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初三化學教學反思范文

初三化學教學反思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初三化學教學反思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初三化學教學反思

第1篇:初三化學教學反思范文

一.說說經(jīng)驗

1. 樂于折騰不畏難

今年教研室要求我們第一個學期基本完成兩本書的教學,我覺得

這是一個很不錯的做法。這就勢必驅使我們要動腦筋想新的辦法,在課時數(shù)不增加但教學內容增加了兩個單元的情況下,如何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今年我們就特別在如何整合上下功夫,并且精準把握新授課所要達到的目標,做到夯實基礎、詳略得當。事實也都證明:因循守舊,只能停滯不前;樂于折騰,才能走得更遠,看到更美的風景。

2. 用實驗吸引眼球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在學生眼中,實驗的,就是有趣的。作為教師,一定要保護好學生的這份好奇心,讓他們對化學的喜歡越陷越深。除了課內實驗,我們還可以適當增加一些課外實驗,學生初學化學,我們可以降低實驗的難度,幫學生找尋一些生活中的化學小實驗,鼓勵他們實驗,激發(fā)探究欲望并記錄過程。從一開始就讓學生有機會自己琢磨著去探究,學生慢慢地就會走入探究的軌道。愛琢磨的老師也會培養(yǎng)出同樣愛琢磨的學生。

3. “滲透”與“舍得”

經(jīng)驗告訴我們:要學會蹲下來看學生,用他們的視角去看問題。

我們有時很生氣,但學生做錯的背后很可能是我們沒有做足“滲”的工作,卻急于達成“透”的效果。所以,不急于求成,甚至允許學生暫時的“慢”,不僅是一種觀念,更是一種膽識和胸懷。

探究教學、學生為中心、小組合作……有很多教學方式方法,我們不是不認可,而是不肯花時間來做。我們應轉變課時觀,其實,舍,才能得。無論新授還是復習階段,我們都應舍得用各種方式將一個重要知識或者易錯知識徹底滲透。

4. 常規(guī)工作精細做

雖然備課組只有兩人,但是我們的集體備課一點都不含糊。我們取長補短,備內容、備方法,正所謂“一個人的智慧不夠用,兩個人的智慧用不完”。課堂上我們始終保持激情,并為學生提供各種展示的機會,努力培養(yǎng)學生在課堂上大聲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提高學生思維的參與度,確保全體學生在課堂上張弛有度,無開小差、打瞌睡的學生。

關于作業(yè),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的較多一部分學生都會首先做化學作業(yè),因為我們每晚的作業(yè)不會超過二十分鐘,每個雙休日的作業(yè)也不會超過四十分鐘,也許這也是保持興趣的一個做法。但我們的家作絕對是精心挑選的結果,布置之前,我們自己會以學生視角認真先做一遍。批閱過程中,重視記錄典型學生、典型錯誤,做到針對性講評與輔導。非典型性錯誤,為節(jié)省時間,有時會將解題分析以書面形式寫在學生的錯題旁幫助其訂正。也曾是一個學生的我覺得學生是會很重視老師在本子上留下的字句的,哪怕是只言片語??傊瑢W生的課堂參與度、作業(yè)是否獨立認真是我始終最為重視的兩點要求,一刻都不得放松。

二.反思不足

第2篇:初三化學教學反思范文

洪盟友

一學期以來,初三化學集備的三位老師能盡心盡力做好各項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實效,下面就本學期化學備課組所開展工作進行如下總結:

本學期一開始化學每周就排了四節(jié)課,而暑假期間也沒有進行補課,而明年的中考又提前,故和以往相比在教學課時安排上就顯得相當緊張。如何解決教學任務與課時之間的矛盾?我們備課組統(tǒng)一認識:功夫要花在備課上,真正做到精講精練,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我們采取集體主備,個人精備相結合的備課形式。集體備課可以優(yōu)勢互補,統(tǒng)一認識。在集備時我們能做到三統(tǒng)一:即學目標、統(tǒng)一重難點、統(tǒng)一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從而防止教學過程中不分重點、甚至知識點漏講等情況的發(fā)生。再譬如說哪些內容該補充,在何時補充等,都要在集體備課時明確,做統(tǒng)一安排。集體備課時,還要統(tǒng)一作業(yè)內容。學生手頭的練習資料很多,但不一定適合,期初集體備課時我們三位化學老師就經(jīng)過反復研究比較,最終確定以學校征定的練習冊和《南安試卷》為必要的練習,其它相輔的練習形式,這樣學生既減輕了課業(yè)負擔,每天又有了有效練習。集體備課不能代替?zhèn)€人備課。要想上出一堂精彩且質量高的課,必須要有個人特有的東西。這就必須個人精備。我們備課形成的教案,不僅要為教學服務,還要為再教學服務.要真正做到為再教學服務,那就要經(jīng)常寫教學反思,在教案后寫這節(jié)課的得失,改進方法等.在下一次集體備課上進一步完善,共同提高。

除了集體備課外,我們組認真出好每一份復習提綱和單元練習。學生做完后,從做的情況再一次進行修改,為明年做好準備。

本學期共開設了3節(jié)公開課,分別是陳娜玲老師的《金屬的防護和回收》,洪盟友老師的《金屬與金屬礦物》、吳長志老師的《組成物質的化學元素》。

本學期我們也積極進行了走出去請進來的教學研討活動,如:盟友師前往慎中參加初三化學校標教研活動,娜玲師參加在平山中學舉行的晉江市化學學會的教研活動及在進修學校進行的2012年中考質量分析會等。

本學期,我們也組建了初三化學競賽培優(yōu)活動小組,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輔導,并組織了學生參加2011年晉江市初中化學知識競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學生能力得以大幅度的提高,有一位同學獲得晉江三等獎。

第3篇:初三化學教學反思范文

關鍵詞:初三;化學;創(chuàng)新

當今社會,創(chuàng)新成為時代的主旋律。為了提高人才培養(yǎng)的國際競爭力,力保本國在經(jīng)濟全球化浪潮中的優(yōu)勢地位,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qū)都加快了創(chuàng)新教育的步伐,創(chuàng)新教育已經(jīng)成為時展的迫切要求。本文通過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性教學方法來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創(chuàng)新能力,找到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切實落實化學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全面地推進創(chuàng)新教育。

一、教育觀念要更新

我國教育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嚴重壓抑了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更多的只是關心學生學到了多少知識,側重于知識的傳授,缺乏對學生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的來臨,要求我們的教育必須適應時代的步伐,培養(yǎng)出大批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新課程改革的教育觀念要求教師應樹立積極的教改意識,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精神,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該自覺地樹立現(xiàn)代教育觀念,做一名符合新世紀要求的教師。

二、嘗試情境教學法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口授、板書,學生耳聽、筆記。初三化學的特點是知識點比較零散、繁雜,比如,關于化學式、化學方程式、反應規(guī)律、反應現(xiàn)象等,學生很容易混淆。單純依靠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筆者通過引進情境教學法,設置合理、有趣的化學情境,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融入到具體的情境中來,進行意象化、生動化的教學,不僅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到化學的學習中去,而且對教學效率的提升有極大的幫助。例如,初三化學的很多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往往是抽象、枯燥的,如果用空洞的語言平鋪直敘地講述,學生接受起來就會感到乏味,效果極差。例如,對PH=6的鹽酸稀釋1000倍,為什么PH≠9,理論講述,計算推導都十分復雜,但如果讓學生思考“甜水無限稀釋,能變成苦水嗎?”這樣啟發(fā),學生就會在哈哈大笑中會迅速理解。

