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題西林壁詩意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17.162
近年來, 我國反復自然流產(chǎn)率越來越高, 部分患者反復自然流產(chǎn)原因與母體、免疫因素密切相關。目前, 公認主動免疫治療復發(fā)性自然流產(chǎn)效果顯著, 安全有效[1]。而淋巴細胞免疫治療是一個相對比較長的過程, 良好的護理干預技術可以有效提高治療效果, 為反復自然流產(chǎn)患者帶來成功妊娠的希望[2]。本院近期研究了采用舒適護理在淋巴細胞免疫治療封閉抗體陰性流產(chǎn)的臨床效果,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病例選擇2012年11月~2014年12月于本院就診的100例封閉抗體陰性流產(chǎn)患者。納入標準:患者連續(xù)2次以上的自然流產(chǎn), 血清封閉抗體為陰性, 無傳染病的已婚生育期婦女, 且男方身體健康。排除宮頸機能不全、內(nèi)分泌及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入選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50例, 年齡24~36歲, 平均年齡(26.6±5.4)歲, 婚齡2~8年, 平均婚齡(5.1±2.3)年。對照組50例, 年齡25~36歲, 平均年齡(26.7±5.3)歲, 婚齡2~8年, 平均婚齡(5.2±2.2)年。兩組患者的年齡、婚齡等一般資料對比,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小劑量淋巴細胞免疫療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 主要包括治療前后對患者及供血者的相關健康宣教、淋巴細胞注射、飲食及皮膚護理等。
研究組給予舒適護理干預, ①生理舒適護理干預:給予患者良好舒適的環(huán)境, 常通風換氣, 給予患者適宜的運動舒適護理, 督促患者完成簡單舒適的運動。②心理舒適護理干預:根據(jù)患者不同的心理問題制作相應的心理疏導方案, 配專業(yè)醫(yī)護人員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 使其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 如在聽愉快輕松音樂條件下完成各種治療等, 出現(xiàn)局部反應和不良反應的患者要及時告知患者反應的正常性, 及時消除心理障礙。③社會舒適護理干預:告知丈夫及家人對患者的支持的重要性, 鼓勵丈夫陪同患者參與治療, 增加夫妻間的情感交流。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封閉抗體轉陽性例數(shù)、妊娠成功(妊娠>20孕周, 超聲檢查未見異常視為妊娠成功)例數(shù)、局部反應發(fā)生的例數(shù)及程度、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舒適度和滿意度。局部反應評價:在第1次治療后第3天觀察局部反應, 分為重、中、輕度局部反應, 具體判定標準為:①重度局部反應:皮丘紅腫>2.0 cm, 伴局部疼痛發(fā)熱;②中度局部反應:皮丘紅腫1.5~2.0 cm, 伴局部輕微發(fā)熱、瘙癢, 疼痛不明顯;③輕度局部反應:皮丘紅腫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 所有患者免疫治療前抗體檢查均為陰性。研究組治療后封閉抗體轉為陽性比率和妊娠成功比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 兩組比較,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 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的比較 研究組患者出現(xiàn)瘙癢1例, 乏力1例, 紅腫1例, 皮疹0例, 血常規(guī)異常0例,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0%(3/50);對照組患者出現(xiàn)瘙癢5例, 乏力2例, 紅腫1例, 皮疹1例, 血常規(guī)異常1例,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0.0%(10/50),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33, P
2. 3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舒適度的比較 研究組患者治療后的舒適度為94.0%(47/50)高于對照組的76.0%(38/50),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35, P
2. 4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滿意度的比較 研究組患者治療后的滿意度為96.0%(48/50)高于對照組的80.0%(40/50),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06, P
3 討論
2、《題西林壁》
【作者】蘇軾 【朝代】宋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要達到良好的課堂效果,激發(fā)學生對古詩文濃厚的學習興趣,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就要求教師在課前對所學內(nèi)容進行認真的設計,可以說,教學設計是一節(jié)課能否收到良好效果的關鍵。古詩教學要設計的精彩,首先授課教師必須對古詩文相當熟悉,對古詩文有一定的理解和研究,最好還能對其中一些古詩文有獨特的體會和感受,從而想方設法引導學生進入對古詩文的欣賞與品味之中。
一、從介紹作者入手,導入作品的寫作背景
絕大多數(shù)的詩人,都是在借詩抒情或借詩寄意的。由于各個歷史時期的環(huán)境、政治、氣氛不同,文風自然不同;時代不同,造就了不同風格的詩人;在了解了詩作的時代背景后,還應了解詩人的生平才更有利于我們理解詩作內(nèi)容。
