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wù)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登岳陽樓范文

登岳陽樓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登岳陽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登岳陽樓范文

[關(guān)鍵詞]岳陽樓;大與??;精神世界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7)10002901

大歷三年(768年),杜甫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陽樓。三十多年前詩人曾經(jīng)登臨同樣著名的泰山,寫下“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那是一個光芒四射的年齡,詩人激情滿懷?!爸戮龍蛩瓷?,再使風俗淳”(杜甫《奉韋左丞丈二十二韻》),這是多么熱烈而又宏大的夢想。那時唐王朝尚在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杜甫《憶昔》)。三十多年過去了,不僅僅一位詩人逐漸老去,一個王朝也江河日下。因為這個日漸潰敗的時代,詩人的生命也歷經(jīng)磨難。

當杜甫在風燭殘年之際登上這座無數(shù)詩人登臨過的名樓,遙望一望無際的洞庭湖時,百感交集。他肯定想起年輕時那次登臨的壯懷。轉(zhuǎn)瞬三十多年,時代變了,詩人也變了。但詩人的變化僅僅是年華老去,而年輕時那種家國情懷、天下夢想,“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nèi)熱”(《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的生命憂患,非但沒有隨著歲月河山褪色,反而是老而彌堅。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薄拔袈劇焙汀敖裆稀敝g,遙遠得仿佛就是詩人的整個一生,但不僅僅是一個生命的老去,也是一個國家的滄桑巨變。這是多么沉重的感喟。詩人舉目望去,“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這個世界該有多大,我們用所有能想到的大詞,描繪詩人筆下的這個巨大的世界時,發(fā)現(xiàn)都是無力的、蒼白的。因為這是一個吞吐天地的宇宙。

可是頸聯(lián)突然變“小”了,“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這條承載詩人的小舟,在“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的洞庭湖中仿佛就是滄海一粟。一面是天地之無限大,一面是芥塵之無限微。詩人想表達什么?一條孤獨的小舟,一個瘦弱的軀體,面對的是一個巨大的世界。讓人覺得詩人是不是太微不足道了,太卑微了,太渺小了?這樣的大與小是完全不對稱的,在無限的大中無限的小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啊。

可是這種不對稱又會讓我們想起那古老民族的偉大傳說: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精衛(wèi)填海。這三個故事都是無限大與無限小之間的不對稱。這樣的神話傳說是有意凸顯在巨大的自然面前人的渺小嗎?顯然不是。非但如此,我們反而覺得是對稱的??涓笀远ǖ匾陨嗖牟磺淖分穑薰朗来煌5匾粕?,精衛(wèi)化身小鳥將一條條樹枝永不疲倦地扔向那茫茫的大海。在巨大的空間面前,他們用無限的時間、堅韌的毅力來對抗。古老的神話不是對人的否定,反而讓我們看到人的力量,正是用看似巨大的不對稱來張揚人的巨大的意志力,讓我們看到的不是人的渺小而是人的偉大。

而這首詩呢?我們知道此時杜甫57歲,距生命的終結(jié)僅有兩年,處境艱難,年老體衰,貧病交加。在“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的絕望中,我們看到詩人孤獨的淚水了嗎,看到詩人顧影自憐了嗎?沒有。甚至我們希望詩人應(yīng)該為自己留下淚水??墒菦]有。

但我們還是看到了詩人的淚水?!叭竹R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边@是老淚縱橫啊。是什么觸動了年老的詩人,讓他淚不能禁?原來是邊關(guān)戰(zhàn)事又起,百姓蒙難。詩人的淚水一下子如江河決堤,泛濫了整個世界。這是一個怎樣的胸懷?這又是一個怎樣的精神世界?