教師應根據(jù)初三化學教材的具體內容及教學目標的要求,以學生的心理活動為基礎,通過類似的情境模擬、創(chuàng)設,改革過往單純的授課模式,生動展示教材中的化學知識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情境活動氛圍中, 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不斷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化學素養(yǎng)。

三、采用討論式教學法

心理學家克拉克研究表明:討論是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獨立思考和主動發(fā)展的最有效方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多創(chuàng)造討論式教學的氛圍,當教師或學生提出問題后,教師不要馬上公布所謂的“標準答案”,而是鼓勵每個學生認真地獨立思考,踴躍地表達自己的見解,敢于別出新裁,標新立異,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思維,促進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使學生經(jīng)常處于學術討論的氣氛中,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創(chuàng)造力。

四、開設探究性的實驗教學

實驗是化學學習的靈魂,實驗以其生動、直觀、新異等特點,對學生產(chǎn)生了極大的吸引力。初三化學教材中的實驗多為驗證性實驗,一般都有按部就班的詳細實驗步驟,雖然熟記這些實驗步驟能夠幫助學生迅速提高熟練操作程度,但是不能有效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初三學生普遍對化學實驗課很感興趣,如果教師把實驗內容設計得巧妙靈活,把某些驗證性實驗改為探究性實驗,就能激發(fā)起學生強烈的創(chuàng)新欲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例如,在“鹽溶液的導電性”實驗中,教師準備好食鹽晶體、蒸餾水,啟發(fā)學生可以使用各種方法試驗兩種材料的導電性,結果有些學生直接測試食鹽晶體、蒸餾水的導電性;有些學生把蒸餾水緩慢倒入食鹽晶體中測試導電性;有些學生則把食鹽晶體緩慢加入蒸餾水中測試導電性,教師最后提出問題“為什么有些物質如氯化鈉,在干燥不導電,而溶于水后卻能導電昵?”最后由學生自己分析、比較并總結出溶液導電的原因。

五、創(chuàng)新評價體系

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是單純依據(jù)一張試卷的成績高低來進行,這種“一刀切”的單一性評價方式是非常不科學的。大部分學生因成績排名不靠前而失去學好化學的自信心,極大地打擊了他們學習化學的積極性,他們長期無法感受化學學習帶來的樂趣和成就感,久而久之,索性就不愿意再努力學習化學了。新課改要求教師應采用“多元化的學習綜合評價方式體系”,充分尊重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評價時要多幾把衡量的尺子來衡量不同層次的學生。

如何將“多元化的學習綜合評價方式體系”落實到每一個學生身上,要求教師不僅要轉變評價理念,更要有敬業(yè)精神和工作責任感,還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和精力去關注每個學生,找出不同個體間存在的共性和特性,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評價方法,從而激勵每個學生產(chǎn)生持久的學習熱情。例如,學習越差的學生,其可能進步的空間越大,怎樣認可和評價他們的相對進步,使他們看到和相信自己的進步和潛力,始終以一種飽滿高漲的情緒去繼續(xù)努力學習。

總而言之,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人才已是國家、社會和時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化學學科進行素質教育的靈魂。創(chuàng)新教育要求教師必須更新教育理念,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為己任,堅決擺脫以往那種“填鴨式”為主的傳統(tǒng)教育模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潛移默化地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的的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

參考文獻:

1.蔡淑田、王俊峰,《中學化學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探究》[J],《甘肅聯(lián)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S2

2.景成文,《論化學探究性教學中問題情景的創(chuàng)設途徑》 [J],《高等函授學報》,2006.S1

第4篇:初三化學教學反思范文

關鍵詞:化學教學;創(chuàng)新;興趣

文章編號:1008-0546(2013)12-0054-02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12.023

化學學科進入學生學習體系的開始在初三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習為學生將來對化學的認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不僅是培養(yǎng)學生對化學學科興趣的最佳時期,還是提升化學素養(yǎng)以及加強化學理論的重要時期,因此,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都要把這一階段認真地對待。所以,在初三化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做好理論和實驗的充分教學準備,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將實驗和理論的關系緊密聯(lián)系到一起。對于現(xiàn)階段新課程教程改革的方針,必須提高學生自己動手的能力和學習知識的靈活性,因此找尋一個更加靈活性的、更具互動性的教學方法才是初三化學教學的根本目標。

一、 激發(fā)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

對于初三化學而言,整體知識體系比較零散,而且相對其他學科而言整個體系較為龐大也相對復雜,針對這些問題需要教師有方法步驟地研究教學內容,初三的化學教學不能僅僅依靠老師自己單方面講課的方法,要及時地和學生互動,針對這們新學科相互探討,開始讓學生對化學產(chǎn)生興趣,比方說剛剛接觸化學時,必須對化學元素進行逐一的認識,這些元素就好比英語中的字母,字母是組成單詞的基礎,同樣化學元素是組成化學物質的基礎,如何讓學生深刻并且熟練地認識這些化學元素就需要老師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針對學生感興趣的事情進行類比,這樣學生不僅覺得課堂輕松,而且潛移默化地也對化學元素充滿了好奇。這樣就達到了教學的目的,找到學生感興趣的方面,針對這些方面逐一擊破,最終讓學生覺得化學學科是一門通向自然科學大門的最閃耀的鑰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與時俱進,適當開展學生感興趣的教學課堂環(huán)境,采用生動有趣的教學語言,使學生感覺不到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的呆板教學方式,與學生之間拉近關系,深入到學生中去,消除學生對化學學科的恐懼感,并且在教學過程中聯(lián)系實際,讓學生感覺到化學不僅僅是一門學科,還是生活中必須知道的常識知識,例如人們可能認為煤氣中毒只要在家中放一盆水就能將煤氣吸收,但是這種說法是不合理的,因為煤氣中毒主要是人體內吸入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質明確指出不溶于水,所以這種傳統(tǒng)的說法是不合理的。

比如,在教授一節(jié)“溶解度”的課程中,教師應該采用怎樣的教學方法才能讓學生在有興趣的同時記住所學的知識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有一個增加學生自我動手能力的例子如下,由于氯化鈉可以溶解在水中,但是一旦氯化鈉的含量超過了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它就會有晶體析出,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會讓學生感到好奇,在化學的實驗課上,老師組織學生進行這類實驗,實驗的現(xiàn)象和理論教學相一致,學生看到這類現(xiàn)象的發(fā)生不僅對實驗本身的教學印象深刻,同時對理論探索更加有興趣,挖掘出學生自己主動學習思考的能力。

