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尿道下裂患兒圍術期舒適護理效果觀察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究舒適護理在尿道下裂患兒圍術期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尿道下裂患兒42例,按照入院順序抽簽法分為兩組,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展開舒適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護理后,觀察組患兒的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兒無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尿道下裂患兒圍術期展開舒適護理,能夠有效緩解患兒的疼痛狀況,降低患兒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關鍵詞】舒適護理;尿道下裂;圍術期;VAS;并發(fā)癥;效果
尿道下裂多為先天性缺陷,影響患兒的健康成長[1]。在對尿道下裂患兒展開治療的過程中,主要的治療方式是手術治療,但在實際治療的過程中,由于手術治療具有一定的難度,手術操作精細度較高,并且在手術后比較容易出現(xiàn)各種并發(fā)癥,再加上患兒的年齡較小,很容易出現(xiàn)哭鬧以及恐懼等狀況,治療依從性差,影響最終的治療效果[2-3]。所以在對尿道下裂患兒展開手術治療的過程中,舒適性的護理非常重要,從心理上消除患兒恐懼,生理上減輕患兒疼痛,使患兒身心舒適,保持良好的依從性[4]。本次研究以2018年2月—2020年2月134例尿道下裂手術患兒為例,采用對比的方式探究舒適護理對尿道下裂手術患兒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本院選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尿道下裂患兒42例,所有患兒均符合臨床診斷標準,均在我院行手術治療,將42例患兒隨機分組,觀察組21例,年齡2~11歲,平均(5.98±1.86)歲。對照組年齡2~10歲,平均(6.14±1.72)歲。兩組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是否經(jīng)過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兒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為常規(guī)護理。手術前對患兒進行各項檢查;對患兒家屬講解手術需要注意的事項,手術后密切監(jiān)測患兒各項生命體征;遵醫(yī)囑展開各項護理措施。觀察組為舒適護理:(1)術前舒適護理:適當引導家屬對患兒播放動畫片,吸引患兒的注意力,緩解患兒緊張以及哭鬧的情緒;在對患兒進行護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注意肢體動作與面部表情,保持親切和藹的態(tài)度,并在護理操作的過程中注意動作的輕柔性;對患兒進行靜脈穿刺時最好次性完成,減少反復穿刺對患兒帶來的影響,提高患兒的信賴與依從性;手術前1周用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患兒的臀部和外陰浸,每天2次,每次30分鐘,保證手術局部皮膚的清潔;手術前1天向患兒及其家屬介紹手術的類型,方法及治療預達到的效果,手術后常見并發(fā)癥及預防措施,使患兒家屬做好心理準備;在對患兒家屬講解手術相關事項時,可以告知手術的安全性及必要性,鼓勵患兒家屬積極配合手術相關事項。(2)術后舒適護理:①日常護理:患兒手術后做好尿道支架的管理,并對患兒家屬實施健康宣教,協(xié)助患兒取舒適的臥姿,并且在不影響傷口的基礎上可以盡早幫助患兒取半坐臥位或坐位;并協(xié)助患兒進行早期床上訓練,對于年齡較大的患兒可以進行適當下床活動,一開始下床活動動作要輕、慢,循序漸進,實行早期訓練可促進患兒的排便,觀察患兒首次排便的時間,手術后給予外擦潤膚油的方式防止患兒出現(xiàn)切口皮膚瘙癢的情況;手術后6小時內(nèi)禁止進食,可指導患兒適當飲水。②心理護理:加強患兒及家長的心理疏導,穩(wěn)妥患兒哭鬧情緒,緩解患兒家長緊張、焦慮及恐懼心理,使患兒及家長感到身心舒適,有助于積極配合治療。③疼痛護理:對于手術后出現(xiàn)疼痛較為嚴重的患兒,可以在醫(yī)囑下給予2%的利多卡因5mL與生理鹽水20mL混合后沖洗膀胱,緩解膀胱收縮帶來的疼痛。④切口護理:定期檢查患兒切口變化情況,定期換藥;出現(xiàn)切口滲血滲液的情況,需要及時更換藥物,防止感染。
