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wù)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描寫洞庭湖的詩句范文

描寫洞庭湖的詩句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描寫洞庭湖的詩句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描寫洞庭湖的詩句

第1篇:描寫洞庭湖的詩句范文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注釋】:

①張丞相:指張九齡。

②涵虛: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③混太清:與天混成一體。

④云夢澤:古時云澤和夢澤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帶低洼地區(qū)。

⑤濟:渡。⑥端居:安居。

作者簡介: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陽人。唐代一位不甘隱居,卻以隱居終老的詩人。孟浩然的詩擺脫了初唐應(yīng)制、詠物的狹窄境界,更多地抒寫了個人的懷抱,給開元詩壇帶來了新鮮氣息,并得到時人的傾慕。李白稱頌他“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杜甫禮贊他“清詩句句盡堪傳”??梢娝诋敃r即享有盛名。他死后不到十年,詩集便兩經(jīng)編定,并送上“秘府”保存?,F(xiàn)有《孟浩然集》。

小櫻桃讀詩詞:

詩人選取洞庭湖為切入點,首聯(lián)描寫洞庭湖全景?!鞍嗽潞剑摶焯濉?,八月秋高氣爽,浩闊無垠的湖水輕盈蕩漾,煙波浩渺。遠眺碧水藍天,上下渾然。一個“混”字寫盡了“秋水共長天一色”的雄渾壯觀,表現(xiàn)了一種恣肆、海納百川的意境。全詩“體物寫志”,表達了作者希望有人援引他入仕從政的理想。詩人托物抒懷,曲筆擒旨,于浩渺闊大、洶涌澎湃的自然之景中流露了心聲。該詩含蓄委婉,獨標風韻。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 維

作者簡介:

王維(701—761),字摩詰,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人稱“詩佛”,名、字合之為“維摩詰”,《維摩詰經(jīng)》是大乘佛教的早期經(jīng)典之一,因此經(jīng)的主人公為維摩詰居士,故而得名。

①安西:指唐代為統(tǒng)轄西域地區(qū)而設(shè)的安西都護府的簡稱。②浥:濕潤,沾濕。③客舍:旅店。④柳色:指初春嫩柳的顏色。

小櫻桃讀詩詞:

本詩為贈別而作,后有樂人譜曲。題中王維這位姓元的友人奉命前往安西,王維在渭城送別。 前兩句分別寫明送別時間、地點和氛圍。后兩句說明了朋友“西出陽關(guān)”雖是壯舉,卻免不了經(jīng)歷萬里的長途跋涉的艱辛與寂寞。因此,這臨行之際“勸君更盡一杯酒”就像浸透了詩人全部情誼的瓊漿玉液。這里面不只有依依惜別的情誼,而且包含著對遠行者的體貼。

青門柳

唐·白居易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

①青門:古長安東霸城門 ,俗稱青門。

②青門柳:“柳”與“留”諧音,離別贈柳表達難分難離、不忍相別、戀戀不舍的心意。

第2篇:描寫洞庭湖的詩句范文

解釋為定語后置的標志,無意義。即“遠”是“江湖”的定語,放在“江湖”的后面,即為定語后置,“之”在“江湖”和“遠”之間,作為定語后置的標志。翻譯:處在僻遠的江湖間擔憂他的君王。出自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岳陽樓記:《岳陽樓記》是北宋文學家范仲淹應(yīng)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請,于北宋慶歷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為重修岳陽樓寫的。其中的詩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較為出名和引用較多的句子。文章通過對洞庭湖的側(cè)面描寫襯托岳陽樓。滕子京是被誣陷擅自動用官錢而被貶的,范仲淹正是借作記之機,含蓄規(guī)勸他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試圖以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濟世情懷和樂觀精神感染老友。這是本文命意之所在,也決定了文章敘議結(jié)合的風格。《岳陽樓記》超越了單純寫山水樓觀的狹境,將自然界的晦明變化、風雨陰晴和“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結(jié)合起來寫,從而將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縱議政治理想方面,擴大了文章的境界。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第3篇:描寫洞庭湖的詩句范文

走進周莊,轉(zhuǎn)過隔開新街的影壁,像倏然闖進一處夢。你不曾料到,剛剛漫步走過水泥瀝青堆成的尋常街市,怎地一下子時光倒流百年?眼前這長街曲巷、黛瓦粉墻,古樸中透著似曾相識的親切,那親切又翳著一層久違的新鮮。你生怕踏破這夢境,雙腳蹭在石板路上,竟不知該向哪里邁步。

疑惑間,衣帶般繞來繞去的水巷過來牽著你的思緒,由不得你再去打撈記憶深處的印象。你只須循著水巷去尋找,三步兩步,一掛高挑的拱橋不經(jīng)意地倚在石條岸邊,精致得如鏤空的玉環(huán)。小心踏上拱橋,周莊頓時立在面前。街樓古屋參差,逶迤著,摩肩接踵地向你涌來,倒顯得橋下的水流淌得如靜止一般。如果時間有分量,這河水遠比古屋舊巷來得沉重。眼下它只是沉沉地綠著,像一整匹長長的翠綢向前滑動,滑過河棚,滑過埠頭,滑過家家戶戶堂前廊下,滑向田野,又流成一條喧騰的河……

——選自謝大光《走進周莊》

【技法解讀】

不同地點,景物往往風格各異。在江南,放眼望去皆是小橋流水;在戈壁,躍入眼簾的則是千里黃沙。由此可見,寫家鄉(xiāng)之景,關(guān)鍵在于突出其與眾不同的特點。作為中國江南水鄉(xiāng)的周莊,值得描寫與贊美的景物一定有許多,最讓人留戀的是什么呢?自然是周莊之水、周莊之橋、周莊之巷。抓住景物的特點雕琢,描繪出來的畫卷也便不同尋常了。

【運用范例】

家鄉(xiāng)的美麗在哪里

湖南益師藝術(shù)實驗學校 唐博文

我的家鄉(xiāng)益陽,沒有雄偉的泰山,也沒有神奇的漓江;沒有獨特的張家界,也沒有誘人的桃花源。我真想知道,家鄉(xiāng)將她的美麗藏到了哪里?

奶奶笑著問我:“孩子,你難道忘記了桃花江畔的那片竹海嗎?”是啊,家鄉(xiāng)不是有片廣闊的竹林嗎?放眼望去,不管是山上還是溪邊,不管是河岸還是田邊,不管是庭院里還是房屋邊,處處長滿了綠得令人心醉的竹子。陽光透過竹葉,斜照在清涼的地面,遠遠看去,就像一片片撒落在地上的碎銀。聽著奶奶的講述,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那歡樂的時光。爺爺自豪地對我說:“美麗的竹子,和桃花江一樣有名啊,你可不能忘了它!”

媽媽笑著問我:“孩子,你難道忘記了洞庭湖里的那片荷花嗎?”是啊,家鄉(xiāng)不是有片美麗的湖泊嗎?那次,在媽媽的帶領(lǐng)下,我第一次來到了洞庭湖,也第一次看到了荷花。小船在那一望無邊的洞庭湖里穿行,大片碧綠的荷葉不時撞入我的眼簾。它們你挨著我,我擠著你,像一個個翠綠的大圓盤,又像是一把把撐開的小雨傘,把清澈的湖水映得綠綠的……看著這美麗的荷葉,我也不由得跟媽媽一起,吟起了“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詩句。

爸爸也笑著問我:“孩子,你難道忘記了會龍山上的那座古寺嗎?”是啊,我怎么能忘記那個童年的樂園呢?在那里,我不僅坐上了過山車,還第一次見到了金碧輝煌的棲霞閣;我不僅坐上了觀光椅,還第一次見到了充滿神話的白鹿寺;我不僅坐上了飛天輪,還第一次見到了令人神往的立波亭……我清楚地記得棲霞閣上那副古跡斑斑的對聯(lián):“晉朝古剎,滄海桑田存勝境;明代浮云,青山綠水隱名僧?!碑敃r,爸爸一邊吟誦,一邊與我說起了那些千年前的故事。我頓時發(fā)現(xiàn),身邊的一草一木原來是那么的美麗而神奇。

我明白了,家鄉(xiāng)的山,家鄉(xiāng)的水,家鄉(xiāng)的人,原來都是如此的美麗!此時,我真想大聲地對您說:如果我是詩人,一定要用最美的詩歌去贊美她;如果我是音樂家,一定要用最美的旋律去歌頌她——我美麗的家鄉(xiāng)——益陽!

