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信仰的力量觀后感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2020年秋季如期開學是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后生活逐步走向正軌的標志。今年抗擊疫情的全民戰(zhàn)“疫”取得重大勝利,民族凝聚力空前,英雄輩出,成為新學年愛國主義教育的鮮活“課本”和生動“教材”。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020開學啦“戰(zhàn)疫復課”直播特別節(jié)目觀后感范文,但愿對你有借鑒作用!
開學啦“戰(zhàn)疫復課”直播特別節(jié)目觀后感一2020《開學第一課》讓人回味無窮,仔細想想應該落筆寫一寫自己的感受,通過這個節(jié)目讓我想到了幾個人,護士朱海秀拒絕在鏡頭前向爸媽報平安,她說“我不想哭,哭花了護目鏡就不能做事了”;2000年出生的劉家怡奮戰(zhàn)在武漢客廳方艙醫(yī)院,她說“穿上防護服,我就不是個孩子了”;00后護士郭詩敏,在進入隔離點工作30天后,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她說:“覺得自己不再是個稚嫩的孩子了?!薄粓鰬?zhàn)“疫”,讓90后、00后一瞬間“長大”,抗擊疫情成為一次最好的“成年禮”,透過這些話語中令人震撼的胸襟和氣度,更讓我們真切感受到疫情給他們帶來的“成長”。
他們信任無數人民心中赤誠的熱火,信任日益強盛的中國,信任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世界。當然,也信任,今年武漢的櫻花會開得格外絢爛。待春暖花開,我們一起看車水馬龍。
盡管2020年初,一場疫情席卷神州大地,病毒肆虐橫行,災難從未停息,蠶食了春日的盎然生機,但我們以愛與支持致敬那些堅守,守護中國的英雄,如此,我們一定會風雨無阻的前進。
重大關頭誕生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滋養(yǎng)偉大的時代,我們堅信:中國精神熔鑄而成的戰(zhàn)疫之魂和抗疫精神,必將煥發(fā)出磅礴的精神偉力,推動“復興號”巨輪劈波斬浪、遠航!
開學啦“戰(zhàn)疫復課”直播特別節(jié)目觀后感二舍己的醫(yī)者們,也許您們在家準備過大年、吃團圓飯之時,您們的領導就打來了電話,了解到詳情之后,二話不說,淚別朋友、淚別親人?;鹚仝s往現場,也許您們當時還沒有吃飯,也很少休息,不能隨意上廁所,一整天呆在防護服里一定很熱,而且防護服把您們的臉憋得通紅,把您們的臉勒傷了,您們依舊堅守在崗位上工作,毫不退縮。您們每天都在和死神做斗爭,和時間賽跑,拼了命的工作,您們肩上似乎有一座大山,上面有著數千生靈,只要稍不留神,就會有人死亡。
看到“白衣天使“那么努力,軍人叔叔和交警叔叔您們也不甘示弱,馬上調集人手前去支援。軍人叔叔知道”白衣天使“缺少物資,便去幫忙搬運物資;交警叔叔知道如果傳染下去置之不理,后果不堪設想,所以在大街小巷到處可以看到您們的身影。
其實我也是湖北的一員,我的老家在湖北黃岡,今年有一些特殊原因沒有回老家,但我的羇旅之思一直在我的心中徘徊,我代替我的家人向您們表示衷心地感謝。加油武漢!我相信您們一定會勝利的,您們是最棒的!
為了配合您們工作,我們家一得知疫情后,全家人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為預防肺炎做準備,先去了超市,買了很多菜品、水果和一些日常用品還有一些必要的口罩,便立刻回到家開窗通風并消毒,期間很少出門,常通風,多運動,想家了就發(fā)視頻通話……按照您們的指示做好預防。
在茫茫歲月中,一晃已經半個月,您們?yōu)槲覀兏冻鎏?,我們無以回報?!叭说纳怯邢薜模珵槿嗣穹帐菬o限的“。您們這種釘子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加油,讓我們一起阻止病毒的猖獗,一起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
開學啦“戰(zhàn)疫復課”直播特別節(jié)目觀后感三當前,疫情還在進一步控制。人們的一個談論重點也是各地的疫情變化情況、安全防護提醒、對醫(yī)務人員的敬意等,甚至連新春祝福都有意識地變成了“做好防護,保護身體”。這個新春,在疫情的氛圍下,很多人堅持在工作第一線,很多人無法與家人團聚,很多人以實際行動做著防范與自我防范工作。人們的期盼就是,眾志成城,早日戰(zhàn)勝疫情。
疫情在新春時節(jié)肆虐,讓抗擊疫情發(fā)展有了更大的艱巨性??紤]到人員流動性大、聚集程度高、擴散頻率大,對抗擊工作產生了不小壓力??粗鞯卦黾拥牟±龜盗?,人們在揪心之余,同樣在思考:如何能從自我做起,為抗擊疫情盡一份努力?如何從治理做起,為抗擊疫情筑牢防線?如何從周邊做起,為抗擊疫情注入力量?這不僅是政府的責任,不僅是醫(yī)護人員的使命,也是屬于每一個中國人的分內之事。唯有每個人繃緊那根弦,才能以努力狙擊病毒。
必須看到,春節(jié)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但是病毒不過春節(jié)。越是闔家團聚的時候,越容易放松警惕,也越有可能讓病毒有機可乘。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做的不是歇歇腳、喘口氣,而是一刻不松、一步不停,對病毒步步緊逼,才能讓健康節(jié)節(jié)勝利。這個年,是團結的年,不是單純的“合家歡”,而是以團結的力量戰(zhàn)勝不安的病毒,以團結的意志取得抗擊疫情的勝利,以團結的精神最終讓其樂融融的新春氛圍回歸常態(tài)??梢哉f,這是一場必須打贏的“團結戰(zhàn)”。
戰(zhàn),則勝;不戰(zhàn),則敗。合,則利;不合,則傷。公共健康是全民健康,公共安全是全民安全,具有公共屬性,不能有個別得失之分、利益之別、屬地之界??箵粢咔?,不是一城一地之事,不是醫(yī)療衛(wèi)生戰(zhàn)線的事,而是全國人民的事。醫(yī)護工作者換上防護服,義無反顧地走進病區(qū);武漢采取應急措施,留下阻擊疫情的決心;廠家加緊生產口罩等醫(yī)療用品,承諾不加價、不斷貨,馳而不息地運往各地……從政府到個人,從救治前線到支撐后方,全社會各方面力量只有積極行動起來、主動作為起來、誓死堅守起來,才能以自我之強大壓制住病毒,全社會的“免疫系統(tǒng)”需要在恢復中增強抵抗能力。
不隱瞞,才能擦亮防護的眼睛;不僥幸,才能筑牢抗擊的堤壩;不懈怠,才能屏住奮戰(zhàn)的氣息。重視,重視,再重視!行動,行動,再行動!科學,科學,更科學!在這個新春,抗擊這場疫情,沒有人是孤軍奮戰(zhàn),惟其14億中國人民勇毅、同心,才能勢不可擋、戰(zhàn)無不勝。
開學啦“戰(zhàn)疫復課”直播特別節(jié)目觀后感四面對疫情的時候,“逆行者”這個詞最近悄然火了起來,那么到底什么是逆行者?逆行者就是在危險情況發(fā)生時,在所有人都在想盡辦法撤離時,那些把生命置之度外,向著危險的地方去拯救更多生命的人……
誰都知道武漢是疫情重災區(qū),可是仍然有太多人選擇逆行而上。他們與病毒作斗爭,他們與死神搶奪生命,他們用火熱的中國心書寫著大愛的文字,他們不斷地用行動詮釋著什么是“信仰”,什么是“使命”。奮斗在一線的醫(yī)生,維護社會治安的警察,堅持前方報道的記者,許多滯留武漢的異鄉(xiāng)人,甚至還在上學的學生……千千萬萬人的命運,都在這個新年對彼此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人們關注著手機上的最新消息,一條條來自一線報道,一串串令人揪心的數字,越來越多的人被卷入這場巨大漩渦。讓人欣慰的是,更有越來越多的人請戰(zhàn)、報名,他們“不計報酬,不論生死”。不管是抗擊一線還是支援后方,他們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勇敢負責的精神,堅守自己的崗位,認真完成本職工作,用實際行動筑牢疫情防控的防線。
奔跑著,在死神的世間與時間賽跑;穿梭著,在陽世和陰間搶救生命;堅守著,病毒不退前進的步伐不停;也逆行著,不怕困難病毒不消決不退縮!哪怕前方是萬丈懸崖,也要義無反顧往下跳;哪怕背后死神在揮著鐮刀,也要從容不迫向前跑。責任,他們的肩頭,承載的是全國人民對他們的信任。他們是最普通的中國人,卻也是最偉大的逆行者!
防控疫情,他們是“最美逆行者”。84歲的鐘南山院士,帶領一流技術團隊,在前線努力工作;無數志愿者,從全國各地而來,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社區(qū)工作人員,用實際行動筑牢基層防疫第一防線。在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下,也正凸顯了全國人民的團結一心,我們在努力,我們再努力。
這本是一場毫無溫度的災禍,但逆行者卻讓災區(qū)的人們感受到世間的溫暖。2003年的非典,我們挺過來了,2013年的H7N9,我們也戰(zhàn)勝了,2020年的肺炎,肯定也會在各階層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最終勝利!
武漢封城,封鎖住的是病毒的擴散,而鎖不住的,是武漢人民生生不息的希望和全國人民對武漢的祝福。武漢,是一座美麗的城市,全國人民都在等待著,等待著病情過去,等待著武漢重新煥發(fā)生機,等待著……再去武漢吃一碗熱干面,再等一場櫻花盛開。
這世上本就沒有歲月靜好,我們所謂的安逸,其實只是因為有人在背后替我們負重前行。逆行者,是“偉大”的代名詞,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下,在他們的帶領下,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美好的明天指日可待!