如果對“南北朝”這段歷史時期不理解的話,那就很難體會這首傳頌千古的描寫草原風光的詩歌的廣闊意境,例如著名的北朝民歌《敕勒歌》。同樣,也只有知道漢朝的一些風土人情,才能更好地理解“漢樂府”《江南》在低吟淺唱之中所描繪的婉麗風光。
同一個朝代的詩人,因為他們生活的年代先后不同,個人閱歷不同,所以也會有迥然各異的風格。例如李白擅長寫浪漫主義的詩篇,小學階段要學的《望廬山瀑布》《贈汪倫》《早發(fā)白帝城》《望天門山》等都展開了豐富的想像和巨大的夸張。而另一個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則是實實在在地描繪現(xiàn)實的,在小學階段所學的幾首寫景詩也表現(xiàn)如此,寫的就是眼前的景物。例如《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就通過交待數(shù)量、顏色、位置等來表達;其它《江畔獨步尋花》《楓橋夜泊》等都是如實地寫景的。
同一個詩人,因為他在不同的時期會有不同的經(jīng)歷,所以前后階段風格可能會發(fā)生變化。例如宋朝著名的蘇軾,小學階段學到他的《飲湖上初晴后雨》和《題西林壁》就是很不同的兩首寫景詩。前者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把西湖比作美人,還是為了贊美眼前之景,相信寫于作者相對年青之時;而后者重于說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相信寫于相對年老的時候,詩中充滿了理趣,可以看出作者對道家、佛學的研究已經(jīng)更上一層樓了。只有把作品放在當時的背景之中去理解,教學才會更切合學生的實際。因此,教師在上課之前就必須認真進行備課,查閱各方面的資料,為實施教學尋找最佳的途徑。
二、咬文嚼字,注重關鍵字詞的教學
有時字詞理解了,就理解詩意,體味到作者的感情了。
1、抓關鍵字:例如王維的名句“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敝灰プ∫粋€“獨”字,就更能理解“異鄉(xiāng)”“異客”的感情了;只要抓住一個“獨”字,就知道“倍思親”時的孤單了,更能理解詩人見到別人團圓而自已只影形單的寂寞了。
2、抓重點詞語:例如,同是寫送別的詩《芙蓉樓送辛漸》和《送元二使安西》,只要抓住詩句中的重點詞,就能體會到詩人送別時的感情是不同的?!盾饺貥撬托翝u》寫到: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其中用到了“寒”“夜”“孤”“冰”等詞,從中可以看出作者送別辛漸時心中充滿了傷感與凄涼,到底送別的辛漸是何人呢?為何這樣悲痛呢?一定與詩人的“親友”有關。而《送元二使安西》寫到:渭城朝雨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前兩句寫景,寫到“朝”雨與“輕”塵,寫到客舍“青青”而柳色“新”,用語輕快,一派為送別故人而洗掃一翻的新氣象。從中可見,作者送別故人并不像《陽關三疊》那樣凄婉哀傷,因為他們雖然有可能生離死別,可畢竟只是“故人”,有可能幾十年沒見面了碰巧在這兒遇到,送他一程,向他敬酒,勸他“更”盡一杯。所以,作者還能帶著輕松的心情像一個主人送別客人那樣看看周圍明麗潔凈的景色。這也正是禪宗對王維的影響而王維的恬淡心理在這首詩中的表現(xiàn)。
3、抓關鍵句子:一首詩,每每有兩句是重點句,有些甚至成為了名句。那就抓住其中的重點去理解就行了。例如《登鸛雀樓》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薄鹅o夜思》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題西林壁》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p>
4、抓古詩詞題目:有些詩,從它的題目,就可以知道整首詩到底寫的什么內(nèi)容。例如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從題目就可見作者在西湖上飲酒(欣賞風景?賦詩?)碰到了開頭是晴朗的,后來下雨了這樣的景象。又例如《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這首詩,如果不看題目,一讀而知是寫的夏天的荷花??梢墙Y合詩題細讀全詩,你就會發(fā)現(xiàn)作者是借物抒情,寫下了對林子方上京為官的無限祝福。
這樣,把握了古詩文教學的重點,就能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突出要點,使某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成為亮點??梢?,教學設計是離不開教師對文本的研讀與精心的安排的。
三、細讀古詩文,深入了解作品內(nèi)涵
有的借物寄情。就以《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這首詩為例。為什么說它寫出了對林子方上京為官的無限祝福呢?前兩句“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倍嗝聪袷钦f:“畢竟是上京任職,行李、車輛,送別的情景都與平時不同?!焙髢删洹敖犹焐徣~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本拖袷钦f:“能夠到京師天子腳下任職,這真是無窮無盡的榮耀啊!祝你侍奉在皇帝的身邊,受到皇帝的重用,就像映日的荷花一樣特別紅!”作者明寫蓮葉、荷花,實際寫出了對林子方的一番情意,祝他前程遠大,鵬程萬里。同樣,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也包含著借物抒情之意:草能“一歲一枯榮,春風吹又生”,人別后能再團圓嗎?不知道,只有“萋萋滿別情”了。
下面,簡要介紹幾種創(chuàng)設意境的方法:
一、用精美的語言描繪情景
高考作文對“有意境”的追求,要會用色彩鮮明、形象性強的詞語構筑富有意蘊的情景。如《英雄》一文開頭寫道:
殘陽如血,如血的卻不僅僅是殘陽。天邊最后一抹斜暉掠過陰霾流連在垓下早已因戰(zhàn)火而焦黑的土地上,斷箭和長戈零落遍地,死亡的氣息到處彌漫,讓每一個生還的楚軍將士戰(zhàn)栗。
除了他——西楚霸王,江東項羽。
手撫烏騅略顯失色,目光在江東的山水迷霧中游移,他堅信,即使山下是淮陰侯的十萬鐵騎,他也能夠殺出重圍,再開出一片天地?;叵氘斈晟倌暌鈿猓痪洹氨丝扇《病?,石破天驚!巨鹿之戰(zhàn)怒斬宋義;破釜沉舟,身先士卒;大破秦軍,二十余萬;各路諸侯,轅門低首;叩關入秦,自號霸王,封賞天下。何其壯哉!