【亮點解讀】

寫家鄉(xiāng)的文章太多,想寫出特色不容易。從內(nèi)容的選擇上看,本文突出了地域特點,就益陽這座江南小城而言,百里竹林、萬畝荷花、千年古寺,無疑代表了她的靈魂。從切入角度看,用長輩們的“三問”引出家鄉(xiāng)的三幅美景,可謂獨具匠心。同樣寫景,前兩幅側(cè)重描寫,第三幅重在挖掘文化底蘊。不同筆墨交相輝映,家鄉(xiāng)美景也就盡收筆端了。

【新題演練】

題目:心靈深處有一種聲音。

要求:(1)以記敘為主,兼用多種表達方式;(2)內(nèi)容充實,表達真情實感,行文流暢。

【審題指導】

審題時有幾個方面不可忽視:一、“聲音”是寫作的主體。站在物的角度,可能是自然里美妙動人的聲音;站在人的角度,可能是人物感人至深的話語。二、“一種”限制的是數(shù)量。也許值得我們寫作的聲音有很多,但在這篇作文里,重點寫到的只能是一種。三、“心靈”突出的是情感。也就是說,不能只是敘說或描寫某種聲音,而應(yīng)該寫出這種“聲音”給自己帶來的影響與震撼。

第4篇:描寫洞庭湖的詩句范文

關(guān)鍵詞:審美能力;發(fā)現(xiàn)美;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

語文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的主陣地,初中語文教材的美言佳句、如詩如畫的意境,洋溢著美的韻律,初中語文教師要借助這些文辭優(yōu)美的文本,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美、感悟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塑造心靈美,完善人性美,創(chuàng)造人生美,拓展審美體驗,提高審美能力。

一、擦亮學生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羅丹說:“對于我們,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背踔姓Z文教學要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引導學生在品味中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初中語文課本里,有很多文辭華美的篇章,語文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引導學生體味名言佳句,結(jié)合現(xiàn)實多方面耐心指導,進行審美滲透,提高其審美情趣,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例如,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意脈流動,節(jié)奏感強,讀起來朗朗上口,聲調(diào)高低錯落,語調(diào)抑揚頓挫,悅耳動聽,具有音樂之美,在聲情并茂的朗讀中,感受詩歌語言的音樂美,體會詩歌的意蘊美,感受詩歌的藝術(shù)美。用多媒體再現(xiàn)文本所描述的畫面,體驗如詩如畫的情境,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如見其人,真切地感受詩人的情感,讓學生形象地感受作家筆下的畫面,例如,朱自清的名篇《春》的教學,教師用多媒體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導入,向?qū)W生展示春意盎然的春天景象,學生感覺到撲面而來的春的氣息,接著播放錄音范讀,眼前是百花爭艷的春花圖,耳邊是歡快活潑的鳥鳴,在輕柔曼妙的音樂伴奏下,學生感受到鳥語花香的大自然之美,身心陶醉在美的享受中,在輕松愉悅優(yōu)美環(huán)境中陶冶情操。朱自清筆下的春花圖,形象地勾畫出春天萬紫千紅、百花齊放、爭芳吐艷的美景,人們仿佛置身于春花爛漫的童話世界,“鬧”字靜美的畫面靈動起來,蜜蜂、蝴蝶的喧囂,野花隨風搖曳,成就一幅動態(tài)的立體春花圖,學生感受到春天的美,激發(fā)對春天的熱愛之情,鮮艷的色彩,明快的節(jié)奏,激活了學生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發(fā)現(xiàn)美的風姿,用心靈去體驗課文中的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體驗不同文章的藝術(shù)魅力,調(diào)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其欣賞美的能力。

二、激活學生鑒賞美的心靈

文本表達了作者的審美傾向,抒發(fā)了作者的審美理想,語文教師要根據(jù)作者的審美意識挖掘教材的審美情感,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引導學生鑒賞美,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形象感知的基礎(chǔ)上思索,領(lǐng)會作品蘊含,例如,《岳陽樓記》的教學,春和景明的洞庭湖,陰雨霏霏的洞庭湖,引發(fā)作者不同的情感,“遷客騷人”立足于岳陽樓,陰晴兩景使他們產(chǎn)生憂喜兩種覽物之情,作者中描述洞庭湖美景的同時,融入喜怒哀樂的情感體驗,最后升華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憂國憂民之情,學生中體驗華美文辭的同時,激發(fā)了愛國情愫,崇尚真善美,厭惡假惡丑,魯迅的《故鄉(xiāng)》一文,文中描寫的楊二嫂從“豆腐西施”到“圓規(guī)”的變化,概括了楊二嫂的悲慘歷程,閏土從“小英雄”到“木偶人”的巨大反差,反映了前后,中國農(nóng)民受到的重重壓迫,兩個人物形象的變化,深刻地表現(xiàn)了文章的主題,收到入木三分的美感。

三、捕捉學生創(chuàng)造美的靈感

審美的目的在于創(chuàng)造美,初中課本中的古詩詞都是流傳千古的絕唱,散發(fā)著無窮的韻味,古詩具有音樂特質(zhì),節(jié)奏感強,韻律和諧,通過豐富的美感、特有的旋律、變化的節(jié)奏塑造形象,精彩紛呈的古詩是前人留下的藝術(shù)瑰寶,傳承著祖國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詩中的形、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學生的感官,開拓學生的想象能力,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想象,體味文章美的意境,聯(lián)系生活實際,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例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中的詩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詩人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教師在教學時讓學生以“假如我是詩人”進入意境,展開想象的翅膀,勾畫一幅畫面:長江兩岸,春暖花開,彩蝶翩翩,百花吐艷,滾滾波浪向東翻騰,一葉扁舟漂向水天相接的遠方,消失在煙波浩渺的江面。學生借助想象,融入自己理解,創(chuàng)造出美的意境,學生領(lǐng)悟到作者融景色之美之中的情感,拓展美、創(chuàng)造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改寫、續(xù)寫、仿寫訓練,鼓勵學生用自己的筆歌頌祖國河山的壯麗,描繪多姿多彩的自然風光,謳歌生活情趣,在感悟美的同時創(chuàng)造美。

總之,文學作品以美感人,以情動人,在語文教學中,讓學生體驗到愉悅的情感,激發(fā)人們內(nèi)在的心理需求,陶冶人的情操,提高學生的文化和智力素質(zhì),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品格,提升審美素養(yǎng),達到體驗美、理解美、創(chuàng)造美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第5篇:描寫洞庭湖的詩句范文

