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托班手指游戲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托班孩子入園已經(jīng)一個多月了,老師發(fā)現(xiàn)午睡起床的時候,大多數(shù)孩子對鞋子的搭扣很無奈(鞋扣通常是雌雄襻的),要么打不開,要么粘不上。不管是穿鞋還是脫鞋,只要是撕和粘的動作,孩子們就束手無策。
由此想到我們應該為托班孩子創(chuàng)設和提供盡可能多的自我鍛煉的機會和環(huán)境,注意從日常教學過程中選擇適合托班孩子生理、心理特點的教學活動,加強孩子們手部精細動作的訓練,提高他們手部小肌肉及小肌肉群的活動能力。
鍛煉小肌肉的活動有很多,我們根據(jù)托班幼兒心理上興趣轉(zhuǎn)移快速和生理上的很多肌肉群未發(fā)育成熟的特點,并特別考慮了家園合作的重要性,選擇了一些幼兒園和家庭都適合進行的美術活動來促進孩子小肌肉的發(fā)展。
涂色活動
托班孩子喜歡涂鴉,我們選擇他們熟悉的水果和動物圖形來涂色,熟悉的圖形能引起他們極大的興趣。
準備:畫有香蕉輪廓線的紙一張,黃色蠟筆一支。
策略:如果光提供幼兒涂色材料,通常幼兒難有耐心將涂色進行到底。為此,我們需要給孩子提供一個游戲情境。
創(chuàng)設故事情景:咦,香蕉的衣服不見了,請小朋友找一下,幫助香蕉穿上黃色的衣服。穿的時候別讓香蕉的肚子和腿露出來。家長可適當?shù)卦谶吘€處涂色做示范。
涂色時的動作,使幼兒手指肌肉得到鍛煉。涂色時手腕上下、左右來回運行,手腕的靈活性也得到了鍛煉。
點畫活動
托班幼兒對色彩情有獨鐘,我們借助各色蠟筆、畫筆,尤其是五顏六色的顏料來進行點畫活動,點畫活動能運動手、腕的肌肉,對于手部小肌肉的發(fā)展有促進作用。
隨意點畫活動
隨意點畫是用手指蘸顏料點畫。托班幼兒的隨意性較大,選擇紙上隨意點畫比較符合他們的年齡特征,最受幼兒歡迎。點畫能鍛煉幼兒手指的力量。
準備:畫有小傘的紙一張,紅、綠、藍各色顏料一份
策略:用手指蘸顏料畫雨點,通過手指直接接觸顏料的感官刺激來激發(fā)幼兒點畫的興趣。
創(chuàng)設故事情景:老師和家長要創(chuàng)造故事情境,模仿雨滴說:我們都是雨滴天使,這把漂亮的雨傘是我們的家。我們一起來下一場彩色的雨送給雨傘做禮物吧!提醒幼兒用指腹點畫。
有意點畫活動
最初的隨意點畫嘗試過后,幼兒有了基本的經(jīng)驗。接下來可以從手指點畫過渡到工具點畫。工具可以從易控制的硬的蠟筆過渡到軟的棉簽。幼兒通過工具的變化來感受手部的運動和控制。
點西瓜籽
準備:畫有西瓜的紙一張,黑色蠟筆一支,紅色顏料一份。
策略:要求幼兒在西瓜里面點畫西瓜籽。將真的西瓜放在旁邊請幼兒觀看,點畫完后一起品嘗西瓜。
創(chuàng)設故事情景:媽媽今天買了一只大西瓜,切開來一看,少了一點什么。請幼兒添畫西瓜籽。提醒幼兒不要點到外面去。點畫完西瓜籽后和幼兒一起刷上紅色顏料。
點魚鱗
準備:畫有小魚的紙一張,紅、綠、藍各色顏料一份。
策略:在直接接觸顏料作畫后,再借助工具點畫。選擇易拿、易畫的棉簽來訓練小肌肉的靈活度。教師事先進行棉簽點畫示范。
創(chuàng)設故事情景:家長請幼兒觀看小魚圖片,再出示沒有魚鱗的小魚。請幼兒幫助小魚找回漂亮的魚鱗。
連線活動
因為小肌肉還未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幼兒還無法很好地控制手部的小肌肉,所以對畫圓滑的波浪線這樣的精細動作難以完成??梢愿鶕?jù)孩子的年齡特征,設計簡單連線畫活動。
曲折線和波浪線
準備:畫有由虛線組成的曲折線和波浪線的紙一張,各色蠟筆。
策略: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沿虛線畫各種曲線。幼兒在連虛線的同時也完成了圓滑波浪線的繪畫。通過連虛線的方式來鍛煉手部的精細動作。
創(chuàng)設故事情景:家長出示虛線請幼兒觀察。給幼兒一個整體概念,告訴幼兒請他們用彩色線把這些黑色的珍珠連起來。彩色的線就是彩色的蠟筆。
連線和涂色綜合
準備:虛線組成的愛心畫一張,各色蠟筆。
策略:作為節(jié)日的禮物,請幼兒做設計師,自己連好虛線并選擇顏色。最后將禮物送給自己喜歡的人。幼兒在連完虛線后發(fā)現(xiàn)是一個愛心,會很有成就感。最后涂上顏色。得到一個美麗的愛心,幼兒的喜悅與成功是無與倫比的。
創(chuàng)設故事情景:請幼兒先觀察圖形,再連線,最后上色。教師開始就給幼兒一個設計師的概念。請幼兒在拿到圖紙后像設計師一樣設計自己的禮物,完成后送給自己喜歡的人。
團畫活動
托班幼兒畫封閉的圓有一定的困難,那么就選擇從團畫入手。一圈一圈的旋轉(zhuǎn)像漩渦一樣。用畫棒棒糖來激發(fā)幼兒團畫積極性。
準備:畫有一個棒棒糖的紙一張,各色蠟筆。
策略:做團畫示范,個別能力弱的幼兒要手把手示范。
創(chuàng)設故事情景:出示畫有一個棒棒糖的紙問幼兒只有一根棒棒糖夠不夠大家分享。要求幼兒做棒棒糖設計師,一起來畫棒棒糖,越多越好,大家可以分享。最后請幼兒說出自己的棒棒糖的口味讓他們刷上顏料。
論文摘要:孩子的心是敏感的,通過肢體語言每天傳達給幼兒驚喜、好奇、拉近與幼兒之間的距離,就像給幼兒的心靈澆灌雞湯,滋潤著他們的心靈成長。
托班幼兒大都兩歲半左右處于言語發(fā)展期,在這一時期,幼兒雖然能以主動的方式參與言語交際活動,但是這個時期兒童所使用的語言是不成熟、不完整的。是由于他們掌握詞語和語法規(guī)則的數(shù)量還很有限,不能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所以說不出完整、連貫的句子,因此他們常常要借助于肢體語言—手勢、體態(tài)、表情,來進行交流。
一、在保育工作中,通過肢體化語言,使幼兒親近老師
托班幼兒由于口語表達的能力不夠成熟,肢體語言可以使孩子柔弱的心靈得到莫大的安慰,比如初入園時孩子因為環(huán)境的陌生而感到恐懼,便嗷嗷大哭、大鬧、有的甚至“手舞足蹈”我都微笑著張開雙臂,輕輕的把孩子攬在懷里,用溫柔的眼光撫慰他們,緩緩地拍著他們的背部,嘴里輕輕地說些安慰他們的話語,讓孩子那顆驚恐失措的心漸漸趨于平靜。使他們覺得在老師的懷里就像在媽媽的懷里一樣安全、舒適、溫馨。
同時孩子也最擅長運用其肢體語言,如高興時手舞足蹈,生氣時跺腳,難過時嚎啕大哭等,表情動作明顯而容易被了解。肢體語言所表達出一個人內(nèi)心的意思,有時比說話還更為真實。它是教師了解托班幼兒內(nèi)心世界的窗口。
還記得思毅剛來園時每次要上廁所小便,她的第一反應就是拉著我的手往廁所方向走,她上、下便池的動作讓我感覺她非常的緊張和害怕。每次我都牽著她的小手慢慢的幫助她脫穿褲子,整理好衣服再扶著她走下來,從容的態(tài)度和鼓勵的眼睛,讓她心有依靠。還有的孩子不吃點心又不敢說,就用手指著點心,眼睛看著老師,希望得到老師的諒解,看見老師點點頭表示理解,他們?nèi)绔@釋重。肢體化語言能撫慰幼兒的心里,使幼兒更加親近老師。
二、在教學工作中,通過肢體化歌曲,使幼兒親近老師
在教學中,我們經(jīng)常采用了瑯瑯上口、有節(jié)奏、韻味十足而又生活化的歌曲配上肢體語言動作,加深幼兒對學習內(nèi)容的理解,為了使他們身體動作更符合所學的內(nèi)容,我根據(jù)歌曲內(nèi)容匹配相應的動作和節(jié)奏,使活動游戲化。如《農(nóng)家小女孩》
歌曲
竹籬笆呀牽?;?,
淺淺的池塘有野鴨。
彎彎的小河繞山下,
山腰有座小農(nóng)家。
戴斗笠呀光腳丫,
小河旁盡情來玩耍。
搓泥巴呀捉魚蝦,
農(nóng)家的生活樂無涯。
動作說明
雙手彎曲直立,然后撐開再做花形。
兩手重疊上下分開做成小鴨的動作。
雙手平伸交叉做水浮動的動作。
雙手搭成屋頂?shù)男螤?/p>
雙手平壓頭頂,小腳跳一跳。
兩手與雙肩左右擺動。
彎腰雙臂朝下做捉魚蝦的動作。
雙手的食指指向臉部,微微搖著頭面帶微笑。
肢體語言動作搭建了幼兒從動作向語言過渡的橋梁,還能培養(yǎng)師生感情,讓孩子對你由衷產(chǎn)生一種親近與依戀。通過肢體化歌曲,讓幼兒早日適應環(huán)境;通過肢體化歌曲,能鍛煉幼兒的膽量,使內(nèi)向不樂意說話的孩子,也喜歡模仿老師的動作,參加到游戲里來。培養(yǎng)幼兒敢于在同伴面前表現(xiàn)自己對歌曲內(nèi)容的想法和表達愿望。