開學啦“戰(zhàn)疫復課”直播特別節(jié)目觀后感五記得武漢剛出現第一個病例時,我正躺在床上刷微博。剛開始我也沒有注意,畢竟只有幾個人感染而已。但最讓我震驚的是短短幾天,感染人數直線上升,最終成為如今人心惶惶的大疫情。
現如今,其發(fā)展之快,令我們擔憂。但是,讓我們相信專家,相信國家,這次疫情一定會很快過去的。在我們整天躲在家里“避難”時,有一群人,逆流而上,不顧自身安危,戰(zhàn)斗在第一線,他們是千千萬萬的平凡人,和你我一樣。但他們選擇了“戰(zhàn)斗”。
那么,我們能為武漢做些什么呢?只是躲在家里,與世隔絕嗎?不是,我們可以為武漢捐款,寄口罩,出自己的一份力。甚至于,去當志愿者,支援武漢。
看著微博上的疫情分布圖,我感到痛心,全國各省無一“幸免”,而最嚴重的當屬湖北武漢,武漢早已封城,但任有人逃離武漢,把疫情擴散到各省。
從病毒擴散后,家鄉(xiāng)人心惶惶,各村早已關閉進出村通道。初三的時候,我從老家回來時,走了五六個出口都出不去。到處是攔路的村民,拉起鐵桿,“拒絕”與外來人接觸。真的絕大多數村子都是這么做的。我差點就回不來了,在往年,這幾天是最熱鬧的,但如今,街上冷冷清清,只有少數幾個行人,而且都“全副武裝”各式各樣的口罩。各種大型活動全部取消。人們整天從手機上看些關于這次疫情的謠言并大肆傳播,最后發(fā)現只是一場鬧劇而已。
我現在待在家里,說實話,真無聊,但又什么都做不了,整天熬時間。寫寫作業(yè),打打游戲,東西都不敢亂吃,親戚們這幾天也炸開了鍋,這不敢那不敢的。到頭來,一分是真,九分是假。最近這幾天,連小區(qū)都封上了,根本不許車輛進入,你要開車出去,可以,但出去之后就別進來了。這是小區(qū)門衛(wèi)對我爸說的話。高速已經不讓進入榆社了,開車出去在當天可以回來,隔天也不能回來了。就連我們這個小縣城都成了這樣,更別提那些大城市了。
觀《冬奧來了》觀后感 最近,一打開電視,聽到最多的就是“冬奧會”這個詞,讓一向對體育不太熱衷的我也有了關注“冬奧會”的念頭。
冬奧會就是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顧名思義,這是在冰上和雪地舉行的冬季運動,如滑冰、滑雪等,屬于世界性的體育比賽。冬奧會每隔4年舉行一屆,并與奧林匹克運動會隔兩年舉行。今年的冬奧會是第22屆,已于2月7日在俄羅斯聯(lián)邦索契市隆重舉行。
韓天宇成功了,這個17歲的大哥哥以2分15秒055的成績,榮獲亞軍??吹剿峙e國旗在賽道上向觀眾示意時,我的心里由衷地為他感到驕傲,為我們的國家感到驕傲。這可是中國隊在這個項目的歷史最好成績,這也是中國代表團本屆賽事的首枚獎牌。
男子冰壺比賽中,中國隊目前是四戰(zhàn)連勝,積分第一。其中隊長劉瑞足智多謀,超常發(fā)揮,功不可沒。
在很多復雜的情況下,劉悅都能化險為夷,多次打好雙飛甚至三飛,帶領隊伍一分一分戰(zhàn)勝對手,真是一個“好隊長”。
在這個冰雪的世界里,各國的運動健兒們向全世界的人們展示著運動的風采,展示著運動的魅力,展示著冰雪世界里的精彩與人們的熱情!
冬奧會,激情的盛會,運動的盛會!
觀《冬奧來了》觀后感
承辦奧運會的是一座城市,世人對奧運的印象卻是對一國的印象。談論東京奧運會時,想自己曾因不滿陰郁、神怪成為東方文明的代名詞,而特意尋得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觀看,不想竟遇見千萬網友同行。2008年北京奧運會,為世界打開了認識中國的新的鑰匙,它向世界表明:我們能發(fā)展,我們正發(fā)展。如今我更期待冬奧會開幕式,因私心里想那氣勢恢弘、莊嚴肅穆的祖國形象才是對東方文明的詮釋。疫情時期的奧運會尤其珍貴,望向國外疫情的一輪輪反復,我想我國將以可信、可靠、可敬的中國形象向世界宣言:我們有能力、有信心、有把握去戰(zhàn)勝困難,我們已經更加強大! 我時常在想,怎樣才是的時代。自然不是“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的山河破碎年代;不是《長津湖》講述的那段先輩憑鋼鐵的意志寫下的波瀾壯闊的歷史;也不該是劉長春輾轉漂浮,跑出“一個人的奧運”的艱難過去。今年是我國的五十周年,當年喬冠華先生一笑,永遠留在教科書里。五十年過去,我國在聯(lián)合國的重要作用愈來愈凸顯,2022年的冬奧會,像是中國為世界交的一份答卷。比起五十年前,我們更有力量;比起2008年承辦夏季奧運會,人民更多了一份底氣和有容乃大的胸懷;站在2022年展望未來,堅韌的歷史賦予我們無限希望。再談論奧運時,已經有了答案。時隔十四年,北京攜張家口舉辦冬季奧運會,這座雙奧之城告訴我,“你看看眼下,這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眼下,不是你正追問的時代嗎?”
觀《冬奧來了》觀后感
幾天前我被兩個具有中國特色的卡通人物吸引了,一個是穿著冰晶外殼、頭戴七彩冰頭盔、腳踩能量環(huán)、充滿了科技感的大熊貓;另一個是一身中國紅、頭頂如意環(huán)、面部是一團白雪、腦袋圍了一圈和平鴿和天壇圖案的燈籠娃,它們敦厚可愛、憨態(tài)可掬的模樣瞬間萌化了我的心。后來得知它們倆就是即將在北京舉行的2022年冬奧會和殘奧會的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
這天做完作業(yè)后我在紙上畫著冰墩墩和雪容融的樣子,剛畫好它倆突然從紙上跳到了我的書桌上,沖著我咯咯地笑:“想和我們一起玩嗎?”我驚喜地點點頭,“跟我來,帶你去一個好地方!”冰墩墩一手拉著我一手拉著雪容融,只見腳下的能量環(huán)發(fā)出一束強烈的光芒,刺得我閉上了眼睛,當我睜開眼時已經到了冬奧會“冰絲帶”速滑場。哇,好大呀!冰墩墩說:“這里將承辦冬奧會的冰上比賽項目,看見中間大的冰上賽道了嗎?敢不敢挑戰(zhàn)?”從沒有滑過雪的我被這七彩高大漂亮的場館吸引了決定一試。我們換好了滑雪服,看著陡峭的賽道,雙腿發(fā)抖,內心打起了退堂鼓。冰墩墩說:“滑雪運動就是要考驗運動員的強壯的體魄和堅強的意志,你要勇敢一些哦!”看著它堅定的眼神,我說:“好,來吧!”一旁的滑雪專家雪容融微笑著拉起我的手,開始教我怎樣滑,怎樣拐彎,怎樣停下。在它耐心指導下,我掌握了一些技巧順利地滑起來。整個學習過程中,冰墩墩堅強的意志是我學習的榜樣,強健的體魄是我以后運動的動力,當然我能這么快的掌握滑雪技巧更離不開雪容融的包容和鼓勵。
《大魚海棠》整部影片構建起來一個全新的世界觀——所有活著的一群人,都是一條巨大的魚,其生命就是橫渡大海,讓人不禁贊嘆構思精巧。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高中生大魚海棠觀后感,供大家參考。
高中生大魚海棠觀后感1昨天下午,老師組織我們去銀座星河影城觀看榮獲多項國際大獎的動漫影片《大魚海棠》。雖然我到的時候影片已經開演了,但這絲毫不影響我的觀看熱情。
影片主要講述了:成人禮那天,滿16歲的椿變成一條紅海豚游到人間大海里,她看到很多海豚都被人類抓了起來,企圖要救它們,但不料自己也被網捕了起來。善良的人類男孩鯤看到了,不顧一切跳入大海去救椿,卻墜入大海的漩渦死亡。為了救回鯤,椿犧牲自己一半的生命換回了鯤的重生,與鯤性命相連。當湫知道椿用自己的半個壽命換回鯤的重生時,他用自己全部生命又換回了椿的壽命。靈婆被感動了,復活了湫,讓湫成為自己新一任接班人。當時鯤救椿的時候我就很感動。我就想:為什么鯤要舍下自己年幼的妹妹救椿?明明可以當做沒看到,為什么為了救一條海豚而付出生命的代價呢?也許這就是正義、善良與愛心吧。
椿掌管海棠花的生長,她家族的人不是神,也不是人,而是“其它人”。湫是掌管秋風的,他和椿青梅竹馬,但與椿掌管海棠形成對比,猶如陰陽兩面。椿爺爺掌管百草,他的法力高,醫(yī)術更高,死后化為海棠樹,保護著族人。椿奶奶掌管百鳥,死后化為鳳凰,陪伴著爺爺、椿和族人。
在影片中所有人物中,我最喜歡的是湫。他為了朋友椿的性命犧牲自己,在椿有困難時,他不顧一切只想著幫助她。當椿把鯤帶回家,媽媽把鯤丟到了下水道,椿要去找回鯤的時候,湫帶著椿去了下水道救鯤。到了下水道,那里面臭的出奇,椿想跳下去找鯤,但湫沒讓椿下去,而自己跳了下去,可是什么也沒找到。鼠婆對他們說可以幫助他們找鯤,但要求湫必須跟她跳支舞,湫答應了。我可以體會出湫對椿深深的愛,最后為了椿能和心愛的人在一起,寧可自己粉身碎骨。他的那句“我什么都不怕,我就怕你受苦”令我感動至極。
這部影片圍繞著愛來展開,向我們展現了湫對椿的愛,椿對鯤的愛,爺爺奶奶的愛,爺爺和椿對族人的愛……有大愛,也有小愛。它告訴我們:“只要你的心是善良的,對錯都是別人的事!”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我們要時刻懷著一顆善良感恩的心去幫助其他人,天地間將永遠充滿愛的光輝。
高中生大魚海棠觀后感2生命之所以存在,是為了有自己的價值。無拘無束的生命才是壯觀的,讓人為之激蕩。
——題記
“有的魚是永遠都關不住的,因為他們屬于天空?!鄙矒碛兄约旱淖杂桑憧梢噪S意的去支配它,但你無法限制它的自由。所有人為了自己而生活,可是你又曾想過?你活著是為了什么,不就是那屬于你自己的自由?