與水的不解之緣

屈原愛水,而且屈原的愛水,影響了數(shù)千年來一代代讀書人,成為他們共同的精神歸宿與不變情節(jié)。初唐四杰之一的盧照鄰,明代東林書院的高攀龍,近代的靜安先生王國維等等,蕩漾于胸中,都是二千年前屈原在江邊披發(fā)行吟的影子;又都以投水自沉結(jié)束自身光明耿介的生命。陳寅恪先生在悼念靜安先生王國維時,所作的詩句就是,“贏得大清干凈水,年年嗚咽說靈均”。“靈均”正是屈原自己對“原”字的美稱、釋義。在陳富恪先生的筆下,王國維先生的逝去,可與屈原“共三光而永光”。仁人志士有著跨越古今的心靈契合,當代著名學者舒乙,在講述父親老舍投水的往事時就說,冰心對此早有預判,她對舒乙說“我知道你爸,一定是跳河而死”,“他的作品里全寫著呢,好人自殺的多,自殺跳河的多?!?/p>

不僅在老舍的作品里,屈原的作品里也有著“好人自殺的多,自殺跳河的多”的類似語句,他曾經(jīng)夫子自道地寫下,“雖不周於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遺則”,“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彭咸,是一位殷朝賢達的大夫,以一代儒宗朱子的講法,是“諫其君不聽,自投水而死”。后世所歸納的,在屈原的作品中,“香草美人”的譬喻為多,而實際上屆原對“水”的描寫,也極具象征意義?!般橛嗳魧⒉患百?,恐年歲之不吾與”,以流水逝去之疾,暗示年華老去之快;“濟沅湘以南征兮,就重華而陳詞”,描寫欲向心中一代圣主舜帝剖白陳詞,也要借心愛的沅湘之水而到達;“朝吾將濟於白水兮,登閬風而緤馬”,“忽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而容與”,都勾勒著屈原伴著悠悠的流水,逍遙自若、閑適無比的心境。

心境寬廣,大江浩茫。龍舟競渡,在波瀾壯闊的水面上,展示人文世界的精神與奇跡。屈原心里,有著對“水”清清白白的真摯喜愛,有著對“水”純美善良的心靈共鳴?!毒鸥琛分小跋娣蛉恕钡娜崦蓝嗲?,“河伯”的飛揚浩蕩,《九章》“涉江”中忠誠高傲的自身形象,“抽思”中抑郁深沉的愛國忠臣,“懷沙”中超越生命的通達智慧,“漁父”中淡觀人生的三閶大夫……都通過對水的描繪與狀寫,將這一個個形象襯托并呈現(xiàn)地栩栩如生。還有《天問》中從太古到“近世”,從傳說到地點,關(guān)于“水”的種種設(shè)問,或許也只有天知曉了。

與龍的神靈相契

據(jù)說屈原投汩羅江后,當?shù)匕傩章動嶟R聚江面,立即開始劃船撈救,無奈一直行至洞庭湖上。卻依然不見屈原的尸體。而當時又恰逢雨天,搜尋了一陣之后,人們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一起進入亭子避雨??墒钱斎藗兊弥端氖琴t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進行打撈。他們爭相劃進茫茫八百里洞庭湖,尋找屈大夫的尸體。即使風狂雨驟,可是人們?yōu)榱思耐邪?,依然在風浪之中、江雨之中,蕩舟競渡懷念逝去的三閭大夫,而這一壯觀場面在后來就逐步發(fā)展成為龍舟文化。

一代文豪東坡居士蘇軾曾經(jīng)感嘆:“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然而談到屈原,這位“東坡老仙”卻只能說,“楚辭前無古,后無今。吾文終其身企慕而不能及萬一者,惟屈子一入耳”。在屈原的文學作品中,對于“龍”的描寫,稱得上是異彩紛呈?!峨x騷》中“駟玉虬以乘鹥兮,溘埃風余上征”,“為余駕飛龍兮,雜瑤象以為車”,“麾蛟龍使粱津兮,詔西皇使涉予”,“駕八龍之婉婉兮,載云旗之委移”,這浪漫瑰奇的筆法,烘托出一份高遠超邁的精神境界。遙想坡在他那傳世名篇《赤壁賦》里,描繪“侶魚蝦而友麇鹿”的精神境界;北宋名士林逋隱居杭州,植梅放鶴而不娶無子,人稱“梅妻鶴子”,傳為千古佳話;然而這一切又哪里比得上屈原集芙蓉以為裳,與飛龍相諧美?

近代學術(shù)大家饒宗頤先生。在談《楚辭》中的“靈“字時曾說,“一般學人,太側(cè)重巫術(shù),視楚為祀信巫鬼之邦,實則楚已久沐中原文化,故有《楚書》一類之著述。至于屈原,經(jīng)術(shù)更所精研,故首陳三后之純粹。世目楚辭為巫系文學,余期期以為不可,故揭此一靈字與菩字相通,以見楚人沐周教之深,知者諒不河漢予言?!?屈原生長于楚地,自然受楚地文化的影響,但更為重要的是屈原也深受中原文明的影響,他十分熟悉中原傳統(tǒng)的六藝之學。雖然后世,定調(diào)屈原為偉大的文學家或辭賦家??墒菑臐h代劉安、司馬遷、粱朝劉勰、明朝汪瑗到當代饒宗頤先生對屈原的評價來看,不能忽視其經(jīng)世致用的經(jīng)學思想。

以此來看,屈原是與先秦諸子了無差別的人物。 以此為思想平臺,考察屈原作品對“龍”的描繪,皆俱有深層的精神文化內(nèi)涵?!稏|皇太一》祭神至尊至敬,充分顯示禮的精神;《湘君》《湘夫人》求而不得,哀而不傷?!洞笏久啡嗣挟?,順受其正,以及《少司命》為民而正。《山鬼》對真情的追求,《國殤》對百姓生死的關(guān)懷等。屈原之作品,由敬始,亦由敬終;由禮始,亦由禮終,其所關(guān)心的問題,皆是人類永恒的主題。也正因此,屈原對“龍”的敬意與認知,遠遠超過與后人的精神境界,也正因為屈原患君愛國的偉岸心靈。才讓人們對之久久不忘深深緬懷。

第6篇:描寫洞庭湖的詩句范文

古詩文默寫的主要考點有:古詩詞中優(yōu)美句子的默寫運用,文言文中的優(yōu)美句子、重點句子,與課文有關(guān)的古代名言警句的默寫和運用,常考的通常是格言、警句、俗語、哲理語、中心句等。

古詩文默寫的主要題型有:

1.識記型。采用填寫上句或下句的方式,多考查古詩文中名句的背誦。

2.理解型。采用提示名篇、內(nèi)容要點及作用等方式。既考查對整篇詩文的背誦,又考查對記誦內(nèi)容的理解。

3.開放型。只提出一種要求,讓學生根據(jù)要求任意默寫,答案不唯一。

4.運用型。根據(jù)情景內(nèi)容填寫古詩文名句,既考查記誦積累,又考查對學過的古詩文靈活運用的能力。

復習時,要重視積累,強化課內(nèi)篇目特別是古詩文名句的記誦,重視課外卡片制作等學習方法。平時對要求默寫的字、詞、句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抓住意蘊深刻、富含哲理、警策勵志方面的名言警句,對其進行歸類整合,強化記憶。