二、 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

初三階段的化學教學,不僅僅是所謂的應試教學,老師一味地把應試知識灌輸?shù)綄W生對化學的認識當中,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對化學的興趣,增加學生自己動手能力,針對某個化學實驗現(xiàn)象可以單獨分析出來,這樣才是化學入門知識學好、學透的表現(xiàn),也為學生今后的化學學習中奠定基礎。要達到以上教學目的,教師應該在教學課堂上積極主動地與學生互動,多和學生溝通,從學生當中了解問題,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解決,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另外,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能與以往的“一人堂”方式,要找到學生的興趣,進行開放式教學,也就是說,老師在教課過程中,盡量豐富自己的語言,對某些化學現(xiàn)象進行詳細的類比性描述,課堂上盡量多地與學生進行互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保證化學在初三階段的特殊性,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指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使得學生擺脫單調乏味的化學學習,進一步地激發(fā)出學生對化學的認識和對化學基礎知識的掌握,而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問題的重中之重應該是加強學生自我動手能力,也就是說,對于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應該盡量讓每個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其中,而有些危險性實驗,老師要在保證學生安全的前提條件下,進行充分的說明,有意識地對學生自我學習能力進行培養(yǎng),讓學生感覺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學習的過程中自己的能力有所提高。比方說,在化學實驗課的教學中,讓學生進行分組實驗,對化學實驗產(chǎn)生的實驗現(xiàn)象進行深入的探討,將理論和實驗現(xiàn)象有機結合到一起,老師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開展相應的化學實驗技能大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斗志。另外,在演示實驗教學中,不能單單是老師自己在臺上講授,老師要不定時地向同學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搶答比賽,增加課堂活躍度,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比如,在學習氧氣的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的教學內容后,針對氧氣的一系列性質在學生學習過程提出問題,將全班學生分為兩隊進行PK大賽,比賽過程中老師連續(xù)提出氧氣的相關知識,針對這些相關知識,學生進行搶答,課堂結果表明,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氛圍中學習,鍛煉了思維,而且在做游戲的過程中對氧氣的一系列性質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不僅沒有感覺學習是負擔,而且普遍認為化學課上自己可以輕松學習,快樂地將知識捕獲;在制備氧氣的實驗課程中,氧氣制備的主要方法是分解過氧化氫溶液法,其中需要有催化劑的加入,這樣才會快速的有大量的氧氣產(chǎn)生,在實驗過程中就出現(xiàn)了問題,為什么一定要采用催化劑,催化劑的作用是什么,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位置是什么等一系列問題,由于實驗過程中學生有很強的直觀認識,所以對于催化劑的作用等問題可以有針對性的在課后的時間自行查閱相關資料解決,這不僅僅鍛煉了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還是對學生搜集相關資料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學生不僅學會了化學反應中出現(xiàn)的問題,而且學習到了一種自我學習的能力,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很大的幫助。

三、 在化學教學中突出實踐教學的應用

初三的化學教學不僅僅是為了考試而進行呆板的理論記憶,更加重要的是為了開拓學生對化學的認識,不斷深入的進行化學原理的介紹,讓學生對化學學習有一個宏觀的認識,從而讓學生對化學知識有所了解,為了更加深入學習化學知識做了夯實的準備,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由此說來,要想針對初三化學知識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就要充分運用陶行知教育理論的指導,讓化學走進學生生活,更加貼近學生的想法,走進社會,走進實踐。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教學做三者的結合,社會即學校,教育即實踐。這是陶行知先生曾說過的一句名言,當我們認真思考這句話時,也便能從他的精神之中總結出初三化學的教學方法:第一是把實際生活與化學的知識理論相結合,第二是認真總結并理解和應用在實踐動手中存在的化學反應,第三是教和學相輔相成,培養(yǎng)出鉆研與創(chuàng)新的優(yōu)秀人才。

教師在教授實驗課程時,可以針對簡單的實驗布置相應的家庭實驗,比如小蘇打在分解過程中產(chǎn)生二氧化碳這一現(xiàn)象就可以作為學生的家庭實驗進行教學,因為蒸饅頭過程中需要放入小蘇打,小蘇打加熱會產(chǎn)生二氧化碳,而饅頭蒸熟之后會出現(xiàn)很多小孔,這些小孔就是二氧化碳造成的。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會讓學生感到有興趣,而且加深了學生對實驗問題的印象,達到了教學的目的,學生產(chǎn)生了學習興趣。

比如,在設計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的習題時,我選擇了下面一道題:下列哪些能便石蕊試液變紅?①把用石蕊浸泡過的濾紙制成的干花上滴幾滴稀鹽酸;②把干花放入一瓶二氧化碳氣體中;③把干花上滴幾滴水④把干花用水潤濕后,伸入一瓶二氧化碳氣體中。

通過這道題讓學生認識到酸能使石蕊變紅,二氧化碳和水都不能使石蕊變紅,而濕潤的二氧化碳能使石蕊變紅,說明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了酸,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還提高了解題能力。類似的試題還很多,如探究鋼鐵生銹的條件,酸中哪種微粒能使石蕊變紅,燃燒條件的探究,金屬與酸的反應速率與哪些因素有關等,只要教師善于精心設計和選擇這方面的試題,通過精講精練,化學學習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提倡小組合作式的學習方法

小組合作學習不是為了追求課堂教學形式的熱熱鬧鬧,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因此教師一定要科學把握小組合作的時機。我在教學過程中采取合作學致有以下幾個時候:(1)在進行比較、歸納、擇優(yōu)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例如,我們在學習《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時,就可以對課本上得到二氧化碳的實驗進行比較、歸納選擇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方法。這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將自己的見解面對面地用同齡人所理解的思路和語言交流,使學生不僅知道結果,更了解得出結論的過程。(2)在學生思維受阻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例如,在做一些稍難的計算題或實驗題時,我總是讓學生在座位上獨立完成,首先完成任務的兩個同學到黑板上相應的區(qū)域討論相關問題,而未完成的同學繼續(xù)獨立完成相關任務,直至完成后再參與討論。這樣可以讓學生在討論爭辯過程中互相啟發(fā),互相打開思路走出思維誤區(qū),較快、較好地尋求到解決問題的辦法。(3)在做學生實驗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分工負責,團結協(xié)作,培養(yǎng)他們的集體意識和互助意識。(4)在進行概念辨析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例如,在《物質構成的奧秘》教學中,應該引入以前所學的內容比如純凈物、混合物,加上剛學的單質、化合物、分子、原子等,自己完成一個完整的概念關系圖,最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等級評定,優(yōu)秀的在全班推廣,這樣的操作我想比教師給出內容,學生記憶默寫的效率要高很多。

本人運用以上幾點方法在初三化學教學中,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深入到學生當中,深入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解決,促進了師生之間的感情,并且達到了教學的目的,增加了教學的靈活性和趣味性,在學生針對初中化學的學習過程中取得了學以致用的成功,學生將化學作為一門感興趣學科,自主學習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為新課標的化學教學做了很好的示范。

參考文獻

[1] 彭大萍. 為化學課堂注入“源頭活水”——淺談化學探究性教學[J]. 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23)

第5篇:初三化學教學反思范文

關鍵詞:高一化學教學;探究與反思;現(xiàn)狀;解決對策;認識和理解;學習興趣

受“高考指揮棒”的影響,高中化學教學活動中普遍以“教師灌輸,學生接受”為主要的教學模式,學生的主體地位始終得不到足夠的重視,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在此過程中逐漸失去了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學習效果也不甚理想。

高一化學既是對中學化學的深化和升級,更是高二、高三化學知識的學習基礎,在學生整個化學教育過程中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那么,作為一名高一的化學教師,又當如何改進自身的教學模式和教育方法,使之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化學知識的學習,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呢?我對此進行了鉆研和探索。

