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數學遠程研修總結范文

數學遠程研修總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數學遠程研修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數學遠程研修總結

第1篇:數學遠程研修總結范文

在此期間我充分利用研修活動時間學習,感到既有辛苦,又有收獲。既有付出,又有新所得。這次遠程研修讓我有幸與專家和各地的數學精英們交流,面對每次探討的主題,大家暢所欲言,各杼已見,濃濃的學習氛圍不言而露,盡管不曾謀面,但遠程研修拉近了我們的距離。全面提升了自己的基本素質,和業(yè)務綜合能力,對于今后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F(xiàn)在就把我個人網絡研修學習活動主要收獲總結如下:

一、轉變思想,更新觀念

我積極投身網絡研修的學習當中,切實做到了三個“自覺”:自覺參加上級組織的網絡學習培訓,自覺參加討論,自覺上交作業(yè)。通過研修,使我明確了現(xiàn)代教育的本質,明確課改對于教師提出了什么樣的素質要求。我通過深入學習,從而明確了作為一名教師必須不斷的提高自己,充實自己,具有豐富的知識含量,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否則就要被時代所淘汰,增強了自身學習的緊迫性,危機感和責任感,樹立了“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思想,不斷進行教學觀念的更新,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有了根本性的改變。

二、積極研修,深刻感悟

在培訓期間,我堅持在百忙中抽出時間在網上學習,通過這次研修學習,學了不少知識,為我營造了一個廣闊的學習天地,使我掌握了先進的教育理念知識和方法。我覺得在理論的形成方面有大幅度的提高。在培訓中有大量的案例,深入淺出的闡明了理論,通過與專家,學員的在線互動交流,專家的真知灼見與精辟見解,以及同行的精彩點評,交流與感悟也讓我意想不到的收獲,專家的講座,每一專題的各個觀點及案例,很好地解決了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一些感到束手無策的問題,也得到了很好借鑒和啟迪。對自己以前的教學有了一次徹底的反思。培訓中,我還閱讀了大量的先進材料和記錄了一些先進的理論與方法,并把這些科學的理論與方法應用于教學實踐中,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培訓學習不但學有所獲,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做到有所用。

三、反思教學工作,不斷進取

在教學中,我不斷思量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努力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繼續(xù)向優(yōu)秀骨干教師學習,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

四、立足課堂在實踐中提升自身價值

課堂是教師體現(xiàn)自身價值的主陣地,我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理念,我將自己的愛全身心地融入到學生中。今后的教學中,我將努力將所學的新課程理念應用到課堂教學實踐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實踐新理念。”力求讓我的數學教學更具特色,形成獨具風格的教學模式,更好地體現(xiàn)素質教育的要求,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同時作為班主任的我深深懂得,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學生,都會對學生起著言傳身教的作用。思想教育要常抓不懈,著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學習習慣、勞動習慣和文明行為習慣等。

五、研修提高,優(yōu)化課堂

作為傳道授業(yè)的老師,只有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學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學生認真。要提高我們的自身素質,這要求我們年輕教師多聽取學生和老教師的各種意見。并且自身不斷的學習,積極學習,不斷開辟新教法。摒棄舊的教學方法,把先進的教學模式引入課堂。

六、遠程研修是引領我前進發(fā)動機

遠程研修改變了我的教育教學的思維方式,給了我前行的動力。每天打開電腦的第一件事,就是登陸我們的班級,在新的作業(yè)、日志、研討話題中汲取我需要的營養(yǎng)。從專家學者那里學到了很多,也從身邊的優(yōu)秀教師那里學到了很多。學習的過程是短暫的,但學習的效果是實實在在的。

多年來,老師教,學生學;老師講,學生聽,這已經成為固定的教學模式,新課改向我們提出了新的課題,這種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的發(fā)展,壓抑了學生學習的熱情,不能煥發(fā)學生的潛能,與此同時,通過網上研修學習,“合作學習”、“主動探究”、“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新型的教學模式為課堂注入了生機與活力。通過網上研修我認識到:這些新的教學模式給學生更加自由的學習空間,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本的理念,老師要自覺地把新的教學模式引入課堂,改變課堂的面貌,使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民主;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師生關系融洽。才能充分體現(xiàn)教育的根本目標。

第2篇:數學遠程研修總結范文

一、提高認識,充分認識研修的重要性

為做好暑期語數外教師全員培訓工作,學校采取多項措施,加強研修管理。

1、抓研修前準備工作。為確保所有研修學員順利進入研修狀態(tài),我校組織開好管理人員會、指導教師會、參訓教師動員會,明確要求,同時要求網管人員在假期內熟悉操作規(guī)程、做好網絡調試等,做實做細研修前準備工作。

2、注重過程管理。要求教師在研修過程中要做到兩個“結合”:遠程研修和校本培訓相結合,研修培訓和平時教學相結合。針對培訓中可能出現(xiàn)的部分老師只重視關注度,忽視作業(yè)質量的現(xiàn)象,學校召開了指導教師會議,要求各學科明確研修目的,在推出精品作業(yè)上下工夫,確保教師有所學必有所得。

3、強化制度管理。建立完善三個制度:一是責任制度,校長親自掛帥,副校長負責培訓的全面工作,教研組長、備課組長是直接責任人,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二是考勤制度,要求考勤人員認真做好考勤記錄,研修教師在培訓過程中要按正常上班對待,不得遲到、早退、曠班;三是考評制度,學校制定了量化考核措施,對教師的培訓進行監(jiān)督和檢查。

二、專家交流,給教師思想的洗禮

教師認真研修,熱情高漲。每天早早來到計算機室,坐在電腦前看視頻、做作業(yè)、發(fā)評論,該休息了還遲遲不肯離去。室內空氣燥熱,可是老師們不叫苦,不喊累,為期10天的研修無一人曠班、遲到早退,老師們都想抓住這次很好的提高充電機會,好好學習,與新課程一起成長。

視頻里專家們用自己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豐富的教學經驗、高尚的師德修養(yǎng)、先進的理論水平為我校教師提供了一堂堂精彩的報告,對教師的職業(yè)道德、理論水平、教學實踐給予了很大的改進和提高,老師們普遍認為每一次的專家報告對每一位培訓的教師都是思想的洗禮、靈魂的撞擊、理論的引領、水平的提高,他們的教學藝術、實踐經驗對我們教師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一線教師的現(xiàn)場講課也給老師們很多的啟迪,他們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對學生的熱愛,對教育的滿腔熱忱,他們廣博的知識,豐富的教育藝術,對教育教學細致地研究,給學員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樹立了榜樣。

三、收獲希望,讓培訓教師受益匪淺

這次全員培訓活動安排有序,內容豐富,方式便捷實用,實效性強,為教師專業(yè)成長提供了良好的發(fā)展平臺。全體學員珍惜這次學習機會,認真參與培訓,主動學習,勤于總結反思,全面提高自身素質,促進了自己的專業(yè)化發(fā)展,達到了預期目的。學員們紛紛表示這次培訓收獲很大,每每聽完專家的討論點評,總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每次面對面討論,都是一次真誠的交流;每次作業(yè),都是新的感悟與思考,全體參訓學員都對模塊教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為新學期的選課走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11年暑期,根據山東省教育廳統(tǒng)一部署,利用山東省教師教育網組織開展了初中語文、數學、英語部分教師參加的為期10天的新課程專題培訓。為組織好此次培訓,多次進行調研,了解學校硬件設施和網絡條件,確定富國中學等11處作為語文、數學、英語教師集中研修點。 7月20日各研修點專門召開了籌備會議,對集中研修的內容、模式、時間、開課條件作了詳細說明并提出了具體要求。為順利啟動培訓,組織語數英98名教師于7月26日下午2:00在各自培訓點報到,特組建了班委會,組織教師們對網絡平臺進行登錄測試,確保每一位研修學員按時順利登錄網絡進行在線學習。研修期間編排了巡查日程,由教研室、師訓科全體同志組成的巡查組每天進行巡查指導,并提出指導意見。分科駐點跟蹤輔導,各集中研修學習點都設置了各科班主任全程進行班級服務與管理,實施一天四點名制度,并對出勤情況及時進行通報。

7月27日—8月7日集中研修期間,絕大多數參訓教師能夠認真觀看視頻、瀏覽資源、提交作業(yè),積極參加在線研討,每天集中學習6個多小時。經培訓點負責人、班主任和全體學員共同評選,評出了26名同志為優(yōu)秀學員,由教委頒發(fā)證書予以表彰。對于非全勤學員全市進行了通報,要求各學校將學員考勤情況納入下一學年的年度考核之中,凡遲到(早退)達二次以上、事假達一天以上、病假達二天以上或曠課半天以上的學員其全部午餐補助費學校不予報銷。

通過2011年語數外三科培訓,各科教師知識面加寬,與專家交流及時的解決教學中的疑惑,極大地促進了我辦中學的教育教學。

四、幾點建議

1、完善教師培訓機制,加大教師培訓力度,使培訓學習成為教師工作生活的常態(tài)。

2、拓展研修平臺效能。研修平臺不能僅僅用于暑期培訓,放大其功效,用于日常教學教研,可以通過累計積分、增加教師學分等措施來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

第3篇:數學遠程研修總結范文

摘 要 數學教師應該不斷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專業(yè)知識、先進技術等,使教學內容豐富多彩,提高教學效率,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網絡研修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平臺,教師可以不受時間限制,自主學習,促進同行之間相互交流,增強教學意識。

關鍵詞 網絡研修;數學教師;專業(yè)成長

中圖分類號:G6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6)19-0016-02

網絡研修是一種依托網絡平臺開展教師培訓活動的新方式。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網絡研修已經很快融入各學科教學中。網絡研修利用豐富的互聯(lián)網資源,拉近了專家、教師、學生之間的距離,促進相互交流、互動、研討、學習。數學作為教育教學的基礎性學科,應用于各行各業(yè)的技術領域。信息時代的知識不斷更新,對教師專業(yè)成長提出新的挑戰(zhàn),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是數學教師的首要任務。

1 網絡研修的特點

網絡研修利用以互聯(lián)網為基礎搭建的教學平臺,不受時空和人員限制,為廣大一線教師提供內容豐富、理念新穎、技術先進、實用便捷的優(yōu)秀課程資源,為教師、學者等提供交流平臺。網絡研修具有以下特點。

