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白內眼障的癥狀以及治療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小切口囊外摘除; 鞏膜隧道內小梁切除術; 白內障; 青光眼
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白內障合并青光眼患者逐年增加,同時因為青光眼濾過手術可促進白內障病情的發(fā)生、發(fā)展,而行濾過術后會造成眼前節(jié)組織以及解剖結構的改變,增加了白內障晶體置換術的難度。小切口囊外摘除聯(lián)合鞏膜隧道內小梁切除術是目前治療白內障合并青光眼的一種有效手段,一次手術即可恢復有用視力并且控制眼壓。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為78例白內障合并青光眼患者施行小切口囊外摘除聯(lián)合鞏膜隧道內小梁切除術,療效顯著,現(xiàn)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78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其中23例(23眼)白內障繼發(fā)青光眼,55例(55眼)青光眼繼發(fā)白內障患者。其中男42例(42眼),女36例(36眼)。年齡48~82歲,平均年齡(62.31±9.23)歲。開角型青光眼27例,閉角型51例。
1.2 術前情況 ①術前視力:30cm指數(shù)3例(3眼),手動6例(6眼),光感69例(69眼),所有患者光定位準確。②眼壓:入院時12~28mmHg (1 mmHg=0·133 kPa) ,平均眼壓(18.27±5.35)mmHg。所有病人入院后均經抗青光眼藥物治療,包括局部用2%毛果蕓香堿,全身應用高滲脫水劑和β抑制劑。術前應用藥物控制住52只眼的眼壓,藥物控制無效26只眼。
1.3 手術方法 術前用復方托品酰胺散瞳,點甘露醇降眼壓后行球周麻醉,固定上直肌。分離球結膜和筋膜,在角鞏緣10:00~14:00處做寬5.5~6mm的弧形切口,切口兩端距角鞏緣后3mm。將鞏膜瓣做隧道式分離,前房注射粘彈劑,連續(xù)環(huán)形撕囊進行水分離擴大切口,水分離后用晶狀體圈匙娩出晶狀體核,并用注吸針頭吸出晶狀體剩余皮質部分。前房及囊袋內再次注入粘彈劑,植入人工晶狀體。將殘余粘彈劑沖洗凈,用顯微齒鑷輕提起鞏膜瓣上唇,切除3mm×1mm左右大小的小梁組織,并做相應區(qū)虹膜周邊切除。切口用10.0縫合線縫合切口2~3針,結膜間斷縫合2~3針,前房注水不漏后于球結膜下注射3mg地塞米松和20mg妥布霉素。
1.4 術后處理 術后患者全身給予皮質類固醇激素和抗生素進行抗炎及預防感染治療,并在眼局部給予散瞳眼藥水和皮質類固醇類眼藥水點眼。
2 結果
2.1 角膜水腫 術后第1d內27眼出現(xiàn)角膜水腫,其中9眼由于眼壓控制不當出現(xiàn)大片水腫渾濁,進一步治療后痊愈。11眼均為角膜內皮線狀和水腫狀渾濁,進一步治療后恢復透明。其余7例術后3天內水腫自行消失。無患者出現(xiàn)角膜失代償癥狀。
2.2 濾過泡及前房形成時間 術后隨訪1年,全部患者出現(xiàn)功能性濾過泡,其中根據(jù)Kronfeld濾過泡分型法將濾過泡分為3型,見表1,4例濾過泡出明顯現(xiàn)瘢痕化。所有患者術后2月前房開始出現(xiàn)不同程度加深。
表1 濾過泡分型(例)
2.3 并發(fā)癥 本組78例病例中,1例出現(xiàn)后囊膜破裂,范圍2~3mm,行睫狀溝人工晶狀體植入。17例前房內有不同程度的纖維素樣滲出反應,糖皮質激素治療1周內滲出全部吸收。全部患者未出現(xiàn)淺前房和晶狀體夾持。
2.4 眼壓及視力恢復情況 ①眼壓:術后眼壓控制在7.32~19.82mmHg,平均眼壓降低至(12.19±4.28)mmHg。②視力:術后,所有患者視力較術前均有明顯提高。17只眼的視力在0.6及以上,占21.79%;46只眼的視力為0.1~0.6 ,占58.97%;15只眼的視力低于0.1,但大于0.06,占19.4%。散光為(0.45±0.50)D。
3 討論
3.1 臨床意義 白內障和青光眼分別占據(jù)致盲性眼病的前兩位,而白內障和青光眼又經?;檎T因,其主要原因是隨著青光眼患者年齡的增加以及抗青光眼藥物的副作用累積促使晶狀體渾濁,從而形成青光眼繼發(fā)性白內障[1]。若單行小梁切除術、硅管植入術等青光眼手術則容易促進白內障的病情發(fā)展,通?;颊咴诤芏痰臅r間內即需要進行晶體置換術,增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耐受度。與此同時,青光眼術后再進行白內障手術容易破壞已形成的功能性濾過泡,使之喪失濾過功能,導致青光眼手術失敗[2]。
近幾年,白內障與青光眼聯(lián)合手術已經廣泛應用于臨床,并且療效顯著。Simmons等報道[3],白內障小切口囊外摘出人工晶狀體植入聯(lián)合小梁切除術(三聯(lián)手術)治療白內障合并青光眼僅需一次手術,即可恢復患者有用視力,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避免過多次手術給患者造成的精神壓力,同時也避免了濾過手術后淺前房的發(fā)生以及白內障的發(fā)展。
3.2 手術機理 三聯(lián)術后眼壓的控制機理:白內障晶體摘出術后再植入的人工晶狀體較薄,使的虹膜隔有后移的空間,前房得以加深、解除瞳孔阻滯,使得房角開放[4]。三聯(lián)術中的沖擊力會對房角有沖刷作用,從而減少了術后淺前房的可能以及其所導致的虹膜前粘連于內濾過口或房角[5]。
3.2 手術注意事項 ⑴白內障患者小切口囊外摘除聯(lián)合鞏膜隧道內小梁切除術的禁忌人群為:角膜失代償、視功能明顯損害以及瞳孔閉鎖者[6]。故應綜合考慮患者的眼壓、白內障程度以及青光眼濾過術后的眼部改變來選擇術式。⑵切口部位以顳上象限為宜,可以減少術后患者的散光程度。切口盡量小,避免傷及虹膜和房角。⑶散瞳應充分徹底,虹膜有粘連的患者應盡量分離,同時要充分利用粘彈劑。⑷要充分清除皮質,這樣可以減輕術后葡萄膜的炎癥反應。⑸術中操作應輕柔細致。因三聯(lián)術后前房較淺、角膜內皮和房角代償能力下降、虹膜易發(fā)生色素脫失、晶狀體懸韌帶脆性增加,充分利用灌注平衡液以及粘彈劑可以加深前房、保護角膜內皮。
本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78例患者術后并發(fā)癥少,前房均有不同程度加深,視力較術前明顯提高,眼壓得到控制,療效顯著。加之小切口囊外摘除聯(lián)合鞏膜隧道內小梁切除 術在臨床上治療效果良好,同時又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和精神壓力,適宜廣泛推廣。近年來,白內障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聯(lián)合小梁切除術逐漸興起,白內障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術切口更小,降低了晶狀體脫出幾率,有利于患者的術后恢復,是治療青光眼聯(lián)合白內障疾患的一種新方法。但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在許多地方尚無法普及,所以小切口囊外摘除聯(lián)合鞏膜隧道內小梁切除術是治療青光眼合并白內障疾患最為直接、經濟、徹底的方法,也是挽救患者視力和提高患者生存質量的有效手段。
參考文獻
[1] 李紹珍, 眼科手術學[M], 第2版, 北京: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1997: 435.
[2] 張月琴, 史白芳, 周華敏, 等, 術前持續(xù)高眼壓的青光眼三聯(lián)手術并發(fā)癥臨床分析[J], 眼科新進展, 2003, 23(增刊): 12.
[3] Simmons ST, Litoff D, Nichos DA, et al. 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 and posterior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combined with trabeculectomy in patients with glaucoma, Am J Ophthalmol, 2008, 104(5): 465.
[4] 黃圣松, 余敏斌, 方敏, 等, 原發(fā)性急性閉角型青光眼高眼壓下的小梁切除術[J], 中國實用眼科雜志, 2004, 22(11): 885-888.
【關鍵詞】中西醫(yī)療法;眩暈;內耳積液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672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5-2927-02美尼爾病又稱內耳眩暈癥,是中年人臨床常見病,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腦力勞動的增強,人們精神處于緊張狀態(tài),內分泌失調,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美尼爾病的發(fā)病率有所增加,同時,該病具有較高的復發(fā)率,為提高臨床療效,本人自2009年――2013年期間,總結了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該病,取得了理想治療效果?,F(xiàn)總結如下:
1臨床資料
1.1診斷標準按照中華醫(yī)學會耳鼻咽喉科學會和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編委會提出的診斷標準。
1.2一般資料84例患者均來源于本院門診及住院病人。其中門診病人67例,住院病人17例;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37例;年齡在26-65歲之間,平均41.4歲;病程在5天-11年之間,平均3.4年;1次發(fā)病者3例,多次發(fā)病者81例。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突發(fā)性眩暈,惡心嘔吐,耳鳴耳聾,面色蒼白,出汗,頭重脹痛等臨床癥狀。
2治療方法
2.1中醫(yī)以健脾祛濕,活血熄風法,予炒白術12g,白茯苓、澤瀉各20g,天麻、黃芩各5-10g,姜法夏、陳皮、枳實、川芎、赤芍各10g,水煎服,日一劑。
2.2西醫(yī)以調節(jié)植物神經功能,改善內耳微循環(huán)為處理原則,予①利多卡因1-2mg/kg加入5%葡萄糖250毫升,靜滴,日一次(若病人心臟傳導阻滯,心動過緩者改用苯海拉明20mg/次肌注);②培他定10mg加入5%葡萄糖250毫升,靜滴,日一次。以上二組治療方法,治療2周后評定療效。
3治療結果
3.1評定標準治愈,臨床癥狀全部消失,一年內未見復發(fā);顯效:臨床癥狀消失,一年內復發(fā)一次者;好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一年內多次復發(fā)者;無效:達不到以上標準者。
3.2療效情況84例患者中,治愈64例,約占76%;顯效12例,約占14%;好轉8例,約占10%;無效0例??傆行?00%。治療過程中所有病例未見明顯毒副作用。
4典型病例
林某,男,38歲,機關資料員。于2010年10月7日初診,自訴反復突發(fā)性眩暈4年,加重3天。曾在某市級三甲醫(yī)院行頭顱CT、頸椎X光、經顱多譜勒、耳鼻喉科電測聽等檢查,診斷為內耳眩暈癥,間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參注射液、安定、654-2等藥治療,上癥仍反復發(fā)作。3天前因工作勞累,眩暈等癥狀又復發(fā),曾到當?shù)刂嗅t(yī)診所服中醫(yī)治療,癥狀未減而來診。請五官科會診,同意內耳眩暈癥診斷。隨按健脾祛濕,活血熄風中藥,配合利多卡因、培他定治療,用藥1天后,癥減一半以上,5天后癥解繼續(xù)鞏固治療,共14天。隨訪1年,未見復發(fā)。
梁某,女,35歲,制衣工人。因“反復頭暈1年,再發(fā)2d”入院,與2010年2月5日就診。既往于外院診斷為“美尼爾氏綜合征”,給予“倍他司丁、西比靈”治療,易反復,因此時常影響工作。平時有胸悶、納呆、神倦乏力癥狀,患者于2d前無明顯誘因,頭暈再次發(fā)作。癥狀有:頭暈,有旋轉感,動則加重,如成舟車,不能站立,伴耳鳴、惡心、嘔吐和出汗,胸悶、納呆、神疲乏力,舌質淡紅,苔白膩,脈滑。查生命體征一切正常。形體肥胖,雙眼球水平眼震陽性,頸軟,無抵抗,心、肺、腹查體未見異常,四肢活動自如,生理反射存在,病例反射未引出。血、尿、糞常規(guī)、生化、頭顱CT檢查未見異常。入院西醫(yī)診斷為:美尼爾氏綜合癥,中醫(yī)診斷為:眩暈痰濕中阻。治以“健脾祛濕,化痰熄風”為法。予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治療。白術、茯苓各20g,天麻15g,半夏、石菖蒲、陳皮、生姜、黨參、旋復花各10g,砂仁、甘草各6g,水煎服,每日1劑。服藥1劑后,惡心、嘔吐消失,耳鳴、眩暈減輕。3劑后,癥狀完全小時。出院后,在原方治療的基礎上,加強健脾治療,以杜絕生痰之源,從而斷絕病根。服藥14劑,納食增加,精神好轉,隨訪半年,未見復發(fā)。
5體會