就像電影中的鯤去救椿獻出生命,椿回報鯤而獻出自己,湫又為了椿奉獻生命,他們一個個,都在追尋心中的自由,找到生命的價值。在他們心中,將他人的快樂認為是自己的快樂,而失去了快樂的生命又怎么叫做生命呢?
奉獻是他們所行使的生命的自由,可是椿對于自由的揮霍,難道不是一種任性?她在救助鯤的同時卻又給其他人招來了災難——大水從天而降,淹沒了陸地上的一切??v然她那已逝去的爺爺依然鼓勵著她,替她消災擋難,讓她堅定按照自己的意念走下去,卻依然抵擋不住災難對他人的沉重打擊。她也因此而明白,對一個人的奉獻并不是一件自由的事,而是一種自私。于是她做出了最后的真正的犧牲,挽救她生活的世界。
這是一個悲壯的愛情故事,但它依然展現出了生命的自由。只是有得必有失,上天是公平的,它給了你行使自由的權利,你也應付出相應的代價。你可以飛行在天空,但你會失去大地的厚重:你可以遨游在海洋,但你會失去天空的輕盈:你可以漫步在大地,但你會錯失海洋的包容。不管怎么說,生命的自由依然是我們一生所向往,所追求的目標。
那生命為何自由?是因為歡樂,那發(fā)自你內心的喜悅,它給了你生活的美好,生命的自由。它可以潛移默化的改變一個人,讓他能看透生死,生命是永不熄滅的火種,代代的傳承下去。而每個人都會有犯錯的時候,總想著去彌補,而最后發(fā)現無法彌補的時候,已經耗去了自己的生命,失去了歡樂,生命也因此失去了自由。做人應該更加瀟灑,得到自己內心的歡樂才是讓自由被行使的正確的方法。
天高任鳥飛,海闊任魚躍。既然他們都會享受生命的自由,我們又怎么能荒廢了自己呢?生命有了自由,才有了價值。
高中生大魚海棠觀后感3如果人人都能如此純粹,不管守護什么東西,都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題記
《大魚海棠》是一個夢,在這個夢中,沒有人愿意醒來。它是那么飄渺,卻又將某種東西如此真實的呈現在我的眼前。
走出了這精彩絕倫的夢境,再回到現實,竟給人一種恍如隔世之感。當許多人都為鯤與椿的感情糾葛和湫默默無聞的付出而唏噓不已時,我的心卻如醍醐灌頂般,此刻,它點醒了我。
在這黃粱一夢中,我看到的是三位主人公的善良與純粹,當得知男孩可以復活后,椿寧可拿出自己一半的壽命與鯤分享;當大魚被媽媽扔掉后,椿和湫可以為了找回它不顧一切,甚至與鼠婆跳舞;當湫得知只有讓鯤重返天空才能讓椿感到快樂時,他沒有遲疑,毅然決定用生命作為賭注去開天……在我看來,少女椿與大魚之間的關系,更像是一種母子關系,她所養(yǎng)的大魚,為了守護自己的信念可以付出一切,而椿守護著大魚,湫守護著大魚和椿,三人之間是一種很純粹的關系,這不禁讓我想起了那首倉央嘉措活佛的詩——《見與不見》:“你愛,或者不愛我,愛就在那里,不增不減;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離不棄?!睙o論在他們的生命里那些珍惜的人來與不來,在還是不在,他們都能以最優(yōu)雅的姿態(tài),守護所有的人,情感,使自己心靈的后花園四季如春。
劇中所有主人公的能力都能讓植物生長,他們都擁有生命的力量,能讓信念在土壤中發(fā)芽,生長成參天大樹,而他們愿意無私地守護,讓生命得到自由,不為別的,只為了讓所有人得到屬于生命的關愛,自由的和諧。
生命是世間最美的風景,而信念則是生命的靈魂。身處和平時代的我們,是否也應樹立自己的目標,并且小心翼翼地守護它,讓它在呵護中長成參天大樹,自由地享受云端的美景呢?
高中生大魚海棠觀后感4《大魚海棠》這部電影是在朋友的強烈推薦下一同去觀看的,在上映前的幾分鐘才知道這是一部中國風的動畫。對于中國的動漫,尤其是面對成年受眾的動漫,個人印象一直都停留在畫風不成熟,邏輯混亂,情節(jié)不暢等等上面。所以,觀看之前,我并不對這部電影有太多的期待。但是,一百多分鐘的觀看,刷新了我對目前國產動漫的認知。
首先,就是背景畫面讓人非常震撼,有種置身仙境的感覺。人物畫風上帶有宮崎駿的風格,與《千與千尋》非常相似,我認為這是中國動漫的一種進步,因為我們在不斷汲取別人的精華之處。同時,畫風中帶有濃郁的中國氣息,客家的土樓,臺階上的混沌都在提醒你,這是一部中國的動畫。其次,故事主線非常清晰,人物刻畫鮮明。一個是為贖罪放棄一切的小女孩;一個是為愛獻出生命的小男孩。
盡管,這部電影還存在非常多的缺點,很多地方沒講清楚,甚至看完后我還強烈吐槽了一番。因為我認為小女孩為了救一條魚,放棄親情、放棄友情,不顧大家安危的做法非常自私。但是,當我靜下心來思考的時候,才發(fā)現是我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了一個孩子。作為一個孩子,她只是在做著她認為對的事情,而作為長輩的父母,親戚卻只知道一味的訓斥,苛責,最終導致悲劇的發(fā)生。而唯一能夠理解她的卻只有同樣作為孩子的玩伴。盡管,最后她幡然醒悟,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終止了災難,但她也完成了她的心愿,可以看出,小女孩從來沒有后悔過。
我們習慣用世俗的對錯與得失來評價這個小女孩所做的一切,卻很少站在小女孩的角度去思考她為什么這么做,因為她有信仰,知恩圖報,敢愛敢恨,為了目標一往直前。在這個浮躁的社會,我們需要靜下心來,以一個孩子的角度去觀看這樣一部能夠洗滌心靈的動漫。
高中生大魚海棠觀后感5跟同事一起看了《大魚海棠》,交流感受時她批判椿為救鯤而不顧族人反對,引發(fā)了洪災讓族人們的生命遭受威脅。也十分惋惜湫,為她無限地付出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椿的愛。
這部片子給我最大的感觸是椿、湫、鯤的赤子之心。
最初因為鯤的赤忱,僅僅是擔心紅色海豚被人類捕捉本能地跳進大海救她,沒有想到會葬送生命,而椿為了報恩舍棄半條生命去幫助他復活也在情理之中,椿不顧一切地保護鯤,因為她的第二次生命是他給的。
湫說:“如果活的不快樂,活的再久有什么用?”因為愛,湫的不斷付出乃至犧牲在他是值得的,是快樂的。這種感覺就像古代的將軍懷揣著即使不能為國立功也要戰(zhàn)死沙場的凜然和初心,在他們眼里此時的犧牲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殊榮。
影片最后的一段話讓人特別動容:“生命是一場旅程,我們等了多少次輪回才有機會去享受這一次旅程,這短短的一生,我們最終都會失去,不妨大膽些,我們愛一個人,攀一座山,追一個夢,是的,不妨大膽一些,很多事我都不了解,很多問題也沒有答案,但我相信,上天給了我們生命,一定是讓我們充滿奇跡。”
生命是一場又一場的相遇別離,今天看到的果一定是當初種下了因。守望輪回,我們總會相遇。也許是下輩子,也許是下下輩子子……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1>
央視紀錄片頻道的美食節(jié)目《舌尖上的中國》最近十分火。我一口氣將七集全部看完,還意猶味盡。這檔節(jié)目確實做得非常成功,很好看,打破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紀錄片模式,整部片子唯美真實,充滿了人情味,讓觀眾看到了久違的人們對大自然饋贈的珍惜和情感,攝影更是此部片子的一大特色。
《舌尖上的中國》在呈現各色美食之外,展示的是人和食物的關系、人和自然的關系、人和社會的關系,是普通中國人的人生百味,所謂“天人合一”,在這里也能完美體現。誠意面對食物,精心烹飪,然后有感情地把菜端上桌子,給心愛的人,這是廚房和美食的秘密。一位澳門76歲老阿婆和老伴兒做了50年蝦醬,老伴兒去世了,老阿婆自己默默制作蝦醬,食物里滿是對老伴兒的懷念。其實,這就是節(jié)目想告訴我們的,有感情的東西才是美食。
每一道美食背后,都包含著古老的文化傳統(tǒng)和關于食物樸素而精彩的故事,通過美食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悠久的歷史。中國人熱愛美食,是源于對生活的熱愛。
該片的總導演陳曉卿,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項目運營部主任,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美食專欄作家。1965年生于安徽靈璧,中央電視臺高級編輯,畢業(yè)于中國傳媒大學,主修攝影,同年被推薦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攝影美學,畢業(yè)后進入中央電視臺。他的美食理念:“美食不是技術,絕對來自民間”,做紀錄片的理念:“擺事實,不講道理”。
看完了陳曉卿的資料,對于此片在攝影上的成就也就有了完美的答案——只有具備極高美學修養(yǎng)和熱愛生活的導演才能做出如此專業(yè)的片子。陳曉卿說一部好看的片子決定于題材、預算和創(chuàng)作者,三者缺一不可。此部片子的題材關于“吃”,與所有人息息相關,必然會受到關注。一個好的制作團隊更是這部片子成功的關鍵所在,所謂天時地利人和然也。這樣想來,《舌尖上的中國》能出自這樣的團隊之手也是理所應當的。
