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孟母三遷文言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新教材中也第一次出現(xiàn)了文言文,這對小學語文教師和學生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zhàn)。雖然這些文章的篇幅很短小,然而對小學生來說,文言文相對現(xiàn)代文而言比較難懂,學習起來也覺得枯燥乏味。我反復閱讀了課程標準要求,領會教材安排文言文的目的只是讓學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語言特點,了解祖國悠久燦爛的文化,進一步培育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為初中學習文言文打下基礎。因此,筆者覺得小學教學文言文的落腳點不應放在教懂、學懂這幾篇短文上,而應讓學生通過第一次接觸文言文就對它感到新奇、有趣,摒除畏難情緒。
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箤W生對年代較為久遠、理解較為困難的文言文愿學、樂學,關鍵的一點是要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文言文像磁鐵一樣牢牢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筆者首先自己對文言文充滿興趣,并始終嘗試著把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放在首位,多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參與學習。
一、搜集相關信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比如在教學《學弈》前,要求學生盡量搜集有關作者孟子的材料。學生們搜集到了“孟母三遷”“孟母斷織”的故事以及孟子的其他材料,內(nèi)容非常豐富,讓學生對孟子怎樣從一個頑童成長為一個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有了一定的了解,從而對學習他的文章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在預習《兩小兒辯日》時則要求學生搜集孔子的一些名言警句、生平、事跡,還有“早晨太陽看起來大、中午太陽看起來小”的科學常識。組織交流后,學生知道了孔子是個大教育家,他有“弟子三千,賢人七十有二”??鬃邮且粋€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個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個品德高尚的知識分子。他正直、樂觀向上、積極進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會。他的成功與失敗,無不與他的品格相關。他品格中的優(yōu)點與缺點,幾千年來影響著中國人,特別是影響著中國的知識分子。同學們知道了孔子的相關背景就對他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學習起課文來就會興致盎然。
二、多種朗讀,激發(fā)興趣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是前人總結(jié)的讀書經(jīng)驗,今天我們?nèi)钥山梃b,特別是對文言文的學習。讀得多了,熟了,自然會理解內(nèi)容,悟通道理。教師要樹立“朗讀是第一位”的觀念。如果讓學生有口無心地跟著教師讀,課堂效果可想而知;如果讓學生自己反復讀,讀到流利通暢為止,未嘗不可,但他只是“任務性”的敷衍。如果讓學生帶著競爭性、帶著表演欲去讀,讀的要求漸次提高,效果會好得多。在教《兩小兒辯日》時我是這樣做的:
1.教師范背。筆者把教師范讀課文改成范背課文,而且告訴學生筆者只用了不到十分鐘就背出來了,你們的記憶力比老師好,一定會背得比我更快,旨在告訴學生“讀熟文言文,一點也不難”,以激發(fā)學生勝過老師的“斗志”。在教師范背時,提請學生注意教師的停頓和重音等。請學生大膽評議教師的范背。
2.自讀互讀。學生或兩三人,或三四人分成小組,互為小老師,互幫互學,找出生字、多音字,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互相糾正朗讀,看哪一組先讀正確、讀流利了,每組或派代表當眾朗讀,或小組集體表演朗讀。這樣,不管功課好壞,在小組學習中都有機會得到表現(xiàn)。
3.讓學生搖頭晃腦、繪聲繪色地讀。像三味書屋里的壽老先生那樣抑揚頓挫,讓他們沉浸在文言節(jié)奏中;而后再帶動學生讀出輕重徐緩。先自己讀,然后小組讀,最后齊讀,讓學生通過反復地讀,去體會語感,整體把握故事內(nèi)容。
4.分角色表演性朗讀?!秲尚恨q日》中,人物個性分明,語言很有特色,所以我在學生讀通基本讀懂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分角色朗讀,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增加閱讀的趣味性。