三、通過肢體化語言,讓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常規(guī)
肢體化語言注重情感和思想上的溝通。它是以教師的肢體語言來傳達情感或信息給幼兒。透過實際的肢體動作,老師可以做很自然且有效的表達,可以更直觀地幫助托班幼兒明白某一件事,或起強調(diào)作用。
托班的孩子情緒常常不穩(wěn)定、注意力不夠集中,且活潑好動,喜歡蹦跑。老師一昧的強調(diào)效果甚微。一次我靈機一勸,張開雙手用夸張的動作先做了一個暫停的手勢,然后食指放于唇上表示(安靜),教室一下子安靜下來。做為老師適時使用些肢體語言可以強化口頭語言的使用效果,無聲的肢體語言魅力勝過千言萬語。在自然而又傳情達意的肢體動作中,我和孩子心靈交會架起了默契,運用做手勢這肢體語言比言語更能清楚的表達鼓勵及制止幼兒的行為。
肢體化兒歌可有效的運用在生活常規(guī)的各項活動中。如我結(jié)合兒歌《走路要學小花貓》既是語言的練習、又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將走路的要求自然而然的傳遞給孩子。
兒歌
走路要學小花貓
腳步輕輕靜悄悄,
不要學那小螃蟹,
橫沖直撞真糟糕。
坐著要學小白鵝,
挺器胸膛精神好
不要學那小青蝦,
駝著背來彎著腰。
唱歌要學百靈鳥,
迎著春風多美妙。
不要學那小烏鴉,
張開嘴巴哇哇叫。
動作說明
舉起左手、右手,五指張開朝兩側(cè)打開。
腳尖踮起輕輕走(保持一定的距離)。
兩手側(cè)平,手指向下?lián)u動,
兩腳向外彎步走。
昂起頭,挺起胸膛,
雙手放好,坐姿端正。
兩手伸高躬起,
彎著腰駝著背。
雙手張開放在嘴邊,
張開小嘴,頭部左右擺動。
雙手兩側(cè)飛舞,
雙腳走碎步,張嘴叫。
運用肢體化兒歌的游戲活動方式,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使孩子們主動參與活動中來,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常規(guī)。
四、通過肢體語言,發(fā)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提高幼兒交往的能力
在肢體化兒歌的游戲中,幼兒無拘無束,可以在玩耍中相互了解,相互培養(yǎng)情感,共同合作完成游戲內(nèi)容。如兩個孩子一起游戲《炒黃豆》:
兒歌
炒黃豆,炒黃豆,
炒了黃豆翻跟斗。
動作說明
兩個小朋友手拉手左右擺動
兩手舉起相互轉(zhuǎn)一圈。
孩子能力的發(fā)展是各不相同的,在游戲活動中通過肢體語言能得到互補,滿足不同層次的幼兒的需要。
陶行知的言行值得我們每一個教師去深思,特別是在教育觀念不斷更新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將幼兒的嘴、雙手、頭腦、空間、時間都解放出來,對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給予適當培養(yǎng)。2- 3歲托班幼兒由于年齡特點致使他們的行為、思想會受到成人的影響;但也正因此2- 3歲孩子的可塑性很強,如果成人對他們的“自由”稍作調(diào)度的話,相信孩子的潛能會無限放大。
一、放開思想,給寶寶展現(xiàn)自我機會
2- 3歲的嬰幼兒在我們大人看來只是一個“小不點”,做事力不從心,就算是做也是“一片狼藉”,剩下則是由大人“收拾殘局”,因此就有家長認為“孩子還小,他不會的,我們大人幫忙做了就好了”,“越俎代庖”的現(xiàn)象也由此而來。其實孩子雖小,也有思維、有行動,只欠一點成人給予的機會與自信?!毒V要》明確指出:教師只是活動的引導者、支持者。我對托班嬰幼兒施行教學時一直秉承“寶寶是主角、而我只是策劃者”的想法,教學過程中只起引導作用。比如在托班繪本閱讀活動中,我會先讓寶寶觀察畫面,初步了解到畫面給予的信息刺激,然后根據(jù)2- 3歲寶寶的語言發(fā)展概況提出簡單的問題“上面有什么?是什么顏色的?在干什么?”并進行逐一提問,而不是將所有問題一股腦全拋給寶寶,以便讓寶寶有思考的時間。最后,在寶寶回饋的基礎上教師進行提煉并重復句型,讓寶寶理解、掌握并學習運用與內(nèi)化。
同時,我也嘗試讓寶寶用動作詮釋語言,哪怕是一個簡單的動作,寶寶給予了屬于自己的詮釋,也是她們思維努力的結(jié)果。一個微笑、一個擁抱、第一個豎起的大拇指都是給予寶寶最高“榮譽”的獎勵。在家園合作中,我借助家校通平臺,向家長關于“手腦并用”理論,要求家長與我一同采取此種方式進行家庭教育。經(jīng)過一段時間幼兒園、家庭雙方的嘗試,寶寶不僅思維活躍了,觀察仔細了,語言表達能力也相應提高了。從家長與我的交流及寶寶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來看,他們確實進步了、長大了。
二、提供機會,給寶寶“自主研究”動力
教師往往在教室的環(huán)境布置、區(qū)域材料的投放上始終扮演著“一言堂”的角色,自顧自地思考著環(huán)境該如何布置才美觀藝術,活動前展示區(qū)域里投放材料的玩法,生怕因哪個環(huán)節(jié)的遺漏而導致材料承受了“致命打擊”,從而出現(xiàn)教師的“重復勞動”。但教師有沒有想過:材料給予的對象、環(huán)境布置的享受者——托班嬰幼兒的想法與感受呢?她們是否會因為你的“辛苦勞動”、“苦思冥想”的結(jié)果而感激你,從而自主、愉悅地“保護”它們呢?因此,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與策劃之后,我對這些進行了改革——給寶寶提供機會,讓他們參與到“環(huán)境的布置、材料玩法的多樣性”中去,并激發(fā)他們利用此機會的動力。如在區(qū)域游戲中,我一改往日“手把手教”的方式,運用陶行知先生的“手腦并用”理論,發(fā)揮寶寶在游戲中的主體性,讓寶寶學會遷移已有生活(或?qū)W習)經(jīng)驗、挖掘內(nèi)在的無限潛能,以此培養(yǎng)寶寶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在提供新材料“套戒指”時,我沒有刻意示范如何玩,只是在出示并介紹材料的名稱后提出了一些游戲規(guī)則:寶寶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看哪個寶寶玩得和別的寶寶不一樣。如此一來,寶寶在接觸此新游戲材料后,就不會再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李老師,我不會玩,怎么玩呀?”而是呈現(xiàn)出自己摸索的“研究型學習”。在此過程中我是“觀察者”,寶寶是“主角”。通過實踐,我發(fā)現(xiàn)沒有教師的“示范”,寶寶也能玩出“花樣”。活動中最聰明的卓卓寶寶是這樣玩的:一個黃一個綠一個紅有規(guī)則地分顏色套的;而依依寶寶研究出一個手指套一種顏色的的玩法;樂樂寶寶則更是“奇思妙想”:每根手指一種顏色,然后間隔其他顏色進行套……以上行為可以充分證明:寶寶是可以“獨立”的,成人是可以“放手”的。
三、鼓勵提問,給寶寶主動創(chuàng)造能力
2- 3歲的嬰幼兒最明顯的年齡特點就是愛問,“老師,這個是什么呀?”“老師,這個是怎么做的呀?”有時還會問“為什么呀?”寶寶的問題是永遠提不完的,這說明他們渴望知識。過去是老師問幼兒答,十分的機械,而現(xiàn)在我鼓勵、支持寶寶這樣的“探究問題”,讓寶寶經(jīng)過觀察后來問老師“為什么”,這樣會讓寶寶更有興趣去了解周圍事物。同時教師要做到對寶寶的“奇思妙想”給予大力支持,激發(fā)寶寶的主動創(chuàng)造力。例如:美術活動“小草和小花”中,我先出示了一張完整的示范畫讓寶寶來觀察,這時愛提問的蘇蘇就問“李老師,那個花是怎么出來的?”“為什么小花是有形狀的?”在寶寶好奇心的驅(qū)使下,我出示了藕并進行示范印畫,也讓寶寶嘗試用切開的和未切開的花菜進行作畫,從而主動創(chuàng)造出小花來。有的寶寶用花菜根印出畫來,想象說是一顆小石頭,有的說是小鴨的眼睛。但我都會對她們的語言給予肯定,在此過程中雖然沒有強調(diào)說一定要用花菜的某個部位進行印畫,而是“放手”讓寶寶自己去選擇、去決定,用自己稚嫩的思維撞擊出想象的“創(chuàng)作之花”。作為教師就應該鼓勵、支持寶寶們的創(chuàng)造。讓他們的“創(chuàng)作之花”怡然綻放。
