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魅力課堂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讓課堂充滿魅力,教師個人要深研細雕。
1、功夫用在課外,充分備課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熟話說: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要打造魅力課堂,功夫必須下在課外,充分備課。我們要求教師要認真研讀課程標準,仔細挖掘教材,把課標解讀到位,實現(xiàn)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轉變。在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基礎上,精心設計課堂的每一環(huán)節(jié)、每一分鐘。備課中教師還要充分備學生,了解學情,預設課堂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據(jù)此設計學生該自學教教材中的什么內容、訓練培養(yǎng)學生什么能力,達到什么樣的效果。課堂教學設計要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為學生提供主動參與的時間和空間。
本學期初一年級實行學案制,任初一年級課的所有教師均寫學案,以學案代教案,學案要體現(xiàn)“先學后教”的理念,要有層次性、實效性和梯度性。初二、初三年級的教案設計也要體現(xiàn)“先學后教”的理念,要重點體現(xiàn)學生的活動。教師要充分做好課前準備,提前做好學生要做的課堂練習題和當堂測試題。認真設計符合自己課堂實際的實用性強的課件,設計好導語、板書、作業(yè)。
總之通過備課寫出科學合理的教案、學案,真正從學生的發(fā)展出發(fā),實現(xiàn)備課的高效,進而促進課堂的高效。
2、精力用在課內,精心上課
課堂教學目標要明確,從實際出發(fā)進行課堂教學,注重知識的獲取過程。注意聯(lián)系兩個實際:一是注重聯(lián)系學生實際,二是聯(lián)系生活實際。按照“預習布置、預習交流、匯報質疑、講解點撥、鞏固練習、反饋檢測”六步進行課堂教學。
上課要做到“三減”: 一減課堂講授時間,體現(xiàn)10+35的授課時間;二減重復課堂練習;三減課外作業(yè)量。
課堂上,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表現(xiàn),為學生創(chuàng)設舒展愉悅的學習氛圍。要善于捕捉教育的機會,發(fā)掘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積極因素,讓學生領悟教師言行中傳遞的真誠情感,并將教師的理解、期待、鼓勵內化為努力學習的內驅力。在關愛每個學生的前提下注重在教學活動中呵護學生興趣的萌芽。使課程和教學成為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幫助學生邁向成功的過程。
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讓課堂充滿生氣,師生共同成長。堅持激勵性、多元化評價,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優(yōu)化課堂時間,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自主探究的學習氛圍中有所提高。教師可根據(jù)不同課型安排教學過程,調整教學方法,保證在最佳時段內完成主要任務、解決關鍵問題,然后再通過精心設計的練習或討論等,使教學過程一直向著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的方向進行,保證學生在不同的時間內均有所獲。
葉圣陶先生說過:“假如學生能夠‘領悟’了,能夠‘研究’出來了,就無須教師的‘講述’了。教師所‘講述’的,只是學生想‘領悟’而‘領悟’不到,曾經‘研究’而‘研究’不出來的部分。這才顯出‘講述’的真正作用?!彼?,我們要求教師該講的要精當,不該講的堅決不講,要盡可能多給學生時間思考、交流,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由于我校班班都有大屏幕,我們要求教師,對教材上圖文并茂的插圖要多加揣摩,多利用,讓學生在單位時間內接受更多的信息。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高效課堂的構建。
3、教給學習方法,自主學習
受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F(xiàn)在提倡終身教育的理念,我們的教育并不是教給學生多少枯燥的知識,而是教給學生終生受益的學習方法。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有效的學法指導,這樣學生在科學有效的方法指導下進行的學習必然是有效的,也必將是高效的。我們絕大多數(shù)學生沒有主動學習的精神,這靠我們去培養(yǎng),我們要求教師既要研究適合自己學科、自己學生實際的有效的學法,將科學的學習方法教給學生,又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中好的做法,將學生中巧妙的學習方法推薦給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合作意識,提高自學能力、合作能力,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使每個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快樂,獲得心智的發(fā)展。只有這樣,才能逐步改變原來等、靠的學習態(tài)度。只有學生自己有了強烈的學習欲望,自主學習了,才能切實提高課堂效率。
二、讓課堂充滿魅力,學校要營造氛圍
1、集體充電,學習測試,提高理論水平
沒有深厚的理論功底作支撐,很難上出學生滿意的高效的課。學校要求教師運用“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就將杜郎口等一些高效課堂理論打印下發(fā),集中與分散學習集合,定時測試,促進教師掌握基本理論,為實踐奠基。
