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wù)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致終將逝去青春范文

致終將逝去青春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致終將逝去青春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致終將逝去青春

第1篇:致終將逝去青春范文

[關(guān)鍵詞]暖傷;青春;夢想

一、引 言

改編自中國當代作家辛夷塢同名小說的影片《致我們終將逝去青春》是導演趙薇的處女作,也是她攻讀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碩士研究生的畢業(yè)作品。該片由香港著名導演關(guān)錦鵬擔任監(jiān)制,由海峽兩岸的多位優(yōu)秀演員擔任主演,包括飾演陳孝正的趙又廷、飾演林靜的韓庚、飾演鄭微的楊子珊、飾演施潔的佟麗婭等。

在132分鐘的片長里,導演趙薇為觀眾呈現(xiàn)了一場關(guān)于青春的記憶:自稱為“玉面小飛龍”的鄭微追隨青梅竹馬的鄰家哥哥林靜來到某市讀大學,當她滿懷對于未來幸福生活的憧憬之時,林靜卻悄無聲息地從鄭微的世界中消失了。在林靜赴美留學的陰影尚未消散余盡之時,一次偶然的爭吵使陳孝正走進了鄭微的內(nèi)心深處,陳孝正的冷漠使素來眾星捧月的鄭微倍感失落,但熱情洋溢的本性使鄭微很快擺脫了失落,開始了勇敢的追愛旅程。正當鄭微沉浸在與陳孝正的甜蜜之中時,現(xiàn)實再一次打破了鄭微與心愛之人天荒地老的夢想――陳孝正在赴美留學和鄭微之間選擇了前者,因為出人頭地才是家境貧寒的陳孝正的夢想。如果說青春時的懵懂與執(zhí)拗是一種美麗的錯誤,那么多年的孤寂與傷痛就是它悲慘的代價,影片將時光快進了數(shù)年,畢業(yè)后的鄭微化身成熟、干練的白領(lǐng)麗人又一次品嘗了命運的無常,帶著愛意的林靜與懷揣悔恨的陳孝正同時回到了她的生活之中。紛繁的世遷、好友阮莞的意外離世促使鄭微開始平靜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明白了相比于跌宕起伏的愛戀平凡的關(guān)愛才是自己應(yīng)該尋找的幸福,并決定與林靜結(jié)婚。但當鄭微通過林靜手上的傷疤知曉了施潔的事情后,二人再度分道揚鑣,而衣錦還鄉(xiāng)的陳孝正則將鄭微視為遺失的夢想,繼續(xù)追尋著……

在《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中,導演趙薇延續(xù)了辛夷塢同名小說中“暖傷青春”和小清新的風格,以直面現(xiàn)實殘酷、心懷過往溫暖的姿態(tài)描繪了一場終將離散的青春往事。對辛夷塢小說的成功改編及諸位著名演員的傾情出演使該片在中國當代青春題材的電影中獨立群雄,趙薇憑借《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的超過7億票房成為單片票房最高的華人女導演。本文將以隨著夢想而飛揚的青春這一視點,結(jié)合辛夷塢的同名小說的相關(guān)內(nèi)容,解碼這部青春題材華語電影中的佳作《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二、夢想飛揚中的青春

依照類型進行劃分,毫無疑問《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屬于一部青春題材的影片。相比于日本、韓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qū),中國大陸的青春題材影片尚處于初步發(fā)展階段,尚未形成一個較為穩(wěn)定的電影類型,其中堪為佳作的影片少之又少,[1]而趙薇首次擔任導演就大膽涉足青春題材的影片得益于她在北京電影學院攻讀導演系研究生的近期學習經(jīng)歷,這段校園生活使已過而立之年的趙薇保持著追憶青春的新鮮感。在影片中,趙薇以辛夷塢的同名小說中主要人物設(shè)置為基礎(chǔ),巧妙地將年少的悸動與張揚、愛情的美好與感傷、現(xiàn)實的無奈與蒼涼融鑄相合,共同交織成了一則殘酷而溫暖的青春物語。

影片伊始,導演趙薇就為觀眾鋪展開了一幅20世紀90年代初大學校園的圖景,為歡迎新生入學而高懸的紅底白字條幅、對漂亮學妹大獻殷勤的工科學院學長、宿舍窗前大呼美女姓名的老生……在熾熱陽光的揮灑下、在層層密布的樹葉中,朝氣蓬勃的青春色彩寫在主人公們稚嫩的臉龐上,也侵染了校園中的每個角落和每個瞬間,同時這種青春的色彩也體現(xiàn)在影片前半部分的場景布置、服裝道具選用之中:寢室內(nèi)張貼的《阮玲玉》電影海報、鄭微穿著的牛仔連體褲、在文藝晚會上激情澎湃的歌曲《紅日》等。在彌漫著青春色彩的校園中,主人公們飛揚著各自的夢想,而影片之外的觀眾也從一個個具有典型性格的銀幕人物形象身上追憶著自己曾經(jīng)的夢想。在影片《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中,女主人公鄭微堪為青春一詞的代言,她美麗活潑、愛說愛笑、敢愛敢恨,片中鄭微以牛仔連體褲的穿著和兩條辮子的發(fā)型出現(xiàn)在銀幕之上,配合展現(xiàn)了其“玉面小飛龍”的人物特性。在鄭微的青春中,飛揚的夢想都蒙上了一層溫暖而殘酷的愛戀色彩。正是通過鄭微的情感經(jīng)歷,導演趙薇為觀眾呈現(xiàn)出了以鄰家哥哥林靜、玩世不恭的許開陽與“一見楊過終生誤”的陳孝正為代表的青想。