5.小組合作,弄懂課文內(nèi)容。由教師講懂,讓學生自己想辦法學懂,雖然都是“懂”,但這二者的價值取向各不相同。前者看重的是為教書而教書,后者關注的是學生如何在讀書過程中的成長。因此先開展一個“注釋搬家”活動,把課后的注釋搬到文中相應字的下面,這樣有“一箭雙雕”之功效,一方面可以進一步熟悉課文內(nèi)容,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對重點字詞的理解。再要求學生借助注釋,以小組為單位,弄懂每句話。要求學生把文中不理解的句子畫出,讓學生互教互學,教師適當點撥。
三、課本劇表演,發(fā)揮興趣
把歸納寓言寓意籍于“訪談”的進程中,將復習鞏固融入小品表演之中,可使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得到最大的“宣泄”。于漪老師曾說:“語文教學的著眼點,應該放在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思維能力上……要千方百計讓學生大腦這部機器開動起來?!?/p>
例如,學習了《兩小兒辯日》,學生自由結(jié)合,用文言文表演一遍(即背誦課文)。在學生知道關于太陽遠近的科學常識的基礎上,表演《新編兩小兒辯日》。活動前,教師提供活動構(gòu)想:一現(xiàn)代少年穿越時空隧道來到了遙遠的古代,遇到兩小兒辯日,兩小兒請少年裁決。活動中,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創(chuàng)編表演,然后在班級交流。
四、課后拓展,提高興趣
關鍵詞:語文教學 ;傳統(tǒng)文化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華文明綿延五千年,在漫長的歷史長流中,我們的祖先留下了無數(shù)燦爛文化精髓,滋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華夏子孫。語文教師應該在語文教學中使學生感受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激發(fā)起熱愛祖國的情感,語文教師還應自覺擔負起傳承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任務,引導學生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注重利用傳統(tǒng)文化培育學生人文素質(zhì)是當代語文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內(nèi)容,語文工作者讓傳統(tǒng)文化回歸語文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時代意義。我們應在語文教學中從多角度尋找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窗口。
一、課前預習滲透傳統(tǒng)文化
教師在課前引用與課文相關的典故詩文,或設計恰當?shù)南嚓P問題鋪墊蓄勢導入新課,能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和濃厚的興趣。例如,在教《荷葉母親》《金色花》時,我先用“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來做開場白;然后在預習導學中,設計一些預習題:(1)你還能背出有關歌頌母親的詩句嗎?(2)你能給母親唱一支歌嗎?(3)你能幾個真實反映偉大母親的事例嗎?同學們踴躍發(fā)言。有同學竟然能背出“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的詩句,有學生說出了孟母三遷和岳母刺字的故事。當一個學生唱出了《世上只有媽媽好》時,有幾個學生禁不住潸然淚下。就這樣把母愛的主題滲透在語文教學中,使學生受到感染和教育。再如,在教《散步》一文時,可設計一些問題導入新課,如:同學們,在你們家里,父母是愛子女多一些,還是孝敬老人多一些?你媽媽和你奶奶關系如何?你是如何孝敬爺爺奶奶的?對這些問題的思考自然而然就引發(fā)學生關于孝道的思考,從而啟迪他們自覺地去關愛孝敬老人。
二、課堂教學中學習傳統(tǒng)文化
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培養(yǎng)能力、陶冶情操的主陣地,也是滲透傳統(tǒng)文化的主陣營。首先,要重視文言文教學,例如講《論語》時除了讓學生學到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和修身做人的原則外,還附帶介紹孔子的生平事跡、教育思想以及他的政治理想,讓學生深刻體會孔子被稱為一個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的原因;講授《桃花源記》時,穿插講述陶淵明的生平事跡,就更能讓學生了解陶淵明的高潔情懷,也有助于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學習《陳太丘與友期》能使學生懂得守信用的重要性;學習《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可讓學生樹立憂患意識;學習《木蘭詩》能讓學生學到我國古代人民勤勞、勇敢、善良、孝順、機智、不慕名利、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的美德……文言文作品中傳統(tǒng)文化內(nèi)涵豐富,我們一定要充分發(fā)揮它們對學生的感化作用。