5.1美尼爾病屬中醫(yī)眩暈證的范疇歷代醫(yī)學家對眩暈證的病機有“無虛不作?!薄ⅰ盁o痰不作?!?、“諸風掉眩皆屬于肝”等之說。根據(jù)該病的臨床表現(xiàn)和治療體會,認為該病主要病因病機為思慮勞倦,脾胃受傷,脾失健運,水濕內停成痰飲,痰濁中阻,清陽不升,濁陰不降,上蒙清竅,加上痰盛動風,肝風內動誘發(fā)而致眩暈發(fā)作。本病為臨床常見病,主要病理為突然發(fā)作性的非炎性迷路病變,確切發(fā)病機制迄今不明。目前有多種說法。多數(shù)支持神經血管障礙學說,即認為自主神經調節(jié)障礙引起內聽動脈痙攣,微循環(huán)障礙,影響內淋巴的分泌吸收。情緒緊張、勞累以及變態(tài)反應等為誘發(fā)因素。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陣發(fā)性眩暈、耳鳴、聽力減退、頭部脹滿等癥狀。故本病之作,多因虛、痰、風,即脾胃虛弱,痰濁內阻,肝風內動而作,治宜健脾祛濕,活血熄風法,以茯苓、白術健脾土以制水,治生痰之源,使水飲痰濕不得復聚;姜法夏、陳皮燥濕祛痰,和胃止嘔;茯苓配澤瀉入脾腎以利水濕,使?jié)彡幹皬南赂[而去;枳實沉而降氣,使氣降水行;天麻滌痰平肝熄風;黃芩苦降止嘔,燥濕,并制健脾燥濕藥之溫熱;川芎、赤芍寓“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意。天麻、法夏、澤瀉治療痰飲眩暈,歷代醫(yī)家有詳盡的記載,如《金匱要略》“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澤瀉湯主之”,葉天士《脾胃論》“足太陰痰厥頭痛,非半夏不能療,眼黑頭旋,虛風內作,非天麻不能除”。西醫(yī)對本病多采用綜合治療,治療方法眾多,但尚無根治方法。目前常用的治療方法有:鎮(zhèn)靜劑如安定;抗阻胺藥如茶苯海明,倍他司啶;抗膽堿能藥如阿托品;鈣離子拮抗劑如西比靈等,或手術治療,以上治療可緩解癥狀,但易反復。
5.2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美尼爾病的病理可能因多種因素引起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導致內耳血管痙攣,膜迷路微循環(huán)障礙,神經上皮缺氧而致感覺功能受損;耳蝸供血不足,造成血管紋血流量減少與內淋巴產生減少,繼而代謝中間產物瘀積,膜迷路內滲透壓增高,外淋巴與血管內液體入膜迷路而形成膜迷路積水。積水刺激及損傷耳蝸而產生耳鳴耳聾;刺激前庭終器而出現(xiàn)眩暈、平衡失調,以及惡心嘔吐、血壓下降、面色蒼白等植物神經癥狀。針對病理特點,以調節(jié)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改善內耳微循環(huán)為處理原則,以利多卡因抑制前庭神經興奮,或苯海拉明抑制中樞神經系統(tǒng)興奮,而達到調節(jié)糾正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培他定對內耳毛細血管前括約肌有松馳作用,從而增加內耳血流,同時,調整內耳毛細管的通透性,消除內耳淋巴水腫。健脾祛濕,活血熄風法配合西藥治療美尼爾病,切中病機,優(yōu)勢互補,既能迅速緩解臨床癥狀,又能達到遠期較好療效,并無發(fā)生不良反應,是治療美尼爾病的理想途徑。
參考文獻
關鍵詞:腦卒中;腦卒中后遺癥;中醫(yī)藥綜合治療;補陽還五湯
腦卒中,中醫(yī)稱為中風,始見于《內經》。對其癥狀,根據(jù)發(fā)病的不同階段而有不同的記載[1]。在卒中昏迷期間有仆擊,大厥,薄擊等記載;在半身不遂有偏枯,偏風,身偏不用,痱風等不同名稱。在病因方面,《內經》記載很多。如《靈樞·刺節(jié)真邪》篇云:“虛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內居營衛(wèi),營衛(wèi)稍衰,則真氣去,邪氣獨留,發(fā)為偏枯”。歷代醫(yī)家多將此病歸入虛(陰虛、氣虛)、火(肝火、心火)、風(肝風、外風)、痰(風痰、濕痰)、氣(氣逆)、血(血瘀)六端,其中又以肝腎陰虛為其根本。中風經過救治,神智清醒后,多留有后遺癥,如半身不遂、言語不利、口眼斜等后遺癥。臨床常見,不分男女,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病,治療方法很多,方法及時得當,恢復越快。筆者采用中藥、針灸、按摩、火罐、適當鍛煉方法綜合治療,效果明顯、病程短,痛苦小,易于接受,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均系2000年3月~ 2011年4月門診患者,共35例,其中,男22例,女13例;年齡最大76歲,最小38歲;病程2周內就診16例,1周內就診14例,1個月內就診5例。
1.2 臨床表現(xiàn)
3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偏癱,有15例伴有口眼斜,言語不利?;颊哌€有面色萎黃,肢軟無力,偏枯不用,肢體麻木,舌淡紫或有瘀斑,苔白,脈細澀或虛弱。
1.3 治療方法
1.3.1中藥補氣活血,通經活絡為治療原則,首選《醫(yī)林改錯》補陽還五湯為主方加減,基本方:生黃芪60 g,當歸尾9 g,赤芍6 g,川芎9 g,桃仁10 g,紅花3 g,水煎服,2 d 1劑,每日3次,7 d為1個療程。若兼言語不利,加菖蒲、遠志。兼口眼斜者,加白附子、全蝎、僵蠶、葛根、白芷;如肢體麻木者,加陳皮、半夏、茯苓;上肢偏廢重者加桂枝,下肢癱軟無力甚者加桑寄生、牛膝;大便秘結者,加火麻仁、郁李仁、肉蓯蓉等。
1.3.2 針灸治療以手、足陽明經穴為主,輔以太陽、少陽經穴。均刺病側穴。處方,上肢:肩髃、曲池、外關、合谷、手三里;下肢:環(huán)跳、陽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侖、風市。并口眼斜者地倉、頰車、內庭、太沖;語言不利配啞門、廉泉、通里、關沖。根據(jù)病情需要,以患側穴為主,酌加配穴,每次輪流選用6~8個穴位,手法以中度刺激為主,待有針感后留針15 min,隔日針1次,7 d為1個療程。
1.3.3 按摩,拔罐治療在針刺完畢后,用準備好的酒藥(當歸、三七、乳香、沒藥、伸筋草、透骨草、紅花、全蝎、蜈蚣)取液做按摩用;以舒筋活絡,溫通氣血,改善肌肉組織局部血液循環(huán),用手掌由患側肩髃至合谷再用拇指或中指按揉十宣穴并順勢捏各指,先輕后重,反復按摩5~10 min,其次再用火罐在肩髃、曲池、合谷拔3次后留罐10~15 min取罐,下肢由環(huán)跳至昆侖再用拇指或中指按揉各穴并順勢捏各趾,先輕后重,反復按摩5~10 min,其次再用火罐在環(huán)跳、足三里、昆侖拔3次后,留罐10~15 min取罐。并要求家屬配合患者每天進行適當?shù)腻憻?,促進患者快速恢復正常。
2結果
患者經過上述綜合治療后,輕者2~4個療程恢復如常人,治愈25例,其余10例病情也明顯好轉,繼續(xù)服藥2~3個療程,患者能生活自理,并囑咐其堅持治療基礎疾病,隨訪3年未見復發(fā)。
3 討論
年齡相關性白內障目前的治療仍以成熟期手術摘除為主。藥物治療仍然面臨挑戰(zhàn)。中醫(yī)藥長期被用于年齡相關性白內障的早期治療,近年來在我國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多種內服和外用的中藥制劑已應用于臨床,其作用機制和有效性還有待于深入的驗證。本文對我國十余年來中醫(yī)藥治療年齡相關性白內障的臨床進展及藥物的藥理研究進行分析、歸納和綜合,為臨床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 年齡相關性白內障 中醫(yī)藥 治療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age-related cataract treatment
AbstractAt present, extirpated by operation at maturation phase is the mainly therapy of age-related cataract, but the medical treatment is still challenge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been used in treating age-related cataract at early stage for many years and some extent of the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China recently. Many kind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drugs are being used in clinical treatment, but the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 and efficacy still need to be further clarified. Current information on clinical study,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age-related cataract and the advance of treatment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in the report to offer a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herapy.
· KEYWORDS: age-related catarac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0引言
年齡相關性白內障是一種患病率、致盲率均居各類眼病首位的老年性眼病,屬祖國醫(yī)學“ 圓翳內障”的范疇。中醫(yī)觀點認為年齡相關性白內障的病因是年老體衰,腎陽不足,脾虛、精血虧損、“虛”、“淤”并存為本病的發(fā)病機理[1]。年齡相關性白內障治療迄今尚無特效藥物,目前仍以成熟期手術摘除為主,但近年來對于早期或暫不適于手術的患者常采用中醫(yī)中藥治療。中醫(yī)藥治療多從肝、腎、脾三臟著手辨證論治,在延緩和治療白內障方面有許多優(yōu)勢。現(xiàn)將我國十余年來中醫(yī)中藥治療年齡相關性白內障所取得的新進展綜述如下。
1中藥治療
臨床主要分為內治與外治療法,側重中藥外用滴劑的研制。多采用滋補肝腎、活血化瘀、退翳明目抗衰老方藥,使用頻率最高的藥物是珍珠、石決明。
1.1外治法 國內已有多種中藥復方或單體化合物制成滴眼制劑。此外還見中藥膜劑、注射液治療白內障的文獻。但報告研究治療機制的文獻較少。
1.1.1麝珠明目散 盧隆平[2]采用祖?zhèn)髅胤礁倪M研制了以麝香、珍珠粉、冰片為主要組成的外用眼藥—麝珠明目散,治療年齡相關性白內障1 467例,其中初發(fā)期、膨脹期1 298例,成熟期169例,并隨機選擇以白內停治療的50例作為對照組,與本藥作比較。用法為上午、下午各點3次,每次1滴,滴后分別閉眼15,15,30min。通過治療,視力顯效594例(40.5%),有效723例(49.3%),無效150例(10.2%),總有效率89.8%。而白內停組有效20例(40%),無效30例(60%),總有效率40%,統(tǒng)計學處理有顯著差異(P<0.01)。張子珍等[3]用麝珠明目散滴眼治療年齡相關性白內障120例,并以白內停眼藥水50例作為對照。結果:治療組120例,痊愈38例(32%),顯效52例(43%),有效12例(10%),無效18例(15%),總有效率為85%。對照組50例,顯效8例(16%),有效22例(44%),無效20例(40%),總有效率60%。胡洋等[4]、陳勤民等[5]、鄭民友[6]也對麝珠明目散做了類似的臨床觀察,治愈率分別為88.5%、91%和89.7%。本藥應用方便,適用于各種類型的年齡相關性白內障,且無任何副作用。田桂花[7]對麝珠明目液和白內停滴眼液的療效進行了比較,將患者分成A,B兩組,A組采用麝珠明目液,B組采用白內停滴眼液,并且兩組患者同時口服維生素C和維生素E進行觀察,結果表明A組麝珠明目液聯(lián)合維生素類藥物療效優(yōu)于B組白內停滴眼液聯(lián)合維生素藥物,遠期效果A組好于B組。藥物的起效時間A組明顯早于B組,這說明麝珠明目液治療年齡相關性初、中期白內障起效快,療效短,安全性高,無明顯副作用。
1.1.2 ZYM滴眼液 劉學敏等[8]認為人體衰老,臟腑功能虛弱時,津液代謝失調則致水液停聚成痰成飲,溢于目則晶珠混濁。以 ZYM滴眼液(以麥飯石為主要成分,具溫化痰飲之功)治療年齡相關性皮質性白內障 138 例 260 眼,顯效103眼,有效124 眼,總有效率 87.31%。用裂隙燈攝影及眼底攝影顯示晶狀體混濁度和眼底清晰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并指出ZYM藥液對年齡相關性白內障晶狀體混濁的改善,可能與房水中微量元素含量變化及溶存氧量增加有關。從而從微觀角度闡明了中藥治療年齡相關性白內障的可靠性。
1.1.3注射用消障素[9] 此藥物是運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將新鮮烏雞膽汁加入人血白蛋白等凍干骨架劑制成的眼用凍干劑,《本草綱目》有載“膽,烏雄雞者良,氣味苦,微寒,無毒,主治目不明”。此藥正是根據(jù)上述病機,達到清熱平肝、明目退翳之功效,為年齡相關性白內障患者帶來光明。此藥物能顯著抑制家兔萘性白內障晶狀體混濁度的進展,并有增加晶狀體GHS含量及阻止SOD活性下降的趨勢。實驗結果顯示采用注射用消障素結膜下注射,對家兔萘性白內障的發(fā)生發(fā)展有明顯的延緩作用,對人類白內障的應用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探討。
1.1.4障復明滴眼液 障復明滴眼液是以珍珠層粉水解液、冰片、維生素E和微量元素鋅等成分研制的無毒無刺激性的抗白內障新藥。高秋華等[10] 通過注射亞硒酸鈉溶液制作硒性白內障動物模型。在大鼠晶狀體中觀察障復明滴眼液對硒性白內障的治療作用。借助于裂隙燈顯微鏡和病理組織切片觀察的結果表明障復明滴眼液能有效地治療亞硒酸鈉誘發(fā)的大鼠晶狀體白內障,研究結果為障復明滴眼液的臨床應用提供了實驗證據(jù)。高秋華等[11]用障復明滴眼液防治實驗性大鼠半乳糖性白內障。結果表明,用障復明滴眼液治療后,各組大鼠晶狀體的可溶性蛋白水平上升,SOD活性增強,GSH(谷光甘肽)水平達到正常,MDA含量顯著下降。表明障復明滴眼液具有保護SOD活性,保護巰基化合物的還原態(tài),防止水溶性蛋白變性作用,并具顯著性抑制脂質過氧化作用。馮紹鴻等[12]也有類似報道。