鄭微曾在與好友阮莞的對話中這樣描述自己的初戀:“這五歲,可愁壞了我”,這五歲即是她與自幼以來的愛戀對象――鄰家哥哥林靜――的年齡差距,鄭微一直追隨林靜的腳步度過了中學時代,并考取了與林靜同市的大學,從拿到錄取通知書的一刻她終于開始釋然地暢想自己與林靜的幸福未來。在乘車赴校的途中,鄭微夢到了豌豆公主的童話故事,在夢中的童話故事里豌豆公主按部就班地猜到了十八層床墊之下的豌豆,卻并未得到王子的愛。這一反烏托邦式的童話改編在影片中起到了鋪墊預設(shè)的作用,讓觀眾在原本對于童話般圓滿劇情的觀影期待中增添了一絲隱憂和疑慮。[2]正如片頭反烏托邦式的童話所展現(xiàn)的悲劇結(jié)局,鄭微在火車站并未等到原本應(yīng)來接站的林靜、無數(shù)次的電話找尋也未能聽到林靜溫厚的聲音,面對林靜赴美留學的事實和不辭而別的冷漠鄭微茫然失措,愛戀對象的無從追尋使她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導演趙薇通過鄭微與好友阮莞的對話以插敘的方式展現(xiàn)了鄭微與林靜的愛戀發(fā)展背景:在鄭微與林靜居住的大院中,林靜是一個被“仇恨”的人,男生恨他搶走了所有的稱贊與目光,女生則恨他不喜歡自己,成績優(yōu)異、面目清秀的林靜在大院中占據(jù)了得天獨厚的地位,在眾多仰慕者中他唯獨對鄭微關(guān)愛有加。影片通過這段背景介紹從側(cè)面塑造了林靜這一人物形象,林靜的清秀的外表、優(yōu)異的成績、兄長式的溫厚不僅是影片中鄭微的夢想,也是影片之外許多觀眾在年少之時的夢想,同時青梅竹馬般的成長模式也為片中這段朦朧的愛戀故事增添了夢幻的色彩。趙薇選取了同名小說中具有代表性的意象物加以描摹和凸顯,為鄭微第一次追愛之旅畫上了句點,當鄭微懷抱那本被林靜遺棄的寫有“玉面小飛龍藏書”的童話故事書大聲哭泣時,特寫鏡頭前的童話故事書昭示著鄭微第一次愛戀之夢的破碎。

在絕望與怨恨中,活潑而勇敢的鄭微以“一個林靜倒下去,千萬個林靜站起來”的“采花”信念活躍在學校的社團之中,美麗的鄭微吸引了學校眾多男生的目光,其中家境殷實、時尚俊朗的許開陽與鄭微頗為投緣,同樣活潑直爽、玩世不恭的性格使二人很快成為摯友。在鄭微的室友黎維娟的八卦新聞中,我們不難看出許開陽的相貌與家境吸引了包括黎維娟在內(nèi)的眾多學校女生的關(guān)注,同時通過許開陽為鄭微舉辦“鄭微圍棋挑戰(zhàn)賽”、投其所好地相送豌豆公主模型、邀約鄭微同游湖上、痛打情敵陳孝正等驚鴻一瞥的故事情節(jié),導演趙薇巧妙地展現(xiàn)了許開陽對于鄭微的愛戀。雖然許開陽不顧?quán)嵨⒌膼貉韵嘞?,?zhí)著地追求著鄭微,但這段單戀最終也隨著青春的流逝而消散。在影片接近尾聲之時,許開陽與校長的千金曾毓帶著幼年的女兒出現(xiàn)在“劉云記憶法”的講座之上,已為人父的許開陽不再青春,而他青春時的愛戀之夢也被婚姻的塵埃覆蓋而長眠于過往之中??梢哉f家境殷實、高大俊朗的許開陽也是影片之外的觀眾曾經(jīng)的愛戀之夢,他的玩世不恭、侉氣十足的形象充滿了具有年少輕狂意味的吸引力,而對于鄭微的執(zhí)著更契合了少女關(guān)于被愛與虛榮的內(nèi)心需要,正如辛夷塢在同名小說中所言:“在你身邊,被一個你并不討厭的男生關(guān)愛對于年少的我們來說總是好的。”[3]

在果斷地拒絕了許開陽的追求后,鄭微全身心地投入到對于陳孝正的愛戀攻勢之中,懷抱著一種“即使前面是刀山火海,我也要勇往直前”的信念在同學異樣的眼光中上演了一出倒追的戲劇。鄭微初識陳孝正是在好友老張的寢室,前來歸還碟片的鄭微發(fā)現(xiàn)在混亂不堪的男生寢室中,陳孝正的床鋪遺世獨立――干凈而整潔,進一步引起鄭微好奇心的是陳孝正的床位旁邊的建筑模型,正是這個建筑模型引發(fā)了她與陳孝正之間的激烈爭吵,也引發(fā)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戀。陳孝正對于鄭微的輕視與不屑徹底激發(fā)了一直以來備受追捧的鄭微的憤怒,她開始伺機挑釁:擋住陳孝正的去路逼迫其道歉、在食堂偽裝伙管會成員倒掉陳孝正的飯菜等。然而不久之后,鄭微卻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真切地愛上了這個每天被自己咒罵數(shù)遍的陳孝正,于是敢愛敢恨的鄭微決定將這種愛戀公之于眾,來到陳孝正的寢室門前告白、在英語角與其耍賴攀談、威逼利誘地使陳孝正陪伴自己度過生日、央求陳孝正一起同游湖上……這些大膽而狂熱的追求方式或許過于和激進,但愛情至上的純真之心卻感動了冷若冰霜的陳孝正,也使影片之外的觀眾為之動容。正如影片中的許開陽所說,鄭微與陳孝正是兩個世界的人,導演趙薇巧妙地借片中老張之口描繪了屬于另一世界的陳孝正這一人物形象:學習成績優(yōu)異、父親早亡、母親性情乖戾、家境貧寒、性格孤僻而不喜與人交往,同時還因為輕度潔癖而成為宿舍之中的怪人。然而分屬于兩個世界的鄭微與陳孝正成為戀人的重要原因在于鄭微的執(zhí)著,她用源源不斷熱情和炙熱的愛意融化了不近女色的陳孝正。可以說,陳孝正就是繼林靜之后的鄭微的夢想,在夢想面前她拒絕了家境殷實的許開陽的追求,不顧室友的勸阻與眾人異樣的眼光,時時刻刻地付出關(guān)愛,正是這些不顧一切的付出使鄭微的夢想成真了。