其次,現(xiàn)代文也包含了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也應引導學生好好領悟。例如,《羚羊木雕》中的重義輕財;《背影》中的父子深情;《鄧稼先》中的愛國與奉獻精神;《登上地球之巔》的拼搏精神;《社戲》和《安塞腰鼓》中的地域文化等等。如此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內(nèi)涵足以讓學生受到熏陶感染,從而提升個人文化修養(yǎng)。
三、課外閱讀中吸收傳統(tǒng)文化
傳統(tǒng)文化的積淀在于積累,積累的目的是要強化文化的底蘊。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就是這個道理。目前語文課,學生讀得少、背得少、積累得少,語文教材收錄的文章數(shù)量有限,完全不能滿足學生閱讀要求,因此,我們要鼓勵學生課外廣泛閱讀各種健康有益的讀物,特別是對那些有著悠久歷史與深厚文化底蘊的經(jīng)典名著應認真閱讀,甚至要會背誦其中的名言語句,從而豐富文化知識,積淀文學底蘊。如從《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到《增廣賢文》《詩經(jīng)》《唐詩三百首》《宋詞》,都可先識記后背誦、再感悟,進行積累。其次,像《史記》《隋唐演義》《聊齋志異》《儒林外史》《封神演義》《水滸傳》《三國演義》《西游記》《紅樓夢》等古典名著都應鼓勵學生去品讀,使學生從中受到思想教育,積累文學語言,學到寫作技巧,還能了解歷史文化知識,增強自身文化底蘊。再有,現(xiàn)代文學名著諸如老舍的《駱駝祥子》《茶館》、錢鐘書的《圍城》和朱自清的散文、魯迅的散文、雜文等,還有當今流行的《故事會》《讀者》《意林》等報章雜志也是課外閱讀的對象。這些現(xiàn)代文學讀物既能增長知識,陶冶情操,也能為學生提供作文素材,是學生豐富的課外精神食糧。
四、語文作業(yè)中感悟傳統(tǒng)文化
(一)我們可讓學生在作文練習當中加深對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
作文是學習語文的最高層次,它既是學生對生活現(xiàn)象的深切感受,也是學生對生活實踐的獨特體驗。在作文教學中引入傳統(tǒng)文化方面的內(nèi)容,引發(fā)學生思考、分析、議論、總結(jié),可以深化學生的思想認識,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1.片段描寫。
片段描寫是寫作的基礎。加強片段描寫訓練才能把文章內(nèi)容寫得具體充實。例如可叫學生寫出母親節(jié)這天想對媽媽說的話;教師節(jié)給老師發(fā)一條手機短信;和朋友鬧矛盾了,寫一段向朋友道歉的話;把面對生活中的某種困難是如何戰(zhàn)勝的過程寫出來;寫一段話描述自己的理想;寫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片段……這些片段描寫就包含了孝道、感恩、友誼、樂觀、堅強、立志、親近自然等儒家和道家的傳統(tǒng)文化思想。
2.大作文練習。
(1)作文主題就包含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內(nèi)涵。
如“愛國”“思鄉(xiāng)”“親情”“責任”“誠信”“自強不息”等。
(2)可以把歷史文化名人當作寫作對象。
如把孔子、莊子、屈原、諸葛亮、曹操、韓信、司馬遷、王昭君等歷史文化名人當作寫作對象,寫作題材將顯得大氣,文化底蘊也顯得深厚。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問題。
楊爵傳
楊爵,字伯珍,富平人。年二十始讀書。家貧,燃薪代燭。耕隴上,輒挾冊以誦。兄為吏,忤知縣系獄。爵投牒①直之,并系。會代者至,爵上書訟冤。代者稱奇士,立釋之,資以膏火②。益奮于學,立意為奇節(jié)。從同郡韓邦奇游,遂以學行名。
登嘉靖八年進士,授行人。帝方崇飾禮文,爵因使王府還,上言:“臣奉使湖廣,睹民多菜色,挈筐操刃,割道殍食之。假令周公制作,盡復于今,何補老羸饑寒之眾!”奏入,被俞旨。
帝經(jīng)年不視朝。歲頻旱,日夕建齋醮,修雷壇,屢興工作。方士陶仲文加宮保,而太仆卿楊最諫死,翊國公郭勛尚承寵用事。二十年元日,微雪。大學士夏言、尚書嚴嵩等作頌稱賀。爵撫膺③太息,中宵不能寐。逾月乃上書極諫。
及帝中年,益惡言者,中外相戒無敢觸忌諱。爵疏詆符瑞,且詞過切直。帝震怒,立下詔獄掠,血肉狼藉,關以五木,死一夕復蘇。所司請送法司擬罪,帝不許,命嚴錮之。獄卒以帝意不測,屏其家人不許納飲食。屢濱于死,處之泰然。既而主事周天佑、御史浦以救爵,先后棰死獄中,自是無敢救者。
逾年,工部員外郎劉魁,再逾年,給事中周怡,皆以言事同系,歷五年不釋。至二十四年八月,有神降于乩。帝感其言,立出三人獄。未逾月,尚書熊浹疏言乩仙之妄。帝怒曰:“我固知釋爵,諸妄言歸過者紛至矣?!睆土顤|廠追執(zhí)之。爵抵家甫十日,校尉至。與共麥飯畢,即就道。尉曰:“盍處置家事?”
