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辣椒的育苗和栽培技術范文

辣椒的育苗和栽培技術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辣椒的育苗和栽培技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辣椒的育苗和栽培技術

第1篇:辣椒的育苗和栽培技術范文

辣椒屬茄果類蔬菜,營養(yǎng)豐富、生產周期長、產量高、效益好。南方雨水多,溫度高、濕度大,辣椒越夏露地栽培結果期極易發(fā)生病蟲害,影響辣椒的生長、產量及品質[1]。玉林市屬于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日照充足、熱量豐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21.3~21.9℃,年平均降雨量1 300~1 400 mm,全年降雨分布不均,降雨主要集中在春夏季,秋冬降雨量較少,有時還會出現(xiàn)冬旱現(xiàn)象;無霜期 316~360天。玉林市秋延春辣椒生產中受到冬季水分不足、霜凍以及春夏季雨水過多的嚴重影響,常常出現(xiàn)大批植株死亡,病蟲害發(fā)生較為嚴重,從而導致辣椒產量低、品質差。為了解決玉林市秋延春辣椒生產中難題,開展了避雨栽培試驗與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過避雨栽培,辣椒采收期從1月中旬上旬至5月底,彌補了四川、重慶、湖南、貴州等嗜辣省市秋冬市場供應的不足,而且春節(jié)期間上市售價高,效益好[2]。

1 品種選擇

選擇高產、優(yōu)質、抗性強、適應性廣的品種,如辛香5號和辣豐3號辣椒等。

2 播種育苗

育苗選擇避風向陽、地勢較高、排灌便利、離大田近、土壤肥力較高且未種過茄果類蔬菜的地塊。播前種子于55℃熱水中浸15 min,撈起在常溫下用清水浸種6 h,使種子充分吸收水分后瀝干播種。

玉林市秋種辣椒宜在水稻收割前一個月即8月底至9月中旬播種。將選好的育苗地(每667 m2大田約需20 m2)深耕起畦,畦面上均勻撒施50 kg腐熟農家肥作基肥、然后整細、整平、作畦,畦寬1.5 m包溝。播種前澆足水,播種后覆蓋1 cm細土或草木灰,然后拉上遮陽網育苗,苗期要注意保持苗床濕潤,但不能過濕,同時注意進行病蟲害防治,培育壯苗。

3 施足基肥、覆蓋地膜

每667 m2施腐熟雞糞1 000~1 500 kg、鈣鎂磷肥100 kg、硫酸鉀30 kg、獅馬復合肥50 kg,采取全層撒施法,然后用拖拉機按畦寬1.4 m(包溝),畦溝寬0.4 m起畦,并覆蓋好地膜,以防除雜草。

4 適齡定植

幼苗長至5~6葉時移栽,也可以8~10 片真葉時帶蕾定植,苗齡30~40天,定植前煉苗3~4天。辣椒怕旱又怕澇,南方宜高畦種植,畦高30~40 cm,株行距為0.45 cm×0.60 cm,采用雙行種植。移栽時帶土挖起盡量少傷根,幼苗移栽后及時澆足定根水。

5 避雨設施及其管理

生產上辣椒避雨栽培設施以塑料大棚為宜,這樣可降低生產成本。竹大棚高2.0 m左右,寬4 m,肩高1 m,棚長30 m;具體可依據田塊實際來定,棚面采用0.6~0.8 mm聚氯乙烯(PVC)無滴膜覆蓋保溫降溫。前期棚內溫度在32℃以上時,注意及時通風降溫。12月至翌年4月初,氣溫在20℃以下時注意防寒保溫[3]。

6 植株調整

前期應及時摘除門椒以下的側枝,以促進植株生長,整枝選擇晴天進行。及時剪除側枝,可減少植株營養(yǎng)消耗,促進果實生長,達到果實個大、商品性好、產量高的目的。盛收期結束后需進行1次植株調整,重點是去除徒長枝、弱枝、病枝以及過密枝,加強植株通風透光性[4]。

7 水肥管理

移栽7天后視苗情,每667 m2淋施尿素4~5 kg、獅馬復合肥3 kg,隔7~10天淋1次。移栽30天左右,每667 m2施獅馬復合肥30 kg、氯化鉀10 kg。采收期注意追肥,每隔15天左右667 m2淋施獅馬復合肥10 kg或50%美國速長鉀寶10~15 kg,同時結果期要經常保持土壤濕潤。

8 主要病蟲害防治

辣椒主要有病毒病、青枯病、炭疽病、疫病等病害以及蚜蟲、紅蜘蛛、茶黃螨等蟲害,種植時要在發(fā)生初期及時對癥下藥防治。

8.1 病毒病

發(fā)病初期用40%克毒寶(烯?羥?嗎啉胍)1 000倍或1.5%植病靈乳油1 000 倍液噴施,7天噴1次,連續(xù)噴2~3次。

8.2 青枯病

發(fā)病初期選用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或72%農用硫酸鏈霉素1 500倍液灌根,7~10天1次,連淋2~3次。發(fā)現(xiàn)嚴重病株及時拔除,并用石灰對病株附近進行消毒,防止傳染。

8.3 炭疽病

噴25%咪鮮胺乳油1 000倍液或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7天后再噴1次,連噴2次。

8.4 疫病

用72.2%普力克(霜霉威鹽酸鹽)水劑600倍液或72%霜疫?烯嗎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5~7天后再噴1次,連噴2次。

8.5 蚜蟲

可噴施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5]。

8.6 紅蜘蛛和茶黃螨

可噴施72.2%克螨特乳油1 500倍液或25%撲虱靈(噻嗪酮)乳油1 500倍液。

9 適時采收

辣椒屬多次開花多次結果類蔬菜,門椒要盡早采摘。辣椒不可一次采摘干凈,要以果壓苗,控制徒長,產量高峰期3~5 天采收1次[5]。以青果為主的,在果實充實飽滿、果皮色澤轉深、光潔發(fā)亮時即可采摘;以紅椒為主的,當椒果充實飽滿,果皮轉紅時便可采收。及時采摘有利于提高產量,一般選擇晴天早上或傍晚采摘為佳。帶柄采摘,且采收回來的辣椒要及時加工處理,以免堆放時間久后發(fā)熱爛掉。

參考文獻

[1] 王高林,陶立華,俞光榮,等.高山越夏辣椒設施避雨栽培技術[J].蔬菜,2015(4):50-51.

[2] 郭衛(wèi)勇,張志鵬.秋延辣椒高產栽培技術[J].上海蔬菜,2014(3):40-41.

[3] 郭麗虹,胡智,王樹春.早辣椒大苗避雨栽培技術規(guī)程[J].江西農業(yè),2014(3):53-54.

