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從文學作品看中西方文化差異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從文學作品看中西方文化差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從文學作品看中西方文化差異

一、中國文學的發(fā)展歷程

中國的文學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的《詩經》,它是中國文學起源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对娊洝穪碓从诿耖g題材,是廣大勞苦人民生活的真實寫照,強烈地抨擊了當時殘酷的社會現實。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文學創(chuàng)作的主要方式是哲學散文,這一階段為中國思想意識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屈原的《楚辭》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朵奇葩,為中國文學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后來的漢賦、唐詩、宋詞、元曲以及明清小說都體現了中國古代文學的發(fā)展歷程和變化。1919年的是中國現代文學的開端,大學生解放思想、爭取自由的思潮運動為我國的現代文學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魯迅的《吶喊》《彷徨》和郭沫若的《女神》都體現了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寫作手法的結合,為現代的文學創(chuàng)作風格開創(chuàng)了先河。這些文學巨匠都受到了西方文學意識的影響,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在當代,我國的文學作品創(chuàng)作數量非常多,但質量卻不高。究其原因是現代社會的物欲膨脹,拜金主義意識強烈,很多作家難以靜下心來,脫離現實的名利誘惑去創(chuàng)作。大多數的文學創(chuàng)作者趨于名利,寫作內容商業(yè)化,將文學創(chuàng)作變成了一種職業(yè),而不是發(fā)自肺腑地去引領思想潮流的進步。例如,80后作家郭敬明,備受90后的年輕人追捧,同時也遭到很多人的質疑和批評。尤其是由郭敬明指導的電影《小時代》的上映和其高票房的收入,引得眾人對當今的快餐文化進行了大肆的批評。中國歷史悠久,文學成就也是碩果累累,不同時期的文學作品體現了不同時代的文化。因此,可以說文學作品就是歷史的體現、文化的體現。

二、西方文學的發(fā)展歷程

西方國家的文化起源可以追溯到希臘的神話寓言以及羅馬神話,這一時期是西方古典文學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時期。恩格斯說:“沒有希臘文化和羅馬帝國所奠定的基礎,也就沒有現代的歐洲?!笨梢?,希臘和羅馬神話對西方國家的文學發(fā)展起了重要作用。這一時期的文學作品體現了“人神合一”的思想意識,以及夸張的文學手法與現實描寫的結合。在西方中世紀的文學作品上體現了宗教文化,當時文學創(chuàng)作的形式多是圣經故事、贊美詩、宗教劇等,深刻地反映了當時人們的宗教文化。在中世紀的后期,興起了文藝復興運動,人們極大地解放了思想,追求自由,文學作品也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如《巨人傳》《十日談》《羊泉村》等,凸顯了當時人們的人文主義精神。到了18世紀,現實主義小說開始風行,文學創(chuàng)作者通過文學創(chuàng)作積極地反映封建宗教禮法、資產階級壓迫、社會不公平等社會現實,同時贊頌自由主義的愛情、女性主義的婦女解放等偉大的精神。這一時期的經典文學作品層出不窮,如《魯濱孫漂流記》《湯姆·瓊斯》《陰謀與愛情》《浮士德》等,都為人們思想意識的解放、人文精神的追求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美國的文學發(fā)展主要體現了戰(zhàn)爭背景和西部牛仔的自由主義精神,具有獨特的西部文化內涵,為西方文學的發(fā)展做出了不朽的貢獻。