1.1.5復方水蛭滴眼液 黃秀榕等[13] 采用以民間驗方為基礎、以復方水蛭(SZ)為主要成分、富含鋅和維生素C的復方SZ滴眼液,并以進口抗白內障藥物吡諾克辛鈉滴眼液(白內停)為對照組,應用LOCSⅢ晶狀體混濁分類系統(tǒng)觀察和比較兩種滴眼液對年齡相關性白內障的防治作用。結果:復方SZ滴眼液組視力提高率(76%)、晶狀體混濁減低率(59%)、有效率(66%)均明顯優(yōu)于吡諾克辛滴眼液對照組(2.0%、0%和2.0%)。且無明顯的不良反應。結論:復方SZ滴眼液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抗白內障藥物,療效優(yōu)于進口抗白內障藥物吡諾克辛滴眼液。此外,黃秀榕等[14,15]的研究還發(fā)現(xiàn)復方SZ滴眼液,具有較好的延緩和減輕實驗性大鼠半乳糖白內障的作用,其作用優(yōu)于市售抗白內障藥物吡諾克辛鈉滴眼液。
1.1.6復方中藥滴眼液[16] 復方中藥滴眼液為利用中藥活血化瘀原理,應用退翳類、軟堅散結類、活血化瘀類、去濕類等數(shù)種中藥配伍制成。治療白內障患者共108例,203眼。其中年齡相關性白內障成熟期11眼,未成熟期147眼,初發(fā)期28眼,先天性4眼,外傷性3眼,糖尿病性2眼,后發(fā)性4眼,其他4眼。同時患近視眼8例12眼,同時患角膜翳7例10眼。每次每只眼滴1滴,2~3次/d。經臨床應用復方中藥滴眼液治療后,顯效82眼(40.39%),有效76眼(37.44%);進步33眼(16.26%),無效12眼(5.9%)。本藥對治療各類白內障均有療效,特別是對年齡相關性未成熟期白內障治療效果好。治療見效快,有用藥者15d左右即可顯示治療效果。堅持長期有規(guī)律用藥,大都療效滿意。
1.1.7祛障靈滴眼液 祛障靈滴眼液主要由昆布、海藻、谷精草等組成。李明飛[17]的研究將白內障患者70例,按順序先后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40例,滴用祛障靈滴眼液局部滴眼,4次/d,1~2滴/次,1mo為1個療程,連續(xù)用藥2~3個療程。對照組30例,滴用障翳散,治療同前。對治療前后視力變化、晶狀體混濁情況進行評估。療程2~3mo。結果:治療組40例80眼,顯效24例,有效42例,無效14例,總有效率82.5%。對照組30例60眼,顯效13例,有效30例,無效17例,總有效率71.7%。顯示祛障靈滴眼液治療白內障初發(fā)期、尤其對皮質型白內障有顯著療效。
1.1.8障翳散滴眼液 障翳散滴眼液滴眼是由麝香、珍珠、梅花冰片、石決明、爐甘石、丹參、琥珀等數(shù)十味中藥制成的散劑,每瓶散劑配一瓶滴眼溶劑,使用時將藥粉倒入溶劑中,搖勻后滴眼。陸萍等[18]為觀察障翳散治療年齡相關性白內障的臨床療效,將70例患者隨機分成兩組,治療組35例66眼用障翳散治療,對照組35例62眼用白內停治療,均以1mo為1療程,每周隨診1次,記錄視力、結膜、角膜、晶狀體情況,及全身主要癥狀積分。結果:治療組共35例,66眼,其中痊愈7眼,顯效15眼,有效26眼,無效18眼;顯效率33.3%,有效率72.7%。對照組共35例,62眼,其中痊愈2眼,顯效8眼,有效15眼,無效38眼;顯效率14.5%,有效率38.7%(χ 2=18.3,P
1.1.9小檗胺滴眼劑 何浩等[21] 利用鏈脲佐菌素(STZ)引起的大鼠糖尿病性實驗性白內障模型,以小檗胺滴眼劑進行防治實驗。模型動物分為預防和治療兩個試驗組,預防試驗組隨機分為三組,分別用0.04%,0.2%及1.0%小檗胺滴眼劑處理雙眼,3次/d,處理從注射STZ后24h~12wk。治療試驗組待大鼠白內障發(fā)展至Ⅲ期時隨機分為兩組,一組對照,另一組用10g/L小檗胺滴眼劑處理雙眼。此外設生理鹽水滴眼的糖尿病對照組及無特殊處理的正常對照組。每周用裂隙燈檢查,記錄晶狀體混濁出現(xiàn)的時間及發(fā)展情況。結果發(fā)現(xiàn)在預防試驗組,小檗胺滴眼劑的預防作用具有劑量依賴性。1%劑量組效果最好,第12wk裂隙燈檢查未見核混濁。治療試驗組大鼠晶狀體混濁度在Ⅳ、Ⅴ占60%,而糖尿病對照組占90%,提示小檗胺滴眼劑預防和治療糖尿病性大鼠白內障具有顯著效果。
1.2內治法 有湯劑、散劑、片劑。辨證分型可歸納為肝腎陰虛、脾胃氣虛等型進行論治。
1.2.1復明片 復明片主要由山茱萸、谷精草、構枸、夏谷草、、熟地等24味中藥復方而成,具有滋補肝腎,養(yǎng)陰生津,清肝明目的功效,用于白內障及肝腎陰需引起的羞明畏光、視物模糊等病癥的治療。臨床和動物實驗表明復明片具有促進血液回流,改善眼內血供,對組織滲透性炎癥有一定消炎作用??诜兔髌?次/d,30d為1療程。華遠峰等使用復明片治療201例早期白內障,結果提示復明片對肝腎兩虧,精血不足,脾虛濕運及肝經郁熱引起的白內障有一定作用,目前臨床使用較多。
1.2.2治障丸1號[22] 該方藥根據(jù)傳統(tǒng)驗方調整而定,治則為補腎健脾、潤肺生津、益氣活血、軟堅明目,藥物組成有:黃芪、白術、升麻、枳殼、茯苓、熟地、菟絲子、枸杞子、白茅根、五味子、丹參、海藻等,制成蜜丸9g,每次2丸,2次/d,25d為1療程。李逢等[22]治療年齡相關性白內障101例184眼,顯效63眼,有效108眼,無效13眼,并與廣州中藥三廠生產的障眼明片對照觀察,結果顯示治障丸2號治療未成熟期年齡相關性白內障療效優(yōu)于障眼明。
1.2.3固本明目膠囊[23] 此藥由蠶蛹、紫河車、熟地、枸杞子等8味中草藥組成。其研究主要觀察了(1)對晶狀體混濁程度的影響,在給藥42d以后顯示,固本明目膠囊對Ⅱ期以下晶狀體混濁有顯著療效,對Ⅲ期晶狀體混濁也有一定作用;(2)對大鼠血清維生素含量的影響,正常大鼠血清中維生素含量較高,發(fā)病后晶狀體、血清中維生素含量降低,服藥治療后又升高;(3)對大鼠晶狀體中一氧化氮(NO)含量影響,正常大鼠晶狀體和血清中NO含量較低,晶狀體低于血清。患白內障后,晶狀體和血清中NO含量明顯升高,服用藥物后又相應地降低;(4)對模型大鼠晶狀體和血清中脂質過氧化物丙二醛的影響。近幾年研究表明:酶促與非酶促機體衰老可使保護機體免受自由基侵害的機能有所降低,故活性氧在眼內過量產生,引起晶狀體蛋白交聯(lián),自由基氧化了蛋白質中的氨基酸,破壞了可吸收蛋白,使之成為不可吸收蛋白,導致白內障。大鼠白內障模型晶狀體,血清中丙二醛明顯升高,表明丙二醛是白內障產生的根本原因之一。服用固本明目膠囊后,晶狀體和血清中丙二醛降低,說明此藥具有抗氧化作用,對白內障也具有防治作用。
1.2.4消障沖劑[24] 消障沖劑是由黃精、白芍、雞內金、黃芪、枸杞子、女貞子、蒙花、決明子、棗仁、熟地、黨參、升麻、、山楂、五味子、芋肉、菟絲子、車前子經合理提取精制而成沖劑。對確診為年齡相關性未成熟期白內障262例隨機分組,消障沖劑131例,以口服消障沖劑治療,3次/d,每次5g,服用60 d。障眼明片,白內停藥組131例,以口服障眼明片,3次/d,每次4片,及白內停每日點眼4次,治療60d。結果:消障沖劑組,視力進展到0.1~0.2者69例(52.7%),進展到0.3~0.4者37例(28.2%),癥狀自覺減輕,視力無進展者25例,總有效率80.9%,對照組:視力進展到0.1~0.2者32例(24.4%),進展到0.3者25例(19.1%),癥狀自覺未改善74例,總有效率43.5%。統(tǒng)計表明兩組療效有顯著差異,而且服用消障沖劑未發(fā)現(xiàn)副反應。
1.2.5復方參果液[25] 復方參果液是由參果、五味子、枸杞子、黃芪、白芍等中藥組成[26],它對大鼠半乳糖性白內障在不同的給藥形式下(腹肌注射、口服)觀察了CAT的活性,對SOD及蛋白質含量進行了測定,并觀察了此藥對大鼠體重的影響。通過復方參果液對大鼠半乳糖性白內障的治療發(fā)現(xiàn)大鼠晶狀體中CAT活性明顯低于正常晶狀體,結果顯示復方參果液有糾正CAT活性異常變化的作用,同時對SOD的研究也顯示了復方參果液在一定劑量上有增強SOD活性的作用,能有效地消除機體內超氧化物自由基的損傷,延緩機體組織細胞的衰老,從而起到治療白內障的效果。
1.2.6復明沖劑[27] 藥物組成:柴胡、白芍、熟地、枸杞子、、山藥、黃芪、當歸、海藻、五味子、丹參、草決明、雞內金,疏肝健脾,通利玄府,軟堅散節(jié),化淤通竅,改善微循環(huán)等,在治療上補消結合,用于本虛標實內障眼病,治療年齡相關性白內障30例,治愈3例,顯效14例,有效8例,無效5例。
1.2.7蠲翳丸[26] 蠲翳丸由石決明、草決明、谷精草、生地、白芍、女貞子、枸杞子、麥冬、夜明砂等組成。2次/d,每次1丸,2~3mo為1療程。治療年齡相關性白內障106例198眼,其中屬皮質性白內障 178眼,核性白內障10 眼,合并糖尿病者10眼。結果顯效32.8%,有效為93.9%,其中女性患者療效高于男性,且差別有顯著意義(P<0.01),但核性白內障視力提高不如皮質性。與消蒙膏和障眼明比較,在提高視力上優(yōu)于二者。研究者認為,年齡相關性白內障的形成與年老體衰,肝腎功能不足有關,“肝開竅于目”,“肝病則目能辨五色矣”。肝與腎為子母關系,肝血依賴于腎精的滋養(yǎng),腎精亦賴肝血才能滋生,故有“肝腎同源”之說,故本方以滋補肝腎為主而創(chuàng)制。
1.2.8活血祛障湯[28] 藥物組成:桃仁、紅花、當歸、熟地、白芍、白蒺藜、夜明砂、青相子、草決明、、枸杞子、磁石、神曲、丹參、益智仁、桑椹子、蟬衣、陳皮等,隨癥加減。用法:1劑/d,4mo為1療程。并根據(jù)需要繼續(xù)第2療程。治療272眼年齡相關性白內障眼,結果顯效125眼,有效141眼,無效6眼。
1.2.9祛障明目湯 鄭新青等[29]認為年老體弱,肝腎不足,脾胃虛弱為本病的發(fā)病機理,確定從肝、腎、脾三臟著手的原則,創(chuàng)制了集補肝腎,健脾胃,活血明目于一體的祛障明目湯。該方治療早期年齡相關性白內障 51例 93眼,其中顯效67 眼,有效20 眼,總有效率 93.54%。并對該方進行16種微量元素含量的檢測。認為祛障明目湯療效較佳,除了它的辨證恰當、用藥適宜外,與中藥中微量元素的作用亦密切相關,為研究中藥的治療原理提供了新的途徑。
1.2.10消障靈丸 熊婷婷等[30]認為肝腎兩虧,脾氣不足為本病的成因,又結合局部晶狀體混濁的特點,采用滋補肝腎,健脾養(yǎng)血,散結消障之消障靈丸治療未成熟期年齡相關性白內障30例 58眼。結果:顯效 46眼(79.3%),好轉8眼(13.8%),無效 4眼(6.90%),其中有 3眼晶狀體混濁消失,視力自初診時的 4.7、4.8,經2個療程治療均提高至5.0。分析原因,可能是白內障早期晶狀體皮質水化,主泡形成或板層分離及縫裂等現(xiàn)象,因屬物理性水腫,故可產生逆轉。從而使我們意識到本病早期治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2.11治障明目沖劑 孟慧等[31]以補益肝腎,益氣健脾,清肺退翳為治則,用治障明目沖劑治療未成熟期年齡相關性白內障127例 220 眼,顯效59 眼,有效147眼,總有效率 93.64%。并采用“ 晶狀體定位照像和晶狀體底片光密度值測定”這一現(xiàn)代客觀的無損傷性白內障定量檢查法作為客觀指標來觀察晶狀體混濁的改變。這是白內障治療療效標準上的突破,為藥物治療白內障的療效提供了客觀指標。
1.2.12消障明目丸[32] 消障明目丸由14味中藥組成,黃芪、黨參、黃精補中益氣,陳皮行氣健脾使補而不膩滯,沙苑子、枸杞子、楮實子、山萸肉、肉蓯蓉補益肝腎明目,決明子、石決明清肝明目,丹參、赤芍活血祛瘀,甘草和中益氣補虛,諸藥合用,共奏益氣補心,滋養(yǎng)肝腎,活血化瘀?,F(xiàn)代藥理實驗還證明黃芪、黃精、沙苑子、枸杞子、決明子、丹參、赤芍、石決明均有抗衰老,延年益壽的功用。用消障明目丸治療年齡相關性白內障110例205眼,對照組用明目地黃丸,通過視功能檢查和裂隙燈顯微鏡檢查對療效進行評價,經過3mo治療后,110例205眼中有效以上者170眼,總有效率82.93%,顯效30眼(14.63%),治療組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P
1.2.13金花明目丸 王建英[33]以金花明目丸治療年齡相關性白內障172例248眼,3次/d,每次1袋,每袋4g,1mo為1療程,連續(xù)3mo。顯效96眼,有效134眼,無效18眼,總有效率92.74%。臨床結果證實,金花明目丸具有益肝腎、補氣血、清肝行氣、化障明目之功效。能加速眼前節(jié)血運循環(huán)和營養(yǎng)代謝,改善晶狀體囊的通透性,恢復其生理屏障效應,促進晶狀體蛋白質代謝,增強可溶性蛋白的功能,有效的控制晶狀體混濁,并能促進混濁吸收。
1.2.14單味中藥治療 珍珠具平肝明目,安神定睛等功效。任漢時等[34]以單味珍珠末治療本病 65例100眼。結果:有效 42眼,顯效28 眼,有效率70%。僅用單味中藥治療,方法簡單易行,如其機制得到證實,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呂慧英[35]報道民間單方蔓荊子配伍豬肉治療本?。郝G子 5g研末,豬肉 50g剁細,燉熟服下。治療1位65歲年齡相關性白內障患者,服此方 20a,85歲仍可穿針引線。此方簡便有效,尤適用于年老多病不宜手術者。
1.2.15芪明顆粒[36] 劉愛琴等采用鏈脲佐菌素(STZ)誘發(fā)糖尿病大鼠模型,隨機分為5組,即芪明低、中、高劑量組,模型組,陽性藥物對照組;另設立正常對照組。3mo后給予芪明顆粒治療,連續(xù)灌胃3mo,觀察芪明科里對DM大鼠晶狀體中MDA、SOD、GSH-Px含量的影響。實驗發(fā)現(xiàn)芪明顆??梢越档途铙w中MDA的含量,提高SOD、GSH-Px活性,與模型組比較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認為芪明顆粒能增強DM大鼠抗氧化能力,減輕晶狀體的氧化損傷。