【關鍵詞】設置;投放;指導
0~3歲是嬰幼兒大腦發(fā)育最迅速的時期,也是一個人成長和潛能開發(fā)的黃金時期。蒙臺梭利認為:“要幫助幼兒發(fā)展,我們就必須給他提供一個使其能自由發(fā)展的環(huán)境?!倍S富有趣的物質(zhì)環(huán)境、寬松自由的心理環(huán)境,正是區(qū)域游戲的特色所在,它能較好地幫助嬰幼兒通過不斷的實踐和運動獲得經(jīng)驗,為后繼學習和終身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根據(jù)專家們對托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分析,以前的托班小班化的教育,非常不利于托班幼兒的發(fā)展,新的理念呼吁我們在托班應該減少集體活動,創(chuàng)設更適合個體發(fā)展的條件來促進托班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因此區(qū)域活動就成了促進托班幼兒發(fā)展的一個很好的途徑。我在托班創(chuàng)設區(qū)域活動的過程中,有以下幾點新得:
一、設置活動區(qū)域
1.創(chuàng)設安全豐富的區(qū)域環(huán)境:
托班的幼兒第一次離開家,離開親人,對陌生的環(huán)境充滿了恐懼感。因此創(chuàng)設一個適合他們并且被他們所喜歡的環(huán)境顯得尤為重要。為了讓幼兒能更快更好的融入新環(huán)境,我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新家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上凸顯了“童趣、安全、溫馨、自主”的特點。
首先,我根據(jù)我班幼兒的人數(shù)及活動場地分別設置了娃娃家、閱讀區(qū)、美工區(qū)(剪剪貼貼、涂涂畫畫、做做捏捏等),操作區(qū)(玩米、穿珠子等),認知區(qū)(給小動物喂食、顏色口袋、拼圖等),建構(gòu)區(qū)等六大區(qū)域,每個活動區(qū)4—5人,這樣便于老師的觀察與指導,一旦發(fā)生問題,能及時解決;又可滿足幼兒交往與相互學習的需要。
其次,確定活動區(qū)的空間位置,選擇最佳空間布置相應的區(qū)域。根據(jù)區(qū)域活動的特點,我們將美工區(qū)和操作區(qū)等游戲活動安排在一邊,而將易受干擾的區(qū)域,如認知區(qū)、閱讀區(qū)安排在教室的另一邊,減少不同活動對幼兒的影響,使他們能更專注地進行自己的活動;在教室南窗前空間較大,我們把娃娃家放在這里,鋪上地墊,用塑料大型積木做娃娃家的外墻,裝上窗簾后,整個娃娃家看上去既漂亮又安全,半封閉的空間使它“家”味十足,改變了以往娃娃家都是狹小、壓抑的局面;在教室東北角,設置為美工區(qū),由于是角落,所以不用擔心小朋友在信手圖畫時將顏料甩濺到其他幼兒的身上。
2.根據(jù)幼兒興趣和教學主題確定活動內(nèi)容:
許多老師都想方設法獨具匠心的為幼兒開辟活動場所,可往往因利用不好或幼兒不感興趣而發(fā)揮不出其應有的效應。在帶班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在區(qū)域設置上教師根據(jù)自己的想法來布置,是否適合幼兒的意愿,教師就不一定知曉,所以就形成某些區(qū)域的創(chuàng)設只是一種擺設,出現(xiàn)了沒有人玩的現(xiàn)象。我根據(jù)幼兒的興趣和教學主題來確定了活動的內(nèi)容:孩子們都喜歡“喜羊羊與灰太狼”、“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于是我在美工區(qū)設置了“給喜羊羊(灰太狼)貼五官”,在操作區(qū)設置了“打扮白雪公主”(給白雪公主夾上彩色的夾子作裙子)。在教學主題《糖果甜甜》中,我設置了“糖果的家”,讓幼兒根據(jù)糖果的顏色、形狀分類擺放到相應的糖果盒中。在《魚兒游游》中,我設置了“小魚吐泡泡”讓幼兒練習畫圓形。在《響瓶玩玩》中,我設置了制作響瓶,教幼兒二指捏分紅豆和綠豆,再根據(jù)標記制作紅響瓶、綠響瓶……這一系列活動的設置來源于幼兒,又是課程的升華,孩子們玩得不亦樂呼!
二、投放活動材料
活動材料是區(qū)域活動的物質(zhì)支柱,是幼兒活動的工具。材料投放是否得當,對幼兒的發(fā)展起決定性作用。區(qū)域活動的材料如果缺少經(jīng)常的變化,材料單一不豐富,就滿足不了幼兒的需要,引發(fā)不起孩子去想去操作,從而阻礙了區(qū)域活動的深入開展。因此,教師應善于根據(jù)教育意圖提供符合本班幼兒需求的材料,同時還要注意讓材料更具多用性、安全性和開放性。
1.1 材料的目的性:
對于托班孩子而言,一些提高手指小肌肉靈活性和動手能力,培養(yǎng)生活習慣為主要目標的培養(yǎng)就較適宜放在區(qū)域活動中。因為2—3歲是動作發(fā)展的關鍵期,教師盡可能提供各種機會發(fā)展大、小肌肉的動作,有利于孩子們充分發(fā)揮這方面的潛能,從而促進身心整體發(fā)展。比如我在娃娃家里提供木珠、鞋帶、吸管、玻璃線,讓孩子進行穿木珠、穿吸管的練習,提高手眼協(xié)調(diào)性;又如鞋帶的練習,提提供孩子的目測能力;提供玻璃線,鍛煉孩子的耐心和思維等等。
區(qū)域活動是實現(xiàn)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但并不是指一個目標只能與一種材料對應,為了提高孩子的手眼協(xié)調(diào)性,我為孩子提供了穿木珠、穿吸管、抓手玩具等材料。這樣做就達到了一個目標通過許多材料的共同作用來實現(xiàn)。同樣一種材料也能夠為達成多項目標服務,如提供給孩子一些襪子,既可以讓孩子進行翻襪子,提高生活能力,又能讓他們練習夾襪子,提高手眼協(xié)調(diào)性,還可以讓他們襪子配對,提高分類能力。
因此,教師要將孩子的發(fā)展目標與這些材料的教育功能較確切地對應起來,有目的引導孩子進入到活動中,通過孩子的操作活動,使孩子逐步接近預定的目標。同時作為教師應該積極地與材料互動,充分挖掘材料在不同區(qū)域的多種教育作用,進一步提高材料投放的目的性。
1.2 材料的層次性:
材料投放的層次性,是指教師在選擇、投放操作材料時,能夠預先作思考:所要投放的材料,逐一與孩子通過孩子操作該材料可能達到的目標之間,按照有淺入深、有易到難的要求,對于孩子而言,年齡越小,存在的差異就越大。因此給托班孩子提供的材料更應直觀地體現(xiàn)出有簡到繁、有易到難循序漸進的不同層次。例如:在“做面條”活動中,我提供了大量的白紙、剪刀和花邊剪刀,讓動手能力較差的幼兒直接撕紙做面條,讓能力一般的幼兒用剪刀剪面條,而讓能力強的幼兒用花邊剪刀剪面條。這樣,不同的幼兒都能找到自己能完成的任務,也能模仿別人的操作。
1.3 材料的生活性:
羅杰斯認為:越是兒童不熟悉,不需要的內(nèi)容,兒童學習的依賴性、被動性就越大。只有當兒童覺察到學習與他自己有關時,才會全身心的投入,這是,兒童不僅學習的速度大大加快,而且會產(chǎn)生自覺主動的學習行為。這就要我們在提供材料時應該生活情景性。
為托班孩子提供的材料力求源于孩子的現(xiàn)實生活,是孩子們平時能經(jīng)常看得到的、接觸到的、真實的材料。如《玩米》游戲中我準備大小的調(diào)羹、勺子、餐巾紙芯、飲料瓶、易拉罐、漏斗、正是這些現(xiàn)實生活中孩子們看到過,而在家里卻沒有機會或很少有機會碰到的材料,才將他們深深吸引。在活動中并創(chuàng)設情景如給長頸鹿、大象送米,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孩子們玩得是那么盡興、那么愉快。
1.4 材料的效用性:
為了能更好的利用已有的材料,減少時間精力等方面的浪費,我們會對一些幼兒已經(jīng)使用過了,并且失去興趣了的材料進行改良。比如:我用奶粉罐制作的“喂娃娃”投入使用一段時間以后,幼兒就對喂娃娃失去了興趣,恰好我想嘗試讓幼兒使用剪刀,所以就在娃娃頭的后面貼上蠟光紙,并且將它剪成一條一條的,作為娃娃的頭發(fā),讓幼兒給娃娃剪頭發(fā),幼兒非常喜歡。