這三段文字,開頭便用“殘陽、焦黑”等色彩濃艷的詞語和“長戈零落、死亡的氣息到處彌漫、楚軍將士戰(zhàn)栗”等富有動感和形像的詞語描寫出充滿血腥味的戰(zhàn)爭場面,渲染氣氛,為英雄的活動鋪設相得益彰的背景。人物的出場更是形神兼?zhèn)洌骸笆謸釣躜K略顯失色,目光在江東的山水迷霧中游移”。
二、用生動的意向表達義理
通過比擬性的聯(lián)想,把人的思想感情化為形象,造成亦此亦彼、虛實相生、形神兼?zhèn)涞男Ч?。用好這一點,就能寫出優(yōu)美之形,書法真摯之情,表達新穎之意、獨到之見,從而使文章具有詩意美,生動地表達思想感情。如《人生如箭》一文寫道:
要做就做那奔騰千里的河,云蒸霞蔚,匯吐聚納,日夜向著大海進發(fā)。要做就做那永不停歇的風,一季有一季的著色,一程有一程的領略。要做就做那參天直立的樹,根深深地扎進黑暗的泥土,枝高高地伸進光明的蒼穹,一樹繁花一樹碩果,每片葉子都是一首歡歌。
這段文字作者旨在表達人生應該理想遠大,追求卓越。但沒有直接議論,而是借助“河、風、樹”三個意象來表現(xiàn)。表達時,語勢汩汩滔滔,詞彩披離紛呈,情感,妙理蘊藉,景、情、理和諧統(tǒng)一,意境優(yōu)美,讓人神為之飛,思為之揚。
三、用真摯的情感豐富意蘊
只有用飽滿的情感直叩讀者心扉,文章才顯得有魅力,才能涌動情感的熱流,才能煥發(fā)動人的光彩。如《坐看云起的從容》一文寫道:
曾幾何時,總會在漸漸蒼白失去水分的櫻花樹下,感嘆韶華易逝,總也抓不住時間的尾巴,在天地間渾渾噩噩。曾幾何時,撫著開得一樹絢爛的花枝,滿懷對生命的崇敬,看生命陰陽相濟,走向極致,萬物生輝。曾幾何時,仰望夜空孤獨綻放的煙火,為它努力上沖、頹然降落的寂寞姿勢心痛,不免駐足觀望,浮想聯(lián)翩。而今,我已漸漸入俗,生活在不知不覺中讓我感悟到它的深刻之處,而讓我感觸至深的一句就是:物皆兩極,陰陽相濟,萬物生輝。
文段描繪了“櫻花樹、絢爛的花枝、綻放的煙火”等美麗的情景,充滿作者觀賞這些景物時的感情與感悟,“感嘆韶華易逝”“看生命陰陽相濟,走向極致,萬物生輝”等,抒發(fā)了作者的感情,豐富了文章意蘊。
四、用深邃的哲理升華思想
文章里如能融入深邃的哲思,使它閃耀出理性光彩,就能產(chǎn)生永久的藝術魅力。唐代王之渙的詩《登鸛雀樓》、宋代蘇軾的《題西林壁》都是藝術境界與深刻哲理融為一體的典范之作。高考作文也要追求詩情畫意與深邃哲思的統(tǒng)一。如《菊·竹·民族》一文中寫道:
喜愛竹,喜愛它的參天聳立,喜愛它單純而不斑斕的綠裳,喜愛它憨實而不傲慢的品格。
坡在一片竹韻蕭蕭中低吟:“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蔽倚廊?,譚嗣同臨刑時高喊:“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響如洪鐘的聲音驚落了劊子手手中的刀時,我肅然。
竹子“清氣滿乾坤”的氣節(jié),乃我中華民族的靈魂;做人,也應當像竹。
這四段文字,輕靈而富有意境,作者描寫“竹”的姿態(tài)和“綠裳”,又用坡的追求和譚嗣同“刑場吶喊”的故事,表現(xiàn)竹子氣節(jié),“乃我中華民族的靈魂;做人,也應當像竹?!彼枷肷A后,文章顯得很深刻。
一、借助各種教學手段,幫助學生領悟詩歌大意
我們常說“詩中有畫”,往往把一首好詩比作一幅畫??梢?,詩歌和繪畫都是相輔相成,一脈相通的。畫能使詞語表象化,使詩句簡單化,簡單的幾筆,就可以把詩意表達得淋漓盡致。教《宿新市徐公店》這首詩時,我采用了分小組畫文本的方法。第一小組的學生把課題的意思畫了出來:畫面上有一家旅店,旅店的左側豎著一個招牌一樣的標志物,上書“徐”字??梢?,這是姓徐人家開的店。第二小組將“兒童急走追黃蝶”表現(xiàn)了出來:畫面上的兒童在追逐著黃色的蝴蝶,但“樹頭花落未成陰”表現(xiàn)得不夠好,只畫了光禿禿的樹枝,還要點綴幾片新葉才比較符合詩意。第三小組用簡單的線條表現(xiàn)出了奔跑的兒童,從兒童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們很開心。學生通過繪畫、讀詞、悟詞,無需多做解釋,他們已然明白了詩中“籬落疏疏”“未成陰”“疾走”等詞語所表現(xiàn)的意境。此外,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采用音樂、視頻等方式,給學生更加直觀的感觸,也能使學生對詩歌意境的理解更深刻。在教學《登鸛雀樓》這首詩時,我運用多媒體,先讓學生觀看鸛雀樓及其周圍景象的圖片:夕陽西下,波濤滾滾的黃河一望無際。然后,我讓學生想象自己當時就站在那里,就是詩人王之渙:身臨其境,看到這么壯美的景象,你會說些什么?你會怎么想呢?想象有助于學生對詩歌的理解,能夠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另外,對于有一定描述性、情節(jié)性的古詩,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作品所給的內(nèi)容展開想象,使他們眼前似乎就浮現(xiàn)出一幅幅詩中所描繪的畫面。
二、加強誦讀,引發(fā)學生的感悟