“吃”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部分,《舌尖上的中國》給我們詮釋了一個精彩的美食世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內涵還有許多方面,希望有更多更廣的傳統(tǒng)題材展現在觀眾面前,諸如:歷史、自然地理、旅游、文化、宗教禮儀、文房書畫、收藏等等,希冀中國未來能涌現出更多優(yōu)秀的導演和專業(yè)的團隊,帶給國人更加好看的作品,摒棄商業(yè)利益,更多地傳承和發(fā)揚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和風土人情,不僅可以愉悅我們的眼球,更能凈化和感染我們的精神和心靈,讓我們感恩于祖先并且熱愛養(yǎng)育我們的這片土地。
相信只有這樣的節(jié)目才純凈、質樸、感動,才更有生命力,為觀眾所喜愛。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2>
最近,網絡上火爆流傳著一部介紹中國各個民族地區(qū)的美食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趁著今天心思不定,就打開了網絡,好好欣賞一下。的確,通過這部記錄片,我還是全面的了解了中國各個地方的美食,很多看了都說好想吃遍中國。不僅僅從美食上開闊了自己的視野,也從人文上給予自己內心不少的震撼。
從開始大自然的饋贈到我們的田野,我都看的津津有味。每一道美食的背后都代表著一種深層的含義,都代表著一種文化,一個習俗,甚至是一種信仰。美食,是我們的祖先經過千錘百煉之后留給我們偉大的財富,比如家傳秘方。美食除了滿足我們的溫飽之外,還讓我們享受生活中大自然的美好。整個記錄片,我們可以看到拍攝的取景都是在郊外或者鄉(xiāng)村,尤其是在云南的香格里拉,我們看到了大自然的力量。似乎生活在鋼精水泥包圍的大城市人群,漸漸的迷失了生活的本質,我們一味地追求所謂的事業(yè)或者理想,絕大部分是為了賺錢,賺錢的高低成為了衡量我們成敗的標準??粗捌镟l(xiāng)村人們單純的生后,相比較大城市的日夜奔波與勾心斗角,很讓人開始懷念家鄉(xiāng)。離開家鄉(xiāng)久了,總有種味道讓人嘴饞,這種味道讓背井離鄉(xiāng)的人在外總是流連忘返,也許這就是家鄉(xiāng)的味道。我們看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大自然的親和力,生活的平淡卻趣味十足??墒乾F實中,我們的生活已經遠離了大自然,大城市的過度擴張與環(huán)境的污染,我們的生存空間變得越來越小,生活環(huán)境越來越差。當我們走進鄉(xiāng)村的時候,大自然會賦予我們一種安靜舒適的親和力,能安撫我們浮躁凌亂乃至受傷的心。當你走進寬闊的田野中,生活的許多煩惱頓時消失的無隱無蹤,平時難以跨越的心理障礙一下子都變得舒坦。當人類在破壞大自然的同時,本質上也就是在消滅自己。與大自然和平共處,是人類生存永久不變的話題。
看完《少年派奇幻漂流》(LifeofPi),我的內心猶如風暴之下的波濤洶涌的太平洋,久久不能平靜。相信很多人同我一樣,看完電影,不是簡單的結束,而是另一個開始——開始在思考,主人公講述的兩個故事究竟哪一個是真的?導演的用意何在?是科學、理性勝利了,還是信仰的力量戰(zhàn)勝邪惡了?那只老虎難道就是Pi的象徵嗎?它是Pi內心的另一個自己……
一個偉大的導演,不僅僅能為觀眾呈現出充滿視覺沖擊和想像力的畫面與音效,在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能讓人在觀影之後觸動了靈魂,引起了深刻而持久的思考,甚至是心靈的掙扎。
思緒萬端,百味雜陳,我既興奮又無奈,興奮於我想到了很多有意思的觀點,無奈於難以抓住所有的稍縱即逝的靈感、駕馭著生動而深刻的語言。既然無法面面俱到,那我就先只談一個最令我對自己感到驚訝的想法。
我在筆記本上畫了一個圓圈,試圖說明我的思考。
圓圈就這麼大,半徑就這麼長。圓圈和半徑可以丈量,但是π呢?
半徑r,看得見摸得著,是事實,是理性,是科學,是物質,是可知的世界。
圓周率π,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是不可知的,是永遠寫不完的小數點後無數位,是無窮,是永恒,是無理數,是不確定的確定,是自然,是規(guī)律,是無規(guī)律的規(guī)律,是靈魂,是信仰,是神秘的看似不存在的存在,是主宰,是神。而它的存在決定著πr=圓的面積,2πr=圓的周長。
圓(round),圈(circle),輪回,命運(fate),人生(life),是以r為半徑的圓,是一種形狀,是一種經歷,是有張力的,是彎曲的,是從起點走到起點的一道軌跡。我們看得見圓圈,我們看到一個個大小不一的圓圈,我們看到一個個獨特的人生。我們也量得出半徑的長度,我們看得出圓圈的大小,但我們永遠看不到π的蹤影。但是,π就不存在嗎?π確確實實存在啊,它是3.14159……然而,數位化的π不是π本身,π是無法用數字完整表現出來的。難道不覺得很神奇嗎?
同樣的,神存在嗎?我想,這是幾乎每個人都會問的問題,不論你有無信仰。人,終其一生,都在不斷詢問三個問題:我是誰?我從何而來?我去往何方?當然,我們想知道的不僅僅是這三個問題的答案,還有更多的問題等待著我們去解答。神,存在嗎?神不就隱匿在現象之中嗎?大自然何其雄偉!那無窮盡的變化著的大千世界,那翻江倒海的巨大威力,一切的一切都是從何而來的?是規(guī)律,是存在於每個角落的規(guī)律?這就是神吧?我們贊美k,因為我們太渺小,k太偉大,創(chuàng)造了一切,又可以毀滅一切。同時,我們也痛恨k,因為我們太無力,我們永遠無法逃脫命運的詛咒,我們要經歷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這所謂人生七苦,誰也無可避免,生命太過短暫,而我們有太多遺憾。就如同Pi所說的,他還沒來得及說聲謝謝,他所擁有的一切就已恍然離開他的世界了。
我們每個人都如同一個圓圈,用佛教的術語來講,就是生命的輪回。我們也可以理解為,生命就是一個圈套,我們身在其中,無法逃脫。
在高級班一階的時候,博士給我們看了一部電影《垂直極限》。內容大意是:在一次登山運動中,因為突發(fā)意外事故,彼得的父親為了讓他和妹妹有生存的機會,毅然選擇割斷繩索,墜崖身亡。由于內心的痛苦陰影,彼得放棄了登山事業(yè),成為一名攝影師。而妹妹為了與爸爸的靈魂更接近成為了一名登山家。妹妹在一次挑戰(zhàn)喀喇昆侖山脈的K2(喬戈里峰)時遇險,全隊困在高峰上的巖洞里。由于食物與藥物的緊缺,他們的生命岌岌可危。為了營救妹妹,彼得不惜生命危險,再次登上喬戈里峰,展開了與時間與自然的挑戰(zhàn)。
在這部影片中,當面臨選擇的時候,面臨生死存亡的時候,人性的善惡美丑就暴露出來。
第一個選擇點:
隨著扣緊巖壁的安全栓逐漸松動滑落,父親覺得繩子承受不了三個人的重量,毅然作出選擇讓兒子割斷繩子(父親沒有小刀,兒子有小刀),把生的機會給一對兒女,避免了三人同時死亡。這里不只彰顯了親情的偉大,同時也表現了作為一名職業(yè)登山家所具備的素養(yǎng)。
第二個選擇點:
兒子彼得不想父親犧牲自己,但父親的催促以及提醒還有妹妹的生命,這個選擇讓彼得內心備受煎熬,痛苦萬分,最后不得不閉上眼睛割斷繩子。彼得一直被內疚感籠罩,也不被妹妹諒解,從此以后不再登山。當在后來營救妹妹的途中,同行的當地登山向導魏蒙戈說了一句“你沒有錯,如果是我當時也會那樣做的”,讓彼得感覺被理解,內疚感開始放下了。
第三個選擇點:
在登山隊上山之前,魏蒙戈提醒天氣突變,不適宜登山。范艾略不以為然,為了自己能成功登頂喬戈里峰,完成四年前沒完成的愿望,堅持上山。正因為范艾略不聽他人意見,導致后來把整支隊伍逼近了危險的境地。安妮也同意。在安妮心中,每次登上頂峰才覺得與父親的靈魂更接近。
在這里面,魏蒙戈的一句話很值得思考:在山上,誰來決定人的生死?換句話說,誰來扮演上帝?在大自然面前,人類很渺小,有很多不可控制的因素。如果硬要與自然抗衡,結果可能會死得很慘。魏蒙戈認為范艾略不能為了自己而操控別人的命運,踏著別人的尸體前行來完成自己的愿望。在這個選擇點中,只要重新選擇適宜的時機登山,結果可能完全不一樣。
第四個選擇點:
當離山頂5小時的路程時,基地發(fā)來信號說有風暴,登山向導麥湯米提出下山,范艾略不同意,為了自己所謂人生的意義,不顧他人生命,一意孤行。安妮聽了麥湯米的話覺得有道理,但又被范艾略說服。如果這個時侯安妮堅持意見,堅決跟湯米下山,或許范艾略考慮只有他一個人可能就不繼續(xù)上山,結果又是另一個樣。
第五個選擇點:
當登山隊遭遇雪崩被困時,哥哥彼得召集伙伴上山救人,這對于每個人來說又是一個選擇——自己的生死與救他人性命的選擇。在高氣壓及嚴重缺氧的惡劣自然條件下,極易得肺水腫,能活命已是奇跡,而現在人們還不知三人的具置,就算確定了位置,還要除雪,需要急登山,登山過程有很多未知的危險,同時必須在三十六小時內將其救出。誰都不愿冒這個險。用六條健康的生命去為沒有多少生還可能性的三個人冒險,值得嗎?是的,看到這里以及看到影片結束,死了四個援救者只救回了一個人,引起了一些爭議:這樣值得嗎?這個話題同樣曾經出現在報紙上熱烈討論過的大學生為了救落水老農而犧牲的事情上。表面上看似不值得,但想想如果每個看客都覺得不值得的話,那誰來救人?如果都漠視別人的生命,那這個社會還有人情嗎?如果遇險的是你呢?能夠去幫助別人,甚至超越自己的生命,已經上升到了一種靈性層次。當然,這里不是提倡盲目地去奉獻自己的生命。自己的生命同樣重要。
