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智慧課堂優(yōu)秀教學案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fā)展,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已成為實施新課程的瓶頸,那么如何促進新理念轉變?yōu)榻處煹慕虒W行為?是日前課程改革中亟待解決的一個關鍵問題。而案例教學是通過典型案例呈現出實際工作的情境,通過對案例的分析和討論,使受訓者能更有效地接受新的觀點和理念、提高行為技能、改進內隱決策、增進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案例則是課堂中真實的故事,是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的困惑,足以引發(fā)教師思考和討論的事件,又解析某一教育理論。因此,無論是案例教學還是教學案例關注的是學校、師生、教學問題的解決,它可以激發(fā)教師對實踐問題作出多樣化的理論解讀,促使教師在交流、碰撞中,相互學習、借鑒、提高,對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的成長都具有諸多價值和功能,它是理論聯系實際的中介和橋梁,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途徑、教學相長的階梯。
二、研究的目標
1.通過案例學習,促進每一位教師研究自己的教學策略和行為,分享其成長的經驗,積累反思的素材,在實踐反思中調整、改進自己的教學策略和行為,提高課堂教學的技能。 2.運用案例教學,把接受式培訓導向參與式培訓,在分析案例、情景模擬、角色換位、集體討論、多角度思考、交互式討論、開放式探究的過程中,加強教師的能力建設。3.記載教學過程中發(fā)生的故事,提升文字功底,積累教學經驗。
三、研究主要內容
1、目前教師專業(yè)水平現狀的剖析,及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措施和對策;2、探索案例特性,案例學習與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的密切關系及作用;3、探討如何撰寫案例和案例教學,“解讀”不同教師的教學實踐;4、尋求精選、分析、拓展、研究案例教學的方式,有效促進教師的觀察分析、文字記錄、理論水平等專業(yè)能力的提高。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
以本園A、B教研組為研究基地,行動研究法為側重點,采用調查法、經驗總結法、研討法、個案法等多種方法綜合進行。
五、課題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2006、6-2007、7):選題、制定研究方案;開題;完成本課題的組織工作;開展園本案例的學習,培訓,通過講座、座談、教研組研討活動等多種形式,使教師對課題新理念能融會貫通,增強教師的的研究意識、整體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和教研信心。
第二階段(2007、9―2008、7):精選典型案例,通過分析案例、交互式討論、開放式探究、案例教學,使教師對教育行為進行觀察、分析、診斷及多維度的解讀,將具體的教育行為與教育理論聯系起來一并思考,從中加深對教育理論的理解,反過來指導教育實踐。
第三階段(2008、9―2009、7):根據每一個教師的現有專業(yè)水平和個性化學習需要,適時、適宜地開展教學案例的撰寫和研討活動,反思自我教學行為背后的教育理念,“解讀”不同教師的教學實踐,有效促進教師的觀察分析、文字記錄、理論水平等專業(yè)能力的提高。
第四階段:(2009、9―2009、12):以多種形式與方式進行課題成果展示,介紹經驗,推廣、匯編優(yōu)秀的典型案例,整理教研活動實錄,撰寫結題報告,做好結題有關工作
六、研究結果和分析
(一)領悟案例的內涵,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的成長
觀念是行為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依據。觀念的轉變起始于頭腦中原有的認識與新理論之間的矛盾,理論的學習引發(fā)了教師原有認識與新觀念之間的矛盾,而矛盾解決的過程就是觀念轉變與認識提高的過程。
案例學習與教師專業(yè)化成長有著密切關系和作用,能有效促進教師的觀察分析、文字記錄、理論水平等專業(yè)能力的提高。感悟到案例研究的意義:1.案例研究可以分享教師實踐的智慧。優(yōu)秀教師的實踐智慧通過案例來傳遞;全校同伴的經驗,通過案例來分享;教師、專家“實踐共同體”以案例為載體對話與交流。2.案例研究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途徑、教學相長的階梯。教學案例是教師專業(yè)知識結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學案例為教師提供了在典型情境中應對的策略、理論聯系實際的中介。3.從案例研究中發(fā)展教師的自我反思能力。案例研究是教師研究特有的話語系統; 案例研究是教師實踐反思的最好形式,教師正是從案例中感悟理念,學會方法,學會從多角度來觀察事物思考問題。