鄭微與陳孝正牽手走過了匆匆四年的大學生活,沉浸在幸福之中的鄭微并不知道畢業(yè)的迫近已然敲響了二人分道揚鑣的鐘聲,校長千金曾毓出于對陳孝正的愛戀與對其才華的愛惜將自己公派出國的機會讓給了陳孝正,而家境貧寒的陳孝正最終選擇了向現(xiàn)實妥協(xié)――放棄了深愛自己的鄭微,赴美深造。正如陳孝正對鄭微所言:“我的人生像正在建筑的大廈一樣,不容許有一毫厘的差池?!迸c鄭微的愛戀之夢不同,陳孝正的夢想是出人頭地,正因如此,放棄鄭微而選擇赴美留學也就成為陳孝正的必然選擇。

三、結(jié) 語

在辛夷塢的同名小說中,作者曾這樣描述陳孝正之于鄭微,即“一見楊過終身誤”,執(zhí)著于理想的陳孝正注定不會成為鄭微的終身伴侶,鄭微無法得到傾心所愛之人的青春結(jié)局為影片蒙上了一層遺憾和一聲嘆息。與青梅竹馬的林靜與玩世不恭的許開陽一樣,孤傲的陳孝正也是影片之外眾多觀眾曾經(jīng)的青想,一個關(guān)于無法得到、終成遺憾的夢想,這個夢想不僅會縈繞在影片中的鄭微心間,也盤旋在影片外的觀眾的腦海之中,正如片尾鄭微對榮歸故里、重新求愛的陳孝正所言:“青春就是用來懷念的?!鼻啻褐允怯脕響涯畹脑谟谒K將逝去,而終將逝去的青春在荏苒的歲月中永遠值得懷念。

[參考文獻]

[1] 丁亞平.大時代電影:異彩分成的熱播影視[M].北京: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2005:167.

[2] 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03.

第2篇:致終將逝去青春范文

祭奠我的曾經(jīng)

揣測我的日后

青春的日子需要花開

過往的顏色需要淡化

用一首詩

為你熟悉的面孔

為你無憂的年紀

可是每當我拿起筆

卻發(fā)覺

我的言語竟然充斥著絲絲別離的氣息

那淡淡的憂傷總是提筆就來

然而,除了別離的言語

詞窮到讓我無法字字珠璣。

于是

我努力冥思苦想

于是

我學著明媚陽光

但是時間的流逝

讓它忽視我的無助

我要怎么追念這段路程

怎么才能寫下這段篇章

走了那么長,

才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太過情急

我還年少

而你依然如最初那般自信

煥然大悟

那所謂的借詩表情還是存在的

我想寫一首詩

在以后未遇到你的日子

用三年五載

第3篇:致終將逝去青春范文

從昨天晚上到現(xiàn)在,《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一直占用我的視線,雖然計劃五一去看電影的,但還是決定先把書了。看完書,內(nèi)心感慨萬千,躁動不已,跟好幾個人聊,但都排泄不了我心里那種讀后急于分享的膨脹的心情。于是決定寫篇博客,舒緩一下我激動不已的心情。

書中四大主角,阮阮,鄭微,陳孝正,林靜。

很多人的都喜歡阮阮,她真的毫無挑剔,那么的清淡美好,隨和聰慧,明媚干凈,任何美好的詞語在她面前都黯然失色,為了愛情,為了能和自己愛的人都到最后,一直那么執(zhí)著,卻不知自己縫縫補補千瘡百孔的愛情依舊再也回不來。我一直覺得阮阮的結(jié)局是美好的,因為我真不忍心看她這樣癡心的女子最終沒有等到他而失望,我也不愿看到她和一個不冷不熱的醫(yī)生慘淡過一生,所以,死,或許是最好的結(jié)局,正如書本所說,阮阮的青春才是不朽的。

鄭微,應(yīng)該是真正的女主角吧,敢愛敢很,真性情的“玉面小飛龍”,她的一生擁有陳孝正和林靜兩個男人是幸福的,雖然過程是那樣的痛。林靜給了他起初愛的幻想,陳孝正讓她真正懂得了愛情的喜怒哀樂,最后還是林靜給了她婚姻?;蛟S想到阿正的時候,心里還會痛,只是那時的愛情是那樣的不顧一切,那樣的刻骨銘心,即使不能在一起,即使痛,經(jīng)歷過便是美好的。