研修形式多樣化[1] 目前比較成熟的研修平臺有校園網站、博客、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貼吧、論壇/BBS等網絡社區(qū)。校園網站功能豐富,可以在線交流、遠程視頻,具有豐富的教學資源庫,還可以與其他教育網站相鏈接,便于教師網上學習。鼓勵建立數學交流微信群,各個成員可以將平時看到的好的教學理念、方法分享到群里供大家閱讀,對于數學教學中的熱點、難點、疑點問題,大家可以相互討論,傳授教課經驗。與傳統(tǒng)模式相比,網絡研修平臺可以實現(xiàn)多個主體之間不受時間、地點限制,隨時隨地相互交流、探討,教師可以從中吸取經驗,同伴之間互幫互助,增長專業(yè)知識,充分發(fā)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為教師專業(yè)成長提供了機會。

網絡研修方便快捷 上網學習,足不出戶、不影響工作,體現(xiàn)了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及學生在工作與學習的同時,閑暇時間可以網上發(fā)帖及回帖留言,或通過微信語音、視頻現(xiàn)場解決,有利于協(xié)作學習。師生之間交流利用互聯(lián)網線上、線下相結合,在校園網站中教師通過班級公告的管理功能可以迅速掌握班級學習問題,學生也可以把自己在學習中的問題、見解到網絡中,通過相互討論,進一步激發(fā)學習興趣,增強求知欲和創(chuàng)新意識,感受到成就感。

網絡研修促進資源分享 網絡的學習模式改變了傳統(tǒng)的學習模式,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師師互動、資源共享;網絡研修讓教師之間溝通更加靈活便捷,遇到問題能夠及時討論、解決;也讓教師的時間更加靈活、更加自主,業(yè)余時間也能夠開闊眼界。

2 網絡研修與數學教學相結合的表現(xiàn)

教材多媒化 現(xiàn)代數學教學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形象、結構鮮明。越來越多的教材和工具書變成多媒體化,如步步高家教機等,這些多媒體學習工具不僅包括文字和圖形,還融入聲音、動畫、錄像以及模擬的三維景象。數學本來就是一門枯燥乏味的學科,教學內容多媒體化,使教學課程更生動、形象,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資源全球化 憑借互聯(lián)網平臺,網絡研修使全世界的教育資源連成知識的海洋,融入先進的教學方法,可供各大教育學者共享?,F(xiàn)在網上有很多類型的教育資源,如教育網站、輔助學習的工具(步步高家教機、讀書郎、好記星等)、虛擬圖書館、電子書刊等。

教學個性化 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構建的智能導師系統(tǒng)能夠根據學生的不同個性特點和需求進行教學和提供幫助,使每個學生的優(yōu)點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也讓學生更能體會到“數學的趣味性”[2]。

學習自主化 現(xiàn)代教育理念與以往有所不同,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不再要求教師和學生去學習某一科目,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學習自己喜歡的東西,培養(yǎng)具有個人特色的教學方法。利用信息技術支持自主學習是現(xiàn)代教育教學的方向。

管理自動化 計算機管理教學系統(tǒng)的廣泛應用,減輕了教師教學的工作量。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對考試內容自動進行測試與評分,根據常見的學習問題設置自動診斷、回復,學習任務自動分配等。如網絡在線考試系統(tǒng),在一個大的數據庫下隨機抽選相關試題進行作答,交卷后自動評分,并對錯題進行解析。

環(huán)境虛擬化 電子網絡化教育的盛行,標志著現(xiàn)代教育模式已經逐漸從課堂教育走出來。教育環(huán)境的虛擬化使教學活動不再受空間、時間限制,教學活動可以選擇在虛擬教室、虛擬圖書館、微信群、社區(qū)論壇等場所進行。各學校為了擴大招生、提高升學率,利用局域網在校園網站上開展網上教育,有的還進行遠程教育。虛擬教育成為未來信息化學校的發(fā)展方向。

3 對數學教師專業(yè)成長的看法

增強了數學教師的教學意識 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教書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3]。通過遠程網絡培訓,可以讓數學教師更容易接受新的教學理念,勤于總結,善于反思,新的教學方法更能深入人心、理解學習。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要注重教材內容的教學,也要注重學習者的心理特征。通過網絡研修學習,使教師具有良好的教學意識,態(tài)度和藹、語言平和,以學生為主,縮減了教師與學生之間距離。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才會更喜歡學習數學。

促進數學教師之間的行業(yè)交流 網絡研修屬于網絡交流平臺,貼近一線、貼近教師、貼近學生、貼近學術。在網絡研修過程中,教師可以吸取他人經驗,獲得最新的教學信息,幫助其成長;可以提出問題,教師之間互幫互助;可以進行學術討論,獲得專家引領。網絡研修實現(xiàn)了多個教師之間的零距離交流,打破了教師之間的鴻溝。校園中建立的網站、博客、社交平臺等都能夠成為教師進行深度學習的平臺,成為他們教研的中心、成長的搖籃。

降低了學習成本,保證了質量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各學校就要改善教育設施和技術,提升師資力量,專門為教師提供教室、設施(桌椅、麥克風、音響等),讓幾十人聚集在一起上課,每天教學任務繁重,有時不方便到場學習,教室、設施空置,造成資源浪費。通過網絡研修,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自主學習,與各專家、學者在線交流,教學能力得到提升,還節(jié)約了學校成本,一舉兩得。

4 結語

網絡研修已成為數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中知識結構及能力素質的一部分,提升了教學研究能力,提高了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數學教師的不斷自我“充電”,滿足了現(xiàn)代教育事業(yè)對創(chuàng)新人才的需求。教師的成長與發(fā)展與繼續(xù)教育網絡學習是分不開的,學習讓人生更有意義?!?/p>

參考文獻

[1]宋雅麗.搭建網絡研修平臺,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0(13):82-84.

第4篇:數學遠程研修總結范文

【關鍵詞】 混合式校本研修;助學支持服務;教師實踐性知識;教學實踐行為

【中圖分類號】 G45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458x(2013)04—0089—05

一、研究背景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將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發(fā)展改革的重要保障措施,提出了建設高素質專業(yè)化教師隊伍的戰(zhàn)略任務[1]。目前我國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達到了空前重要的新高度,多種教師教育培訓形式紛紛涌現(xiàn)。研究者認為最好的學習是通過積極的參與和思考才能達到目的[2]。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得以成功實現(xiàn)的必要前提就是教師作為學習者和研究者積極地在實踐中參與反思性學習和發(fā)展活動,不斷改善實踐取向的專業(yè)知識和教學實踐行為。

混合式校本研修是“混合式培訓(Blended Training)”與“校本研修”的有機整合,是集中式面授培訓與教師遠程校本研修的有機整合。2011年,首都師范大學王陸教授團隊主持的教育部“國培計劃(2011)——高中數學骨干教師集中培訓與校本研修一體化項目”率先提出集中培訓與遠程校本研修一體化試點項目解決方案,將教師的課堂教學與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教育專家進行了無縫連接,通過專家團隊的專業(yè)引領和助學者團隊的學習支持服務,對100名種子教師進行了集中面授培訓,并且指導“種子教師”帶領近1000名拓展教師進行遠程校本研修培訓,改善了教師專業(yè)學習的方式,提高了教師網絡研修質量,促使教師聚焦課堂實踐,進行針對性的教師實踐性知識和教學實踐行為的學習和改進。

混合式校本研修培訓中的助學者是面授培訓與網絡研修活動的促進者與指導者。在混合式校本研修教師和培訓者的永久性分離現(xiàn)狀面前,教師并不都是理性、成熟、獨立的學習對象,他們需要助學者及時提供合理、有效的情感關懷、技術支持以及個性化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資源與服務,使之盡快適應混合式校本研修環(huán)境,提高網絡研修質量,促進教師研修團隊正式與非正式的學習和研修活動。因此,可以說助學者是混合式校本研修培訓不可或缺的質量保證。但同時筆者在項目實踐中也發(fā)現(xiàn)有部分助學者團隊指導的校本研修團隊的研修效果不盡如人意。因此,文章試圖通過實證研究,利用數據深入分析助學者的支持服務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作用及效果,得出助學支持服務的改進方向,為今后混合式校本研修了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學習支持服務體系構建提供實證基礎和依據。

二、文獻探討

(一)助學者的定義及其相關研究

助學者,又稱為網絡輔導教師、Online Instructor、e-facilitator等。早在1989年,Carlson就曾提出助學者幫助學生參與活動、提供回饋、歸納意見、編織多種意見、打開僵局、處理脫軌行為、注入新題材、鼓勵動機及檢討改進教學等工 作[3]; Mason 指出助學者作為指導教師的角色正在轉變?yōu)閷W習系統(tǒng)和學習支持系統(tǒng)的創(chuàng)造者, 網絡的連通性及教師對個性化專業(yè)學習支持服務的需求,正在使助學者成為一個學習機會的指導者、導航者、推動者和設計者[4]。王陸教授(2010)認為在線助學者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中的特殊角色,是一種從具有專家特征向學習者傳遞知識、從教導者向“站在舞臺邊緣進行指導”的“教練”角色的轉變[5],并且成為專業(yè)的學習領導者(Kempe,2001[6];Choden,2000[7])。

混合式校本研修中的助學者以提供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支持服務為根本目的,扮演組織者、設計者、指導者、虛擬教師、學習伙伴、研究者、管理者、評價者等多種角色,具有網絡學習環(huán)境中必須的知識與技術,具有一些特殊的助學技能和策略,并且在助學實踐中不斷完善,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提供主動的、個性化的、全方位的助學支持服務。

(二)學習支持服務的定義及其相關研究

1. 學習支持服務的定義

學習支持服務的思想是在英國開放大學的遠程教學和遠程學習實踐中發(fā)生和發(fā)展起來的。大衛(wèi)·西沃特(Sewart)在2000年對學習支持的內容做了界定,認為學習支持系統(tǒng)的構成要素幾乎是無限的:在學習中心的集體教學;在學習中心或其他地方的個別輔導;學習或自助小組;社會活動;在學習中心的咨詢答疑;輔導教師和顧問人員的通信指導;通過通信手段的集體輔導等[8]。國內外學者對學習支持服務的定義各有不同,目前還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能概括它所有的內涵。但無論怎樣,學習支持服務的核心都是師生或生生之間借助網絡媒體和技術手段進行雙向通信交流,旨在指導、幫助學習者進行有效學習,提高混合式學習的質量和效果。

2. 學習支持服務的類型

奧蒙德·辛普森將學習支持服務系統(tǒng)分為兩個部分:學術性支持 (academic support)和非學術性支持(non-academic support)。學術性支持可以看做是與學科課程內容直接相關的支持服務,主要是對學習者學習過程的支持,包括課程學習前的導學服務、學習資訊與輔導服務和學習評價服務等[9];非學術性支持則與學科課程無直接關系,但仍然與學習者的學習密切相關,并能夠幫助、促進學習者學習的支持服務,比如情感支持等。本文將學習支持服務劃分為三類,即情感與人際支持、認知支持和學術支持。