(二)精選名師典型優(yōu)秀案例,結合本園實踐,組織教師研究,促進教師再學習再提高
1.以研討為主導,交流、反思融于教學實踐中。
精選名師典型優(yōu)秀的教學案例,并匯編成冊,教研組組織教師教研活動時,組織教師專門學習。從而促進了每一個教師研究自己的教學策略和行為,分享他人成長的經驗,積累反思的素材,在實踐反思中自覺調整、改進自己的教學策略和行為,提高課堂教學的技能。
2.“觀課”,研究、借鑒他人的優(yōu)秀案例?!坝^課”在很大程度上與我們常說的“聽課”類似。傳統的聽課目的比較單一,而且聽課之后幾乎沒有什么評論。而觀課作為一種教育研究范式,注重在教研活動中提倡合作、互助、共享意識采用不同的形式,加強教師間的專業(yè)切磋、協調與合作。
3.在研討――實踐――評議――反思的循環(huán)過程中,為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搭建了平臺。06年的9月到現在,我們采用了“案例教學”、同課異構的“一課三研”等方式,通過提出問題――學習理論――現場教學與探析――認識提升等研討程序,引領老師們把研究和實踐的過程變成自我學習和思考的過程。
(三)研究自己的教學活動,提煉和積累有價值的案例
教學案例是課堂中真實的故事,是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的困惑,是足以引發(fā)教師思考和討論的事件,是蘊含著教育理論的典型事例。
一、主辦單位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雜志社
二、征集時間
2014年12月13日~2015年3月30日
三、征集內容
基于智能終端研究課的前沿理論研究
基于智能終端研究課的教學設計研究
基于pad的新型教學模式與學習方式變革
基于互動電子白板的新型教學模式與學習方式變革
體現學校信息化辦學特色的校本課程(如機器人、Scratch等)的實踐探索
數字化學習平臺融入數字化校園整體建設
對未來課堂教學模式和所用技術的前瞻性思考
電子教材、校本教材等數字化優(yōu)質資源的開發(fā)與共建共享
新產品,新技術、新理念等企業(yè)經典解決方案四、征集要求
1.優(yōu)秀論文字數3500字以內,題目自擬,主題鮮明,避免空泛,文體不限。
2.所有作品均須為原創(chuàng)并未經發(fā)表,文章要觀點鮮明、有新意,論述清晰,有理有據;教學案例要新穎、有創(chuàng)意,教學心得以及個人專業(yè)成長要寫出真情實感。
3.須注明作者的姓名、單位、通信地址、郵編、聯系電話和電子郵件等作者個人信息。
五、作品出版辦法
本次作品征集活動將由《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雜志專家評審委員會來審定,從參賽作品中選出60篇左右符合要求的優(yōu)秀作品,將于2015年6月底以《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智慧教育??返男问秸匠霭妫ㄔ隹枺?,供所有參賽者交流學習。主辦方還會給參賽者統一頒發(fā)??脒x證書。入選作品將在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網(itedu.org.cn)及時公布,專刊定價為每本30元,歡迎廣大教師訂購。
六、作品提交方式
參評作品一律在線征文投稿(itedu.org.cn/index/onlinesolicit.php),參賽作品須以附件的形式提交。提交參賽作品數量達到30件以上的組織單位將有機會獲得優(yōu)秀組織獎。
七、相關費用
本次活動免交評審費,作品符合專刊出版要求,本著自愿的原則,出版費用為每篇600元;入選作者每人贈送2本樣刊,歡迎廣大教師踴躍訂購。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白廣路18號南樓411室(100053)收款人: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雜志社(匯款時需注明“征文”兩字)
聯系方式
聯系人:王老師 徐老師 伊老師
一、開展教學案例研究的意義
1、促進幼兒教師專業(yè)理論素養(yǎng)的提高。幼兒園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開展,對實施課程的幼兒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樣的課程改革大背景下,不少幼兒園定期或不定期開展教學案例研究活動或相關研究課題的培訓。這樣的活動主要由當事人教師及同事、園長和研究員或專家參加,活動的目的旨在促進教學案例研究的進一步開展和深化,間接實現自己從教學經驗到教育理念的升華。
2、促進教師教學行為的改變。幼兒教師是實踐性很強的職業(yè)?;谛袆拥慕虒W案例研究恰恰在理論與實踐兩者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使理論與實際之間的鴻溝得以彌補。教學案例研究歸根到底是促進教師教學行為的改變,促使幼兒教師把先進的知識理念運用到具體的情境中、類似的情形下,并通過思考產生新的教學行為方式。