第一個站出來的是麥湯米的表哥,接下來是樂天派的兩兄弟(曾經成功登頂),然后就是醫(yī)生(因為公司快破產,需要錢),最后是魏蒙戈(他聽說殺妻兇手范艾略困在里面,想親手殺了他)。大家?guī)е煌哪康?,最后組成了一支救援隊。
在彼得去懇求魏蒙戈加入的時候,魏蒙戈說了一句話:“我只為自己登山。”是的,魏蒙戈的妻子在四年前一次商業(yè)活動中,為范艾略做登山向導而被害死。從此以后,魏蒙戈不再為別人登山,只為自己,為自己找尋妻子的遺體。
第六個選擇點:
四年前,在攀登喬格里峰的時候,范艾略雇魏蒙哥的妻子為向導??蓯毫犹鞖庾屗麄兝г谏缴?,范艾略用完自己的救命針,還搶奪了女向導的救命針,結果女向導死亡,范艾略靠多次注射救命針后脫險。他選擇讓別人死來讓自己生。
四年后,同樣的,被困于峭壁中的三人,依靠救命針艱難地維持著生命。湯米因受傷,過早地得了肺水腫,需要消耗更多的救命針。當安妮決定給他注射救命針時,卻被范艾略制止了。趁安妮睡著時,范艾略殺死了湯米。這的確是很難抉擇的問題。理智告訴我們,范艾略把實情告訴湯米,并要求湯米等待死亡或許是正確的。湯米似乎也該認清形勢,尊重生命。但湯米并沒有等待死亡的意圖,范艾略更沒有權力剝奪湯米的生命權。
在救援中,樂天派的弟弟說了這樣一句話:我不信仰真主,甚至也從來不信仰什么,我沒有宗教觀,但我愿意相信我們必須服從人類的基本道德,否則會進地獄。這些所有為了拯救別人生命的人跟范艾略有多么大的一個對比啊!
第七個選擇點:
當樂天派兩兄弟中的大哥快要掉下懸崖的時候,醫(yī)生冒著生命危險去營救。
第八個選擇點:
安妮冒著危險撿到一個包,里面有救命針,她先給湯米注射。
第九個選擇點,
安妮自知活不長,求彼得不要繼續(xù)上山救她,她不想再失去親人,彼得何嘗不也是這么想?所以彼得堅持要去找她。
第十個選擇點:
魏蒙戈面對殺妻仇人想報仇,在把范艾略扔下深淵的那一刻思想發(fā)生了斗爭,最后人性的善良和偉大戰(zhàn)勝了仇恨之心,他沒有把他扔下去,并打算把他救上去。
第十一個選擇點:
一條繩子承受不了四個人的重量,最后魏蒙戈平靜地掏出小刀,割斷繩子,讓自己和下方的范艾略一起墜入深淵,拯救了兩兄妹。
在生命處于極端困窘的狀態(tài)下,在生死存亡的一線間,人總會面臨著很多選擇,在這里面人性中善、惡、美、丑,都被放大了。人總是要死的,就看他在死前做了什么。
垂直極限觀后感(第2頁)
類型:動作
導演:馬丁·坎貝爾 Martin Campbell
主演:比爾-派克頓(Bill Paxton) / 克里斯-奧唐奈(Chris O”Donnell)
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2000年
影片一開始就把氣氛推到緊張時刻,兄妹倆和父親在為攀巖布置繩索。突然,在上方位置的兩位新手登山者因為登山包掉下順帶拉下兩人,同時他們的繩索順帶也將父親和兄妹倆牽扯下,五個人一起懸吊在一根繩子上,情況極其危險。父親當即扭身甩下纏繞在他身上的那根懸吊兩個新手的繩子,減輕了自家吊繩的負重,避免五人一起落下山崖。
父親指導妹妹準備在山巖的間隙中插入機械扣,懸掛新的繩索擺脫困境。可是,原先的一個機械扣在山巖間隙中承受不了三人的重量,即將脫出。在父親的極力規(guī)勸下,哥哥別無選擇的用刀割斷了繩子,父親落下了山崖,用自己的生命減輕了繩索的負重,挽救了兄妹倆的生命。
若干年后,兄妹倆在喜馬拉雅山半山腰遇見了。妹妹還是不原諒哥哥當年在危急時刻用刀割斷繩子致使父親死亡的舉動。
走過那么多路,看過那么多書,看過那么多電影,一定有很多感慨和見解,寫成讀后感觀后感?!端影?爸爸》是由尼特什·提瓦瑞執(zhí)導、阿米爾·汗領銜主演的印度傳記片。下面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摔跤吧爸爸觀后心得,歡迎大家參閱。
摔跤吧爸爸觀后心得1這部電影對我的影響很大。從電影中,我看到了一位父親對夢想的不懈追求和對女兒無私的愛。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國家冠軍摔跤手因為摔跤給他帶來了榮譽卻無法帶來金錢,迫于生計,不得不屈服給現實。但他從未放棄過自己的夢想,在他漸漸衰老的時候,他把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期望自己的孩子能獲得一塊奧運金牌。即使他的孩子都是女孩,他也不斷地訓練她們,這個過程他承受著所有人的冷嘲熱諷,默默前行。最終,他的女兒們也都成為了國家冠軍。
本以為影片到此結束,卻發(fā)現這位父親的理想比這更遠大,他期望女兒們都是世界冠軍。但女兒不再繼續(xù)聽話,因此連續(xù)輸了幾場比賽,才發(fā)現父親是對的。接下來她們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打敗了一個又一個的對手,最終成為世界冠軍。
這部電影告訴我們,要想實現自己的目標,即使有再多阻礙也不能阻擋我們前進的腳步。只要堅持夢想、不懈努力,就必須能成功。就像影片里的父親,為了他的夢想、為了他的女兒,承受著幾乎令他喘但是氣的壓力,但總能想辦法克服這些。
我們要學習他們,以他們?yōu)榘駱?,告訴自己――為了目標、為了夢想去奮斗!堅持下去,就能成功!為自己加油!
學會堅韌、學會不忘初心,學會為了夢想而拼搏、去奮斗,永不放棄!這樣,我們才會走向夢想,推開成功的大門。勇于向一切阻礙自己前進的事物發(fā)出挑戰(zhàn),戰(zhàn)勝他們!
摔跤吧爸爸觀后心得2在印度存在著嚴重的性別歧視,女孩注定一輩子與廚房“相伴”,為了減輕家庭的負擔,他們得與一個素未謀面的陌生男子成親,一輩子為他相夫教子,她們的人生并不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電影中的父親與國際冠軍失之交臂,又因為生活的逼迫,他不得不放棄摔跤,但他心中仍然有一個冠軍夢,他想要一個兒子完成他的夢想,但老天似乎在與他開玩笑,四個孩子都是女孩,就在他放棄之時,他偶然發(fā)現女兒身上摔跤的天賦,他與妻子約定了一年的時間,在這一年里,兩個女兒反抗過,他是一個瘋狂的父親,他讓他們脫下女孩的裙子,穿上男孩的體恤褲子,他剪去他們的長發(fā),讓女孩變成一個假小子,他甚至讓女孩和男孩摔跤,但是他不管別人如何冷嘲熱諷,如何譏笑他,他依然在堅持。他帶著女孩一路沖進全國冠軍,一直到世界冠軍,一路上經歷的重重困難。我清楚的記得里面的一個片段,一個讓所有人濕潤了眼角的小插曲,女兒接受了國家級教練的指導,而教練讓她忘記父親教她的一切,她開始接受自由訓練,她留了長發(fā),她與朋友逛街,聚餐自由自在,她開始覺得父親的方式老舊,不可能贏得世界冠軍,她為了讓父親明白,與父親摔跤,她忘記了,她在成長,而父親卻在衰老,身體怎么會和原來一樣健壯,她只在向父親展示自己,沒有考慮父親的身體,還好后面她及時回頭,才獲得了世界冠軍。她的妹妹也一樣,一步步沖進世界冠軍。勿忘初心,方得始終……當我們開始因為自己的小叛逆,而與父母爭吵時,是否靜下來看看他們,你會發(fā)現,他們頭發(fā)已不是如墨水般烏黑,刺眼的白發(fā)在他們的頭上肆意的“侵略”,皺眉爬上他們的眼角,他們的記性開始不好,但是他們卻清楚的記得你成長過程中的跌跌撞撞。此時此刻,我很慶幸我沒有錯過這樣的一部電影,對于別人來說可以彌補,而我卻會遺忘,還好我的父母支持我看,心中無數還好,讓這份作業(yè)不再是作業(yè),而是情感的揮灑地。同時,我也很懊惱自己,為什么沒有積累更多美好語言,來讓他們更好的為自己所用。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事跡改編,雖我們不能向他們一樣用這樣的方式成為父母的驕傲,但是我們每個人不都一直是父母的驕傲嗎?保持一個最初的心,不忘記那個最初的夢想,成功不是從天而降,需要你去抓住它,并且努力與它“肩并肩”,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他告訴我我可以教你游泳,但我不會救你,你得靠你自己,人只有在最無助時才會使出渾身解數。即使很無情,但在那一刻,他會讓你知道,你能行。天賦只是你的加油包,需要伯樂賞識,同樣還要讓伯樂賞識的優(yōu)點。
勿忘初心,方得始終。
摔跤吧爸爸觀后心得3最近由阿米爾·汗主演的電影《摔跤吧,爸爸》在中國上映。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摔跤手爸爸打破性別歧視的藩籬,把自己的女兒訓練成摔跤冠軍的故事。電影剛上映,就獲得了爆棚的口碑,在豆瓣上,評分高達9.2。
不過,今天想說它,并不僅僅因為它可以給你帶來接近3個小時起伏愉悅的感受,而是因為這個故事所傳遞的訊息?!八影?爸爸”這部電影根據真實事件而改編,講述一個來自小村莊的女孩子Geeta,通過多年的努力改變了印度體育摔跤項目的歷史記錄,她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印度文化中對女子的束縛。在她之后,有更多的女孩子開始參加摔跤這項運動,有更多的印度女孩子因為她獲得了額外的可能性。
在Geeta決賽前的那一夜她爸爸對她說:
“如果你明天贏了,并非自己獨享勝利,有幾百萬個像她們一樣的女孩跟你一起得勝,所有被認為不如男孩的女孩們、那些被迫做繁瑣家務的女孩們、那些被嫁出去生兒育女的女孩們,明天你不僅跟澳洲選手比賽,還是跟這些輕視女子的人比賽!”