在提倡綠色環(huán)保的今天,我們在區(qū)域活動材料的投放上也充分的體現(xiàn)了這一點。比如:我們根據(jù)一個廢舊盒子的形狀,配上廢舊的鼠標,就做成了電腦;把兩個盒子用包裝紙粘在一起包一下就成了“娃娃家”的衣柜。在變廢為寶的過程中,我感悟最深的是老師要做一個有心人,只要老師肯動腦筋,那么就會有更多新的驚喜等待著你。
三、指導開展活動
1.活動區(qū)開放注意點:
(1)學期初:托班幼兒年齡小,注意易轉(zhuǎn)移。新學期剛開學時,只需創(chuàng)設2~3個幼兒易操作的活動區(qū),同時應提供大量相同的材料,這是由孩子的“從眾心理”決定的。您也許是一位認真負責的老師,按照幼兒的需要設置了多個活動區(qū),但如果這時你全部開放,孩子們反而不易形成活動的常規(guī),還會發(fā)生爭搶操作材料的現(xiàn)象。
(2)更換區(qū)域時:由于幼兒的發(fā)展水平各異,在進入下一個教學主題或更換區(qū)域時我們不能把所有的區(qū)域都換成新的活動區(qū),而是應該部分、部分地更換。這樣,好奇心強、勇于挑戰(zhàn)的幼兒會去選擇新的活動,而能力發(fā)展相對較弱的幼兒還可以繼續(xù)玩以前玩的材料。
2.幫助幼兒建立區(qū)域活動的常規(guī):
托班幼兒年齡小,常規(guī)的建立可不是一觸而就的,需要反復的強化才行。蒙氏數(shù)理是我園的一大特色,如何教幼兒進行數(shù)理工作呢?我首先以游戲的形式開展了“線上游戲”、“繞繞圈”等活動教幼兒認識蒙氏線、工作毯,然后再呈現(xiàn)已學過的數(shù)理材料供幼兒自由選取進行工作。在每個新活動區(qū)投入游戲時,我都首先向幼兒介紹區(qū)域的名稱及相應的一些規(guī)則:如進入娃娃家時,要把小凳子放在一邊,然后自己脫鞋并將鞋子放入凳子下才能進入?yún)^(qū)域;玩米時要身體靠著桌子,把容器放在盆子里,防止米粒掉在盆子的外面;撕紙時把多出的紙放到在紙簍里。這些要求的提出不是空洞的說教,我利用了照片這個幫手,在每個區(qū)域都貼有幼兒正確示范的照片,這樣孩子們一看照片就能明白自己應該怎樣做了。
托班幼兒很多時候沒有收拾玩具的習慣,區(qū)域活動一結(jié)束就留下了一堆玩過的玩具、材料,如同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一開始,我們老師整理,然后老師和小朋友一起整理,慢慢過渡到小朋友自己整理。我還利用“巧虎”中《大家一起收玩具》的歌曲,到結(jié)束活動時就唱起這首歌,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培養(yǎng),孩子們的規(guī)則意識和自理能力明顯增強,娃娃家的小朋友會將娃娃一個個放整齊,自己穿鞋;手工區(qū)的幼兒會把美工用具放在固定的地方,良好的常規(guī)使孩子們在一定范圍內(nèi)玩得更加愉快、更加自由。
3.鼓勵和肯定幼兒的創(chuàng)新:
托班幼兒在活動時沒有很明顯的目的,往往會出現(xiàn)“跑題”或自創(chuàng)新的游戲方法,因此在區(qū)域活動中,教師就應留意觀察每個幼兒的興趣、操作情況,通過觀察來了解幼兒的活動意圖、思維方式,在此基礎上因勢利導,幫助幼兒實現(xiàn)自己的構(gòu)想,促使幼兒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同時調(diào)整區(qū)角的材料,使其更適合幼兒的水平、興趣、需要。
在操作區(qū)“分豆豆”的活動里,要求幼兒將不同的豆豆分揀到不同的罐里。斯威玩了一會兒,就開始把罐中所有的豆豆全部倒到筐里,倒豆豆時發(fā)出了“沙啦啦”的清脆聲音,他覺得聲音很好聽,便不斷地把豆豆裝滿又倒回,還高興地讓同伴也來玩。幾次試驗后,他們發(fā)現(xiàn)小的豆如綠豆、赤豆要比大豆、蠶豆倒回去時發(fā)出的聲音響,這時老師提醒說:“豆豆還會發(fā)出其他的聲音呢?”二個小朋友便把豆子裝到小罐里,或多或少,搖一搖,聽一聽,“豆豆裝的少搖起來聲音響,豆豆裝滿就不會響了”,他倆興奮地告訴老師他們的發(fā)現(xiàn)?!胺侄苟埂弊兂闪恕皳u豆豆”,孩子們卻從中發(fā)現(xiàn)了許多的奧秘。放開手,讓孩子自主盡情地發(fā)揮,他們的創(chuàng)造會讓你眼花繚亂。
4. 將教學活動與區(qū)域活動有機結(jié)合:
區(qū)域活動是集體教學的延伸,將教育要求巧妙地融于區(qū)域活動中,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個別輔導,幫助孩子,能讓孩子更放松地投入活動,獲得最大限度的提高。在美術活動《小魚吹泡泡》中,有許多小朋友還不會畫圓,為了讓個別孩子有練習的機會,我們在“涂鴉區(qū)”設置了一塊瓷磚墻,畫上漂亮的小魚,請小朋友用水彩筆在小魚的周圍添畫泡泡。2~3個小朋友在老師的手把手的幫助下,一邊念兒歌一邊畫,饒有興趣,有的小朋友還把學過的小蝌蚪、水流也添畫了進去,內(nèi)容便更豐富了。計算活動“顏色分類”,我們將活動的延伸放在區(qū)域中,把小動物喂食的材料換成顏色片片,引導幼兒分類。嘉新不會區(qū)分顏色,把所有的片片不分顏色一股腦全倒到動物的嘴里,老師說:“哎呀,這么多亂七八糟的東西,小貓吃了會肚子疼的?!彼s緊倒出來,開始挑黃顏色;老師又提醒說:“小兔沒有吃的了,餓壞了,怎么辦?”他說:“小兔愛吃蘿卜,我給它吃紅顏色的食物吧。小青蛙吃綠色的?!辈恢挥X中,紅、黃、綠便被區(qū)分開來了。
5. 如何讓幼兒開心的玩:
在投放材料以后,我們常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問題:一個筐子的材料一投放下去,一個幼兒他就喜歡一個人占著,放在自己的面前,不喜歡給別人,而且自己也不玩。這樣的情況既不利于其他幼兒玩也不利于他自己玩。為了改善這一情況,我試過很多辦法,比如講道理,當時有用,一會就沒有用。后來我發(fā)現(xiàn),這其實跟孩子的年齡特點有關,因為托班的孩子他們還沒有分享的意識,我們何不給他們每人準備一份材料試試?我們就把同樣的材料放在一個小籮筐里,并且準備了4、5份,這樣每個幼兒只要去拿一個籮筐就行了,這就很好的解決了幼兒爭搶的問題,而且同時還解決了玩具收拾的問題,因為他玩的這個籮筐就要求他自己收拾好了才能玩別的。
四、實際操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困惑
【關鍵詞】小班幼兒.玩色游戲.策略
在玩色游戲中孩子不是簡單的模仿,而是處于積極主動的狀態(tài)與玩色游戲的材料互動,在與材料的互動中,孩子的雙手得到鍛煉和發(fā)展并形成一定的美術技能。我們應運用不同的材料、運用不同的玩色技能幫助孩子進行美術活動,習得各種繪畫活動中相應的技巧。
一、提供豐富多樣的材料,激發(fā)孩子的參與興趣
玩色游戲是手、眼、腦并用的一種實際操作活動,單一的游戲材料往往會使孩子們感到枯燥乏味,而多樣的工具和材料卻能有效地刺激孩子們的操作欲望,讓他們玩在其中、樂在其中。根據(jù)不同的玩色游戲,我們可以提供多種不同的材料,比如:棉簽、印章、噴壺、滾筒、蔬菜、毛線、紙團、樹葉等,再和多種鮮艷的顏料進行互動,如:讓幼兒拿印章或筆帽、蔬菜,蘸色蓋印在紙上;可以讓幼兒用手指或手掌直接蘸無毒顏料。在紙上印出不同色彩的指紋或掌印;也可以教幼兒將顏色滴在紙上,用嘴或小管吹出各種自然的紋理;還可教幼兒使用棉簽進行簡單的涂染……孩子們在玩色游戲中盡情發(fā)揮,充分感受美術活動的快樂。
二、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貫穿始終,提高孩子的游戲情緒
小班孩子的注意力較易分散,單一地講解示范并不適合,因此,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情境對孩子們的繪畫是非常重要的。就如心理學家皮亞杰所說:“兒童是在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下,通過主體與環(huán)境的交互作用而獲得心理上的發(fā)展。”如在玩色游戲《柳樹姐姐梳頭》中,可以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境:春天到了,柳樹姑娘的頭發(fā)越來越密、越來越長,微風吹過,好多都打結(jié)打在了一起,柳樹姑娘著急地哭了起來,請你們幫助她理順頭發(fā),重新變成美美的柳樹姑娘吧……有趣的故事情境,能使幼兒對活動產(chǎn)生積極的情緒,主動地進行繪畫。
