科研勝地。嵩縣林木覆蓋度高,森林資源種類繁多,結構多樣,林密樹茂,稀有動植物較多,四季色彩各異,是中原地區(qū)最佳的觀賞、科研勝地。為當前“回歸自然”旅游趨勢提供了客觀條件。
3.景觀類型齊全。嵩縣旅游資源最大特點是山、水、林、氣、石、洞的結合,自然態(tài)勢奇、特、幽、美、妙的交輝,水景資源有河流、溪水、湖泊、溫泉、礦泉、潭池、飛瀑,類型多景色迷人。在我國北方地區(qū),如此齊全的景觀類型,十分罕見。
4.中原避暑勝地。嵩縣各景區(qū)多數為山岳型景區(qū),山高林茂,潭、瀑、溪、泉俱全,七月最高氣溫均在26℃左右,且濕度宜人,風和日麗,是避暑度假佳地。
5.品位高,影響力強。嵩縣不僅有峨眉之秀的天池山,有如華山之險的楊山,有雄、險、奇、秀、幽俱全的白云山,有聞名于世古老的九皋山。這里有中原最大的古老銀杏林,中原第一峰──玉皇頂。人文景點中的二程聲譽海內外。九皋山姜公廟其影響力達八九個縣,歷代名人光顧者眾多。
三、旅游發(fā)展總體思路
嵩縣旅游發(fā)展,要以豐富的旅游資源為基礎,以大伏牛山旅游區(qū)為依托,以回歸大自然為主題,以“一山、一水”為重點,利用自然、保護自然、推崇自然,順應自然。并適當增加文化內涵,求奇求異,把龍頭白云山建成觀山看水的名山;把九皋陸渾景區(qū),建成展示中華傳統文化的殿堂;把天池山景區(qū)建成休閑養(yǎng)生、夏令營度假的樂園;把楊山建成獵奇攀登的佳處。立足洛陽,展望河南,放眼全國。把嵩縣建成集旅游觀光、休閑度假、避暑養(yǎng)生、體育訓練、會議游樂、科研實習為一體的綜合型全域旅游縣。
嵩縣六大資源優(yōu)勢產業(yè)是林果、畜牧、礦產、水產、中藥材和旅游,其中旅游業(yè)是永續(xù)可利用并能帶動其他產業(yè)綜合開發(fā),從而帶動全縣經濟全面發(fā)展的“龍頭”產業(yè)。所以應堅定不移地實施旅游帶動經濟發(fā)展的興縣戰(zhàn)略,全縣農業(yè)要圍繞旅游業(yè)調整種植結構,工業(yè)應依托資源優(yōu)勢開發(fā)旅游產品,商業(yè)及第三產業(yè)圍繞旅游搞活繁榮,城鎮(zhèn)基礎設施建設也要考慮到為旅游業(yè)服務,通過旅游業(yè)帶動嵩縣經濟發(fā)展,擺脫貧困走向富裕。
回歸自然是當前旅游業(yè)發(fā)展機遇,面對國內激烈競爭和挑戰(zhàn),嵩縣旅游業(yè)發(fā)展,應利用獨特的豐富的旅游資源,發(fā)揮山、水、林、氣、石、洞及高品位的人文景觀,并與洛陽市古都旅游區(qū)相聯網,組合成一個在河南省占主導地位,在全國占重要地位的融風景名勝、文化古跡、觀光度假旅游為一體的復合型旅游區(qū),依托一山、一水、二圣人,將嵩縣建成旅游縣,以旅游帶動其他產業(yè)發(fā)展,以旅游富縣。
參考文獻:
[1] 嵩縣志[M].鄭州:河南古跡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