(1)情感與人際支持

在混合式校本研修中參與培訓的教師除了學習之外往往還有很多來自學校和家庭的壓力,并且對這種新型的學習研修模式較為陌生,往往無法快速進入學習并堅持到底。因此在網絡研修環(huán)境中,助學者要主動地與研修教師進行親切、友好的人際溝通,鼓勵、安撫研修教師,并幫助他們迅速掌握如何在網絡環(huán)境中學習研修并與他人進行專業(yè)交流。研修教師可以體驗到彼此的接納和支持,從友善、公開、互助的研修環(huán)境中體會到歸屬感,從而增加克服困難、投入學習的動力。

(2)認知支持

助學者與研修教師之間的交互活動會對彼此之間的認知活動產生促進作用。例如運用總結、聯(lián)結等助學策略,通過幫助研修教師探究話題的更深的意義來推動教師的專業(yè)學習;拋出問題引發(fā)思考或者發(fā)表一些有趣的小評論或設計其他活躍的活動等[10]。

(3)學術支持

助學者可以是專家教授、同行教師或具有豐富助學經驗的研究學者等,他們在與研修教師互動中發(fā)揮學術性支持作用,提供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引領。例如通過恰當的提問、傾聽和反饋技巧對研修教師進行知識傳遞,引導其進行學術對話。

3. 學習支持服務質量評價指標體系

本研究采用楊卉教授等人(2012)對于助學支持服務的質量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該指標體系構建采用德爾斐(Delphi)方法,經過兩輪專家意見收集和改進后,最終由3個一級指標,9個二級指標和26個三級指標組成。三級指標詳細描述了各對應維度下常見的助學支持服務形式。

三、研究設計

(一)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來源于“國培技術(2011)——示范性集中培訓項目高中數學骨干教師集中培訓與校本研修一體化項目”,其中一部分是來自河北省、河南省、遼寧省和安徽省的86所高級中學近千名研修教師組成的校本研修團隊教師群體;另一部分是首都師范大學王陸教授的科研助學團隊組成的助學者群體,包括8名教師(其中教授、副教授共6名;博士2名)、18名碩士研究生,以及一些優(yōu)秀本科生和企業(yè)助學者。

(二)數據收集方案

在教師群體維度上,收集了校本研修團隊及個人作業(yè)、教學設計、課堂視頻案例、平臺貼、教師成長PPT故事及研修總結等定性與定量數據;在助學者維度上收集了助學者設計的活動支持工具、平臺帖、作業(yè)批改評語以及助學者感言等定性與定量數據。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方法主要采用內容分析法、視頻案例分析法、統(tǒng)計分析法等。詳見表2。

四、數據分析與討論

在混合式校本研修項目中,一個助學者團隊同時負責4-5個校本研修團隊的助學服務工作,故將86個校本研修團隊按照助學者團隊的負責范圍分為18組。筆者依據教師實踐性知識評價指標體系和助學支持服務指標體系,對每組校本研修團隊及其對應助學者的數據,運用內容分析法、視頻案例分析法和統(tǒng)計分析方法進行了定性與定量的綜合分析。

(一)對研修教師實踐性知識發(fā)展的影響

首先,筆者對每組校本研修團隊的教育信念、自我知識、人際知識、策略性知識和反思知識共五種實踐性知識綜合分數進行分別計算。

教師教育信念綜合得分P=[k=14j=1mi=1nP(i)] (公式-1)

其中m為每組校本研修團隊個數;n為內容分析所得出的編碼個數,即筆者根據教師實踐性知識編碼體系對收集的教學設計、校本研修階段性團隊作業(yè)、校本研修團隊會議記錄等文本資料分別進行實踐性知識的編碼;P(i)為i編碼所對應的特征函數,反映樣本校本研修團隊的實踐性知識得分;4代表了校本研修活動的四個階段。

接下來,筆者分別計算出不同助學者在情感與人際支持、認知支持及學術支持三個維度的學習支持服務質量綜合分數。

助學者情感與人際支持服務質量綜合得分P=[j=14i=1nP(i)] (公式-2)

其中n為內容分析所得出的編碼個數,即筆者根據學習支持服務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對收集的聊天記錄、平臺答疑帖、研修工具及資源、作業(yè)評判等文本資料分別進行學習支持服務質量的編碼;P(i)為i編碼所對應的特征函數,反映助學者學習支持服務質量的得分;4代表了校本研修活動的四個階段。

筆者選擇以校本研修團隊的五種實踐性知識分別為因變量Y,以學習支持服務的情感與人際支持、認知支持、學術支持為自變量X1、X2、X3,建立多元線性回歸方程,即四者之間的因果模型,以研究助學者的學習支持服務對實踐性知識發(fā)展的影響。

因變量分別為五種實踐性知識:教育信念、自我知識、人際知識、策略性知識和反思知識。表3的回歸分析的結果顯示:自變量PA1 情感和人際支持、PA2 認知支持、PA3 學術性支持均被引入回歸方程。

表4是回歸模型的方差分析。F 檢驗統(tǒng)計量的觀察值分別為41.598、48.554、31.326、41.855、31.326,相應的概率 p 值均為 0.000,小于0.05, 即檢驗假設“H0:回歸系數為零”成立的概率等于0.000,從而應該拒絕H0,說明回歸效果顯著,故可以認為變量Y與X1、X2、X3之間存在線性關系,即教育信念、自我知識、人際知識、策略性知識和反思知識分別與助學者的情感支持,認知支持和學術支持存在線性關系。

表5的回歸分析的結果顯示:五種實踐性知識分別作為因變量時,情感支持和認知支持維度的回歸系數檢驗的t值相伴概率p(Sig.)均小于0.05,表明用t統(tǒng)計計量檢驗假設“回歸系數等于零的概率為0.000”,同樣說明因變量與自變量之間的線性關系顯著;然而學術支持的回歸系數檢驗的t值相伴概率p(Sig.)均大于0.05,不具有顯著相關性。

綜上可見,助學者的情感與人際支持和認知支持對教師實踐性知識的影響效果顯著,而學術支持的作用不明顯。

(二)對研修教師教學實踐行為改進的影響

本研究中筆者將教學實踐行為的改進聚焦于課堂對話方面。筆者通過對18組校本研修團隊在具體經驗獲取階段、反思性觀察階段和積極實踐階段三個階段的教學錄像運用視頻案例分析法中的記號體系分析法進行分析,采用(公式-3)對其教學實踐行為改進程度進行分別計算。

教學實踐行為改進度C=[j=13i=1mn] (公式-3)

其中m為每位助學者對應組內的校本研修團隊個數;n為各種教學行為比例大于平均值的個數;3代表了校本研修活動中開展教學實踐的三個階段。

筆者將教學實踐行為該進度作為因變量Y,以學習支持服務的情感與人際支持、認知支持、學術支持為自變量X1、X2、X3,建立多元線性回歸方程,即四者之間的因果模型,以研究助學者的學習支持服務對教學實踐行為改進的影響。

表6回歸分析的結果顯示:自變量PA1 情感和人際支持、PA2 認知支持、PA3 學術性支持均被引入回歸方程。

表7是回歸模型的方差分析。F 檢驗統(tǒng)計量的觀察值分別為28.744,相應的概率 p 值均為 0.000,小于0.05, 即檢驗假設“H0:回歸系數為零”成立的概率等于0.000,從而應該拒絕H0,說明回歸效果顯著,故可以認為變量Y與X1、X2、X3之間存在線性關系,即教學實踐行為的改進與助學者的情感支持,認知支持和學術支持存在線性關系。

表8的回歸分析的結果顯示:教學實踐行為改進度作為因變量時,情感支持和認知支持維度的回歸系數檢驗的t值相伴概率p(Sig.)均小于0.05,表明用t統(tǒng)計計量檢驗假設“回歸系數等于零的概率為0.000”,同樣說明因變量與自變量之間的線性關系顯著;然而學術支持的回歸系數檢驗的t值相伴概率p(Sig.)大于0.05,不具有顯著相關性。

綜上可見,助學者的情感與人際支持和認知支持對教學實踐行為改進的影響效果顯著,而學術支持的作用不明顯。

五、研究結論

根據上述數據分析,可得出以下結論和建議:

(一)不斷加強情感與人際支持,與其他助學支持服務融合使用

混合式校本研修中的情感與人際支持對教師的教育信念、自我知識和人際知識有著顯著支持作用,對策略性知識、反思知識和教學行為的改進同樣滲透著間接的促進作用。助學者通過熱情主動地與教師互動溝通,捕捉教師的需求,增強其歸屬感和團隊感,能夠有效提高教師的人際知識;助學者通過表揚策略和激勵策略,能夠有效激發(fā)教師的自我效能感,提高教師自我知識,促進教師積極參與、大膽實踐。情感與人際支持往往與認知支持和學術支持相互融合,助學者應具備這一助學技能,并將多種助學支持有機結合,以起到助學的最大效果。

(二)認知支持是教師專業(yè)學習與發(fā)展的前提和保障

研究發(fā)現(xiàn)教師在學習過程中普遍感到缺乏交流溝通,而有意義的學習正是發(fā)生在基于問題解決的同伴協(xié)作與專業(yè)對話基礎上的[13]。混合式校本研修中的認知支持通過聚焦教師專業(yè)學習、同伴合作與反思性對話等特征,幫助教師發(fā)現(xiàn)校本難題,明確研修目標,促進教師之間的深度專業(yè)對話,引導團隊共同建構知識,利用課堂觀察、教學反思、課堂關鍵事件敘事等多種方法與技術指導團隊教師進行高質高效的教學實踐與反思。大大提高了教師的策略性知識、反思性知識,改善了教師的課堂教學實踐行為。

(三)學術支持相對薄弱,亟待提高

第5篇:數學遠程研修總結范文

關鍵詞:數學好玩;教學情境;認知沖突

筆者于2011年10月參加了山東省小學教師遠程研修,在專題四《如何讓數學好玩——聚焦“認知沖突”的教學策略》的學習中有幸學習了北京師范大學青島附屬學校齊魯名師李玲老師的《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問題》一課。通過這個專題的學習,我認為要使“數學好玩”,離不開創(chuàng)設好的教學情境,離不開預設好的認知沖突。

李玲老師在這一課中用猜福娃的情境導入新課,既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巧妙地照應了本課的教學內容,輕松自然,直奔主題:在新授環(huán)節(jié)一中,她在全校同學都帶上福娃晶晶頭飾準備去參加表演的情境中提出并解決數學問題,體驗“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在新授環(huán)節(jié)二中,她創(chuàng)設了“36人乘車”的情境體驗余數“進一”的應用;在新授環(huán)節(jié)三中,她又創(chuàng)設了“36元買福娃”的情境,體驗余數“去尾”的應用。在這幾個環(huán)節(jié)中,李老師利用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巧妙地把生活中的現(xiàn)象和教學內容建立起聯(lián)系,溝通了知識與生活之間的關系,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那么,怎樣才能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呢?