第2篇:辣椒的育苗和栽培技術范文

論文關鍵詞無公害辣椒;高山栽培;播種育苗;定植;田間管理

論文摘要介紹了以品種選擇、播種育苗、定植、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及時采收等為主要內容的無公害高山辣椒高效栽培技術,以期為發(fā)展山區(qū)經濟、致富山區(qū)農民提供參考。

永嘉縣地處浙南山區(qū),利用高海拔山區(qū)夏、秋季氣候自然冷涼的資源優(yōu)勢生產高山無公害蔬菜,至2007年全縣高山蔬菜栽培面積達900hm2,其中辣椒300hm2。因其產品上市期為夏秋蔬菜供應淡季,此時市場貨缺、價高、效益好,是發(fā)展山區(qū)經濟,致富山區(qū)農民的有效之路。據不完全統(tǒng)計,高山辣椒產量一般為24.75t/hm2,高的達41.25t/hm2,產值逾4.5萬元/hm2,較種植水稻可提高經濟效益4倍?,F(xiàn)將無公害高山辣椒高產高效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品種選擇

選用生長勢強、耐熱、抗病、適應性強、果實商品性好、耐貯運、優(yōu)質高產的品種。目前,永嘉縣選用的品種有都椒1號、東方神劍1號、杭椒1號、海豐7號、海豐8號、采豐1號等。

2播種育苗

應推廣應用營養(yǎng)土塊、塑料營養(yǎng)缽及穴盤育苗的方法,確保苗齊、全、壯。高山辣椒上市期主要在7~10月。根據永嘉高山地區(qū)9月下旬后氣溫下降快的氣候特點,播種期宜安排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選擇避風向陽、地勢高燥、排水良好、2~3年未種過茄科作物的地塊,制作成深溝高畦。大田辣椒需種子量300~450g/hm2。采用溫湯浸種法,操作方便,殺菌效果好。先把種子放在太陽下曬1~2d,再把種子放入55~60℃的熱水中,不斷攪拌,保持恒溫15min,然后讓水溫自然冷卻到25℃左右再浸種6~8h。苗床澆足底水(水透至土面以下8~10cm為度),按每1m2種子6~8g的用量,將種子均勻撒播于床面上,覆蓋1cm左右厚的焦泥灰,隨即覆蓋稻草和地膜,架起小拱棚或中棚保濕、保溫,以促快速出苗。當70%的苗出土后要及時揭去稻草和地膜,讓苗見光,防止徒長。當辣椒苗長到2葉1心時,選擇晴天分苗到營養(yǎng)缽中。辣椒幼苗出土后,要視天氣情況,在塑料小拱棚畦兩頭或畦中間卷膜通風與降溫,白天溫度控制在20~25℃,夜間15~20℃。在分苗前2~3d要增強通風時間降溫煉苗。在分苗后要悶棚5~6d,提高溫度,促進早緩苗。在緩苗后,白天要增強通風,降低苗床內溫度與濕度,防止高溫傷苗,在下雨天,要進行小拱棚薄膜覆蓋,防止雨淋與寒害。在定植前7d開始,要逐漸降溫煉苗,并在定植前2~3d,晚上可不進行塑料小拱棚覆蓋。肥水管理要注意不宜勤澆水,防止苗床內土壤水分過多,引發(fā)病害,當營養(yǎng)缽或苗床表土見白時,才可澆水。當秧苗缺肥時,可結合澆水,追施復合肥或腐熟的稀人糞尿或噴施葉面肥等。

3定植

選擇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有機質豐富、保肥保水力好,排水良好,2~3年未種過茄科作物,海拔高度在600~800m的旱地或水田。因辣椒生長期長,根系發(fā)達,需肥量大,要求施足基肥。施農家有機肥37.5~45.0t/hm2,復合肥和鈣鎂磷肥各450~600kg/hm2,石灰1050~2250kg/hm2。有機肥需在畦中間開溝深施,化肥和石灰撒施于畦面,再與土拌勻。再做成1.4~1.5m寬(含溝)的種植畦,溝深在20~30cm。定植時間為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起苗前3~5d,辣椒苗宜噴1次藥,施1次肥,選擇晴天做到帶肥、帶藥、帶土塊移植。移植后隨即澆施稀薄糞尿水或0.1%~0.2%的尿素水。每畦種2行,株距35cm,栽苗3.9萬株/hm2左右。

4田間管理

定植后10~15d,選擇晴天進行第1次較深中耕除草和培土,在植株搭架前,進行第2次淺中耕除草。植株搭架的同時,用青草覆蓋畦面。鋪草覆蓋畦面,具有降低地溫、保水保肥和保持土壤疏松、防止草害的作用。選擇晴天及時剪除門椒以下的各葉節(jié)側技,每株辣椒用長50cm左右的小竹竿或小木棍,以“∞”型把植株主干綁在支架上。定植后至第1個果膨大時,結合中耕追肥2~3次,每次施20%~30%腐熟人糞尿12~15t/hm2或復合肥150~180kg/hm2。結果期每隔10~15d追肥1次,施復合肥150~225kg/hm2;同時,可結合病蟲害防治加0.2%磷酸二氫鉀進行根外追肥。保墑是水分管理重要內容,除了畦面鋪草外,可在田邊地頭挖掘坑穴,干旱時可及時澆水,但雨后要及時排水。5病蟲害防治

辣椒病蟲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病毒病、青枯病、疫病、小地老虎、蚜蟲、棉鈴蟲、紅蜘蛛等。需要多觀察,做到早防,定期定量用藥,做好無病預防。

6及時采收

門椒適當提早采摘。每次采收間隔1~2d,采收宜在早晨或傍晚進行。采摘后進行分級包裝,選用耐運輸包裝盒,盡早運出。

參考文獻

[1]趙洪彥.大棚無公害辣椒栽培技術[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08(3):32.

[2]李中祿.秋冬茬辣椒無公害栽培技術[J].農技服務,2007(12):21,65.

[3]金立新,陳建仁,沈水土.設施栽培辣椒主要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技術[J].杭州科技,2002(3):42-43.

第3篇:辣椒的育苗和栽培技術范文

關鍵詞 甘蔗;辣椒;間種;高效;栽培技術;南方地區(qū)

中圖分類號 S566.1;S641.3;S566.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4)01-0122-01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Sugarcane Intercropping Pepper in Southern Region

QIN Hui-zhen

(Anma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of Yizhou City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Yizhou Guangxi 546312)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sugarcane interplanting pepper in southern region were summarized,including sowing and seedling,field Management,etc,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

Key words sugarcane;pepper;intercropping;efficient;cultivation techniques;Southern region

2011年以來,廣西宜州市農業(yè)技術推廣部門為探討甘蔗間套種高效栽培新模式,在該市安馬鄉(xiāng)木寨、北關、北屯、小隘、索敢等村開展甘蔗間種辣椒栽培技術示范面積26.7 hm2, 2012年經當地農業(yè)、科技、統(tǒng)計部門實地驗收,甘蔗平均產量達100.65 t/hm2,產值47 305.5 元/hm2;辣椒平均產量達44 754 kg/hm2,產值358 032元/hm2。甘蔗間種辣椒一年兩季產值達405 337.5元/hm2,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南方蔗田通過辣椒間作栽培方式,主要利用甘蔗苗期2—6月株型較小、地表大,光、溫、水未能得到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實現(xiàn)蔗田資源的科學利用。而辣椒在2月移栽之后,在甘蔗行間生長,至6月中旬已收獲完畢,不影響到甘蔗的前中期生長。其關鍵栽培技術如下。

1 辣椒栽培技術

1.1 品種選擇

辣椒選用江西農望高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辛香二號良種,該品種苗期長勢旺,早熟高產,抗病性強,適應性廣,平均株高55.6 cm,開展度59.7 cm,始花節(jié)位9~15節(jié),葉色、果色呈綠色,果角呈細羊角形,果長14.2 cm,果面光滑,果肉風味好,辣香味濃,耐貯運,市場售價高,深受種植者、消費者青睞。該品種在南方地區(qū)主要用作早熟栽培,也適宜作秋延后栽培。

1.2 播種育苗

辣椒育苗應選在近2年沒種過茄科類蔬菜,最低要求前茬不是茄科類蔬菜的地塊。為確保出苗整齊,應采用小拱膜育苗辦法,于每年10月22—26日播種,大田用種600~750 g/hm2,苗床播種5 g/m2。播種前須進行種子消毒處理,苗床要求土細、無雜草、無病蟲,以土壤pH值在6.0~7.5、有機質含量高的砂壤土為宜[1]。床土厚度為10~15 cm,按廂寬1.2 m開溝起畦,同時施足基肥,施腐熟農家有機肥3~4 kg/m2、復合肥(15-15-15)0.25 kg/m2。蔗田需用苗床900 m2/hm2。播種后用過篩的農家肥蓋種,然后淋水蓋膜。出苗后趁晴揭開薄膜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即可。長出真葉后適當通風煉苗[2]。