2、課題帶動,聚焦課堂,營造研修氛圍
“教而不研則淺,研而未教則空”,常規(guī)教學,是教研的最直接載體,我校以“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引入為突破口,從常規(guī)教學做起。為促進教師參與構建高效課堂的研究,學校根據(jù)縣開展的“課堂教學效率年”活動以及杜郎口教學模式,確定學校的教研課題仍是“改進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每位教師根據(jù)本學科特點及教學困惑確立研修小課題,做到人人有課題,人人搞教研。形成大課題帶動小課題,真正研究解決實際問題。教師必須把教和研有機結合起來,做到教研同步,互相帶動。
通過“教學校長的引路課,市級骨干教師的示范課、教研組長的教研課、其他教師的匯報課、高效課堂展示課”這五課形式檢驗交流小課題研究情況,提升每位教師的課堂魅力。通過觀課議課,大興研究之風,堅持“培訓方式教研化,教研工作主題化”的原則,堅持研訓一體的發(fā)展思路,將教學、教研、校本研修全面整合,使教師在研究中成長,更好把握駕馭自己的課堂,構建高效課堂。
3、個人自修,同伴互助,打造學習團隊
關鍵詞:課堂舉例;聯(lián)系實際;舉例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2-230-01
我們發(fā)現(xiàn),在科學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的“舉例”缺少應有的風采。雖然也講得抑揚頓挫,聲情并茂,但由于學生已從課本上了解了這些實例,因此,就使得“舉例”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在科學教學中,加強對舉例的研究,對于科學教學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
一、舉例要重視真實性,戒除空假。
中學生在生活中觀察和接觸過很多的科學現(xiàn)象和過程,教學中所舉例子都要有據(jù)可查,真實可靠,不可道聽途說,信口開河,胡編亂造。
如有一教師在講“食物鏈”這一概念時舉了“草兔狐虎人”這一例子,并說明在這條食物鏈中人是最高營養(yǎng)級。單從對概念的解釋來看,似乎也不會錯。但實際上這個例子是不恰當?shù)摹J紫?,這條食物鏈不現(xiàn)實,雖然虎肉是可以吃的,可現(xiàn)在社會上有幾個人吃過虎肉?更何況人要靠吃虎肉作為一個營養(yǎng)級生存下去更是不可能的事了。其次,我們都知道虎屬于國家保護動物,如果有人要吃虎的話,那不是要違反了“野生動物保護法”嗎?所以說教師在課堂教學舉例時一定要符合真實性,應注意將科學知識準確無誤地傳授給學生,盡量避免科學性錯誤。
二、舉例要加強針對性,摒棄牽強。
教師在教學中舉例切忌照本宣科,對書本上的例子照抄照搬,教材當中的例子確實都是權威專家們反復斟酌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但是因為他們生活的年代環(huán)境和經歷與不同地區(qū)的現(xiàn)代中學生存在一定差異,致使書本當中的個別例子往往與目前學生的生活有較遠的距離,甚至學生難以理解,因此教師在舉例時,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認知水平、接受和理解能力,有針對性的舉例,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三、舉例要兼顧趣味性,杜絕庸俗。
為了激發(fā)學生興趣,教師的舉例要有智慧美和藝術美,才能使之趣味盎然,同時又必須突出思想性,不可單純追求趣味。如果隨心所欲,舉例輕浮,失去嚴肅和莊重,甚至把課堂教學搞成了故事會、玩笑會,既違背了教學目的,也損害了教師形象,事與愿違。例如,講“浮力”時,教材上舉出的例子往往是船、木塊能浮在水面上,浸沒在水中的皮球。乒乓球能浮上來,缺乏趣味性。在教學中結合兒童吃膠襄藥物,向學生介紹了浮力這一概念。通常人們吃藥片時,往往是把藥片放進嘴里喝一口水,然后再仰頭咽下藥片。3~7歲的兒童在吃帶膠襄的藥物(如阿莫西林膠襄)時,也是先把膠襄放進嘴里,喝一口水然后仰頭咽膠襄。出乎意料地是,絕大部分兒童反映咽不下去,他們說膠襄向上“跑”。這說明膠襄在水中受到了一個向上的浮力。怎么辦呢?有同學提出,把膠襄掰開,讓兒童吃其中的藥粉即可。但是,這是不對的,因為膠襄類的藥物往往味道很苦,兒童拒絕服用,且直接服用又會對胃有很大的刺激性。最好的辦法是,服用這類藥物時,讓兒童低頭咽膠襄。道理在于:當兒童低頭時,其喉嚨在口腔中水的上方,此時膠襄在水中仍受到一個向上的浮力,當膠襄到達喉嚨時,兒童稍一用力便可將膠襄服下。兒童非常樂意用此方法服用膠囊類藥物。
一般來說,學生對浮力的感性認識是較為豐富的。但是,他們平常既沒有對這些問題進行過仔細的觀察,更沒有進行過分析。在教學中,教師及時提出生動有趣的例子,就會迫使學生進行思考,這是“飛躍”的前提。
四、舉例要注重靈活性,避免呆板。
課堂上的舉例,縱可以說古道今,引經據(jù)典;橫可以遍及中外,引文征理;大可以政治經濟,人文地理,小可以成語典故,家校生活。但教師課堂舉例要注重靈活性,才能啟迪學生智慧,擴展學生思維,才能避免照本宣科、單調呆板、刻板枯燥、晦澀難懂。
例如:講熱水和冷水混合時,學生易忽視“質量未知”而誤認為“冷水升高的溫度等于熱水降低的溫度。”為此舉實例:在0℃的池塘水中,滴一滴100℃的開水與池水混合,池水溫度能升高50℃嗎?學生一聽恍然大悟。
五、舉例要善用典型性,切記堆砌。
生活中的事例無窮,常常是一個科學知識有許多事例可舉,但是在眾多事例中要慎重選擇具有典型性,說服力強的事例,并注意例子與教學內容的內在聯(lián)系,使之切題。教學中如果選例不當,典型性差,就不能準確說明問題本質,讓人感到似是而非,就失去了舉例的意義,還不如不舉。
例如,用工人在泥塘里挖泥,腳要陷下去很深,而在泥地上鋪一塊大小適當?shù)哪景?,工人站在木板上工作不會陷入泥里的事例,來說明在壓力一定的情況下,壓強與受力面積的關系。
又如,甲乙兩隊拔河比賽,甲隊勝是因為甲隊給乙隊的力大于乙隊給甲隊的力。怎樣澄清這一錯誤觀點呢?講解如下:
師:按常理,讓一個健壯的大人和一個十多歲孩子進行相推游戲,誰會贏?