【能力訓練】

一、識記型默寫

(一)請你根據(jù)上下句默寫出相應(yīng)的詩句。

1. ,銅雀春深鎖二喬。

2.問渠那得清如許, 。

3.知汝遠來應(yīng)有意, 。

4.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

5.山河破碎風飄絮, 。

6.求之不得, 。

7.飛來山上千尋塔, 。

8.幾處早鶯爭暖樹, 。

9.惶恐灘頭說惶恐, 。

10. ,五十弦翻塞外聲。

11. ?歸雁洛陽邊。

12.相見時難別亦難, 。

13. ,天光云影共徘徊。

14.入則無法家拂士, ,國恒亡。

(二)補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 ,甲光向日金鱗開。

2. ,芳草萋萋鸚鵡洲。

3. ,淺草才能沒馬蹄。

4. ,鐵馬冰河入夢來。

5. ,病樹前頭萬木春。

6.世事洞明皆學問, 。

7.共看明月應(yīng)垂淚, 。

8.兩岸猿聲啼不住, 。

9. , ,山河表里潼關(guān)路。

10.不畏浮云遮望眼, 。

11.牧人驅(qū)犢返, 。

12. ,孤帆天際看。好峰隨處改, 。

13.行到水窮處, 。

14.因思杜陵夢, 。

二、理解型默寫

(一)理解詩文手法,進行正確默寫。

1.蘇軾評價王維云:“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味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痹凇妒怪寥稀分小?, ”兩句充分體現(xiàn)了詩中有畫的特色,筆力蒼勁,意境雄渾。

2.《望岳》中虛實結(jié)合,表現(xiàn)泰山秀美、高大的語句:

, 。

3.《使至塞上》中詩人自比,在敘事寫景中傳達出幽微難言的情感的詩句是 , 。

4.李白《渡荊門送別》中“ , ”兩句用游動的視角來描寫景物的變化。

5.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從視覺、聽覺兩方面生動表現(xiàn)激烈戰(zhàn)斗場面的詞句是 ,

。

6.《渡荊門送別》中反襯江水平靜,展現(xiàn)江岸遼闊,天空高遠,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語句是: , 。

7.《錢塘湖春行》中運用了對偶手法描寫動物迎春的詩句是

, 。

8.《木蘭詩》中通過環(huán)境描寫,渲染十年生活悲壯、嚴酷的氣氛,烘托木蘭勇敢堅強的性格的詩句是: , 。

9.《赤壁》中發(fā)揮想象,從反面落筆議論歷史、抒發(fā)感慨的詩句是 , 。

10.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以春景寫冬景的詩句是

, 。

11.杜甫在《春望》中通過描寫花和鳥來表現(xiàn)詩人悲愴心情的兩句詩是: , 。

12.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詩中以比喻寫愁緒的兩句詩是: , 。

13.龔自珍的《己亥雜詩》中詩人以落花為喻,表明自己心志的詩句是 : , 。

14.《天凈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悲涼孤寂心情的詩句是: , 。

(二)比較默寫。

1.唐代詩人王維在《送元二使安西》中說:“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备哌m在《別董大》中與這句話意思相反的兩句詩句是: , 。

2.李白《把酒問月》中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的詩句,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中有從這句中脫胎而來的詩句是:

, 。

3.常言道:“平安易老,磨難長生?!薄睹献印逢U述這一觀點的語句是: , 。

4.詩圣杜甫“側(cè)身天地更懷君,獨立蒼茫自憂民”的兩句詩與范仲淹《岳陽樓記》中 , 兩句有異曲同工之妙。

5.《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中與《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兩句意境相似的詩句是: ,

。

6. 請寫出與“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具有相同哲理的詩句:

, 。

7.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為鑒(鏡),可以知得失?!庇纱丝梢月?lián)想到《〈論語〉十則》中孔子的話: ,

。

8.《天凈沙·秋思》中與詩句“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心情相似的句子是: , 。

9.《愛蓮說》中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義相反的語句是 , 。

10.《紅樓夢》中有句詩:“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不叫污陷淖泥中?!薄稅凵徴f》中與之文意相近的句子是: ,

11.《夜雨寄北》中詩人借“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詩句,把對妻子的思念之情寄托于對未來相逢的設(shè)想,而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中除表達與親人不能相聚的思念之情外,更能宕開一筆,用“ , ”的詞句來表達他對天下人的美好祝愿。

12.司馬遷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蔽奶煜樵凇哆^零丁洋》中的“ , ”也道出了類似的生死觀。

13.“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只字未提送別,筆端卻飽含悠悠不盡之情思,達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shù)效果,《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與其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三)根據(jù)詩文內(nèi)容默寫。

1.《論詩》中表達詩人趙翼期盼文壇盛世的詩句是:

, 。

2.《歸園田居》中畫龍點睛的語句是: ,

。

3.表達豪邁樂觀之情,引用《秋詞》中的詩句應(yīng)是:

, 。

4.李商隱《無題》“相見時能別亦難”中傳誦千古的名句是:

, 。

5.《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中揭示主旨的一句是:

; 。

6.《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中表達詩人前路艱難,歸家無期的處境是: ? 。

7.《觀滄?!分凶钅荏w現(xiàn)詩人博懷的詩句是 ,

; , 。

8.《觀書有感》形象地描述了詩人深切而獨特的讀書感受的句子是 ? 。

9.《次北固山下》中寫詩人思念故鄉(xiāng)的詩句是 ?

。含有“以新代舊”哲理的詩句是 ,

。

10.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中點明主題的一句:

。

11.《過零丁洋》中最能體現(xiàn)詩人民族氣節(jié)和生死觀的詩句是:

? 。

12.《岳陽樓記》中描寫洞庭湖之“大觀”的句子是:

。

13.《雁門太守行》中表明戰(zhàn)士以死報效君主堅定決心的句子是:

, 。

14.李白的《行路難》中表現(xiàn)作者執(zhí)著抱負與堅定信念的句子:

, 。

15.晏殊在《浣溪沙》“一曲新詞”中傷花惜時的兩句是:

, 。

三、運用型默寫

1.如果人人都能為他人著想,做到像《〈論語〉十則》中所說的“ , ”,那么,建設(shè)和諧社會的愿望就能早日實現(xiàn)。

2.建設(shè)和諧社會是全國人民共同的愿望。由此,我們想到《游山西村》中表現(xiàn)村中熱鬧景象、民風淳樸的語句: ,

。

3.《詩經(jīng)·關(guān)雎》表達了一個男子對一位女子的思慕、愛戀之情,其中被我們常用來形容美貌女子的詩句是: ,

4.2011年8月15日,卡馬喬在中國男足陷入低谷之際,出任國家男足主教練,可謂“ , ”,需要有相當?shù)挠職馀c膽略。(用諸葛亮《出師表》中的語句填空)

5. 教師節(jié)到了,你送給老師最好的對聯(lián)是: ,

。(用李商隱《無題》句)

6. “撲朔迷離”常用來形容事物錯綜復雜、變化多端,這個成語的源頭句是: , 。

7.成語“曲徑通幽”常被用來題景,它是由常建的《題破山寺后禪院》的頷聯(lián)“ , ”衍化而來。

8 .有的干部常用“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來掩飾自己的錯誤,對此我們可以用周敦頤的一句名言“ ”作為理論依據(jù)進行反駁。

9.面對金融危機,我們積極應(yīng)對,攻堅克難,表現(xiàn)出無所畏懼、積極進取的樂觀精神,這可以用王安石《登飛來峰》 中的詩句來形容:

, 。

10.讀完莫泊桑的散文《福樓拜家的星期天》不由得使人想起《陋室銘》中的兩句話:“ , ?!庇羞@么多大腕級作家朋友的福樓拜,真是讓人羨慕??!

