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美好空間城市雕塑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美好空間城市雕塑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美好空間城市雕塑論文

一、城市環(huán)境發(fā)展對城市雕塑的需要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社會文化的發(fā)展,城市雕塑記錄著社會的發(fā)展、百姓的審美、人們的精神生活,是城市發(fā)展走到今天的“必須品”。人們可以透過城市雕塑讀到一個城市的目標及理想,城市雕塑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人們看到的是一個城市的靈氣與韻味,這個城市的基本精神。在當下這樣的信息時代,城市雕塑有著更大的發(fā)展空間。城市雕塑是非常嚴謹?shù)乃囆g創(chuàng)作,從立意、構思到主題形成都要深思慮,包括材質的選取都要和作品反映的主題緊密聯(lián)系起來。優(yōu)秀的城市雕塑作品以長期的可視形象使每個處在這個環(huán)境里的人都感受到濃重的文化氛圍,感受到城市的藝術氣息。安徽銅陵的雕塑《豐收門》和《起舞》在城市空間上營造出了濃郁的氛圍。隨著城市的發(fā)展,城市雕塑的內容題材也從原有的紀念性、裝飾性中解放了出來,加入整體景觀設計的理念,使城市雕塑與空間環(huán)境完美融合。隨機選取一天當中不同職業(yè)不同身份的人作為模特進行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奮斗在這個城里人們的生活狀態(tài),人們會在雕塑前駐足思考,這種生活化、平民化的城市雕塑激發(fā)了人們的生活熱情。還有一些步行街一類的公共環(huán)境中設計了雕塑與椅子像結合的雕塑,一端是雕塑,一端空著留坐,人們在逛街走路是累了還可以坐下休息片刻,這樣的雕塑作品兼具審美和使用功能,很好地融于環(huán)境之中。城市雕塑創(chuàng)作不光要反映時代,還要反映大眾的思想感情與人文需求,雕塑家需要關注民生,關注社會現(xiàn)象,關注老百姓的所思所想,將最前沿的時代信息和最大眾化的聲音傳遞到城市雕塑作品中,這樣城市雕塑作品才能成為城市的文化標志物。

二、公眾文化藝術的需求

城市雕塑是文化藝術表現(xiàn)的一種特殊形式,它區(qū)別于博物館里陳列的文物,處于城市環(huán)境中的城市雕塑承擔著思想的傳播和各種文化觀念,對社會文化的影響甚大,甚至是一個國家文化的標志和象征。比如眾所周知的《自由女神像》,它象征著美國人民爭取民主、向往自由的崇高理想,成為美國民族精神與民族氣質的象征。因而城市雕塑凝聚著民族的精神與力量,述說著民族發(fā)展的歷程,代表著每一歷史時期的精神面貌,展現(xiàn)了人們的價值觀念及審美情趣,同時也包含著藝術家的思想情感。城市雕塑是一個民族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最直觀、最集中的表現(xiàn),所以,城市雕塑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特性。對于建筑環(huán)境來說,雕塑要考慮到所處的環(huán)境,適合周圍大環(huán)境,與之協(xié)調,讓環(huán)境與雕塑相統(tǒng)一,處理好城市與雕塑之間的關系,從場地、位置、雕塑材質和大小方面出發(fā),研究各部分之間的關系,體現(xiàn)出文化特征,整體思考才會是一件好的城市雕塑作品,不能簡單地搬一個雕塑過來,它是建筑環(huán)境的組成部分,機械地照搬照抄,一味追求高大,形式千篇一律,都不能夠體現(xiàn)出“文化”在城市建設中對于城市雕塑的至關重要的作用。城市雕塑還應具有“公共性”,除了社會文化,還有公眾的參與,講究“以人為本”,設計者的公共情懷要兼顧使用者的審美意識、民風民俗,產生出地域特點的城市雕塑。城市雕塑傳承著城市的文明,記錄著當?shù)赜凭玫臍v史文化,優(yōu)秀的城市雕塑能成為城市的地標性符號,能高度概括城市精神文化和風俗等等。例如位于江蘇無錫的“人杰苑”是著名雕塑家吳為山創(chuàng)作的32位無錫杰出人物代表,形態(tài)各異并能反映出所塑人物的內心世界,是弘揚精神和傳承文化的精神家園。所以,城市雕塑的建設不僅要滿足美化環(huán)境的要求,而且應該在更深層次上對藝術和環(huán)境作出理解,賦予城市雕塑深刻的文化品格,使其能夠起到體現(xiàn)時代精神、反映文化需求和豐富空間的作用。

三、結語

由此可見,城市雕塑是一種文化的象征,是一個城市的窗口,是歷史積淀下來的精華,凝聚著這個城市的人文特點,提高了城市的整體形象,增強了文化內涵,對城市發(fā)展有推動的作用。城市雕塑反映并傳播著城市文化,是城市建設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如果一座城市沒有雕塑,就像一個人沒有了思想,空洞乏味,看不到城市的文化積淀,看不到城市里人們的思想情懷,缺乏時代的心聲。因此,城市雕塑能夠最直觀地反映城市文化,城市雕塑以獨特的藝術形式表述著城市的歷史文化、城市的特色,雕塑的分量感足能夠包含得了這座城市豐富的內涵,我們能深切地感受到城市最鮮明的時代特征與歷史文化的傳承。

作者:鮑俊麗 單位:安徽師范大學美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