這時我們突然明白了。巨大的洞庭湖和詩人孤獨的小舟、瘦弱的軀體是對稱的。因為這個瘦弱的軀體里裝的是整個世界,是家國情懷,是天下蒼生?,F(xiàn)代詩人黃燦然說:“上天賦予他不起眼的軀殼, 裝著山川、風物、喪亂和愛, 讓他一個人活出一個時代。”(《杜甫》)這個衰老多病的軀體承載的是一個偉大的民族、一個苦難的時代。

這種大與小的對稱,絕不是物理意義上的,而是精神意義上的。這已經(jīng)不是大自然的洞庭湖,也不是被無數(shù)文人歌吟過的洞庭湖,而是詩人自我精神構(gòu)建的一個包羅萬象的宇宙。只有“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才能配得上詩人的精神世界。

唐人孟浩然也曾登臨岳陽樓,寫下“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這樣的千古名句。后人經(jīng)常對比兩位詩人的異同。事實上孟浩然的洞庭湖不過是難以跨越的一段距離――橫亙在岳陽與長安之間、詩人與君王之間、一介布衣與最高權(quán)力之間,是個人的不遇而非天下的憂患。兩者在生命氣象與人生境界上高下立判。

第2篇:登岳陽樓范文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

2、《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3、《岳陽樓晚望》 唐 崔玨

乾坤千里水云間,釣艇如萍去復(fù)還。

樓上北風斜卷席,湖中西日倒銜山。

懷沙有恨騷人往,鼓瑟無聲帝子閑。

何事黃昏尚凝睇,數(shù)行煙樹接荊蠻。

4、《道經(jīng)巴陵登岳陽樓用孟襄陽韻》楊維楨,元末

送客洞庭西,龍堆兩青青。

陳殿出空明,吳城連蒼莽。

春隨湖色深,風將潮聲長。

楊柳讀書堂,芙蓉采菱槳。

懷人故未休,望望欲成往。

5、《登岳陽樓》 李東陽,明

突兀高樓正倚城,洞庭春水坐來生。

三江到海風濤壯,萬水浮空島嶼輕。

吳楚乾坤天下句,江湖廊廟古人情。

中流或有蛟龍窟,臥聽君山笛里聲。

6、《巴陵》 唐寅

巴陵城西湖上樓,樓前波影涵清秋。

數(shù)點征帆天際落,不知誰是五湖舟。

7、《岳陽樓》錢大昕 清

杰閣出城墉,驚濤日夜舂。

地吞八百里,云浸兩三峰。

已極登臨目,真開浩蕩胸。

第3篇:登岳陽樓范文

一堂高效的語文課的標準除了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學生并做好教學設(shè)計外,更重要的是實施教學的過程。要實施好這一過程,我認為應(yīng)該注重以下五點。

一、儀態(tài)大方,聲情并茂

為人師表,更為講究。要想感動別人,首先要感動自己。教師要滿懷激情地投入到教學的“角色”中去。外表言行大方得體,聲音洪亮,吐字清晰,抑揚頓挫,充分感染學生。還要隨時走到學生中去,與學生打成一片,親密無間,有時還需“手之舞之”,才能有利于師生的交流學習。因為中學老師面對的是未成年的孩子,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寓教于樂,枯燥的說教是行不通的。

二、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人入勝

要有效借助多媒體的音、畫效果,并輔以精簡的導(dǎo)語,把學生帶到一個生動直觀的情境中。萬事開頭難,做好了開頭,才有很好的發(fā)展。一節(jié)課開頭作用重大,一定要做好做精,它關(guān)系到能否真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和自主學習。在教學設(shè)計中,考慮到學生都是偏僻山區(qū)的孩子,沒有見過大江湖泊,因而精選了幾幅岳陽樓和洞庭湖的壯闊圖片用幻燈片打出,學生立時活躍起來,加上精簡的導(dǎo)語,效果更佳。比如,本課導(dǎo)語我是這樣設(shè)計的:

登高賦詩,是中國古代詩人“以詩會友、一展才華”特有的一種方式,好似我們今天的“登擂比武”一般,沒有能耐者是不敢下筆的。為此留下了不少的千古名篇。今天,我們有幸一起欣賞被譽為“古今登樓第一詩”的杜甫的《登岳陽樓》。它優(yōu)秀在哪里?緣何有“第一”的稱號?下面,我們就運用第一、二單元鑒賞詩歌的“知人論世,以意逆志;置身詩境,緣景明情”的方法解讀這首千古名篇。

導(dǎo)入干凈利落,運用了學生比較喜歡熟悉的“登擂比武”與“登樓賦詩”作比較,生動形象,學生一下子就對“登高賦詩”這一形式有了了解,較快地進入了學習狀態(tài)。生動形象地把學生帶到教學情境中,學生有如親臨其境一般,對豐富學生的想象、激活學生的思維有積極影響。