11.廣州亞運會以《論語》所說“ ,

”迎來了亞洲各國的朋友。

四、開放型默寫(除第5題外,都需注明作者和標題)

1.請寫出兩句古代詩詞中寫“山”的詩句。(必須帶山名)

2.古代的詩人很喜歡寫柳,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請再寫出兩句寫柳的詩句。

(1)

(2)

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鼻镌谠娙斯P下多姿多彩,請再寫出不同的三句。

(1)

(2)

(3)

4.古詩詞中有關(guān)親情的名句燦若繁星,請你寫出兩句。

(1)

(2)

5.贈別詩在中國古代詩詞中占有相當?shù)谋壤?。不少詩句至今仍被人們廣為傳誦。王維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過“ ,

”來表達對友人的深摯感情;李白在《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借景抒情,用“ , ”含蓄地表達對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李白在《贈汪倫》中以水之深喻情之深,化無形為有形的名句是“ , ?!?/p>

6.如畫的殘陽,常映入古詩文中。試寫出兩句,供大家欣賞。

(1)

(2)

7.大千世界五彩繽紛,詩的世界姹紫嫣紅。請寫出三個涉及顏色描寫的古詩句。(要求:出處應(yīng)各不相同)

(1)

(2)

(3)

8.美國NCC對問題的歪曲報道,再一次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極大憤慨,人們的愛國熱情得到了充分的調(diào)動,請你寫出兩句相關(guān)的愛國名言、詩句或歌詞。

(1)

(2)

9.運用修辭,能使詩句靈動、表意雋永?!昂鋈缫灰勾猴L來, ”,巧用比喻,為寒冷的邊塞增添了無限春意;“烽火連三月, ”,運用夸張,表達了杜甫對家人的強烈思念;“落紅不是無情物, ”,運用擬人,使落花有情,表現(xiàn)了無私奉獻的精神。

10.請你從積累的古詩文中,寫出兩句與“雪”有關(guān)的完整的詩句。再寫出兩句與“大?!庇嘘P(guān)的完整詩句。

11.王維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突出了邊塞的壯美,范仲淹在《漁家傲》中用相關(guān)的景物描寫了邊塞的悲涼,相應(yīng)的句子是 , 。

12.“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請寫出古詩詞中表現(xiàn)人們“辛勤勞動”的一聯(lián)詩句:

13.古詩詞中有很多關(guān)心民生疾苦的句子,請寫出其中的一聯(lián)。

14.調(diào)動你的積累,從古詩詞中擷取一聯(lián)描寫塞外風光的名句。

15.花紅柳綠,草長鶯飛,楓丹露白,冰封雪飄。這四季更替的美景,使無數(shù)文人墨客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請你從熟悉的古詩詞(曲)中,寫出描寫某一季節(jié)景物的連續(xù)的兩句,并標明作者或題目。

句子: , 。

作者或題目:

16.請寫出古詩文中描寫月亮的句子。(寫出連續(xù)的兩句)

17.請寫出古詩文中體現(xiàn)農(nóng)村和諧生活的句子。(寫出連續(xù)的兩句)

18.請寫出古代詩歌中表現(xiàn)人與人之間美好感情的句子。(寫出連續(xù)的兩句)

19.古詩詞中常借“鳥”來寫景抒情,請你寫出一個這樣的句子:

20.古代詩文中有許多蘊含著豐富人生哲理的佳句,讀來耐人尋味。請按下列提示各寫出兩句。(課內(nèi)外不限,要求上下句相連,意思完整)

對待生死:

對待別離:

第7篇:描寫洞庭湖的詩句范文

一、詞意相似,意味不同

“吟安一個字,捻斷數(shù)莖須。”古詩人非常重視遣詞煉字之妙。有的詩句往往著一奇字而境界全出,讀來令人回腸蕩氣、思緒萬千。如韋莊的《菩薩蠻·其二》詞意淺顯,但情感卻稍顯復雜,尤其末二句,一反作客異鄉(xiāng)的游子總以不得還故鄉(xiāng)而愁緒滿懷之常情,偏偏說“未老莫還鄉(xiāng),還鄉(xiāng)須斷腸。”為了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此二句所反映出來的情感以及它和詩人所要表達的主旨的關(guān)系,我主要抓住“莫”字讓學生細細體會,并用“不”字與它進行了替換比較,讓學生感受到“不”與“莫”雖都有否定意味,但“不”就是不,而“莫”為不要、不能,含有著殷殷叮囑勸留的口吻,這一勸留,不僅見出江南的美好,更可見出游子未嘗忘懷的故鄉(xiāng)之思,以及游子那有家難歸的無可奈何之情。這樣通過抓住關(guān)鍵詞替換比較,以點帶面,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學生對整首詩的理解也便豁然貫通。

二、句有類似,主旨各異

古詩詞短小凝練,雖然篇幅眾多,主旨各異,但常常會在不同詩篇中出現(xiàn)相似的詩句。如果沒有辨析清楚,就容易將兩詩混淆,不利于記誦。如課本中杜甫《蜀相》尾聯(lián)“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就與陸游《書憤》尾聯(lián)“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類似。往屆學生在背誦默寫時就常將兩聯(lián)記混。所以再教這兩首詩時,筆者干脆將他們放在一起,讓學生重點比較這兩聯(lián)的異同。結(jié)合詩境,經(jīng)過揣摩、點撥,學生了解到雖然兩聯(lián)都以“出師”開頭,都用了諸葛亮之典,但“出師未捷”作者重在對諸葛亮“出師一表”之后功業(yè)未成的嘆惋,表達千百年來如自己一般的“英雄”壯志未酬的痛苦。“出師一表”作者重在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自勉,表明至死也不放棄恢復中原的大志。這樣通過對類似句的比較,學生不僅在背誦默寫中再沒將兩句記混,而且對兩首詩的主旨也有了更深的領(lǐng)悟。

三、內(nèi)容相似,手法有別

中國是詩歌的國度,詩歌數(shù)量不勝枚舉,但就其內(nèi)容而言,不外乎詠物、懷古、思鄉(xiāng)、懷人、山水田園、邊塞等,很多詩雖形式不一,旨趣各異,但內(nèi)容常有相似之處。如學生在了解了李賀《李憑箜篌引》的內(nèi)容后,自然地想到了必修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那段精彩的音樂描寫,有學生還不由自主地背誦了起來。我便順勢引導學生對兩首詩的描寫技法和各自的藝術(shù)風格作了比較。明確了白詩側(cè)重現(xiàn)實,多用比喻,著重寫樂曲的藝術(shù)境界。李詩則側(cè)重奇特的想象,多用夸張,著重寫樂曲的藝術(shù)效果。兩詩雖然手法有異,側(cè)重點不同,但都將那不可觸摸的音樂表現(xiàn)得具體可感,不愧為“摹寫聲音至文”。學生不由地贊嘆起作品的手法之妙,作者的才情之高。

四、境遇不同,詩情有別

同一詩人,生活境遇發(fā)生變化,往往會影響到其創(chuàng)作,最典型的如李煜、李清照,一個由南唐后主淪為階下囚,一個經(jīng)歷了國破家亡夫死。因此在賞析李清照《一剪梅》時,筆者讓學生將此詞與必修4學過的《聲聲慢》作了比較。寫于南渡前的《一剪梅》是作者寫給外出的丈夫趙明誠的,這份相思之愁不過是生離之愁,暫時之愁,個人之愁,確如作者自己所言,不過是一種“閑愁”。而《聲聲慢》寫于南渡后,北宋滅亡,丈夫病死,作者只身逃難,這時的愁已是死別之愁,永恒之愁,個人遭遇與國家興亡交織在一起之愁,真可謂“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即使是“相識”的雁,《一剪梅》中還能“云中寄錦書”,有望“月滿西樓”,而《聲聲慢》中卻已是“雁過也”,徒留人“正傷心”。比一比,兩詞的“愁情”差異便凸顯了出來,學生也更為深切地感受到了作者的心路歷程。

