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泛在學習理念下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泛在學習,又稱無處不在的學習。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fā)展和智能手機終端的普及使大學生的泛在學習成為可能。泛在學習理念下,高校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需求發(fā)生很大改變,高校思政課教師要與時俱進,在教學中自覺融入泛在學習理念,針對信息化時代思政課教學存在的問題,加大教學改革力度,更新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手段,對線上學習環(huán)境加以創(chuàng)設和限制,利用信息化時代泛在學習理念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有利條件,進一步提升教學能力,加強對網絡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培養(yǎng)師生感情,以適應學生泛在學習對教師的要求,增強思政課的吸引力。
關鍵詞:泛在學習理念;思政課;教學策略
1信息化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存在的問題
1.1教學模式依舊單一
多數高校思政課教學依然因循守舊,部分思政課教師并沒有意識到教育信息化給其帶來的優(yōu)勢,不重視教學方法改革,仍然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學手段單一,對多媒體技術運用不熟練。課堂教學基本上還是以理論講授為主,形式單一,學生抬頭率不高、人到心不到的現象十分普遍。課程的教與學基本上局限于課堂,學習的延續(xù)性不夠。
1.2網絡課堂的利用率不高
有些思政課教師雖然也利用網絡教學平臺開展了一些線上教學活動,如微課、慕課等,但由于對信息化教學的內涵理解得不夠全面,片面地認為信息化教學就是將課程知識放到網上,忽視了教師的主導作用。網絡課堂和線上教學與線下課堂沒有實現有機結合,教學效果與教學目標出現嚴重偏差,學生對網絡課堂和線上資源的利用率不高,“刷課”現象普遍存在,網絡課堂和線上資源的實效性未能得到較好的體現。另外,對網絡課堂和線上教學的監(jiān)管空缺較大。由于學生的自制力較差,在線上學習時,很容易受到游戲、網購、追劇等不良因素的干擾,學習效果大打折扣。
1.3實踐教學沒有得到充分開展
實踐教學是高校思政課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然而,思政課的實踐教學并沒有得到充分開展。從實踐教學的方案設計和組織實施來看,存在一定的隨意性。實踐教學與課程內容融合的深度不夠。前后銜接不連貫,有的學期有,有的學期沒有[1];就同一學期而言,學期初開展得多,學期末開展得少。從實踐教學的條件保障來看,多數高校尚未設立實踐教學專項經費,思政教師數量不足,師生比例不達標[1],教師開展實踐教學的難度較大。從實踐教學的評價指標體系來看,思政課教師在實踐教學評價的內容和形式上,沒有統(tǒng)一科學的評價標準,評價體系不完善。從實踐教學的實施效果來看,學生對于實踐教學的收獲較少,僅僅停留在對一些問題的感性認識,沒有達到“知、情、意、行”的統(tǒng)一。
1.4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凸顯
在信息化時代,高校學生追求自由靈活、個性化、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期待生動活潑的教學內容和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思政課教學要隨著學生自主學習需要的變化而變化。然而,在當前的思政課教學中,仍然以教師為中心,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充分體現,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也沒有得到有效發(fā)揮。有些教師雖然已經改變了教學理念,但教學流程和教學方法不夠靈活,學生仍然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學生的主體地位還須進一步體現。課堂教學活動固化,師生交流難以實現[2]。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思維幾乎處于沉睡狀態(tài),創(chuàng)造性得不到激發(fā),學習熱情降低。
2信息化為泛在學習理念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創(chuàng)造的有利條件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智能手機成為高校學生自我學習的重要媒介,泛在學習應運而生,這為泛在學習理念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具體來說,信息化為泛在學習理念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創(chuàng)造了以下有利條件:
2.1有利于思政課教學時間和空間的擴展
信息化促進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延伸和發(fā)展。思政課教師可以通過超星學習通、釘釘直播課、微課、微信群等新媒體平臺隨時隨地開展線上教學,學習任務,上傳學習資料,和學生進行實時互動,直播課生成的視頻和微課可以多次回放,其他學習資料可以反復使用,學生可根據自身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滿足不同學生的自主性學習需要。思政課是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載體,網上的很多資源都可以作為思政課的教學內容。尤其是“學習強國”等官方學習平臺以及移動圖書館、展覽館等電子資源,上面擁有海量優(yōu)質的思政課教學資源,學生可利用碎片時間隨時隨地進行自主學習,使教學的時間和空間得以擴展,使學生的多樣化需求得到滿足。