一方面,好的教學情境要結合兒童的記憶特點,符合兒童的想象特點,適合兒童的注意特點,抓住兒童的興趣特點。另一方面,教學情境一定要源于生活,既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又要遵循數學自身的規(guī)律。我們要正確理解“生活數學”和“學校數學”,既要克服脫離生活實際的問題情境,又不能事事處處都用情境來裝載,要充分利用學生在生活中建立起來的知識和經驗并將其作為新的學習活動的良好基礎,但同時又要防止走到另一個極端上去,以“生活味”取代“數學味”。也就是說我們的情境教學既要“好玩”,又不能失了“數學味”,“好玩”是體驗、感受的過程,而不是簡單的游戲,應在“好玩”的同時讓學生感受數學本身的魅力、感受思維的魅力、感受問題引發(fā)的思考。

舉個反例,有位教師在教學《可能性》時的教學情境如下:

(大屏幕顯示:三個男同學在打籃球,其中一個正準備投籃)

師:同學們,大家看幾位哥哥在干什么?你能用一句話把畫面的情境說出來嗎?

生1:他們在打籃球。

生2:同學們玩得很開心。

生3:一個哥哥要投球了。

生4:三個哥哥在鍛煉身體。

生5:他們穿的衣服都不一樣……

此教學情境時間耗費的不少,可學生發(fā)現(xiàn)的都是與“可能性”無關的問題。這位教師沒有抓住數學的本質,這樣的教學情境是無效的。

“文似看山不喜平”,課堂教學也一樣。沒有一個數學老師不期待在自己的課堂上,學生能積極地思考,主動地建構知識。設計“認知沖突”是一種有效的策略,這就需要我們在備課環(huán)節(jié)中充分預設認知沖突,在上課環(huán)節(jié)中逐步落實認知沖突,在觀課、評議課環(huán)節(jié)中著眼于預設的認知沖突檢驗實施效果,在檢驗中反思、總結、完善、提升,從而形成一種有效反饋的途徑。

李玲老師利用教學情境承載充分預設的認知沖突,在上課環(huán)節(jié)中逐步落實認知沖突,用點子圖的數學化、現(xiàn)場模擬的生活化、學生辯論的互動化的策略來解決學生的認知沖突,在讓學生感到數學好玩的同時又學會了知識,讓每個孩子快樂地生活在集體中,在參與的過程中體會了、感受了,給孩子提供了積累活動經驗的機會,孩子們從中積累了解決問題的經驗、思維的經驗、跟同伴交流的經驗,學會了對話,學會了問問題。當他們犯錯誤的時候,李玲老師親切和藹的態(tài)度能讓每個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理解、被尊重,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學生的參與欲望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而學生的認知沖突是學生學習動機的源泉,也是學生積極參與思維學習的原因。所以,在教學中不斷設置認知沖突,在追問中誘發(fā)新的認知沖突,在教學生成中放大個別學生的認知沖突,充分暴露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欲望。

第6篇:數學遠程研修總結范文

一、政治思想

我始終認為作為一名教師應把“師德”放在一個極其重要的位置上,因為這是教師的立身之本?!皩W高為師,身正為范”,這個道理古今皆然。熱愛學校,熱愛學生,熱愛教育事業(yè)。在教學工作中,踏實工作,嚴謹治學,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是我一貫的作風。依法執(zhí)教,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是我的本分。同時也使自己陶冶情操,加強修養(yǎng),課余時間我閱讀了大量的書籍,不斷提高自己水平。今后我將繼續(xù)加強師德方面的修養(yǎng),力爭在這一方面有更大的提高。

二、教育教學

我任小學六年級(1)的班主任,負責六年級(1)(2)班數學和體育等科目的教學工作。六年級共有學生67人,在教育教學中,我認真鉆研新課程標準、積極開拓教學思路,把一些先進的教學理論、科學的管理方法及現(xiàn)代遠程教學手段運用于課堂教學中,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創(chuàng)新的能力。為了提高教學質量,為了帶好本屆畢業(yè)班,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親近、研究學生

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體貼和關心學生,和他們進行親密的思想交流,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對他的親近和愛。了解班風、學風,了解全班主要的優(yōu)缺點并分析其原因所在,研究學生的個性特征,了解個人的生活環(huán)境。使學困生能信任老師,對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

2、選擇、活用教法

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采取相應的措施。選擇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并在組織教學活動時靈活運用。

3、培養(yǎng)班級干部

班級小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要認真選拔小干部,同時要精心培養(yǎng)小干部。第一,幫助小干部樹立威信;第二,鼓勵小干部大膽工作,指點他們工作方法;第三,嚴格要求小干部在知識、能力上取得更大進步,在紀律上以身作則,力求從各方面給全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第四,培養(yǎng)干部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要能夠通過干部這個小集體建立正確、健全的輿論,帶動整個班集體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形成集體的組織性、紀律性和進取心。

4、建立互助小組

以互助小組(一一對應的優(yōu)生幫助差生形式)、小組幫助組員等等多種互助方式促使差生取得更大進步,共同實現(xiàn)個人、小組與集體奮斗的目標。

5、開展好班隊會

要注重每次活動的實效性,使每次活動都讓學生得到一次思想和靈魂的洗禮,留下深刻印象并指導自己以后的言行。其主題可以根據社會影響、學生思想動向以及偶發(fā)事件擬定。比如激勵學生好好學習的班會《古代勤奮學習的故事》等等。

三、成果價值

我的辛勤工作換來了一個和諧、遵紀的班集體。同學之間團結友愛,學習氣氛濃厚,“小雷鋒”層出不窮,無論在學習上還是在其他方面,我班在各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在教學工作上對學生的耐心輔導贏得了家長們的好評,在參加各級各類比賽中也取得很好的成績:喬雷鋒獲得區(qū)數學競賽三等獎,林倍偉等多名同學在街道寫字比賽中取的一、二、三等名次,徐麒惠在區(qū)乒乓球比賽中進入八強,楊星火在區(qū)電子手抄報比賽中或三等獎,林慧慧、王鑫鑫、徐麒惠等同學在校征文比賽《我的理想我的夢》獲一等獎……當然教書不僅僅是學生的獎勵,更重要的是學生的信任,能使學生今后的路走的更寬、更好那才是真正的成果。

四、素質提升

這學年我積極參加校本研修,(包括基地和學校研修),研修中,我做到認真聽、認真記、踴躍發(fā)言,把自己的看法和意見和大家一起交流討論,使在研修中收獲頗豐,幫助了我的教學工作,特別是學習年輕教師的那種豐富的教學知識與理念。同時我還大量的閱讀教育名著和教育理論,寫讀后感和體會與教學實踐相結合,使自己的素質盡可能的提高。在工作中,我深知學習的重要性,抓住一切機會認真學習,在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及教學管理水平。我還抓住學校安排外出聽課的機會,虛心學習,不恥下問,及時消化,吸取別人的精華,在自己的教學中為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提高。平時向書本學習。

五、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常抓不放,天天說、周周說、月月說,隨時發(fā)現(xiàn)問題,隨時說,同時利用周一晨會時間重點說,擺事實,講道理,讓每個學生的安全意識大大提高。還出了兩期關于安全衛(wèi)生知識的辦刊。

第7篇:數學遠程研修總結范文

山東省高中教師全員遠程培訓項目與全國同類培訓項目相比,實施得比較成功。本期,南京師范大學張義兵老師從“知識建構型視頻課程設計”的視角審視了該項目的成功之處,希望能夠“幫助我們反思視頻課程開發(fā)與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全國更多的實驗區(qū)進行遠程教師培訓提供經驗與教訓”。

交流郵箱:

從2008年到2011年,歷時4年的山東省高中教師全員遠程培訓項目,完成了全省近3萬名高中信息技術教師通識模塊及6個專業(yè)模塊的培訓工作。該項目的圓滿完成離不開教育行政部門有效的組織管理、各級專家的精心指導、所有教師的積極參與。正如專家組所設定的總的指導思想所言:“視頻傳播、作業(yè)深化、資料拓展、專家引領、多向研討”,學、研、思、用相結合,多方力量的集合使得該項目成為深受大多數學員歡迎的研修項目。

從不同的視角來分析該項目的成功之處,可以發(fā)現(xiàn)該項目成功運作的綜合影響因素??梢钥隙ǖ氖?,科學的課程設計是該項目成功的第一步。從視頻課程設計的視角來審視該項目,也是項目進行中、完成后所必須的工作。山東省高中信息技術教師視頻培訓課程的開發(fā),可以歸結為是一種“知識建構”型的培訓課程設計。一方面,整個課程設計是按照ADDIE,即需求分析―腳本設計―視頻開發(fā)―遠程研修―評估反饋幾個階段來設計運行的;另一方面,知識建構思想主要表現(xiàn)在視頻課程的形式建構、內容建構與思想建構三個層面上。

視頻課程的形式建構

視頻課程的主要形式當然是“視頻”了,只是視頻有多種形式。在比較“老舊”而“蹩腳”的視頻課程中,其形式多是“大頭像”的刻板單一形式。在本次山東視頻課程的形式上的變化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

其一是多重角色的參與。在多數模塊中都涉及了學校的領導、教師、學生,家庭里的父母、親朋,社會上的企業(yè)家、軟硬件工程師、銷售人員、管理人員……多重角色的參與極大地拓寬了視頻課程所涉及的領域,使得新課程所倡導的回歸生產生活的實際在培訓活動中就得以落實,正如參加培訓的教師所言,觀看過視頻后教師們的視野被打開了,原來信息技術課程是如此地貼近日常生產與生活,我們在教學中也應該學習這種視頻課程的形式。

其二是多種活動形式的設計。在每個模塊的拍攝中,多種角色的活動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在一些個性化問題的表現(xiàn)上多是以訪談個人來表明不同身份的人的不同看法,比如在《算法與程序設計》模塊的導入部分就訪談了課改專家李藝教授、特級教師陶老師、兩位學生、計算機專家等,從不同側面闡述了學習該模塊的意義與價值。在一些有“爭議”的問題上,特別設計了兩人對話或者是“鏗鏘三人行”的形式,在不斷的“針鋒相對”與“唇槍舌戰(zhàn)”中,新課程的一些焦點問題得以深化,學員們的思維得以升華。在一些教學難點、重點問題上,采取多人的“高端備課”,使大家的智慧匯聚成為一種“公共知識”,在視頻中多人的交互中,視頻外的學員們也被帶入這種情境中,視頻內外跨時空的交流得以形成。