生:大人會贏。
師:如果讓大人站在冰面上,小孩站在地面上相推,情況怎樣?
生:(發(fā)出啊的一聲)小孩會贏。
師:這是為什么呢?
生:冰面太光滑。
師:看來拔河比賽是不是誰的力氣大誰就會贏?
生:不是。
師:對,拔河比賽比的是摩擦力的大小,其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隊給乙隊的力和乙隊給甲隊的力是相等的,對人受力分析可知,誰的最大靜摩擦力大,誰就是贏的一方。
一、課前師生情感交流魅力
不同名師在課前的師生情感交流方式、方法、內容不同,但其目的是相同的,都是為了幫助建立師生間的友好的感情,促進師生間互相信任,消除學生的緊張,為上好一堂課作準備。如于永正老師在上《梅蘭芳學藝》的課前,先跟學生聊起自己是哪里人,干什么的,年紀多大。他還讓學生大聲地叫自己的名字,他或立正喊到,或微笑抱拳說“在下便是”來回應。學生因陌生而存在的緊張與隔閡也在師生一問一答、一呼一應間淡化。在學生的心目中,于教師是位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老師,也是親切溫和的朋友。師生間的情感在短短幾分鐘的時間內就建立起來。王崧舟老師在上《只有一個地球》,課始卻讓學生拿自己和他們的老師做比較。薛法根老師在上《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課前則讓學生仔細打量他自己,讓學生徹頭徹尾、從頭到腳評點一番,還不時自我解嘲,有學生說他頭小他,就說我頭雖小但智慧多。
反思我們的常態(tài)課堂,雖不是第一次給學生上課,但有多少教師注重課前的師生情感交流呢?難道常態(tài)課就不用課前的師生情感交流了嗎?我認為不是的,因為情感的東西并不是第一次建立就能持續(xù)永久的,它需要保鮮,需要呵護。觀摩名師的課堂后,我常常在課前或讓學生給我講講最近的見聞,或說說讀了哪本好書有什么體會或感受;或是出幾個謎語、腦筋急轉彎、成語接龍等益智游戲,大家一起玩;或讓學生進行五分鐘的朗讀、唱歌、講故事等才藝展示;或讓學生說說自己最近有哪些變化或缺點等。以此來保鮮我與學生之間的情感,讓我們永遠處在融融的情感中。我覺得這樣做很有成效,很多學生都喜歡上我的課,課前十分鐘的師生情感交流功不可沒。
二、尊重學生的魅力
孫雙金老師在上《落花生》一課時,曾提出從哪個詞可以看出父親的話留給作者的印象很深這個問題,其中有個學生回答:深夜。這個答案顯然是不對的,孫老師微笑地說,要是他們談到天亮恐怕作者要記到下輩子吧!這一幽默不但婉轉地回應了答題的同學,告訴他答案是不正確的,保護了這個學生的自尊心,又提示大家繼續(xù)探索正確的答案。于永正老師對不會讀課文的學生總是一遍又一遍地鼓勵、引導,提供機會讓他在課堂上多遍地練習,直到他滿意為止。
反思我以前的課堂,當學生答不上來,或答錯的時候,我總是讓他先坐下繼續(xù)思考,請其他同學幫助回答。這樣做有兩大不足:一是沒有考慮到答錯或答不上來學生當時的內心感受,學生肯定覺得老師看不起他,自尊心受挫;二是還可能讓他丟失了思考與回答的自信心與積極性。觀摩名師課堂后,我暗暗對自己說,不能再讓學生高興地站起來,而遺憾地坐下。要讓每個學生有勇氣站起來,也能滿意地坐下。我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比如對讀不好的同學,我就像于教師一樣,鼓勵他別急,慢慢來,一定能讀好。還提供時間讓他多遍練習,直到他滿意為止。對答不上的或答錯的同學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引導,包括暗示、唇語、甚至是重復我的話,讓他從心中知道他做得很好,因為這個時候學生最需要的并不是是否能正確、完整地說出答案,而是能又一次得到成功的體驗,覺得成功離他們并不遙遠,近在咫尺,從而對學習更有信心,更有興趣。現(xiàn)在我的課堂上學生舉手率挺高的,當然回答問題的水平也日益見長。
三、愛護學生的魅力
關鍵詞: 高效課堂 農村英語教學 教學方法
隨著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施,教師必須在思想上、行動上實現(xiàn)三個轉變:轉變觀念、轉變角色、轉變功能,努力構建“以學生為主體,以任務為主線,以教師為主導,以活動為中心,以能力培養(yǎng)為重點”的課堂教學模式。在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重要時期,教育思想、教育內容、教學方式都發(fā)生深刻的變化。因此,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幫助學生更輕松地學習英語,必須把英語課堂搞活,讓課堂充滿活力與魅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下學習掌握一門語言。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要把課堂當舞臺,展現(xiàn)最有魅力的“演技”,力求節(jié)節(jié)有創(chuàng)新,課課都精彩,如何才能搞好英語課堂教學?功在課前,效在課內。我個人認為,必須把握以下五點。