環(huán)境同樣能對孩子產(chǎn)生強烈的吸引力,幫助孩子在活動中更為投入,如在美術活動《粉刷匠》中,營造出一面潔白的墻壁,孩子們便刷得很高興。《春天的樹》的場景讓孩子感覺就在一片樹林中,具有真實感,活動中還設計了水油分離現(xiàn)象的花朵和小草,加強了整個活動的趣味性和神秘性。這些活動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也同樣貼近了孩子們的童心,讓孩子更為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
三、提供自主創(chuàng)作表達的機會,發(fā)揮孩子的想象力
“尊重每個孩子的想法和創(chuàng)造”就是給孩子自由選擇表達內(nèi)容的方式。讓孩子可以大膽地進行想象和創(chuàng)作、無拘無束地表達童心童趣。如活動《可愛的小雞》中,幼兒可以自由選擇不同的材料和表達方式。有的孩子用蠟筆畫了一片綠綠的草地,一只只小雞在草叢中散步;有的采用手指畫,用顏料點畫出一群可愛的小雞;有的用黑色蠟光紙撕成一只只可愛的小雞,然后組成一幅漂亮的小雞玩耍圖……多樣的創(chuàng)作形式,豐富的作品內(nèi)容,充分發(fā)揮了幼兒想象力。
同時,尊重幼兒作品、“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xiàn)方式,分享他們創(chuàng)造的快樂”是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造性人格的重要手段之一。有人說“你說孩子是怎樣的人,孩子就會變成怎樣的人”,我們要找到每幅作品的閃光點,并進行表揚、肯定,增強孩子們的自信心,不要輕易說哪幅畫畫得不好,這種做法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和積極性。在評價時,語言還要有針對性,不能含糊籠統(tǒng)。例如:“你蛋糕的顏色真漂亮,有藍色、綠色、紅色、黃色。”“你真細心,你畫的圓都是封閉的,真棒!”“你畫的星星亮亮的、掛滿了整個天空,真漂亮!”“你很耐心,畫的迎春花開滿了枝頭!”除了教師評價,在每次作品完成后,我還會把全班的作品一張一張貼出來,讓孩子們互相欣賞、交流,有時還讓孩子給大家介紹自己是怎樣想的和怎樣畫的。每次,孩子們都會興致勃勃地講述自己的構(gòu)思。不管孩子的想法是否異想天開,我都會給予肯定,并和全班孩子一起分享他們創(chuàng)造的快樂。
總而言之,玩色游戲是小班孩子非常愿意接受的快樂教育,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教師教得津津有味,孩子學得樂此不彼。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努力,孩子們的玩色活動肯定會開展得有聲有色。
參考文獻:
[1]孔起英 .學前兒童美術教育 [M].南京 :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8.
[2]浙江省《幼兒園課程指導》編寫委員會 .托班教育活動設計 [M].浙江新時代出版社 .2001.
[3]李蔚宜 .幼兒繪畫教育活動設計 [M].上海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02.
首先是年齡特點不明顯,無法滿足18~36個月孩子的實際需求。商家通常以3歲為分界線,將玩具的適應年齡劃分為“適合3歲以上的”或“適合3歲以下的”,殊不知0~3歲孩子的精細動作發(fā)展是“日新月異”的,如兩三個月大的孩子還不能有意識地五指抓握,而兩三歲的孩子已能靈活地調(diào)動十指和手腕,做出數(shù)十種手部的動作,這之間的差異無疑是巨大的。而許多托幼機構(gòu)由于財力限制或認識上的局限,往往采取“托、小班玩具通用”的方式,將小班孩子玩的鑲嵌、拼插玩具提供給托班孩子,而操作那些需要大量拼接細小部件的材料對不滿3歲的孩子來說是不適合的。其次是成品玩具雖然精美、有趣,但大多帶有很強的功能指向性,如以敲打為主、以拼接為主等,致使玩法相對單一,缺少變化,限制孩子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再次是一些托幼機構(gòu)雖然利用廢舊物品制作游戲材料,但因缺乏對材料應用的研究,使材料的使用流于表面,無法令孩子保持長久的操作興趣。
基于上述情況,我們開展了對“18~36個月嬰幼兒精細動作游戲材料的設計與應用”的研究,旨在遵循這一年齡段嬰幼兒的發(fā)展特點,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真實物和自然物,開發(fā)、制作適合18~36個月嬰幼兒使用的精細動作游戲材料,并充分挖掘材料的教育作用,總結(jié)與整理出較為豐富的應用方法與指導策略,讓更多的嬰幼兒在玩中獲益。
一、以觀察為基礎,積極設計游戲材料
(一)通過觀察把握嬰幼兒手部動作的特點
要設計有價值的18~36個月嬰幼兒的精細動作游戲材料,首先要全面深入地觀察這一年齡段孩子的精細動作發(fā)展水平,了解他們最喜歡做的手部動作,確定他們特有的“成熟動作”。根據(jù)觀察,18~36個月孩子在探索材料時出現(xiàn)的動作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反復擺弄以了解物體特性,常見于18~24個月的孩子,且年齡越小越明顯。他們喜歡簡單、重復的動作,如反復敲打、觸摸等。另一種則是利用小物體來練習簡單的技能,如打開瓶子或盒子、把小木珠放進容器中搖晃聽聲后再倒出來等,常見于24~36個月的孩子,在精細動作發(fā)展良好的孩子身上可能會出現(xiàn)得更早。
我們記錄了18~36個月的嬰幼兒最喜歡做的手部精細動作,有下列14種:開、關、塞、放、嵌、按、摳、拉、插、拔、摸、套、擰、夾。其中許多動作會在這一年半的年齡跨度中反復出現(xiàn),只是精準程度因年齡不同而有差異。但是也有一些動作帶有較鮮明的年齡特點,比如“擰”和“夾”的動作對手腕、手指的協(xié)調(diào)性以及手指力量有一定的要求,18~24個月的孩子較難完成,但25~36個月的孩子卻比較容易完成,動作出現(xiàn)的頻率明顯高于2歲前的孩子。
(二)通過觀察與實踐把握游戲材料的特點
我們將收集來的生活中的常見材料按紙盒類、瓶罐類、布類等分成12大類,然后在各班輪流投放,教師著重觀察分析嬰幼兒到底喜歡玩什么和怎么玩。根據(jù)我們的觀察,這個階段的孩子對生活中的真實物和自然物很感興趣,反復擺弄和探索的時間超過玩現(xiàn)成玩具,且經(jīng)常會有新的玩法,這些新玩法帶給教師設計新游戲材料的靈感。
有了前期對嬰幼兒“成熟動作”及材料偏好的觀察,教師就能較好地掌握對精細動作游戲材料的選擇、制作和投放。通過反復研討和修改,我們共設計出了九個系列的游戲材料(見附):開開關關、塞塞放放、嵌嵌按按、摳摳拉拉、插插拔拔、摸一摸、套套樂、擰擰樂、夾夾看。
在實踐過程中,我們總結(jié)出18~36個月嬰幼兒精細動作游戲材料具有以下特點:
1.材料是自然物和廢舊物品,并經(jīng)過消毒和加工,因此是環(huán)保、安全、牢固的,更是孩子熟悉和喜愛的,不僅可供他們玩耍,還可增進他們對周圍物體的認識與了解,促進精細動作和認知能力的發(fā)展。
2.材料制作的重點突出又有吸引力,力求使嬰幼兒把注意力集中于材料的關鍵因素上,避免由裝飾物或色彩等引起的不必要的干擾。如“摸一摸”系列中的“癢癢箱”的設計重點是讓幼兒伸手入洞觸摸箱內(nèi)的各種刷子,刺激觸覺。
3.材料可一物多玩,滿足同一年齡段孩子不同發(fā)展水平的需要。孩子年齡越小,個體差異也越大,在設計材料時我們盡可能地滿足不同能力孩子的需要。如“夾夾看”系列之一的“玩夾子”有多種玩法。①工具不同(同時提供勺子和食品夾,允許孩子用手抓、用勺子舀或用食品夾夾取物體);②所夾物不同(由易到難分別為棗子、彈性球、木珠);③盛放的容器不同(依次為大口桶、小口瓶、更小的冰格、貼有顏色標記的冰格)。