爵立屏前呼婦曰:“朝廷逮我,我去矣。”竟去不顧,左右觀者為泣下。比三人至,復同系鎮(zhèn)撫獄,桎梏加嚴,飲食屢絕,適有天幸得不死。二十六年十一月,大高玄殿災,帝禱于露臺?;鸸庵腥粲泻羧酥页颊撸靷髟t急釋之。
居家二年,一日晨起,大鳥集于舍。爵曰:“伯起之祥至矣?!惫斩?。隆慶初,復官,贈光祿卿,任一子。萬歷中,賜謚忠介。
(選自《明史》,有刪改)
[注]①投牒:投狀申訴。②膏火:燈火,喻學費。③膺:胸口。
結(jié)合文本談談嘉靖皇帝統(tǒng)治時期的社會現(xiàn)實,并聯(lián)系歷史談談你對勸諫藝術的看法。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在理解基本實詞和虛詞的基礎上閱讀淺易文言文,以及整合基本信息的能力。文本主要圍繞嘉靖皇帝的昏庸無能,以及對當時直言進諫的忠臣進行殘害的社會現(xiàn)實組織材料。學生要有足夠的篩選信息、歸納要點的能力,能從傳主的經(jīng)歷中總結(jié)出人生價值和社會意義,還要聯(lián)系以往學過的一些歷史上講究勸諫藝術的名臣,深入思考,以達到提高探究能力的目的。
參考答案:嘉靖皇帝長年不理朝政,政治日漸腐朽。他喜好阿諛奉承之人,而功臣、直臣多遭殺害、貶黜。楊最因直言進諫而死;楊爵由于詆毀符瑞的言詞過激遭到嚴刑拷打;周天佑、浦因救楊爵被杖死在獄中。嘉靖固然是個昏庸的皇帝,但是如果大臣講究一下勸諫藝術,結(jié)果也許就會與此相反。回顧歷史,如鄭國的燭之武利用秦、晉的矛盾說服秦伯撤兵;魏徵利用固其根本、浚其源泉的類比使唐太宗明白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的道理;觸龍欲擒故縱,說服趙太后讓自己的幼子去齊國做人質(zhì)等。這些事例說明,只有講究說話的藝術,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閱讀指導】
古代人物傳記兼有文學性和史學性兩種特性,以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塑造人物形象為核心,同時傳達出人物的積極意義和歷史價值。我們可以通過以下三種途徑,尋找古代人物傳記的意義和價值。
一、了解傳主經(jīng)歷,探討人物性格積極意義
古代人物傳記讀起來似乎千頭萬緒,時間地點轉(zhuǎn)換頻繁,人物關系錯綜復雜。但只要抓住傳主這條主線,就能順藤摸瓜。因此,我們應該了解傳主的人生經(jīng)歷,分析他人對傳主成長的影響;體悟傳主的內(nèi)心世界,從中獲得有益于自己的人生啟示;辯證地評價其功過得失,從而看清傳主的歷史價值。傳主一般都是直臣、廉吏、孝子、良將、俠士、民族英雄等。他們身上往往具有耿直、聰慧、好學、嗜讀、清廉、 仁厚、 篤孝、 剛毅、 寬厚等性格特點。
二、分析細節(jié)描寫,體悟傳記作品文學價值
基于作者對傳主的描寫,只有梳理出人物的主次關系,了解事件的主要內(nèi)容,才能從中體會出作者的情感是愛還是憎,寫作意圖是褒揚還是諷刺,文章的主旨是吸收教訓還是獲得啟示。
如上文,我們明顯能夠感受到作者對當時社會現(xiàn)實的不滿,對統(tǒng)治者的憤怒,還有對當朝那些敢于直言進諫的忠臣的贊揚和同情。例如:楊爵為了給自己和哥哥減刑,作者用到“冤”字;大學士夏言、尚書嚴嵩等人為皇帝作頌稱賀時“爵撫膺太息”; 朝廷再次逮捕他時,楊爵“竟去不顧,左右觀者為泣下”……從這些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和側(cè)面描寫當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對這位忠臣的愛戴、贊美和同情,對楊爵悲劇制造者的憤怒。這樣才能準確把握文章主旨,真正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真正走進傳主的心靈世界,從而準確地體會出作者塑造這一人物形象的文學價值。切記不能主觀臆斷,扭曲文意或隨意拔高、任意貶低作者的思想。
