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康養(yǎng)護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護理人員因其工作對象、工作環(huán)境、社會地位、壓力等因素造成心里緊張,其工作壓力比一般職業(yè)更突出,心里健康水平低于普通人群。為使護士有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心理素質,護理管理者必須有超前的意識觀念,保障護士的心理,生理健康,而護士本身要學會不斷調整自我。
1 影響護理人員心理健康因素
1.1 醫(yī)院的工作環(huán)境
醫(yī)院是一個特殊的服務行業(yè),所服務的對象是特殊的人群-病人,許多強烈刺激影響著醫(yī)護人員,如生離死別,重癥搶救等,護士每天面對這樣的特殊人群工作,且現(xiàn)在醫(yī)患矛盾逐漸升級,巨大的工作壓力易使護士造成心理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
1.2 超負荷的工作狀態(tài)
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及基礎護理的落實,使護士工作瑣碎繁重,在護理人員嚴重缺編致使護士處于超負荷工作,長期的身心疲憊造成他們對工作的厭倦,使工作潛能不能很好的發(fā)揮出來。
1.3 社會心理支持不足
高期望的個人價值和長期的社會偏見,護理人員的付出和勞動價值得不到肯定和認可,且醫(yī)護間的差距等造成護士心理不平衡,
2 為護理人員身心健康作調試
2.1 營造融洽的工作環(huán)境和人際關系
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和諧的人際關系是減少護理人員不良反應的有效保證,護理管理者要為護理創(chuàng)造良好的工作條件,努力改善護理人員不足結構不合理現(xiàn)象,盡力緩解護士身心超負荷運轉,定期組織不同的演講娛樂活動,護士在活動中精神放松,促進人際關系的發(fā)展減少了相互間的心理壓力。
2.2 開展健康教育
(1)通過心理健康的定期培訓,使她們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增強自我保健意識,改善不良情緒幫助護士掌握應對技巧。(2)做好超前心理準備的健康教育,為科技的發(fā)展和優(yōu)質服務落實的開展,提前做好思想準備,以穩(wěn)定的心態(tài)看問題,并對自身的優(yōu)缺點有一個正確的評價,培養(yǎng)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質,保持愉快和樂觀向上的心理狀態(tài),不斷學習新理論新知識適應護理模式的轉變和病人的需要。
2.3 提高待遇
積極改善護士待遇,如工資、保健等,從而調動護士的工作積極性、減輕工作壓力,不斷提高護理質量
3 護理人員自身的心理狀態(tài)調節(jié)
3.1 合理安排作息時間,盡量保證足夠的睡眠
3.2 增強自信,樂觀看待生活中的挫折
【關鍵詞】 舒適;護理;療養(yǎng);康復
【Abstract】 Comfort care model is either a art process or a result for seeking holistic nursing,by which the patient's comfort and satisfaction can be emphasized in nursing. In addition to characteristics of medical care, sanatory rehabilitation care has other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However, its ultimate aim is to make convalescents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in aspect of physiology, psychology, social life and spirit. Once the comfortis applied in sanatory rehabilitation care, it will achieve good result.
【Key words】Comfort;Care;Convalescent;Rehabilitation、
舒適護理(comfort care) 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它通過對護理活動和舒適的研究,使人在心理、生理、社會效應等方面達到愉快的狀態(tài)或縮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目的是使病人身心處于最佳狀態(tài),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療,減少并發(fā)癥,促進早日康復。
舒適護理概念的提出最早見于20世紀80年代,用于對臨終病人的護理[2]。1995年Kolcaba提出了舒適護理理論,把舒適護理與整體護理聯(lián)系起來,認為舒適護理應作為整體護理藝術的過程和追求的目標,促使基礎護理與護理研究更加注重病人的舒適感和滿意度[3]。1998年蕭豐富提出了舒適護理模式,強調護理人員除作常規(guī)護理活動外,應加強舒適護理研究并將研究成果應用于病人,使病人在接受治療的同時,在護理人員的協(xié)助下達到生理、心理、社會交往等方面的舒適狀態(tài)[1]。