五、詩人不同,詩風各異

“文如其人,其異如面?!奔词窍嗤念}材,不同的詩人去寫,仍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情調(diào)和風格,透出詩人不同的個性。極具代表的是唐代詩歌創(chuàng)作領(lǐng)域的兩大珠峰李白和杜甫。在學習杜甫的《登岳陽樓》時,筆者讓學生在背誦的基礎(chǔ)上把本詩與李白的《與夏十二登岳陽樓》進行了比較。兩詩同寫了登岳陽樓之感,但面對同樣寬闊宏偉的洞庭湖時,杜甫是“老病有孤舟”“戎馬關(guān)山北”,關(guān)注現(xiàn)實,時刻不忘身世國事,以致“憑軒涕泗流”。李白則“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注重夸張想象,心情輕松歡快,以致“天上接行杯”“吹人舞袖回”,飄飄似仙,帶人進入一個似真似夢的迷人境界。一個“詩圣”,一個“詩仙”;一個沉郁頓挫,一個飄逸豪放。不同詩人不同風格的作品各具的藝術(shù)魅力便在比較中更加彰顯。

第8篇:描寫洞庭湖的詩句范文

一、從古詩詞關(guān)鍵詞語的角度賞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xiàn)力的語言?!痹姼?尤其是古代詩歌,非常強調(diào)煉字,尤其是古詩名家,總是力求字字珠璣,給人耳目一新而又意蘊豐厚的感覺。在賞析這些詩歌時,要注意賞析詩歌富有表現(xiàn)力的詞語,從而帶動全詩的全面理解。

例如,杜甫的《登岳陽樓》的頷聯(lián):“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薄佰濉笔橇验_的意思,“浮”為飄浮之意。這句話的意思是湖泊東南大地分裂成東南兩塊,日月星辰宛如在湖水上日夜飄浮。此二句運用夸張的手法,寫出了浩渺無垠的洞庭湖的水勢。這首詩寫出了湖山之勝、登樓的喜悅,也寫出了詩人的孤身漂泊之感和家國多難的悲哀境界沉雄悲壯。

二、從古詩詞表現(xiàn)的畫面角度賞析

古詩有相當一部分具有“詩中有畫”的特點,這些詩歌的某些詩句的文字描繪出特定的畫面,凸顯出鮮明的圖畫美。近幾年,各地中考也非常關(guān)注這些詩歌的賞析考查,一般題型是描述這些詩句所表現(xiàn)的圖畫。在賞析這些特點的詩歌時,要注意研究詩句這種特點,進行針對性的賞析。

例如,2009年鎮(zhèn)江市中考試卷,第7題就屬于這方面的考查。試題的內(nèi)容如下:閱讀杜牧的《江南春》,完成7―8題。第7題的要求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詩的前兩句所表現(xiàn)的畫面具體描述出來。杜牧的《江南春》原文是這樣的:“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蔽覀円虝W生抓住詩歌中的描寫景物的字詞,理解字詞的內(nèi)涵,并于此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具體拓展相關(guān)的景物,還原詩歌所描述的具體畫面。

具體到這個題目,詩的前兩句中涉及景物的字詞有很多,我們要引導學生具體分析:“千里”極言江南土地平曠,遼闊千里?!苞L啼”,黃鶯的鳴叫,鶯是江南的一種鳥,通常指黃鶯。學生可以進一步打開思路,什么樣的黃鶯,怎樣鳴叫,這就需要學生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來填補詩句留下的空白。怎樣的黃鶯呢?可以說美麗的黃鶯。怎樣鳴叫呢?綜合詩歌的整個內(nèi)容,寫的是江南美麗動人的春景,可說歡快地鳴叫。說得更生動形象一點,可說成快樂地歌唱,這樣采用了擬人手法,語言表現(xiàn)力更強。“綠映紅”是什么呢?綠的是樹或葉,紅的是花,可想象成叢叢綠樹,朵朵紅花,掩映成趣?!八濉敝概R水的村莊,“山郭”是倚山的城郭?!熬破臁敝妇频暧偷牟势?“風”是刮風。只要將上述內(nèi)容綜合起來,就可以這樣來描述詩的前兩句表現(xiàn)的畫面:“遼闊的千里江南,黃鶯在歡樂地歌唱,叢叢綠樹映著簇簇紅花,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迎客的酒旗在風中招展?!边@樣采取先分后合,展開聯(lián)想想象,采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詩句對應(yīng)的畫面就容易多了。

三、從蘊含哲理角度賞析

我國是詩的國度,唐宋詩歌是我國詩歌發(fā)展史的輝煌階段,這兩個歷史階段的詩歌非常重視趣與理在詩歌中的體現(xiàn),這方面名家輩出。義務(wù)教育階段7―9年級的不少詩句不僅意蘊深厚,而且飽含哲理。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海內(nèi)存自己,天涯若比鄰”;王灣的《次北固山下》中的“海日升殘夜,江春入舊年”;杜牧的《赤壁》中的“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的“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萬木春”;陸游的《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王安石的《登飛來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中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文天祥的《過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9篇:描寫洞庭湖的詩句范文

關(guān)鍵詞:小學古詩教學;畫面感;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3)12-0069-04

一、小學古詩教學現(xiàn)狀分析

古詩詞語言精練,意蘊含蓄,意境深遠,講究平仄,嚴于用韻,格律嚴謹,魅力無限,但因為歷史久遠難以考證,古今的情緒表達存在差異性,而小學生的生活體驗較為淺顯,加上對教師的基本素養(yǎng)要求較高,所以古詩詞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難點?,F(xiàn)今的古詩教學已經(jīng)摒棄了過去的“填鴨式”的“一講到底”的方式,但還存在以下一些現(xiàn)象:

1.“放任自流”式。課改后,以誦讀為主的古詩課堂教學成為主流。尤其是低段小學的古詩教學,只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學會古詩中的生字,正確讀出古詩,至于對古詩情意的感悟則不作要求,采取放任自流的態(tài)度,完全放棄了教師在古詩詞課堂教學中應(yīng)有的引導作用,還冠以“重誦讀,淡理解”的理由,其實是“只誦讀,無理解”,對課文的插圖等輔助資源視而不見,將“由畫入詩,詩畫結(jié)合”淺顯易懂的方法白白丟棄。

2.“高談闊論”式。有的教師對古詩詞有著較為深刻的理解,習慣性地把學生當成聽眾,把自己對古詩的解讀強加給學生,全然不考慮他們的年齡特點以及接受能力,沒有讓學生真正從文字中想象畫面、體悟情感,忽略了“詩畫結(jié)合,情境交融”這一最有效的教學策略。

3.“體會思想”式。古詩教學大多數(shù)有“能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這一目標。教師在設(shè)計時關(guān)注意境的體驗,但總是把意境絕對化地引向思想感情的體會。即使有情景交融的滲透,也是蜻蜓點水式地一帶而過,不能夠讓學生深刻領(lǐng)悟“情源于景,景觸”的二者統(tǒng)一的體系。漸漸的,學生也就不再去勾畫古詩所反映的畫面,只是由一種單一的文字思維來理解思想感情,而喪失了利用圖畫構(gòu)建的形象思維來理解的能力,這樣不僅僅局限了作者的作品原意,更是對學生學習能力的一種扼殺。

二、對古詩教學中畫面感的培養(yǎng)的認識起源

宋朝張舜民有詩句云:“詩是有聲畫,畫是有形詩。能詩者多識畫,能畫者多知詩。”詩與畫具有某些共同的審美特性,都具有色彩美、結(jié)構(gòu)美、韻律美、意境美等。[1]但是,畫是視覺藝術(shù),可見之;詩是語言藝術(shù),可“感”之。兩者的審美特征也有明顯的區(qū)別。畫,是用線條、色彩、形體、構(gòu)圖等來表現(xiàn)的,具有直觀性;詩,是用語言描述的“無形畫”,具有間接性。[2]因此,讀詩、品詩,不應(yīng)該只停留在文字的猜測與分析解讀這樣單一化的理解方式上面,應(yīng)該把詩歌還原到其“詩畫一體”的多元化構(gòu)造與賞析的層面上來。