網上有許多對電影里這位爸爸嚴苛教育的抨擊:抨擊他為了自己心中放不下的夢想逼著女兒訓練,跑步剪發(fā)摔跤,絲毫不顧及他們自己的意志,摧毀了他們作為小女孩的童年??稍诳催@部電影的時候,我突然就明白了:在你小的時候,你還不能夠懂得,一個來自小地方的女孩子,它的人生究竟有多少種不一樣的可能?答案:微乎其微。
父母的嚴格要求,是有他們的原因的。唯有從小的嚴格,由外向內的嚴格,才能為你的`以后帶來一些可能性,盡管這樣的嚴格會承受許多的不被理解,盡管這樣的嚴格會耗費掉好多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親密與理解,父母為了你今后的那一絲絲可能,被子女乃至社會誤解也在所不惜。因為他們知道未來的你肯定會感激當時那個嚴格的父母,等你羽翼豐滿、足夠強大、有了跟命運抗爭的資本,可以隨心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隨波逐流、不為了生活而生活的時候,那種自由、那種高度、那種發(fā)自內心的愉悅、那種多一種可能的選擇,將是你人生的一抹新色。
摔跤吧爸爸觀后心得4昨晚,我們看了一部最近很火的電影,叫《摔跤吧爸爸》。影片講述了一位父親克服著種種困難和嘲諷,將兩個女兒培養(yǎng)成摔跤手,并為印度奪了第一塊摔跤國際金牌的故事。
影片一開始就交待了故事的背景——貧困的小村落,擁有金牌夢的前摔跤手爸爸,4個女兒,這樣的組合,讓我在那位父親表示要把女兒培養(yǎng)成摔跤手時,第一反應就是不可能。更別提他們用跑步代替專業(yè)訓練,用麥地當訓練場地了。我就如同村子里的人一樣,覺得他瘋了,這是癡人說夢。
但故事的進展讓我大跌眼鏡,從一開始的抵觸到后來的主動,從一開始的瘦弱到后來的強壯,從一開始在男孩面前不堪一擊到后來打敗男摔跤手。兩個女孩一步一個腳印,用實力扭轉了所有人的看法,包括我的。我心想,或許真的可能。
但Geeta在國際比賽上的表現讓人大失所望,屏幕外的我深深惋惜,心想這顆沒有升起的星可能要提前墜落。所幸她及時找到了方向,在爸爸的幫助下順利找回狀態(tài),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fā)展。
直到那場最終的比賽到來了。還有十幾秒,記分牌上的數字是5:1,Geeta是1。這個數字仿佛擊碎了一切,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付諸東流,要在十幾秒內拿5分,我想,這次是真的不可能了。但是Geeta不這樣想,那個彩虹摔,摔在地上,也摔在所有一路上對她嘲諷、對她說不可能的人的臉上。她用那一摔向所有人證明了:什么不可能?不,可能!
看完電影后,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其實我們的人生就如同Geeta的經歷一樣,都是在不斷地將不可能轉變?yōu)榭赡?。一生中,我們會遇到很多嘲諷,會有很多人告訴我們不可能,當這種時候希望你能如Geeta一樣,把這句話摔在他們臉上——“什么不可能?不,可能!”
摔跤吧爸爸觀后心得5很多人反應這部電影有內涵,于是今天去看了。這部電影其實表達的是父親通過對女兒進行摔跤這項技能訓練,實際上是作為一股力量解放女兒們的傳統(tǒng)命運,打破印度對女子封建思想的禁錮。女孩子要學會依靠自己自救,不能把一輩子的命運鎖定在鍋碗瓢盆里,命運逆襲就要付出比常人更多艱辛的代價。在這個過程中女主角有一段時間忘記了父親的教誨,選擇過上舒適自在享樂,節(jié)制力不強的生活,最終失敗在比賽場,失聲痛哭。這讓我想起那晚86歲的外婆對10歲的孫子嚴厲管教的那一幕,因為回家晚沒看書,一定讓他跪下,拿了根棍子,厲聲呵斥:"我今天就是跟你拼了,你也要做到認真對待學習,考上大學!"外婆雖然不識字,這么堅定的信念,抓住一線機會就全力以赴的決心,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一定自強自立,也會有自制力。
反觀現在的社會,自立自強的女性很多,在拼智慧和意志力的時代,女孩一點也不比男孩差,而培養(yǎng)一個卓越的孩子與意志力堅強的父母分不開。在我從小的成長環(huán)境里,媽媽對待我的穿著打扮總是比較苛刻,是從來不把長相外表當一回事,不把我當女孩看,我一直都是男孩發(fā)型,一直是灰姑娘的角色,一些粗活也是讓的,我是壓根就體會不到我是女孩,爬樹追趕狂笑野蠻得很。直到走出社會后,嫁為人婦,才會與賢惠的女子之間有比較,也會覺得自己不夠漂亮不夠賢惠而羨慕別人、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忘記了媽媽的教誨。如果心中有堅定的信念,在迷失自己后還是能找回自我的。
原生家庭很多好的理念是要保持下去的,雖然回想起來童年比較苦,多了一份嚴厲,但是這也是立足社會的基本功,也是將來在社會上有話語權的硬件條件,才有能力對自己不喜歡的生活方式說不字。
最近對于苦難的理解有了重新的認識,以前覺得那人真倒霉,不幸的事情被她遇上,真可憐!但是,現在對于苦難我有了另一番解釋:她真夠幸運!能經歷和認識這么多苦難,在苦難的學校從容不怕的磨礪,經受住嘲諷和輕視。人的潛能和生命力無限,她能快速成長反彈,儲備爆發(fā)力。
[關鍵詞]電影;法制題材電影;圖像轉向
法律是社會生活的一種規(guī)則,有“公平、正義”的含義,它是以正義為基礎,強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國家的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guī)范。目的是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等,使人民能夠自由、安全、幸福的生活。法制題材電影是反映社會生活的電影類型,這就注定了法律和電影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它們雖然分屬于不同的文化領域,但是它們的結盟,實現了法律的理性與電影的感性的有機結合。在法制題材電影中,法律不再是教條、刻板。電影也從法律文化中汲取了養(yǎng)分,用最通俗的方式傳播公平正義,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看待法律的全新視角。
法制題材電影界定及變化
中國與其他國家相比,在國情、文化、法律體系等方面存在不同,法制題材電影也具有自己的特色?!胺ㄖ破被颉胺ㄖ朴耙暋泵Q的真正出現是在80年代,黨的提出“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治”的方針后不久,影視界出現了一批法制題材影視作品,如《新岸》《法庭內外》《少年犯》?!胺ㄖ破姆睒s引起了一些影視理論工作者的注意。他們以‘法制題材’為標準,把目光轉向‘’前拍的一些電影,結果把一些反特片以及描寫革命地下斗爭的影片像《五十一號兵站》等,劃進了‘法制片’范疇,同時又把目光轉向國外的法制題材的影片,覺得偵破片、警匪片、間諜片、推理片等也屬于‘法制片’的范疇。這樣,‘法制片’就成了一個以題材為標準、包容較大的新的類型片?!盵1]此后,法制題材影視作品不斷出現。
尤其是進入21世紀后,在文化全球化、中國法制現代化的時代背景中,國內相繼出現了一批優(yōu)秀的法制題材電影,如《馬背上的法庭》《法官媽媽》《五顆子彈》《真水無香》等。這些法制題材電影與20世紀的法制題材影片相比無論在主題內容上,還是表現形式上都有了較大變化,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進步。80年代法制題材電影特別是警匪片,常以描述案件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為主,用追殺、武打、爆炸等正反人物外在的暴力行為形成感官刺激,達到吸引觀眾的目的。那時的影片多停留在對具體法律事件表象的表現上,未能透過其表象去展現法律事件對人們內心世界的沖擊,尤其是沒有展現人物內心善惡等道德情感體驗,人性善惡只是被當成情節(jié)符號簡單化,缺乏精神內涵,從而使得影片缺少力度,也表達不出深層的思辨意蘊。比如:《神秘的大佛》(1980)、《蛇案》(1983)、《港客謀殺案》(1987)等影片就是如此。與這些影片相比,新世紀以來的法制題材電影最大的特點就是突出強調在法制背景下,不同文化、階層、職業(yè)的人或群體的心靈世界及命運際遇以及他們對法律的思考,對正義的態(tài)度、情感和價值取向,進而反映中國傳統(tǒng)社會向法治社會轉型過程中社會的矛盾、焦點、熱點問題,以濃縮在影片中放大的人性善、惡,敲打觀眾的內心和靈魂,強化法律信仰,增強法治觀念。