陳孝正,很多人或許會同情他,包括我。其實很多環(huán)境決定了阿正的選擇,家庭生活背景讓他不能那么的輕松,那么隨意的選擇,或許后來經(jīng)歷了許多,才明白最初的美好,只是佳人不在。阿正的內(nèi)心是最讓人憐憫的,正因為他冰冷涼薄的性情,他的心里的苦又平添幾分,這種人一般不怎么會愛,可是一旦愛了,也是深入骨髓,所以,當微微徹底放手的時候,他應(yīng)該最絕望吧??上В磺卸紒聿患傲?。

林靜,其實,對于林靜,我沒有太多的感觸,他十分完美,俊朗而又冷靜,安全而又溫暖,或許,他就是微微最好的歸宿,他為了事業(yè)也有不好的一面,可是在感情上,在微微身上,他無可挑剔。正是因為他較于完美吧,我對林靜沒有太多的感觸。

讀后感:看完之后,不可避免會把書中的人物與自己的生活對號入座,不可避免的回憶起自己的很多關(guān)于青春的往事,不可避免的內(nèi)心很是躁動,很是想說點什么。哪怕再平凡的人想到自己的青春,相比一定會有些人和事自然而然的浮現(xiàn)在眼前。只是回憶的感覺沒有當時那么熱烈罷了,當時覺得很委屈,現(xiàn)在或許覺得很好笑,當時覺得很痛,現(xiàn)在或許還會覺得痛——

我想到了自己的大學,想到了自己的室友,想到了很多悲歡離合的事情,同樣,有人給我愛的啟蒙,有人教會我如何接受和贈予愛,有人教會我為人處世的道理。我也是在跌了很多跟頭,在哭過無數(shù)次之后漸漸成長,漸漸蛻變?;貞浧饋砜傆X得之前的自己很青澀,很沖動,有一點點微微的影子,現(xiàn)在的我,或許在改變,但有些東西,還是變不了。

第4篇:致終將逝去青春范文

1、人世間的感情為什么不能像打地基一樣,挖一個坑,就立一個樁,所有的坑都有它的那根樁,所有的樁也能找到它的那個坑,沒有失望,沒有失敗,沒有遺恨,永不落空。

2、她來過,她愛過,她努力過,得之是幸,不得是命。當然,年少時的我們?nèi)绾螘嘈艜械貌坏降乃廾?/p>

3、縱使她的計策比他高明上無數(shù)倍又能如何?乞求愛的人費盡心機,不愛的人不需要任何手段,所以他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將她擊潰。

4、曾經(jīng)我們都以為自己可以為愛情死,其實愛情死不了人,它只會在最疼的地方扎上一針,然后我們欲哭無淚,我們輾轉(zhuǎn)反側(cè),我們久病成醫(yī),我們百煉成鋼。你不是風兒,我也不是沙,再纏綿也到不了天涯。

5、原諒她不能給他安慰,每個人最終都能自己舔著自己的傷口。

6、我們一生里有可能遇到很多人,有時正好同路,就會在一起走一段,直到我們遇到了真正想要共度一生的那個人,才會把余下的旅途全部交給交給這個人,結(jié)伴一起到終點。

7、正如故鄉(xiāng)是用來懷念的,青春就是用來追憶的,當你懷揣著它時,它一文不值,只有將它耗盡后,再回過頭看,一切才有了意義——愛過我們的人和傷害過我們的人,都是我們青春存在的意義。

8、看得見的傷口,遲早有一天是會痊愈的。

9、阮阮伸手擋住風沙,“天太黑了,我可以假裝看不見你哭?!?/p>

鄭微搖頭,“我不哭,阮阮,我愿賭服輸?!?/p>

10、碰到什么樣的的男的都不要緊,就怕遇到了傳說中的洋蔥王子,你想要看到他的心,只有一層一層地剝掉他的外衣,在這個過程中他不斷地讓你流淚,最后才知道。原來洋蔥根本就沒有心。

11、誰先愛了,誰就輸了。

12、事實上,他們再也沒有了繼續(xù)面對面對弈的一天,很多人,一旦錯過了,就是陌路。

13、“沒辦法,女人就是容易為別人的故事流自己的眼淚,挺可笑的?!?/p>

14、也許這才是成年人的感情,放在天平上小心計量,你給我?guī)追?,我還你多少,我們可以付出的東西是那么有限,再也經(jīng)不起虛擲和揮霍。而年少時不計代價去愛的我們又到哪里去了?

15、我只不過想要去看看他,當初離開的時候太過倉促,總覺得很多事情都還在心里,見一面也好,就當說聲再見?!钶浮?/p>

16、不管她追問多少次“你愛我嗎”,也不管他給過多少次肯定的回答,都比不上這云淡風輕、無關(guān)欲望的一吻。這一刻,鄭微終于愿意相信,身邊的這個男人,他畢竟還是愛她的,不管這愛有多深,不管這愛里是否夾雜著別的東西,然而愛就是愛,毋庸置疑。

17、原本我們苦苦放不下的一些東西其實是那么微不足道。他說的也許是對的,我愛的不是他,而是我對愛情的想象,現(xiàn)在,我是愛上了這個地方。

18、或許每個女人年輕的時候都曾遇到過她的陳孝正,然后才會找到林靜;

而每一個男人都曾是陳孝正,當他終于成熟,就變成了林靜。

19、她重重地嘆了口氣,她覺得自己跟他在一起應(yīng)該有半輩子那么長了,原來不過是十三個月,她現(xiàn)在覺得,青春有什么用,她恨不得一夜之間跟他一同白頭,頃刻就白發(fā)蒼蒼,到那時塵埃落定,一切都有了結(jié)局,便才是真正的天長地久,再也沒有未知的未來和變故,再也沒有任何人,任何事可以把他們分開。

20、眼淚是無謂而徒勞的液體,流淚的人是愚蠢而可悲的。

21、得到一樣東西,就意味著另一樣東西必定要失去。

22、當年舟車勞頓只為與愛人片刻相依的她,一心只想把那份感情守成天長地久的她,可曾想到會有今天?愛著的時候,以為那個人就是自己的一生,誰料到一朝夢醒,就站在了另一個人的身邊。

23、她如何能不愛,感情不是水閘,說開就開,說關(guān)就關(guān)。那場感情,她豁出了自己,一絲也余力也沒有留下。而他是在她最快樂的時候驟然離開,中途沒有爭吵,沒有冷戰(zhàn),沒有給過她機會緩沖,讓熱情消散,如同一首歌,唱到了最酣暢處,嘎然而止。

24、“那為什么你不哭?”