感情朗讀能再現(xiàn)詩的意境,能加深體會詩的含義與感情。因此,教師在古詩文教學中指導朗讀時,就要讓學生掌握感情朗讀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指導學生確定感情基調(diào),確定感情基調(diào)要在理解內(nèi)容的基礎上進行;然后,指導學生處理好重音與節(jié)奏,看看哪些是表達詩文感情的關鍵字,重音就可以落在這些關鍵字上,并引導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古詩文教學中,教師要采取范讀、獨自朗讀、加手勢吟誦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學生讀多了,自然就能背誦,從而也就能夠更好地體會古詩的意義和感情,提高閱讀能力。在教《暮江吟》時,我給詩歌配上了圖片和古典音樂,視聽結合,將學生帶進了一種特殊的藝術氛圍中:夕陽漸漸地落下去,晚霞映紅了天空,夕陽的余暉灑在了寬闊的江面上。忽然間,江水似乎分成了兩半,這一半是碧綠碧綠的,那一半是鮮紅鮮紅的,微風輕輕地拂過江面,江水泛起了粼粼波紋,像一顆顆閃耀的寶石,又像空中閃爍的繁星。??!多么迷人的黃昏景色!配以古箏獨奏,學生仿佛置身于優(yōu)美的秋江暮色中,美好、愉悅的情緒油然而生,學生與詩人的感情也慢慢地融為一體。此時,再讓學生體會詩中江邊傍晚和夜晚的美好景色,學生就不難理解“可憐”二字,以及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了。
三、感悟意境,激發(fā)學生的詩情
詩,之所以美,就是因為它的詩情畫意,就是因為它的內(nèi)涵深廣。詩歌教學中,我們應把學生帶入課文特定的情境中去,引導學生入情入境。教師在課堂上要采取相應的教學手段,喚起學生的情感聯(lián)想。如教學《題西林壁》一詩時,理解“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一句,首先當然是引導學生體會詩人從不同角度觀察廬山所獲得的直觀感受:“橫看”,是從正面觀察,廬山是雄偉奇特的大嶺;“側看”,是從側面觀察,廬山又成了高挺峻峭的山峰;“遠近高低”,都是指詩人觀察角度的變化,“各不同”則是廬山千姿百態(tài)的概括描述。在此基礎上,教師有必要再適度啟發(fā)學生領悟:詩人不只是在表現(xiàn)廬山的姿態(tài)特征,而且是在啟示人們,要站在不同角度觀察,這樣才能真正認清事物的本來面目。再如,教學《登鸛雀樓》一詩時。對“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一句,教師不能僅僅讓學生從觀光角度去理解詩句,還應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其中蘊涵的哲理:只有登得高,才能看得遠;人們在處理事情時,一定要胸襟開闊,目光遠大,不能做井底之蛙,不能鼠目寸光。教學《示兒》一詩,體會詩人陸游臨終前“不見九州同”的沉痛心情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抓住詩歌的后兩句,體會詩人渴望“王師北定中原”那一天到來的強烈心情,從而深切感受詩人熾熱的愛國之情和報國之志。
古詩以意境清新,含義深刻,語言生動,韻律優(yōu)美而著稱。在古詩教學中,應遵循詩意,用詩的情懷去感召孩子的心靈,讓他們的情感得到更好地洗禮。在小學語文的詩文教學中,我喜歡陪著學生一起去漫步詩意的世界,體會詩意語文的動情和優(yōu)美。
一、位卑不敢忘憂國
愛國主義情感維系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民族團結和經(jīng)久不衰,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最為濃郁,最為強烈的部分?!拔槐安桓彝鼞n國”是南宋詩人陸游一生愛國憂民的真實寫照,他在《示兒》一詩中寫道:“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痹娙伺R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國的和平統(tǒng)一,其愛國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王昌齡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絕句》都抒寫出了他們的愛國之情。教學時,我們要讓學生在理解詩句意思和時代背景的基礎上,深入體會詩人的愛國情感。除了對于國家的愛,許多詩文還對于家鄉(xiāng)有著濃烈的愛和思念。唐代著名詩人李白在《靜夜思》中寫道:“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弊掷镄虚g流露出對久別故鄉(xiāng)的深深思念。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詩也寫道:“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贝猴L又吹綠了江南,我該何時才能回自己的家鄉(xiāng)呢。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也許是第一次把尚未離家的孩子帶入了思念的世界。盡管不能切身體會,但是相信他們幼小的心靈一定會有所觸動。
二、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親情是人生情感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只要活著,便會享受著親情的溫暖。唐代詩人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寫道“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動至極。在教學這一課時,我聯(lián)系了學生的實際生活,引導他們理解了詩人身在他鄉(xiāng)的孤獨和寂寞,以及那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為什么會思念親人,因為離別,因為相隔萬里。同樣,孟郊的《游子吟》則歌頌了偉大的母愛,“誰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暉”,正是母親對孩子那殷殷的叮嚀和滿腹的關懷。通過這些詩句,激發(fā)學生去感受親情的珍貴??鬃诱f:“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對學生來說,與朋友的交往是他們學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古人一向重視朋友間的交情,如李白的《贈汪倫》,表現(xiàn)了詩人和汪倫之間純樸而深厚的感情。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等詩都是為朋友而作,表達了朋友間的深情厚誼。每一個孩子在讀了這樣的詩句后,一定會在身邊給自己找?guī)讉€好朋友,然后驕傲地告訴老師:老師,我也有一個好朋友。