1.3 移栽定植

辣椒苗移栽應選擇在陰天或晴天15:00后定植,起苗的前1 d澆透水,起苗時盡量多帶宿根土,運苗時要保護好根和葉,盡量不栽萎蔫苗。根據當地季節(jié)、氣溫、土壤墑情與辣椒苗的生長情況,一般在2月中旬、氣溫穩(wěn)定在15 ℃以上移栽較好。移植時,在甘蔗壟邊種植辣椒,按株行距40 cm× 60 cm進行定植,每穴種植雙株,栽植4.80萬~4.95萬株/hm2,移栽后即可覆土澆水,緩苗期要澆水2~3次[3]。為加速生根長苗,可在水里加入強力生根劑,促根生長。

1.4 肥水管理

辣椒苗定植成活后5~6 d,可結合除草、培土等農事操作,用尿素30.0~37.5 kg/hm2、硫酸鉀45.0~52.5 kg/hm2對水追肥。定植后20~25 d用硫酸鉀300 kg/hm2、尿素150 kg/hm2穴施或溝施1次,掌握在辣椒株行之間離根部20 cm之外,一次性施肥并以細土覆蓋[4]。以后每摘1次辣椒只需澆水1遍,有利于辣椒結果期生長。水分管理以保持土壤濕潤為主,在開花前適當控水,以促進根系生長和植株矮壯。如遇上雨天,要及時排除積水,并保持土壤干濕均勻;開花期要適當控制肥水,保持土壤濕潤,以防植株徒長、落花、落果。在開花結果后要保證水分供應,如遇上高溫干旱天氣應及時澆水保苗。

1.5 病蟲害防治

辣椒在子葉期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等,真葉長出后主要有灰霉病,同時有螨類和蚜蟲等為害。對病蟲害的防治,要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為原則。在辣椒猝倒病的防治上,盡量避免使用帶菌土壤育苗,苗床用地要進行消毒,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噴霧預防;不使用未腐熟的農家肥料[5];苗床要經常通風透氣,揭膜換氣;在發(fā)病初期噴腐光(含氟乙蒜素)乳油1 500~2 000倍液。在對辣椒灰霉病的防治上,苗床要保持良好的通風狀態(tài);徹底清除中心病株并噴藥消毒。發(fā)病前噴腐光(含氟乙蒜素)乳油1 500~2 000倍液進行預防,發(fā)病初期噴施耐功水劑1 000倍液1~2次進行治療。對螨類害蟲可在發(fā)現(xiàn)有少量葉卷時噴施藥劑防治,用克螨特藥劑防治效果較好。在蚜蟲發(fā)生時用10%吡蟲啉水劑2 000倍液噴霧防治。

1.6 適時采收

由于辣椒一般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果角陸續(xù)成熟,此時要分期采收。在采收時應選擇晴天上午,對長勢弱的辣椒要適當早摘,長勢強的辣椒要適當延遲摘果。采摘時要將紅熟辣椒及時摘下,并分級包裝上市銷售或加工。

2 甘蔗種植技術

2.1 品種選擇

甘蔗品種選用園林1號、桂輻98-296、桂糖04-120、桂糖04-112等高產高糖、耐旱抗倒的良種,上述品種一般產量在90 t/hm2以上。

2.2 整地施肥

在新植蔗區(qū)整地時,采用等行開溝,溝深20~25 cm、溝寬20 cm、行距100 cm,同時在甘蔗溝兩側按行距60 cm開2條淺溝施入辣椒基肥,做到肥土融合、平整表土,然后噴施芽前除草劑,再覆蓋地膜。在辣椒定植前7~10 d,施腐熟農家肥15~18 t/hm2[2]、45%西洋復合肥(15-15-15)1 350 kg/hm2。為預防地下害蟲,可在基肥中混入5%辛硫磷30 kg/hm2。

2.3 播種

為適應甘蔗間種辣椒種植環(huán)境,甘蔗以行距1.2 m、東西行向較好,以便通風采光。甘蔗在種植前要進行浸種消毒,以防病害發(fā)生。播種時施45%復合肥(15-15-15)150 kg/hm2,同時施呋喃丹30.0~37.5 kg/hm2于種植溝內,以防地下害蟲為害。播種時蔗芽按“品”字形擺放,播種芽數保證12~16個/m2,播種后用碎土覆蓋厚6~8 cm。

2.4 田間管理

至4月中旬在甘蔗行間除草1次,并在雨后按尿素300 kg/hm2、鈣鎂磷肥150 kg/hm2、氯化鉀300 kg/hm2混合撒施。至6月中旬采收結束后,把枯萎的辣椒秸稈覆蓋甘蔗行間,施尿素900 kg/hm2、磷肥600 kg/hm2、鉀肥450 kg/hm2混勻后撒施,并結合甘蔗大培土。

3 參考文獻

[1] 祁紅英.秋延后辣椒高產栽培技術要點[J].當代農業(yè),1997(7):15-16.

[2] 焦樂勤,智利紅,李君霞,等.辣椒秋延冬生產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西北園藝:蔬菜,2003(7):23-24.

[3] 周湖.辣椒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08(5):36-38.

[4] 孫中沖.辣椒高產栽培技術[J].現(xiàn)代農業(yè),2006(4):8.

[5] 涂年生.秋延后辣椒病蟲害及其綜合防治技術[J].江西農業(yè)科技,2001(3):34-35.

第4篇:辣椒的育苗和栽培技術范文

關鍵詞 設施辣椒;秋延遲;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41.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08-0069-01

提高秋延遲辣椒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可以豐富蔬菜種類,便于人們的飲食選擇。現(xiàn)總結設施辣椒秋延遲栽培技術,以促進辣椒的高產、優(yōu)質、高效。

1 品種選擇

宜選用高產優(yōu)質品種,需具備生長勢強、抗病毒病、前期耐熱、后期耐低溫的特性,常用品種有蘇椒五號、洛椒98A、汴椒1號等。該類品種生長勢強,抗病毒病,耐貯運,經多層保護可延遲到春節(jié)前后供應,產量可達75 t/hm2以上。在徐州地區(qū)一般7月中下旬育苗,9月上旬移栽。

2 播前準備

2.1 營養(yǎng)土配制

將大田表土、腐熟圈肥、腐熟大糞干按照6∶3∶1的比例過篩,再分別加入氮磷鉀復合肥、草木灰、50%多菌靈1.50、5.00、0.08 kg/m3,并混合均勻。

2.2 種子消毒

秋延遲辣椒育苗,播前宜用20~25 ℃的溫水浸泡種子6~8 h,再用10%磷酸三鈉浸種20~30 min,洗凈后放在28~30 ℃下催芽,每天淘洗1次,略晾后繼續(xù)催芽,經3~4 d,有60%左右的種子出芽時即可播種。

3 播種

采用營養(yǎng)缽護根育苗。播種前澆足底水,播種后覆土1.0~1.5 cm,同時及時覆蓋地膜保墑,并搭低拱棚覆蓋遮陽網遮蔭。苗床溫度白天保持在25~30 ℃,夜間15~20 ℃,當大部分種子出苗時,及時揭起地膜,在大雨之前,及時加蓋塑料薄膜避雨,注意蓋膜時通風降溫和雨后及時揭膜散溫。

4 苗期管理

注重調節(jié)苗床溫度,如采取遮蔭、通風、避雨和雨后及時澆井水等措施,使苗床白天溫度最高不高于32 ℃,夜間不高于20 ℃,以防苗子徒長和有利于花芽分化。同時,通過遮防蟲網、噴藥等措施及時防治蚜蟲、白粉虱等害蟲,以達到預防各種病毒病的目的。