一、高一化學教學的現(xiàn)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學生一般都是在初三才開始接觸化學這門學科,但是迫于中考的壓力,很多教師選擇放棄“質量”轉而追求教學進度,課堂教學活動中往往將學生當做“錄音機”或者儲存知識的“容器”,簡單、粗暴地將教材知識點強加于學生,根本就不理會學生是否已經(jīng)對化學這門學科有了足夠的認識和了解,更談不上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思維和實際運用能力了。

學生在中學時沒有打牢學好化學的基礎和地基,作為連接初中與高中化學有效橋梁的高一化學教育本應該履行起其教學職責,為學生日后更好地進行化學知識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但是,現(xiàn)實卻不然:高一化學既然是對初中化學的深化和升華,無論是從難度上還是深度上自然都要遠遠超出初三的化學水平,但是在學生本身沒有學好初中化學知識的狀況下,仍然有不少老師選擇在教學過程中忽視對初三化學知識的有效銜接,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普遍感覺存在很大的困難和挑戰(zhàn),導致學生學習成績始終提不上去。

二、針對高一化學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的應對措施

1.教師應當對高一化學形成正確的認識和理解

作為一名高一化學教師,要想教好這門課,首先必須從思想和理念上對其學科特點形成正確的認識和理解。前文已經(jīng)提到,高一化學既是對中學化學的深化和升級,更是高二、高三化學知識的學習基礎,在學生整個化學教育過程中起著過渡和銜接的重要作用。我們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對于這一點必須予以足夠的重視。比如可以采用課堂小測驗的方式,對學生的實際化學水平形成大概的了解和掌握,然后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復習初中化學知識的基礎上,展開高一化學教材知識點的講解,相信這樣的話,不但可以實現(xiàn)初中化學知識與高中化學知識的有效銜接,更重要的是為學生更好地進行高二、高三化學知識的學習提供最佳質量保障。

2.轉變教學方式和觀念,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

化學作為一門應用性學科,更加偏重于發(fā)散學生的理性思維,

這就決定了其包含大量專業(yè)名詞和專業(yè)術語的學科特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普遍會感覺困難,從而直接導致缺乏的濃厚的學習興趣。比如,針對學生喜歡動手實驗的學習特點,可在教學活動中適當增加化學實驗的比例和時間,這樣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可在實驗中幫助學生加深對教材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動手操作能力、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實踐運用能力等都有著很大的幫助;再比如,可組織學生走出課堂,讓學生在實際情景中感受到高一化學知識對于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作用和影響,促使學生摒棄以往“化學只是一門需要應付的考試科目”等不良想法,為學生在化學學習過程中更好地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學好化學知識奠定良好的基礎。

高一化學是連接初中與高中化學的有效橋梁,作為一名高一化學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探索和總結,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采用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力求幫助學生在鞏固初中化學知識的基礎上,更好地進行高中化學知識的學習。

參考文獻:

[1]畢華林.化學新教材開發(fā)與使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崔允.教學目標:不該被遺忘的教學起點.人民教育,2004.

第6篇:初三化學教學反思范文

關鍵詞 初中化學;試卷講評;教學設計

考試,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檢測學生學習情況和教師教學效果的有效方式,在初三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和常見。試卷評講效果的好壞,不僅關系到學生知識點的掌握與鞏固,而且直接影響到他們今后考試的成敗。所以如何提高初三化學試卷講評課的效率就給教師提出一個嚴峻的挑戰(zhàn)。在近幾年教學雜志上有許多教師對此談了自己的獨到見解,但大都停留在板書設計、培養(yǎng)學生審題能力、發(fā)散思維能力等水平上,很少談及從學生的需求出發(fā),來對試卷評講課進行教學設計。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個人的做法。

1 及時批閱學生的試卷,了解錯誤情況,思考錯

誤原因

只有自己親自參與批改的試卷,才能切身感受到學生所犯錯誤的種類,進而反思自己的教學,這點從別人的試卷分析中是難以得出的。所以強烈建議教師一定要親自批改學生的試卷,否則就錯過了與學生錯誤正面交鋒的寶貴機遇。現(xiàn)在每次考試都是統(tǒng)一閱卷,每個人一般只改一到兩道試題,很難看到其他試題學生的答題情況,即使批改結束,教師也看不到學生答題的詳細情況,學生也無法明確自己的錯誤。因此,在閱卷結束之后,教師要盡可能在試卷之上再進行二次批改,才能對整張試卷的答題情況有個總體的了解,為即將進行的試卷分析打好前奏,做好鋪墊。

2 在第一時間印發(fā)答案,并按時發(fā)給學生

學生考完之后最大的期望就是盡早看到試題的答案,以便獲知自己的答題情況。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表明:人的遺忘具有“先快后慢”的特點,在最初的20 min內,遺忘率即達到41.8%,1 h后為55.8%,8 h后為64.2%,24 h后為66.3%,不到一個星期,原本記得清清楚楚的內容就只剩下1/4了。所以,要求教師在考完試之后,盡早將試題的答案下發(fā)給學生,讓學生對照答案與自己的答題紙,找出自己所犯錯誤情況,引導學生查閱教材以及自己的課堂筆記,以達到自我知識的完善化。在對自己錯誤反思的過程中,教師可留給學生一定的討論時間,討論的范圍可在同桌甚至前后位之間進行,如果可能可以將班級分成小組,小組內進行討論。因為不同的學生所做錯的題型、導致的原因是不一樣的,通過討論可實現(xiàn)學生間的知識互補,解決一些較為淺顯的問題,節(jié)約教師統(tǒng)一試題評講的時間。

3 讓學生自己準確統(tǒng)計需要教師講解的習題,并

用紙條記下交給教師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試卷評講課而言,學生經(jīng)彼此間討論后仍搞不清的問題,就是學生聽課中興趣最濃之處,也就試卷評講要做到按需評講,這里的“需”指的是學生需要教師講解的問題。所以,教師可要求學生在彼此討論結果的基礎之上,各自拿出小紙條寫下自己的疑惑點,再由教師匯總,進行集中講解。在此教師可對學生的小紙條進行指導性記錄,如要求寫下題號,若是選擇題還可寫出自己理解不透的字母選項,非選擇題要求寫出小題號甚至個別空,或者對試題中所牽扯到的相關知識的理解誤區(qū),也可以是要求教師補充講解的知識點,等等,凡是自己做題過程中產(chǎn)生的疑問,都可以顯示在自己上交的小紙條上。

如針對一次模擬試卷中的推斷題,學生就在上交的紙條上寫了自己的要求:老師,請把推斷題的相關推斷技巧再復習一下。結果筆者在課后針對該知識精心備課,精選例題,在引導學生思考中完成重難點知識的突破,學生聽得非常入神,露出開心的笑容,從而避免了教師講得筋疲力盡,學生聽得昏昏欲睡的低效課堂。

4 補充知識缺陷,在新平臺中思考錯誤

經(jīng)過調查可知,學生對某些試題求解的失誤,部分是因為對一些解題所需的知識儲備不足,即缺乏解題的知識背景。對于這類試題,教師要根據(jù)需要補充或重建學生的知識體系,積極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知識平臺,讓學生重新審視做錯的試題,力圖讓其自己解決,而不是教師急于幫助學生分析、解答試題。