2.2有利于思政課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
思政課教師利用網絡信息技術,能夠隨時獲取大量理論前沿信息、搜集最新典型案例,并將這些理論前沿信息和典型案例與教材內容進行充分融合,使思政課教學內容不斷更新、與時俱進。信息化技術促使思政課的課堂討論互動成為現實。通過超星學習通、釘釘等網絡平臺,在思政課教學內容中適時設計一些討論內容,鼓勵學生在線上進行充分討論,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疑問和評價。還可以布置一些小組任務,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超星學習通、釘釘等網絡平臺對小組成果進行展示。通過這些內容將教材理論與現實生活相結合,活躍課堂氣氛,深入了解學生思想,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新穎。
2.3有利于思政課教學評價的多元化
教學評價是對教學工作質量所做的測量、分析和評定,是促進學生成長、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對學生發(fā)展和教學水平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教師利用信息化技術,開展信息數據收集與統(tǒng)計,可以促進思政課教學評價更加多元、客觀、真實。例如,利用超星學習通等教學平臺,思政課教師可根據學生課堂簽到、小組成果、互動談論、回答問題的次數和情況,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學習進度,記錄學生的課堂表現與學習軌跡,并以此為依據做出相應的評價,在學期末給出較為客觀準確的平時成績,更好地發(fā)揮過程性評價的重要作用。
3高校教師將泛在學習理念融入思政課教學的對策
3.1注重教學能力的提升
3.1.1積累廣博的知識。思政課教師是“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印钡闹笇д撸菍W生確定人生正確方向的引路人。思政課教師所具有的知識結構,影響和決定著學生的眼界和思路。在泛在學習背景下,思政課教師首先要做到時時學、處處學,利用網絡和書籍不斷增加知識儲備,完善知識結構,盡可能快速地掌握跟專業(yè)相關的前沿知識,把新思路、新技術、新方法融入課程。在新時代,社會發(fā)展日新月異,思政課教師要有寬闊的知識視野,[3]廣泛涉獵各類知識,在熟練掌握專業(yè)知識的同時,學習和掌握多種學科知識,既包括教育學、心理學、政治學等必備的基礎學科知識,又包括哲學、歷史學、經濟學等專業(yè)知識,還包括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等各領域的相關知識,不斷更新知識體系,統(tǒng)合知識結構,逐步提升自己從總體上駕馭知識體系的能力和水平,使各種知識有機銜接、融會貫通。3.1.2練就高超的教學技能。在信息化時代,思政課教師要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練就高超的教學技能。一要提升信息獲取及整合能力。泛在學習背景下,教師獲取信息不能僅僅依靠以前的教材等書籍,還要獲取更多網絡優(yōu)質資源,以現有資源為基礎,以學生需求為導向,對課程資源進行重新整合,對課程進行優(yōu)化升級,開發(fā)信息化教學手段,踐行泛在學習理念。指導學生對網絡信息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優(yōu)化各類信息資源,豐富和完善自我認知,最大限度地增強自主學習效果。二要不斷提升網絡工具使用能力。隨著慕課、微課如火如荼地發(fā)展,思政課教師要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僅要掌握多媒體素材處理和多媒體課件制作,還要自己動手制作微課、布置電子作業(yè)并在線批改,同時利用各種社交軟件隨時在線為學生答疑解惑。第三,切實提高授課水平。課堂上的講述要做到有趣、有味、有料,采用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法,有針對性地創(chuàng)設泛在學習環(huán)境,布置一些能夠切實提高學生能力的學習任務。例如,通過在網絡教學平臺上設置任務,推送課前預習資料,讓學生隨時隨地使用移動終端學習,完成課堂預熱。使用微信、微博等即時通訊工具和網絡社交平臺,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讓思政課學習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促進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通過課堂和網絡學到實用的理論知識,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充分運用教室的多媒體設備和校園全覆蓋的無線網絡環(huán)境,進行教學的設計與實施。將新聞網、校園網、手機終端等媒體有機結合,隨時捕捉與教材內容相關的國內外重大新聞事件、案例事例和政策文件,加深學生對教材理論的理解。積極探索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合理的考評方式,強化過程性考評,讓學生感覺到自己的每一分努力和每一次付出都能有所收獲,進而激發(fā)更大的學習興趣,不論線下還是線上,都能自覺、刻苦、認真地學習和實踐。3.1.3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泛在學習背景下,思政課教師要始終把學生看作學習活動的主體,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對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有充分的認識。