1.3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患兒護理前后的疼痛狀況,采用VAS評分評價[5],總分10分,數(shù)據(jù)得分越低表示患兒的疼痛狀況越輕。(2)對比兩組患兒護理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包括切口感染、尿瘺以及尿道狹窄統(tǒng)計。
1.4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22.0軟件統(tǒng)計,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VAS評分比較
護理前,觀察組患兒與對照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護理后,觀察組患兒無并發(fā)癥發(fā)生,對照組切口感染、尿瘺以及尿道狹窄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23.81%(P<0.05),見表2。
3結論
尿道下裂作為一種先天性疾病,其主要治療方式為手術治療,能夠最大程度提高治療效果,但由于患兒年齡較小,在治療過程中無法有效表達自身感受,只能以哭鬧等方式表現(xiàn),使得治療與護理的難度增加[6-7]。舒適護理主要以患兒身心舒適度為主要目標,提升患兒身心愉悅的程度,更好地提高患兒治療過程中的依從性,有效提高預后,促進患兒疾病恢復,并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8-9]。實施舒適護理前,護理人員要與患兒及其家屬深度溝通,了解患兒的性格、喜好及理解能力,指定具有針對性的舒適護理方案,可有效提升手術治療效果[10-11]。并在通過術前護理,為患兒提供舒適的病房環(huán)境,并安撫患兒情緒,降低患兒手術前恐懼與不安。在手術前,使用相關藥液擦拭患兒臀部和外陰,保持手術局部皮膚的干燥與清潔,并在手術前向患兒家屬詳細講解相關疾病基礎知識、手術內(nèi)容以及手術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和應對措施,進一步提高患兒家屬的認知程度,使患兒家屬能夠有效配合醫(yī)護人員展開工作。手術前,對于出現(xiàn)緊張以及恐懼心理的患兒家屬,需要進行及時疏導,告知患兒家屬手術的成功性,并通過專業(yè)操作提高患兒家屬對醫(yī)護人員的信賴,更好地緩解患兒家屬的消極情緒[12]。手術后的舒適護理中,通過日常護理,幫助患兒選擇合適的體位,并密切觀察手術切口,防止切口出現(xiàn)滲血以及滲液的情況,降低對傷口的影響,并在醫(yī)囑下對患兒使用止痛藥物,緩解患兒的疼痛感,同時給予切口護理和飲食護理,防止患兒在手術后出現(xiàn)切口感染的情況,以及提高患兒手術后的抵抗力。在手術結束后通過日常護理,根據(jù)患兒實際恢復情況進行適當運動,比如對于年齡較小患兒可以在床上進行早期活動,對于年齡較大患兒可以在床下進行適當活動,更好地促進患兒手術后病情恢復,并指導患兒排便。手術后通過疼痛護理,對患兒的疼痛狀況進行評估,對于過于疼痛的患兒,可以在醫(yī)生囑托下使用藥物沖洗膀胱,緩解疼痛[13]。與患兒進行有效互動,緩解患兒因疼痛出現(xiàn)哭鬧等情緒,或者通過播放音樂以及做一些小活動等方式轉移患兒注意力,更好地緩解患兒哭鬧等應激情緒[14]。通過心理護理,向患兒家屬詳細講解患兒手術情況以及手術后需要注意事項,并及時開導患兒家屬,使患兒家屬能夠更好地配合醫(yī)護人員對患兒開展護理工作[15-17]。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后的VAS評分更低、發(fā)生率更少,與對照組相比(P<0.05),證實舒適護理有較好的應用價值。綜上所述,舒適護理在尿道下裂患兒圍術期中的應用,能夠有效緩解患兒的疼痛狀況,降低患兒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作者:黃美麗 謝美玉 單位: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泉州第一醫(yī)院兒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