三、處處聞啼鳥
孟浩然在《春曉》中寫道:“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碧幪庿B語,陣陣花香,春天的一切都變得生意盎然。這是美麗的大自然送給人類的禮物。在古詩文教學中,也充滿了鳥語花香。杜甫在《絕句》中也寫道:“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秉S鸝的鳴唱和白鷺的飛翔,充滿了一派生機,從側面反映出自然環(huán)境的美好。如果生活中“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杜甫《絕句》)的動人美景能時時出現(xiàn),每一個學生一定都會是個出色的小詩人。除了鳥語花香,還有無數(shù)花草樹木也透著詩意。楊萬里在《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中寫道:“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币院苫ǖ拿纴硪r托西湖的美。白居易在《賦得古原草送別》中寫道:“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不僅描寫出小草頑強的生命力,而且表達了自己對小草的深切贊美。杜牧的《山行》、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等詩均是把身邊的美景凝聚于筆端。讓后人慢慢地觀賞,品嘗余韻。古時的詩人們不但喜歡留心身邊的景物,更是游遍了祖國的大好河山。蘇軾在《題西林壁》中描繪了廬山雄偉壯觀的景象,在《飲湖上初晴后雨》中贊美了西湖美麗宜人的風景;劉禹錫的《望洞庭》寫出了秋夜月色下的洞庭美景……千年前,詩人們在山間漫步,在瀑布前駐足,以自然為友,與山水為師。千年后,我們通過文字去漫步山水,在每一句動人心靈的詩句中斟酌詩人的情懷。
四、只流清氣滿乾坤
在古詩教學中,我們常常能發(fā)現(xiàn),杰出詩人多磨難。膾炙人口的詩句,往往都是詩人于患難之中而自然流于紙上。盡管際遇不佳,但這些偉大的詩人們,留給后人的確是這樣一種精神:樂觀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即使有眾多的不如意,詩人們也會高誦“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如唐代詩人王之渙在《登鸛雀樓》中寫道:“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體現(xiàn)了詩人積極進取,不斷開拓的精神。明代詩人于謙《石灰吟》則表現(xiàn)了作者不畏艱難、堅貞不屈,甘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高尚精神。王安石《梅花》一詩中的“凌寒獨自開”歌頌了梅花不屈不撓的精神。詩中的梅花,其實是詩人的自我寫照。我和學生一起讀這些詩句,直覺朗朗乾坤,心中只有熊熊火焰,任千磨萬擊,志氣依舊。
關鍵詞:新課 初中 古詩
古詩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體驗,是文學的源頭,是藝術審美金字塔的頂端,是個性抒感的途徑。加強古詩詞的教學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就“新課程背景下初中古詩詞教學策略”淺談如下自己的看法,與各位同行共勉。
一、巧引故事
喜愛聽新奇的故事是當代中學生的心理特點,他們很容易被有趣的故事吸引。在詩歌教學中,教師巧引故事,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特別在課文導入中巧妙運用,能收到奇效,因為“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教學李清照的《醉花陰》,便講述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的生活逸事。詩歌教學中,精選一些與課文內(nèi)容有關的故事、趣聞,用形象的語調(diào)講出來,不但能引起學生注意,而且能激發(fā)他們的興趣,使課堂氣氛愉快活躍。
二、點綴音樂
音樂是一種訴諸人的聽覺、啟動人的聯(lián)想和想象的一門藝術。音樂本身就與詩歌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古代大多詩詞都能配樂歌唱?!胺灿芯嬏帲阅芨枇~”,“胡兒能歌《琵琶曲》,童子能解《長恨歌》”,便足以說明。在詩歌教學中,用音樂點綴,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聽覺器官,讓學生獲得審美愉悅。于是教學李清照的《武陵春》,就像走進音樂的殿堂。帶領學生欣賞內(nèi)容和把握感情之后,師生一道聆聽并吟唱安雯演唱的流行歌曲《月滿西樓》。此時,學生完今沉浸在優(yōu)雅的詩詞中,完全迷醉于空靈的音樂中。一曲音樂勾起學生對詩美的無限向往,效果比教者口干舌燥的繁瑣的講解不知好多少倍!還可以在朗讀時,用樂曲搭配。