苗期要盡量控制澆水,并嚴防雨水進入苗畦。嚴格控制苗床濕度,避免立枯病和猝倒病的發(fā)生。若遇干旱,可澆水1~2次,定植前7~10 d停止?jié)菜?/p>

在辣椒定植前的大苗期,仍處于高溫季節(jié),此期常遇雷陣雨,若在中午前后因來不及蓋棚膜避雨,苗床遇大雨后要及時排水,再輕澆井水,以降低苗床溫度,防止大雨后高溫蒸苗。當苗齡50 d左右,苗高15~18 cm,有9~12片葉,莖節(jié)間短而粗壯,葉色濃綠,門椒花已現(xiàn)蕾時定植。

5 定植

5.1 整地施肥

一次性施足底肥,施用優(yōu)質圈肥37.5~52.5 t/hm2,深翻30 cm,整平做壟,采用南北向大小行小高壟,大小行距分別為70、50 cm。先按壟距開溝,再將腐熟雞糞37.5 t/hm2,過磷酸鈣750 kg/hm2、硫酸鉀150~300 kg/hm2施入溝內與土混合,再做壟,壟底寬40 cm、高10~15 cm,定植前10 d左右大棚覆膜悶棚,滅菌消毒,并調節(jié)棚溫,以適宜的溫度定植椒苗。

5.2 定植

壟上開溝放水,按穴距25~30 cm栽植,待水滲下后封溝,將壟面整細后,覆蓋地膜。栽植密度6.00萬~6.75萬株/hm2。

6 定植后管理

6.1 溫度管理

辣椒在定植后至秋分前,要加大放風,嚴防雨淋,晚上不閉棚。如定植后晴天午間出現(xiàn)棚內溫度過高時,應采取短時間蓋花氈遮蔭。使棚內溫度保持白天26~30 ℃,夜間16~18 ℃。開花坐果期,晚間閉棚保溫,確保夜間溫度不低于15 ℃,白天注意放風降溫。霜降后注意保溫,白天減少放風,晚上嚴密覆蓋。11月后,若準備延遲到元旦或春節(jié)上市,則要在大棚內設2個小棚,晚上在小棚上加蓋草苫,以利防寒。

6.2 施肥管理

門椒坐住后結合澆水施1次尿素225 kg/hm2。進入盛果期,結合澆水每隔20 d左右追施磷酸二銨225~300 kg/hm2、硫酸鉀150 kg/hm2,結合噴藥用0.2%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追肥。

6.3 防生理落花落果

一是依據辣椒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搞好大棚內光照、溫度、水分、土壤養(yǎng)分調節(jié),創(chuàng)造適宜于辣椒正常生長發(fā)育的環(huán)境條件;二是使用激素對辣椒進行處理。如用20~30 mg/kg防落素噴花,或用20~30 mg/kg 2,4-D涂花柄。

6.4 整枝

門椒坐果后,全部去掉門椒及以下的側枝。結果后期,摘除植株底部不合格葉,如老葉、黃葉、病葉,并疏掉無效枝。10月下旬,當每株坐果10~12個時打頂,必要時清除部分上層小果。

6.5 病蟲害防治

噴灑滅掃利、功夫等,防治蚜蟲、茶黃螨、煙青蟲等。選用抗病種,防治病毒病。

7 采收

可在初冬時,果實長大、果皮較硬而有光澤時一次性采收,也可延遲到元旦或春節(jié)一次性采收上市。

8 參考文獻

[1] 孫振榮,滕漢瑋.設施辣椒有機生態(tài)型無土栽培技術[J].甘肅農業(yè)科技,2012(10):52-53.

[2] 侯運和,劉婷.設施辣椒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J].陜西農業(yè)科學,2012(5):263-266.

[3] 孫吉祿.設施辣椒高效栽培技術[J].江蘇農村經濟:品牌農資,2011(12):49.

[4] 潘明輝.無公害辣椒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J].種業(yè)導刊,2010(12):30.

[5] 袁立新,王宣,史書強,等.遼西濱海區(qū)玉米間種辣椒高效栽培模式[J].遼寧農業(yè)科學,2011(6):87.

第5篇:辣椒的育苗和栽培技術范文

關鍵詞:辣椒;播種育苗;定植;田間管理

北方地區(qū)氣候涼爽,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土層深厚、肥沃,適于辣椒等蔬菜生長。辣椒食用范圍較廣,在我國北方市場和國際市場有較好的銷路?,F(xiàn)將辣椒的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總結如下,以期為發(fā)展辣椒高產栽培、提高生產經濟效益提供理論依據。

1選地整地

選擇陽光充足、土質肥沃、水源條件好,前茬沒種過辣椒、白菜、茄子、西紅柿、土豆的地塊作苗床[1,2]。苗床面積是大田面積的1%。在播種前灌足底水,黃茬時施腐熟優(yōu)質粗肥45t/hm2(或腐熟的雞糞7 500kg/hm2)、尿素225kg/hm2、過磷酸鈣750kg/hm2、草木灰2 250kg/hm2。肥料撒勻后淺翻15 cm,耙細耙平,做寬幅高畦,有利于提早播種、定植和根系的發(fā)育。畦長7~10m,畦寬1.2m,畦面寬85cm,間距40cm(溝上口寬),溝深10cm。從溝中起部分細土暫堆地頭作覆土。

2播種育苗

辣椒育苗一般在2月中下旬,低溫狀態(tài)可育出壯苗,人工控制幼苗生長所需的環(huán)境溫度。在播種前曬種2d,用清水浸泡3~4h,然后用10%磷酸三鈉1 000倍液浸種10min,用清水洗凈,再用55℃溫水浸種10min。不斷攪拌,并隨時補給溫水保持55℃水溫,撈出催芽24h待播。畦做好后立即播種。每畦面均勻撒干籽200g,覆土后蓋90cm寬地膜。膜面拉緊鋪平兩邊、兩頭,壓嚴壓實。地膜蓋好后畦上用塑膜做小拱棚,棚高50~60cm。整地、播種、蓋膜動作要快,防止跑墑。也可以在塑料大棚或日光溫室中實施小拱棚育苗。白天溫度控制在25℃左右;夜間12~15℃。當有60%~70%苗出土時揭去地膜。中午溫度升高時放風降溫,防止燒苗。育幼苗的土壤濕度宜偏小。當幼苗2~3片真葉時,如土壤干旱可用噴壺噴水;4~5葉時如干旱可將溝灌滿水,使水慢慢滲到畦內土壤,灌透水以減少灌水次數。當幼苗1~2片真葉時疏苗,去弱留壯,拔除雜草,防止擁擠。株距3~4cm,每畦留苗1.7萬株左右,可栽1 333.3m2大田。定植前15d(4月中旬)在小拱棚頂部破口放風煉苗,使幼苗逐步適應外部環(huán)境,提高移栽成活率。在定植前對苗床澆水,以減輕起苗時損傷根系,縮短移栽后緩苗時間。定植前達到壯苗標準,即莖桿粗壯、節(jié)間短,葉片肥厚、顏色深,莖葉完整、無病蟲,根系發(fā)達、側白根,定植時節(jié)8葉分。

3定植

促進早發(fā)根、早發(fā)苗是確定定植期及定植后管理的主要原則。定植過早,土溫低,影響根系發(fā)育及植株生長。定植前開溝曬土,定植時少傷根,設立風障、短期覆蓋等都是保證緩苗、促進早發(fā)的有效措施。辣椒以溝栽或平栽為宜,定植時可淺覆土,以后逐漸培土成壟。一般采用雙株或3株1穴定植,對防止風害、提高早期產量有利。辣椒株型比較緊湊,適于密植。栽培密度依品種及生長期而定,一般生產密度為4.5~6.0萬株/hm2(雙株),行距50~60cm,株距25~33cm。密植方式與栽植效果有很大關系,大壟單行密植、大小壟相間密植及大壟雙行密植等方式都能獲取較好的效果。