3、教學案例研究是教師學習和反思的載體。教學反思是教師在組織教學的全過程中,對自身教學活動反映出來的教育觀念、教學組織能力、教學應變能力等的利弊得失的思考和相應的調整。幼兒教師不光要重視教學活動的過程,更要重視教學活動后的反思,要在理論指導下學會反思,在反思過程中領會理論,運用反思推進實踐。以教學案例研究為載體,理性地審視自身的教學行為是否具有價值,進而思考怎樣完善自己的教學行動,使今后的教學行動更為長期有效。
4、促進教師在團隊互助中成長。同伴是教師個體成長的合作者、支持者和推動者,教師個人的生存與成長有賴于同伴的支持。幼兒教師作為教學案例研究的主體,圍繞同一教學案例表述自己的想法,貢獻各自的智慧,案例才會更完善,教師個體成長才會更迅速。
二、開展教學案例研究的問題與困難
(一)客觀因素
1、社會重視程度不夠。長期以來,幼兒園與幼教工作者們一直致力于幼兒教育重要性的宣傳工作,但幼兒教育尚未從大眾觀念上得到足夠的重視和支持。幼兒教師又普遍面臨職業(yè)歧視、精神壓力大和工資待遇低的現狀,這就造成了幼兒教師隊伍的不穩(wěn)定和急劇流動,對教學案例研究工作的開展帶來了負面影響。
2、教師缺少時間和精力。幼兒生理、心理特點與中小學生的不同,必然導致幼兒園教師與中小學教師的不同工作特質。不少幼兒園的教師身兼數職,除了正常的備課、上課外,多數幼兒教師還要編寫各類臺帳、教學反思等,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開展案例研究活動。
3、缺乏專業(yè)引領。幼兒園每次開展教學案例研究活動,雖然形式上搞得轟轟烈烈,但往往收益不大。在教學案例研究中,幼兒教師之間互相幫助、共同研討,但由于缺乏高一層次的專家、研究員或骨干教師的引領和幫助,同一水平的橫向互助往往只停留在原始的水平
(二)主觀因素
1、教師的態(tài)度。雖然越來越多的幼兒園把課程改革和教學研究視為自身生存和發(fā)展的生命線,但是很多自認為資質老的教師愿意堅持自己保守的、慣有的教學模式,這種“示范”作用直接影響到年輕教師對待教研活動的心態(tài)。往往多數很有教學經驗的年長教師和年輕教師會采用觀望的態(tài)度,對教學案例研究的深入、有效開展無疑造成最直接的負面沖擊。
2、教學反思與行動表面化。教學案例研究中的反思與評價大多局限于對個人教姿教態(tài)、幼兒表面行為等一些活動細節(jié)的反思與評價。在反思過程中,有的上課教師怕暴露自己的缺點而采用保守、封閉的態(tài)度,堅守自己根深蒂固的觀念。這種表面化的反思評價與教學行動毫無意義,不能解決實際的問題,達不到實質性的效果,更談不上對教師成長和教學行為的促進和發(fā)展。
三、建議與設想
1、有關部門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幼兒教育是教育的根基,對國民優(yōu)良素質的形成和國家的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的政府及有關教育主管部門也應對幼兒階段的教育給予足夠的重視和大力支持,應積極采取相應的措施改變教師的工作環(huán)境,更好地為幼兒教育事業(yè)服務。
2、重視專家和骨干教師的專業(yè)引領作用。幼兒園可以采取請進來和走出去的方式,把積極進取的優(yōu)秀教師送出去培訓、進修,學習先進的教學案例研究方法。在此基礎上,發(fā)揮園中骨干教師的最大優(yōu)勢,以此培養(yǎng)優(yōu)秀教師群體的形成。
3、營造開放的教研氛圍,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教學案例研究能夠為教師提供一個開放的環(huán)境,使教師工作中的思想和問題得以清晰地描述。教師應該成為開放的主體,愿意敞開自我、敢于質疑、善于反思、勇于創(chuàng)新、樂于分享,成為積極與外部合作的、善于學習和吸納來自外部經驗的主體,不斷從團隊中汲取營養(yǎng),一步步獲得成功。
4、及時進行“行為跟進”。“行為跟進”是在教學案例研究過程中將具有改進空間的典型課例進行再設計、完善、實踐、創(chuàng)新、思行結合的教研活動,通過總結提升,使之成為能舉一反三的核心案例,以此促進教師在實踐中加深對案例深層理念的領悟和對自身教育行為的改進。只有不斷地進行行為跟進,在行動中獲取處理復雜的,幼兒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才能得以迅速提高。
5、深入反思與集體反思。真正的反思與評價不能停留在對個人表面化的評價上,應切實地把理論聯系到實際中,針對教師在實踐中無法解決的問題、困惑,對隱藏在這些做法背后的理念進行反思與評價,提出切實有效的解決辦法與策略,以便教師自省感悟、提煉、調整并進行再次嘗試。
摘 要 體育教學反思是體育教師對體育教學活動中的教學行為、教學效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課后反思分為反思的內容和反思的方法。教學反思可以激活教師的教學智慧,不斷優(yōu)化教學內容,開發(fā)新的課程資源。教學反思是教師成長的“催化劑”,是教師發(fā)展的重要基礎。盡快進行教學反思、堅持教學反思吧!