1.2.16內障清口服液 內障清口服液主要由黃芪、丹參和石決明等二十余味中藥組成。上述藥物加水浸泡0.5h后,分煎3次,去渣取汁,再濃縮成1g/mL液體。4℃冰箱保存?zhèn)溆?。馮紹鴻等[37]采用注射亞硒酸鈉溶液誘發(fā)白內障動物模型,給予試驗組大鼠內障清口服液灌胃,40mL/(kg·d),2次/d,連續(xù)灌胃10d。并設置對照組分別給予生理鹽水、維生素C注射液、金匱腎氣丸口服液灌胃。定期用裂隙燈顯微鏡觀察晶狀體混濁情況,檢測晶狀體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脂質過氧化含量和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活力。結果表明內障清口服液能延緩治療組發(fā)病過程,與對照組比較有非常顯著性差異。它不僅能顯著提高超氧物歧化酶的活性和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活力,還能降解脂質過氧化產物以及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從而保護晶狀體細胞免受氧化損害,達到防治年齡相關性白內障的目的。馬芬俞[38] 將40只22 日齡Wistar大鼠隨機分為空白對照組、模型組、VitC組及內障清丸組。以80%D-半乳糖溶液[20mL/(kg·d)]腹腔注射,造模的同時給藥,連續(xù)14d,觀察大鼠晶狀體混濁程度、晶狀體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活性變化。結果空白組晶狀體清亮,D-半乳糖注射組晶狀體全部有不同程度的混濁。模型組與空白組比較MDA含量上升,SOD活性、GSH-Px活性下降,均有極顯著性差異。內障清丸組能明顯對抗上述生化改變,且優(yōu)于VitC組。提示內障清丸可清除D-半乳糖性白內障晶狀體中產生的自由基,提高抗氧化酶活性。
1.2.17復方糖障明顆粒 糖障明中藥復方制劑主要由紅參須、丹參、干地黃、決明子等中藥制成無糖顆粒制劑。謝學軍等[39-42] 將用鏈脲佐菌素造成糖尿病模型的大鼠分為用糖障明治療組(中藥組)、5g/L甲基纖維素液灌胃組(陰性對照組)和降糖靈混懸液灌胃組(陽性對照組),并以與實驗組同齡的正常大鼠作為正常對照組。在多個實驗中分別觀察糖障明對糖尿病大鼠晶狀體多元醇通路、晶狀體氧化狀態(tài)、晶狀體上皮細胞凋亡及水溶性蛋白質的影響。發(fā)現(xiàn)糖障明:(1)能抑制糖尿病大鼠晶狀體組織多元醇通路的異?;钴S,從而減輕晶狀體高滲性損害;(2)具有抑制糖尿病性白內障形成的作用,增強糖尿病大鼠抗氧化損傷能力、從而減輕晶狀體的氧化損傷;(3)能有效抑制糖尿病大鼠晶狀體上皮細胞凋亡,從而抑制糖尿病性白內障的形成;(4)具有減輕糖尿病大鼠晶狀體蛋白異常代謝的作用,這一作用可能與其抑制糖尿病性白內障形成的機制有關。揭示了糖障明中藥復方抑制糖尿病性白內障形成的作用機制。
1.2.18熊膽丸 熊膽丸選用黑熊和棕熊的干燥膽汁,與大黃、、密蒙花、夜明砂、黨參、升麻、山梔子、澤瀉、黃連等17種藥物為原料,經用現(xiàn)代科學方法提取有效成分研制而成。王曉陽等[43]使用熊膽丸治療125例210眼,對照組38例63眼常規(guī)使用白內障眼藥水點眼,3個療程后觀察療效。結果觀察組有效率為86.7%,對照組為52.4%,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
2針灸療法
一般包括針刺法、耳穴針刺法、挑刺法、灸療法、經穴儀器療法、金針拔障術、鬃針療法、祛障穴冷凍療法等[44]。
2.1體針療法 劉立安等[45]取穴睛明、風池、足三里、三陰交,以捻轉及提插補瀉為主,結合彈、搖及開闔補瀉治療本病 40例70 眼。結果:顯效17 眼,有效43 眼,總有效率85.7%;且視力、光密度值、血鋅含量治療前后有顯著差異(P<0.001和 P<0.01)。并指出,針刺可提高血鋅含量,從而改善晶狀體的缺鋅狀態(tài),使酶系統(tǒng)活性增強,因此改善晶狀體代謝,使病情緩解。提示在研究針刺治療白內障的機理中,鋅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應該予以充分注意的。
2.2耳穴療法 李新民[46] 取耳穴背部降壓溝部位,3×12醫(yī)用縫合線,沿所取穴皮下穿過打結,外敷特制藥紗小敷料,醫(yī)用膠布固定,1次性結扎治療。同時配合內服自制中草藥蜜丸,外用中草藥煎煮后熏患眼,治療未成熟年齡相關性白內障122例,療效亦佳。該療法方法簡單,見效快,無痛苦,無任何毒副作用。
2.3灸療法
2.3.1灸療器灸治法 侍廣全等[47]以滋養(yǎng)肝腎,補氣扶脾,退翳明目為治則自擬消障靈方,配合儀器治療早期年齡相關性白內障51例 90眼。結果:有效71眼,無效19 眼,晶狀體混濁減輕45 眼,占50%,少數(shù)病例晶狀體恢復了透明。本治法類似灸療,其特點是用藥少,僅為常規(guī)口服用藥的1/20,且可促進藥物吸收,使藥物順利通過血眼屏障,克服了滴眼劑和口服給藥的不足,為白內障治療提供了另一新的途徑。趙長濤[48]以益氣養(yǎng)血,補益肝腎,明目退翳之中藥,配合山東濰坊醫(yī)療器械廠生產的白內障治療儀,治療未成熟期年齡相關性白內障例 64例75眼,并設西藥白內停眼藥水組對照。結果:治療組顯效10例,有效15 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75.6%;白內停組30例,顯效4例,有效9 例,無效12例,總有效率56.1%。兩組總有效率有顯著差異(P<0.05)。
2.3.2隔核桃殼灸并耳壓法 李菊琦[49]以補益肝腎,健脾調中,升陽退翳,溫通經絡,活血化瘀之中藥液浸泡核桃殼,隔核桃殼溫灸,并配合按摩穴位,耳穴按壓,治療本病 52例104 眼。結果:近期療效顯效 28例,有效17例,總有效率86.4%;31例隨訪 1a以上,顯效 14例,總有效率 83.8%。本法通過艾條溫和灸,藥力漸漸滲透直達病所,另外配合耳穴按壓法,兩法相輔相成,故收到較好療效。馬兆潤[50]亦有類似報道。
2.3.3祛障穴冷凍療法 董萬國等[51]采用祛障穴冷凍療法,治療本病268例,其中143例271眼經治療1療程后,顯效56眼,有效131 眼,總有效率69.0%。該療法符合中醫(yī)眼科開導療法的理論,機制可能與眼內免疫功能的某種改變有關。且指出,顯效者均為皮質性白內障,故使用冷凍療法時,應有選擇性。此療法取效快,療程短,操作簡便,可作為治療年齡相關性皮質性白內障的一種增視療法。李樹星等[52]也采用同樣方法,并配合滋補肝腎,益氣健脾,活血明目的障明星片治療本病146例233眼。結果:顯效146眼,有效52眼,無效34 眼,總有效198眼,占85.3%。并且動物實驗發(fā)現(xiàn)冷凍使房水中SOD 活性明顯增強,從而證明本療法的機理是由于冷凍提高了房水中SOD活性,從而減輕晶狀體蛋白分子的氧化損害。加之又配合中藥調整人體臟腑功能,且中藥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氨基酸、維生素等營養(yǎng)物質,并能夠消除晶狀體中的自由基,故療效明顯。張慶蓮等[53]也才用同樣方法,治療年齡相關性白內障548例1 036眼,冷凍時間5s,1次/wk,5次為1個療程。治療1個療程后,祛障穴冷凍前后視力顯效占36.68%,有效占46.35%,無效占16.80%。經過臨床治療觀察,祛障穴冷凍治療年齡相關性進行期白內障效果顯著[54]。
3中藥藥理研究
3.1抗氧化作用 許多研究表明氧化損傷是白內障形成的重要機制。氧化損傷后白內障晶狀體中形成了二硫化物、甲硫氨酸、碘基丙氨酸以及高分子量可還原的聚合物,細胞漿-細胞膜蛋白中存在可還原鍵;白內障晶狀體中還原型谷胱甘肽減少,氧化型谷胱甘肽與蛋白質結合的混合二硫化物增加;細胞膜崩解,丙二醛形成,對氧化敏感的代謝活力減低,潛在性氧化物的濃度升高。臨床上隨著年齡的老化,晶狀體發(fā)生一系列改變,如晶狀體變黃提示有色素積聚;高分子蛋白質增加使透明度減低;蛋白質結構改變使某些活性基團顯露,這些改變更易受到氧化的損害。所以當前許多中藥研究都是從提高晶狀體抗氧化機能入手,利用抗氧化劑或抗氧化酶激活劑來消除或中和晶狀體中的氧化產物,從而阻止或逆轉晶狀體生化改變。
商福等[55]用中藥對大鼠硒性白內障進行防治,設正常對照組,硒誘發(fā)后投以生理鹽水組,方劑6號治療組,方劑7號治療組。結果測得給藥組晶狀體中 SOD(超氧化物歧化酶) 活性略高于正常組,但明顯低于對照組,而 MDA(丙二醛)含量低于正常組,且7號組的非蛋白巰基雖比正常組低,但明顯高于生理鹽水組。晶狀體中MDA及巰基含量的變化,是因硒誘發(fā)白內障的過程中,使晶狀體產生自由基,方劑6號和方劑7號可拮抗這種生化改變,說明該藥具有消除自由基的作用,可改善內源性抗氧化能力。表明它們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可改善晶狀體內源性抗氧化能力。鄭新青等[56]用祛障明目片防治實驗性半乳糖性白內障,測得治療組大鼠晶狀體內脂類過氧化物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該藥可能通過抑制脂類過氧化水平,從而起到延緩及治療白內障的作用。高秋華等[57]用障復明滴眼液防治實驗性大鼠半乳糖性白內障。結果表明,用障復明滴眼液治療后,各組大鼠晶狀體的可溶性蛋白水平上升,SOD活性增強,GSH水平達到正常,MDA含量顯著下降。表明障復明滴眼液具有保護SOD活性,保護巰基化合物的還原態(tài),防止水溶性蛋白變性作用,并具顯著性抑制脂質過氧化作用。馮紹鴻等[37]也有類似報道。何浩等[58]利用鏈脲佐菌素(STZ)引起的大鼠糖尿病性實驗性白內障模型,以小檗胺滴眼劑進行防治實驗,并觀察SOD、CAT和GSH-Px酶的活性變化。用小檗胺滴眼劑治療后,各組大鼠晶狀體SOD、GSH-Px活性活性增強,MDA含量顯著下降。表明小檗胺滴眼劑具有清除自由基、保護SOD活性,保護巰基化合物的還原態(tài)及顯著抑制脂質過氧化的作用。張永欽等[59] 采用硒性白內障及體外晶狀體氧化損傷模型研究黃芩甙對這兩類晶狀體的抗氧化體系的影響。結果發(fā)現(xiàn)黃芩甙使亞硒酸鈉誘導的白內障晶狀體MDA水平上升,抗氧化酶水平顯著下降,水溶性蛋白急劇減少,黃芩甙具有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MDA形成,提高SOD、GSH-Px活性,提高水溶性蛋白的含量,清除H2O2和脂類過氧化產物的作用,提示黃芩甙可能具有治療白內障的作用。黃秀榕等[60]將11種歸肝經明目中藥枸杞子、車前子、青葙子、女貞子、沙苑子、桑椹子、楮實子、、熟地、蒺藜、何首烏的水提液和白內停分別與Fenton反應所致的兔晶狀體氧化損傷模型共同孵育,手術顯微鏡觀察晶狀體混濁情況并分級、攝影、記錄;檢測晶狀體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總蛋白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并探討中藥的防護作用。結果發(fā)現(xiàn)車前子、女貞子、桑椹子、、熟地、何首烏組晶狀體混濁均處于Ⅰ、Ⅱ級,明顯輕于Fenton組Ⅳ級混濁;車前子、青葙子、、熟地組的SOD、GSH以及GSH-Px含量均高于Fenton組;桑椹、、熟地組的SOD活性高于白內停組;車前子、、熟地組的GSH含量均高于白內停組(P
3.2抑制醛糖還原酶 葡萄糖代謝紊亂是晶狀體混濁的原因之一。其中,山梨醇因缺乏醛糖還原酶抑制劑而聚集于細胞內形成晶狀體混濁已得到證實。故通過抑制醛糖還原酶而延緩白內障的形成已成為治療白內障藥物研究的熱點之一。目前國外己發(fā)現(xiàn)數(shù)十種含黃酮類物質具有抑制醛糖還原酶活性的作用。國內亦有學者對此進行研究,如MDA、不溶性和高分子蛋白含量。
楊濤等[62]選用十幾種含黃酮類化合物的中草藥,觀察其對大鼠半乳糖性白內障的防治作用。發(fā)現(xiàn)效果較好的有黃芪、石斛、菟絲子、玉蝴蝶 4種藥物,防治性或治療性給予黃芩、石斛、菟絲子或玉蝴蝶提取物,均能延緩半乳糖性白內障的形成;抑制病鼠晶狀體AR活性,而提高AR輔酶NADPH、非蛋白巰基含量和NADPH/NADP比值以及CAT活性,降低NADP、半乳糖和半乳糖醇含量;在體外實驗,四種中藥的脂溶部位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AR活性和MDA的形成。并進一步研究觀察,證實這4種中藥確實具有治療作用。黃繩武等[63]觀察到含有黃酮類物質的中藥膜劑對大鼠實驗性半乳糖白內障具有保護作用。因此認為醛糖還原酶抑制劑黃酮類化合物是很有希望的一類治療白內障的藥物。此外,趙惠仁等[64]的研究觀察到知母等40種中藥對豬晶狀體醛糖酶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認為這些中藥對于半乳糖性白內障具有防治作用。黃秀榕等[13,14]的研究發(fā)現(xiàn)復方SZ滴眼液具有較好的延緩和減輕實驗性大鼠半乳糖白內障的作用,其作用優(yōu)于市售抗白內障藥物吡諾克辛鈉滴眼液(白內停)。謝學軍等[39]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糖障明能抑制糖尿病大鼠晶狀體組織多元醇通路的異?;钴S,從而減輕晶狀體高滲性損害,揭示糖障明中藥復方抑制糖尿病性白內障形成的作用機制。
隨著社會年齡相關性白內障病人的不斷增多,中醫(yī)中藥治療年齡相關性白內障的臨床研究不斷深入,為年齡相關性白內障治療開創(chuàng)出了一條新路。中醫(yī)藥防治未成熟性白內障療效肯定,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待于解決[65,66]:(1)如何提高治療白內障療效;(2)多數(shù)臨床研究缺乏科學、嚴謹?shù)脑\斷和療效標準,多局限于視力表的檢查及提高;(3)對治療的作用機理尚待進一步研究;(4)缺乏對有效成分的確定;(5)單純或組方中藥治療白內障療效都還有待進一步證實。目前對中藥治療白內障的研究還不成熟,對藥物之間治療白內障效果比較的研究還甚少。因此通過比較藥物間的治療效果,尋找更有效的治療白內障藥物也是進一步研究白內障治療藥物的目的之一;(6)宜加強中西結合治療年齡相關性白內障研究。
參考文獻
1唐由之.中國醫(yī)學百科全書.中醫(yī)眼科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53
2盧隆平.麝珠明目散治療老年性白內障1467例臨床療效觀察報告.上海中醫(yī)藥雜志,1994;(4):22-23
3張子珍,盧隆平.麝珠明目散治療老年性白內障120例.中國中西藥結合雜志,1994;14(2):119
4胡洋,張麗萍,楊淑政.盧氏眼藥治療白內障初步觀察.佳木斯醫(yī)學院學報,1993;16(5):60