三、提綱挈領(lǐng),條理明晰

面面俱到的教學是談不上“高效”的。盡管我在教學設(shè)計中很關(guān)注這一點,根據(jù)這首詩的主要內(nèi)容,本教學設(shè)計分為“整體初步感知—四個核心問題的深入探究—兩個遷移拓展的加強與升華”三大板塊,條理明晰,由淺入深。并緊緊抓住“四個核心問題”來講解。一是“首聯(lián)的情感之爭”,二是“賞析名句”,三是“大小之辯”,四是“探秘詩魂”。由于“愛生心切”,總是擔心學生的能力,什么都想提醒學生,結(jié)果一堂課的時間還是顯得有些倉促,這應(yīng)該是大部分教師的通病。其實這“四個核心問題”也應(yīng)該有所詳略,略講一、三個問題,詳講二、四個問題,時間就充足得多。所以,該省的則省,該讓學生自由發(fā)揮的要讓其充分自由發(fā)揮,要有博大的包容之心,讓學生敢想、敢說、敢做,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能力才是教學的最終指歸。

四、巧設(shè)問題,加強練習

注重問題的有效性、生動性、精簡性。首先要力避“滿堂灌”,“一言堂”。當堂課的重點知識要當堂消化掌握。最忌諱的是教師的提問不痛不癢、不著邊際,動輒批評打擊不同見解的學生。時間安排上,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dǎo)入等約5~10分鐘,講授文本約10~15分鐘,思考練習約20~25分鐘,留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思考空間。其次是重要問題的引導(dǎo)提問要生動、準確、精簡。教師的提問不需要面面俱到,應(yīng)把主動權(quán)留給學生。我在上杜甫《登高》一課時,導(dǎo)語中首先引導(dǎo)學生思考“為什么是古今登樓第一詩?”針對這一關(guān)鍵問題,我從寫景的博大和思想性入手。在思想性的引導(dǎo)思考中,我抓住這首詩起作用最大的詩句,設(shè)計了一個對比式的問題訓(xùn)練。通過播放幻燈片對兩首詩作比較:

(幻燈展示)4.尾聯(lián)兩句算不算名句?為什么?說說你的理由。下面兩首詩僅僅改動四個字,試比較有何不同的表達效果。

登岳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

登岳陽樓

某某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風起湖水北,憑軒涕泗流。

以某某為名寫的:“風起湖水北,憑軒涕泗流”與杜甫詩的“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孰優(yōu)?孰劣?學生在這一生動具體的比較當中,很快就理解了為什么《登岳陽樓》一詩是古今登樓第一詩的難題。

第4篇:登岳陽樓范文

江南三大古樓之一的岳陽樓歷來都是文人居士聚會,把酒吟詩,抒情畫意的場所。它在被詩人墨客以詩寄托情思的同時,因詩而聞名遐邇,成為湖湘文化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勝地。隨著外國游客的紛紛到訪,將岳陽樓作為外國人初步了解湖湘文化的窗口之一已十分必要。而岳陽樓上歷代文人所創(chuàng)作品多以對聯(lián)形式懸于岳陽樓景區(qū)各處,對其中部分主要對聯(lián)英譯,讓更多的外國友人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以文化的軟實力進一步推動旅游形勢的發(fā)展,是一項值得嘗試的探究。因此,本文將以岳陽樓景區(qū)部分對聯(lián)為研究對象,在目的論的指導(dǎo)下對其進行英譯。

二、目的論與對聯(lián)英譯

目的論是德國功能翻譯理論的核心內(nèi)容。翻譯目的論主要有三大原則:目的原則(Skopos Rule),連貫原則(Coherence Rule)和忠實原則(Fidelity Rule)。三者的關(guān)系為忠實原則服從于連貫原則,而這兩者都必須服從目的原則。換言之,目的原則是核心原則,忠實原則以連貫原則為前提,當發(fā)生沖突時以目的原則為準。

旅游景點的對聯(lián),要實現(xiàn)其英譯,達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就應(yīng)充分發(fā)揮其呼喚功能,感染游客,在引起其注意的前提下,傳達信息并使其印象深刻。目的論強調(diào)的便是從文本接受者的角度出發(fā),以譯文傳達的目的為中心而指導(dǎo)翻譯。不同的文本要采取不同的翻譯策略,但宗旨是符合文本英譯的目的。因此,目的論視角下的對聯(lián)翻譯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三、岳陽樓部分對聯(lián)解讀與英譯