視頻課程的內容建構

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視頻課程的內容是整個課程開發(fā)的核心要件。在開發(fā)過程中,開發(fā)團隊的所有成員,集編劇、導演與演員于一身,相互指導相互“救場”,在這種團隊協(xié)作中完成了紛繁復雜的六個模塊的拍攝任務,即便是多數地區(qū)都沒有開設的《人工智能初步》和《數據管理技術》模塊都在團隊的討論會、試驗課中逐步完成??傮w來說,視頻課程的內容建構表現(xiàn)為兩個方面。

其一是有效拍攝了預成性內容。這與預成性課程是一個內涵,從表面看,數易其稿的“腳本”是視頻課程內容的第一層載體,悉心拍攝、剪輯、加工的視頻是課程內容的第二層載體,而閱讀資料、案例分析等開放性資源則是多維度的第三層載體。在這三層內容的開發(fā)中,首先進行的是內容方面的宏觀規(guī)劃,根據每個模塊五講內容的實際情況,或是縱向安排內容,如《網絡技術應用》模塊循著因特網應用―網絡基礎知識―網站制作―網絡規(guī)劃的線索走;或者橫向安排,如《多媒體技術應用》模塊,則循著任務選擇與實施―工具多樣性與教學多方法―多媒體技術―繼續(xù)教學評價的線索走。繼而是視頻內容的具體化,每個知識點如何細化如何落實為“視頻”活動是整個階段的關鍵,最后才是走到教室、演播廳、校園、社區(qū)等多個“外景地”實現(xiàn)預成內容。

其二是發(fā)掘了鮮活的生成性內容。這與生成性課程是一個內涵,在拍攝過程中,課程開發(fā)團隊堅持給所有“演員”留下“創(chuàng)作”空間,不背臺詞,不過多限制“演員”的活動。因此,不僅僅是訪談的專家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圍繞主題整理表述自己的高論,而且對于參與課程的學生也是解放他們的思維,讓他們得以充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結果是這些“即時”生成的內容不僅沒有脫離視頻課程的主導思想,而且產生了許多連“腳本”中都沒有的新內容――這些內容被許多學員推崇。最能夠反映這一點的是每個模塊最后的“高端備課”,參與的人員多達十多人,在每次開拍前,我們并沒有過多演練,重拍的次數也并不多,但是專業(yè)的對話,很快就讓參與者冒出火花,在類似一種研討會的氛圍中,視頻課程生成了。以至于有好幾位參與者后來都寫出了在專業(yè)雜志上――這些思想來源于視頻課程的拍攝過程。

視頻課程的思想建構

內容與形式的統(tǒng)一所追求的并非內容與形式本身,而是內在的思想的表達。信息技術課程、信息技術教師培訓莫不如此。在視頻課程設計、開發(fā)、實施與評價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們的指向都是力圖引導新手走向正確的信息技術教育思想的軌道、幫助熟手廓清與課程改革不符的教學方式形成新課程思維、推進專家型教師與新課程接軌,進一步將自己的教學思想理論化與系統(tǒng)化。視頻課程的思想建構表現(xiàn)在下面兩點。

其一是體現(xiàn)新課程的設計理念。視頻課程開發(fā)的總的指導思想體現(xiàn)出如下幾個層次:第一是緊抓課改本質,體現(xiàn)學科特點,譬如通過比較新舊課程的差異理解新課程的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內涵。第二是總結實驗區(qū)經驗,滿足一線需求,譬如選擇幾個實驗區(qū)的大量案例以達到“現(xiàn)身說法”的效果。第三是貼近學員實際,適應基層需求,譬如設計一些基礎的知識技能方面的內容以滿足一些學員缺少人工智能基礎的問題。第四是發(fā)揮技術優(yōu)勢,注重研修實效,譬如運用博客圈、QQ群等進行研修活動。第五是反映課程實質,突出重點問題,譬如把必修模塊內容歸納為四種課型進行分析。第六是貼近山東地區(qū)實踐,力求解決實際問題,譬如邀請山東方面的教師、專家參與視頻拍攝等。

第8篇:數學遠程研修總結范文

校本研修是學校教學工作的重點,通過校本研修,要力求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促進教師的健康成長。親愛的讀者,小編為您準備了一些小學校本教研總結,請笑納!

小學校本教研總結1本學年以縣局提出的以抓實常態(tài)教學的過程管理為指導,我校的教學教研工作從四個方面手,通過一年的運作,經過充分反思,有以下成功之處和不足之處:

一、常規(guī)教學方面

一是抓實學生“一日常規(guī)”的落實。學校按學生年齡特點,分別制定各年級段學生的“李各莊小學學生一日常規(guī)”和“李各莊小學課堂常規(guī)”,使每一個學生明確要求,知道怎么做是對,怎么做是錯,從而,強化紀律這一學習的保障。

二是注重習慣培養(yǎng)。通過落實“李各莊小學課堂常規(guī)”,使學生明確上課習慣、遵守課堂紀律習慣,專心聽講的習慣、良好的書寫習慣、動腦鉆研的習慣、與人合作的習慣、有條理、快節(jié)奏的學習生活習慣等要求,實現(xiàn)行為定型。要求每個班級、每位教師都要從學習意識、學習習慣和學習品質入手,抓實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

三是強化教學的過程管理,提高教學質量。

一抓學生的練習。學生練習以“三階梯訓練”為主。第一階梯以鞏固練習為主;第二階梯以復習穿插相結合練習為主;第三階梯以綜合加查缺補漏練習為主。教師都要在每一章節(jié)、每個單元的教學知識砸實、練熟,使每一個單元的知識在學生的腦海中達到融會貫通。二抓實了教學中的單元監(jiān)測。每個學科都要建立單元監(jiān)測檔案,教師的單元教學要做到底碼清楚,哪些學生能順利過關,哪些學生能勉強過關,哪些學生不能過關,建立了后進生轉化檔案,有計劃、有目的、有方法、有措施、有時間安排的轉化后進生,使全體學生都能通過每一個單元知識的學習,讓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發(fā)展提高,做到不讓一個學生掉隊。三抓實了學生的課前預習。教師做到了每天都為學生布置了預習作業(yè),學生都要準備預習作業(yè)本,做到了提前了解教材,預設自己的疑點和難點問題,有準備的進入新知識的學習,提高了教學效率。四加大學生的閱讀量,增加學生知識的積累。各學科尤其是語文、英語學科都要求學生準備了閱讀積累本。由教師按教材相關知識內容為學生推薦課外閱讀的書籍和材料,學生通過自己的閱讀把自己發(fā)現(xiàn)的好詞、好句、好段落記錄或背誦下來,教師經常督促檢查,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五抓表彰,凡在學校、鄉(xiāng)、縣的質量檢測中成績好的學生,獎勵的比例在班級人數的10%,并獎勵超名次學生,打造學習氛圍,使學生明白努力學習是自己的責任,成績不好是自己的過錯。進一步培養(yǎng)了學生勇于爭先,敢做人先的精神。六是在學生中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班級和學校定期競賽、評比,讓學生充分的展示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為學習的高效率打基礎。

二、校本教研方面

1、建立了教師的電子業(yè)務檔案

網絡平臺是新浪的博客,以學校博客為基礎,對教師的博客進行鏈接,業(yè)務檔案的初步分為10部分:個人情況、三年規(guī)劃、計劃總結、班級管理、教學反思、教育敘事、學科教案、名師研究、養(yǎng)成教育、學生評價。

四名年老教師和四名家里有寬帶網的年輕教師結對子,協(xié)作完成。雖然內容不是很充實,但基本框架已經形成。

2、業(yè)務學習:上學期繼續(xù)沿用20__年的做法(每人一個學習小本),規(guī)定好日期,教師能夠堅持經常,學校每月定期檢查讓教師帶著任務(新課改)去學習,從學習中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下學期為了加強過程性管理,讓業(yè)務學習更有針對性,采取了兩個月為一個周期,由學校指定教師的學習內容,月末上交評比。

3、校本培訓:選擇有些價值的通俗易懂,容易引起教師興趣的內容,搞好培訓,下以觀看光盤的形式搞此項內容。

。

4、課例研究通過尋找對教師有啟發(fā)意義的好課,尤其是每周的空中課堂,通過錄像機錄下來,教師反復研究,聽評,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在實踐中學習,在反思中得到了提高。

5、課題研究,解決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常見問題的研究,讓教師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本學年課題是《如何開展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從中自選小課題進行研究。目前內容過半。

5、名師研究,教師自己確立一位名師,學校為其通過各種途徑提供相關資料,教師自主研究。

6月份,教師們通過觀看和收聽魏書生的報告,深受啟發(fā)。

本年度我校的校本教研主題是關注學生,通過以上幾方面的開展,總結出了從設計問題、小組合作學習、師生、生生相互評價、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等四方面關注學生,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三、主題活動方面

語文誦讀:每兩周搞一次誦讀的交流,利用雙周的周五最后一節(jié)課搞,分為低年級、中年級和高年級,并且作為一種制度堅持下去,要求讓學生輪流做主持人,可自由分組或分角色讀20__年學校教學教研工作總結20__年 學校教學教研工作總結??梢允翘魬?zhàn)的形式。也可以是課本劇表演的形式等,本學期達到了每月一次。

數學口算(估算):本著從基礎入手,扎實開展數學教學工作的原則,通過開展低年級數學口算比賽,促進學生口算能力的全面提高,為學生后續(xù)進行數學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為了更好的促進學生的數學,增強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選拔優(yōu)秀的數學好苗子。

英語活動:繼續(xù)開展豐富多彩英語主題活動,在原來的基礎上拓展內容,英語書法比賽、英語習作比賽、辦英語小報(英語辦報展覽)、表演英語短劇、自制英語卡片比賽、主題對話等形式。數學活動:平時訓練,老師將口算題目制成口算卡片,利用數學課開始前2—3分鐘進行口算和估算訓練。競賽活動,學校根據年級不同,安排不同的內容的比賽。英語活動開展了兩次。

養(yǎng)成教育:以培養(yǎng)學生的六個好習慣為主,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預習的習慣);四年級(讀書的習慣);五年級(背誦的習慣);六年級(自己支配學習時間的習慣),要求各年級在本學期與主題活動相結合進行,班主任設計出活動方案,經過實踐,然后逐步推開。

明顯的問題和解決辦法:

多年來,由于以單一的教學成績作為評價教師和學生的影響(現(xiàn)在仍是),教師對主題活動的開展始終處于被動的局面,學校不抓不催,就不會主動去做,期中、期末的統(tǒng)考讓教師認為,主題活動的開展會耽誤時間,還認識不到活動對學生發(fā)展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學期需要認真斟酌,把主題活動搞得有聲有色。