5陳勤民,杜端琴,高春險.盧氏系列眼藥臨床應用報告.中醫(yī)藥研究,1994;(2):53
6鄭民友.麝珠明目散治療早.中期老年性白內障52例臨床分析.浙江實用醫(yī)學;1998,3(1):59-60
7田桂花.兩組藥物治療初中期老年性白內障臨床分析.臨床眼科雜志,2002;10(3):287
8劉學敏,董希純,沈世績.ZYM滴眼液治療老年性皮質性白內障臨床觀察.中醫(yī)雜志,1993;34(9):553-555
9李寶瑗,閔紅波,張富賡,王士賢,馮文茹,章萍.注射用消障素對家兔實驗性萘性白內障的防治作用.中草藥,2001;32(12):1108-1111
10高秋華,黃開勛,徐輝碧.障復明滴眼液對硒性白內障的治療作用.華中理工大學學報,1999;27(增刊1):67-70
11高秋華,黃開勛,徐輝碧.障復明滴眼液對半乳糖性白內障的防治作用.華中理工大學學報,1998;26(11):74-77
12馮紹鴻,夏得昭,魏淳.中藥內障清口服液對SD大鼠硒性白內障抗氧化作用機制的研究.中國實用眼科雜志,1998;16(6):331-333
13黃秀榕,祁明信,張松青,陳勝,柯發(fā)杰,潘潔.用晶狀體混濁分類系統(tǒng)Ⅲ探討復方水蛭滴眼液防治老年性白內障的臨床研究.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04;9(1):63-66
14黃秀榕,祁明信,汪朝陽.SZ滴眼液防治半乳糖白內障的實驗研究.眼科研究,2001;19:220-223
15黃秀榕,祁明信.復方SZ滴眼液對實驗性半乳糖白內障的防治作用.中國病理生理學雜志,2002;18:1206-1208
16劉元秀,賈廣學,于渭才,劉艷秋.復方中藥滴眼液治療白內障療效觀察.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1999:28(3):554-555
17李明飛.祛障靈滴眼液治療白內障的療效觀察.上海中醫(yī)藥雜志,2003;37(9):33-34
18陸萍,鄒菊生.障翳散治療老年性白內障的療效觀察.上海醫(yī)藥雜志,2001;11:26-28
19梁俊芳.障翳散治療早期老年性白內障100例.浙江中醫(yī)雜志,2002;8:368
20張菁,高梅英.障翳散滴眼治療老年性白內障療效觀察.上海預防醫(yī)學雜志,1999;11(7):332-333
21何浩,孫旭光,張家萍.小檗胺滴眼劑防治糖尿病性白內障的研究.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1997;29(4):326-328
22李逢,康慶.治障丸1號治療未成熟期老年性白內障臨床研究.中國中醫(yī)眼科雜志,1994;4(3):141-144
23謝治興,傅江南,王小光.固本明目膠囊對大鼠白內障抗氧化物質的影響.中國中醫(yī)眼科雜志,2001;11(3):137-139
24姚淑珍,趙躍恒,謝慶壽.消障沖劑的制備與臨床療效觀察.中藥材,1994;17(12):42
25陳雙厚,劉瑞華.復方參果液對大鼠半乳糖性白內障及晶狀體蛋白相關酶活性的影響.中國中醫(yī)眼科雜志,2001;11(3):131-134
26石守禮,秦杏蕊,李靖文.益蜀翳丸治療白內障156例臨床療效觀察.河北中醫(yī),1992;(5):5-7
27閆玲,徐玉玲,劉國明.復明沖劑治療白內障眼病115例.山東中醫(yī)雜志,1994;13(1):19-20
28譚秋元.活血祛障湯治療老年性白內障200例療效觀察.湖南中醫(yī)雜志,1992;(4):15-16
29鄭新青,王靜波.祛障明目湯治療早期老年性白內障.中西醫(yī)結合眼科雜志,1993;11(4):195-196
30熊婷婷,于微明,安同壽.消障靈丸治療未成熟期老年性白內障臨床觀察.中國中醫(yī)眼科雜志,1993;3(4):224-226
31孟慧,王傳富,李菊.治障明沖劑治療未成熟期老年性白內障127例.山東中醫(yī)雜志,1995;14(1):13-14
32林穎,金威爾,洪桂英.消障明目丸治療老年性白內障臨床觀察.福建中醫(yī)學院學報,2000;10(4):12-14
33王建英.藥物治療早期老年性白內障.眼科新進展,2002;22(6):415-416
34任漢時,李書清,劉曉利.珍珠末治療老年性白內障臨床觀察.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96;14(4):224
35呂慧英.蔓荊子治療老年性白內障.中醫(yī)雜志,2000;41(12):713
36劉愛琴,廖品正,鄭燕林,段俊國.芪明顆粒對糖尿病大鼠晶狀體抗氧化反應的影響.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4;27(1):9-10
37馮紹鴻,夏德昭,魏淳.中藥內障清口服液對SD大鼠硒性白內障抗氧化作用機制的研究.中國實用眼科雜志,1998;16(6):331-333
38馬芬俞.內障清丸對大鼠D-半乳糖性白內障防治作用的實驗研究.山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01;2(3):3-5
39謝學軍,李萍,肖丹,董秀蓉,李翔,李瑞荃.糖障明對糖尿病大鼠晶狀體多元醇通路的影響.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1;24(2):17-19
40謝學軍,李萍,羅旭升等.糖障明對糖尿病大鼠晶狀體氧化狀態(tài)的影響.中國中醫(yī)眼科雜志,2001;11(1):1-4
41謝學軍,羅旭升,李萍,肖丹,黃秀蓉,杜聯(lián),李翔.糖障明對糖尿病大鼠晶狀體上皮細胞凋亡的影響.中國中醫(yī)眼科雜志,2001;11(3):125-127
42謝學軍,李萍,肖丹,黃秀蓉,杜聯(lián),李翔,李瑞荃.糖障明對糖尿病大鼠晶狀體水溶性蛋白質的影響.中國中醫(yī)眼科雜志,2001;11(3):128-130
43王曉陽,姜淑芳.熊膽丸治療老年性白內障初期125例210眼報告.安徽中醫(yī)臨床雜志,2003;15(2):117-118
44董勤.老年性白內障針灸治療概況. 中國針灸,1998;18(5):313-315
45劉立安,王福隆,孫劍文.針刺治療早期老年性白內障的臨床觀察.中醫(yī)眼科雜志,1992;2(3):149
46李新民.耳穴結扎治療白內障未成熟期150例.上海針灸雜志,1992;11(2):27
47侍廣全,孫兆祥.消障靈治療早期老年性白內障療效觀察.中國中醫(yī)眼科雜志,1993;3(1):8-10
48趙長濤.中藥熏炙治療未成熟期白內障34例.中醫(yī)外治雜志,2000;9(6):23
49李菊琦.隔核桃殼炙并耳壓法治老年性白內障療效總結.江西中醫(yī)藥,1991;22(5):37
50馬兆潤.隔核桃殼炙治療老年白內障86例觀察.實用中醫(yī)藥雜志,1999;15(5):32
51董萬國,聶天祥.祛障穴冷凍治療老年性白內障臨床觀察.中西醫(yī)結合眼科雜志,1995;13(3):173
52李樹星,李籽禎,李真.口服障明星片配合眼穴冷凍治療早期老年性白內障.中西醫(yī)結合眼科雜志,1998;16(3):13-15
53張慶蓮,劉桂霞,黃毅.祛障穴冷凍治療老年性進行期白內障548例臨床研究.長春中醫(yī)學院學報,2003;19(3):64-65
54張慶蓮,鄭艷秋,夏清艷,祝敏.祛障穴冷凍治療老年性未成熟期白內障的臨床研究.國際眼科雜志,2004;4(2):364-366
55商福,張士元,董冰.中草藥對硒性白內障防治作用的研究.眼科研究,1993;11(4):252-254
56鄭新青,王靜波,李貴海,王學萍.祛障明目片防治實驗性白內障初步觀察.中國中醫(yī)眼科雜志,1994;4(4):224-226
57高秋華,黃開勛,徐輝碧.障復明滴眼液對半乳糖性白內障的防治作用.華中理工大學學報,1998;26(11):74-77
58何浩,張家萍,張昌穎.小檗胺對糖尿病性白內障的預防及SOD、CAT和GSH-PX酶活性變化研究.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1998;(3):304-308
59張永欽,周井炎,徐輝碧.黃芩甙對白內障晶狀體作用的研究.眼科研究,1998;16(3):173-175
60黃秀榕,祁明信,王勇,汪朝陽,葉蔚芝,林薇,鄭良樸,林久茂.十一種歸肝經明目中藥對Fenton反應所致晶狀體氧化損傷防護作用的研究.中醫(yī)藥學刊,2003;21(10):1650-1652
61黃秀榕,祁明信,汪朝陽,王勇.四種歸肝經明目中藥防護晶狀體氧化損傷和上皮細胞凋亡的研究.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04;9(4):441-446
中風臨床表現(xiàn)多種多樣,復視是腦干血管病的癥候。筆者在深入研討其中、西醫(yī)發(fā)病機制基礎上,探索采用針刺治療中風后復視,積累了一定經驗,現(xiàn)介紹如下。
1 西醫(yī)認識
復視有將一個物體看成2個的癥狀表現(xiàn)。分為單眼復試和雙眼復視,以后者多見。大多是由于眼肌運動障礙,外界物體不能投射到兩眼視網膜的對應點上所致。其病因以血管病最多見[1] ??梢娪谘铀璞惩鈧染C合征、基底動脈綜合征、腦橋下部內側綜合征及蛛網膜下腔出血等腦干血管病[2] 。另外,動脈硬化、高血壓病、糖尿病等疾病基礎上,血管腔狹窄,血栓形成、微栓塞或出血等微血管病變引起顱神經供血障礙,也可導致顱神經功能異常而出現(xiàn)復視[1] 。如果微血管病變發(fā)生在眼部,神經末梢供血障礙,其支配的眼外肌麻痹,也可出現(xiàn)復視,呈現(xiàn)部分性單神經功能障礙和非神經解剖關系的定位體征[3] 。后2種情況是由于微血管病變造成,其發(fā)病也呈現(xiàn)血管病的發(fā)病特點,突然發(fā)病,僅以復視為主訴,不伴有其他顱神經及上下行傳導束受損體征。廣義來說,也屬中風范疇。近年來,由于各種血管病發(fā)病率的不斷增加,微血管病變造成的損傷也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
2 中醫(yī)病因病機
復視屬中醫(yī)學“視一為二”癥。《靈樞·大惑論》謂:“精散則視歧,視歧見兩物。”《審視謠函》曰:“視一為二癥,此癥為目視一物而為二也,乃光華耗衰,偏隔敗壞矣。病在膽腎,膽腎真精不足,而陽光失其主倚,故錯亂而緲視為二?!逼洳C以本虛為主,病位在肝、膽、腎,可見肝腎陰虛、氣血兩虛證,并可兼夾風、痰、瘀等標實證。治宜滋補肝腎,填精益髓,濡養(yǎng)筋脈。目前認為中風病機為肝、腎、脾不足,風、火、痰、熱、瘀內邪阻閉經脈。兩者發(fā)病有共同之處。所以,視歧癥也是中風的一個臨床表現(xiàn),有研究把它歸屬于類中風范疇[4] 。
3 針刺治療
局部選穴、辨證取穴與神經解剖結合。遠端穴位:風池、天柱、頸夾脊、足三里、太溪、太沖。局部穴位:內直肌麻痹者,取睛明、攢竹;外直肌麻痹者,取太陽、瞳子 骨羽 人彡 、絲竹空;上直肌麻痹者,取陽白、魚腰;下直肌麻痹者,取球后、四白,并配印堂。
操作方法:針具用30號1.5~2寸毫針,穴位與針具常規(guī)消毒,針刺攢竹時針尖向外下方淺刺,刺絲竹空時針尖向內下方淺刺,其他穴位按常規(guī)進針方法。行捻轉或提插補瀉手法。針刺眼部穴位時進針要緩慢,不可大幅度提插,退針時要用消毒干棉球輕壓針孔,每日1次,2周為1個療程,休息3日可繼續(xù)下1個療程。
4 體會
復視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現(xiàn),是機體陰陽失衡、臟腑功能失調的局部反映。故治療時當局部與整體相結合,辨病與辨證相結合。
睛明、陽白、魚腰、四白、太陽等為局部穴位,針之可疏通局部氣血,通調經筋;風池、天柱分別屬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其經脈循行過頸項而至目系,針刺風池、天柱可疏通經氣,調理經筋;足三里、太溪、太沖分別為足陽明胃、足少陰腎、足厥陰肝經經穴,針之可起到補肝腎,熄肝風,運脾胃,調理脾、腎、肝三經經氣的作用。諸穴配伍,局部取穴與整體調理相結合,共奏調和氣血、平衡陰陽、疏通經絡、通達經筋之功效,氣血沖和,陰平陽秘,則目正睛復,視物正常。
從神經解剖來看,眼外肌為動眼、滑車、外展3對顱神經所支配,眼球向各方向活動需要各個眼肌間的十分精細的協(xié)調運動,這種協(xié)調運動要求與眼球運動有關的所有神經核團間的相互緊密聯(lián)系,這種基本聯(lián)系是通過內側縱束實現(xiàn)的。內側縱束在腦干中線兩旁走行,上自中腦下至頸髓,連接眼肌運動神經核,并接受來自頸髓(支配前后頸?。⑶巴ド窠浐?、網狀結構以及皮質和基底節(jié)的神經沖動[5] 。頸夾脊為華佗夾脊穴的頸部延伸,與風池、天柱同位于頸項部。通過刺激頸項部穴位興奮內側縱束,從而協(xié)調與眼球運動有關的神經核團,促進神經功能恢復,使眼球運動恢復正常。另外,通過針刺眼周腧穴,刺激動眼、滑車、外展顱神經的神經末梢,其釋放的沖動可促進局部肌肉運動的靈活性和協(xié)調性。同時,針刺興奮周圍神經可將刺激反饋到中樞,促進中樞與周圍神經的聯(lián)系,使復視得以改善。我們通過臨床觀察和實踐,認為在中醫(yī)辨證和西醫(yī)神經解剖理論指導下,針刺是治療復視的有效療法。 參考文獻
[1] 夏群,關航,崔寶華,等.131例老年人復視的臨床分析[J].中華眼科雜志,1996,32(3):212-215
[2] 馮毅,周麗華.中風后雙眼復視的中醫(yī)治療[J].湖北中醫(yī)雜志,2003,25(5):38
[3] 謝小玲,譚塔林,林喜湘.21例眼肌麻痹性復視臨床與病因探討[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00,26(3):171-172
[4] 郭蓉娟,王建華,解慶凡,等.類中風研究(Ⅲ)-類中風病類診斷方案及臨床驗證[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0,23(3):55-56
疲勞、疾病、過瘦、遺傳……,黑眼圈可能會由任何一種因素造成,而通常只有專業(yè)醫(yī)生才能找出真正原因。
面對討厭的黑眼圈,你想得到哪些改善
青黑色眼圈、茶黑色下眼瞼以及時不時出現(xiàn)的眼部浮腫……真想知道這些問題是怎么形成的。
Q:我20來歲就有了青黑色眼圈,有人說是遺傳,可我的爸爸媽媽都不是這樣,這種說法準確嗎?