新世紀以來,反映司法、執(zhí)法人員工作生活的法制題材電影,如《法官媽媽》(2001年)、《真水無香》(2005年)、《五顆子彈》(2008年)、《警察的承諾》(2009年)等影片,就是通過直白地贊揚主人公的大公無私、履職盡責、堅守誠信來闡釋善,歌頌他們“仁”“義”“信”為代表的傳統(tǒng)道德意識,強調他們身上的浩然正氣,傳達公平、正義的精神力量。特別是在歌頌法官的電影中,法官是司法權的執(zhí)行者,對他們道德的褒揚就是對他們職業(yè)的肯定。在這些電影里,我們沒有看到西方法律電影中經常出現的頭戴假發(fā)、高高在上的精英式法官,而是看到了親切、樸實和大公無私、履職盡責的法官形象,他們雖然性別、年齡、地域均不相同,但是他們身上張揚的善,呈現的仁愛卻是相同的。他們在追求嚴謹的法律思維的同時,有著深厚的人道主義情懷,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中國法治建設的希望。2005年拍攝的影片《馬背上的法庭》中主人公是云南邊陲基層法庭的法官老馮,他和同事們的工作就是用馬馱著國徽深入邊遠鄉(xiāng)村開庭,苦口婆心的調解村民糾紛,他們試圖在法理與情理間找到一個恰當的結合點,降低農民訴累,彌補風俗習慣與現代法治之間的溝壑。正如法制題材電影編劇趙冬苓所說,這是他們“努力地在法律和人情之間尋找平衡,用法律以外的方法彌補依法辦事可能給農民老慶帶來的創(chuàng)傷”[2]。在這類影片里,塑造的基層法官形象“絕對不是威嚴,遠離大眾的”,而是受村民尊重和敬仰的,“能快速地替村民解決糾紛,且糾紛解決的依據,并不特指法律,可以是道德、情理”[3]。試想,如果把好萊塢經典的法制題材電影《失控的陪審團》(2003年)中的法官移植到這類影片中,那將會是怎樣的情形。
圖像轉向對新世紀法制題材電影的影響
“圖像轉向”是美國著名圖像理論學家W·J·T·米歇爾根據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理查德·羅蒂描述的西方哲學(思想)“語言學轉向”提出的。理查德·羅蒂指出,“古代和中世紀的哲學圖景關注事物,17~19世紀的哲學圖景關注思想,而開化的當代哲學圖景關注詞語”[4]。米歇爾則認為現在“又一次關系復雜的轉變正在人文科學的其他學科里,在公共文化的領域里發(fā)生,這次轉變稱作‘圖像轉向’”。他在《圖像轉向》一文中指出:“圖像轉向,它不是回歸到天真的模仿、拷貝或再現的對應理論,也不是更新的圖像‘在場’的形而上學,它反倒是對圖像的一種后語言學的、后符號學的重新發(fā)現,將其看作是視覺、機器、制度、話語、身體和比喻之間復雜的互動?!盵4]米歇爾的學術觀點是后現代視覺圖像文化的典型代表。圖像轉向構成了一個新思潮以及視覺文化的新方向。匈牙利電影理論家巴拉茲也在《電影美學》中預言:“隨著電影的出現,一種新的視覺文化將取代印刷文化?!盵5]中國復旦大學教授、復旦視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孟建教授在《視覺文化傳播時代的來臨》一文中說,“現代文化正在脫離了以語言為中心的理性主義形態(tài),在現代傳播科技的作用下……益轉向以視覺為中心,特別是影像為中心的感性主義形態(tài)。”[6]圖像轉向意味著圖像研究領域與認識世界方式的改變。一是針對圖像的研究不再局限于美術領域,還擴展到了攝影、影視等大眾傳播領域,而且研究的對象從研究圖像意義轉向研究生命和欲望,從圖像的符號學轉向在場和本體論。二是圖像成為一種世界表征,與文字一樣涉及創(chuàng)作者、藝術作品、觀賞者、語境間的關系,建構新的感觀外部世界。
當代中國,圖像以感性、直觀、迅捷的特性,無中介地進入這個視覺時代的各個文化藝術領域,圖像不僅僅是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就是常生活。法律電影更是以感性、直觀的圖像展現著真實的法治生活。那么,圖像轉向對近十年中國內地法律電影有著怎樣的影響,這個轉變的過程又是如何進行的呢?
在“圖像轉向”的文化語境下,新世紀中國法制題材電影產生了一些變化。一是內容上改變了原來觀眾對法律語言和行為的靜觀狀態(tài),以對人物內心世界善惡的描述激發(fā)觀眾的情感,增強人們對法律理性的認同。二是形式上以富于感染力的影像傳播法律信息,增進與觀眾的動態(tài)交流互動,成為人們交流思想的媒介,并反過來影響人們的思想觀念和法治社會的構建,這是圖像轉向的必然結果。這些變化,改變了以前非好即壞的二元思維模式對法律的圖解,使感性的圖像與理性的法律語言平等相處,相互補充,共同構造法治世界。在這個法治世界中,法律的理性與電影的感性就像一個杠桿的兩端,只要有一個恰當的支點就能支撐這兩端達到平衡,把理性的法律語言轉變?yōu)楦行缘挠跋?,獲得觀眾喜愛。而這個支點就是道德。新世紀以來的法制題材電影以道德設置人物,安排情節(jié),表現善惡的對立和交織,以多種藝術表現形式深化電影主題,深化人物內心活動,激發(fā)審美情感的柔性,弱化法律宣傳的剛性,使觀眾獲得對公平、正義等法律理性的認同。
除上述特點外,我們還應看到,圖像轉向在挑戰(zhàn)傳統(tǒng)語言中心地位的同時,也在顛覆它的生產、流通、消費模式。新世紀以來,中國法制題材電影不僅在創(chuàng)作(生產)上發(fā)生了變化,且在觀看方式和習慣(視覺消費)上也發(fā)生了變革。20世紀90年代末,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率先嘗試制作電視電影,法制題材電視電影應運而生,如《法官老張之審牛記》(2003年)、《刑警張玉貴之隊長生活》(2004年)、《牛貴祥告狀》(2005年)、《緝毒隊》(2007年)、《無法結局》(2008年)等電視電影。它的出現改變了傳統(tǒng)電影發(fā)行放映體制,成為法制題材電影發(fā)展的新基地。它是圖像轉向沖擊下的一種探索,體現了“影視合流、互動、互補的國際化發(fā)展方向”[7]。但是,我們還應該注意到電視媒體強調的消遣功能,有可能會導致法制題材電影藝術質量的下降,沖淡觀眾對法律的敬畏,這是法制題材電影創(chuàng)作者們特別應該注意的。
新世紀以來,中國法制題材電影雖然沒有好萊塢法制題材電影強烈的思辨特色,也沒有花哨技巧和曲折情節(jié),更沒有依靠死板的法律概念宣傳,而是通過道德主題內容的多元表達,表現人性中善惡道德的交織,通過現實主義等多樣的形式表現手法,與觀眾形成交流、互動,使觀眾思考和質詢法律、道德、公平、正義,激發(fā)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感,由人的情感牽拉出來實現感性到理性的轉換過程,讓人們獲得審美感受的同時加強對法律的信仰,產生對法律的理性認同。新世紀以來法制題材電影對人的道德情感表達為今后法制題材電影發(fā)展打開了視野。
[參考文獻]
[1] 談大正,沈棲.中外法制電影賞析[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1:1-2.
[2] 趙冬岺.當法律碰到人情——法官老張軼事創(chuàng)作札記[J].電影藝術,2002(06).
[3] 李怡,周潔.彎曲中前進,法律在基層中的權威——電影《馬背上的法庭》觀后感[J].知識經濟,2009(01).
[4] [美]W·J·T·米歇爾.圖像理論[M].陳永國,胡文征,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7.
[5] [美]巴拉茲.電影美學[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78:27.
[6] 孟建.視覺文化傳播時代的來臨[R].上海首屆數字藝術節(jié)上的演講稿,2002.