4.材料可以隨著嬰幼兒的成長和精細動作的日趨成熟而變化,并可以分階段提供。如:“塞塞放放”系列,第一階段(18~24個月)材料為“大嘴巴毛毛蟲”,是將較大物件塞入大容器;第二階段(25~30個月)材料為“塞片片”,是把較小物件任意塞入小縫;第三階段(31~36個月)材料則為“有趣的片片”,是將較小物件塞入方向、大小或顏色不同的小縫。這種追隨嬰幼兒成長的設計令孩子們不斷地接受來自動作、認知等方面的挑戰(zhàn),它不僅是孩子對游戲材料始終保持興趣的關鍵所在,也體現(xiàn)了設計者對孩子年齡特征的充分尊重。
二、以順應為前提,努力探索材料的應用
(一)順應年齡與材料的特點,合理分區(qū)投放材料
18~36個月的孩子已具備獨立拿取和操作游戲材料的能力,但他們彎腰、下蹲等動作尚不夠靈活,因此游戲材料應放置在與孩子的視線平行的玩具架上或墻面上,使其一目了然。玩具以裝在托盤中為宜,既方便孩子端取,又不遮擋視線。此外,還需考慮材料的不同特點,合理分區(qū)。如多數(shù)游戲材料都可以讓孩子坐在大地墊上操作,有益于培養(yǎng)幼兒的耐心與專注力,但敲打、搖晃會發(fā)出聲響的材料應獨立設一個區(qū),以免干擾其他孩子的操作;用于練習“舀”和“夾”的材料應放在桌面上操作,與孩子的日常生活習慣培養(yǎng)相對應;立體的“塞放”材料通常會有軌道,把它們布置在墻面上會給孩子帶來更直觀的視覺感受和更多的操作樂趣。
(二)順應個體不同的發(fā)展需求,采取相應的指導策略
所有嬰幼兒都具有與生俱來的“內(nèi)在生命力”和學習潛力,教師要充分尊重和信任他們,以激發(fā)這種內(nèi)在潛力為己任,不僅要為嬰幼兒的精細動作游戲創(chuàng)設物質(zhì)條件,更要讓嬰幼兒有充足的時間來操作和探索。在陪伴他們開展精細動作游戲時,教師不要急于去干涉和直接教授,而要帶著“向孩子學習”的思想去觀察嬰幼兒的興趣、能力,觀察他們作用于材料的方式,然后順應他們不同的需求采取合適的指導策略。
提供材料 當嬰幼兒出現(xiàn)自創(chuàng)玩法或不滿足于現(xiàn)有材料時,教師就應及時提供材料或調(diào)整材料,以滿足嬰幼兒的需求,并使他們偶然的行為通過反復操作成為新的成熟行為。如有一部分精細動作發(fā)展較快的孩子在玩“摸一摸”的游戲材料三五天后,開始不滿足于反復的觸摸了,出現(xiàn)了用手指去摳木板上的小紐扣、小石塊的行為。教師敏銳地捕捉到孩子的這一發(fā)展需求,一方面允許孩子這樣做,讓原有的材料在應用上得到新的發(fā)展,另一方面制作了新材料“摳摳拉拉”,受到了這些孩子的歡迎,一周后其他孩子也陸續(xù)對“摳摳拉拉”的材料產(chǎn)生了興趣。
平行示范 當探索出現(xiàn)困難導致嬰幼兒想要放棄時,教師可以游戲者的身份坐在孩子不遠處用略帶夸張的語氣和動作進行平行游戲,為嬰幼兒做出關鍵玩法的示范,間接地引導孩子再作嘗試。這種平行示范以尊重嬰幼兒的獨立操作為前提,不帶有任何強制性,平行示范者也可由探索成功的嬰幼兒來擔任。
社會活動:十二生肖仲建華 (48)
批評的技巧趙艷蓉 (50)
讀者調(diào)查問卷 (64)
稿約 (64)
第三屆幼兒園手工制作優(yōu)秀作品征集活動 (F0002)
兒童與健康 談談我園對民族文化教育的探索周方 (4)
在課題研究中激勵教師不斷成長柏正蘭 (5)
寓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于一日生活之中何琴芳 (6)
新教師職業(yè)生涯管理的問題及對策王俠 (9)
有效引導幼兒經(jīng)歷探究的過程何鳳莉 (12)
閩南童謠在小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張綿綿 (14)
利用健康教育課程帶動幼兒的全面發(fā)展黃蓉蓉 林密 (17)
談談幼兒園小班常規(guī)管理林金連 (19)
幼兒民間美術教育的嘗試蔣德英 (22)
小班美術活動的激勵行為魏樹英 (23)
讓課堂精彩起來!周科 (50)
靈活編排座位的效應李君 (51)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7) (21)
小貓釣魚游紅萍 (25)
小老虎總動員胡小芬 (26)
牛奶盒巧利用黃亞萍 (28)
舞獅子張乃蘭 (30)
易拉罐桌椅宮英梅 (32)
潤物細無聲胡培偉 (34)
親子游戲《彩虹傘》蔣子娟 (36)
綜合活動:糖果樂園王懷梅 (41)
社會活動:會變的塑料袋李葵芬 (43)
藝術活動:開鎖沈俊 (44)
科學活動:5的加法桑萍 (46)
追隨孩子的心馬紅 (52)
爭執(zhí)的背后劉玲玲 (54)
小班的生活區(qū)應該怎么樣布置? (55)
讓老師們辛苦做的墻飾發(fā)揮效用 (55)
怎樣讓孩子學會自主活動? (55)
家長要孩子學語文數(shù)學怎么辦? (56)
我該怎樣利用離園時段跟家長交流呢? (56)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都以哪些為主題更好呢? (56)
給幼兒打飯時應注意什么? (57)
怎樣保持老師精心布置的環(huán)境? (57)
如果孩子不積極參與活動該怎么辦? (57)
《侵權責任法》施行給幼兒園帶來的影響裴興偉 (58)
保育員的職責和兒童與健康 工作內(nèi)容 (61)
冬季給孩子選擇適合的蔬菜董玖 (63)
滿足幼兒個性化、差異化需要的半日制班徐途瓊 (4)
我園“管理共同體”的創(chuàng)意設計與實踐嚴笑燕 (5)
西纜幼兒園“十一五”課題研究專輯 在職幼兒教師培訓過程與方式的研究 (6)
0-1年教師 新教師入職培訓流程 (11)
2—4年 教師工作評估標準 (12)
5年以上 不同教學方法的反思對比活動 (15)
工作并快樂著安娜 (17)
教師心靈成長的訴說平爽 (18)
選擇陽光下最燦爛的事業(yè)藺婷婷 (19)
用加法計算幸福錢沖 (20)
蛻變藺衛(wèi)玲 (21)
老師,別關門張敏 (22)
學會等待劉燕 (22)
擁抱是每個孩子的渴望吳娜 (23)
站第一的“意圖”馬穎妮 (24)
西纜幼兒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作品展示 (25)
西纜幼兒園歷屆全國幼兒繪畫大賽獲獎作品展示 (40)
小班健康活動:美味的早餐高南鴻 (41)
中班健康活動:報紙游戲張學成 (42)
大班安全教育活動:交通安全行楊蕊 (43)
兒童與健康 大班數(shù)學活動:圖形的二等分張娟 (44)
幼兒園其它學科和美術活動的相互融合李玥杉 (46)
與家長交流的藝術紀紅霞 (48)
第十一屆“育兒杯”全國兒童書畫大賽作品選登 (26)
麥子熟啦,開鐮啦!沈俊 (38)
多功能俏娃娃陳薇 (28)
幼兒園手工制作集錦 (30)HttP://
教具制作三則江芬 (33)
變廢為寶-用廢舊物品創(chuàng)設出美麗家園何曉婷 (34)
花樣玩球好處多崔立霞 翌金(圖) (36)
社會活動:鉛筆尖蔡曉鋒 蔡曉慧 (50)
健康活動:小青蛙捉害蟲童玲 (52)
請為你的夸獎道歉劉金花 (55)
熒熒不是笨小孩陸晨紅 (56)
孩子總是愛吸手指、啃指甲,怎么辦?張靜 (57)
如何培養(yǎng)托班幼兒良好的大小便習慣?王麗 (57)
孩子,讓我們一起慢慢來——讀《孩子你慢慢來》有感康佳 (60)
變教師的100種語言為教室的100種語言——讀《幼兒教師的100種語言》有感陳霞 (61)
關于我園發(fā)生意外事故原因分析及干預措施探討高曉嵐 (62)
我班有個“中藥娃娃”郭顯梅 (58)
教師怎樣與祖輩家長進行良好的溝通?黨帆 (58)
如何應對孩子的告狀?盧瑞 (59)
這樣的“競爭”好不好?劉艷 (59)
稿約 (64)
讀者調(diào)查問卷 (64)
把本土資源融入幼兒園課程園本化中陸曉紅 (4)
為幼兒的健康成長強化教師的保健知識羅海鳳 (5)
語言區(qū)學具的設計和應用陳向群 (6)
故事開啟幼兒的閱讀人生兒童與健康 支洪英 (7)
從教學觀摩中反觀邊遠地區(qū)幼兒園體育活動的問題尖措吉 (10)
幼兒自信心培養(yǎng)的幾個關注點姬靜茹 (13)
在片區(qū)聯(lián)動中促進園本教研常態(tài)化趙顯一 楊麗雅 (15)
利用廢舊資源創(chuàng)設活動區(qū)的嘗試姜彩平 (18)