A:我確實不太同意這種觀點。如果20歲左右的你經常熬夜,生活作息不正常,就很難避免青黑色眼圈,這是因為眼周毛細血管豐富,當血液流速緩慢、血液量增多、氧氣消耗量提高、還原血紅蛋白大增的時候,就很容易造成眼周肌膚瘀血和浮腫現(xiàn)象。所以,睡眠不足、眼睛疲勞、壓力、貧血等因素才是年輕女孩出現(xiàn)青黑色眼圈的真正原因。
Q:我見到一些人有非常重的茶黑色眼圈,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A:茶黑色眼圈的成因與年齡增長息息相關。另外,長期日曬造成的色素沉淀在眼周皮膚上、血液滯留造成的黑色素代謝遲緩以及肌膚過度干燥,都會導致茶黑色眼圈的形成。
Q:我發(fā)現(xiàn)自己在有黑眼圈的同時,往往還會出現(xiàn)眼部浮腫。
A:這說明機體的血液循環(huán)不順暢。水分和氧氣在毛細血管與組織液間進行交換,多余的水分會連同二氧化碳被回收,這個過程稱為"水分代謝"。若生活不正?;驍z取了過多的水分,多余的水分會囤積在細胞里,導致機體水分回收能力下降,而當運送量大于回收量時,多余的水分會經由微血管滲出,眼部自然就容易出現(xiàn)浮腫了。
“非?!焙谘廴?,“非常”教授
e時代女孩的生活細節(jié)讓黑眼圈肆無忌憚,于是我們不得不努力應對……
Q:黑眼圈是許多女孩非常關心但又非常難以解決的問題,您能不能說說它到底“非?!痹谀睦??
A:所謂黑眼圈的“非?!敝?,我認為在于它“非常普遍”,因為它與我們的生活習慣和生理年齡密切相關。比如剛才提到的睡眠不足、眼睛疲勞、壓力、貧血等等,不但會讓眼周毛細血管里的血液流動受到阻礙、血液顏色變深,還會形成或加重皮下黑色素的沉淀。由于眼瞼的皮膚是我們全身最薄的,因此,皮膚色素或血流顏色都極易反映在眼皮表面。年紀愈大的人,眼周皮下脂肪愈薄,黑眼圈也就愈加明顯。因此,如果不從一點一滴的生活細節(jié)做起,黑眼圈說不定就會跟你一輩子。
另外,黑眼圈還和光線折射有關。當光線投射時,會在突出物的背凹處產生陰影,因此這個部位看起來就稍暗,無形中加重了黑眼圈癥狀。
Q:我們想知道讓女孩子形成黑眼圈的生活細節(jié)到底有哪些。
A:一般都離不開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遺傳體質。如果你的眼輪匝肌先天性肥厚或是眼部色素較深,那么此處就會比鄰近部位的皮膚暗,從而顯現(xiàn)出暗灰色眼圈。
第二、化妝品色素滲透。女孩子經常在無意中使用鉛、汞含量超標的化妝品,殊不知這會導致深色素顆粒滲透至眼皮內,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青黑色眼圈。
第三、經常熬夜。女孩子最忌諱的就是熬夜,當疲勞過度、自主神經失調時,就會導致血液循環(huán)不暢,從而引起眼輪匝肌及眼瞼皮膚的靜脈血流淤積。由于靜脈血液顏色較暗,因此看上去就像有了一雙“熊貓眼”。
第四、靜脈曲張。眼窩與眼瞼處的靜脈瘤或靜脈曲張以及眼瞼長期水腫,會引起靜脈血液淤積,讓你看上去有了一雙典型的“煙熏眼”。
第五、意外創(chuàng)傷。 眼窩或眼瞼處的挫傷會引起皮下出血,從而形成黑眼圈。
“擦掉”黑眼圈的5個專業(yè)套餐
解決黑眼圈最簡捷的方法是使用遮瑕膏,但假如你的黑眼圈癥狀已經非常嚴重,就需要借助醫(yī)療手段,以期永久地“擦掉”它們……
專業(yè)套餐一:針對明顯的黑色素沉淀
Q:如果眼部已有了明顯的黑色素沉淀,應該接受怎樣的治療?
A:可以采用激光祛斑+生物電流刺激的方法進行治療。
目前,用于治療皮膚問題的激光有七八種之多,常見的紅寶石激光、翠綠寶石激光等主要針對黑色及咖啡素斑。激光對于較小的斑點有很好的效果,非常適合解決眼部色素沉著問題,但是激光美容不同于生活美容,對于技術和設備有很高的要求,因此一定要慎重。
用模仿人體的生物電來美容也是應用于醫(yī)學美容臨床的一個新方法。這種電流可刺激眼周肌膚細胞,從而將細胞活化,修補老化及受損的細胞,加速微循環(huán)及新陳代謝,令眼部肌肉回復彈性。這種儀器最初用于傷痛治療及癌癥康復,后來才被引入到醫(yī)學美容領域。
專業(yè)套餐二:針對血液循環(huán)不暢造成的黑眼圈
Q:由于血液循環(huán)差造成的黑眼圈應如何治療?
A:可依據(jù)瘀血程度挑選或者組合使用激光、穴位按摩和熱敷這三種方法。
激光和脈沖美容光交互使用,大約3~5個療程即可見效。如同去除臉上其他斑點,激光可針對性地解決眼周脆弱肌膚深層的黑色素和血管瘀塞,并提高細胞再生能力,使膠原蛋白加速生長,因此也可減少肌膚皺紋,重現(xiàn)肌膚最佳光澤。此外,若在整個療程中配合使用左旋維生素c導入術,可使黑色素加速脫離,并提供后期保濕膜作為屏障。而對于因長期過敏引起的黑眼圈,則以請醫(yī)師治療為佳。
穴位按摩有助于打通血脈,特別適用于血液循環(huán)不佳造成的黑眼圈。標準做法是:用無名指按壓童子(在眼尾處)、球后(下眼眶中外1/3交界處)、四白(下眼眶中內1/3交界處)、睛明(內眥角內上方)、魚腰(眉正中)、迎香(鼻翼外側),每個穴位按壓3~5秒鐘,連續(xù)做10次;再用中指和無名指(中指放在上眼瞼處,無名指放在下眼瞼處)由內眥向外眥輕拉按摩,連續(xù)做10次;然后用食指、中指、無名指指尖輕彈眼周,做3~5圈。
另外,熱敷也有助于促進血液循環(huán)。柔軟的棉質毛巾浸入溫熱清水中,擰干后敷在上眼皮上,反復敷2~3次。注意,由于眼瞼皮膚很薄,因此水溫不可太熱,以免皮膚松弛、起皺。
專業(yè)套餐三:針對化妝品微粒滲透引起的黑眼圈
Q:對于化妝品微粒滲透引起的黑眼圈,您有什么建議?
A:非常簡單,那就是徹底卸妝。如果你經?;瘖y,平時應該使用眼部專用化妝品,同時一定要用眼部專用卸妝乳清除眼妝,以免讓化妝品色素滲透聚集在眼皮內。如今,美國流行“黑眼圈脫皮法”,也就是使用一種中強度的三氯乙酸(TCA)或使用一種高強度的石炭酸來脫皮。我個人覺得TCA脫皮法比較安全,因為石炭酸脫皮法會造成治療區(qū)和未治療區(qū)的顏色反差,而且這種化學藥品對心臟、肝、腎有一定毒副作用。
專業(yè)套餐四:針對眼睛浮腫
Q:我的眼部經常會有一點浮腫,該怎么治療呢?
A:生物醫(yī)藥對于治療早期眼部衰老有很好的療效。臨床上,皮膚專家采用了一種最新的分子生物學技術,其中的活性成分ESUP-A縮氨酸分子能夠抑制神經傳遞素的釋放,從而達到放松肌肉的作用。它的治療原理如同肉毒素,但沒有肉毒素的副作用,這樣就可以安全、有效地減少表情肌收縮引起的勞累浮腫和動力皺紋。
專業(yè)套餐五:針對輕微眼袋
Q:如果已經有了輕微的眼袋又該怎么辦呢?
A:可以采用無痕祛眼袋+光子保養(yǎng)方法。
無痕祛眼袋在美容外科中被稱為"無創(chuàng)手術"。為保證效果的完美無瑕,美容外科醫(yī)生使用的縫合線很細,整個手術的細致程度已經達到了必須采用放大鏡來操作的地步。同時為了避免組織出血,隨時采用二氧化碳激光刀止血。這樣,手術后的眼部肌膚細嫩依舊,肉眼看不出任何手術痕跡。
光子也是激光駐顏的一種,它利用強脈沖光使皮膚膠原及彈力纖維恢復彈性,從而治療毛細血管擴張、色素斑,進而減少或消除皺紋。
中醫(yī)眼科??票孀C的理論依據(jù)以“五輪學說”為主[1]?!拔遢唽W說”是指眼局部由外至內分為胞瞼、兩眥、白睛、黑睛和瞳神五部分,分別內應于脾、心、肺、肝、腎五臟,命名為肉輪、血輪、氣輪、風輪、水輪,總稱“五輪”,借以說明眼的解剖、生理、病理及與臟腑的關系,并應用于指導臨床辨證論治[2]?!拔遢啞迸c西醫(yī)眼解剖的關系如下[3],肉輪指眼瞼皮膚、皮下組織、肌肉、瞼板和瞼結膜;血輪指兩眥部皮膚、結膜、血管及內眥的淚阜、半月皺襞和淚點;氣輪指球結膜和前部鞏膜;風輪指角膜;水輪分狹義和廣義二種,狹義者專指瞳孔,廣義者不僅指瞳孔,還包括葡萄膜、視網膜、視神經以及房水、晶狀體、玻璃體等,現(xiàn)在一般使用廣義的水輪概念。
“五輪學說”源于《內經》,《靈樞·大惑論》大體指出了眼的各個部分與臟腑的關系[4],后人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完善和發(fā)展。隋唐《龍樹眼論》首次提出“五輪”的名稱[5];晚唐《劉皓眼論準的歌》把眼分為五個部位,并將各部與五臟聯(lián)系起來;北宋初王懷隱在《太平圣惠方》中對“五輪”配位作了改進,系統(tǒng)介紹“五輪學說”;南宋后期楊士瀛在《仁齋直指方》中對“五輪學說”的定位進行改進,確定了“五輪”的配屬;元危亦林《世醫(yī)得效方》對“五輪”的病因及癥狀進行詳細論述,并列有治療方法;明王肯堂在《證治準繩》中將五臟、五行、五方、五色、天干、地支、生理、病理等結合起來論述,形成了權威的學術觀點;清初傅仁宇在《審視瑤函》中對“五輪”與五臟相應的標本學說進行理論上系統(tǒng)總結,闡明“五輪”與五臟及五行的關系,為“五輪”的臨床應用提供了理論依據(jù),并沿用至今[6]。
隨著科學的發(fā)展,特別是1851年德國醫(yī)生HermannvonHelmholtz發(fā)明了眼底鏡以后,眼科界發(fā)現(xiàn)了眼后部玻璃體、視網膜和脈絡膜等結構,這些結構是傳統(tǒng)“五輪學說”沒有提及的,因此醫(yī)家將水輪的范圍擴大,形成了廣義的水輪概念,以便包含這些新發(fā)現(xiàn)的結構。廣義水輪的概念雖然解決了狹義水輪概念中部位局限的問題,但并沒有解決眼科臨床辨證論治中的困惑,因為廣義水輪概念中的范圍太大,將瞳孔、葡萄膜、視網膜、視神經以及房水、晶狀體、玻璃體等專責于腎,而不考慮這些結構病證的特殊性,不利于對這些部位病證的辨證論治,至今一直沒有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為此,作者在中醫(yī)之眼概念與西醫(yī)之眼概念基本一致的前提下,根據(jù)西醫(yī)眼的解剖學知識,結合中醫(yī)輪臟理論、肝腎同源理論等,提出“后五輪假說”的設想,即在維持傳統(tǒng)“五輪學說”不變的前提下,對傳統(tǒng)“五輪”未提及的眼部結構(即眼底鏡下才能見到的結構)另外進行輪臟配屬,以體現(xiàn)“臟之有病必現(xiàn)于輪、輪之有證乃由臟之不平所致”的理念。之所以取名為“后五輪假說”,一個是表示出現(xiàn)時間上的“后”,另一個是表示眼底部位上的“后”?!昂笪遢喖僬f”將玻璃體、視網膜(含視網膜血管、視神經、黃斑)和脈絡膜的輪臟配屬如下。
玻璃體內屬肺。陳達夫在“內眼結構與六經相屬學說”中指出,玻璃體屬手太陰肺經[7]。玻璃體色白透明,白為肺金本色,故屬肺。
視神經和視網膜屬肝。《內經》說:“肝開竅于目”,《素問·五藏生成篇》說:“人臥血歸于肝,肝受血而能視”,《靈樞·脈度》說:“肝氣通于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眼的功能為“視”,而視覺的發(fā)生、傳導及視覺信號的接收完全有賴于視網膜及其傳導接收系統(tǒng)功能和結構的正常,只有該系統(tǒng)的正常,才“能視”,才“能辨五色”,因此視網膜、視神經及其視覺中樞應內屬于肝。
視網膜血管內屬心。心為血帥,主全身血脈,心氣推動血液運行而上受養(yǎng)目,維持視覺。心主血,五行屬火,五色主赤,故不難理解視網膜血管內屬于心。
黃斑內屬于脾。黃斑為多氣少血之組織,居中央,色微黃,根據(jù)《素問·太陰陽明論》篇“中央黃色入通于脾”的理論,黃斑應內屬脾臟精華。
脈絡膜屬腎。視網膜血管與脈絡膜同為血脈之道,為何視網膜血管內屬心而脈絡膜內屬腎呢?視網膜血管色赤,脈絡膜色黑,《素問·五臟生成篇》:“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其主腎也”,脈絡膜是眼內含色素最多的結構,而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的基底膜就是脈絡膜最內層的Bruch膜,因此富含色素的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實際上與脈絡膜融為一體,增加了脈絡膜的色素含量,故脈絡膜應內屬腎。更重要的區(qū)別是視網膜血管和脈絡膜對視網膜的作用不同。視網膜雖同時受二者營養(yǎng),但視網膜血管供應視網膜的內六層,脈絡膜供應視網膜的外四層,而產生視覺最重要的視網膜光感受器細胞正好位于外四層中,因此正常視覺的產生離不開脈絡膜對視網膜的濡養(yǎng),脈絡膜對視網膜的重要性遠遠大于視網膜血管。脈絡膜與視網膜的關系如同“乙癸同源”,是眼底的母子關系,脈絡膜為母,視網膜為子,二者一榮皆榮,一損皆損,唇齒相依?!端貑枴り庩枒蟠笳摗吩?“腎生骨髓,髓生肝”,肝藏血,腎藏精,母子相生,精血同源。母子相合,則肝腎之氣充沛,目受其蔭,故而放明;如母子不合,則無論是子盜母氣,或母令子虛,皆能使肝腎之氣不足,不足則精氣無法上榮,目失所養(yǎng),眼病隨之而起。脈絡膜和視網膜這種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病理上相互影響的現(xiàn)象得到臨床無數(shù)病例的證實,瞳神疾病中的視瞻昏渺、視瞻有色、高風內障[8]等疾病中都存在肝腎不足、精血虧損病因,經補益肝腎、益精明目治療,都能取得良好效果。
在“目為肝竅”的前提下,《素問·脈要精微論》謂:“夫精明者,所以視萬物,別黑白,審長短;以長為短,以白為黑,如是則精衰矣。”《素問·上古天真論》說:“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說明除了與肝的緊密聯(lián)系外,眼之能視,有賴于五臟六腑精氣的濡養(yǎng),眼的視覺是否正常,與腎所受藏臟腑的精氣充足與否關系至為密切。因此,脈絡膜和視網膜之間的母子關系是“后五輪假說”的核心所在。
近年來,白內障、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網膜退行性變等內障眼病(瞳神疾病)已經替代沙眼(外障眼病)成為我國乃至世界范圍內的主要致盲眼?。?],但相關理論研究卻相對滯后,不能滿足臨床的需要,應該建立眼??频谋孀C體系[10]。希望“后五輪假說”的提出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以達到集眼科同仁之力創(chuàng)新中醫(yī)內眼理論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陸南山.眼科臨證錄,第1版[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79:178
[2]王幼生.眼科辨證方法研究的發(fā)展趨勢[J].中醫(yī)藥學刊,2003,21(10):1647
[3]曾慶華.中醫(yī)眼科學,第1版[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3:42.