“因為掉眼淚也不能讓我找回它?!?/p>

25、愛情是足以焚身的烈火,不管是聰明人還是笨蛋,愛上了,都成了飛蛾。誰都知道飛過去會成為飛灰,但那又怎么樣,百年之后,不管燃燒過與否,我們都將成為塵土。

26、快樂轉(zhuǎn)瞬即逝,唯有疼痛銘記于心。

27、再好的過去,回憶的次數(shù)多了味道也就淡了。

28、我們的一顆心,曾經(jīng)火熱地揣在胸膛里,滾燙得無處安放,急不可待地找人分享這溫度,從沒想過它也也有一天會冷卻,冷到我們只得自己環(huán)緊自己,小心翼翼,唯恐連這僅有的暖意也守不住。

29、別讓我再等你,我怕我沒有足夠的勇氣一直等在原地,更怕我們走著走著,就再也找不到對方了。

30、對于女人來說,愛情是生活的全部。對于男人來說,愛情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不管當初他給過怎樣的承諾在面臨選擇的時候他們永遠比女人現(xiàn)實而理性。

31、愛情的分量,也不過是一枚落葉和死后的塵灰。

32、很多東西就像氣球一樣,看上去很美,但你不能戳它,一戳就“砰”的一聲,什么都沒有了。

33、《海的女兒》里,上岸的人魚公主為愛蛻變出人類的雙足,然而落地的每一步,痛如刀割,她的痛不僅因為她喪失了原來的自己,更是因為太多的委屈因由,無處言說。

34、是我的,就是我的,走了的,只能說明他從來沒有屬于過我。

35、一輩子那么長,一天沒走到終點,你就一天不知道哪一個才是陪你走到最后的人。有時你遇到了一個人,以為就是她了,后來回頭看,其實她也不過是這一段路給了你想要的東西。

36、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輸家,因為我們都愛了。

37、世界上任何一個智者在遇到勇者的時候都是可悲的,當然,他更能夠接受的版本是,世界上任何一個正常的人在遇到一個不正常的人時通常都是可悲的。

38、我們?yōu)槭裁床豢梢赃x擇自己的記憶,記住快樂,忘記悲傷,難得糊涂。她畢竟還是愛他,正因為愛,才可以因為一分的甜忘記九分的苦。

39、你愛我嗎?

這是個全世界最愚蠢的問題,也是全世界女人最喜歡追問的問題。男人總笑女人無聊,女人其實也自知問出來太傻,但她們還是會一次又一次地尋求個答案。為什么?因為人心隔肚皮,因為女人太在乎,因為她們從另一顆心上找不到帶給她們足夠安全感的證據(jù)。即使男人給出的答案大多虛無,但她們需要那一秒的慰藉。

40、青春是終將腐朽的,時間對誰都公平,誰都只有這幾年新鮮,誰都輸不起。

41、因為這樣,她永遠不會知道那個男人的失約,永遠不會失望?!钶溉ヒ娝龕鄣娜?,然而卻賠上了自己的性命。

第5篇:致終將逝去青春范文

時間老人正向我的十八周歲走近,我既害怕有驚喜!我的青春,我最爛漫的花季十八歲,也是我所有夢想起航的歲月!

我的十八歲想必會是個多雨的季節(jié),因為我那么喜歡雨,那么喜歡著暗涔涔的天;我想在這陰暗的世界里躲著,更肆意地希望大雨將我徹頭徹尾沖洗一遍,把那不該有的煩惱都沖去,但卻從未成功過。我那青蔥的十八歲的所發(fā)生的和我所想過十八歲的所有愿望也會再十八歲那時比人遺忘,別人都不懂十八歲的我想要的是什么。我是最害怕一個人,卻每天都要一個人,一個人面對心底里的憂傷和煩惱,夾著惆悵和迷茫在我那單薄卑微的青春。

倘若時光能倒流,也許每個人都會說“我想回到,我希望回到,”但我不會,我不會選擇回到過去,即便在從前的某一地點,某一時刻,我是很快樂,很幸福,也不曾想過回到那一點。這樣做真的有意思嗎??所有的快樂與悲傷是一個對等的關(guān)系,你留戀或忘記也只不過是內(nèi)心的一個過程吧!