岳陽樓乃江南三大名樓之首。相傳原是三國時代魯肅在洞庭湖訓(xùn)練水兵時的閱兵臺,隨著歷史的發(fā)展才逐漸演變?yōu)榈桥R游覽,觀光賞景之地。南北朝時稱巴陵城樓,初唐時稱南樓,中唐李白賦詩后定名為岳陽樓。

俗話說:“樓以文名,文以樓傳?!睋?jù)不完全統(tǒng)計,僅僅唐代吟詠岳陽樓和洞庭湖的詩作就達一百三十八首。岳陽樓以文而勝,其聲名遠播則主要得益于滕子京重修岳陽樓和范仲淹所作《岳陽樓記》。細看岳陽樓上對聯(lián),大致可分為以下四類。

(一)歌詠嘆――“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

登上岳陽樓,遙望周邊景色,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波瀾壯闊的洞庭湖。樓之高,湖之美,從古至今吸引了不少仁人志士與文人墨客,登樓把酒,一展詩情,嘆古詠今。其中,最為公眾熟悉的一聯(lián)便是:“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贝寺?lián)出自明末魏允貞的《岳陽樓》詩:“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誰為天下士,飲酒樓上頭?!鼻皟删浔贿x為岳陽樓大門聯(lián),橫批:“巴陵勝狀?!睂Χ赐ズc岳陽樓的贊美之情溢于詩行之間。要實現(xiàn)該對聯(lián)的翻譯,就應(yīng)明白譯文傳達給外國游客的意思是:洞庭湖為天下湖,岳陽樓為天下樓。英譯時有兩項意義是重疊的,英語最忌諱重復(fù),因此,為使表達精煉,可試譯如下:

Dongting Lake is the top one lake in the world;

So is Yueyang Tower, the top-grade tower.

(二)直敘景――“水天一色,風月無邊”。

此聯(lián)出自唐代“詩仙”李白之手,懸于主樓三樓。寥寥八字,便將洞庭湖優(yōu)美的景色概括,水天相接,渾然一色,月明風高,景象甚好。此聯(lián)的英譯,只要能讓讀者明白此處是寫水天相接,景色無邊就可??稍囎g如下:

The water and the sky are united into one color;

The scenery in the moonlight and breeze is splendid.

(三)抒情懷――“四面湖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

此聯(lián)由巴陵知縣陳大綱所撰,“四面湖山”意指周圍景色,東南西北,浩浩蕩蕩,巍巍峨峨。“萬家憂樂”泛指百姓哀樂。出自范仲淹《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庇⒆g此副對聯(lián)時,應(yīng)創(chuàng)設(shè)一個情境,即作者面對湖光山色,不由想起百姓憂樂。上下聯(lián)看似為因果關(guān)系,更確切地,可理解為讓步關(guān)系,景色雖美,但“我”仍會將百姓的生活狀況記掛在心,這是一種自發(fā)的行為,意在表明作者心系天下的情懷。

Beautiful as the surrounding landscape is,

I can’t help worrying weal and woe of the populace.

(四)憶范杜――“杜詩范記高千古,山色湖光共此樓”。

此為岳陽樓三樓黃道讓撰聯(lián)?!岸旁姟焙汀胺队洝狈謩e指杜甫的《登岳陽樓》詩與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下聯(lián)意思是山色湖光都集中在岳陽樓上。此聯(lián)中唯一的連接點是岳陽樓,看似前后關(guān)系不大,實則都是歌頌岳陽樓,可直譯如下:

The poem of Dufu and the narration of Fan Zhongyan about Yueyang Tower have been widely read for thousands of years;

The beauty of the mountain surrounded and the splendor of the lake can be enjoyed on the Yueyang Tower.

四、結(jié)語

對聯(lián)英譯是集文字功底與個人智慧為一體的探究行為,因此,對譯者的專業(yè)素質(zhì)有著較高的要求。本文在目的論指導(dǎo)下,對湖湘景區(qū)岳陽樓的部分對聯(lián)試作英譯,有很多值得商榷和探討之處,僅希望能對湖湘文化的跨國際傳播提供些許借鑒。

參考文獻:

[1]張玲.岳陽樓楹聯(lián)評析[J].檔案時空,2007,(5):28-30.