[4]陳力.《內經》眼科理論探析[J].遼寧中醫(yī)雜志,2005,32(12):1262.
[5]黃攸立.五輪名稱起源考辨[J].中國醫(yī)藥學報,1996,11(4):14.
[6]張震字.淺談五輪學說的發(fā)展和臨床應用[J].江蘇中醫(yī),1999,20(5):8.
[7]張碩,謝學軍,羅國芬.陳達夫眼科六經辨證思維體系初探[J].四川中醫(yī),2000,18(4):1.
[8]夏小平.視網膜色素變性,第1版[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206.
中醫(yī)認識
中風為本虛標實之證,在本為陰陽偏勝,氣機逆亂;在標為風火相煽,痰濁壅塞,瘀血內阻。常見的病因有憂思惱怒,飲酒無度,或恣食肥甘,勞累,或起居不慎等。中風有中經絡和中臟腑之分。
中經絡,常見證型有:
①風邪入中,經絡痹阻型。兼惡寒發(fā)熱,苔薄脈浮。治宜祛風通絡,方用大秦艽湯。
②肝腎陰虛,風陽上擾型。兼腰酸耳鳴,舌紅脈細。治宜滋陰熄風,方用鎮(zhèn)肝熄風湯。
③痰熱腑實,風痰上擾型。兼痰多便秘,苔膩脈滑。治宜通腑化痰,方用小承氣湯加味。
中臟腑,除見中經絡的癥狀外,還有朦朧思睡或昏憒無知等神志癥狀。
又可分為閉脫二證:
①閉證。證見牙關緊閉,兩手握固,肢體強痙等,多屬實證。屬陽閉者兼見面紅身熱,苔膩脈滑。治宜辛涼開竅,滋陰熄風,方用至寶丹和羚羊角湯。陰閉者兼面白唇暗,肢冷脈緩。治宜辛溫開竅,豁痰熄風,方用蘇合香丸和滌痰湯。
②脫證。證見目合口張,鼻鼾息微,手撒尿遺。多屬虛證,治宜回陽固脫,方用參附湯。部分中風病人留有后遺癥,如偏癱、失語等,這與病情輕重、治療和護理是否及時得當有關。
引發(fā)病原因
一、動脈的損害:凡是引起腦動脈病變的因素,都可成為中風的病因:
1)高血壓(血壓食品),動脈硬化性血栓栓塞。
2)顱內小血管病變:動脈瘤,動靜脈畸形。
3)全身動脈炎性病變影響腦動脈:多發(fā)性大動脈炎(Takayasu?。婚]塞性血栓性脈管炎(Buerger?。?;結節(jié)性動脈炎;巨細胞動脈炎(horton綜合癥);系統(tǒng)紅斑狼瘡。
4)感染性動脈炎:鉤端螺旋體性;梅毒螺旋體性;真菌、念珠菌或繼發(fā)于化膿性腦炎。
5)動脈夾層病變:外傷性夾層動脈瘤;馬凡綜合癥;假黃色瘤夾層組織病等。
6)先天性腦血管病變:煙霧病(moyamoya);先天性動靜脈畸形,先天性動脈瘤;
7)外傷性腦血管病變。
二、血液流變學異常:血液黏度增高,血液濃縮。
三、血液動力學異常:低血壓,放射病。
四、血液成分異常:各種栓子(風濕性心臟病伴房顫附壁血栓脫落,減壓病,長骨骨折脂肪血栓,氣栓子);紅細胞異常(紅細胞增多癥);血小板異常(血小板積聚度增高,血小板增多癥);白細胞異常(白血?。?;凝血因子異常(DIC,高凝狀態(tài))。
五、一些繼發(fā)因素:腫瘤(癌栓子,腫瘤壞死或侵襲動脈出血)。
中風的危險因素:
1)高血壓:高血壓是原因,中風是后果。
2)糖尿病:糖尿病屬于中風疾病的易患因素之一。
3)肥胖體態(tài):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肥胖者與一般人比較,發(fā)生中風的機會要高40%。
4)吸煙。
5)坐位生活方式。
6)口服避孕藥。
7)TIA:TIA是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
8)父母卒中史。
中風的先兆
許多人不了解中風的種種先兆,即使這些中風先兆出現(xiàn)了,他們全不以為然或者無所覺察,從預防中風發(fā)生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很大的遺憾,大量臨床經驗證明只有少數(shù)病人在中風之前沒有任何征兆,絕大多病人都有以腦部瞬間缺血的表現(xiàn)而發(fā)出的各種信號。
1.瞬間失明或者視力模糊,這個兆頭一般持續(xù)時間很短,僅僅幾秒鐘,但少數(shù)人可達數(shù)分鐘。這是因為大腦后動脈變窄,供血不足,影響了枕葉的視覺中樞。
2.出現(xiàn)難以忍受的局限性頭痛形式和平常完全不同,如頭痛由全頭痛變?yōu)榫窒扌灶^痛,間歇性頭痛變?yōu)槌掷m(xù)發(fā)作,或者伴有惡心、嘔吐等癥狀,這常是蛛網膜下腔出血或者腦溢血的先兆。
3.突然感到天旋地轉、搖曳不定、站立不穩(wěn),甚至暈倒在地,這種情況往往是同眼睛看到雙重物象、耳鳴一起出現(xiàn)。這是因為椎-基底動脈系統(tǒng)供血不足,影響了小腦這一平衡器官。
疾病癥狀
1.口僻,俗稱吊線風,主要癥狀是口眼歪斜,多伴有耳后疼痛,因口眼歪斜有時伴流涎、言語不清。多由正氣不足,風邪人中脈絡,氣血痹阻所致,不同年齡均可罹患。中風病口舌歪斜者多伴有肢體癱瘓或偏身麻木,病由氣血逆亂,血隨氣逆,上擾腦竅而致腦髓神機受損,且以中老年人為多。
2.癇病痛病,與中風中臟腑均有猝然昏撲的見癥。而癇病為發(fā)作性疾病,昏迷時四肢抽搐,口吐涎沫,雙目上視,或作異常叫聲,醒后一如常人,且肢體活動多正常,發(fā)病以青少年居多。
3.厥證神昏,常伴有四肢逆冷,一般移時蘇醒,醒后無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不利等癥。
4.痙病,以四肢抽搐、項背強直,甚至角弓反張為主癥。病發(fā)亦可伴神昏,但無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不利等癥狀。
5.痿病以手足軟弱無力、筋脈弛緩不收、肌肉萎縮為主癥,起病緩慢,起病時無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舌歪斜,言語不利。以雙下肢或四肢為多見,或見有患肢肌肉萎縮,或見筋惕肉憫。中風病亦有見肢體肌肉萎縮者,多見于后遺癥期由半身不遂而廢用所致。
疾病診斷
早期CT掃描,可顯示破裂附近腦池或腦裂內有無凝血塊,腦內或硬膜下血腫及是否合并腦出血。MRI對SAH的診斷并不可靠,無CT條件下,可謹慎進行腦脊液檢查。
1.腦脊液檢查
2.頭顱CT檢查
3.腦血管造影
4.腦部B超檢查
5.腦電圖
中風并發(fā)癥
(1)肺部感染
腦部病變可能導致肺和呼吸道血管功能紊亂,肺水腫瘀血;較長時間不翻身,會導致肺部分泌物墜積;以及嘔吐物誤吸入氣管等,都會促使肺炎發(fā)生。應加強護理,如每3-4小時輕輕變動病人的并輕拍背部,使肺部分泌物不至于長期積貯,并使它容易排出。喂食時要特別小心,盡可能防止肺炎發(fā)生。
(2)褥瘡
由于癱瘓肢體活動受限,骨頭隆起部位容易受壓,局部皮膚血液循環(huán)與營養(yǎng)障礙,故容易發(fā)生褥瘡,好發(fā)部位在腰背部、骶尾部、股骨大轉子、外踝、足跟處。為避免褥瘡發(fā)生,可幫助病人每2小時更換1次;在易發(fā)褥瘡的部位放置氣圈、海綿墊等,以保持皮膚干燥;還可進行局部按摩,以改善血液循環(huán)。
(3)急性消化道出血
大部分發(fā)生于發(fā)病后1周以內,半數(shù)以上出血來自胃部,其次為食管,表現(xiàn)為嘔血或黑便。
(4)腦心綜合征
發(fā)病后1周內檢查心電圖,可發(fā)現(xiàn)心臟有缺血性改變、心律失常,甚至會發(fā)生心肌梗塞。
(5)中樞性呼吸困難
多見于昏迷病人。呼吸呈快、淺、弱及不規(guī)則,或呈嘆氣樣呼吸、呼吸暫停,是由于腦干呼吸中樞受到影響,說明病情嚴重。
(6)中樞性呃逆
見于中風的急、慢性期。重者呈頑固性發(fā)作,也是病情嚴重的征象。
(7)膀胱及直腸功能障礙
輕型腦出血病人常因不習慣臥位排便,而出現(xiàn)一時性“性尿潴留”及大便干結。嚴重病人,當病變波及半球運動中樞時,常出現(xiàn)尿頻及膀胱內壓增高。如第三腦室受到刺激,往往會出現(xiàn)直腸活動性增強,導致高度排便亢進,患者便意頻繁,但每次排便量較少。如灰結節(jié)受損,可出現(xiàn)不自主排便。若全腦受損、深度昏迷的病人,常出現(xiàn)二便失禁或尿潴留。
(8)腎功能衰竭及電解質紊亂
腦出血病人因昏迷或失語,不能反應主觀感覺,加之癥狀復雜,治療矛盾較多;也常因頻繁嘔吐、發(fā)燒、出汗、脫水劑的應用和補液不足而造成失水、電解質紊亂及腎功能衰竭。
(9)中樞性體溫調節(jié)障礙
當腦出血波及到丘腦下部及前部時,散熱機制被破壞,可引起持續(xù)性高熱,體溫常達40℃以上,并可伴有無汗、肢冷、心動過速、呼吸增快等癥狀。但白細胞一般多不增高,復方氨基比林、阿斯匹林也不能使之下降,有時用巴比妥加冰枕降溫有效,如不及時處理,數(shù)小時可死亡。
中風后遺癥
中風是以突然昏倒、意識不清、口渴、言蹇、偏癱為主癥的一種疾病。它包括現(xiàn)代醫(yī)學的腦出血、腦血栓、腦栓塞、短暫腦缺血發(fā)作等病,是一種死亡率較高的疾病。
對于中風后遺癥,必須抓緊時間積極治療。中風之后,臟腑虛損,功能失調,病邪稽留日久,正氣耗損,臨床上多見本虛標實,尤以本虛較明顯,其中尤其以氣虛、肝腎陰虛、心脾陽虛突出。因此,在臨床上治療這類疾病,都以采用滋陰健脾、活血化瘀之法。方用“復原丸”和“解凝活腦丹”。
中風偏癱病因
偏癱病因多樣復雜,總的來說都與血脂增高、血液黏稠度增高等疾病有不可分割的關系,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
1.動脈粥樣硬化是中風最主要的原因,70%的中風患者患有動脈硬化,高脂血癥是引起動脈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2.高血壓是中風最主要最常見的病因,腦出血患者93%有高血壓病史。
3.腦血管先天性異常是蛛網膜下腔出血和腦出血的常見原因。
4.心臟病,如:心內膜炎,有可能產生復壁血栓;心動過緩則可能引起腦供血不足。
5.代謝病中糖尿病與中風關系最密切,有30%-40%中風患者患有糖尿病。
怎樣預防中風的發(fā)生
1.預防中風,就要把中風的危險因素盡可能降到最低。控制高血壓是預防中風的重點。防治動脈粥樣硬化,關鍵在于防治高脂血癥和肥胖。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高的食物如肥肉和動物內臟等;適量運動增加熱量消耗;服用降血脂藥物;控制糖尿病與其他疾病如心臟病、脈管炎等。
2.注意中風的先兆征象:一部分病人在中風發(fā)作前常有血壓升高、波動,頭痛頭暈、手腳麻木無力等先兆,發(fā)現(xiàn)后要盡早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3.有效地控制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當病人有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先兆時,應讓其安靜休息,并積極治療,防止其發(fā)展為腦血栓形成。
4.注意氣象因素的影響:季節(jié)與氣候變化會使高血壓病人情緒不穩(wěn),血壓波動,誘發(fā)中風,在這種時候更要防備中風的發(fā)生。
5.多吃果蔬不易得中風。
中醫(yī)治療中風
凡中風,皆是真陽衰損的“陰盛陽虛”證候。腦溢血,就是“陰盛格陽”導致的陽氣上沖的癥狀,絕不應看作是“陰虛陽盛”的癥狀。陽氣上沖,聚于腦部,中樞神經就會受到比平日多幾倍的刺激,由于大腦處于極度興奮的狀態(tài),周身豈有不抽筋、不痙攣的道理?而且,一定會神志不清、不省人事,不論是“陽證”還是“陰證”,都是陽氣聚集它處而不能歸元的結果。
所以,治療原則應該是先扶其真元,同時兼顧病邪的部位。真陽元氣在哪里衰敗,內邪外邪就會在哪里發(fā)生,若能恢復真元,內外兩邪都能滅絕,這就是“不治邪而實際就是以此治邪,不治風而實際就是以此治風”的道理。這就是治療中風的法要。只有如此,才能不誤患者。用“祛風化痰”法治療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就是祛風化痰的藥物都會耗散元氣,在這些藥物中,還夾雜許多滋陰清熱的藥物,由于患者陰邪極盛,再用滋陰藥物就會使陰邪更盛,致使患者病情轉變?yōu)槊撟C。而且,正氣虛而邪始生,不去扶正而去逐邪,甚至還去助邪,就是“舍本逐末”的表現(xiàn)。另外,由于患者真元衰微,用扶其元氣的方法,其治愈率尚且不敢說100%,何況“祛風化痰”法呢?