一、循環(huán)復習必不可少,新知導入異彩紛呈
每堂可用3~5分鐘的時間,對上節(jié)課所學習的內容進行鞏固復習,如可以通過問:“Do you know what we have learned in last class?”來單獨提問所學句型或語法知識點,也可以對上節(jié)課所學單詞進行聽寫(have a dictation)。此外,還要用心設計異彩紛呈的“新知導入”環(huán)節(jié),盡量達到新、奇、妙的效果,想方設法地讓學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激起他們強烈的求知興趣。同時還要營造愉快的學習氛圍,使他們樂學,想學。比如,在講九年級Unit 7 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時,可以通過Have you ever been to anywhere exciting or thrilling? 或Where is it?或Do you like Beijing or Shanghai?或 Do you want to go there?等許多與生活緊密相關的問題激起學生的興趣,使他們馬上進入課堂教學狀態(tài),導入新課的學習。
二、精心設計好每一個教學步驟
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環(huán)節(jié)緊湊,層層推進。在教學中采用“框架式”、“歸類式”、“總結式”等多種方法為學生直觀展示知識體系。合理充分利用色彩鮮艷、形象生動活潑的實物、掛圖、投影機、錄音或錄像及電子白板等視聽手段進行直觀教學,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語言的形式及內容。在英語課堂上借助錄像機等設備可提供生動直觀的形象,達到逼真的視覺效果,刺激學生的感官,使學生產生良好的興趣和情緒,進而使課堂“活”起來。直觀教學也符合學生認識事物的實際,能為他們的思維提供形象的直觀的印象,能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我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教材的需要準備了各種各樣的單詞圖卡、詞卡,人物頭飾等,在教學生認讀單詞之前,首先讓學生看圖片,引導他們觀察,接著讓他們認真聽我讀,進而模仿我的發(fā)音。這樣,不僅不需要花時間解釋音訊的中文含義,更重要的是能讓學生直接感知,在圖文并茂的情景中學習既加深認識又激發(fā)其學習興趣,為以后的進一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還要巧設提問形式,提問要“準”,要“精”,要“活”。給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讓他們感知自己發(fā)音的優(yōu)缺點,進而發(fā)揚優(yōu)點,彌補不足,繼續(xù)提高。通過回答問題,也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欲望,進而把課堂氣氛搞活,讓課堂充滿魅力。
三、精講多練,有講必練
給學生“說”英語的機會,讓其多說多練,變“要我說”為“我要說”,變靜為動,使學生身在其中,知其所學。趁熱打鐵隨堂練,對所學內容隨堂檢測,多練,多熟,多誦,當然,這是進行自我評價的途徑之一。通過隨堂檢測,學生可以明確知道自己對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掌握了多少,從而明確自己的學習任務。
四、課后反思
反思得失,反思疑難,反思創(chuàng)新,搭建教學經驗之臺。教育創(chuàng)新也好,高效課堂也好,都要經歷一個自我發(fā)展、更新的過程,一個積累、比較的過程,一個基本訓練的過程,就是反思教學的過程。
五、保持最佳心態(tài),注重個人形象,展現(xiàn)自我魅力
教師應精神飽滿地組織好課堂教學,塑造完美的個人形象。良好的儀表、品性、友善的態(tài)度、動作與手勢、表情和話語,以及“演技”,都是塑造個人魅力的關鍵所在,要努力做個講臺下“觀眾”心中最有魅力的“演員”。
把教育當事業(yè),把課堂當舞臺,教與學齊頭并進,師與生共同提高。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以實現(xiàn)教學互動,有效增強課堂教學效果。用傾情的投入,優(yōu)秀的“演技”,展現(xiàn)更有魅力的自我和更活躍的課堂,為高效課堂之下的農村英語教學再創(chuàng)一道魅力的風景。
參考文獻:
[1]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Review中國日報社.《21世紀報》.編輯出版,2006.