十八歲的悲傷總是特別多,或許認為自己什么都懂,亦或許覺得自己什么都不懂,就這么毫不反抗地讓悲傷籠罩了自己,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奢華卻無目的。

第6篇:致終將逝去青春范文

一、在“選擇”中展現(xiàn)“此在的存在”

人類存在的問題是存在關(guān)系的核心問題。“海德格爾認為‘當人被拋于世而與他人共在時,他總是感到他人和世界是陌生的、疏遠的,感覺自己處于一種孤獨的、無家可歸的狀態(tài)’。而孤獨封閉的自我所導致的神秘性乃是存在主義揮之不去的色彩。”[1]這樣貫穿整個過程的狀態(tài)是人之所以存在的意義,在《致青春》中,各個角色都籠罩在自我彷徨孤獨的矛盾中不可自拔,陳孝正作為男主人公,他的出現(xiàn),影片中采用閃回的方式敘述,交代他所處的環(huán)境和他的境遇,以烘托出他孤僻、嚴謹?shù)男愿瘛K淖毅懯恰拔业娜松荒苡幸焕迕椎牟畛亍?,為了一個建筑模型不惜與他人“為敵”,此角色刻畫的非常極端,這是一種迷惑,沉浸在自我中的矛盾。矛盾推動情節(jié),使“此在的存在”過程展現(xiàn)出來,從而達到導演的意圖。這是一個動態(tài)而并非靜止的過程。

在影片中“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林靜,他的不辭而別,鄭薇的回憶都使林靜離開的原因變得撲朔迷離,促使觀眾產(chǎn)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種敘事效果使故事更加具有“韻味”和“懸念”,激活觀眾的緊張與期待的心情, 其目的都是為了烘托“此在”本質(zhì)。為林靜后來的出場作鋪墊。對于這個角色的描述,影片從一開始一直貫穿到結(jié)束,所以他的神秘感與孤獨感尤為突出,他作為整部戲的一個“引言”,一開場便先聲奪人,他懦弱的性格特點,更是烘托出鄭薇日漸成熟蛻變的整個過程。

看似愛得轟轟烈烈的人們在人生選擇時,他們選擇了放手,去追求自己認為能夠體現(xiàn)自身價值的東西,他們忽視了“此在”本身,而著重于由“此在”所延伸出的存在物,就是在這些選擇中,人們感覺到人生的不確定性,個體的孤獨感與神秘感也油然而生,什么才是自身想要追求的呢?

陳孝正曾以為,毫厘不差的人生能給予他安全感,可當他功成名就時,他仍深感空虛與孤獨,回國后他仍舊秉承一貫作風,這樣的矛盾使觀眾心中充滿質(zhì)疑,他的出現(xiàn)、到來、沉寂、消失、再次出現(xiàn),從來沒有征求過鄭薇的意見,他的想法本身就是個迷,順理成章又出人意料。影片中的人物也就是在一個個小細節(jié)中拼湊成他本身的性格。

二、在“存在物”的探索中找尋“此在” 的本質(zhì)

人的一生就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 “關(guān)于個體與他人及外物的關(guān)系,海德格爾認為,作為此在的人的存在并不是一種孤立的、單獨的存在,他總是處于不斷地與外物、他人發(fā)生各種關(guān)系的過程中。海德格爾對個體和他者之間關(guān)系的共同思考即兩者既相互依賴,又互為對立和沖突?!盵2]回到影片的前半段,陳孝正作為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性格孤僻,做事一絲不茍。當他從美國回來,毫無顧忌的坐在地上,熟練的打開打火機,鄭薇感慨“人生真是諷刺”,這種習慣的改變并不一定是社會的影響,更多是自身迎合的結(jié)果。

片中飛舞的通知書,舒緩的音樂,一方面是林靜與鄭薇內(nèi)心情緒的外露,對自己未來的美好向往,飄忽不定的通知書也暗示了人物的命運。影片中以存在物“通知書”的形態(tài)加以暗示與烘托,使得影片的情感更加充盈。如果說藝術(shù)的來源是現(xiàn)實,那么現(xiàn)實的來源便是理念,它是人本質(zhì)的源泉,存在物是為了烘托本質(zhì)而存在的。

陳孝正曾認為他從小到大的道路都精確無比,可他到達“成功與理想”后發(fā)現(xiàn),錯過了最美的風景。鄭薇為了林靜考上的大學,卻被告知林靜不在的事實,這對于簡單、執(zhí)著的鄭微來說是一種打擊。 這一系列的矛盾貫穿著整個的影片,《致青春》情節(jié)緊湊,故事生動,人物得到了畫龍點睛式的刻畫。就是在此在與其它存在物之間的關(guān)系、作用中體現(xiàn)的。

三、在“非本真”存在中展現(xiàn)“本真的自我”

在海德格爾看來,本真或者非本真的存在,都是內(nèi)在于存在本身的先驗的可能性。“本真”與“非本真”是共同存在的。但是,“本真”是更為基本的存在狀態(tài),非本真在本真的映襯下才顯現(xiàn)出來的。這就是“本真”和“非本真”的辯證的關(guān)系。

“我”和“我自己”便是“非本真”和“本真”聯(lián)系在一起最好的范例,“本真”是一種原生態(tài)的狀態(tài),也就是弗洛伊德所說的“本我”,是與生俱來的一些本能。本真更講究一種“超脫”。《致青春》中鄭薇可以用“本真”兩個字來概括,她對感情的追求,對于陳孝正的由恨及愛,她自己本身的哀怒哀樂,都絲毫沒有掩飾。

除了男女主角之外,還有一個很不起眼的配角――朱小北,影片前半段,朱小北不屈服于命運,勤奮上進,不敢表白,對人友善,這些正能量的“外在”恰襯托出她內(nèi)心的自卑,當自卑再次顯現(xiàn)時便成了驕傲與不屑。超市事件,原本可以化干戈為玉帛,可是長期壓抑的情緒被無限放大,直到不可收拾的事態(tài),這是朱小北情緒的真實體現(xiàn),若干年后,當朱小北重新出現(xiàn)在人們的面前時,身為記憶老師的她卻“失憶”了,頗為諷刺,此時的她是在刻意偽裝自己。“非本真”是人在發(fā)展過程中必須要經(jīng)歷的過程。