【例題1】下列各組離子在水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 Ag+、NO3-、Na+、Cl- B. Ba2+、H+、CO32-、SO42-

C. Cl-、NO3-、Ca2+、Mg2+D. Cu2+、Fe3+、OH-、SO42-

【解析】本題是關于“離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的問題,教師在分析這道題目的時候,講清楚判斷依據(jù)就是看陰陽離子相互組合的產(chǎn)物,若組合成氣體、沉淀(包括微溶物)、水中的一種,則該兩種離子在溶液中不能共存。教師不要急著評講該試題,而是讓學生在此基礎之上重新審視該試題,獨立思考。也就是教師要通過適當?shù)牧舭?,試著讓學生自己悟出解決問題過程,對于仍然捉摸不透的選項,教師再進行點撥。對于這類試題,教師不要直接講解試題,而是要了解學生解題所缺少的化學知識,及時補充此類知識,給學生一個解題的武器,引導學生探究,讓學生在探索中實現(xiàn)自身知識的內化。答案:C。

5 精心編制試題,讓學生能夠靈活應用,從而提

高分析問題的能力

對大多數(shù)初三學生而言,平時訓練和模擬試題訓練量是相當大的,容易讓學生陷入題海戰(zhàn)術中,反而不利于學生培養(yǎng)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初三化學教師對學生的訓練試題進行精心編制,同時在分析試題的時候加強對試題考查的內容和實質進行剖析和引導讓學生自己總結,這樣才有助于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題2】以下是某同學做過的小實驗,你認為不能成功的是()

A.用蠟燭制取少量的炭黑

B.用碎雞蛋殼和食醋制取少量CO2

C.用肥皂水區(qū)別硬水和軟水

D.用點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CO

這道題目是個綜合題目,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本題的考點:CO2的實驗室制法;常見氣體的檢驗與除雜方法;蠟燭燃燒實驗;硬水與軟水;化學與生活。

【分析】1)蠟燭中含C元素,在不完全燃燒時可產(chǎn)生黑煙即炭黑;2)雞蛋殼的主要成分為碳酸鈣,能與食醋里的醋酸發(fā)生反應而放出二氧化碳;3)硬水中較多的鈣、鎂離子能影響肥皂的起泡;4)過多的CO2會阻止燃燒的進行。

【點評】分析小實驗中所用藥品的性質及變化規(guī)律,通過設計操作方法,判斷小實驗成功的可能性。

每一次考試,實際上是一次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既是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又是教師發(fā)現(xiàn)教學問題、改進教學問題的過程,教師應從考試中帶普遍性問題中找出平日教學之不足,制定出改進措施,調整教學導向以提高教學質量。同樣教師評講試卷,不僅要讓學生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更要讓學生明白“考我什么”,從而將學生被動地埋頭答題變?yōu)橹鲃拥貙徱暣痤},從而讓學生每做一份試卷,每聽一次評講,都能起到鞏固知識、領悟道理、開拓視野、掌握技巧、提高應考能力的作用,這才是評講的收獲。

參考文獻

[1]吳桂艷.如何提高試卷講評課的效果[J].吉林教育,2009(33):53.

[2]王萍,劉耀輝.學生合理認知結構構建的教學策略研究[J].德州學院學報,2005(1):79-81,93.

第7篇:初三化學教學反思范文

一、初中化學家庭小實驗的實施現(xiàn)狀調查

經(jīng)過對我校高一學生的調查發(fā)現(xiàn)95%以上的學生從來沒做過家庭小實驗。調查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校老師對家庭小實驗很不重視,從來沒有布置過家庭小實驗作業(yè),更沒有對學生進行過實驗的指導和督促,有的老師雖然布置,但只是口頭布置,布置之后就置之不理,不對實驗進行分析討論并給出合適的評價,導致學生做實驗的積極性不夠。

二、初中開展化學家庭小實驗的重要性

初中化學家庭小實驗與學生日常生活緊密聯(lián)系,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關心生活和用科學眼光去思索身邊事、身邊物的習慣,能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還能充分認識到化學學習與生產(chǎn)生活的重要聯(lián)系,協(xié)調師生關系。在活動時還能得到家長的支持和幫助,即使學困生也能保證實驗的成功,從而激發(fā)更大的實驗興趣。

三、將課后習題改編為家庭小實驗,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

初中化學課程改革旨在將學習的重心從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承和累積向探究性學習轉變,從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向主動獲取知識轉變,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很多化學知識都要通過實驗來獲取和驗證,由于受學校實驗材料少、學生在校時間短、課內化學學習時間緊等諸多條件的限制,已經(jīng)很難滿足新課程背景下數(shù)量繁多、形式多樣的探究性實驗教學的要求,所以,開展化學家庭小實驗勢在必行。

教科書的課后練習中有很多習題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連,若改編成家庭小實驗,不僅能使學生充分理解題目,更能培養(yǎng)學生勤動腦、勤動手、用科學眼光探索事物的良好習慣,還可以彌補課內時間不足、學生動手機會少的不足,可以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提高學生反思習題、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能力。

我從初三化學滬教版2011秋季版(上冊)和2012春季版(下冊)教材的課后習題出發(fā),結合學生現(xiàn)有知識水平和家庭常用物品,將一些課后習題改編設計成學生力所能及的家庭小實驗,并提供適當?shù)膶嶒灉蕚漭o導,讓學生回家完成。

(一)尋找合適習題,設計實驗報告

課后習題多種多樣,并不是每個習題都可以改編成家庭小實驗,我們教師的工作就是首先要選擇合適的習題來改編。在選題時,我們可以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可行性

將習題改編為家庭小實驗并讓學生完成,首先必須是所需實驗器材和藥品能從家庭中找到的常用物品或者能用家庭常用物品代替,學生才容易找到,實驗才有可行性。例如:滬教版下冊204頁第7題,廚房里有兩種白色固體,分別是精鹽和堿面中的一種,在一般家庭條件下,可以用什么方法把他們區(qū)分開來?簡要敘述實驗步驟、現(xiàn)象和結論。此實驗所需用到的實驗藥品:精鹽、堿面以及可能用到的食醋、石灰水等,所需儀器也可以用碗、杯等代替,這些都可以在家中找到或很容易在超市買到,才可能讓學生在家中完成實驗。

2.安全性

安全是家庭小實驗最重要的前提。在家中做實驗,缺乏老師全程的幫助和指導監(jiān)督,所以實驗藥品、實驗器材、實驗過程必須是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才能允許學生在家中完成。對于有毒、有腐蝕性的藥品,像濃酸濃堿的實驗、會燃燒甚至爆炸性的實驗,例如粉塵爆炸實驗等有一定安全隱患的實驗,就不能讓學生在家中完成。