語言修養(yǎng)是教師的一項基本能力,這就決定了教師能否在有限的時間內,把知識完整地傳授給學生。如果教師不善言辭,講起課來詞不達意,語無倫次,那么即使很精心地準備,也很難完成“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任務。尤其在現(xiàn)代化教學技術普遍應用的今天,要求我們說的已經是越來越少,教師已不再是課堂的主宰者,而變成了一個總覽課堂的調控者、一個啟迪學生思維的點撥者、一個課堂知識權威的評價者,這就要求教師用精簡的語言,準確地講授知識,表達思想,能形象生動而通俗易懂地把生硬的知識變得鮮活,把零散的知識變得環(huán)環(huán)相扣,讓學生對整堂課有清晰的印象和完整的記憶。
二、用溫和而幽默的語言,創(chuàng)建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
一個民主、平等、和諧、情感化的學習氛圍,是激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基本保證。文字本身是枯燥的,但我們面對的是一群朝氣蓬勃的學生,如果我們只是照本宣科,那就如同給學生唱催眠曲。所以,適時的幽默、恰當?shù)谋扔魇潜匾?,當然幽默不是嘲笑學生,也不是為了搏學生一笑,而是更好地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保護學生的學習熱情。如在講述近代“經濟”時,學生經常誤寫成“資本主義萌芽”,我會告訴他資本主義萌芽在1840年以后就夭折了,在近代“資本主義萌芽”是見光死。學生就這樣哈哈一笑記住了“見光死”??梢姡哪恼Z言一方面可使知識印象深刻,使抽象的內容變得具體一些。另一方面則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去理解、接受和鞏固知識。這樣的課堂學生怎么入睡?這樣的教師學生怎能遺忘?
三、用激勵的語言激發(fā)學生的潛能
【關鍵詞】課堂教學;快樂;高效
筆者所在縣城地處貴州西部,由于城鎮(zhèn)人口的迅猛增長帶來了學校生源的急劇膨脹,班額不斷擴大,再加上受到師資和辦學硬件設施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學校只能從三年級開設英語,周課時為兩節(jié),再加之每班70―80人,大班額給英語教學帶來嚴峻的考驗,如何克服重重困難,構建高效英語課堂,常常困擾著每一個英語教師。
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而要達成這些目標教師就應充分展示自己的課堂魅力,讓學生樂于參與、樂于學習,從而向課堂的40分鐘要效益,使孩子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下學習英語、掌握英語,為此筆者在教學中進行了一些嘗試。
一、關注情感態(tài)度,潤物無聲
對于學習一門外語知識的小學生來說,在沒有接觸英語之前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很高,我們應當格外關注他們的情感態(tài)度,充分保護,以鼓勵為主,使學生充滿自信。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把學生置于恰當?shù)奈恢茫梢猿浞终{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特別是在大班額的情況下教學,老師在紀律管理上就要花費大量時間,如果不能與學生進行情感上的溝通,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的話,英語教學就會顆粒無收。在筆者的教學中就有這樣的例子,剛接手三年英語教學的時候,學生對于英語知識掌握不好,因為發(fā)音不準,都會比較自卑,上課不敢舉手發(fā)言,甚至有些要放棄的想法。課堂上我在對學生進行口語評價時,特別注意了用語能符合小學生的特點和心理需求,采用激勵性的語言,不講大道理,并且及時捕捉評價的最佳時機,不失時機地抓住每一位學生的長處,及時給予鼓勵。
二、關注興趣需求,寓學于樂
在英語教學中適當?shù)募尤肟鞓方虒W活動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面對人數(shù)眾多的班級,如果一味地進行填鴨式教學或傳統(tǒng)教學,就書本知識而教書本知識的話,學生的思維的零散方向可能會超過學生人數(shù)。
學習興趣不是先天就有的,在每節(jié)課前我會舉行一些英語歌曲聯(lián)唱,用富于感染力的音樂激趣,讓學生以飽滿的愉快的情緒進入學習英語的狀態(tài);新知呈現(xiàn)時盡量使用圖片,優(yōu)美的體態(tài)語、簡筆畫、照片、多媒體課件進行直觀教學活動,以期能夠最大限度的抓住大多數(shù)學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學單詞教學時,我出示實物或單詞圖片(后面呈現(xiàn)單詞),引導學生觀察教師發(fā)音時的口型,認真聆聽教師的發(fā)音,進而讓他們模仿教師的口型和發(fā)音,這樣,學生在短時間內了解單詞的音、形、詞義,而更重要的是能讓學生直接感知。同時在圖文并茂的情景中學習語言,既加深學生對語言的認識又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為以后的進一步學習英語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關注課堂效率,事半功倍