療養(yǎng)康復護理除具有醫(yī)學護理的特點外,還賦有其自身的特點:服務對象的特殊性、護理內容的整體性、護理方法的多樣性、護理工作的技藝性和社會性、專業(yè)知識的廣泛性。療養(yǎng)康復護理工作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療養(yǎng)員得到整體康復,即生理上、心理上、職業(yè)上以及社會生活等全面的康復。若將舒適護理的理念貫穿到整個療養(yǎng)康復護
理工作的過程中,定會取得滿意的療養(yǎng)效果。
1生理舒適的護理干預
生理舒適主要是指身體的感覺舒適,包括環(huán)境中的溫度、濕度、光線及音響等帶給人們的舒適感。
1.1注意營造優(yōu)美的外環(huán)境,以提高療養(yǎng)員的療養(yǎng)舒適感環(huán)境舒適是營造舒適的就醫(yī)環(huán)境中重要的護理活動,適宜的聲響、光線、氣味、溫度、濕度及整潔度,能提高療養(yǎng)的舒適度,給人以舒適的感官刺激,從而能調節(jié)機體的生理功能,有益于健康。營造舒適的療養(yǎng)環(huán)境,首先療養(yǎng)院應注意營造良好的微小氣候,在舒適的外環(huán)境下應加強療養(yǎng)院營區(qū)環(huán)境的綠化和美化,并在此基礎上輔以與環(huán)境協(xié)調的回廊、小橋、假山、噴泉、涼亭等建筑,配以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將療養(yǎng)院的營區(qū)營造成綠樹長青、四季有花、鳥語花香的境地。護理人員更應以主人翁的責任感來維護院區(qū)環(huán)境,以保持其潔凈、清新,讓每一位療養(yǎng)員在優(yōu)美環(huán)境中感到養(yǎng)心怡神,盡情地享受著舒適的感官刺激。
1.2注重療養(yǎng)室內設施的改善,提高療養(yǎng)員的睡眠舒適度療養(yǎng)房間是療養(yǎng)員療養(yǎng)之家,除了衛(wèi)生、光線好、通風好以外,加強療養(yǎng)設施的改進,在房間擺放一些書畫或花卉,使療養(yǎng)房間從視覺上舒適、溫馨,改變過去賓館房間模式。另外,注重療養(yǎng)用床的舒適度,應挑選質量較好的床墊,做到枕頭柔軟、厚度恰當、軟硬適宜。護理人員及時與療養(yǎng)員溝通,了解療養(yǎng)員的感覺和需要,盡快給予調整、滿足,以達到睡眠和休息的舒適。
1.3注重護理人員的儀表風范,增強療養(yǎng)員的感覺舒適度服飾美是療養(yǎng)院精神風貌的生動體現(xiàn)。但療養(yǎng)院的服飾不同于醫(yī)院,護理人員的工作服則應體現(xiàn)出新穎別致、純樸素雅、自然合體、整潔美觀的特征。
儀表是指人的穿著、姿態(tài)與風度。美的儀表常給人以親切、端莊、純潔、文明的印象。療養(yǎng)護士應給人以親切、隨和、端莊、文明的印象,溫柔言談,輕盈步伐,敏捷的動作和自然的表情,以誠待人的態(tài)度,都可以給療養(yǎng)員帶來舒適感。
2心理舒適的護理干預
心理舒適指療養(yǎng)員從入院到出院的過程中保持良好心理狀態(tài)、樂觀進取、心情舒暢、神經(jīng)放松,最大限度獲得心理上的舒適感,以達到良好的康復效果。
2.1創(chuàng)建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使療養(yǎng)員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感心理護理是療養(yǎng)康復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同的心理環(huán)境對人的心理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因此,療養(yǎng)院的護士在工作過程中要注意營造良好的氛圍,院領導也應重視心理環(huán)境的建設,使療養(yǎng)員從入院至出院的全過程中能生活在一個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里,保持心情舒暢、精神放松、樂觀進取,最大限度地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感,以期有效地發(fā)揮各種療養(yǎng)因子的作用,達到療養(yǎng)康復的目的。
2.2全面提高護士的業(yè)務素質與能力,增進療養(yǎng)員心理上的安全感對于從事療養(yǎng)康復護理工作的護士,必須具備全科護士的能力與素質。首先要熟練掌握心理護理的相關理論知識以提高業(yè)務水平;第二要保持健康的心態(tài);第三要具有合作意識和一定的管理水平;第四要掌握聆聽技巧;第五要善于做健康教育、提供健康信息,并把現(xiàn)代科技與保健相結合;第六要能不斷完善自己。只有素質高、能力強的護士,才能增強療養(yǎng)員心理上的安全感。
2.3靈活巧妙的應用溝通技巧,滿足療養(yǎng)員的尊重需要心理學和社會學指出,社會中的人都有著對尊重的需要。滿足尊重的需要可導致自我信任、價值、能力、應用性等方面的舒適感覺,阻撓這一需要則會產生自卑感、虛弱感和無能感[4]。作為社會人群殊角色的療養(yǎng)員, 尤其是離退休的老干部療養(yǎng)員,他們對于尊重的需要更為強烈,靈活巧妙應用溝通技巧就更為重要。