[2]博雅畫廊.岳陽樓楹聯(lián)賞析.百度空間.http://hi.省略/boyahualang/home.

[3]何林福.岳陽樓史話[M].廣州:廣州出版社,2000.

[4]鄒律資,王馥蘭,李建平編著.岳陽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5]熊啟煦.翻譯的歸化與異化[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VOL26,(8):342-345.

[6]陳湘源.岳陽樓詩詞聯(lián)匾淺談[J].岳陽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1,VOL26,(4):52-53.

[7]劉紹龍.懷古岳陽樓[J].古典文學知識,2004,(6):104.

[8]黃禹康.千古名樓――岳陽樓[J].城鄉(xiāng)建設(shè),2008,(4):75.

第5篇:登岳陽樓范文

登岳陽樓

杜 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

釋義:

早就聽說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終于登上了岳陽樓。雄闊壯觀的湖水,將吳楚兩地分割在東南兩域,日月星辰和大地晝夜都浮于其上。親朋好友們音信全無,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處漂流。北方邊關(guān)戰(zhàn)事又起,我倚窗遠望淚流滿面。

特色賞析:

這首詩意境開闊,風格博大雄渾,前人稱之為盛唐五律第一。從總體上看,江山的壯闊與詩人胸襟的博大,在詩中互為表里。雖然悲傷,卻不消沉;雖然沉郁,卻不壓抑。詩人純用賦法,以敘述的筆調(diào)摒棄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畫,從大處著筆,心系國家安危,悲壯蒼涼之嘆催人淚下。時間上撫今追昔,空間上跨越吳楚、關(guān)山。賦法是使詩歌形象化的重要手法,其特點是不注重詩的語言和局部事物的形象化,而著力營造詩的總體意境。這首詩正是運用賦法創(chuàng)造藝術(shù)形象的典范。它所達到的藝術(shù)境界,使人不覺得有藝術(shù)方法、語言的存在,只覺得詩人的思想感情在撞擊著自己的心扉。

詩歌二

滁州西澗

韋應(yīng)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釋義:

我只喜愛那生長在澗邊的幽幽青草,樹蔭深處黃鶯發(fā)出誘人的叫聲。因傍晚下了場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樣流得更急了,郊野的渡口空無一人,只有空空的渡船自在地漂浮著。

特色賞析:

第6篇:登岳陽樓范文

氣蒸云夢澤④,波撼岳陽城⑤。

欲濟無舟楫,端居⑥恥圣明⑦。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注釋:

①張丞相:張九齡,玄宗時位至宰相。②涵虛:指湖面空闊無邊,似涵容了廣闊的清空。③太清:天空。④云夢澤:古代大澤的名稱,長江之南為夢澤,江北為云澤。后大部分淤為平地,唯存洞庭湖,人們習慣稱云夢澤。⑤岳陽城:今湖南岳陽市。⑥端居:平居、閑居,這里指隱居。⑦圣明:指皇帝圣明而天下太平之世。

這首詩是借洞庭美景以托意寓懷之作。孟浩然在唐玄宗開元二十五年(737)游洞庭湖,時值名相張九齡左授荊州長史,故寫詩相贈,以表達自己的情懷。

詩的前四句寫洞庭之景。首聯(lián)平空起勢,八月的湖水,混茫一片,映帶長空,大有“秋水共長天一色”的邈遠境界。頷聯(lián)“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更是千古傳誦的佳句。前人常以此聯(lián)與杜甫《登岳陽樓》詩“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并提,實二聯(lián)相較,有同有異。其同處在于視野高遠,氣勢磅礴,景象雄闊,格調(diào)渾雅。其異處,從立足點看,孟詩臨洞庭湖而極目遠望,杜詩登岳陽樓而從容俯瞰。從遣詞造句看,孟詩妙在“蒸”“撼”二字,寫出洞庭湖水氣空蒙,遠接云夢,風起波搖,震撼岳陽的氣勢;杜詩妙在“坼”“浮”二字,既寫出浩蕩的湖水,將吳楚之地天然分隔,又表現(xiàn)日月星辰、宇宙萬物漂浮于湖面之雄姿。

第7篇:登岳陽樓范文

2、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3、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洞喝諔浝畎住?/p>