常規(guī)的英語課堂一般包括導入(Warming up)、呈現(xiàn)(Presentation)、操練(Practice)、鞏固和拓展(Consolidation and Extention)、總結和作業(yè)布置(Summary and Homework)?!傲己玫拈_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對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有一個清晰、完整的把握,在每次新課教授時都盡量兼顧到完整的教學流程,以學生主體的言語交際活動為主要構成成分,以學生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充分激發(fā)為前提,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實現(xiàn)有效教學,讓英語課堂魅力四射,教學活動事半功倍。
一、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
1.了解傳主的求學經歷及其科學成就,體味其嚴謹認真、執(zhí)著追求的治學精神。
2.學習熟記楊振寧基本事跡,練習提煉論點、運用論據(jù)的能力。
二、理清本節(jié)課的學習過程
1.以傳主的相關照片導入新課
2.學生誦讀課文,把握文章大意,同時積累課文中的成語。如:捉襟見肘 矢志不渝 按部就班 與生俱來 屢見不鮮 顛沛流離 獨具慧眼 耳濡目染 觸類旁通等。
當堂演練:下列各句中加橫線的成語使用不當?shù)囊豁検牵?)
A.二三十年代的中國,政治黑暗,國破民貧,百姓顛沛流離。
B.在艾爾遜實驗室的兩年里,楊振寧的動手能力捉襟見肘,被同事們傳為笑談。
C.汶川地震過去幾年了,但災難發(fā)生后耳濡目染的記憶,依舊時常浮現(xiàn)在眼前,令人難以忘懷。
D.楊振寧不懈地爭取努力的事例在他一生中是屢見不鮮的。
3.對傳主進行簡介:
楊振寧(1922—2010),安徽省合肥縣人,著名美籍華裔科學家、物理學大師、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1957年由于與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下宇稱不守恒定律”被實驗證明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其于1954年提出的規(guī)范場理論,則于70年展成為統(tǒng)合與了解基本粒子強、弱、電磁等三種相互作用力的基礎;此外并曾在統(tǒng)計物理、凝聚態(tài)物理、量子場論、數(shù)學物理等領域作出了多項卓越的重大貢獻。
4.合作探究,研討文本
(1)引言部分能揭示文章中心的話是哪一句?
“今天,站在這里告訴你們這些事實,我沉重地體會到一個事實,就是我在不止一種意義上,是中國和西方的文化的共同產物。我一方面為我的中國血統(tǒng)和背景自豪,一方面將工作奉獻給起源于西方的現(xiàn)代科學,它是人類文化的一部分?!?/p>
(2)楊振寧合璧中西科學文化的的主要經歷有哪些?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5.能力提升
從楊振寧身上我們很受啟發(fā),根據(jù)下列提煉的論點,請舉出事例 ,說一段結構完整、思維嚴密的話。
論點一:從小打下良好基礎是事業(yè)成功的前提。
論點二:艱苦條件能激發(fā)人的斗志。
論點三:名師出高徒。
論點四: 揚長避短,做事成功的重要因素。
論點五:中西結合是科學研究的新思路。
6.作業(yè)布置
1.豪放、柔婉的語言風格能對學生的情緒產生強烈的感染力
教學語言的風格美,就是不同個性的教師在教學的具體情境中,為了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對教學內容的語言要素進行別具一格的創(chuàng)新運用所表現(xiàn)出來的具有極強的審美價值的語言格調。要使教學具有美的魅力,形成生機勃勃、洋溢著美的氣息的過程,就必須精心追求教學語言的風格美。豪放就是氣勢浩瀚、激越高昂、豪壯剛艦英武奔放的語言格調,即人們常說的陽剛之美。柔婉是與豪放相對應的語言風格。柔婉的特點是語句優(yōu)美,情意纏綿,韻味深長。柔婉風格的語言,大多來自于使用語句的變幻多姿,短句急而促,長句舒而緩,偶句勻稱凝重,奇句綺麗灑脫。這些句式錯落而諧調地結合起來,造成一種情調婉轉的藝術效果,使學生久久難忘。
2.靈秀和回環(huán)的語言格調加深學生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理解