四、開發(fā)課程資源方面

地方課程:能夠按照教材上課,由于教材《可愛的樂亭》內容不多,本學期又增加了《輝煌六十年》或《學生安全教育》方面的內容,任課教師對教材上面較為難懂的內容做簡單解釋,主要以學生讀為主,然后讓學生進行了交流感受。

綜合實踐活動課有骨干教師擔任,由于是創(chuàng)新性的課程,采取了邊學習、邊上課、邊探索的方法,重視團體合作開發(fā)。《我是菜農》、《我與小樹共成長》、《參觀蔬菜大棚》等活動,緊密結合農村小學的實際開展。尤其是《我是菜農》這個主題,教師指導到位,學生在校園內親身實踐,比種菜、比管理、比收益,學生興趣濃厚,個別老師已經買到了學生種的菜了,有的小組還把菜拿到村里的小市場上去賣,這個活動鍛煉了學生的各個方面的能力,有的非任課教師也不由自主的加入進來,參與到本課程的開發(fā)建設,很有成效,是一門朝陽課程。

校本課程:在去年編制了校本課程《可愛的樂亭》的基礎上,今年編制《學會生活------家用電器》教材,以后逐步編制《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勞動工具》、《家庭的其它用品》等方面的內容,教材力求做到圖文并茂,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通過學習讓學生在家庭生活中成為“小明白人兒”“小能人兒”,這門課程采取集體編寫,有一半教師要分工合作共同編寫,現(xiàn)在家用電器中的《電視機》、《電飯鍋》、《洗衣機》等內容,已經截稿,通過這一形式,提高了教師的團體合作意識。下學期一位年老教師開發(fā)出了《三字經》存在問題:開發(fā)課程資源是一個長期的任務,需要全體教師通力合作,才能逐步完善,任務是艱巨的,但樂趣是無窮的。

小學校本教研總結2為了使校本研修工作真正能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促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曙光學校堅持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師的整體素質為核心,著眼于教師適應現(xiàn)代教育的綜合素質的提高,把校本研修真正落到實處,促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

一、領導重視,強化校本研修管理

領導非常重視校本研修工作,成立了李海英校長任組長的校本研修領導小組,加強對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導。20年4月根據地區(qū)教師進修學院的文件精神,制定了《曙光學校教師專業(yè)能力訓練與培養(yǎng)校本研修活動實施方案》,把校本研修作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手段。通過開展校本研修,大力提高教師專業(yè)化水平,加強了對校本研修過程的管理。

二、加強理論學習,推動校本教研進程

為了調動教師參與教學研究的積極性,促進校本研修深入持久地開展,學校購置了大量的有關教育教學理論書籍,組織全體教師積極參與讀書活動。通過讀書活動,使教師們對先進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教育教學以及管理的手段不斷豐富,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進步。以改變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開拓教師視野,提高教學水平,促進教師不斷進取,轉變教育觀念,改變教學行為,提高自身理論水平,從而推動以校為本研修活動。創(chuàng)為課程研究小組由全體拓展課老師組成,致力于完善學校課程結構,探索開發(fā)新課程,注重在學習交流和課程實踐中不斷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新中達到有為。

三、采取多種研修模式,全面提升教師素質

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在于教師,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認識程度直接影響課改實驗的成效,繼續(xù)把學習、實踐、驗證新課程理念,作為校本研修的重點任務來抓。重點學習《各學科課程標準》,加強通識研修,主要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確研修目的:掌握新理念、實踐新理念、優(yōu)化教育過程,為全面課改打實基礎。二是確保研修時間:用足、用好業(yè)務學習時間。三是形成研修系列:重點圍繞說課、上課、評課開展教研組活動,通過校內各科優(yōu)質課、公開課、示范課和觀摩課研修,在一個個案例中實踐、體驗新的課程理念。四是加強合作交流:派教師外出學習、觀摩,及時向全校教師傳達先進思想、理念,相互學習,共同提高。通過校本研修,引導教師通過參與廣泛的各種層次的校本教研,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和研究能力,讓教師成為研究者。教師的科研意識明顯增強,科研能力不斷提高,通過教育科研改變教師的思維方式與行為方式,幫助教師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學思想。

校本研修是為了改進學校的教育教學,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從學校的實際出發(fā),依托學校自身的資源優(yōu)勢、特色進行的教育教學研究。為了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益,同時為了提高教師的專業(yè)技術水平和能力,我校采取了集中研修與教師自主學習相結合方式進行了校本研修活動。教研組活動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基礎。學校充分利用教研組貼近教學實際的優(yōu)勢,立足課堂,發(fā)揮組內老師的能動性,促進新教材實施,促進學生發(fā)展,促進教學質量提高。通過開課、聽課、評課,促進教師基本功的訓練和學習,掌握扎實而富有特色的教育教學基本功,優(yōu)化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效果。開展專題教研活動。發(fā)展學科優(yōu)勢,培育學科特色,加強教研組教育教學研究。教研組定期活動與分散活動相結合,以教研組教研公開課,進行教學反思、案例分析。做到課前反思新課改的理念如何滲透、三維目標如何落實、運用怎樣的教學策略等等;課中根據教學實際,反思如何調整教學策略;課后反思自己的這節(jié)課達到了什么目標,用了什么教學策略,有哪些成功之處等,幫助教師尋找課堂教學的優(yōu)點與創(chuàng)新之處,尋找問題與不足,捕捉隱藏在教學行為背后的教育觀念,從而找到改進的切入口。使教學反思過程成為教學研究過程。案例分析有助于教師了解自身的缺失,從而有針對性地加強缺失方面的學習與鍛煉,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教師定期撰寫教學反思和教學隨筆。

我校在“科研興校、科研興教”戰(zhàn)略思想的指導下,堅持引領廣大教師走科研之路,開展多層次教育教學研究,人人學理論,人人掌握科研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我校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創(chuàng)新能力,使教師在科研——實踐——應用的良性循環(huán)中提高了理論素養(yǎng)和科研能力。專題講座,聽課評課,課堂實踐等,基本確立了“確定課題——理論學習——集體備課——課堂實踐——評課研討——(再)課堂實踐——評課研討——課堂反思——學期總結”的校本研修模式。加強教師之間的溝通、與外界的合作與交流,能發(fā)揮自身專業(yè)特長,真正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

以課題為引領的校本研修

組織教師圍繞課題找到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提升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讓教師由被研究者變成教研的主體,探索一條新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道路,努力建設一支有較強科研能力、教育教學水平的教師隊伍。以課題依托開展系列式主題教研活動,學校充分利用骨干教師資源,由各學科組長具體引領承擔本學科的日常研究,將研究重心下移到了教研組,使教研和科研得到有機的整合。通過本校骨干教師與其他教師“多元聯(lián)動”的校本研修來提升每一位教師專業(yè)能力。各學科組根據本學科的特點確立研究主題,充分發(fā)揮骨干教師的引領作用,骨干教師已對這方面有一定實踐研究的基礎與積累了一定的經驗與做法的主題,因為引領的力量與能力直接影響課題研究的質量,在此基礎上開展“十一·五”課題成果推廣活動。

整體推進校本研修工作,促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

進一步注重教師的學習與反思,完善每一位教師的“教師專業(yè)成長檔案”,落實教師個人專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提供給每個教師自主發(fā)展的空間和機會,把校本研修工作做得更精、更好。校本研修是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礎,按照我校的實際情況,采取了集中研修與教師自主學習相結合方式對全體教師進行全面培訓。我們以教研組為單位,每周活動一次,把備課、聽課、上課、評課、反饋、總結落到實處,不走過場,把每一次“公開課”當作提高業(yè)務水平的一個機會,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對教學案例的實效性,以及教學中的一些困惑、教學理念的理解以及各疑難題的解決辦法、課堂教學改革內容進行研討、交流,互說、互聽、互幫,從而使教師樹立積極參加教研的意識,真正發(fā)揮教科研的作用。

為了讓校本研修工作順利開展,為了讓教師真正有收獲、有成效,學校就專門成立了校本研修領導小組,由校長親自抓,業(yè)務副校長具體負責校本研修具體落實。有計劃、有實施過程記錄。讓教師通過教育教學理論學習,提高理論素養(yǎng)、更新觀念,在科學性的教育理念指導下,提高教育能力和研究能力。用教育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為我校持續(xù)有效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校本教研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由于我校校本研修機制的完善落實,校本研修活動的扎實開展,校本研修形式的豐富靈活,使我校逐步形成大家共研修的學習局面,教師綜合素質有了顯著的提高,促進了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同時帶動了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和學生整體素質的發(fā)展。大大促進了學校各方面的工作,學校整體工作也提高了一個新的水平。

小學校本教研總結3本學期我校按照上級部門安排,確立了以教師發(fā)展為本,以提升教師整體教科研水平,為學生發(fā)展提供更優(yōu)質的服務為遵旨,以理論學習、高效課堂觀課議課、小課題研究為抓手,大幅度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標,朝著“有特色、有品位、有創(chuàng)新、有活力”的方向不斷邁進,立足學校,服務學校開展校本研修工作,取得顯著的成效。

一、主要完成的工作:

1、開展教育大講堂及理論學習,凝練高尚師德,提高了理論水平。

2、全面深化高效課堂,優(yōu)化細化各大環(huán)節(jié),初步形成了校本特色。

3、開展以課例為載體的校本教研,推行每周公開課和觀課議課活動。

4、申報區(qū)級課題兩個,開展人人參與的校級小課題研究,并規(guī)范課題確立、申報、研究、結題過程。

5、繼續(xù)加強了現(xiàn)代信息技術應用研究活動,推廣電子白板的教學應用。

6、加強了教師培訓工作,提高培訓的實效。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開展教育大講堂及理論學習,凝練高尚師德,提高理論水平。

本學期,我校加強了中青年教師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和培訓,開展理論學習與實踐反思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組織教師開展了新改版教材及中考動向培訓與交流,再次學習《寶雞市陳倉區(qū)高效課堂教學組織實施辦法》、《中小學小本研修管理辦法》、《陳倉區(qū)中小學教學常規(guī)》,并對《教師行動手冊》的使用及管理進行一次專門培訓。結合每周常態(tài)化的公開課活動,每周堅持開展理論學習,材料主要以《陜西教育》、《教師報》、《陳倉教研》為主。并開展了名校教研教訓經驗學習交流。通過長期系統(tǒng)的學習,大多中青年教師的理論水平明顯提高,理論指導實踐作用也在日常教育教學顯現(xiàn)出來。并計劃開展四教育大講堂活動,主要以教學能手、新秀、上學期評選的標兵及先進為主講人,以高效課堂理論、課堂反思及操作策略、學生教育與管理為主題開展專題講座。凝練高尚師德,提高理論水平。