《家園溝通本》帶來的深刻變化李英 (20)
教育反思讓我體驗成長快樂陶冬云 (23)
小鞋子睡覺了葛海榮 (50)
圖書角管理有“新招”林翠花 (50)
用小手來“說話”岳蕾 (50)
小包又回來了黃紫來 (51)
陜西省軍區(qū)機關幼兒園舉辦“法制安全報告會”趙菁 (24)
一路上有你同行尚玉琴 (63)
幼兒園手工制作集錦門麗娟 左莉 (25)
紙盤變變變崔峰 (30)
牛奶盒變身記——動物世界陳薇 (32)
牛奶袋手偶陳季梅 (33)
過端午 劃龍船李利萍 (34)
猜猜我是誰何明明 冀齊(圖) (36)
小蜜蜂運蜂蜜何明明 田蕾(圖) (37)
語言活動:獅子抓癢陳霞 (41)
語言活動:彩虹劉艷 (43)
藝術活動:森林里的游戲宋雅娟 (45)
健康活動:腳丫樂翻天石玲玲 (47)
讀懂孩子的假想行為焦陽 (52)
化解進餐時解便的“難題”何琦敏 (53)
由孩子犯“錯”想到的林麗 (54)
如何讓大班孩子更好地適應小學生活? (55)
怎樣讓環(huán)境和孩子互動起來? (55)
小班的生活區(qū)應該怎么樣布置? (55)
美術活動評價的幾點策略 (56)
兒童與健康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制力? (56)
害羞的孩子怎么變大方? (57)
有心而無痕——《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費廣瑋 (58)
[關鍵詞] 涂鴉 幼兒
一、問題的提出
有人曾經(jīng)作過調(diào)查,把雞畫成三四條腿的3歲以下幼童,美國大約有10%,日本大約有3%,中國幾乎沒有,當然這似乎過于絕對。傳統(tǒng)的填鴨式的美術教育,通常會導致幼兒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弱化,一位美術界人士說:“與其讓孩子機械臨摹大師作品,不如讓他們信筆涂鴉,孩子的涂鴉太可貴了?!蓖盔f是孩子真實情感與認知的表現(xiàn),更能表現(xiàn)創(chuàng)造力。在生活中,一些不了解幼兒心理的人,往往認為孩子亂涂亂畫、糟踏紙張、弄臟環(huán)境,因而加以訓斥和制止,使孩子萌芽狀態(tài)下的創(chuàng)造力受到壓抑,不再認為畫畫是多么快樂的事情,慢慢地就不喜歡畫了。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到:“要針對幼兒的不同特點與需要,讓他們得到美的熏陶和培養(yǎng)。”“提供自由表現(xiàn)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由此,本文針對涂鴉期幼兒,研究托班涂鴉活動的開展,讓孩子在涂鴉中得到快樂、自由的發(fā)揮表現(xiàn),有其實際意義。
二、托班幼兒涂鴉活動開展的意義
有研究證明,幼兒在1—4歲的繪畫期被稱為“涂鴉期”,該時期的涂鴉無明確目的,即使有也會隨聯(lián)想而變化,有明顯的表達意圖,但主要以隨意組成的線條或色彩來反映自己的認識。
幼兒的涂鴉期經(jīng)歷著不同的階段,各階段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從開始涂鴉到脫離涂鴉,這一時期的發(fā)展可劃分為四個階段:
1.未分化的涂鴉(18—24個月)
2.有控制的涂鴉(24—30個月)
3.圓形涂鴉(30—36個月)
4.命名涂鴉(36—42個月)
幼兒涂鴉是一種積極的學習運動,托班幼兒的年齡正處于有控制的涂鴉與圓形涂鴉的階段,根據(jù)有控制涂鴉與圓形涂鴉階段的特點,開展豐富的涂鴉活動,將激發(fā)其繪畫潛能,促進幼兒感知覺、手部精細動作及情緒、情感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孩子初步的注意力、觀察力和想象力,為以后的繪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托班幼兒涂鴉活動開展的措施方法
(一) 教師對幼兒的態(tài)度
心理學研究表示,年齡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受成人的評價影響,當成人肯定他時,他便肯定自己,當成人否定他時,他也否定自己。由此可見成人對孩子的態(tài)度是多么的重要。
1.教師的評價
許多人拿起一幅繪畫作品會輕易地用“好”和“不好”來評價一番,評者不輕意,但對孩子本人有很大的影響。
幼兒在涂鴉活動中,涂沫的律動感,使他獲得了動作的和滿足,線條使他感到驚奇和欣喜,盡管線條凌亂,色彩混亂,成人也不應該多做干預,要知道,這時孩子是在體會作品而不是制作作品,越是鼓勵孩子運動,孩子的感愛就越強,發(fā)展孩子的自我能力就越好。不同個性的孩子會在涂鴉中使用不同的繪畫語言,不同偏好的孩子也會在涂鴉中表現(xiàn)出來,所以允許不同個性的孩子畫不同的畫,這樣,孩子的原始創(chuàng)作熱情才會被激勵。你可以問他畫什么,鼓勵他“畫得真好”,但最好不要去干涉他畫什么、怎樣畫,這會讓孩子流暢的思維一再被打破,而且有可能助長孩子的依賴性,畫完一樣東西就等著別人下指示,使畫帶有濃重的成人的理性色彩,抑制了孩子無拘無束的想象力的發(fā)揮。
2.引導孩子觀察周圍事物,豐富經(jīng)驗
成人可以利用各種機會,如逛街、郊游、去醫(yī)院等,向孩子介紹周圍的事物,如:“這房子真好看,像什么?”“哇!燈籠排了好長的隊伍?!薄鞍⒁淘诮o誰打針?哥哥怎么啦?”特別是要利用節(jié)假日帶孩子接觸自然和社會,觀察生活中的種種事物,如下雨、刮風、點蚊香、繞毛線、小動物等,來豐富他們的知識和經(jīng)驗,同時有意識地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孩子對物體色彩的注意,如,綠色的、紅色的、黃色的樹葉,藍色的天空,彩色的煙花等,培養(yǎng)幼兒對顏色繪畫的興趣。
3.重視涂鴉的過程
涂鴉期間,會有很多階段是孩子成長必須經(jīng)歷的,孩子對涂鴉的興趣不是因為美,而是因為需要,成長的需要。所以要重視涂鴉過程中的孩子,注意他是如何表現(xiàn)內(nèi)心世界的,是怎樣反映周圍環(huán)境的,了解孩子的涂鴉意圖。其次,要重視孩子自身的提高,隨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進步,及時給以肯定和鼓勵,把過程與結(jié)果分開來看。
在涂鴉中適時提問“你畫的是什么?”“還要畫什么?”“再畫個大的好嗎?”“這邊要畫嗎?接著畫什么啦?”……這些都有助于幼兒產(chǎn)生聯(lián)想,逐漸延長幼兒繪畫的時間,養(yǎng)成良好的繪畫習慣。
(二) 優(yōu)化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命名涂鴉期的孩子,對于隨意涂畫出的畫面,有著驚人的天賦和發(fā)自純凈心靈的深刻體會,那么,為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相對屬于自己的繪畫天地,讓他徹底涂畫出自己小小的心靈和情緒,對于他的成功是非常有好處的。
1.設置涂鴉區(qū)
在活動室、室外走廊與過道等孩子隨處可見的地方,設置多個涂鴉區(qū),提供蠟筆、顏料、粉筆、噴壺、毛筆、水槍、自制滾筒等;并利用生活廢用品作為輔助材料,在紙盒、木板上刷、噴、涂、射、滾,充分感受動作、色彩、線條帶來的沖擊;或在蛋殼、石頭上涂畫“寵物蛋”,拼成彩石路;身處這樣的環(huán)境,孩子可以自己選擇工具進行涂鴉,并與同伴自由地交談。
2.設置作品展示區(qū)
可以把好的作品擺在室內(nèi)或特定的擺設區(qū),供幼兒觀賞。有的作品,如彩石可拼成彩石路,蛋殼可當成特殊的禮物送給家人,五彩泡沫可懸掛于活動室的天花板上、墻柱上。而有的作品,如紙盒噴畫、寵物蛋等則可直接擺放在涂鴉區(qū),等水干了后,其他幼兒可重新涂鴉。
在成人的贊賞下,幼兒會有更大的激情參與涂鴉活動。
3.創(chuàng)設和諧的涂鴉氛圍