靈秀就是綺美絢麗的語言格調。它能給學生以錯落有致、輕松諧趣、色彩斑斕的優(yōu)美感受。靈秀風格的形成,主要取決于如何使用形容詞和比喻、比擬等修辭手法。它的節(jié)奏既充滿著強烈、深厚的情感,又回蕩著起伏不停的音律,能增強對教學內容的形象描述和抒情感?;丨h(huán)就是用前一句的結尾做后一句的開頭,又回過頭來用前一句的開頭做后一句的結尾的語言格調。這種修辭手法通過語序回環(huán)往復的巧妙配合,表現(xiàn)兩種事物或現(xiàn)象相互排斥或相互依存的辯證關系,它結構嚴密、上遞下接、語勢連綿、音律流暢,用之則可加深學生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理解。
上面所列的幾種不同類型的語言風格,僅僅是筆者個人經常運用的主要的風格樣式。就這幾種風格來說,不同教師的教學語言的獨特性是很明顯的。有些教師,特別是一些優(yōu)秀教師,他們的教學都能夠體現(xiàn)出這五種風格類型美的魅力來。
二、培養(yǎng)學生“說”的能力的探索
在課堂教學中許多名家都重視培養(yǎng)學生“說”的能力。我國著名學者、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早就指出:“在聽說讀寫四個字中間,說最為基本?!钡珡哪壳暗慕虒W現(xiàn)狀來看,最被忽視的就是“說”的訓練。
教學實踐證明,在政治課教學中重視“說”的訓練,有利于學生“聽”、“思”、“析”能力的鍛煉?!罢f”對學生的思維力、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分析力、概括和綜合力、聯(lián)想和想象力都有裨益。我們有理由相信,假如在高中階段能有計劃地、細水長流地進行“說”的訓練,是可以使學生從“笨嘴拙舌”—“能說會道”—“能言善辯”,能像阿慶嫂一樣,講話“滴水不漏”的。
為提高學生“說”的能力,筆者總結出多種訓練方法,主要有:
1.三分鐘演講活動。這項活動放在每節(jié)政治課開講前三分鐘進行,這是個固定節(jié)目。演講的順序是按學生學號為序,演講者事先可略作準備,根據(jù)具體要求確定內容,擬一個提綱,或寫個演講稿,演講內容可根據(jù)課本內容或當前的熱門話題,提出問題讓大家答辯。因為凡演講都要面對聽眾,要突出政治課的特色,有針對性、條理性和通俗性。滴水可穿石,每節(jié)政治課用三分鐘演講是做了一項利于學生的切切實實的工作,何樂而不為呢?
2.新聞活動。此項活動每節(jié)政治課都進行,事先由學生準備,在打預備鈴后的兩分鐘內,由兩位同學(一位講國內新聞,一位講國際新聞)向全班同學近一二天內發(fā)生的國內、國際重大時事政治。學生在收集新聞時首先強調一個“新”,其次是“大”,再兼顧“地方新聞”。學生對新聞活動很感興趣,從開學第一天起到學期結束從未間斷過,而且又十分認真。學生們認為,新聞活動:一是開闊了視野;二是有利于養(yǎng)成關心時事政治的好習慣,如堅持每天早上收聽“新聞廣播”節(jié)目,晚上收看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lián)播”節(jié)目;三是有利于培養(yǎng)動手、動腦、動口能力。此外,還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政治課的興趣。
3.鄉(xiāng)情國情教育活動。此項活動的時間放在每周的最后一節(jié)政治課上進行。資料全由學生去尋找或編寫,尋找資料的原則,一般是由近及遠、就地取材,可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可信度強、有真實感。開展此項活動,目的不僅為了鍛煉學生“說”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增強民族凝聚力。學生通過編寫家鄉(xiāng)史,抒發(fā)愛國情,不但可培養(yǎng)熱愛家鄉(xiāng)之戀,還可逐步升華為愛國之情,付諸將來報國之行。
隨著語文教學改革的深入,面對極具現(xiàn)代意識的語文新課程,面對改革中的學習方式,語文教學中的許多問題再次擺在我們的面前。作為一名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改革應刻不容緩,課堂改革的首要任務是激活語文課堂教學,展現(xiàn)語文課的魅力。呂淑湘先生也曾經指出:如果說一種教學法是一把鑰匙,那么,在各種教學法中還有一把鑰匙,它的名字叫做“活”,那么如何讓課堂教學的水“活起來”,如何才能“一石激起千層浪”———有效激活語文課堂教學呢?以下幾個方面是筆者做的一些嘗試。
一、改革課堂教學模式,尊重學生個性,注重師生平等對話,雙向交流