4田間管理

進入開花結果期,辣椒需肥量逐漸增大,每次采果后追肥1次,一般每次施氮磷鉀復合肥225~300kg/hm2。在開花和盛果期也可噴施葉面肥,如1%磷酸二氫鉀、2%尿素等,促進坐果和果實膨大,防止植株早衰。辣椒忌澇,管理上應掌握“少澆,勤澆”的原則,保持土壤濕潤,灌水后及時中耕,雨季注意田間排水[3,4]。早、勤中耕,防止土壤板結,促進根系發(fā)育。封壟前結合中耕培土3次以上,以改善土壤溫濕度,防止植株倒伏。及時整枝打杈,去除膛內徒長枝,摘除老病葉、黃葉、無效枝,以利通風透光和防止病害蔓延。辣椒進入開花結果期后,常出現(xiàn)死苗和落花落果,采用高壟栽培,小水勤澆來預防。

5病蟲害防治

“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是辣椒病蟲害防治的基本原則。在實行農業(yè)防治的前提下,協(xié)調應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措施。危害辣椒的病害主要有病毒病、細菌性斑點病、疫病、炭疽病等,蟲害有煙草蟲、蚜蟲、螨類等。病毒病是由黃瓜花葉病毒和煙草葉病毒感染致病的,主要由蚜蟲等傳播,在防治上,及時防治蚜蟲、白粉虱等,減少害蟲對病毒的傳播;防止田間農事操作傳染;發(fā)病初期可選噴植病靈乳劑、病毒a、83增抗劑等藥劑防治。辣椒細菌性斑點病發(fā)病初期及時噴200mg/kg的農用鏈霉素,或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每隔7~10d噴1次,連續(xù)防治2~3d。辣椒疫病發(fā)病初期使用70%耐爾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2%殷實懸浮劑1

000倍液,或50%達科寧600倍液,或80%大生500倍液噴施2~3次,每5d噴1次;發(fā)病中期使用50%安克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或68%金雷多米爾800倍液,或50%氟嗎啉錳鋅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噴施2~3次,每5d 噴1次。辣椒炭疽病發(fā)病初期用炭疽福美、甲基托布津、百菌清、代森錳鋅等噴霧防治。煙青蟲又叫辣椒蟲,可用性誘劑、糖醋液、黑光燈、頻振燈等誘殺,化學防治應在幼蟲孵化高峰至2齡期施藥,藥劑可選用bt乳劑250~300倍液,或50%辛硫磷1 000倍液,或20%滅掃利(甲氰菊酯)4 000~6 000倍液。蚜蟲防治上,將辣椒與玉米、四季豆等高桿作物間作,可在田間設立黃蟲板誘殺蚜蟲,定植時畦面用銀灰色膜覆蓋驅避蚜蟲。發(fā)生量大時可用50%辟蚜霧(抗蚜威)2 000~3 000倍液噴霧,擊倒力強,效果好,也不殺傷天敵。螨發(fā)生初期及時施藥控制,可選用20%三氯殺螨醇1 000倍液,或73%克螨特2 000倍液,或10%施螨凈2 000~3 000倍液,或6.5%蚧螨雙殺1 000倍液,或20%滅掃利3 000~5 000倍液噴霧防治。

6適時采收

辣椒采收時,要注意防止折斷枝條,及時摘除因管理不當出現(xiàn)的僵果、病果。采收最好用剪刀剪果,以避免損傷幼枝。

7參考文獻

[1] 周湖.辣椒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08(5):36,38.

[2] 宋志強.無公害辣椒高產栽培技術[j].新疆農業(yè)科技,2009(5):52.

第6篇:辣椒的育苗和栽培技術范文

【關鍵詞】日光溫室;辣椒;栽培技術

1.育苗

1.1營養(yǎng)土及苗床準備

育苗營養(yǎng)土由前茬非茄科作物田園土與充分腐熟的農家肥過篩后按3∶1比例混合,再加入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20g/m3拌勻,然后用舊塑料膜蓋嚴,堆放3~5d。苗床要求平整,鋪厚度10cm的營養(yǎng)土。

1.2浸種催芽

苗床播量一般為15~20g/m2。浸種時先將種子用100g/kg磷酸三鈉溶液消毒20min,用清水淘洗干凈后,再將種子倒入55℃熱水中攪動,待水溫降至30℃時浸泡8~12h。浸種結束后,將種子淘洗干凈,用濕毛巾包好,放于25~30℃恒溫箱中催芽,每天淘洗1次,經4~5d即可發(fā)芽。

1.3播種

越冬茬辣椒在8月上旬進行播種,由于這時正處于氣溫較高降雨量較為豐富季節(jié),因此育苗場地需遮蔭。播種前給苗床澆足底水,待水下滲后將已催芽種子均勻撒播于苗床,上覆厚1.0cm左右的營養(yǎng)土,并覆蓋地膜保墑。幼苗拱土后,及時揭掉地膜,以免燙傷辣椒幼苗,將床土溫度保持在28~30℃。等幼苗出齊后,給苗床上撒一層厚0.5cm的干土,確保辣椒幼苗根系入土。

1.4分苗及管理

當辣椒子葉展平后及時間苗,間去弱小苗,然后覆土護根。當幼苗長到2~3片真葉時進行分苗。分苗可用紙缽或塑料缽,規(guī)格為8cm×8cm或10cm×10cm,營養(yǎng)土配方同育苗床營養(yǎng)土。分苗前1d給苗床澆水,減少起苗時傷根。每缽移栽2株,宜使幼苗子葉露出土面,澆透水。分苗后需遮蔭2~3d。緩苗期間白天溫度控制在28~30℃,夜間溫度控制在18~20℃;緩苗后白天溫度保持在25~28℃,夜間溫度保持在15~18℃。苗期一般不需澆水,如缺水,可在晴天用噴壺撒水。待幼苗長到8~10片真葉時即可定植。

2.定植及管理

2.1定植

定植前15d覆蓋無滴膜,提高地溫,然后進行溫室熏蒸消毒,將硫磺粉1.5g/m2、80%敵敵畏乳油0.1g/m2與鋸末混合后點燃,密閉溫室24 h后通風換氣。定植前整地施基肥,施入腐熟農家肥90~150t/hm2、過磷酸鈣750kg/hm2、磷酸二銨450kg/hm2,并深翻細耙,使肥料和土壤充分混合。按大行80cm、小行50cm起壟,按壟寬80cm、溝寬50cm、壟高20cm南北向起壟,壟面要耙平,并覆蓋地膜。在寬壟上定植2行,按三角形挖穴,穴距40cm,苗帶土坨放入定植穴,注意土不可埋過幼苗子葉,過5~6d澆緩苗水。

2.2定植后的管理

2.2.1溫度管理

定植后隨著外界氣溫的降低,管理上注意防寒保溫,白天溫度控制在25~28℃,夜間溫度控制在18~20℃,白天溫度超過30℃要及時通風換氣,夜間溫度要保持在14℃以上。進入冬季,尤其在12月至翌年元月正處于辣椒開花結果期,若溫度過低易引起落花落果,即使植株結果,也由于溫度太低,發(fā)育速度較慢,這段時間是日光溫室越冬辣椒生產的關鍵時期,一定要注意保溫。

2.2.2水肥管理

澆緩苗水后一般暫不澆水直到大部分門椒坐住后才開始灌第1水。這期間根據土壤墑情和植株情況,如果缺水可以澆1次水。門椒坐住后,結合澆水追施尿素375kg/hm2或磷酸二銨300kg/hm2。冬季澆水應在晴天上午采用膜下暗灌或滴灌,不可大水漫灌,而且灌地用水必須先在蓄水池中預熱,要求水溫在12℃以上。門椒采收后,結合澆水追施磷酸二銨300 kg/hm2。進入3-4月份天氣開始轉暖,辣椒生長進入盛果期,加上隴椒6號單株結果數多,座果性強,因此更要加強水肥管理,促進果實生長,以利于提高產量。這時澆水可大、小溝同時澆,結合澆水追施磷酸二銨300 kg/hm2或尿素375kg/hm2,二者要交替使用。

2.3光照管理

選用透光性好的醋酸乙烯膜,經常清掃棚面灰塵,保持棚面干凈,提高透光率;同時在保持棚內溫度的前提下,應盡量早揭晚蓋草簾,以增加光照時間。

2.4植株調整

隴椒6號分枝性強,為了增加群體的透光性,應對植株進行必要的調整。整枝方法是將門椒以下發(fā)生的側枝及時打掉,對植株內部的弱枝、徒長枝及一些老葉、病葉及時摘除。

3.采收

隴椒6號單株結果數多,座果性好,因此要及時采收,以免發(fā)生墜秧現(xiàn)象。門椒應適當早采收,其它層次上的果實宜在商品成熟后盡快采收,以促進營養(yǎng)向其它果實運輸。

【參考文獻】

[1]王蘭蘭,程鴻,陳靈芝.辣椒新品種隴椒3號的選育[J].中國蔬菜,2005,(Z1).