3.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學生學好化學,首先要讓學生喜歡化學。選擇生動有趣的化學家庭小實驗,讓學生在玩中學,使學生充分感受到化學變化的奇妙和快樂,可以充分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例如:教材第23頁第6題,(1)加熱一根銅絲,觀察并記錄實驗現(xiàn)象。(2)把雞蛋放入一個裝有白醋的玻璃杯里,觀察并記錄實驗現(xiàn)象。第46頁第3題,取一個小燒杯,杯底立放一支蠟燭(圖2-22),加入一些純堿(主要成分是碳酸鈉),往燒杯中加入一些白醋,觀察實驗現(xiàn)象。請解釋你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這幾個習題改編成家庭小實驗讓學生回家自己動手完成,實驗操作簡單易行,現(xiàn)象明顯且出人意料,整個實驗生動有趣,利用這些生動有趣的家庭小實驗可引領學生走進化學知識的探究,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體驗學習化學的快樂,提高學習積極性。

4.可發(fā)散性

通過進行家庭小實驗,觀察實驗現(xiàn)象、分析實驗過程和結果,認識物質化學變化的規(guī)律和本質。這樣能提高學生的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更能使學生逐步培養(yǎng)從物質的本質分析問題的思維方式,提高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能力。例如:第159頁第7題,在配制蔗糖溶液時,若只是將蔗糖置于水中,蔗糖溶解得比較慢,這時可以采用什么辦法促使蔗糖加快溶解?請寫出你的實驗方案。通過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親自動手操作來體驗影響溶解速率的幾個重要因素。同時可以發(fā)散至幾個因素同時影響時的情況,再由此及彼,生活中其他一些溶解現(xiàn)象也可以依此類比。再如:第184頁第8題,某些植物的花汁在不同酸堿性條件下呈現(xiàn)出不同的顏色?,F(xiàn)取三種植物的花汁,分別用酸性、中性及堿性溶液檢驗,顏色如下表所示:

(1)取大紅花的花汁少許,分別滴入無色汽水、食鹽水和澄清石灰水中,所顯示的顏色依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判斷某溶液是否顯堿性,可選擇的花汁是________。

這個實驗可以和酸堿指示劑的選擇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通過實驗尋找生活中接觸的哪些物質可以作為酸堿指示劑,老師也可作適當引導,例如桑葚、紫薯、楊梅、各色花瓣等等顏色較鮮艷的物質,同時讓學生體會:化學,生活中無處不在。

(二)設計實驗過程和實驗

課后習題中大多并沒有給出具體的實驗步驟、實驗藥品儀器、實驗注意事項等,在實驗前可以讓學生先自己設計實驗過程、選擇家庭中的器材做實驗儀器和實驗藥品、設定實驗注意事項、預想實驗現(xiàn)象,再由老師審核修改,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實驗的成功率,還可以減少實驗安全隱患。

(三)實驗匯總、評價

不同的學生對某些開放性家庭小實驗的設計可能不同,同一實驗可能會得到不同的實驗現(xiàn)象和結論。作為老師,要對每個學生的實驗過程、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果做出適當?shù)脑u價并分析成敗原因,對于實驗失敗的同學,尋找原因后可以回家再次嘗試,最后綜合全班同學的實驗進行總結歸納。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家庭小實驗的重視,也可以讓學生充分體驗到實驗成功的喜悅和培養(yǎng)失敗后再接再厲重獲成功的欲望。

在新課程改革中,加入更多的家庭小實驗,在家庭小實驗中關注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和探究精神至關重要,我們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條件,發(fā)揮家庭小實驗的促進作用!

第8篇:初三化學教學反思范文

化學教學是研究化學教學規(guī)律的一門學科。它的研究對象是化學知識系統(tǒng)和化學教學過程中教與學的聯(lián)系、相互作用及其統(tǒng)一。它的中心任務是使學生掌握知識、發(fā)展智能、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親愛的讀者,小編為您準備了一些學?;瘜W學科工作總結,請笑納!

學?;瘜W學科工作總結1一、工作回顧

初中化學是啟蒙教育,它有許多化學的專用語言,比較枯燥,弄不好學生有當作第二外語,因此充分利用它與人們的衣、食、住、行樣樣的密切聯(lián)系。通過一個個實驗,既讓學生們對化學充滿好奇心,又讓學生有所思考;通過一個個身邊的化學現(xiàn)象,讓學生感到化學知識是那樣的豐富多彩,保持持續(xù)的學習熱情,幾年的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有一些在其它學科學習成績處于中下的同學,由于能夠對化學的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和渴求,其化學成績可以達到中上。

作為初三新增的中考學科,我們沒有很長的復習時間,在起步階段要求學生在聽課、筆記、作業(yè)、改錯等方面必須樹立必要的學習規(guī)范,以后學習起來就比較順利。同時梳理化學知識,應用化學知識解釋社會實際的情況,如:戰(zhàn)事、醫(yī)療、經(jīng)濟、環(huán)保等方面的信息。選擇典型例題進行講解、一題多變或多題一解,使學生善于從不同的角度與方向去分析思考問題,以提高自己分析思維和解答問題的能力,同時傳授給學生一些應試技巧。

二、幾點反思和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初三化學特點始于初三,經(jīng)過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要迎接中考,教學的任務非常緊,在這幾年中我們的新課結束時間都是最后一門,且基本在三月底,復習時間較短。

因此存在趕課現(xiàn)象,都想及早結束新課進入復習。為了留更多的復習時間而在平時教學中拼命趕進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學生對知識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學習跟不上的學生對化學失去興趣。

2、元素化合物教學中,由于時間短、內容多、綜合性強,部分學生不能適應,沒有形成知識的網(wǎng)絡,教學手段上和教學效率上還有待提高。

3、往年的中考中發(fā)現(xiàn)學生們對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的運用,以及書面表達能力上還有一定的欠缺,為此教學中要不斷加強科學思維方法的滲透,并從規(guī)范學生的口頭表達訓練開始,逐步形成嚴謹正確的書面表達。

4、存在的問題:就化學科來說,上學期的化學實驗開展得較少,學生動手操作實驗的能力沒有充分得到訓練;

再加上由于趕著要把新課上完,沒有更好的組織學生復習,一些基礎知識學生掌握得不牢固,缺乏必要的訓練,考試下來的成績并不理想。學生各科學習的任務較重,多數(shù)時候忙于應付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yè),很少有時間復習、預習,也沒有時間思考學習的內容,因而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相對較差。

三、下學期教學工作打算

1、扎扎實實打好基礎,拼命趕進度不可取。

學生答題中存在的問題,與他們平時沒有準確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有很大的關系,因而重視和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仍然是首要的。抓基礎知識,就是要抓化學課本知識,教學中力求每章節(jié)過關。由于各學生之間的智力差異和學習基礎不同,學生對化學的知識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師應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因材施教,盡量降低落后面。抓基本技能,要抓好化學用語的使用技能和實驗基本技能。平時的實驗教學中,要讓學生真正了解每個實驗涉及的化學反應原理、裝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給機會讓學生動手做實驗,體驗通過實驗進行觀察和研究的過程和樂趣,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2、重視獲取知識的過程和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

要提高學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學中加強學生科學素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平時教學與復習,都不能“重結論,輕過程,重簡單應用的機械操練、輕問題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應該重視獲取知識的過程,讓學生掌握學習化學的“基本學科思維方法”?;瘜W試題中出現(xiàn)科學探究內容,對初中化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應該準確把握課程改革方向,以課本知識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周圍環(huán)境為參照對象,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和體驗科學探究活動,主動學習,逐步形成科學探究能力。