三、把握“意境”,促進形象思維的發(fā)展
古詩是用精練、形象、富于音樂美的語言抒情言志的一種文學體裁,其獨特的審美價值和藝術魅力集中表現(xiàn)在作者對意境的審美創(chuàng)造上。意境是詩的藝術境界,是“意”和“境”的統(tǒng)一,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描繪的畫面和塑造的形象的統(tǒng)一體,是“意”、“象”合一的藝術升華。意境是詩美的集中表現(xiàn),因此,古詩教學應突出意境教學,通過各種方法讓學生揣摩、探尋、發(fā)掘意境,領略詩美,進而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審美情趣。詩的意境主要是通過學生反復誦讀、揣摩體味、自主探尋出來的,絕非教師用分析的方法、貼標簽的形式“解釋說明”出來的。因此,在古詩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多種多樣的讀法,如教師聲情并茂的范讀和帶讀,優(yōu)美的配樂朗讀,學生的表情朗讀、默讀、跳讀等,激發(fā)學生情感,喚起學生的形象思維,探尋揣摩古詩的意境。
四、探求意蘊,理解古詩的哲理
古代優(yōu)秀的詩人在他們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往往把自己的情操、理想等融入景物描繪之中,或讓人受到激勵,或使人受到啟發(fā),因而詩中蘊涵著深刻的哲理。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一方面讓學生體會到詩人的情感,另外一方面也要讓學生品味古詩的哲理美,能從詩歌表面的情感去探究詩歌本身所蘊含的深層次的意蘊。如蘇軾的《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币环矫?,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廬山的千姿百態(tài),但是如果學生的認識停留在這個表面,那就偏離了詩人真正的寫作意圖。所以,這就需要我們繼續(xù)對學生進行啟發(fā),挖掘深層次意蘊,使學生明白這首詩所要反映的深刻哲理:只有高瞻遠矚,才能對事物進行全面的認識。
五、品味語言、“反創(chuàng)”詩文是鑒賞古詩的秘訣
要注重品味語言,賞析詩句,整體把握。如“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這句詩有三層境界,“孤帆”一層,“遠影”一層,“碧空盡”又一層。第一,老朋友孟浩然坐船走了,漸漸地,連他的船也望不見了,只能望見孤帆一片,李白還在岸上望著。第二,直到孤帆也看不見了,只看見隱隱約約的帆影,李白還在岸上望著。第三,最后連帆影也在碧空里消失了,李白還在岸上望著,只看見長江默默無語地在天邊流著。這是多么深厚、多么感人的友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倍嫦蛐韵胂袷亲罡挥袆?chuàng)意的思維過程,它的核心是標新立異。在古詩文的學習中,要鼓勵學生進行逆向想像、“反創(chuàng)”文本。
我們語文教師應從古詩常識基礎開始,不斷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學法指導,既立足于古詩本身,又要滲入與時俱進創(chuàng)新的一面,讓學生體驗古詩獨特的韻律美、音樂美的同時,探究古代文化內(nèi)涵的博大精深。
參考文獻
[1]宋贊 淺談新課程標準指導下的古詩文教學[J].教育前沿與探索,2009,(6),3。
一、古典詩詞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基本內(nèi)容和教學形態(tài)
古典詩詞作為資源已經(jīng)納入小學教材的詩歌大約有六個方面:(1)寫人,如《牧童》;(2)寫景,如《鳥鳴澗》;(3)敘事,如《從軍行》;(4)送別,如《送孟浩然之廣陵》;(5)詠志,如《示兒》;(6)哲理,如《題西林壁》。這六個方面的詩歌大約50首,分別編入小學語文教材的各個年級的每一冊課文之中。由于古典詩歌特有的表現(xiàn)形式和豐富多彩的內(nèi)涵使古詩詞的教學充滿了情趣,是小學階段的學生最喜愛的一種學習范本,也是教師最有挑戰(zhàn)性的一種課型。
古詩的教學通常運用情境法讓學生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欣賞詩詞的意境之美、情感之深、描寫之巧、背景之厚重。結合深情朗讀,通過議、說的基本教學流程體會詩歌的意境,領會詩歌的情感。具體到一首詩的教學,“讀”是指通過不同形式的讀,領讀、引讀、齊讀等方式讀通、讀懂古詩的基本意思?!白h”指在讀的基礎上,對古詩詞意義作進一步的探究,從字、詞的運用,詩意的內(nèi)涵,作者的經(jīng)歷,寫作背景的挖掘,詩人情感的演繹進行深度的評議,從中引發(fā)學生的思維,調(diào)動學生的想象,激勵學生從詩詞的意境中再現(xiàn)詩人當時所處的環(huán)境、情境、心境,將詩的內(nèi)涵議深、議透?!罢f”是將“議”的場景氛圍加以理性化,通過說的環(huán)節(jié)加以梳理,使“議”變得有序有理、有情有境,讓詩詞的簡約通過師生的共讀、共議進行合理的想象變得豐滿起來,形象起來,生動起來,還原詩人創(chuàng)作時豐富的情感世界、自然世界和理性世界。
古詩詞在整個小學語文教學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很大,但其內(nèi)涵卻獨具特色,可供學習的要件極其豐富,是可以無限發(fā)掘的教學資源寶庫。
二、古典詩詞教學與作文教學的結合