三、文學作品中的中西文化差異

(一)中西方文化差異之歷史差異

在上文我們介紹了中西文學史的發(fā)展歷程,我們可以看出中西的文學發(fā)展路徑存在很多不同,這些差異產生的原因歸根結底就是歷史背景的不同。中國歷經奴隸社會和長達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最后到了社會主義社會,中華民族文學發(fā)展最長的階段是封建社會時期,人們的思想感情也是對封建社會的反抗和鞭撻。反封建思想是中國文學作品里蘊含最多的思想感情。西方國家的歷史主要是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最后到資本主義社會。西方國家在14—15世紀就進入了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經歷了自由資本主義和壟斷資本主義時期,其間的工業(yè)革命以及獨立戰(zhàn)爭都對西方國家的意識形態(tài)產生了巨大的沖擊。由于中西方的地域和民族的差異,其歷史發(fā)展階段存在很大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意識形態(tài)。在郭敬明的小說《小時代》中,描寫了新時代的四個大學生的個人成長蛻變和對愛情的追求精神,并且在整部小說中都大量地描寫了奢華的生活且塑造的人物形象幾近完美。這樣的小說之所以受到許多90后的追捧,是因為其反映了當今時代物欲橫流的特點以及人們對完美人格和生活的向往。同名電影一經上映,票房就突破億元大關。這樣備受爭議的一部作品為什么受到眾多青年的喜愛呢?原因很簡單,此部作品反映了21世紀的拜金主義且迎合了青年學生不切實際的愿望,滿足了當今時代人們對快餐文化的需求。經過早期移民、獨立戰(zhàn)爭、南北戰(zhàn)爭的美國人世世代代堅信,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就可以獲得更好的生活,人們堅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創(chuàng)造價值。這種“美國夢”的精神來源于美國人通過戰(zhàn)爭取得民族獨立的歷史,因此在《了不起的蓋茨比》中,主人公蓋茨比來自貧窮的家庭,卻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獲得了巨大的財富,這就是“美國夢”精神的體現?!读瞬黄鸬纳w茨比》是美國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寫于20世紀20年代的一部作品,美國正處于經濟大發(fā)展時期,人們積極地發(fā)展生產,創(chuàng)造財富,這些歷史元素在小說中都有很明顯的體現。因此,不同的文學作品體現了不同的歷史背景和時代精神。

(二)中西方文化差異之心理差異

中西文化差異還表現在人們的心理差異,這種差異主要來源于宗教和哲學思想的影響。以儒、道、釋合為一體的東方文化一直影響著中國人,中國人最原始的認知在于悟自身,從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出發(fā),儒家的“仁”、道家的“道”、釋家的“空”是它的思想核心。而西方人以基督教教義為主要思想核心,相信主的恩賜和寬恕。這種宗教心理在中西方文學作品中都有明顯的體現?!赌档ねぁ分械亩披惸锟释非笞约旱膼矍楹蜕睿瑓s因為現實的原因不能實現,杜麗娘死后化成魂魄與心上人柳夢梅終得圓滿結局,這符合了中國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以及期盼圓滿結局的心理。在西方文學作品的研究中,我們不難發(fā)現,多數的文學作品都以悲劇結束?!逗魢[山莊》中的主要人物都以悲劇收場,凱瑟琳難產而死、辛德雷慘死、希斯克利夫自殺而死,受到封建禮制和物欲阻撓的愛情,沒有得到喜劇的結局,就是西方人“悲劇體現偉大”的心理。

(三)中西方文化差異之價值觀差異

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一直奉行集體主義精神,崇尚集體利益大于個人利益。中國人的民間俗語有“眾人拾柴火焰高”“團結就是力量”等,這些都反映了中國人的集體主義價值觀。而西方國家則是追求個人主義價值,推崇強者、英雄。由于西方國家受“天賦人權”的思想影響,人們認為只要不侵犯別人的利益,個人的一切追求都是天經地義的,追求個人價值最大化。在《小時代》里,作者著重描寫了四個女大學生之間的友誼,以及為了集體利益犧牲個人利益的精神。在《愚公移山》里,愚公帶領家庭成員挖土移山,為了子子孫孫的后代利益,不惜犧牲個人利益的精神,都體現了中國人的集體主義價值觀。在《了不起的蓋茨比》中,蓋茨比認為黛西是因為金錢才跟布坎南結婚的,所以他立志要成為有錢人。經過幾年的艱難坎坷,蓋茨比獲得了巨額財富,這是個人主義的一種體現。西方人認為,通過個人的不懈奮斗一定會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在小說中,蓋茨比與布坎南發(fā)生爭執(zhí)的時候,蓋茨比說道:“你的妻子不愛你?!啊彼龔膩硪矝]有愛過你。她愛我!”通過蓋茨比的話語,我們可以看出,蓋茨比認為黛西愛的人是自己,他們就應該生活在一起,他沒有顧忌到給別人帶來的影響和傷害。這就是個人主義價值觀的體現。

四、結語

總之,由于中西方地域、歷史的差異,導致了文學發(fā)展的不同且文學作品中又體現了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包括歷史背景、心理認知、價值觀的差異。文學作品就是民族文化的映射,我們可以通過不同文學作品欣賞不同的地域文化。因此,我們應該多學習、多閱讀不同地域的文學作品,以了解不同的風土人情和民族精神。

作者:廖莉 單位:西華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