關鍵詞 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實踐課 反思課堂教學 反思的內容 方法
體育教學反思是體育教師對體育教學活動中的教學行為、教學效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體育教師實踐課很多,我要說的課后反思課堂教學主要是兩個方面:
一、反思的內容
(一)成功之處的反思。要反思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的教學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某些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應用的過程;教育學、心理學中一些基本原理有意使用的感觸;教學方法上的改進與創(chuàng)新等等,把它們詳細得當地記錄下來,供以后教學時參考使用,也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
(二)不足之處的反思。常言道: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這些疏漏失誤進行系統的回顧、梳理,并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為今后教學時的參照物。
(三)反思教學機智。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的開展,師生的思維發(fā)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fā)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地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后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云散,令人遺憾不已。
(四)反思學生創(chuàng)新。學生是體育實踐課教學過程中學習的主人,學生總會有“創(chuàng)新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特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學生也是一種稱贊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以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五)反思再教設計。一節(jié)實踐課下來,靜心沉思:本節(jié)課摸索出哪些教學規(guī)律;教法上有何創(chuàng)新;知識點上有什么新發(fā)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數;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及時記下這些得失,并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舍,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做,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二、反思的方法
(一)自我提問法:是指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自我觀察、自我監(jiān)控、自我調節(jié)、自我評價后提出一系列的問題,以促進自身反思能力提高的方法。這個方法使用于教學的全過程。比如,設計教學方案時,可自我提問“學生已有哪些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怎樣依據有關理論和學生實際設計易于為學生理解的教學方案”,“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會出現哪些情況”,“出現這些情況后如何處理”等。備課時,盡管教師會預備好各種不同的學習方案,但在實際教學中,還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如學生不能在計劃時間內完成學練任務,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出現理解分歧等。這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如何調整教學方法,怎樣的策略與措施更有效”,從而順著學生的思路組織教學,確保教學過程沿著最佳軌道運行。
(二)行動研究法:行動研究是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有效途徑。如“合作討論”是新課程倡導的重要學習理念,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看到的往往是一種“形式化”的討論?!叭绾问褂懻撚行蛴钟行У亻_展”即是我們應該研究的問題。問題確定后,我們就可以圍繞這一問題廣泛地收集有關文獻資料,在此基礎上提出假設,制定出解決這一問題的行動方案,展開研究活動,并根據研究的實際需要對研究方案做出必要的調整,最后撰寫出研究報告。
(三)教學診斷法:“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而科學有效的教學診斷可以幫助我們減少遺憾。教師不妨從教學問題的研究入手,挖掘隱藏在其背后的教學理念方面的種種問題。教師可以通過自我反省法或小組“頭腦風暴法”,收集各種教學“病歷”,然后歸類分析,找出典型“病歷”,對“病理”進行分析,重點討論影響教學有效性的各種教學觀念,最后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四)交流對話法:教師間充分的對話交流,無論對群體的發(fā)展還是對個人的成長都是十分有益的。如在集體備課時,教師可以向同事提出自己在教材解讀、教材處理、教學策略、學生學習等方面遇到的疑點與困惑,請大家?guī)兔Ψ治觥⒃\斷、反思,并集思廣益提出解決辦法。
(五)案例研究法:在課堂教學案例研究中,教師首先要了解當前教學的大背景,在此基礎上,通過閱讀、課堂觀察、調查和訪談等形式收集典型的教學案例,然后對案例做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讀。教師既可以對課堂教學行為做出技術分析,也可以圍繞案例中體現的教學策略、教學理念進行研討,還可以就其中涉及的教學理論問題進行闡釋。