3、密切聯(lián)系社會生活實際,抓好知識的應用。

中考試題涉及環(huán)保等社會熱點內容,從多角度對學生的知識與能力進行考查。這類試題的考查力度近年來逐步加強。這就要求化學教學要突破單純灌輸課本知識的限制,減少機械操練耗費的時間和精力,讓學生有時間閱讀課外科技知識,盡可能多地接觸和認識社會,用化學視角去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學以致用。

學校化學學科工作總結2本學期的化學教學按計劃順利完成,以實際出發(fā),注重全體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向前提高及格率,為了能進一步的提高教學質量,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總結了幾條經(jīng)驗:

1.扎扎實實打好基礎,拼命趕進度不可取。

中考最關鍵的要準確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有很大的關系,而重視和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仍然是首要的。抓基礎知識,就是要 化學課本知識,教學中力求每章過關。由于各學生之間的智力差異和學習基礎不同,學生對化學的知識掌握能力不同,教師應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因材施教盡量降低落后面,那種為了留更多的復習進間而在平時教學中拼命趕進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學生對知識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學習跟不上的學生對化學失去興趣。抓基本技能,要抓好化學用語的使用技能和實驗基本技能。平時的實驗教學中,要讓學生真正了解每個實驗涉及的化學反應原理、裝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給機會讓學生動手做實驗,體驗通過實驗進行觀察和研究的過程和樂趣,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2、重視獲取知識的過程和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要提高學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學中加強學生科學素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平時教學與復習,都不能重結論,輕過程,重簡單應用的機械操練,輕問題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應該重視獲取知識的過程,讓學生掌握學習化學的“基本學科思維方法”。我們應該準確把握課程改革方向,以課本知識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周圍環(huán)境為參照對象,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和體驗科學探究活動,主動學習,逐步形成科學探究能力。3、密切聯(lián)系社會生活實際,抓好知識的應用。要求化學教學要突破單純灌輸課本知識限制,減少機械操練耗費的時間和精力,讓學生有時間閱讀課外科技知識,盡可能多地接觸和認識社會,用化學視角去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學以致用。4、深化課堂教學改革,鉆研教學大綱?;A教育課程改革是教育戰(zhàn)線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我們學校雖然還沒有實驗化學新課程標準,但老師們都已開始研究新課程的特點,因此,除了要用新的教學理念武裝自外,要提前在初三化學的教學中參考和滲透“新課標”的要求。5、強化教學過程的相互學習、研討。聽完課后能與上課老師及時進行交流,提出不足之處,以求達到要好的課堂效果。6、加強實驗教學,中考試題中,實驗題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引起了我們老師的高度重視。在教學及復習中加強這部分的力度。7、理直氣壯抓好學有余力,有特長的學生參加學科竟賽活動,給有特長的學生創(chuàng)造發(fā)展個性的氛圍、鼓勵他們冒尖,脫穎而出,為將來培養(yǎng)專門人才打下良好基礎。

8、從實際出發(fā),總結經(jīng)驗,收取教訓。

學?;瘜W學科工作總結3__學年,我們學校初三化學學科在中考中取得了區(qū)里第六名的優(yōu)秀成績,這與學生的努力以及教師的辛勞是分不開的。以學校實際出發(fā),注重全體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向前提高,努力提高合格率,爭取較高優(yōu)秀率。為了能進一步的提高教學質量,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我們總結了幾條經(jīng)驗:

①. 扎扎實實打好基礎,拼命趕進度不可取。

考生答題中存在的問題,與他們平時沒有準確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有很大的關系,因而重視和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仍然是首要的。

抓基礎知識,就是要抓化學課本知識,教學中力求每章節(jié)過關。由于各學生之間的智力差異和學習基礎不同,學生對化學的知識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師應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因材施教,盡量降低落后面。那種為了留更多的復習時間而在平時教學中拼命趕進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學生對知識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學習跟不上的學生對化學失去興趣。

抓基本技能,要抓好化學用語的使用技能和實驗基本技能。平時的實驗教學中,要讓學生真正了解每個實驗涉及的化學反應原理、裝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給機會讓學生動手做實驗,體驗通過實驗進行

觀察和研究的過程和樂趣,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②. 重視獲取知識的過程和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

要提高學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學中加強學生科學素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平時教學與復習,都不能“重結論,輕過程,重簡單應用的機械操練、輕問題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應該重視獲取知識的過程,讓學生掌握學習化學的“基本學科思維方法”。

今年化學試題中出現(xiàn)科學探究內容,對初中化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應該準確把握課程改革方向,以課本知識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周圍環(huán)境為參照對象,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和體驗科學探究活動,主動學習,逐步形成科學探究能力。

③. 密切聯(lián)系社會生活實際,抓好知識的應用。

今年試題涉及環(huán)保等社會熱點內容,從多角度對學生的知識與能力進行考查。這類試題的考查力度近年逐步加強。這就要求化學教學要突破單純灌輸課本知識的限制,減少機械操練耗費的時間和精力,讓學生有時間閱讀課外科技知識,盡可能多地接觸和認識社會,用化學視角去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學以致用。

④.深化課堂教學改革,鉆研教學大綱(化學課程標準)。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教育戰(zhàn)線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我們學校雖然還么有實施化學新課程標準,但老師們都已開始研究新課程的特點,因此,除了要用新的教學理念武裝自己以外,要提前在初三化學的教學中參考和滲透“新課標”的要求。

⑤.強化教學過程的相互學習、研討。聽完課后能與上課老師及時進行交流,提出不足之處,以求達到更好的課堂效果。

⑥.加強實驗教學,中考試題中,實驗題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引起了我們老師的高度重視。在教學及復習中加強了這一部分的力度,因而這一部分相對得分較高。

⑦.理直氣壯抓好學有余力、有特長的學生參加學科競賽活動,給有特長的學生創(chuàng)造發(fā)展個性的氛圍,鼓勵他們冒尖,脫穎而出,為將來培養(yǎng)專門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⑧.從實際出發(fā),總結經(jīng)驗,吸取教訓。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的進步與成長。首先要扎扎實實抓各學段的合格率,這樣才能提高初中畢業(yè)合格率,最后取得高的升學率及較好的優(yōu)秀率。

通過大家共同努力,__學年初三化學取得了這么優(yōu)秀的成績,今年我們將繼續(xù)保持,并爭取更大的進步。

學?;瘜W學科工作總結4教師的教學活動應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教學過程的設計者。學生是主體,也是教師傳授知識的對象。

上學期我曾上過這樣一節(jié)化學課:在對實驗室氧氣制法的教學中,教材上是以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來制取,而學生極力主張用水電解來制取氧氣.為此師生間進行了一場爭論。學生舉例力爭:電解水原料取之容易,且產(chǎn)物無污染,同時還產(chǎn)生了一種無污染的燃料,符合綠色化學的主體精神,而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過程復雜,同時還有一定的危險性。二者比較當然是用水為佳,面對這種現(xiàn)實,如何不否定學生的想法,且還能激發(fā)的興趣、引導學生的思維是關鍵。于是我問:一堂45分鐘,我們要既要制取氧氣,還要研究其化學性質,時間來的及嗎?課堂靜了下來,我靈機一動,接著開導,用水制取氧氣,方法是可行的,也是很理想的,更符合綠色化學的精神,問題的關鍵是能否在不需要消耗大量電能的情況下,也能制得氧氣呢?這樣既肯定了學生的思維,又教育了學生學會節(jié)儉的好習慣,同時又激發(fā)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