4、邊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侗囆小?/p>

5、萬里盡征戍,烽火被岡巒。《垂老別》

6、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兵車行》

7、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蹲跃└胺钕瓤h詠懷五百字》

8、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洞和?/p>

9、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洞和?/p>

10、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江南逢李龜年》

11、昔聞洞庭湖,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陽樓》

12、娟娟戲蝶過閑幔,片片輕鷗下急湍?!缎『持壑凶鳌?/p>

13、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兜歉摺?/p>

14、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堕w夜》

15、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对亼压袍E五首》

16、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对亼压袍E五首》

17、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肚锱d八首》

18、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旅夜抒懷》

19、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云?!兜で嘁洸軐④姲浴?/p>

20、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絕句四首(其三)》

21、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絕句二首(其一)》

22、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yīng)須斬萬竿?!秾⒏俺啥疾萏猛局杏凶飨燃膰类嵐迨?其四)》

23、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24、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戲為六絕句》

25、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其六)》

26、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睹┪轂榍镲L所破歌》

27、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水檻遣心二首(其一)》

第8篇:登岳陽樓范文

讀詩可以培養(yǎng)美好心靈,讀詩可以興發(fā)感動,讀詩可以改變氣質(zhì);讀詩可以養(yǎng)成趣味,讀詩可以幫助我們品味人生。

【命題例析】

(2012年鎮(zhèn)江市中考卷)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1~2題。(6分)

絕句二首(其一)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注】此詩作于杜甫草堂。

1.“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兩句中“燕子”和“鴛鴦”各在做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詩描繪的初春景物畫面最主要的特點是什么?反映出詩人當時怎樣的心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年鹽城市中考卷)閱讀下面兩首古詩,完成3~4題。(5分)

登岳陽樓 望洞庭

杜?甫 劉禹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湖光秋月兩相和,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潭面①無風鏡②未磨。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遙望洞庭山水翠,

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 白銀盤里一青螺。

【注】①潭面:指湖面。②鏡:古人的鏡子用銅制作、磨成。

3. 上述兩詩描寫的都是洞庭湖的景象,同中有異,請自選角度簡要分析。(3分)

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同樣是遠眺洞庭,二位詩人有怎樣不同的心境?(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及解析】

1.(2分)燕子在銜泥筑巢(1分,答“燕子在飛”不得分),鴛鴦在恬然靜睡。(1分)

2.(4分)色彩明麗,充滿生機,柔美和諧(答對一點得1分,意思對即可,滿2分為止,籠統(tǒng)答“畫面優(yōu)美”不得分),反映出詩人經(jīng)過多年奔波流離之后,暫時定居草堂后的安適(1分)和看到初春自然界一派生機、欣欣向榮景象的喜悅之情(1分)。(答出“安適”“喜悅”的意思即可)

3.(3分)同:都描寫了洞庭湖的遼闊景象,景色宏偉奇麗。(答出“遼闊”或“宏偉”即可,1分) 異:(1)從景物特點上看,杜詩中的洞庭湖氣勢磅礴,意境闊大;而劉詩中的湖面平和靜美,清澈明凈。(2)從語言風格上看,杜詩雄渾豪放,而劉詩清新優(yōu)美。(3)從手法上看,杜詩虛實(實景與想象)結(jié)合,而劉詩設(shè)喻巧妙。 或:杜詩運用了對偶、夸張的修辭手法,突出了洞庭湖的壯闊,而劉詩則通過比喻來表現(xiàn)洞庭湖的秀美。(可從以上任一角度作答,寫明兩詩的區(qū)別,意思對即可,2分)

4.(2分)《登岳陽樓》表現(xiàn)了詩人孤獨、悲傷的心境和憂國憂民的情懷;《望洞庭》表現(xiàn)了詩人恬淡、平和的心境,蘊含著喜悅贊美之情。(心境與情懷答對其一,意思對即可。每詩1分,計2分)

核對詩歌鑒賞題答案的步驟為:一是分析其結(jié)構(gòu),即由哪幾個部分組成;二是判斷各部分有什么關(guān)鍵詞,這些關(guān)鍵詞與答案有沒有沖突。