——簡陽市155培養(yǎng)工程卓越教師培訓心得
2021年5月17日,簡陽市80余名教師在南京澤天酒店進行了第一天的培訓。在今天的培訓中,三位教育專家的精彩講座讓我受益匪淺。
全國模范教師、江蘇省特級教師潘建明老師,操著一口帶有魚米之味的普通話,身材高大、健碩挺拔,英俊瀟灑。他風趣幽默的專題講座《教學領導力:從優(yōu)秀走向卓越的成長保證》讓我領略了名師大家的風采。潘老師講到,從普通教師到優(yōu)秀教師,再到卓越教師的成長途徑,需要有從組織管理、資源開發(fā)力、教學領導力、教學思想到人格影響力、課程領導力、教學創(chuàng)新力、教育思想多方面的轉變過程。還從具體的各科教學案例中分析了當下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針對當前課堂中存在的具體“病癥”進行具體地分析。
1.教學案例的正確選擇
物流管理專業(yè)的案例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案例的選擇。因此,教師應針對具體教學內容以及授課對象所具備的實踐經驗和已掌握的物流管理知識,嚴格篩選案例,使之適于課堂研討。
1.1物流案例的形式規(guī)范化
選擇客觀、真實、規(guī)范化的教學案例,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盡管當前圖書和網絡資料中的物流管理案例很多,但多數屬于一般性經驗介紹,或者缺乏基本事實,或者缺乏內容的提煉,真正適合于課堂教學研討的規(guī)范化案例很少。
1.2物流案例的內容合理化
所謂合理化的案例內容,是指所選的教學案例與理論教學內容應吻合。物流管理專業(yè)的案例教學應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選擇針對性強、內容合理的案例進行分析討論,強化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案例教學的目的一是為了讓學生牢固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論,二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對某一物流管理活動作出正確決策,三是要求學生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的物流管理知識解決物流實踐中的復雜問題。因此,任課教師應該根據課程理論體系選擇相應的教學案例,使兩者相符。
1.3物流案例的長短合適化
受課時的限制,課堂教學的案例不宜太長,過長的案例會給學生的案例分析與討論帶來較大的困難,同時也會影響案例教學的效果。物流案例應長短合適,內容精簡,案例中所包含的信息、數據要便于學生掌握和理解。
1.4物流案例的題材多樣化
物流管理案例的選擇應國內外案例并重,同時兼顧大、中、小物流企業(yè)案例。對于研討物流管理的基本原則和基本理論,教師可直接選用國外優(yōu)秀物流案例。這類案例既可拓展學生的思路,又使學生增長了見識。而對于解決具體物流管理問題的研討,則應選用國內物流案例。因為國內典型的案例能夠給學生真實感,學生容易接受。在選用大中小物流企業(yè)案例方面,筆者認為不能過于偏重大型物流企業(yè)案例中小型物流企業(yè)的案例也應該受到足夠重視,因為學生的就業(yè)目標不僅有大型物流公司,而且還包括中小型物流企業(yè)。
1.5物流案例的篩選協調化
物流案例的篩選需要做到案例的數量與質量相協調,不同性質的案例相協調,案例數量過多,必然會減少案例教學各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時間,使學生的思維空間受到限制,研討案例的思路無法展開。案例根據性質的不同可分為三類。一是問題評審型。即案例中給出了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案,讓學生去評價;二是分析決策型。即案例中沒有給出決策方案,需要學生通過對案例的分析和研討提出決策方案;三是發(fā)展理論型,即學生通過案例的分析與研究,不僅能夠發(fā)現新的理論觀點,而且能對物流理論體系加以不斷完善與發(fā)展。這三種不同特性的案例其教學難度由易到難,對于培養(yǎng)學生各種能力具有不同的作用。一般而言,對于低年級學生應多選用問題評審型和分析決策型案例,著重培養(yǎng)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對于高年級學生則要適當增加發(fā)展理論型案例的比重,提升其科研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2.師生角色的準確定位
案例教學法的引入已經成為目前國內物流管理專業(yè)教學改革的一項新舉措,這對教師與學生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挑戰(zhàn)。能否準確定位教師與學生的角色,關系到案例教學的成敗。案例教學應強調學生獨立、自學和互學,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始終扮演案例分析與討論的主角,而教師則是設計、組織和指導課堂討論的“主持者、導演者以及啟發(fā)者”。
具體而言,首先,教師扮演著(節(jié)目主持人)的角色。教師要使學生明確案例教學的目的與要求以及課堂討論的發(fā)言順序,引導他們盡早進入研討狀態(tài)。在研討過程中,教師應控制發(fā)言的順序和進度,使課堂討論的中心明確、主題突出。在案例教學的結束階段,教師對研討的全過程要進行總結,使案例教學善始善終。其次,案例教學中教師還扮演著導演者的角色。在課堂討論之前,教師指導學生完成案例分析,并對課堂討論的角色進行分配與指導,將課堂討論置于可控范圍之內,使學生的討論熱情而富有理性。最后,教師還扮演著啟發(fā)者的角色。教師通過不斷提問來激發(fā)學生思考,將問題由表層引向縱深,逐步朝著解決問題的方向發(fā)展。教師扮演啟發(fā)者角色還體現在促進學生相互交流與溝通方面。學生應在課前仔細閱讀教師選定的案例,并進行認真思考和研究,針對案例中存在的問題,給出己的解決方案――在課堂中積極發(fā)言,講述自己的思考過程和解決問題的方案,同時學會傾聽他人的意見、觀點和評論,并進一步反思和完善自己的決策方案。作為案例教學的主角,學生既要從自己和他人的正確決策中掌握方法,還應從錯誤方案的反思中得到啟發(fā),不斷從模擬決策過程中得到訓練和提高??偠灾?,在案例教學中學生始終扮演著主角,而教師也承擔了多重角色,這無疑給教師增加了壓力。教師應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完善教學理論,全面提升學術水平和專業(yè)素質,從容應對教學改革中出現的各種挑戰(zhàn)。