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讓我們逐漸磨平棱角,朱小北再次出場的表現(xiàn)說明,在人成長的某一時期,非本真狀態(tài)是占主導地位的。選擇遺忘過去,來保護武裝自己。 而工作之后的鄭薇,感情方面也變得曖昧,再也不似以前那樣純真?!耙驗?,他們在現(xiàn)實和社會面前變成了‘常人’,‘此在’既然為‘常人’所支配,個人不需要也不可能對任何事件作出自己的判斷,更不需要,也不可能對自己的行為作出選擇,一切依‘公共意見’、‘公共輿論’為準繩,其結(jié)果必然使此在失去了自己本來真實的面目。”[3]

結(jié)語

整體來看《致青春》其存在主義色彩非常濃重,不僅體現(xiàn)在情節(jié)內(nèi)容上,在結(jié)構(gòu)的敘事上也隨處可見存在主義的影子。存在主義關(guān)心個人的生存,反映在影視中,更加著重于人的存在狀態(tài)與特點,故事的迂回,這使得我們在觀看影視作品的同時能夠更好的反思人生、反思社會。本文僅僅從存在主義方面思考了人的存在問題,還可以從很多方面對人的 “存在”進行研究,我們也將繼續(xù)思考下去。

參考文獻:

第7篇:致終將逝去青春范文

那個充滿青春活力的少年,

那個穿著校服念書的學生。

青春是什么?

青春是奮不顧身,

是執(zhí)迷倔強,

哪怕萬人阻攔,

也不會放棄。

青春是懵懵懂懂,

是情竇初開,

即使傷痕累累,也無怨無悔。

青春,有詩,有書,有故事,

青春,有笑,有淚,有回憶。

青春是成長,

讓我們學會了愛和堅強,

青春是勇敢,

讓我們學會了表白和闖。

青春是一條回不去的路,

我們只能在,

路的盡頭轉(zhuǎn)身張望,

青春是一條不靠岸的船,

載著年少的夢想,

一直飄向遠方。

回眸青春,

誰不是璀璨的花季少年,

誰不是任性叛逆的孩子。

我們仗著年少無知,

撕爛過書本,頂撞過老師,

欺騙過家長,惡搞過同學。

這些都是青春里小小的細節(jié),

若干年后再回憶,

微笑的臉上,淚眼朦朧,

因為最美好的時光,

再也回不去了!

誰的青春不迷茫?

誰的青春沒有傷?

青春里的我們,

縱身一躍,不管摔得有多痛,

自在灑脫,不管別人的眼光。

一場又一場的考試,

一圈又一圈的跑道,

成了青春里最特別的標志。

而我們嫌棄過的丑陋校服,

卻成了和某個人穿過的,

唯一一套情侶裝!

時間飛逝,歲月無情,

帶走了青春,也改變了我們,

如今的你我他,已經(jīng)成了家,

變成了別人的父母,

擔負著養(yǎng)家的責任。

再也不是那個懵懂的少年了,

再也沒有那場美好的青春了!

可是,

少年又如何,一樣要老去,

中年又怎樣,一樣有夢想!

青春不再了,但我們還在,

只要熱情不減,

我們照樣精彩!

又是一年五四青年節(jié),

雖然我們老了,但心態(tài)年輕,

雖然青春走了,但我們還在,

我們懷念青春,

也不排斥現(xiàn)在,

每一種年齡,都是一種領(lǐng)悟,

每一次改變,都是一種幸福!

五四青年節(jié),

歡迎你來,不說拜拜!

你依然是我們這群人的節(jié)日,

因為青春在心中,永不散場!

第8篇:致終將逝去青春范文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115(2013)11-14-1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絡(luò)的發(fā)展,文學一改傳統(tǒng)媒介傳播的方式,以網(wǎng)絡(luò)為載體迅速轉(zhuǎn)型為大眾文學。網(wǎng)絡(luò)小說是指以網(wǎng)絡(luò)為媒介,網(wǎng)絡(luò)作者發(fā)表的一種原創(chuàng)小說。它是一種草根化的文學形式,自由是網(wǎng)絡(luò)小說不斷發(fā)展壯大的一個很重要的動因。十年前,當紅網(wǎng)絡(luò)小說《第一次親密接觸》被改編成同名電影,雖然在當時取得的成果并不多,但卻拉開了網(wǎng)絡(luò)小說與影視結(jié)緣的序幕。

對于影視公司而言,往往會選擇受眾關(guān)注度高、點擊率高、出版率高的人氣小說進行影視改編。這樣的做法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夠降低影視拍攝的投資風險。在電影開拍之前,由于原始作品已經(jīng)積累了相當多的人氣指數(shù),從而獲得受眾相當多的關(guān)注度,最后很有機會取得相當多的收益度。因此,由網(wǎng)絡(luò)小說改編成功的案例也不少,如:改編自同名網(wǎng)絡(luò)小說的電影《杜拉拉升職記》成為2010年最大的票房“黑馬”,是網(wǎng)絡(luò)小說與影視結(jié)緣的成功案例。而今,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熱映,對于其電影改編的問題,大家都有著各自的想法。下面,筆者就其改編問題進行論述。

一、《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得中失

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改編自同名暢銷小說,小說的銷量超百萬冊。電影的上映也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在《雜談改編》中說:“從一種樣式改編為另一種藝術(shù)樣式,就必須要求在不傷害原作的主題思想和原有風格的原則之下,增加更多的動作形象――有時不得不加以擴大,通過稀釋和填補,來使它成為主要通過形象訴諸視覺和聽覺的形式。”