讓學生學會學習,借助已有知識和互聯(lián)網(wǎng)等媒體,主動探究學習所需知識。同時再把對知識的考核評價生活化,從身邊的化學物質取材,構建生活化的考核題。就這樣師生共同探討的現(xiàn)狀下結束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且效果也相當?shù)牟诲e。由此我想,如果能把課堂也變成師生共同探討問題的主陣地,那也肯定是一種很好的教學。

學?;瘜W學科工作總結5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活動是在一定的情境中進行的,學習環(huán)境中的情境必須有利于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意義建構。為此它強調課堂教學應設計真實、復雜、具有挑戰(zhàn)性的、開放的學習情境,誘發(fā)、驅動并支撐學習者的探索、思考與問題解決活動。建構主義還提出,知識具有情境性,而且是其被應用的文化、背景及活動的部分產(chǎn)物,并且知識是在情境中通過活動而產(chǎn)生的,學習情境的性質決定了所學知識在以后情境中再運用的可能性,學習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懂得某些知識,而是要讓學生能真正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客觀世界中的一些問題,只有在真實世界的情境中,學習才能更為有效。因此,現(xiàn)代學習理論非常強調學習情境對學生學習的促進作用。創(chuàng)設恰當?shù)膶W習情境,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素材,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化學學科有著天生的魅力,如果教師能巧妙運用跟化學有關的實驗、問題、故事,史實、新聞、報道、實物、圖片和影像資料等,就可以為課堂教學創(chuàng)設出生動活潑的學習情境,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生動性、新奇性、新穎性、形象性和實效性,從而激發(fā)學生進入學習活動狀態(tài),以促進知識的主動意義建構以及知識、技能和體驗的連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下面筆者以九年級化學為例,談一談課堂教學中學習情境的創(chuàng)設方法:

一、利用化學實驗,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教學離不開實驗,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中設置情境的有利因素,利用實驗可以設置許多生動、有趣的情境,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同時也有利于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提高。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九單元第二節(jié)“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教學中,教師可安排學生從家中自帶小玻璃水杯、湯匙和適量蔗糖,上課伊始,就讓學生自己動手砌一杯糖水,并引導學生注意觀察一杯水中能否無限地溶解蔗糖。當學生發(fā)現(xiàn)加入過量蔗糖,杯底就會出現(xiàn)沉淀時,教師就指出他們現(xiàn)在所得到的上清液就是蔗糖的飽和溶液,然后指導學生為飽和溶液下一個定義。大多數(shù)學生會認為,飽和溶液就是不能在繼續(xù)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而往往想不到飽和溶液的定義需要兩個條件:一定溫度和一定量的溶劑。這時教師可提出問題:如何把所得的蔗糖飽和溶液變得不飽和?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具體操作,學生會發(fā)現(xiàn)如果升高溫度或增加溶劑,原來的飽和溶液就會變得不飽和,于是就意識到只有在溫度和溶劑的量一定時,談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才有實際意義。通過砌糖水這樣的簡單實驗,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真實的情境,學生不僅很容易理解飽和、不飽和溶液兩個重要概念,同時也學會了兩者之間相互轉化的方法,輕松掌握了本節(jié)課的重點。

二、利用生活中的化學,創(chuàng)設趣味情境

生活中處處有化學,我們可以運用真實的生活情景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尤其是初中化學教學,更應聯(lián)系日常生活,讓學生從感性上體會到學習化學知識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學習動機。另外,加強化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不但能讓學生深刻體會到學習化學的重要性和實用性,開闊學生視野,還能使化學知識更加生動有趣,利于學生掌握。例如在九年級化學“物質鑒別”教學中,教師可設計這樣一道練習:小明的媽媽在做飯時不小心把盛放純堿和食鹽的瓶子弄混了 ,你能想出哪些化學方法幫她鑒別一下?通過創(chuàng)設這樣一個真實親切的生活情境,使學生輕松愉快地鞏固氯化鈉 和碳酸鈉 的鑒別方法。

第9篇:初三化學教學反思范文

微課又名微型課程,是基于學科知識點構建、生成的新型網(wǎng)絡課程資源。以微視頻為核心,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的精彩的教與學活動的全過程。微課的特點包括:第一,時間短。一般為5~8分鐘,最長不超過10分鐘;第二,內容精。相對于傳統(tǒng)課堂而言,微課的內容呈碎片化,非常精煉,教師在5分鐘內就能講解透徹;第三,微課易操作、易傳播。微課視頻及配套輔助資源的總容量一般在幾十兆左右,視頻格式是支持網(wǎng)絡在線播放的流媒體格式,如rm、wmv、flv等,學生可以流暢地在線觀摩課例,也可以將其下載保存到筆記本電腦、手機、平板電腦等終端設備上,學習時間、地點甚至環(huán)境都不受限制。所以,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靈活運用微課,能產(chǎn)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微課使演示實驗直觀化

演示實驗可以指導學生觀察和分析化學現(xiàn)象,獲得直觀的感性認識,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學概念和理論。在實際教學中,有的學生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不知道應該觀察什么,以至于錯過觀察演示實驗的現(xiàn)象;有的學生因為坐在教室的后排,看不清甚至看不到實驗現(xiàn)象,以至于不能領會到操作要領;有些學生在觀察實驗時容易顧此失彼等。

在實驗教學中運用微課視頻,就可以直接演示實驗現(xiàn)象,以前只有在化學實驗課上才能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現(xiàn)在通過電腦、平板甚至手機就可以觀看,而且實驗內容可以反復演示,一旦學生沒有聽到或聽懂某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就可以反復播放微課視頻。通過直接觀看操作過程,學生就能明白整個實驗的操作過程。

二、微課使學生實驗效果化

分組實驗可以鞏固、加深和適當拓展已學的知識,發(fā)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技能和獨立工作能力。但是,由于難以保證實驗教學的課堂紀律,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會不斷強調實驗室的規(guī)章制度,以至于大部分的教學時間都浪費在維持課堂紀律和進行安全教育上,再加之學生對分組實驗的認識偏差等因素,所以學生實驗課往往只是走個形式。

如果在實驗課前,學生觀看了關于化學實驗功能室的微課視頻,事先熟悉了化學實驗功能室的環(huán)境和作用,那么再來到實驗室時,學生就能快速對號入座,并正確地進行實驗操作。同時,實驗課視頻能讓學生體會到實驗教師的辛苦,珍惜每一次動手實驗的機會。

三、微課使探究實驗主體化

探究實驗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直接參與獲取新知的實踐活動。但是,學生對探究實驗中問題的提出、假設的設置、實驗內容和步驟的制定,以及實驗注意事項的反思等并不是很清楚,更不要說正常開展探究實驗了。如在探究實驗中設置對比實驗,教師經(jīng)常用寥寥數(shù)語進行概括。這樣一來,學生很難真正理解并設計對比實驗。如果教師采用微課視頻,展示形象生動的對比實驗裝置,學生就能通過實驗過程、實驗現(xiàn)象、注意事項的對比,得出結論,真正將探究對比實驗落到實處,進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