3.案例教學的有效組織
一般而言,整個案例教學活動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即課前準備、課堂討論和課后總結。案例教學的有效組織就是要協調好課前準備、課堂討論和課后總結三者之間的關系。課堂討論作為案例教學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其效果取決于教師和學生課前對案例的分析研究和課后的總結。課前的精心準備是課堂討論順利進行的必備條件,而課后的全面總結是系統地獲取課堂案例教學成果的保證。只有充分指導課前準備、有效組織課堂討論和妥善安排課后總結,才能達到案例教學的預期目標。
課前準備就是指教師要從實際出發(fā),對課堂討論的方式作整體謀劃,并精選或親自編寫教學案例,使之最能揭示所學的物流管理理論、同時擬定課堂討論的題目,并確定課堂上進行典型發(fā)言的學生代表、布置課堂討論之后學生需要完成的與案例有關的學習任務,等等。學生課前應首先對教師選定的案例進行認真預習,反復閱讀,理清思路,并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分析、研究案例中提出的問題、將自己所掌握的案例中的各種數據和信息,進行必要的去粗取精和去偽存真處理,并從物流決策者的角度將各種信息資料有機聯系起來,形成自己對問題的看法,或者提出自己認為可行的能夠解決問題的方案。
在課堂討論中,教師首先要啟發(fā)、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和啟發(fā)學生抓住關鍵、突破難點,同時要駕馭案例討論的進程,維護正常的課堂秩序。學生要通過借鑒其他同學的發(fā)言,積極參與討論,并從物流經營者的角度思考案例中提出的問題,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整個課堂討論過程中,教師要善于使用智慧語言去激發(fā)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充分發(fā)揮“導演”的作用,即討論中“穿針引線”,結束時“畫龍點睛”,始終將課堂討論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
課后總結是指教師在課堂討論之后,對課堂討論的效果以及學生在討論中各種觀點及時歸納總結并形成文字性材料,為案例教學的改進與提高提供借鑒。學生在課堂討論之后,應根據談論的各種觀點,認真歸納總結課堂討論中的收獲,并寫出案例分析報告,以加深自己對案例中問題的理解與領會。
需要指出的是,學生在案例分析報告首先應提出自己對問題的看法與認識,提出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案,然后再圍繞自己的觀點或可行方案展開分析與論證,并引用大量的數據信息和事實來支撐自己的觀點與可行方案。
4.案例成績的公正評定
案例成績的評定應力求全面、客觀、公正,以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案例教學的積極性。案例成績是指學生參與整個案例教學活動所獲取的學習成績。根據案例教學的三個環(huán)節(jié),學生案例成績的評分結構應為,課前準備20%、課堂討論30%,課后總結(案例分析報告)50%。案例成績的評定應在確定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評分依據的基礎上,由學生代表和教師組成評分小組進行評分。評分分為課前準備評分、課堂討論評分和課后總結。案例分析報告、評分。作為課前準備評分,主要依據包括預習閱讀案例的認真程度和分析問題思路的清晰程度,是否能較熟練地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是否能正確運用案例中的各種數據、信息和事實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是否有參與小組討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及能否從物流經營者的角度去分析問題,并做出合理的決策,并看其能否為課堂討論準備一份較完善的發(fā)言提綱。而作為課堂討論的評分,主要依據是看其解決方案是否有系統的物流管理意識,是否有獨特的見解和創(chuàng)新意識,是否能提出支撐自己觀點的依據,與此同時,還要看課堂討論中,案例分析小組所表現來的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以及在辯論中的措辭是否得當、語言的邏輯性和形象表現是否恰到好處,思維的能力、反應速度和應變能力如何等等。至于課后總結、案例分析報告、評分,主要依據是看其對物流管理理論掌握的熟練程度,即學生是否能將已學的知識融會貫通、靈活運用,并能正確解決案例中提出的問題、以及系統思考與分析問題的能力。對案例的分析是否全面、深入、邏輯性是否嚴密完整等。創(chuàng)新能力包括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決策能力。提供的決策依據是否有說服力,提出的方案是否切實可行等。文字表達能力,案例分析報告是否流暢,簡練和具有邏輯性、層次性,格式是否規(guī)范,語言文字是否優(yōu)美,論點是否突出,依據是否充分等等。
很多專家都認為,孩子的智慧是存在于他的指尖上的。許許多多的課堂教學案例也說明了這一點,大多的案例都是讓學生親自去動手而獲得成功的。比如,在教學“長度單位”這一知識內容的時候,想要幫助學生理解米和厘米,我們教師就可以安排學生親自動手去測量自己的身高;在理解“千米”這一概念的時候,也可以讓學生到操場上走幾圈;再如,在講述“克與千克”的時候,讓學生自己去稱一稱石頭和硬幣,進而親自對克與千克的區(qū)別有一個直觀的感受,不管什么知識,教師都應該通過學生的親手操作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進而啟發(fā)他們的思維。