古典詩詞作為一種教學資源已經(jīng)深深地植根于語文教學這塊土壤中,其深邃的意境、豐富的內(nèi)涵、神奇多變的表現(xiàn)手法讓后人嘆為觀止,是傳承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不可或缺的載體。如何讓它在語文教學的現(xiàn)實中發(fā)揮更有效的作用,讓古典詩詞這一資源得到更大的開發(fā),有許多人已經(jīng)進行了有益的嘗試。特別是將古典詩詞的教學與作文教學聯(lián)姻是古詩教學的一個創(chuàng)舉。
(一)作文引入擴大了古典詩詞教學的資源優(yōu)勢
古典詩詞細細讀來猶如一幅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展現(xiàn)在眼前,之所以稱之為“經(jīng)典”就是因為它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聚思想、藝術之大成。每一首流傳下來的古詩詞都反映了詩人所處的特定歷史背景,呈現(xiàn)給我們的是詩人詩情畫意的心境,金戈鐵馬的征戰(zhàn),人生哲理的啟迪,舉頭望月的思緒……其內(nèi)容之豐富,思想之深邃,想象之奇幻是其它藝術作品所無法匹敵的。所以把作文教學引入古詩詞教學之中,可以極大地發(fā)揮語文學科的資源優(yōu)勢,為學生提供了無數(shù)個精美的寫作素材。
由于古詩詞的這種特殊的表現(xiàn)形式,這就為孩子的作文創(chuàng)作留下了不可窮盡的想象空間,他們可以憑借詩意的華美與用詞的精準展開想象的翅膀,遨游在詩人的心海,與詩人同命運共呼吸,演繹著詩人的傳奇人生。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正處在認知世界、感知世界、體味人生的起始階段,這些孩子對什么都充滿好奇,性格特征表現(xiàn)為好動、喜問、接受能力強、充滿幻想但又很叛逆。而古典詩詞的表現(xiàn)手法恰恰是迷幻的,其意韻往往若隱若現(xiàn),不容易一下子把握。需細細地探究追尋,方能刺激孩子的求知欲望,激發(fā)他們的想象,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沿著他們的性格特點引導他們逐步進入“讀”與“寫”的境界,讓他們在讀的過程中入情、入境,在寫的過程中有情、有境、合理有序。
讓讀古詩與寫作聯(lián)姻,既解決了當前“作文難”“作文假”的困境,又使古詩詞的教學得到深化和提升。
(二)讀古詩學作文豐富了學生的寫作素材
作文是小學階段學生學習中最為困難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因為小學生的經(jīng)歷和知識的局限性,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面比較窄,所以基本上沒有接觸學校、家庭以外的生活,生活單調(diào),缺乏對社會和自然的了解和認知,所以,每到寫作文的時候,空話、假話一大堆。而把古典詩詞的教學作為學生的寫作素材是一種開創(chuàng)性的嘗試,具有深遠的意義。
以五年級閱讀課文《鳥鳴澗》為例,看古典詩詞教學與作文教學的結合。
這首詩是王維拜會朋友客居友人家里的作品,也是其山水田園詩中的精品。詩人借助鳥鳴澗優(yōu)雅恬靜,空曠靜謐的環(huán)境,表態(tài)了對世俗生活的厭惡,對平淡清凈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要把這樣一首詩變成學生作文的寫作素材就需要讓學生理解感悟詩的意思,走進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
通過反復誦讀學生可以知道這首詩寫的是傍晚到夜晚這一段時間鳥鳴澗的景色,進而可以想象這樣一幅畫面:晚飯后詩人獨自出門沿著彎曲的小路在桂花林中漫步,微風吹拂掛花無聲的飄落,散落于詩人的發(fā)梢,肩頭……聞著花的香味詩人仿佛被驚醒,放眼望去,夜已經(jīng)來臨,眼前山色空明,寂靜迷蒙。讀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是不是有這樣的意境?讓學生邊讀邊體會、感悟。“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痹铝谅嘏郎仙巾敚遒墓廨x照亮了山谷,樹上的小鳥以為是天亮了,一下子被驚醒發(fā)出清脆的鳴叫。這小鳥的鳴叫使春天的山野更寂靜、更空曠……教學時可以通過課件,配音朗讀等方式激發(fā)學生興趣,打開學生的思路,引導學生進行想象,鼓勵學生把自己的所思所感說出來與大家分享、交流。
關鍵詞:問題式閱讀法小學語文 高段 應用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在高段閱讀教學中以問題為主線,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分析和解決問題,能較好地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獲得對文本的理解。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好奇心,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發(fā)生的,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設有助于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便于學生對知識進行重組與改造,可以直接關系到教師教學效果,把學習活動變成學生的精神需要。教學情境要貼近學生真真切切的生活。教育家劉國正指出,生活是整個語文教學的源頭,語文天然是與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的。語文是反映生活又反過來服務于生活的一種工具。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真情境”,讓學生在“生活”中隨時學習語文,把課堂知識與課外知識相結合,這樣學生得法于課內(nèi),受益于課外。