第7篇:辣椒的育苗和栽培技術范文

關鍵詞 早春辣椒;秋延后西芹;塑料大棚;高效栽培

中圖分類號 S641.3.04+.7;S636.3.04+.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4)09-0109-02

塑料大棚是一種簡易實用的保護地栽培設施,由于其建造容易、使用方便、投資較少,栽培蔬菜能夠提早或延遲供應,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有利于防御自然災害,特別是北方地區(qū)能在早春和晚秋淡季供應鮮嫩蔬菜。一般春季可提前30~35 d,秋季能延后20~25 d。辣椒塑料大棚內春提早栽培產量在40.5 t/hm2左右,產值約12萬元/hm2。秋延后芹菜產量在105 t/hm2,產值約8.4萬元/hm2。減去種子、農藥、肥料等成本2.25萬元/hm2,年利潤可達到18萬元/hm2左右。河南省平頂山市農業(yè)科學院的科研人員通過實踐總結出塑料大棚早春辣椒―秋季西芹高效栽培模式,以供生產者參考。

1 茬口安排

辣椒于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日光溫室內+小拱棚夜間加蓋草苫穴盤育苗。3月上旬定植,6月下旬至7月上旬拉秧。秋延后西芹7月下旬小拱棚遮陽育苗,9月上旬定植。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采收結束。

2 早春辣椒栽培技術

2.1 選擇合適的品種

選擇早熟性強、耐弱光低溫的辣椒品種,如平椒9199、墨秀301、新世紀等。

2.2 培育無病壯苗

種子處理:先將蔬菜種子放在25 ℃左右的溫水中浸泡15 min,刺激種皮上的病菌使其處于活躍狀態(tài),然后再將種子放到50~55 ℃的熱水中浸燙,將病菌殺死,在浸燙種子時要注意使用竹筷或木棍不斷進行攪動,避免燙傷種子,當水溫逐漸下降至30 ℃時,再浸泡5~6 h,撈出瀝干水分放置于25~30 ℃的環(huán)境下進行催芽。

播種:當50%以上的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首先將苗床地進行消毒處理,將育苗基質拌濕,裝盤,每個穴內放入1~2粒種子,撒上蓋料,當苗床擺滿后,噴霧使蓋料濕透,蓋上地膜保溫保濕。

苗床管理:未出苗前,苗床要保持較高的溫度,白天28~30 ℃,夜間18~20 ℃,當70%以上的苗出土后揭開地膜,苗床溫度白天保持在25~30 ℃,夜間15~18 ℃,營養(yǎng)基質保持見干見濕狀態(tài),定植前5~7 d控水降溫進行煉苗。

2.3 定植前準備

定植前3 d左右將辣椒苗集中噴撒治蟲藥和殺菌劑1次,以防病治蟲。科學做畦,提高通風透光率。提前將栽培壟做好,寬窄行定植,寬行70 cm做壟背,窄行50 cm做壟溝,壟背高20 cm,做好壟后耬平拍光。有條件的情況下,鋪設滴灌,滴灌試水后扣好地膜,輕澆壟背,使壟背土壤保持濕潤。

2.4 雙株定植

在提前做好的壟背兩側按40 cm的株距進行挖穴,將苗從穴盤中取出放在穴內,每穴2株,封半穴土,均勻輕壓封土,使營養(yǎng)基質與土充分接觸,然后澆穴水,待緩苗后再封窩,降低辣椒莖基腐病的發(fā)生率。

2.5 調整植株

植株高度達到約25 cm時,將分杈以下葉片及其葉腋上發(fā)生的側芽全部抹除,以利通風透光。結果期及時打去底部老葉、黃葉、病葉和細弱側枝,減少養(yǎng)分的消耗,有利通風透光。當植株結果5層以后,果上留1節(jié)摘心打頂,或在畦壟兩側用竹竿水平固定植株,防止植株倒伏。

2.6 保花保果

初春外界氣溫較低,不利于辣椒坐果,可用2.5%坐果靈對清水適量,用小噴壺在花期對正開放花和即將開花的花蕾進行噴霧,注意噴花時最好拿1塊紙板擋住生長點和嫩葉,防止其噴上藥,造成嫩葉或生長點畸形。

2.7 科學追肥

當門椒長至2~3 cm時,大棚需追施尿素75 kg/hm2+氮磷鉀三元復合肥120 kg/hm2,促使果實膨大。以后每采收1次即要追施1次肥料,追肥以氮、磷、鉀肥配合使用效果較好。

2.8 及時防治病蟲害

早春辣椒主要病害有辣椒疫病、辣椒莖基腐病。這些病害一旦感染很難恢復,對其主要進行預防。預防辣椒疫病、辣椒莖基腐病可在定植后,每10~15 d噴灑1∶1∶200倍等量式波爾多液1次,進行保護,防止發(fā)病(注意不要噴灑開放的花蕾和生長點)。每2次噴波爾多液之間,噴蕓苔素內酯5 000倍液1次,與波爾多液交替噴灑。主要蟲害有蚜蟲、茶黃螨、菜青蟲,蚜蟲、茶黃螨可以用吡蟲啉、氧樂果、聯(lián)苯菊酯進行防治或異丙威煙劑熏蒸,菜青蟲可以用滅掃利、阿維菌素、樂斯本等進行防治[1-2]。

2.9 適時采收

早春辣椒市場價格一般較高,當辣椒達到商品成熟度時可根據市場需求適當重采,以提高經濟效益。

3 西芹栽培技術

3.1 品種選擇

秋延后栽培的西芹要求生產快、粗纖維含量較少、口感好的品種,如佛羅里達683、文圖拉等。

3.2 育苗

6月上旬至7月中旬播種育苗,7月下旬至8月下旬定植。由于秋延后栽培播種期正值夏季高溫季節(jié),而芹菜發(fā)芽的適宜溫度為15~25 ℃,超過30 ℃難以出苗,因此必須進行種子處理。種子變溫處理:將浸種后的種子洗凈后用紗布包好,擠去部分水分,放在冰箱保鮮室中,保持5 ℃左右放置2 d,每天早晚用清水沖洗2次。再將種子攤晾在有光的15~22 ℃環(huán)境中,每天用涼水沖洗種子2次,瀝干水分,防止水分過多造成氧氣不足,影響發(fā)芽。一般經4~5 d處理即可發(fā)芽。

種子處理完畢即可播種。先將苗床洇透水,待水完全滲下后,將催過芽的種子,拌細沙均勻地撒在苗床上,覆蓋1層0.5 cm厚的細土,建小拱棚,棚上蓋1層遮陽網,拱邊準備好棚膜,有雨時搭蓋防雨。出苗前保持土壤濕潤。出苗后逐漸去掉遮陽網。幼苗出真葉時間苗1次,2葉齡時再間苗1次,苗距為4 cm×2 cm,4~6葉時定植。