優(yōu)秀的教師都善于因勢利導,因材施教,這些教師往往會根據不同的學生,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這樣使不同能力的學生不會因為能力的不同而失去學習的興趣,進而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充分地發(fā)揮自己的能動性,發(fā)散自己的思維,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師也要能精心、認真地去設計本節(jié)的教學內容,這點是只有有過硬的專業(yè)知識的老師才能做到的,他們廣泛挖掘教材包含的引申含義以及教材以外的相關教學內容,所以這樣的教學不再是照本宣科,而具有更深的意義,幫助開發(fā)學生的思維,豐富他們的頭腦。這種方法在語文等文科的學習上是常見的,其實它也更應該運用到數學課的教學上。好奇心是每個孩子的天性,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小學生的這種天性,積極培養(yǎng)他們的好奇心,讓每一位學生都養(yǎng)成愛學習、愛思考問題,愛提問題的好習慣,這樣不僅發(fā)散了學生的思維,更主要的也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
【關鍵詞】教師 思想品德 教學細節(jié)
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是由無數的教學細節(jié)組成的,教學過程是一個從預設到生成、從生成到預設的統一體。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們不難發(fā)現課堂中會出現眾多的細節(jié)問題,如果我們教師能夠恰當而巧妙的處理好課堂中的細節(jié)問題,也就能較成功的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正所謂小細節(jié)中包含著大智慧。 常言說得好: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陽的光芒。在認識上,我們教師都基本上能夠接受和理解新課程理念。但是在實踐操作上,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的理念和行為之間往往還存在著一些距離。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過程中,只要我們留心、仔細觀察課堂教學中出現的一些細節(jié),并且加以反思和品味,進而靈活展開教學,就不難發(fā)現這些細節(jié)中所蘊涵著深刻的本質問題。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如果我們教師能夠有意識的注重一些細節(jié)問題,并在實際處理過程中采用靈活的手段,課堂教學效率將會得以有效提高。課堂細節(jié)涉及課堂教學的方方面面,如課題如何導入,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課堂提問的設計,板書的設計……乃至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一種表情等都屬于細節(jié)。本文結合一些具體的教學案例簡單談談怎樣利用細節(jié)。
一、善于發(fā)現教學細節(jié)
在具體的教學中,需要我們教師具有一雙“發(fā)現”的慧眼,及時捕捉課堂細節(jié),生成別樣的精彩。首先,教師要及時發(fā)現學生的“誤點”。很多時候,教師在課堂上往往會忽視學生的回答,一個勁兒的奔向自己預想設計的教學目標。這樣做,往往會導致學生一些錯誤的認識難以及時糾正,甚至根深蒂固。其次,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學生的“亮點”。學生的眼睛是雪亮的,教學中,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表揚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學生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也許就讓我們的課堂充滿生機,讓我們的學生充滿活力和自信,這就需要我們教師用心去發(fā)現,去捕捉。
二、善于“打造”教學細節(jié)
有些細節(jié)表面上看來是信手拈來,即興所得,而實質上是匠心獨運,蓄意安排。它的背后是一種理念,是一種思想,更是一種境界。雖然我們無法預料課堂會生成或發(fā)生什么,但至少我們可以預設一些細節(jié),預約一些精彩。 首先,“打造”教師對教材的理解。細節(jié)的設計緣于對教材、對學生和對課堂教學環(huán)境的深刻理解與把握,緣于對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效組合與利用。它不是淺嘗輒止的表面“作秀”,那必將是流于膚淺;它不是為刻意追求“亮點”而設的“應景之作”,那必將流于浮華;它也不是不可或不必為之的故弄玄虛,那必將流于庸俗。那是對文本深刻理解和把握后的自然而巧妙的情境創(chuàng)設。其次,“打造”教師自己的評價語。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很多教師在教學中,面對學生表現出的熱情,不能及時的進行恰當而有效的課堂評價,從而導致學生情緒低落,產生可怕的失望心理,長此以往,必將導致學生在課堂中不想再主動發(fā)言和交流自己的觀點。
三、組織教學中的細節(jié)利用
在日常課程教學中,教師一方面要管理學生,組織學生學習、完成教學任務,要有權威性;另一方面要做學生的知己,要有親近感,常常很難兩全。在我記憶深處有這樣一組鏡頭:上課鈴響了,一位年輕的女教師走進教室。教室里剛擦過黑板,粉塵飛揚,講桌上落了一層粉筆灰。老師看了一下,走下講臺,轉過身,對著黑板的方向吹掉灰塵,然后走上講臺,開始上課……這是一位優(yōu)秀教師借班上示范課的一個細節(jié),至今想起來我還感慨頗深。學生接觸過許多老師,對老師的評價自有他們的標準。通過細節(jié)傳遞的信息,他們會認為這位老師仁愛、寬容,值得愛戴、尊敬、信任、學習,他們積極的心態(tài)會保持整節(jié)課堂。
四、利用細節(jié)妥善處理課堂教學中的偶發(fā)事件
在課堂教學中,經常會發(fā)生各種各樣的偶發(fā)事件,很多老師將這些偶發(fā)事件視為課堂的“最大干擾”,如果換一種視角,把它作為資源加以利用,就能讓課堂化險為夷、絕處逢生。一次,我正給同學們上課,教室門被推開了,低年級的同學來告狀:“你們班的楊X搶了我們的計數器?!蓖瑢W們的目光“唰、唰”像劍一樣盯在我班楊X身上。我當時思忖:這東西對我班學生來說并沒有用處,他搶來干什么?怎樣能保護孩子的自尊又不激化矛盾呢?我一邊思索,一邊走向楊X,在眾目睽睽之下,他有些臉紅了,而且很戒備的看著我。我問他:“聽說你撿了一個計數器?”我有意把“撿”說得很重。他聽了這話,馬上放松下來,輕快地說:“是,老師。我把它放在教室外面了,我去拿出來?!币粓鰟Π五髲埖膱雒婊饬恕F鋵?,學生的不良性格大多是自尊心受到傷害、缺乏應有的尊重或者缺少愛造成的。對學生良好的期待要從細節(jié)表現出來,讓學生感受到。
一、 媒體展示要渲染文化氛圍