積極構建自主學習環(huán)境,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布置與自主學習相關的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教學,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主觀能動性,促進其充分享受豐富的網絡資源帶來的巨大福利。同時,對學生的自主學習進行有計劃的指導和幫助。由于學生的學習自覺性、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對網絡信息的鑒別能力并不是很強,需要思政課教師對其進行必要的指導、督促和幫助。在泛在學習背景下,教師不僅僅是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者,還必須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領路人和指導者,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方向、資源查找、疑難解答等方面的建議,并扮演學生自主學習的監(jiān)督者和評價者等角色。具體而言,思政課教師要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制訂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和目標,加強自我監(jiān)控和約束,定期或不定期地檢查其自主學習效果,使學生時刻不敢也不能懈怠,以此充分激勵學生,幫助其不斷提高自學能力。
3.2加強對網絡資源的開發(fā)利用
在信息化時代,網絡共享資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豐富的教學素材。大學生與網絡密不可分,通過網絡技術平臺,學生獲取各種信息資源更加方便快捷,師生之間的交流也更加直接。網絡資源和網絡技術平臺的有效利用,為高校思政課信息化教學創(chuàng)新提供了有力支撐。然而,網絡信息紛繁復雜,思政課教師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現有網絡資源加以開發(fā)與利用,去粗取精,整合完善。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網絡資源,合理安排上網時間,認真思考網絡資源信息傳播情況,牢牢掌握網絡輿論的主動權。積極組織學生正確、合理、高效地運用網絡先進技術,突破教學時間與空間的約束。對網絡中完整的、有代表性的教學資源加以收集、整理,并通過信息技術加以整合,在課堂教學中形成一個多元化網絡資源庫。通過網絡平臺延伸教學范圍,立足青年大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和生活特點,利用網絡優(yōu)勢,將網絡課堂與傳統(tǒng)課堂相銜接,將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相結合,全面開展思政課的教學活動。借助微信或者微博平臺,與學生多渠道互動溝通,動態(tài)化掌握和分析學生的思想狀況和生活情況,以解決思政課現存的實效性不夠、學生參與度不高、互動性不強等問題。結合課程內容,適時利用翻轉課堂,積極開展微課教學,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充分利用網絡教學資源,讓學生在獲得思想政治理論的同時,根據自己的學習特點,對學習資源進行自主選擇,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3.3培養(yǎng)師生情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
泛在學習背景下,思政課教師除了要具備過硬的教學水平,還要培養(yǎng)師生情感,和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注重以情感人[4]。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尊重教師,樂意接受教師的教導。思政課教師要自覺融入學生,通過積極參加班級活動、日常交流、微信、微博等方式加強與學生的聯系和溝通,深入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學習特點。學會換位思考,經常站在學生的角度分析和考慮問題,理解學生所思所想、所求所盼。多關心、鼓勵學生,激發(fā)學生各方面的潛能。要注重自身人格魅力的提升,不斷涵養(yǎng)道德情操,錘煉品質修養(yǎng),用積極向上的人格力量引導學生、感染學生。在授課過程中,思政課教師還要注重將課堂內容與社會生活深度融合,善于挖掘身邊的生活資源和典型案例,使課程內容更加貼近高校學生的日常生活。在課堂中,向學生分享一些時事熱點,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加強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在互動交流中增進彼此的感情。利用信息化資源獲得更具時效性的新聞資訊,讓學生與時俱進,用更加鮮活的事實輔佐理論教學,并利用理論知識分析現實生活中的社會問題,學以致用。思政課教師還要善于把握信息化時代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行為變化。網絡生活導致大學生正常的交往活動明顯減少,同學之間的人際關系也會發(fā)生變化。思政課教師需要掌握這種變化,深入研究和分析網絡時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行為特征,更有針對性地去深入學生,打破與學生之間的隔閡,從理智、情感上取得學生的信任,融入學生的“朋友圈”。
作者:鄧鳳英 單位:菏澤醫(yī)學??茖W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