3.3 定植

定植前1周,施優(yōu)質有機肥30 t/hm2、過磷酸鈣450~600 kg/hm2,耕翻耙平后做畦。定植前1 d將苗床澆透水,選擇晴天下午或陰天隨起苗、隨定植。定植時,先將畦面洇透,待水完全滲下,畦面沒有積水時,按15 cm×15 cm的株行距,將芹菜根用拇指和食指按壓在畦中,深度以泥不沒心葉為度。每穴栽苗1株。

3.4 田間管理

緩苗后,西芹易發(fā)生分蘗,應注意及時摘除,以降低養(yǎng)分消耗。生長期內保持田間濕潤。當地面發(fā)白時立即進行澆水,小水勤澆。7~10 d施1次肥,以氮肥為主,適當加施磷鉀肥,每次施肥量為尿素120 kg/hm2+復合肥30 kg/hm2,每隔2周進行l(wèi)次根外追肥,生長前期以噴灑0.5%尿素液為主。生長盛期根外追肥0.5%尿素和0.3%磷酸二氫鉀交替使用[3]。大棚栽培溫度管理:在外界氣溫降至5~6 ℃時蓋上大棚膜,降至-2 ℃時套上小拱棚,降至-5 ℃以下時,小拱棚夜晚加蓋草簾。

3.5 病蟲草防治

西芹的主要病害有斑點病、斑枯病和軟腐病,可于發(fā)病初期進行防治。斑枯病,可用百菌清或多菌靈各600倍液,隔7~10 d輪換噴霧1次,連噴2~3次。軟腐病的防治可噴灑72%農用鏈霉素3 000~4 000倍液,或14%絡氨銅水劑350倍液,每7~10 d噴1次,連噴2~3次。危害西芹的害蟲主要是蚜蟲,可用10%吡蟲啉1 500倍液和1.5%植病靈1 000倍液進行噴霧,在防治蚜蟲的同時預防病毒病的發(fā)生。每隔10~15 d噴1次,共噴2~3次[4]。

3.6 適時采收

為提高產量,增加效益,大棚秋延后西芹采收可適當延遲收獲,以外層葉片剛出現(xiàn)衰老跡象時采收為宜。

4 參考文獻

[1] 程永安.辣椒無公害生產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3.

[2] 呂佩珂,蘇慧蘭,李明遠,等.中國蔬菜病蟲原色圖鑒[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

第8篇:辣椒的育苗和栽培技術范文

基金項目:貴州特色作物科特派“萬元田”科技示范工程,黔科合重大專項字[2011]6001,“黔白5號”大白菜制種技術研究 與示范,黔科合NY字[2011]3033號

李瓊芬,貴州黔南州蔬菜果樹中心,550000

文林宏,孟平紅,趙大芹,貴州省園藝研究所

王惠科,羅甸縣蔬菜辦

李桂蓮,通信作者,貴州省農業(yè)科學院

收稿日期:2013-11-01

羅甸縣是貴州蔬菜產業(yè)發(fā)展重點縣之一,耕地主要海拔400~800 m,大部分區(qū)域屬南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19.6℃,1月平均溫10.1℃,冬春氣候較溫暖,有“天然溫室”之稱,雨量充沛,適宜蔬菜一年多季種植。該縣旱地農業(yè)生產傳統(tǒng)種植模式多為小麥―玉米一年兩熟制。近些年來,玉米―秋冬四季豆栽培模式,有一定種植規(guī)模。為了進一步調整農業(yè)種植結構,提高土地利用率,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奔小康,我們于2011-2012年在羅甸縣邊陽鎮(zhèn)、羅杉、栗木、板庚鄉(xiāng)開展春大白菜―夏秋辣椒―秋冬萵筍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研究、示范。2012年示范面積17.6 hm2,每667 m2年產值平均約3萬元。通過試驗、示范總結出全年高效栽培技術,比當地原有種植模式大幅度提高了單產,大大增加了農民收入,也為貴州同類型地區(qū)推廣提供了科學依據。

1 適宜種植區(qū)選擇

春大白菜在種子萌動或綠體階段,在10℃以下低溫條件下,經過一定時期可以完成春化階段,以后遇長日照和較高溫度(18~20℃)就易發(fā)生先期抽薹;秋冬萵筍生長后期,遇0℃以下低溫,莖易受凍,所以種植區(qū)選擇至關重要。經在羅甸縣海拔400~850 m的4個鄉(xiāng)(鎮(zhèn))進行的春大白菜―夏秋辣椒―秋冬萵筍一年三熟栽培試驗結果看出,該模式適宜的種植區(qū)為海拔800 m以下,年平均氣溫在17.6℃,1月平均溫8℃以上。

2 栽培模式及經濟效益

2.1 春大白菜

羅甸縣2~3月倒春寒天氣較頻繁,春大白菜栽培中突出的問題是播種期、定植期、育苗方式不當容易出現(xiàn)先期抽薹,嚴重影響產量。經過不同播種期、定植期及育苗試驗,得出在羅甸縣作為一年三熟栽培的春大白菜,2月中下旬播種最適合,上市期市場價格很好。2月中旬播種的需采用大棚加小拱棚育苗,2月底播種的采用小拱棚育苗則可。定植期以3月下旬至4月初為宜,用地膜覆蓋栽培,4月底至5月中旬陸續(xù)上市,此時冬春大白菜已抽薹收獲完畢,而夏白菜還未上市,正值大白菜淡季,故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都很好,平均售價2.1元/kg,667 m2產量4 700~6 000 kg,667 m2產值9 800~12 600元。

2.2 夏秋辣椒

經播期、定植期試驗結果表明,夏秋辣椒3月下旬播種,大棚或小拱棚育苗,5月下旬定植為宜,地膜覆蓋栽培;7月下旬至9月底采收,平均售價2元/kg,667 m2產量達3 800~4 300 kg,667 m2產值7 600~8 600元。

2.3 秋冬萵筍

經播種期及定植期試驗結果表明,秋冬萵筍9月上中旬播種,采用露地育苗,10月上中旬定植為宜。露地地膜覆蓋栽培,翌年1月采收(此時貴州中、高海拔地區(qū)常有0℃以下的低溫、凝凍,萵筍肉質莖易受凍,市場缺口較大)。平均售價2.2元/kg,667 m2產量4 250~4 800 kg,667 m2產值9 800~ 10 600元。

春大白菜―夏秋辣椒―秋冬萵筍一年三熟模式,每667 m2年總產值達26 800~31 800元。

3 選擇適宜優(yōu)良品種

春白菜品種選擇不當,會引起先期抽薹,必須選用冬性強、耐寒、耐抽薹品種。羅甸縣秋冬萵筍生長前期9~10月溫度還比較高,秧苗易徒長,選擇品種不當也會引起先期抽薹,嚴重影響產量,必須選擇抗熱、耐抽薹、高產品種。經品種比較試驗,選出適宜春大白菜―夏秋辣椒―秋冬萵筍一年三熟模式栽培的良種:春大白菜有黔白5號、韓國強勢、日本春黃白;辣椒有長辣7號、辣豐3號、長辣4號;萵筍有羅漢萵筍、春都三號、泰國綠萵筍。

4 栽培要點

4.1 春大白菜

①適時播種育苗 當室外溫度穩(wěn)定在8℃以上,即可播種。為防倒春寒,2月中旬播種的采用大棚加小拱棚育苗,2月下旬播種的采用小拱棚育苗,防止先期抽薹。苗期注意通風煉苗,及時間苗,視幼苗生長情況追一次清淡腐熟人糞尿或沼液,苗期溫度最低不低于10℃,最高不高于30℃,注意觀察大棚內溫度變化,及時進行調整。