該電影編劇李檣曾表示過《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的題材是自己從未接觸過的領(lǐng)域,電影人物性格大部分保留著原著小說的基調(diào)。林靜的性格做了一些改編,除了主角陳孝正、鄭微、林靜之外,電影還突出了一些副線人物角色刻畫,如敏感自尊的朱小北、世俗的黎維娟、游戲人間的老張,還有靦腆害羞的富二代等??梢钥闯隼顧{對于每個人物的改編都耗費了心血,生動的改編和形象的刻畫,表現(xiàn)出人物復雜性的一部分,不管好與不好,都是組成人性的因素。編劇把小說《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改編成了一部群像戲的電影形式,而群像戲最大的弊端在于角色的丟失。

小說中“林靜”這個角色有著很大的改動,電影里他是一個少年才俊,經(jīng)過歲月淘洗之后變得世故,面對愛情依舊停留在純情階段,他后面玩世不恭其實都是在報復自己對感情還懷有純潔的手段,他用一種吊兒郎當?shù)臓顟B(tài)來掩埋自己對愛情所持有的純潔性,好像因為他的歲數(shù)大了,而對愛情還保留純潔是件很不好意思的事情一樣。在電影中,“林靜”的角色完全降為配角,而小說中穩(wěn)重能夠給人依靠的他變成了心胸狹窄的人,階段式的偶然出場,讓這個角色成為了一個“影子”,支離破碎的感覺。突然地消失,突然地出現(xiàn),并未給予這個角色整體感,塑造得并不完美,是一種角色的丟失。

對于一部群像戲來說,要把握好每一個人物的塑造是一次不容易的改編。這里,我們更加需要的是一種心理描寫,從而來豐富人物刻畫,彌補在視聽語言上的不足。忽視這一點的改編作品并不僅僅是這一部,如電視劇《泡沫之夏》的編劇,改編套用了原著的情節(jié)主線,可是卻忽視了心理描寫在原著中的重要作用。

所以,做一部群像戲,特別是青春題材內(nèi)容來說,編劇是寄希望于通過每一位角色來表現(xiàn)人物的不同側(cè)面,但這往往會出現(xiàn)單一的效果,同時也難以突出重點。同樣作為青春題材電影的《那一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就巧妙地避免了群像戲的怪圈,緊緊抓住男女主人公兩條線而已,僅僅就是這“單調(diào)”的情節(jié)人物線路卻令全劇形象生動,讓人產(chǎn)生共鳴。

二、《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失中得

說《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是一部青春題材劇,不如說是一份有關(guān)愛情題材的青春戲。如今,經(jīng)濟上的繁榮從根本上改變了人的精神面貌,在物質(zhì)內(nèi)容的激勵下刺激了人們的競爭欲望和成功欲望。商品經(jīng)濟的負面影響很快露出端倪,以金錢論成敗,商品交換原則成為主導之后,在人們心中各種原始欲望被釋放出來,被無限膨脹,最終扭曲人性,愛情在消解傳統(tǒng)的同時又重構(gòu)了傳統(tǒng)。于是對愛情的闡釋出現(xiàn)兩極分化的情況:一是愛情理想化烏托邦式的浪漫想象,追問愛情的意義,探討人性的終極價值;二是愛情世俗化,探討商品社會環(huán)境中,愛情怎樣駐足于金錢的門檻及被金錢異化的感情。

對于小說的改編除了忠實原著之外,它也是一種創(chuàng)作,是要有對藝術(shù)形象的再認識,不管有怎樣的增刪,都要符合原著的精神。對于這部電影來說,編劇在幾個角色的處理上,都有著新的亮點。

就像電影中一句臺詞說的:“我們最終都要成為我們曾經(jīng)討厭的那種人?!薄吨挛覀兘K將逝去的青春》這部電影告訴我們的不止是青春,更是現(xiàn)實與成長。

總之,網(wǎng)絡(luò)小說也從最初為抒發(fā)個人情感的創(chuàng)作,慢慢成為產(chǎn)業(yè)化批量生產(chǎn)的商品。影視以當紅網(wǎng)絡(luò)小說為題材進行改編,豐富了自己創(chuàng)作的內(nèi)容,也令網(wǎng)絡(luò)小說更加的接地氣。無論如何,網(wǎng)絡(luò)小說與影視的結(jié)緣,表現(xiàn)為一種強強聯(lián)合的態(tài)勢,正在日益凸顯其合理性。

第9篇:致終將逝去青春范文

1、韓庚的電影有《大武生》、《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尋找羅麥》、《萬物生長》等。

2、2011年9月9日,其主演的民國動作電影《大武生》上映,在片中飾演從小背負著家仇的孟二奎,這是他的首部電影作品;11月11日,憑借電影《大武生》獲得第二屆紐約中國電影節(jié)亞洲最受歡迎藝人獎。

3、2013年4月26日,其主演的青春愛情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上映,最終以7.26億人民幣的票房成績收官;之后,與杰瑞米·埃爾卡伊姆、阿麗絲·德·朗克桑合作主演愛情電影《尋找羅麥》。

4、2015年4月17日,其與范冰冰搭檔主演的青春愛情電影《萬物生長》上映,在片中飾演表面流氓痞氣、內(nèi)心脆弱良善的男主角秋水,該片上映6天票房便突破1億人民幣,另外他還制作了紀念出道十周年的紀錄影片《卸裝》;此外,他還為動畫電影《哆啦a夢:伴我同行》中的成年時期大雄配音。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精選范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