三、把握時代脈搏,考查傳記作品史學價值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保ā杜f唐書?魏徵傳》)一段歷史往往既有值得大家學習的經(jīng)驗,也有令人扼腕嘆息的教訓。學習古代人物傳記,了解一段歷史的真正目的就是以史為鑒,去粗取精,古今對比,才能夠使我們對傳統(tǒng)文化產(chǎn)生認同感,進而豐富精神世界。
古代人物傳記一般記錄了傳主的生平事跡、個人生活、事業(yè)成就、性格特點,以一個又一個生動敘述的故事折射了一個國家,乃至一個民族的歷史進程。由于傳記文學的真實性和史實性,相對于一般的小說而言,人物的魅力更具持久性和不朽性。正因為這些,我們才懂得了學習古代人物傳記的價值。
【閱讀思考】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
皇甫謐傳
皇甫謐,字士安,幼名靜,安定朝那人,漢太尉嵩之曾孫也。出后叔父,徙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學,游蕩無度,或以為癡。嘗得瓜果,輒進所后叔母任氏。任氏曰:“《孝經(jīng)》云 ‘三牲之養(yǎng),猶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無以慰我?!币驀@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豈我居不卜鄰,教有所闕?何爾魯鈍之甚也!修身篤學,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qū)χ魈椤Vk乃感激,就鄉(xiāng)人席坦受書,勤力不怠。居貧,躬自稼穡,帶經(jīng)而農(nóng)。遂博綜典籍百家之言。沉靜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為務。自號玄晏先生。著《禮樂》《圣真》之論。后得風痹疾,猶手不輟卷。
或勸謐修名廣交,謐以為非圣人,孰能兼存出處?居田里之中亦可以樂堯舜之道,何必崇接世利,事官鞅掌[注],然后為名乎?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寢與食,時人謂之“書”?;蛴畜鹌溥^篤,將損耗精神,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況命之修短分定懸天乎!”
城陽太守梁柳,謐從姑子也,當之官,人勸謐餞之。謐曰:“柳為布衣時過吾,吾送迎不出門,食不過鹽菜,貧者不以酒肉為禮。今作郡而送之,是貴城陽太守而賤梁柳,豈中古人之道?是非吾心所安也?!?/p>
時魏郡召上計掾,舉孝廉;景元初,相國亦嘗詔之,謐皆不應。其后武帝頻下詔敦逼不已,謐上疏自陳,辭切言至,遂見聽許。自表求帝借書,帝送一車書與之。太康三年卒,時年六十八。所著甚多,并重于世。
(選自《晉書》,有刪改)
[注]鞅掌:謂公事忙碌,無暇整理儀容。
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皇甫謐原來不好學,游蕩無節(jié)制,經(jīng)過叔母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教誨,終于受到感動,從此勤學不輟。
B.有人規(guī)勸皇甫謐追求美名,到官府廣交朋友,皇甫謐則認為身處田園也可樂于堯舜之道,不必因看重名利而走向仕途。
C.皇甫謐與梁柳有親戚關系,當梁柳要去就任城陽太守的時候,有人勸皇甫謐為梁柳餞行,而皇甫謐仍然遵守古人的做人之道:貧者不把酒肉作為禮節(jié)。
D.官府、相國和皇上都多次征召皇甫謐出來做官,皇甫謐都沒有。在皇上下詔敦促催逼不止的情況下,皇甫謐上奏不做官,結(jié)果不但被允許,還賜給一車書。
2.孟母三遷、曾父烹豕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皇甫謐后來的成就也和其叔母任氏的教育密不可分。結(jié)合文本并聯(lián)系實際生活,談談你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的看法。(不少于200字)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