第9篇:辣椒的育苗和栽培技術范文

關鍵詞 農作物;旱地;寬廂寬帶;栽培技術;貴州三都

中圖分類號 S5-3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15-0041-02

旱地寬廂寬帶技術是指利用旱地分帶的特點,通過擴大廂面,改變帶幅,加大各種作物在不同帶幅中的種植密度,充分利用邊際效應,最大限度發(fā)揮邊際效應增產優(yōu)勢,改善作物通風透光條件,提高各季作物對土地資源、光能資源的有效利用,協(xié)調作物個體與群體之間的關系,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從而實現(xiàn)糧食增產、經濟增收的集成與配套技術[1-2]。旱地寬廂寬帶栽培主要種植種類是玉米,該技術的實施是以保持玉米種植穩(wěn)產增產為前提,并通過強化玉米、經濟作物和其他高價值作物的集成與配套,從而達到在保證玉米穩(wěn)定增產的同時增加經濟收入。三都縣田少山地多,充分利用山地資源,通過寬廂寬帶間套是提高旱地種植效果,是實現(xiàn)糧食增產、農業(yè)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特別是近年來,隨著“185工程”的實施,旱地寬廂寬帶種植成為推動三都縣農業(yè)產業(yè)結構調整、提升山地農業(yè)種植效益的主要種植模式之一?,F(xiàn)將三都縣農作物旱地寬廂寬帶栽培技術概述如下。

1 開廂

以2.6 m標準進行開廂,廂面以0.8 m和1.8 m劃分為2種標準帶(即窄帶和寬帶)。寬、窄帶幅的尺寸不能隨意改變,以保證種植密度和通風透光效果。為充分利用邊際效應,最大限度發(fā)揮邊際效應增產優(yōu)勢,必須留足空行歇地,即留足田間管理通道,讓寬、窄帶幅中出現(xiàn)雙重空間,增加地塊中的通風透光性,同時給來年移動式輪作留有種植綠肥的廂幅,規(guī)格為60~70 cm。移動式輪作如下來可將綠肥種在玉米與高價經濟作物區(qū)之間的空白區(qū)之間,再將玉米等作物平行推移。

2 種植模式

根據各種作物生長周期與茬口銜接等綜合因素確定合理的種植模式,以玉米、小麥、馬鈴薯、紅薯等糧食作物與綠肥、蔬菜或其他經濟價值較高的特色作物間、套作。主要種植模式有:麥/綠肥—玉米/紅苕,春夏季種玉米(窄帶)—紅苕(寬帶),秋冬季種綠肥(窄帶)—小麥(寬帶);洋芋/綠肥—玉米/紅苕,春夏季種玉米(窄帶)—紅苕(寬帶),秋冬季種綠肥(窄帶)—洋芋(寬帶);綠肥/蔬菜/蔬菜—玉米/辣椒,春夏季種玉米(窄帶)—辣椒(寬帶),秋冬季種綠肥(窄帶)—兩熟葉菜類蔬菜(寬帶);蔬菜/茄果類作物—蔬菜/玉米,春夏季種玉米(窄帶)—蔬菜(寬帶),秋冬季種葉菜類蔬菜(窄帶)—茄子、番茄等茄果類蔬菜(寬帶);蔬菜/大蒜—辣椒(蔬菜)/玉米,春夏季種玉米(窄帶)—辣椒或其他蔬菜(寬帶),秋冬季種蔬菜(窄帶)—大蒜(寬帶)。注意茬口銜接安排要緊湊,一般在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翻犁,空土時間不超過25 d。寬廂寬帶栽培以玉米及寬帶作物栽培為重點,寬帶中的作物主要種植高產、高效的作物,以提高種植效益。

3 品種選擇

玉米選用緊湊型或半緊湊型品種,如黔單16號、三北6號等。蔬菜及特種有價作物選用枝葉緊湊、開展度不大的品種;如辣椒選用當地線椒、長辣七號等,茄子選用當地長茄、紫長茄等,馬鈴薯選用早熟品種費烏瑞它等。

4 種植密度

4.1 窄帶作物

春季玉米種2行,實行育苗定向移栽,在3月中下旬播種育苗,2葉1心時移栽,株距17 cm、行距40 cm,種植密度4.5 萬株/hm2以上。秋季綠肥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播種,采取淺溝雙行條播,播種量苔子用37.5 kg/hm2,紫云英用22.5 kg/hm2。

4.2 寬帶作物

寬帶一般種植2~3行矮稈經濟作物,先從廂面中間開1行,然后再根據作物常規(guī)標準行距往兩邊各開1行(一般35~50 cm),按常規(guī)標準株距(通常為27 cm)種植,栽培密度因作物不同而異,如辣椒、茄子采取育苗移栽,2月初育苗,4月下旬移栽,栽2行,株距33 cm;大蒜按(15~20)cm×6 cm的規(guī)格進行直播,播種時間為8月中下旬;小麥按25~27 cm的行距條播[3]。栽種均采用條溝式,穴播難以保證株距及密度。各個帶幅栽培作物時應以帶幅中線定栽培行距,以中線往兩邊按標準尺寸進行栽培。

5 科學施肥

各作物施肥量按作物產量的需肥量計算,以帶幅實際面積計施肥面積。如玉米以7 500 kg/hm2的目標產量計算需肥量,前茬種植綠肥的,施有機肥18 t/hm2、復合肥450 kg/hm2作底肥,前茬未種植綠肥的,施農家肥22.5 t/hm2、尿素150 kg/hm2、磷肥375 kg/hm2、鉀肥300 kg/hm2、鋅肥5~30 kg/hm2,肥料均勻施在條溝內,然后用細土覆蓋,再在兩旁打種植溝種玉米。小麥以2 250 kg/hm2的目標產量計算需肥量,施入農家肥22.5 t/hm2、尿素150 kg/hm2、磷肥375 kg/hm2、鉀肥300 kg/hm2。馬鈴薯以22.5 t/hm2的目標產量計算需肥量,施入農家肥22.5 t/hm2、尿素300 kg/hm2、磷肥600 kg/hm2、鉀肥300 kg/hm2。辣椒以22.5 t/hm2鮮椒的目標產量計算需肥量,施入農家肥30 t/hm2、尿素150 kg/hm2、磷肥750 kg/hm2、鉀肥300 kg/hm2,其他蔬菜施肥量同辣椒一致。綠肥一般在播種時用磷肥150~300 kg/hm2與綠肥種一起灑于播種廂,后期無需再另施肥,在春季盛花期將其翻壓起壟,待綠肥腐熟后,在壟旁開溝種植玉米。

基肥采用條溝深施,一次性施入,施肥溝深度20~25 cm。追肥根據各作物長勢需要看苗追肥,一般用尿素75~90 kg/hm2對水追施或用清糞水22.5 t/hm2,追施2~3次,尿素也可在雨前或雨后封濕潤時撒施。

6 病蟲害防治

玉米主要防治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絲黑穗病、玉米螟、粘蟲、小地老虎等[4];小麥主要防治銹病、白粉病、蚜蟲等;辣椒、番茄、洋芋主要防治疫病、病毒病、炭疽病、青枯病、枯萎病、白星病、斜紋夜蛾、煙青蟲、茶黃螨等;大蒜主要防治葉枯病和蚜蟲,應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采取選用抗病品種,進行種子和土壤消毒,糖醋液、黃板誘殺等農業(yè)防治與藥物防治相結合的防治方法進行綜合防治。藥劑防治重點是根據縣植保部門預測預報掌握適時用藥,并做到對癥下藥、適宜濃度、均勻噴藥,確保防治效果。

7 參考文獻

[1] 楊光華.旱地玉米寬廂寬帶套種魚腥草高效栽培技術[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0(24):75.

[2] 周正邦,周祥,羅亞紅.甘蔗寬廂寬帶組合栽培效益分析[J].貴州農業(yè)科學,2009,37(10):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