治療方法:對于腦溢血患者,可先用白通加豬膽汁湯治之。
此病是由于真元虧損、陰寒太盛,將虛陽格拒在外所致,“火主炎上”,故而邪火上頭。因此,除用干姜、附子的大熱來助陽祛寒,還配合蔥白來通陽氣。但陰寒太盛的病必定會格拒陽藥,所以加人尿、豬膽汁等寒良的藥品為引導,使熱藥能入里發(fā)揮作用。寒邪被化,真元振奮,在頭的虛火必定歸元,危癥解除,然后輔以通絡破瘀的藥物,可使腦部瘀血在較短的時間內得以消除。(服用白通加豬膽汁湯后,患者可能暫時出現(xiàn)心煩身熱、張目喘促癥狀,醫(yī)生不必驚慌,這是陽氣發(fā)動、陰邪外出的表現(xiàn),凌晨3點或下午5點,癥狀必會減輕或消除,不應作急救處理。而且,虛火歸元,大腦清涼,渾身痙攣的癥狀也就自然同時消除了。)
對于腦血栓患者,脫證先用大劑參附湯(人參和附子各60g以上去藥渣并濃縮)救急,然后可用補陽還五湯加四逆湯治之。補陽還五湯中的生黃芪必須用至120g。
四逆湯中的3種藥物都必須用至30g以上,此等用量只會嫌其少而不會嫌其多。
四逆湯方:附子30克,干姜40克,炙甘草50克。
另外,腦血栓患者在發(fā)病幾天后,也會發(fā)生渾身抽筋、痙攣的現(xiàn)象,這是由于腦部有瘀血,中樞神經會激發(fā)一些腎陽上升到腦部破瘀,但由于患者陽氣衰微,一經激發(fā),便大部上升于腦,下焦空虛,致使二便失禁。頭部的陽氣有余,就會強烈地刺激中樞神經,導致抽筋、痙攣現(xiàn)象的發(fā)生。西醫(yī)只會為患者注射鎮(zhèn)靜劑,來抑制神經的作用。而鎮(zhèn)靜劑的作用就是在激發(fā)真元(抽取一定量的真陽),使“陰陽”暫時恢復升降的功能,從而達到鎮(zhèn)靜的目的(服用四逆湯、參附湯可以使人困倦異常,就是真陽被振奮起來的結果,真陽的特性就是“藏”。而虛陽外越才會使人興奮無比)。
此時應該用“回陽救逆”(而不是用抽取元氣)的方法來恢復元氣的功能,所以,應該服用大劑參附湯回陽救逆。服后,患者可能暫時出現(xiàn)心煩身熱、張目喘促癥狀,醫(yī)生不必驚慌,這是陽藥運行、陰邪外出的表現(xiàn),凌晨3點或下午5點,癥狀必會減輕或消除,不應當作緊急情況處理,二便失禁的情況也會隨之消除。而且,真陰上升,虛火下降,大腦自然清涼,渾身痙攣的癥狀也就自然同時消除了。服用四逆湯也會有同樣的效果。
中風飲食治療原則
一、飲食營養(yǎng)影響
1.營養(yǎng)失調與腦卒中;高血壓病、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等是引起腦卒中的重要原因,因此與其有關的飲食營養(yǎng)因素與腦卒中也有密切關系。流行病學調查發(fā)現(xiàn),脂肪攝入過多,占總熱能40%的地區(qū),腦缺血、腦梗死發(fā)病率高,而低脂肪、低蛋白質、高鹽飲食地區(qū),腦出血發(fā)病率高。實驗研究證實血清膽固醇過高,易發(fā)生粥樣硬化性血栓,而高血壓同時有膽固醇過低,可使動脈壁變脆弱,紅細胞脆性增加,易發(fā)生出血。營養(yǎng)失調,不僅僅是主要營養(yǎng)素數(shù)量之間的比例失調,一定程度上質量比數(shù)量的影響更重要。如脂肪中的多不飽和脂肪酸與飽和脂肪酸,前者能降低血膽固醇,但過多則促使脂質過氧化,破壞細胞膜,而后者能升高血膽固醇,故認為兩者的比值以1:2為宜,現(xiàn)推薦的最佳比例為P:M:S=1:1:1。蛋白質中優(yōu)質蛋白,即含硫氨基酸成分高的動物蛋白,如魚類、家禽、瘦肉等和大豆蛋白低于總蛋白的50%以下,則易發(fā)生高血壓病、腦卒中。若飲食為高鈉、低鈣、低鉀,也易發(fā)生高血壓和腦卒中。
2.影響腦卒中預后康復:因腦卒中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腦功能衰竭,病程中可伴發(fā)感染、消化道出血、腎功能障礙;脫水劑、激素等應用,可引起水與電解質紊亂;輕癥患者進食減少,重者禁食,飲食營養(yǎng)攝入明顯低于需要量。因此,腦卒中病人在原有營養(yǎng)失調的基礎上,可能因攝入減少而加重,導致更為嚴重的營養(yǎng)不足。如果沒有足夠的熱能、必需氨基酸、磷脂和維生素等,必然會影響腦卒中的預后和恢復。
二、飲食營養(yǎng)治療
飲食營養(yǎng)治療的目的是全身營養(yǎng)支持,保護腦功能,促進神經細胞的修復和功能的恢復。在飲食營養(yǎng)供給上要求個體化,即根據(jù)病人的病情輕重,有無并發(fā)癥,能否正常飲食,消化吸收功能、體重、血脂、血糖、電解質等因素,提出不同的飲食營養(yǎng)治療方案。在急性期飲食治療是讓病人能度過危急階段,為恢復創(chuàng)造條件。恢復期應提出合理飲食的建議,糾正營養(yǎng)不足或營養(yǎng)失調,促進恢復和防止復發(fā)。
1.重癥病人的飲食治療:重癥或昏迷病人在起病的2-3天之內如有嘔吐、消化道出血者應禁食,從靜脈補充營養(yǎng)。3天后開始鼻飼,為適應消化道吸收功能,開始的幾天內以米湯、蔗糖為主,每次200-250ml,每天4-5次。在已經耐受的情況下,給予混合奶,以增加熱能、蛋白質和脂肪,可用牛奶、米湯、蔗糖、雞蛋、少量植物油。對昏迷時間較長,又有并發(fā)癥者,應供給高熱能、高脂肪的混合奶,保證每天能有蛋白質90-110g,脂肪100g,碳水化物300g,總熱能10.46MJ(2500kcal),總液體量2500ml,每次300-400ml,每天6-7次。鼻飼速度宜慢些,防止反流到氣管內。必要時可選用勻漿飲食或要素飲食。
2.一般病人飲食治療:熱能可按125.52-167.36kJ(30-40kcal)供給,體重超重者適當減少。蛋白質按1.5-2.0g/kg,其中動物蛋白質不低于20g/d,包括含脂肪少的而含蛋白質高的魚類、家禽、瘦肉等,豆類每天不少于30g。脂肪不超過總熱能的30%,膽固醇應低于300mg/d。應盡量少吃含飽和脂肪酸高的肥肉、動物油脂,以及動物的內臟等。超重者脂肪應占總熱能的20%以下,膽固醇限制在200mg以內。碳水化物以谷類為主,總熱能不低于55%,要粗細搭配,多樣化。限制食鹽的攝入,每天在6g以內,如使用脫水劑,或是利尿劑可適當增加。為了保證能獲得足夠的維生素,每天應供給新鮮蔬菜400g以上。進餐制度應定時定量,少量多餐,每天4餐,晚餐應清淡易消化。
中風的“三偏”癥狀
偏身感覺障礙、偏盲、偏癱,三癥同時即是我們所說的中風的“三偏”;癥狀是指的一組癥狀,是內囊部位病變的主要體征,多見于出血性中風。
(一)偏身感覺障礙:
指患者半側的痛覺、溫度覺和本體知覺障礙。
(二)偏盲:
一側視束和視放射的神經纖維,來自兩眼同側的視網膜的神經纖維,經內囊后支到矩狀裂視覺中樞,反映對側視野。如內囊受損、視放射受損,則對側視野偏盲。
(三)偏癱:
是指患者半側隨意運動障礙。
護理中風昏迷病人
眼的護理:中風昏迷者的眼睛經常閉合不攏,瞬眼反射消失,失去對眼球的生理保護作用。這樣一則容易使異物落入而損傷角膜;二則容易在改變時因枕頭或被子碰傷角膜,而導致角膜炎、角膜潰瘍和結膜炎;三則可發(fā)生角膜干燥,因此要特別注意眼睛的護理。對眼瞼閉合不全者,每日可用1%硼酸或生理鹽水洗眼1次,然后用0.25%或0.5%金霉素眼藥水滴眼,并涂上金霉素眼藥膏或硼酸軟膏,再用紗布遮蓋或帶眼罩保護角膜;對眼瞼閉合較好者,每日滴0.25%氯霉素眼藥水或0.5%金霉素眼藥水3-4次。
口腔護理:如有假牙,應取出假牙;常清除口腔分泌物,分泌物較深應用吸引器吸出;保持呼吸道暢通;每日用浸泡過生理鹽水的棉球或棉簽做口腔護理,如有潰瘍可涂以甲紫等。
關鍵詞:面神經麻痹;針刺;糖皮質激素;改善微循環(huán)藥物
【中圖分類號】R681.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4-7526(2012)06-0269-02
周圍性面神經麻痹(周圍性面癱)以貝爾麻痹最多,占所有周圍性面神經麻痹病例的60%~75%,在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患側面部上、下表情肌均癱瘓。靜態(tài)觀,輕度面神經麻痹時兩側基本對稱,仔細觀察可見癱瘓側額紋變淺或消失,眼裂一般比對側大,面部組織松弛。重度面癱以及長期面癱者兩側明顯不對稱,甚至出現(xiàn)癱瘓側面肌萎縮,面部組織更加明顯,當向癱瘓側傾斜頭部時可見面部組織下垂,人中線明顯偏斜,眼裂明顯變大,下瞼常呈外翻下垂,溢淚,可并發(fā)結膜炎和角膜炎,鼻唇溝變淺或消失,口角下垂甚至偏向健側,可有流涎表現(xiàn)。檢查時可見癱瘓側額肌與眼輪匝肌張力明顯下降甚至消失。動態(tài)觀,上面部肌肉隨意運動障礙時,額紋變淺或消失,不能皺眉、皺額,眼不能閉攏,用力閉眼時眼球轉向外上方露出角膜下的白色鞏膜。該病多發(fā)于春秋季節(jié),由于病因不明,多數(shù)學者認為血管供血不足和HSV-1(單純皰疹病毒1型)復發(fā)感染引起神經缺血、水腫、受壓,上述病因相互聯(lián)系,形成惡性循環(huán),使神經功能發(fā)生障礙而出現(xiàn)面肌癱瘓。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全部107例周圍性面神經麻痹患者,均為我科室自2006年1月份開始至2011年1月份結束的患者。我科室自2008年開始對周圍性面神經麻痹患者的治療在傳統(tǒng)針刺的基礎上加用糖皮質激素和改善微循環(huán)藥物進行治療,統(tǒng)計分為兩部分進行,即2006年1月份到2008年1月份的患者全部用傳統(tǒng)針刺治療,共有患者32人,年齡最小19歲,最大76歲;2008年1月份到2011年1月份共有75人,為了便于比較,從75人中選出與前兩年患者年齡性別基本對等的32人,年齡最小21歲,最大73歲。兩組在患者年齡、性別、病程、面癱分級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程度分級:根據(jù)H-B法將患側功能狀況分為6級:Ⅰ級為正常(所有局域面肌功能正常);Ⅱ級為輕度功能障礙(大體:閉眼時有輕度減弱,可有輕度聯(lián)動;安靜:正常對稱,張力好;運動:前額中到好,眼睛輕輕用力可完全閉合,口輕度不對稱);Ⅲ級為中度功能障礙(大體:兩側面部明顯不對稱但不丑陋,沒有嚴重的聯(lián)動、攣縮或半面痙攣;安靜:正常對稱,張力好;運動:前額輕到中,眼睛用力可完全閉合,口用最大力也覺減弱);Ⅳ級為中重度功能障礙(大體:兩側明顯不對稱,丑陋,減弱;安靜:正常對稱,張力好;運動:前額無運動,眼睛不完全閉合,口用最大力也覺得不對稱);Ⅴ級為嚴重功能障礙(大體:只有輕度可覺察運動;安靜:不對稱;運動:前額無運動,眼睛不完全閉合,口僅從輕度運動),Ⅵ級為全癱(無運動)。
1.3納入標準:符合周圍性面神經麻痹臨床表現(xiàn),同時無外傷、糖尿病、耳道疾病等其他原因的周圍性面神經麻痹均屬該課件討論范疇。
2辯證分型
分型原則:按病情的不同階段劃分。
2.1風寒襲絡:起病突然,目張不合,露睛流淚,口角偏向健側,伴畏風惡寒,面肌發(fā)緊,或者耳后疼痛,有明顯受涼史,舌紅苔薄白,脈浮緊。
2.2邪熱壅絡:起病驟然,以一側耳枕部疼痛,耳部皰疹,耳鳴重聽為首發(fā)癥狀,繼則出現(xiàn)該側口眼歪斜,伴心煩口苦,急躁易怒,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
2.3風痰阻絡:發(fā)病急驟,口眼歪斜,面肌麻木,伴顏面做脹,頭重身軟,舌體胖大,舌質淡紅,苔白膩,脈弦滑。
2.4氣虛血瘀:口眼歪斜,日久不愈,面肌拘緊抽搐,伴神疲倦怠,面頰筋肉萎縮,舌質紫暗,苔薄膩,脈弦細。
3治療方法
3.1傳統(tǒng)針刺組:取穴:主要在患側面部陽明經穴和對側合谷穴為主,根據(jù)辯證分型行針刺治療。風寒外襲型給予淺刺、久留針(30分鐘),以祛風散寒;風熱侵襲型給予淺刺出血,不留針或留針(15分鐘),以祛風清熱;痰瘀阻絡型給予深刺久留針(30分鐘),出針時放血,以活血通經;氣虛血瘀型給予深刺久留針(30分鐘),加刺雙側足三里,出針急捫針孔,以補益氣血。以上治療均以14天為一個療程。
3.2針刺配合糖皮質激素和改善微循環(huán)藥物治療組:針刺取穴和治療方法同傳統(tǒng)針刺組。藥物給予20%甘露醇125ml,快速滴注;川芎嗪粉針80mg加250ml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利巴韋林0.7g加250ml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補充能量和B組維生素;地塞米松(加管于甘露醇中)首次用15mg,之后一日減2mg,共用10天后停藥,繼續(xù)針刺治療。
3.3用藥禁忌癥:消化道潰瘍、活動性結核、精神病、癲癇、重癥高血壓、未控制的糖尿病、骨質疏松、妊娠、角膜潰瘍、廣泛皰疹、真菌感染、耐藥菌感染等疾病時要請內科會診后斟酌治療方案。
4療效觀察
4.1療效評價標準:痊愈:達Ⅰ級。
顯效:達Ⅱ級。
好轉:由 Ⅳ-Ⅵ級經治療后改善為Ⅲ級。
無效:經3 個月治療后仍停留在Ⅳ-Ⅵ級。
上述評定原則符合H-B程度分級法,參照如上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