新課改以來,教育現代化、信息化的有效推進和多媒體課件的廣泛使用,為語文課堂增添了活力。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播放富有感染力的音樂,呈現直觀形象的畫面,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融入角色,找到情感的共鳴點,達到“入境始于親”的目的。同時,優(yōu)美的音樂和形象的畫面還能把學生迅速帶入一種和諧、優(yōu)雅、靜美的文化氛圍。但教師在選擇音樂和畫面時,要考慮到與課文相通,把音樂語言、圖畫語言與文本語言溝通起來,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渲染文化氛圍,活躍課堂氣氛,激活學生思維。特級教師孫雙金在教學《二泉映月》時,三度把阿炳的二胡演奏曲運用到教學之中就是經典的案例。新課導入,讓樂曲走進課堂,用那扣人心弦的音樂渲染了一種凄涼凝重的文化氛圍,學生一下就被吸引了;學習課文第五自然段,讓樂曲走進文本,感悟樂曲的委婉連綿和升騰跌宕,感悟阿炳的不幸與抗爭;結束拓展,讓樂曲走進學生的心田。多媒體的運用有效渲染了一種濃郁的文化氛圍,讓學生充分感受民族藝術文化的魅力,深刻感悟到苦難也能成為巨大的財富,這就是流淌在課堂上的文化。
流動的語言演繹成立體的畫面,文本意蘊有它內在的規(guī)定性和模糊性,文本價值最大限度的釋放,靠的是教師的價值引領。媒體的介入為引導、打開提供了一條比較合適的路徑。筆者曾觀看過一位名師的教學錄像,媒體展示既渲染了文化氛圍,又對課文的解讀作了很好的鋪墊,精妙之極!教學《望月》這篇課文中小外甥和舅舅背詩部分時,教者把許多不同“月亮”的優(yōu)美畫面和描寫“月亮”的詩句有機結合,并配上古典音樂的旋律,向學生一一展示?!按竽橙缪?,燕山月似鉤”是邊塞的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是海上的月;“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是林中的月;“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是思念之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思鄉(xiāng)之月;“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是憂愁之月……清幽的畫面、優(yōu)雅的音樂、意蘊深邃的詩句烘托出一種寧靜、厚重、高遠的文化氛圍,學生沉浸其中,接受文化的浸染,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這一設計,使全體學生都投入到了文本之中,與文本零距離地親近,為學生自由表達內心體驗從“月之景”向“人之情”的拓展作了一個較好的鋪墊。
二、 教學語言的運用要彰顯文化底蘊
語文是最富文化內涵和最具有人文色彩的學科,語文課堂要讓學生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文學的魅力、文化的魅力。于永正、王崧舟、竇桂梅、孫雙金等語文名師的課,無論是學生,還是聽課教師都會感受到這種魅力,感受到他們的課堂流淌著的文化,這種文化不僅來源于文本,還來源于教師的教學語言。
孫雙金老師教學《天游峰的掃路人》這篇課文時,他的評價語言極其豐富!“剛才你說孫悟空有一雙火眼,我說你有一雙慧眼。他們看到的是人,而你看到的是鳥。是啊,寫人不就行了嗎,怎么還寫鳥呢?而且還說鳥飛回原處。你擁有一雙銳利的眼睛??!”“同學們提的這個問題我覺得真了不起??!這是三個思想,三朵智慧的火花。”“你說得太好啦,真是我的知音啊!” “好,很會辯論,引用名人名言,舉出名人事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在孫老師的課堂上這樣鮮活的評價語言舉不勝舉。他還善于用握握手、拍拍肩、摸摸頭、豎大拇指、贊賞的目光、燦爛的微笑等親熱溫暖的體態(tài)語言去滋潤學生。無論是有聲的教學語言,還是無聲的體態(tài)語言,皆是教師文化底蘊和教育智慧的結晶。我們的學生每天浸潤在這樣的課堂上,耳濡目染,文化素養(yǎng)怎能不提高呢?
三、 文本開發(fā)要挖掘文化資源
入選小學語文教材的多數文章具有典范性,文質兼美,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題材、體裁、風格豐富多樣,通篇跳動著作者的脈搏,字字是真善美的音符,句句是作者的心血。只要我們深入挖掘蘊藏在語文教材里的文化素養(yǎng),用文化點化學生的情感和智慧,語文課堂則會成為雋永清新、深邃厚重的文化殿堂。
四、 角色扮演提升文化品位
所謂角色扮演,即為了使教學情境真切地再現在學生面前,教師可指導學生如同演戲那樣扮演課文中的角色,讓學生站在角色的立場深入課文,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然而,很多語文課上學生的角色扮演往往比較浮躁淺薄,流于形式,缺乏文化意蘊。筆者認為,學生角色扮演應源于文本,超越文本,把文本、學生和現實生活統一起來。以理解內容、體悟情感為經線,以語言訓練為緯線,使語言形式的掌握與內容的感悟、情感的體驗相互交叉,有機整合,融為一體,形成高品位的文化素養(yǎng)。
特級教師孫建鋒在執(zhí)教《白鷺》一文時,對白鷺“晚飛圖”的角色扮演精彩之極,令人回味無窮。如果“白鷺”是一對戀人,如果“白鷺”是一對母子,如果“白鷺”是一對兄妹……等待歸來的白鷺會怎么想?在飛歸的路中白鷺會怎么想?角色的定位與變化,把課堂生活化,在“文字語言”與“文化心理”之間、“文本經驗”與“學生經驗”之間激活、打通,使言意發(fā)生實質轉換,并生成新的言和意。
角色扮演的“文化味”崛起,應基于綠色生態(tài)的生活場景,更應創(chuàng)設與語言文字和教學旨趣相匹配的語境,讓學生披文入境,境中生情,情動而辭發(fā)。于永正老師在引導學生背誦《草》一詩時,他憑借其精湛的教學應變能力和如詩的教學預設生成,展示了與學生情趣盎然的對話,一會兒扮演奶奶,一會兒扮演哥哥,把課堂教學戲劇化,讓學生在活潑而嚴謹的對話中習得語言文字,接近學習目標。于老師與學生的對話寓莊于諧、妙趣橫生,角色表演很有文化品位!教者捕捉到有利于學生知識能力形成的亮點,發(fā)掘出學生的動情點,挖掘促使情感升華的閃光點,使“教師教,學生學”轉化為“教師,教學生學”。學生獲得的是具體的學習方法和策略,并在思維的碰撞中迸發(fā)出新的思維火花,生成新的更有文化價值的見解,讓學生的思維有了飛翔的空間,飛出文本,飛向生活,飛向智慧的天堂,既接受文化濡染,提升文化品位,又讓學生享受到了創(chuàng)造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