教學中教師可從課題之處創(chuàng)設情境提問題,如教學《平分生命》一文,就讓學生根據(jù)課題質(zhì)疑:誰和誰平分生命?為什么要平分生命?怎樣怎樣平分生命?等。也可創(chuàng)設情境從從重點處提問題。如《詹天佑》一課,“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蔽恼麻_頭這一中心句統(tǒng)領全文。我就抓住這一關鍵句引發(fā)學生思考:從哪里看出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工程師?從哪里看出詹天佑是一位愛國的工程師?
在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優(yōu)選問題類型,以趣激疑。如《觀潮》:為什么只有在八月十八才有大潮?為什么海寧鹽官是觀潮的最佳地點?);如與周瑜比較起來,你為什么更喜歡諸葛亮?;如學生閱讀了《軍神》這篇文章之后,可以提問:從沃克大夫“冷冷”到“肅然起敬”態(tài)度變化說明了沃克大夫心中充滿了敬佩,那么此刻你想對說些什么?
二、合作探究,分析問題
自主是合作、探究學習的基礎。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以促進學生自能學習、自主發(fā)展為宗旨,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獲得知識。
探究性閱讀要求學生主動進行閱讀實踐,也就是說學生面對文本,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多讀、多悟,逐步學會閱讀。學生打開課本,我會引導學生采用多種閱讀方式對課文理解、感悟、體驗。在這個過程中,我會根據(jù)學生學習的情況,調(diào)整預定的教學目的,經(jīng)引導,再轉化為學生自我定向的學習目標。學生在讀中悟,悟中讀,從而讀懂課文。如教學《詹天佑》一文時,我在學生初步了解詹天佑的確是一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之后,引導學生再學習課文,確定研究的主題。學生經(jīng)過交流討論一致認為“杰出”和“愛國”這兩個詞語是可以作為文章的研究主題。研究主題確定了,就要引導學生分組學習、交流、討論。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積極主動讀、思、議、說,交流討論。在文中找出了能說明“杰出”和“愛國”的內(nèi)容,深刻理解了詹天佑這位杰出的愛國工程師。
三、教師主導,掌握方法
“學以致用”。就是說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就要經(jīng)常運用,才能有技巧,才能精煉,才能變通靈活,形成能力。在課堂上,學生掌握了教師交給的探究學習方法,就要經(jīng)常運用方法去實踐學習、嘗試學習,才能熟練精通,否則適得其反。因此我經(jīng)常讓學生運用所學方法自己去預習新課文,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去探索研究,思考分析,解答問題。
如教學古詩《石灰吟》時,教師先和學生一起回憶是怎樣學習《題西林壁》的。同學們都把學習的方法說出來:“一是熟讀古詩,了解背景;二是理解詞意和詩意;三是感情朗讀,體會心境;四是想象意境,描繪圖畫?!比缓蠼處熥寣W生按照方法自己探究學習于謙的《石灰吟》;接著教師讓同學們分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寫古詩意,畫意境圖,感情朗誦”;最后讓小組學生派代表匯報表演“說詩意,感情朗讀,畫圖畫”,同學們爭先恐后,表現(xiàn)欲望高漲,學習氣氛熱烈。這樣的探究教學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創(chuàng)造了很好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獨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探究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如教完課文《買賣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之后,介紹《格林童話集》《魯濱遜漂流記》《稻草人》等書籍讓學生閱讀探究,培養(yǎng)學生閱讀探究學習能力和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真正成為探究學習的主人。
總之,在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教師就需立足學生主體地位,課堂中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深入到文本閱讀中,在分析和解決問題中獲得獨特的體驗和感悟。
參考文獻:
[1].楊春花:問題式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的應用[J],新課程學習(下),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