涂鴉期的孩子喜歡亂涂亂畫,但他們的畫帶有很大的隨意性,有的成人根本看不懂,通常要孩子用動作和語言來補充說明所畫的內(nèi)容,這時,成人要用朋友般的態(tài)度友善地配合孩子,引導孩子把能表達的部分內(nèi)容繼續(xù)畫出來,盡力理解和接受孩子的作品,“氣球送給誰?糖糖給誰吃?謝謝你幫助了小豬!”, 并進行有針對性地、適當?shù)毓膭?,倍加關心和愛護孩子的涂鴉興趣。 (三)托班幼兒涂鴉活動開展的組織形式
1.一個題材畫不同的畫
同一個繪畫題材在不同的孩子手中可以畫出不同的畫。我們給孩子們觀察一堆蘿卜,同樣是畫蘿卜,有的都畫白蘿卜,有的畫紅白兩種蘿卜,有的畫出蘿卜身上的疤痕、毛頭,說明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視覺注意點。又如同樣是畫毛毛蟲,這次畫圍著吃面包的毛毛蟲,下次畫在草地上的毛毛蟲,再下次畫爬在蘋果上吃的毛毛蟲、在樹葉上的毛毛蟲,在繪畫的過程中,孩子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都得到豐富了,也會學著在畫面上充實空間,把握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
2.玩色活動
出生不久嬰兒對鮮艷色彩就有著強烈的反應,所以玩色活動是我們激發(fā)孩子們對涂鴉活動興趣的主要形式。從培養(yǎng)孩子對色彩的感受力入手,使玩色活動成為孩子對涂鴉產(chǎn)生興趣的一個有效的切入口。玩色活動形式多樣,材料工具豐富多彩。如噴畫,把顏料調(diào)勻倒入水壺,對著磁磚或白紙任意噴畫,這些大塊的色彩給孩子的視覺以強大的沖擊,激發(fā)了他們對色彩的興趣,再如印畫,利用積木、蘿卜、螺絲蓋等印色,另外有樹葉印畫、小汽車輪子印畫、在小朋友自己的手、腳上涂畫等等,各種各樣的玩色活動既開闊了幼兒的視野,又豐富了幼兒的各種感知經(jīng)驗,使孩子們在玩玩、涂涂、印印、畫畫中認識了顏色、圖形、線條等等,也使我們組織的涂鴉活動變得更有其拓展的意義。
3.主題情境式涂鴉
托班孩子受其年齡特征的影響,往往手部動作與內(nèi)心想法不協(xié)調(diào),因此這一時期的孩子進行的涂鴉活動就有很強的隨意性,經(jīng)常畫到哪算哪,結(jié)合這一特點,設置吸引幼兒的游戲情境,來培養(yǎng)幼兒能按自己的想法進行涂鴉。如:印畫再添畫石子路的涂鴉活動時,我們設置了去小兔家做客的游戲情境,把幼兒完成的作品拼接成一條彩色路到小兔的家,邊敲門邊唱:“小兔子乖乖,把門開開……”看,孩子們多開心。每次涂鴉不必強求孩子們中規(guī)中矩地擺好姿勢,可讓孩子們隨意些,你畫我畫大家畫,愉悅的氛圍、寬松的形式,孩子們會很開心。
4.趣味畫
托班孩子的涂鴉有時是為了享受創(chuàng)造的樂趣,沒有一定的繪畫主題,也沒有技巧要求。對于托班孩子,通過各種形式的趣味畫,發(fā)現(xiàn)自己可以創(chuàng)造出事先不知道的東西,比畫出想畫的東西還要有趣。
l
寵物蛋(石頭)
利用顏料、毛筆在蛋殼上涂涂畫畫,作為自己的寵物蛋;或挑選各種形狀石頭,根據(jù)石頭的形狀,在石頭上涂涂畫畫,圓的可畫成人的頭、氣球等,長的可畫成魚等,自己給石頭取名,將石頭組合起來,變成更大的寵物品,如家具、一家人。
l
繞釘成形
在塑料板上按矩陣安上彩色圖釘,然后用毛線繞過若干個圖釘,構(gòu)成一副副圖畫,引導幼兒“這像什么?”
l
穿線板
用線在小魚穿線板上的洞里穿過去,形成一幅圖形后,問幼兒“這像什么?”
l
畫點成形
在一張紙上先畫一批空心點,在兩點之間畫線,連續(xù)的線組成圖形。
l
對折畫(蝴蝶畫)
將紙對折,涂顏料于白紙的一側(cè),再將另一側(cè)沿折縫合上,展開紙,即得一張對稱的形似蝴蝶的畫,展開想象,“這像什么?”
l
懸沙畫
紙制漏斗一個,一張大泥工板,舉起裝滿沙的漏斗在泥工板上前后左右移動,緩緩下淌的沙子會形成各種立體畫。
l
滾球畫
將紙球丟進顏料,再把紙放進籃子,讓球放在紙上左右上下移動。
l
人體繪畫
利用人體的各個部分作為繪畫工具,可進行:手指畫、手掌畫、指紋畫、足畫等。
四、注意事項
(一) 涂鴉的目的不在參展,重要的是讓他們充分體會繪畫的樂趣。
在畫的時候應避免過于寫實,重在提醒孩子如何用線條、顏色把自己的心情表現(xiàn)出來,像不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繪畫過程中讓孩子找到表現(xiàn)自己的視覺符號系統(tǒng),慢慢地,孩子就有可能擁有自己認識世界的獨特視角。
(二) 從孩子的自言自語中捕捉信息,適時引導。
同在涂鴉的孩子講話,把其內(nèi)心的世界誘導出來。孩子已經(jīng)能畫出簡單的形狀了,因為觀察角度的不同,他所畫的形狀可能與成人的設想不一樣,對于富有創(chuàng)造想象力的孩子,不必強求固定的模式,否則孩子會覺得只能畫書上的圖畫啦。
那是給二年一班上微機課,因為本學期二年級的微機課是以練習鼠標為主,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所以本次課的內(nèi)容是通過紙牌游戲來練習鼠標的“單擊”、“雙擊”、“托動”。在講完基本要領和一些注意事項之后,我讓學生自己練習體會。在練習的過程中,我下來開始巡視指導個別學生。當我走到一對雙胞胎小姐妹跟前時發(fā)現(xiàn)她們倆跟本不按我說的程序去做,甚至連把手放到鼠標上都不去做,而且滿臉著急要哭的樣子,其中姐姐還用那雙溜溜轉(zhuǎn)的眼睛無奈的看著我,我有點兒生氣,但是看到她倆那個樣子,我壓住了怒火問道:“你們倆怎么不按老師說的去做呢?”姐姐這時眼淚從眼圈里流了下來,妹妹膽子大些回答到:老師,我倆是新轉(zhuǎn)來的,我怕鼠標有電,我不敢碰它,而且還按不動。我又問:那你們倆聽老師講課了嗎?妹妹答到:老師我們聽了,可是以前學校的老師不讓我們碰鼠標,說鼠標有電,而且小朋友們說我們倆的手是木頭手指,所以我和姐姐都不敢碰鼠標。聽到這里我內(nèi)心的怒火已經(jīng)消去了一多半。這時我對雙胞胎姐妹說:“沒關系老師來教你們不要怕,大膽一些,把你們的小手伸出來”。
首先我把妹妹的手放到鼠標上,我握著她的手一步一步的教她,不教不知道,這一教才發(fā)現(xiàn)她的手指特別的硬,你跟本就控制不了他,一般的孩子你握住他的手,他會跟著你的節(jié)奏來??墒撬齾s不一樣,你按她的手指“單擊”結(jié)果她又給你按一下,你教她“雙擊”她的手指就按住不松開了。你教她“拖動”她的手又不會回彎,半天下來我忙乎的滿頭大汗而她卻沒有絲毫的進展,好像跟本就不按我說的去做,本應該是我的手控制她的手,到頭來我卻不知不覺得被她控制了。想想都好笑,真是又氣又想樂。你再看看她,可能是她看出我有些不耐煩了,于是又把手縮了回去,眼淚涮涮流了出來??吹剿@樣我安慰她一下說:“不要著急等老師看看其他同學再回來教你”。過了一會兒我又回來繼續(xù)指導她。說:不要害怕,你看鼠標你不動它,它就不會動,而你的手隨時都可以動,難到你還控制不了它嗎?是你害怕它嗎?如果你連一個不會動的東西都害怕那你還能做什么呢?老師相信你們倆一定能行,加油跟老師一起把這只“小老鼠”給捉住,讓它受我們的“控制”。她們倆看我把鼠標當成“老鼠”都笑了,好象是有點兒信心了。接下來我讓妹妹先練習,我又握住姐姐的手教她練習,說實話她還不如她妹妹呢,但是她非常用心,可是沒過多久下課鈴聲就響了,我對她們姐妹倆說:不要急,你們已經(jīng)很不錯了,進步很快下次課老師這只大貓還帶著你們這兩只小貓去捉“老鼠”好不好?她倆帶著笑臉向我點了點頭,手牽手蹦蹦跳跳的離開了微機室。在她們的臉上可以看出她們的自信心增加了。我也心慰了很多,期待著下次課看這對姐妹能有好的表現(xiàn)。
轉(zhuǎn)眼間又到了二年一班的微機課了,這對雙胞胎姐妹第一個沖進微機室沖著我“喵喵”叫,好像是在提醒我上節(jié)課對她們倆說的話。我知道她倆是怕我忘記了,于是我對姐妹倆笑了笑,她倆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講完課之后,我又來到了她倆身邊,繼續(xù)手把手的教她倆練習使用鼠標,這時她們倆已經(jīng)進步了很多,但是還是有些生熟,“只有不斷的練習才能熟練的掌握控制這只老鼠”我不斷的激勵她倆,當我巡視一圈回來之后,妹妹已經(jīng)能自己熟練的拖動鼠標了,姐姐也能慢慢的把這只“老鼠”拖來拖去了。我沒說什么,只是沖她倆做了一個貓的鬼臉,她倆好像明白了我的意思,繼續(xù)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