所謂“畫面感”,從作者的角度講就是用語言文字描述一個畫面,通過一定方式的描述營造出一個意境,達到讀者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感同身受的效果。從讀者的角度講就是閱讀語言文字,眼前能出現(xiàn)與文字意境相符的栩栩如生的畫面。

教師在古詩教學中,必須通過語言這個媒介,啟發(fā)學生去想象,才能使學生感受古詩的畫面美。畫面感的培養(yǎng)對于提高學生審美能力起著關(guān)鍵的作用。

1.畫意幫助理解詩意、感悟詩情。教師用課文的插圖、媒體的圖片、自己的涂鴉,或欣賞,或勾畫,或創(chuàng)作,讓學生置身于詩歌的情境之中,不僅可以激發(fā)他們的興趣,而且還能引導他們更好地感受詩歌的意境、體會詩歌的情感、品味詩歌的藝術(shù)美。

2.畫意促進誦讀。對于古詩所反映的圖畫的勾畫,更能夠便于學生記憶古詩內(nèi)容。單一的文字形式記憶,似乎不足以輔助學生記憶內(nèi)容,多一種輔助的手段,學生的記憶效果和速度都可獲得顯著的提升。

3.畫意豐富練筆。抓住詩歌中的畫面氛圍,就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知識經(jīng)驗,激發(fā)學生展開想象,形成鮮活靈動的詩歌形象。以此為基礎(chǔ),古詩中巧妙的練筆環(huán)節(jié)能起到“可視性”的作用,使筆下的語言生動形象、豐富感人。

基于以上認識,教學中應(yīng)關(guān)注“畫面感”的培養(yǎng),還古詩以“詩畫一體”的本來面目,也還古詩教學詩畫相融的本真境界。

三、古詩教學中畫面感的培養(yǎng)策略

(一)多種創(chuàng)設(shè),營造畫面感

情境是富有形象感,充滿感彩的場景或氛圍。在情境的催化下,想象被激活,枯燥的文字轉(zhuǎn)化成豐富的形象,豐富的形象又生發(fā)出更為多彩的畫面,使靜態(tài)的閱讀注入了動態(tài)的生成,使隱含的詩歌意境逐漸顯現(xiàn),逐漸展示出詩的動人韻味。在古詩教學中,巧妙地創(chuàng)設(shè)情境,利用創(chuàng)設(shè)的學習情境與古詩內(nèi)容相配呈現(xiàn),給學生提供形成畫面的諸多因素,營造想象、呈現(xiàn)畫面的氛圍。

1.圖景描摹,創(chuàng)設(shè)形象畫面。板畫簡單易操作,師生都能共同參與,且形象直觀。如教學《登鸛雀樓》時,利用板畫就收到較好的效果。“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苯處熯厰⑹鲈娋涞囊馑歼叞瀹嫛斑B綿起伏的群山”和“落日”?!包S河入海流”請學生板畫,并即時點評波浪要畫得遠些,因為是“入海流”;波浪要畫出“滾滾”之勢,因為黃河水勢洶涌。此時,教師用媒體出示黃河的圖片,用“洶涌澎湃、奔騰不息、滔滔不絕”等詞語來形容,學生自然而然地懂了詩意,置身于遠眺黃河的雄偉壯闊的意境中,為理解后兩行詩作好鋪墊,透過壯麗的畫面,開闊的意境,領(lǐng)悟這首詩所蘊含的耐人尋味的哲理:登高才能望遠,成功在于追求,事業(yè)永無止境。課堂上,把品賞到的意境情味畫出來,充滿了審美樂趣,閃耀著創(chuàng)造性的生命火花。

2.媒體介入,聯(lián)想生動畫面。古詩教學時借助計算機,融聲、光、色為一體,化靜為動,變抽象為具體,不僅可以激發(fā)起學生濃烈的學習熱情,更重要的是突破教學中的重點、難點,縮短了學生對古詩理解的實際距離,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審美情趣。特別是寫景古詩,如《望廬山瀑布》,若單憑教師的講解,學生很難領(lǐng)會瀑布聲、形的雄偉壯觀。如果把瀑布的水勢、聲音通過畫面或視頻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學生立即就會產(chǎn)生身臨其境之感,那種“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氣勢就不言而喻地在學生心目中扎下了根。運用多媒體技術(shù),通過畫面的營造,能克服時空限制,有助于學生抓住詩中的重點詞語,反復推敲、理解語言文字的妙處,身臨其境,感受作者的內(nèi)心思想。

3.實物展示,形成立體畫面。教學中,有部分古詩可以運用嘗試情境進行教學,把握住學生學習的動向,調(diào)動學生認識的內(nèi)驅(qū)力,找到新舊知識的銜接點,喚起學生的經(jīng)驗積累來同化新知識。如學習《題西林壁》時,為更明了地理解詩中所隱含的道理,教師用紙板做幾座小山固定在一起,上課時讓學生站在不同角度觀察,然后描述自己看到的小山是什么樣的,進而理解“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道理:從不同角度來看事物,得到的答案也是不一樣的?!锻赐ァ分械摹鞍足y盤里一青螺”的比喻意境僅靠插圖很難找到本體與喻體的相似點。帶一個水晶圓盤和一個黛青色的海螺,把實物的展示和課文的插圖聯(lián)系起來,形成立體的可感畫面,月夜洞庭湖面的意境就能浮現(xiàn)于學生的腦海中了。

4.模擬表演,還原生活畫面。對于有人物活動,隱含對話情節(jié)的古詩,教師還可以鼓勵并指導學生用表演的方法,讓學生在生活場景中理解難點。如學《小兒垂釣》時,教師請學生表演問路人和垂釣小兒的動作。當扮演小兒的學生上臺時,請他對自己的外貌、動作根據(jù)詩句作一番定位:頭發(fā)要蓬亂,坐姿要隨意,神態(tài)要專注。當扮演路人的學生上臺時,離小兒的位置要遠些。特別是路人“借問”時,小兒“招手”的動作更是值得探究,學生往往會在“揮手”“擺手”“招手”幾個動作之間混淆。這樣的活動寓教于樂,表演中突破理解難點,領(lǐng)悟小兒意圖,表演中創(chuàng)作了有聲有色的精彩畫面。這些形式多樣的表演創(chuàng)新活動,讓學生在體驗中提升了學習興趣,也增強了根據(jù)語言文字在腦海中形成畫面的能力。

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古詩的畫面美,必須創(chuàng)設(shè)一定的情境,或聯(lián)系生活展現(xiàn)情境,或運用事物演示情境,或借助圖畫再現(xiàn)情境,或播放音樂渲染情境,或扮演角色體會情境,讓詩詞中的畫面和詩人的情感在學生腦中“活”起來,從而使學生在身臨其境、耳聞其聲、目見其形中深入理解詩意,體會詩人情感,最終獲得審美體驗,受到思想教育。

(二)多向感悟,豐富畫面感

體悟既是學習古詩的過程,又是學習古詩的方法,包括聯(lián)想、涵詠、揣摩、品論、對話等多種手段。在多向的體悟中,學生將開展個性的多元的解讀,而針對古詩呈現(xiàn)的畫面也將逐漸走向多元,走向豐富。

1.緊扣詩眼,想象畫面。詩眼是最能開拓意旨,表現(xiàn)力最強的關(guān)鍵詞句。所以,課堂中不妨緊扣詩眼,挖掘古詩內(nèi)涵,進一步想象畫面意境。如《元日》的詩眼是“暖”,抓住“暖”展開想象:“暖”從何處來?從“放鞭炮的快樂”中來,從“長大一歲的快樂”中來,從“徐徐的春風”中送來,從“屠蘇酒中微醉的感覺”中來,從“曈曈日”的希望中來,從辭舊迎新的祥和氛圍中來……在這樣的想象中,《元日》所表達的畫面越來越豐富,學生對新年的感受也越來越擴大。

2.品味詞句,勾勒畫面。古詩中的許多關(guān)鍵詞包含豐富的意象,引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根據(jù)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加以擴展,想象連綴成畫面,便能獲得深刻的形象感染。如《游子吟》的“密密縫”簡簡單單三個字轉(zhuǎn)化為這樣的畫面:昏黃的油燈下,兩眼昏花的老母親,執(zhí)著一支細細的銀針,一針又一針,一線又一線為即將遠行的兒子縫補衣服,夜已深,人已靜,但母親沒有顧得上為自己捶捶酸麻的脊背,揉揉發(fā)澀的雙眼,一針一線縫啊縫……試想,此情此景,怎不讓人頓悟到一份深深的母愛呢?