關鍵詞:中職語文;就業(yè)現狀;接軌
職業(yè)教育是現代國民教育體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對于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平穩(wěn)迅速的發(fā)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自從2005年教育部做出職業(yè)教育全面擴招以來,其發(fā)展迅速,特別是中等職業(yè)教育更加生機勃勃。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職業(yè)教育在迅速發(fā)展的時刻,也必然出現諸多的問題,例如在生源質量方面與普通高中教育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新時期下的職業(yè)教育必須要沉著應對各項挑戰(zhàn),與學生的就業(yè)僅僅地結合在一起,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yè)為導向”的指導思想,一方面讓學生通過語文學習逐漸接受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促進其形成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有利于職業(yè)生涯的發(fā)展,另外可以讓學生掌握一些就業(yè)關系比較大的知識與技巧,并且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思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在就業(yè)壓力巨大的今天,中職語文教學將面向何處,如何進一步深化改革,如何將中職語文教育與學生就業(yè)接軌,促使學生在學習中也接受到就業(yè)的思想,這是很多中職教師所要面對的難題。
一、 中職語文教育與學生就業(yè)相接軌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各行各業(yè)對于中等技術人才的需求不斷擴大,由此使得政府對職業(yè)教育也越來越重視。但是作為中職生的就業(yè)形勢是否非常樂觀呢?盡管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雖然權威,但這個數據并不能確切反映中職生就業(yè)的真實情況。因為很多中等職業(yè)學校在做畢業(yè)生的就業(yè)工作時,首先考慮的是把學生推薦出去,而否有利于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則放在其次,有時甚至不在考慮范圍內,這就導致了很多學生頻繁跳槽。
《2012年中國大學生就業(yè)報告》顯示,在2011年畢業(yè)的大學生中,有近57萬人處于失業(yè)狀態(tài),10多萬人選擇“啃老”;即使工作一年的人,對工作的滿意率也只有47%。2012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yè)生規(guī)模達到680萬人,畢業(yè)人數再創(chuàng)新高,大學生將面臨越來越沉重的就業(yè)壓力。高校的畢業(yè)生都面臨著如此大的壓力,作為中職學生會怎么樣呢?在中職學校的基礎課中,語文教育是最能夠提升一個人素養(yǎng)的學科教育,有著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在中職的語文教材中,所選用的文章具有時代性和典范性,在里面蘊含著極為豐富的思想內容和人文內容,這些思想內容和人文內容自始至終的貫穿于人的思維與言行中的信仰、理想、價值取向之中,在教材中體現出了以人為本,其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人格品位,提高學生的人性品質。語文在文化傳承和發(fā)展過程中,起到了傳承文化和創(chuàng)造文化的作用,對于提高學生的素養(yǎng)是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國家對職業(yè)教育的扶持力度也隨著不斷的加大,特別是市場的大量需求,我國的職業(yè)教育已經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并且其社會影響力也逐漸擴大。目前很多企業(yè)不招中職學生的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學生的素質相比高校學生有一定的差距,由此,加強中職語文教育,并且促使其與學生就業(yè)相接軌是多么的重要。
二、 目前中職語文教學現狀分析
1. 語文教學瀕臨邊緣化的危險
由于職業(yè)院校的性質所導致語文課的地位降低或者是排擠,存在著很多不盡如人意的現象。例如課程被隨意的侵占,任意的壓縮,這就難免導致課程最后緊張,教師匆匆上課,很難保證好教學質量。相對于普通高中學校的語文課設置來講,一周的語文課程設置一般是六節(jié)課,并且高中的語文教師還感覺課程設置得不夠,反觀中職學校,一周語文通常為五節(jié)課,并且又由于各種原因,上課時間、教學順序不斷受到干擾,甚至有的時候語文課已經縮減為每周兩節(jié)課,這樣怎么能保證語文課的質量呢?
2. 學生的語文基礎相對薄弱
中職學生大多數是由于文化水平相對薄弱,在中考中失利而轉入的,他們很多人“聽、說、讀、寫”方面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學生在語文基礎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缺乏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不少中職學生迫于家長的壓力上學,而本人沒有學習目標,沒有學習壓力,沒有學習動力。很多家長送學生來上學的目的就在于讓學校幫著看著孩子,這是極不負責任的做法,學生在初中本來就學習基礎差,抱著這種想法來上學學習動機與興趣可想而知。第二,學生對一些詞句的掌握不是很理想,特別是在作文寫作中,很多學生錯字連篇、病句連篇,對于學生的表達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連初中階段要求掌握的語文常識比如文體常識也是很欠缺的,在閱讀方面當讀完文章的時候不能夠比較準確地說出文章的大體意思,看不懂文章所提及的一些比較深層次的話語,不能明白作者的用意。這樣嚴重制約了學生的發(fā)展。
3.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依然很盛行
導致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依然很盛行的原因既有主觀上的也有客觀上的,總之是多方面的。由于課時少,教師只能想辦法在有效的時間內來提升學生的成績,最終走的是極端的道路。班里總會有一部分學生上課睡覺、講話、看課外書、作業(yè)不交、與老師頂嘴,下課抽煙、賭博等,這種現象的確是令人堪憂,雖然也是嚴厲地批評過他們,但是效果確是甚小。筆者通過與學生談心,發(fā)現由于學生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由于原來基礎差,因此顯得自卑特別是中考失利進入中職校之后,更是自卑、憂郁、厭學,沒有明確的學習和人生目標,甚至破罐子破摔,在語文學習中,由于他們感覺與自己的生活、工作沒有多大的關系,所以興趣更少。教師在面對這種情況,通過高壓迫使學生學習,但是一旦對他們放松要求,就會出現反彈,情況會變得更糟。
三、 中職語文教育與學生就業(yè)相接軌的對策
1. 學校領導與教師在教學上要重視中職的語文教學
在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中,由于是以培養(yǎng)具有一定素質和專業(yè)知識及能力的應用型技術人才為基本的目標,所以學生的基礎課往往得不到足夠的重視,學生對此也不是很上心,由此導致教學質量存在著很大的問題?;A課就作為專業(yè)課的必要補充,在目前知識經濟的時代里,如果加以重視,最終只能害了學生。中職教育中職業(yè)意識的培養(yǎng)教育是教學的關鍵,直接決定一個人的工作意識,工作態(tài)度以及發(fā)展前途,語文教育的優(yōu)勢在于培養(yǎng)其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有益于學生未來職業(yè)的發(fā)展,特別是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作為人類文化載體的語文教育應當“發(fā)展學生健康的個性,形成學生健全的人格”, 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yè)意識和就業(yè)觀念,促進更多的中職生順利就業(yè)。
2. 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為學生灌輸就業(yè)思想
新課程改革以來,雖然教師在教學方式與思想觀念上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由于各種實際的原因,卻始終沿襲著普通教育的傳統(tǒng)語文程式。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雖然中職的語文教學有了比較大的發(fā)展,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是沒有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學模式以及相關配套措施,這使得語文教育與社會需求脫節(jié)比較大,并且對于學生現階段的發(fā)展需要也沒有很好的把握,這些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語文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在教學中,要貫徹新課程理念,同時灌輸與就業(yè)相關的思想,提早訓練他們的在就業(yè)方面的技能。例如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學生在學習語文的同時逐漸地學會語言表達的技巧,特別是注意好不要以自我為中心、說話要注意對象和場合等,這對學生將來發(fā)展很有意義。
3.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提高學生的素養(yǎng)
中職語文教學必須從開發(fā)學生的思想出發(fā),為學生灌輸以人為本的思想,由此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學生將來的就業(yè)道德,所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素養(yǎng)。例如在課文《鴻門宴》中,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先帶有感彩地誦讀全文,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全面感受文中想要表達的中心大意,這種帶有情感性的教學特點可以將學生帶入作品的特定情境中,就會更加容易地激發(fā)出學生各自的情感世界。學生在就業(yè)的時候首先要面對的是語言表達,通過學習,學生可以從感受到文章人物的心理到在現實生活中感受別人的心理,這對于學生的就業(yè)來講,無疑有很大幫助。
4. 重視課外閱讀,有效提煉“愛”的因素
每個學生都喜歡課外讀物,這是他們的天性,如果語文教師發(fā)現學生在上課的時候偷看課外書籍,由此進行嚴厲的批評,這樣只會適得其反,讓學生更加討厭語文閱讀。如果教師因勢利導,可以額外取得更好的效果。作為語文教學活動的必要延伸和補充——課外閱讀對于提高學生的素養(yǎng),對于學生增添求職智慧與正確處理人際關系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閱讀與教材相關的文章。如教學《鴻門宴》時,教師就要推薦有關劉邦與項羽爭奪天下的相關文章;學完蘇軾的詩詞,就補充余秋雨、周國平等對其的研究文章,讓學生走近詩人的內心世界和生活時代,獲得更深層的體驗。學生在將來的就業(yè)中,不能缺乏的是基本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而具備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的基本條件就是“愛”。 “愛”是復雜的,“愛”又是簡單的,難以用語言來表達,因為愛的存在,像甘霖和雨露一樣滋潤著中職學生的心靈,讓他們感受親情的深度,友情的廣度,愛情的純度。在朱自清的《背影》中父親衰老但卻高大的背影中,在孟浩然《送元二使安西》“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中”。在莎士比亞《羅密歐與朱麗葉》不離不棄的忠貞中,愛的力量躍然紙上。讓學生深受感動,讓他們會更加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這樣在未來的職業(yè)生涯中才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5. 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增加學生的就業(yè)砝碼
國務院在專門召開的全國職業(yè)教育工作會議上,就明確提出要“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教育”,其核心思想是:職業(yè)教育必須以市場為導向,服務于地方經濟建設發(fā)展需要,為學生就業(yè)服務。中職語文教師能夠做到的是可以通過各種形式幫助學生提高口頭表達能力,這樣可以增添學生的就業(yè)砝碼。例如可以組織一些演講比賽、辯論賽、朗誦比賽,這對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提高是大有益處的,也可以讓學生介紹親朋好友;從個人愛好說到家鄉(xiāng)舊聞掌故以及讓學生從說說所看過的文學作品、影視劇的梗概,到深入談談自己的讀后感、觀后感等。這樣的訓練其實花費不了多長時間,學生說完后,老師可以做些點評,肯定優(yōu)點,指出不足。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可以增加學生的就業(yè)砝碼。
不能否認的是中職語文教育與學生就業(yè)相接軌的條件目前已經成熟,由此改變以往的現狀在現在看來已經是刻不容緩,中職語文教學為此一定要以 “堅持以就業(yè)為導向,深化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為指導思想,堅持語文教學為專業(yè)服務、為就業(yè)打基礎這樣一個終極目的。中職語文教學不僅是一門有著博大精深的學問的課程,更是一門情感豐富的課程。在語文課堂上,教師不僅僅要教授給學生語言應用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塑造學生獨立的人格,讓學生懂得做人的道理,這樣對于學生將來的就業(yè)才有極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向愛平,袁志博.讓語文課堂靈動起來——尋找教學預設
與生成的平衡點[J].江西教育,2007(Z1).
[2]原童.職校生語文能力現狀調查及其培養(yǎng)策略探析[D].南
京師范大學,2007.
[3]劉佳明.論中職語文教師的個性化教學[D].湖南師范大學,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