【解題指津】

分析杜甫的《絕句二首(其一)》,首先分析作者寫了什么,一般分為物、景、人、事四類。本詩中的“物”有“遲日”“江山”“春風”“花草”,還有“融泥”“燕子”“暖沙”“鴛鴦”;“景”有“明麗如畫的春景”“蓬勃生機的花草香景”和“燕飛鴛鴦睡的和諧安適的春景”,其特征是色彩明麗,充滿生機,柔美和諧;詩歌表面上沒有提及人,但都是人視角下的景物;“事”有燕子在銜泥筑巢,鴛鴦在恬然靜睡,還寫了作者陶醉于春意盎然的美麗圖畫中。

其次分析作者為什么寫,一般分為情和理兩個角度。本詩中的“麗”“香”“飛”“睡”等詞,告訴我們作者的感情是愉悅、安適、心曠神怡的。

第9篇:登岳陽樓范文

語文是一門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學科,而在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新大綱中也明確提出了語文學科既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應(yīng)用能力,也要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yǎng),為學生綜合職業(yè)能力的形成和繼續(xù)學習奠定基礎(chǔ)。本著這樣的教育理念,結(jié)合幼師教學的實際特點,我形成了如下這篇教學設(shè)計。(幻燈片2)

下面我將從學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效果預(yù)測和教學反思這幾個方面說說我的設(shè)計。(幻燈片3)

一、學情分析:本節(jié)課的授課對象是幼師專業(yè)二年級學生,這個專業(yè)要求具備熟練舞蹈、音樂、繪畫、書法技能,此專業(yè)在語文課程上則強調(diào)培養(yǎng)文化素養(yǎng)的基礎(chǔ)上,要有較強的口語表達能力,如編纂和講述幼兒故事的能力。而本專業(yè)的學生語文基礎(chǔ)較差,語文能力缺乏普遍自信心不足,心理較自卑,缺乏自我價值感,同時,文化素養(yǎng)不高,口語表達能力也比較欠缺。但是,由于初中《登幽州臺歌》、《題西林壁》、《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樂游原》以及杜甫《登高》、《登岳陽樓》的學習,已積累了部分登高詩題材,只要課堂上適當引導(dǎo),是能夠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并達到預(yù)期的教學效果的(幻燈片4、5)

二、教材分析。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是在第三冊第六單元詩歌教學以及初中學過《登幽州臺歌》、《樂游原》等登臨類詩歌基礎(chǔ)上的專題總結(jié)。第六單元為唐代詩歌,這個單元的教學重點是引領(lǐng)學生欣賞唐人詩歌,培養(yǎng)詩歌的興味,提升鑒賞詩歌的能力。同時,挖掘和把握詩歌的主要意象,體會詩歌意境。因此,在教學中,我準備用1課時來完成教學。既充分利用教材的優(yōu)勢,又補充相關(guān)的例證幫助學生理解登高詩不同主題、興起原因以及發(fā)展脈絡(luò)。(幻燈片6、7、8、9)

三、教學目標:根據(jù)中職語文教學新大綱,以及前面的學情分析,教材分析,我擬定本課題的教學目標是:

“知識和能力”目標:理解背誦登高詩代表,杜甫的《登高》、《登岳陽樓》。

“過程和方法”目標:學會利用聯(lián)想思維,歸納、提煉登高詩歌“抒懷”、“思鄉(xiāng)”主題。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反復(fù)吟誦,深入體會登高詩歌所抒之情,所表之意。(幻燈片10)

四、教學重難點:

詩歌有別于其他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征正在于蘊含期間的情感。因此,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肢解詩歌意象,進行支離破碎的教學,從整體上引導(dǎo)學生歸納、提煉登高詩歌“抒懷”、“思鄉(xiāng)”主題,進而深入體會登高詩歌所抒之情,所表之意。這既是本課教學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幻燈片11)

五、教學方法:

中職的語文教學應(yīng)該關(guān)注學生專業(yè)核心競爭力,遵循語文教學規(guī)律,讓學科課程教學與專業(yè)核心能力的培養(yǎng)緊密結(jié)合。做到“學以致用”,將這種理念融入到這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中,我主要運用了朗讀法,歸納法,提問法,情景教學法,而學生的主要學法則是自主學習法和合作學習法。(幻燈片12)

六、教學過程:

為了順利完成這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wù),在課前,我讓學生利用手機互聯(lián)網(wǎng)上網(wǎng)優(yōu)勢,收集10—15首登高詩,并對其主題做簡要概述,目的是為了節(jié)約時間,同時也為上課做好相關(guān)鋪墊。

我的課堂教學流程由四部分組成:導(dǎo)入課題,計劃用時5分鐘;第二,整體感知,引導(dǎo)學生對登高詩主題進行歸納,并分析原因,計劃用時10分鐘;第三部分,以杜甫《登高》、歐陽修《踏莎行》為例,引領(lǐng)學生進入情景體驗,這是教學重難點,計劃用時20分鐘;接著是學生活動啟迪和思考,計劃用時5分鐘。(幻燈片13)

在導(dǎo)入這個環(huán)節(jié),簡單介紹學生收集的較集中的幾首登高詩,引領(lǐng)學生進行主題認識,并對學生預(yù)習情況作簡評。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以學生較熟悉的陳子昂《登幽州臺歌》、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崔顥《黃鶴樓》為例,設(shè)計兩個引導(dǎo)性問題:1、這幾首詩的情感基調(diào)如何?(提示:“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薄歉弑貞n、登高必愁,大方多悲、哀婉凄惻的感情基調(diào)。(幻燈片14)

2、表達怎么樣的主題?——思鄉(xiāng)、憂國、懷念友人。(幻燈片15)

然后自然引申深化一個問題,即:中國古代登高詩為什么會形成這樣的主題?——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水平,這個問題我主要運用講述的教學方法,從地理、心理、文化等幾個因素作簡要概述,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不僅鍛煉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而且為深入體會詩歌情感基調(diào)做好理論鋪墊。(幻燈片16)

由此,自然過渡到下一個環(huán)節(jié)──引領(lǐng)學生深入體會登高詩“所抒之情,所表之意?!边@個環(huán)節(jié)是突破教學重難點的關(guān)鍵。我設(shè)計了一個問題——在同學們收集的登高詩中,重陽節(jié)登高占的比重很大,同學們對重陽節(jié)了解多少?(這個問題學生以前了解些,能夠回答出諸如“茱萸節(jié)”、“節(jié)”、“老人節(jié)”、“重九節(jié)”等相關(guān)信息),設(shè)計這個問題主要是為了讓學生了解重九相關(guān)傳統(tǒng)文化。再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平日登高時候的感受,登高而招見者遠,……登高而,把學生帶入登高情景。繼而我以杜甫《登高》和《九日》、歐陽修《踏莎行》、王安石《桂枝香》、王昌齡《閨怨》為例,分別講述登高詩主題中“抒懷”、“思鄉(xiāng)”兩類。主要從這四個方面進行突破:1、抓體現(xiàn)情感基調(diào)的句子和字詞,“哀”、“悲秋”、“離愁”、“獨濁”、“蕭條”等。2、知人論世。3、情景創(chuàng)設(shè),想象和構(gòu)思登高情景。同樣抓關(guān)鍵詞,從字形入手,分析詞義演變,聯(lián)系語境,幫助學生對詩歌情感進行體驗分析。如“候館”的“候”,“征轡”從文字字形演變和詞義演變角度解讀,有助于理解“登高而”4、充分利用多媒體的現(xiàn)代教學設(shè)備優(yōu)勢,播放古箏曲,以幫助學生進入情境。(幻燈片17)

七、拓展訓(xùn)練(幻燈片18)

1、自選一首詩(詞),根據(jù)詩歌的登高主題,繪一幅登高簡圖。

2、以簡單的甲骨文字,構(gòu)一幅登高簡圖。

3、背誦杜甫《登高》、自選一首登高詩寫一段簡析文字(主題、藝術(shù)手法、背景、典故、藝術(shù)效果……)要求:字數(shù)50—100字。(1、2題選其一,3必做)

八、教學效果

教學目標方面:提前布置學生課前預(yù)習,以及情境創(chuàng)設(shè)時多媒體的運用,有效提高了教學效率。

情境教學方面:通過搜集和補充相關(guān)課外材料,如:相關(guān)的登高詩,中國登高詩產(chǎn)生的地理、心理、文化因素;重陽中國傳統(tǒng)文化習俗;知人論世中作者背景材料;中心句分析時,結(jié)合文字性知識,講解詞義。

九、教學亮點

1、來源教材,不唯教材,高于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