3.賞析修辭,描述畫面。古詩中常見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夸張、對比、設(shè)問、反問等。如《望湖樓醉書》中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痹娭邪选昂谠啤北茸鳌胺?,把“白雨”比作“跳珠”,教師引導學生想象墨水打翻的氣勢和急雨跳躍的景象,體會墨水般的烏云瞬間彌漫天空的迅猛和夏天特有的大又急的雨。

4.關(guān)注留白,再創(chuàng)畫面。古詩語言精煉,總能留下廣闊的想象空間,品讀時就需要用想象和聯(lián)想去填補這些“留白”?!端扌率行旃辍芬辉娭械摹皟和弊咦伏S蝶,飛入菜花無處尋”,兒童奔跑著捕蝶的心情怎么樣?發(fā)現(xiàn)蝴蝶時的滿心歡喜,撲抓蝴蝶時的緊張擔心,差點捕得時的興奮,丟失目標時的懊惱,分辨蝴蝶菜花時的急切……再現(xiàn)情境,你能看到這個追蝶的孩子臉上的表情嗎?黃蝶停停歇歇又是怎樣的情景,那孩子會怎么想怎么做?學生展開想象,用上“現(xiàn)代”的語言,讓詩意的語言盡情展現(xiàn)美麗的春色圖。畫面的再創(chuàng)讓學生們再現(xiàn)課文情境,既發(fā)展了學生的語言,又深化了詩的意境,使詩境豐滿,境入人心。

(三)多維表達,呈現(xiàn)畫面感

學習古詩不僅能讓學生了解到我國古代文學的基本常識和歷史,更豐富了學生語言知識的積累,提高了學生的文學藝術(shù)素養(yǎng),更重要的是能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把文字、畫面、音樂、舞蹈等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融入教學中,多種感官感受,多種形式表達,多元呈現(xiàn)畫面的美感,可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從而愉悅學生的心靈。

1.作畫題詩,體會畫面更清晰。既然詩歌是由詩與畫共同構(gòu)成的,那么在學習的過程中就該充分利用“詩畫合體”的美感,這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體會詩歌的意境最好的概述。如《山行》《宿新市徐公店》等都能用畫筆描繪意境,使腦海中呈現(xiàn)的畫面清晰可見?!扒樵从诰?,景觸”,學生能構(gòu)建圖畫,豐富作品意象,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能力的體現(xiàn)。

2.誦讀吟唱,表現(xiàn)畫面更豐富。誦讀吟唱是古詩教學中常用的方法,形式多樣的方法能循序漸進地讓學生想象畫面意境,領(lǐng)會詩人情感。如配《陽關(guān)三疊》學唱《送元二使安西》,用《明月幾時有》的旋律手舞足蹈地唱《村居》,《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還能插入劇本的形式表現(xiàn)。根據(jù)對古詩的領(lǐng)悟選音樂、唱古曲、吟詩句、配手勢、輔體態(tài)、編舞蹈、創(chuàng)劇本等豐富的表現(xiàn)方式更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引起情感的共鳴。精彩紛呈的古詩詞誦讀表演,把古詩所蘊含的畫面表現(xiàn)得聲情并茂、淋漓盡致。

3.練筆創(chuàng)作,理解畫面更深刻。(1)靈活引用,畫面更豐富。如,上描寫春景的作文課時,我們就多提出了一個習作目標“適當運用描寫春景的古詩句”。學生們果然思緒飛揚,“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萬紫千紅總是春”“千里鶯啼綠映紅”都運用得極為合適。在生動形象的描寫中融入詩句的吟誦來表情達意,不僅為作文增光添彩,且讓原詩句所呈現(xiàn)的畫面更豐富。(2)挖掘內(nèi)涵,畫面更細致?!肚迤綐贰ご寰印贰白砝飬且粝嗝暮谩敝械摹懊摹弊职岩粚h離戰(zhàn)亂、安享天倫的老夫妻酒后的親昵和安逸寫得淋漓盡致,可謂全詞之“眼”。那么他們正親切和善地交談些什么呢?教學中教師不妨讓學生結(jié)合全詞內(nèi)容,展開想象,寫一段老翁和老媼的對話。形象的文字描述,使這幅“和美村居圖”表達的意蘊更加細膩。(3)捕捉形象,畫面更傳神。教師應(yīng)捕捉詩歌中的形象,抓住詩歌中的畫面和氣氛,充分調(diào)動學生知識經(jīng)驗,激發(fā)學生展開想象,形成鮮活靈動的詩歌形象,從中品味詩歌意境。此時,若用想象寫話代替詞語解釋、串講句意,讓學生書寫腦海中的優(yōu)美意象,更能讓學生融入詩情詩境。如蘇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材中的《所見》,一首極易理解的詩歌按理應(yīng)放在低年級教材,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一定要設(shè)計“寫”的訓練。教師可作嘗試:抓住詩中的關(guān)鍵詞展開想象,具體描寫其外貌、“騎?!薄俺琛薄伴]口立”的動作、神態(tài)、心理以及夏日樹林的美景,把作者所見的情形寫得動靜結(jié)合、生動傳神。(4)探尋傳說,畫面更生動。許多古詩在創(chuàng)作背景、內(nèi)容等方面有著生動的典故、優(yōu)美的傳說。教學中插入與之相聯(lián)系的典故,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與作者的情感共鳴,而且往往也會形成練筆的最佳時機。如《尋隱者不遇》,學生對賈島有所了解,可根據(jù)詩中的空白補充想象作者與童子間的對話,體會作者一波三折的心情,也可以創(chuàng)作一個生動有趣的“文包詩”故事。(5)模仿結(jié)構(gòu),畫面更有趣。積累的古詩,有時可以成為隨時可提取的有用材料,供學生去改一改,用一用,寫一寫。如描寫春景的作文,除了引用相關(guān)古詩句外,也可以模仿《村居》《江南春》《絕句》改寫或仿寫。學生積極動腦,一首首小詩醞釀而生:路過公園圍墻時寫“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幾枝桃花出墻來”。描寫校園春景時寫“兒童上學早到來,忙趁春光勤讀書”。此外,還有“兩只山雀鳴枝頭,一群天鵝戲水中”等。學生的詩很稚嫩,但何嘗不是教學的成功體現(xiàn)呢?古詩原有的畫面在學生的筆下顯得更有童趣。

潛入古詩,細細推敲詩中的每一個字蘊涵的豐富的寫作內(nèi)涵,挖掘其深層思想,巧妙在“讀寫風景絕佳處”練筆,更能凸顯古詩畫面的意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