(二)、全面深化高效課教改實驗,提升教師教學藝術水平,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本學期我校高效課堂全轉入全面深化階段,我們借此機遇,大力推動我校課改工作。

在上學期導學案應用的基礎上,利用兩周時間在教研組中全面展開了研討,研究符合我校的基本框架,進一步進行精練,使導學更具有可操作性,更靈活、更加科學、更加是我校實際。每學科分年級確定了一名導學案負責教師,把全學期導學案開發(fā)任務分解給所有同學科教師,發(fā)揮集體備課的優(yōu)勢,確保所需導學案編寫及時、有效。并且導學案在使用前須經過教研組長檢查認可,教導處進行審查。增加了導學案印制人員,確保時效性。現(xiàn)各主要學科都基本開發(fā)出了一整套較符合我校實際的導學案。

為了掀起高效課堂研究,學期初開展了一次高效課堂基本功賽教活動;期中考試后開展了一輪高效課堂評教賽講活動;學期末開展了一輪高效課堂電子白板應用評教賽講活動。通過賽教活動推動教改,為高效課堂注入了活力,提升了教師教學水平,鞏固了校本研修成果。

鼓勵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傳統(tǒng)手段與現(xiàn)代化手段并用,豐富教學內容與形式,鼓勵多媒體教學手段和學科教學整合,有效整合,提高課堂教學趣味性、多樣性和教學效率。

高效課堂實驗的核心要義就是先學后導,因此學生課前預習至關重要。預習有沒有落實,預習的好不好都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率。出了學校調整學生每天預習時間外,還對學生預習方法進行指導。每天下發(fā)各科《預習情況記錄表》,強制落實預習活動。

(三)、開展以課例為載體的校本教研,推行每周公開課和觀課議課活動。

我們相信,教學能手絕對是練出來的,同時也為了避免教研活動內容空洞,活動不能很好地延續(xù)而導致青教培養(yǎng)效率不高的弊病。本學期我們繼續(xù)開展了以課例為載體的校本教研,推行每周公開課和觀課議課活動。教導處將所有科任教師劃分為文理兩大組,各組在每周星期四下午第二節(jié)課、第三節(jié)課安排兩節(jié)示范展示課,并組織本組教師聽課,第四節(jié)教研活動時間組織本組全體教師評課。教研組長課前負責審查講課教師的教案、說課稿及教學反思,以便評課。評課時重點指出不足,提出改進措施及建議。要求采用高效課堂模式上課,并在上課、評課中要體現(xiàn)本組教研專題。每位教師全學期

聽課都在20節(jié)以上。在長期的聽評活動中獲得進步,促進了廣大教師課堂教學藝術的提高,形成了濃厚的教學研究氛圍。

(四)、強化小課題研究,提升教師研修能力。

本學期我校有成功申報兩個區(qū)級小課題,現(xiàn)已全部立項。我校將在已有研究經驗的基礎上,細化分工,展開扎實的研究工作。同時,每位教師結合自己所帶學科或崗位確立本人校級研究小課題,全員參與,人人研究。涉及教育教學、班級管理、安全、后勤各個方面。并規(guī)范了選題、申報、立項、研究等全過程。通過課題研究,培養(yǎng)教師發(fā)現(xiàn)教學問題、分析問題和嘗試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服務育人水平。

(五)、適應時代要求,開展現(xiàn)代教育技術教學應用研究。

為了鼓勵中青年教師掌握先進教育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們延續(xù)上學期的電子白板應用培訓,本學期我們開展了先后四次專題培訓,并在45歲以下教師中開展了電子白板教學應用大賽,點燃中青年教師使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熱情。通過教研組組內賽教、校級大賽,評選出我校電子白板教學應用能手。并推薦趙寶國、吳瑞亮兩位老師參加了區(qū)級比賽。借助“人人通”平臺,評選了我校優(yōu)秀現(xiàn)代教育技術教學應用成果。張偉、李梅梅兩位老師的教學實錄被評為優(yōu)質課。

(六)、加強教師培訓工作,建立激勵機制,提高培訓的實效。

(1)繼續(xù)開展了“以老帶新互幫互助”活動。每位青年教師都必須與一位教學經驗豐富的中、老教師結為互幫互助小組,虛心向他們學習,刻苦鉆研教材教法和學生教育方法,努力提高業(yè)務水平。

(2)建立激勵機制:建立了教師成長當檔案,記錄收存教師成長點滴。對表現(xiàn)突出的在職評、績效考核中給予加分照顧。學校修訂《提質振興獎勵方案》的內容,對在高效課堂、小課題研究、、電子白板教學方面做得突出的教師進行單項獎勵。

(3)加大教師培訓支持和投入。

通過多方爭取安排8名教師參加網上遠程培訓,3名教師到西安、寶雞教育學院參加面授培訓。并爭取機會選派出25名教師參加“送教下鄉(xiāng)”面授培訓。學校多方爭取,為參訓教師報銷全部培訓費用。

三、從在的問題今及后工作設想

校本培訓及高效課堂缺乏專業(yè)引領,一直在低位運行,整體水平不高,

較難有大的突破。師資有限,基本同學科為兩名任課教師,工作繁雜,導學案開發(fā)有時力不從心。出現(xiàn)導學案斷檔或質量不高的現(xiàn)象。

我們今后將繼續(xù)加大教師培訓力度。一方面開展校本培訓,讓相對課改水平較高的教師從高效課堂的不同方面進行專題講座是培訓。另一方面,邀請名校名師來我校經進行較長周期的跟蹤指導培訓。每位教師增去一年去名校參加影子培訓。在導學案開發(fā)方面,在研討學科模式,進一步優(yōu)化。建立學科資源庫,把一個可開發(fā)的導學案分享出來,在后教學中改進。避免重復開發(fā),節(jié)約工作成本,提高效率。

小學校本教研總結4在剛剛過去的一年里,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在上級各部門領導的引領下,結合本校實際情況,以課堂教學質量為重點,深入開展教學研究,加強集體研討,充分利用教研活動的時間,全面提升了教師的基本素養(yǎng)和業(yè)務綜合能力,對于我校教育教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對于廣大教師的健康成長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下面作簡單的總結。

一、轉變思想,更新觀念

我校所有領導和教師積極投身于課改理論的學習當中,領導身先士卒,做好表率。他們既是新課程實驗改革的身體力行者又是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責任人,因此,在課改實驗中,他們切實做到了三個“自覺”:自覺參加上級組織的各種學習培訓,自覺參加校內每次課改學習,自覺學習教育報刊,廣泛吸收課改信息。為了激發(fā)廣大教師參與校本研修的積極性,我校首先組織全體教師學習了07—2019年新一輪校本研修的工作方案。通過座談,討論,使全體教師明確現(xiàn)代教育的本質,明確課改對于教師提出了什么樣的素質要求。廣大教師通過深入學習,從而明確了作為一名教師必須不斷的提高自己,充實自己,具有豐富的知識含量,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否則就要被時代所淘汰,增強了教師的自身學習的緊迫性,危機感和責任感,樹立了“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思想,不斷進行教學觀念的更新,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有了根本性的改變。

二、形式多樣,講求實效

校本研修是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礎,按照我校的實際情況,本學期,我校采取了集中研修與教師自主學習相結合方式對全體教師進行全面培訓(

在研修方式上,形式多樣。首先是行之有效的教研組活動,我校通過各教研組的活動,讓每位教師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提出自己的疑問,然后由各位教師對提出的問題進行匯總,定出每次教研活動的內容,由教研組長負責,圍繞每次活動主題開展活動。為了使研修更加生動,我們采取多樣化的形式:如專題培訓、主題研討、教研活動、集體備課、教學觀摩、教學會診等多種形式,務求取得實效。

三、繼續(xù)努力,力求完美

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雖然己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有許多工作有待加強和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更加努力工作,為建設一支合格穩(wěn)定、業(yè)務精良的教師隊伍而不懈努力。

(一)繼續(xù)強化教師素質意識,使校本研修工作更加科學化、制度化、規(guī)范化。

(二)加強青年教師培養(yǎng),造就一大批名師、青年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

(三)深化教育科研工作,形成兄弟學校那種良好的科研氛圍,并爭取把我校的教師教育博客辦成在當地有影響的博客群體。

總之,校本研修是我校教學工作的重點,通過校本研修,要力求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促進教師的健康成長,切實提高教師的教。

小學校本教研總結5在教育局有關文件精神指引下,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指導下,青少年活動中心開展了創(chuàng)建學習型校園和形式多樣的教師校本研修活動。通過活動的開展,中心無論是在創(chuàng)建學習型校園,還是在教師校本研修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發(fā)展和改觀。

一、領導重視,保障到位

1.組織保障。

建立健全的組織機構,是保證校本培訓各項工作的有效落實。中心成立了以主任為組長,副主任、工會主席為校本培訓副組長,三個部長為成員的領導小組。青少年活動中心根據校本教研的實際特點,建立了“主任決策調控-副主任具體負責-部長相關領導組織落實-教師群體開展實施”的校本工作運行機制。領導小組分工負責,落實責任,制定計劃,定期召開校本教研會議,研究校本培訓工作,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教師的培訓活動,并做好檢查、考核工作,把校本培訓的任務落到實處。使我校的校本培訓走向了制度化、科學化、可持續(xù)化。

2.時間保障。

我們每周一、四為校本培訓固定時間,一方面組織教師學習國家的政策法規(guī)等文件,不斷加強教師自身的職業(yè)道德建設;一方面,參加中國校外教育網組織的“校外視頻會議”,與全國優(yōu)秀的校外場所互相交流、探討校外發(fā)展。

3.專項經費予以保障。

保證經費投入是校本培訓得以順利實施的關鍵。為確保教師培訓工作的順利實施,我們有針對性地為教師購買了相關的校外培訓書籍100多本、報紙、雜志20多種,還有一些音像資料;中心向上爭取了教學設備采購資金30萬,對校外場所需進行再完善、再提高;對師資力量進行再培訓、再加強;對培訓項目、綜合實踐活動進行再開發(fā)、再創(chuàng)新;爭取了“校外場所能力提升項目”資金80萬,翻新樓蓋、改造室內衛(wèi)生間、裝修功能教室、更新走廊文化建設等。今年,教師外出培訓、交流費用5000多元,為校本培訓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健全制度,落實培訓