1.課堂應是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臺,應是師生舒展靈性的空間,應是師生共同創(chuàng)造奇跡、探索世界的窗口。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需要樹立這樣一個理念:那就是課堂是動的、是活的、是情景化的、是富有個性的;課堂教學過程是師生為實現(xiàn)教學任務和目的,圍繞教學內容,共同參與,通過對話、溝通和合作活動,產生交互影響。課堂上可以用這些話激勵學生:“再稍微改進一下,就可以和播音員一分高下了。”“你能不斷超越自我,真了不起!”“誰敢向他發(fā)起挑戰(zhàn)?”學生得到了鼓勵,好勝心被挑起,興趣自然來了。同理,在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也可用諸如此類的評價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掌握學習的主動權?,F(xiàn)在的課堂一言堂的灌輸已不多見,但牽鼻子的現(xiàn)象還在不斷上演,所以教《師恩難忘》這篇課文時,我作了一番思考:課文里寫到田老師善于編故事,教學時也可提供一首小詩,讓學生小組學著田老師的樣子編個故事,雖然可能學生因學識和能力所限,編的故事不是那么引人入勝,但在編的過程中他會整合多方面的知識,加以靈活運用,同時想象能力、概括能力、表達能力等都得到了鍛煉。
3.注重表演,寓教于樂。孩子的天性都喜歡玩,那么我們的語文教學有時不妨讓學生在玩中學。教學《嫦娥奔月》一課時,文中有句話:嫦娥心想讓這樣的人吃了長生不老藥,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嗎?于是便機智地與他周旋起來。課上可以師生合作表演此番情景。通過生動的表演,學生體會到了逢蒙的奸詐貪婪和野蠻兇殘,感受到了嫦娥的機智勇敢與自我犧牲,也明白了周旋的確切含義,學習過程充滿了樂趣,可謂一舉三得。在《牧童和狼》這篇寓言里為了讓學生體會沒狼來和狼真來了時牧童大叫的不同,也可采取表演的形式,第一次大叫時可邊叫邊暗自發(fā)笑,第二次大叫則是發(fā)自內心的恐慌、焦急,一生表演第二次大叫時聲音發(fā)顫,語無倫次,眼淚都流出來了,真是感同身受,精彩極了!
4.激發(fā)想象,陶冶情操。呂淑湘先生說過:“文學最能喚起人們的聯(lián)想、想象,因為它本身就是作者運用豐富的聯(lián)想、想象進行創(chuàng)作思維的產物?!庇汕楦腥胧?,激發(fā)學生想象的欲望,使學生進入釀情、入情、動情的情感美體驗活動中盡情地去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表現(xiàn)美。教師要進入課文角色,創(chuàng)設情境,帶著學生一起去體驗文章所表達的感情,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將這種感情內化為自己的情感因素?!缎抡n標》認為:在語文課堂上,要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讓學生在課堂上學生敢想、敢說、敢問、敢爭論,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讓學生在爭論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如教學《春雨》一課,學生明白了好雨的特點是“知時節(jié)”“潤萬物”后,激發(fā)學生想象久旱的大地得到春雨的滋潤后會變得怎樣?在互相的交流中學生自然明白了春雨的可貴甚至可敬。教學《沉香救母》(一)時,我扣住“心狠手辣、神通廣大”這兩個詞讓學生去思考二郎神究竟有多大的本領?如果沉香去救母親,心狠手辣的二郎神會如何對付他?通過思考讓學生明白沉香要想救出母親是多么的不容易。學生們就在不斷思考和尋求答案的過程里,慢慢地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yǎng)起深入探索的興趣。 我覺得孩子們能認識到自己身上的不足,正確看待自己和別人的優(yōu)點,真是難能可貴。在學生的發(fā)言中,每個人都在動腦筋,課堂氣氛活躍,充滿了活力。
二、引領學生走進生活這個大語文課堂
我們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是圍繞著教科書打轉的:每天讀著教科書,作業(yè)寫著教科書,考試考著教科書。學生學習語文變成了學習“語文書”。學生通過課堂,很難接觸到社會“大語文”,“課堂”幾乎與“生活”隔離。然而,課堂并非孤立于現(xiàn)實世界之外的學習空間,教育者應該將課堂融入真實生活之中。只有這樣,我們的語文教學才會像生活一樣不斷掀開新的一頁,才會充滿生命的活力。語文可以說是與生活聯(lián)系最密切的一門學科了。要教會學生讀生活這本豐富多彩的課本。在社會這個大課堂上,我們的很多習作都可以從中尋找素材,獲取靈感。在教《秋天的樹葉》這篇習作時我深有感觸,如果只讓學生在課上冥思苦想,閉門造車,是寫不出什么佳作來的。我?guī)ьI學生走進校園,仰望大樹,俯拾落葉,細細端詳。兩天后我走進了學生為我呈現(xiàn)的五彩繽紛、令人眼花繚亂的樹葉的世界。一位學生在作文里說,銀杏葉的葉柄朝下,看起來就象是鐵扇公主嘴里的芭蕉扇,又像是金黃的鴨掌,把它的葉柄朝上,就象是一把精致小巧的掃帚,多么善于觀察思考的孩子啊,走進生活的課堂,他有了自己的收獲。還有一位學生在觀察楓葉后寫到:楓葉像孩子的小手,見我來了,就使勁地拍手,瞧,把手都拍紅了,多熱情啊!多么奇特而巧妙的想象啊,生活的課堂激發(fā)出孩子智慧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