學校注重校本培訓過程的管理,各種教師培訓檔案資料齊備完善,分類存放規(guī)范。制訂了《校本研修長遠規(guī)劃》、《青少年活動中心研修工作計劃》、《名優(yōu)教師培訓方案》等一系列制度。并將培訓計劃納入學期工作計劃,制訂的每年度校本研修管理實施方案,作為教師評優(yōu)、評先、年度考核、職務聘任、晉升的必備條件。

活動中心的校本培訓堅持“以人為本”,突出針對性和靈活性的特點,滿足教師專業(yè)化和個性化發(fā)展。主要在下面幾個方面進行了教師的校本培訓:

1.抓好師德教育培訓。

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是為師者的準則。教師教學不僅是傳授學生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塑造人的靈魂,無論是哪一面,都要求教師具有淵博的知識,高尚的師德,此外還要有豐富的、適當的、有效地育人方法和技巧。因此,活動中心一方面,組織教師學習相關法律法規(guī),進一步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yǎng),做到懂法守法;一方面,以活動為載體,對教師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職業(yè)道德教育,提高了教師的思想素質。

2.青年教師的培訓

青年教師培訓關系著中心的現(xiàn)在和未來。為此,在校本培訓中,我們注重對青年教師崗位培訓,一方面,派年輕教師參加全國校外專業(yè)培訓,提高專業(yè)技能,更好地適應校外專業(yè)發(fā)展;一方面,在工作中鍛煉、培訓活動的策劃組織能力,使校外年輕教師和能適應各種活動的策劃、組織、開展。

3.骨干培訓。

制定名優(yōu)教師培訓方案,確定了培訓目標、內容、措施,形成了優(yōu)秀人才脫穎而出的環(huán)境和機制。在全員培訓的過程中,對中層以上干部以及后背干部、骨干教師通過教師進修學校相關部門的進一步培訓,提高他們的政治業(yè)務素質,充分發(fā)揮他們在校本培訓中的骨干和示范作用。

三、堅持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

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是校本培訓全方位開展的平臺。

“校本培訓”工作中,提倡發(fā)揚個人學習反思,同伴交流討論,專家點撥引領的原則,從實際出發(fā),針對校外教師隊伍的結構特點,探索總結出一些靈活多樣又極富實效的培訓方式和途徑:

1.以課題研究帶動培訓。

科研興校是中心主要的辦學思路之一。我們歷來十分重視對校外活動的研究,以此帶動教師培訓。每位教師研究校外活動,如《少兒才藝大賽方案》、《科技節(jié)活動方案》、《九九重陽情活動方案》、《民間工藝進校園活動方案》等,達到活動的豐富、活動質量的提高,促進教師成長的目的。

2.外出學習培訓。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充分學習、借鑒他人的辦學經驗,學習兄弟校外場所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促進蘿北縣校外教師隊伍素質的全面提高是我們堅持多年的做法。中心有體育、心理教育、信息技術等學科教師代表3人參加全國校外專業(yè)培訓;中心組織教師到省內各家活動中心參觀學習。為了放大考察學習的效能,建立了外出學習報告制度。將先進的辦學理念、思路、經驗、最新信息由個體、部分輻射到全體,實現(xiàn)學習效益的最大化。

3.個人研修加集體研修培訓。

個人研修是校本培訓主要形式之一,中心鼓勵教師自我研修。首先為每個教師配備了校外教育教學書籍,如《與研究同行》、《實踐·探索·反思》;《好玩的科技創(chuàng)新實驗》、《一起走

進七彩世界》、《創(chuàng)意電腦美術》《主次與語言表演》等,還提倡教師通過網絡,閱覽電子圖書,邊讀邊記,邊讀邊悟,通過自主學習來升華教育感情,提高理論水平。其次為了解決當前教師視野不夠開闊,理念不夠先進的局限性,中心采用“請進來,走出去”集體研修的方式,幫助教師提高水平。今年,中心相繼邀請了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趙清福教授來蘿北青少年活動中心指導校外領域中的課題研究;相繼又聆聽了趙清福教授的專題講座,使全體教師明確教育教學改革發(fā)展趨勢,了解當前校外教育科研新動向,更新觀念,逐步養(yǎng)成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習慣;通過兄弟活動中心的交流活動,共同研究校外教育的發(fā)展,交流成功的工作經驗,進一步暢談今后校外的健康發(fā)展之路。

4.教育資源培訓

積極開展“向最美麗教師張莉莉學習”的活動、觀看《師德啟示錄》,每位老師寫學習感悟,優(yōu)秀的張貼在學校的廊報上,供全體學員、教師、家長瀏覽、閱讀。此項活動的開展,極大地調動了教師的熱情。積極瀏覽全國校外網站,學習外地校外場所的辦學經驗,學習校外名師、專家的工作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讓名師的言行來影響自己,提升自己的教育素養(yǎng)。

5.加強基本功訓練

一方面采用三種基本方法訓練教師基本功。

(1)中心將公益性普及項目作為常規(guī)訓練,主要采取自學自練的形式反復練習,在具體培訓中進一步研究、提高?,F(xiàn)在,校外每位教師都能承擔一個專業(yè)的普及班培訓或“三下鄉(xiāng)”活動中的對鄉(xiāng)鎮(zhèn)學生的校外興趣培訓。

(2)活動的策劃、組織、管理。

校外工作要以活動為載體,讓未成年人得到身心健康發(fā)展。活動中心注重了教師對活動的策劃、組織、管理能力的培訓?;顒又行拿磕杲M織十多項目大型,在活動中,教師們得到了很大的訓練。目前為止,教師們不僅能根據校外實際、策劃出有意義的活動,還能組織活動,在活動中各崗位都能管理到位,使我們成立五年來組織的各項大型活動非常圓滿。

(3)撰寫活動案例分析。

活動中心不僅重視活動的策劃、組織、管理訓練,而且注重對活動案例的研究。

我們通過活動的開展錘煉教師基本功,又通過活動后的反思進一步提升教師們分析、總結能力,教師的校外基本功和研究能力有較大的提高,實現(xiàn)校本培訓與自我主動培訓相結合。中心積極組織教師開展多層次的活動,中心為教師搭臺,組織多種活動,讓教師充分展示自己,從而獲得價值感,以更高的熱情,更多的精力投入培訓。通過一系列的培訓活動,校外教師有了很大的收獲,(

四、培訓成果

一年來,中心教師參加課堂教學活動中,出示縣級優(yōu)質課5節(jié),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課2節(jié);涌現(xiàn)出各類優(yōu)秀:縣優(yōu)秀教師1人,縣先進教育工作者2人,縣讀書先進個人2人,縣校本研修先進個人2人,市優(yōu)秀教師1人,市優(yōu)秀教師1人,市先進教育工作者1人,省德育工作先進個人1人,5人在全縣中小學生首屆藝術節(jié)活動中被評為優(yōu)秀指導教師;3人次被評為國家、省、市各類活動優(yōu)秀指導教師。

活動中心藝體部榮獲了蘿北縣“校本研修工作先進教研組”,教育系統(tǒng)行風評議先進集體,教育系統(tǒng)特殊貢獻單位、“婦女與計劃生育工作新進單位”、“先進職工之家”、“創(chuàng)先爭優(yōu)先進集體”,全國“縣(區(qū))級示范性青少年活動中心”等榮譽稱號。上級領導多次蒞臨校外檢查指導,對蘿北校外的管理和組織的活動、培訓,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當然,本次研修活動除取得一定的成績,也還存在一些不足。

1、觀念有待轉變,思想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

有些教師不認真或不按時完成研訓任務及作業(yè),有的即使完成了,也是被逼無奈。

2、博客研修尚待努力。

“博客研修”是研訓一個重要內容,也是提高教師專業(yè)素質的一條有利途徑。但是,我們發(fā)現(xiàn)個別老師把“博客研修”當作一種負擔。

3、師資力量薄弱。

目前,校外在職教師隊伍中,缺乏專業(yè)型教師,缺乏專業(yè)化培訓。

第9篇:數學遠程研修總結范文

一、虛心學習,提升自己

這次培訓,對我來說,最大的感觸是及時。及時于自己思想覺悟的感悟,及時于自己教學理念的充足和提升。在培訓中我充分理解了教師的敬業(yè)精神的內涵,它不僅表現(xiàn)在對教學工作的職守,以兢兢業(yè)業(yè),任勞任怨的態(tài)度對待教學工作,以尊重、信任的態(tài)度關懷學生,而且更重要的表現(xiàn)在對教育事業(yè)的孜孜追求和不斷完善上。要求我們在奉獻自己的同時,更要不斷地汲取,不斷地超越自我,要有勇于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造,鍥而不舍的追求的精神,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規(guī)律,科學施教,開闊自己的教育視野。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逐步完善自我,以便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我們原來講要給學生一滴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F(xiàn)在,這桶水遠遠不夠,我們要讓這桶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边h程研修為我們搭建了廣闊的交流平臺。以前專家傳經送寶,或教師學習交流要“走出去,請進來”,頗費一番周折,也難于滿足到各地學習的強烈需求。如今卻是“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圖”!網上研修,一下子縮短了地域之間的距離,改變了時空之間的連線,我可以十分便捷地在網上學習、交流,和眾多的學友雖不“面對面”卻已“心連心”,真可謂為是,妙不可言,樂在其中!在工作中,使我能夠再遇到與講座中類似的、或其它棘手的問題時,學會理性的思考和冷靜地處理方式。

二、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通過培訓學習,我深刻認識到當代教師,第一,要具有豐富系統(tǒng)的數學理論知識。第二,要樹立“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的基本數學理念。第三,要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學生學習促進者。教師由教學中主角轉向平等的首席,由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者轉向現(xiàn)代的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彼此形成真正的“學習共同體”。第四,要做課程改革中的積極合作者。新課程要求教師與學生合作,教師與教師間合作,教師與家長合作,教師與其他社會成員合作。第五,要做學習型的教師,在當今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新鮮事物層出無窮,要求教師要不斷學習,永不停息。第六,要積極參加教學研究成為“科研型”教師,教師即“研究者”是時代對教師的要求,特別是校本課程開發(fā)的主體必是教師,教師成為研究者是教師成長的必要。

因此,首先教師要堅持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科知識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形勢下,我會繼續(xù)努力學習,認真領會《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各學科《新課程標準》的精神,積極參加各級的學科培訓,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以時俱進,全面提高自身素養(yǎng)。二是要積極參加校本課程研究,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第一,教學中進行自我反思。第二開放自己,加強教師之間協(xié)調與合作,共同分享經驗,互相學習,共同發(fā)展。第三,把教學科研成果提升到理論的高度。三是在教學實踐中培養(yǎng)高尚的師德素養(yǎng)?!坝靡活w博愛的心去關愛每一位學生,用對國家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去對待我們的教育事業(yè).”這是師德的靈魂,也是我的奮斗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