溝通多為語言性溝通和非語言性溝通。因此,護理人員在與療養(yǎng)員進行溝通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稱謂一定要得體;其次,語言表述要清楚具體、言詞切合實際、合乎情理;第三,要學會掌握聆聽技巧,切忌在聆聽時隨意打斷對方的談話或東張西望、心不在焉、所答非所問;第四,要善用形態(tài)語言,包括親切的態(tài)度、熱情的面容以及謙和的姿態(tài)等。在護士中開展“微笑工程”,給療養(yǎng)員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句親切的話語,滿足每一位入院的療養(yǎng)員對尊重的需要,得到心理舒適。
3社會舒適的護理干預
社會舒適是指人際、家庭、學校、職業(yè)等社會關系中帶來的舒適。護理工作的社會性是療養(yǎng)康復護理的特點之一。首先,護理的對象來自全國各地,他們有不同的生活習慣、文化修養(yǎng)、精神面貌、病因病情,且與社會因素密切相關;其次,護理工作還要面對其隨員、家屬及單位領導和親朋好友;再次,療養(yǎng)員在療養(yǎng)期間,會經(jīng)常外出觀光旅游以及參與各類文體聯(lián)歡活動。因此,護理人員應善于觀察和了解療養(yǎng)員所面對的各種社會因素,使療養(yǎng)員在療養(yǎng)期間能從這些關系中獲得舒適感,以期達到全面康復的目的。
4靈魂舒適的護理干預
靈魂舒適主要是指信仰方面所帶來的舒適感。信仰是人們汲取力量的源泉之一。信仰好比是一個人的憲法,是作出指引生活方向的重大決定的基礎,是在影響人們生活的情況和情緒中作出日常決定的基礎。它使個人在變化的環(huán)境中有著同樣永恒的力量,能平息生活中的抱怨和怒火,讓心靈不再浮躁、喧囂,從而復歸寧靜和雍容[5]。在療養(yǎng)康復護理中,護理對象的生活習俗和不盡相同,護理人員在了解療養(yǎng)員一般情況的同時,對其所信仰的宗教以及生活習俗,只要不是觸犯國家法律,均應予以尊重,并盡可能地提供幫助。
總之,療養(yǎng)員療養(yǎng)的目的是為了恢復健康,以求獲得生理、心理、社會、精神的和諧統(tǒng)一,而實施舒適護理則是力求讓療養(yǎng)員達到這種境界的有效途徑。護理人員應將舒適護理的理念貫穿于整個療養(yǎng)康復護理工作的始終,并滲透于每一項具體的護理操作中,做到以輕柔的動作、精湛的技術、豐富的專業(yè)知識以及貼切周到的愛心為療養(yǎng)員提供優(yōu)質的舒適護理。
參考文獻
[1]蕭豐富.蕭氏舒適護理模式[M].臺北: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5.
[2]吳育云,黃葉莉.舒適護理在老年晚期腫瘤患者護理中的應用 [J].護理雜志,2006,23(7):61-62.
[3]Kolcaba KY.The art of comfort care[J].Image J Nurs Sch,1995,27(4):287-289.
[4]韓婭.加強護患溝通的幾點體會[J].白求恩軍醫(yī)學院學報,2004,2(4):53.
【摘要】 目的:探討康惠爾潰瘍貼治療壓瘡的臨床效果及護理。方法:應用潰瘍貼治療12例壓瘡,將12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例。觀察組壓瘡6例,均應用潰瘍貼治療;對照組壓瘡6例,均采用常規(guī)方法治療。2組護理方法均根據(jù)患者全身情況進行綜合性護理。結果:觀察組愈合時間(4.21±1.52)天明顯少于對照組(10.84±3.12)天(P
【關鍵詞】 惠爾潰瘍貼; 壓瘡;治療;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志碼】 R【文章編號】1044-5511(2011)09-0107-01
1.惠爾潰瘍貼是一種新型的水膠體敷料對創(chuàng)面愈合有較好的促進作用。其表層為聚氨基甲酸二酯半透膜,允許氧氣和水蒸氣通過,阻隔水分和各種微生物的侵入,對褥瘡起到保潔、保濕作用,同時維持褥瘡部位的氧氣壓,促進微循環(huán)。康惠爾潰瘍貼未發(fā)現(xiàn)不良反應,使用后分泌物明顯減少,疼痛減輕,同時可使膜下的創(chuàng)面有一個濕潤的環(huán)境,有利于上皮細胞生長。康惠爾潰瘍貼使用后,可不必打開敷料就可以檢查和了解創(chuàng)面情況,護理操作簡便,省時省力、無不良反應,同時有效避免了老年臥床患者大小便后污染創(chuàng)面,從一定程度上縮短了患者治療時間,節(jié)省了費用,減輕臨床護理工作量,值得推廣,同時患者感到舒適方便,樂于接受和配合。
2.壓瘡是機體局部組織長時間受壓,血液循環(huán)障礙,致使皮膚和皮下組織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組織破損和壞死。目前認為引起壓瘡的主要因素有4種,即壓力、剪切力、摩擦力及潮濕其中壓力是主要因素,并且與持續(xù)時間、壓力長度有關有研究證實,壓瘡發(fā)病率與年齡呈正相關.壓瘡也是是長期臥床患者易發(fā)生的并發(fā)癥],如腦血管意外所致癱瘓、昏迷以及瘤晚期、老年體弱患者生活不能自理而長期臥床[2],身體某一骨突部位常處于被動,由于血運障礙導致壓瘡,有的生活自理能力受限偶爾有燙傷事件發(fā)生。傳統(tǒng)方法采用聚維酮碘或生理鹽水等換藥治療。
現(xiàn)就列舉一案例。
l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12例中男4例,女8例;年齡65―88歲。腦梗死8例,腦出血4例,
其中I度壓瘡7例,Ⅱ度壓瘡5例。壓瘡部位:髂前上棘3例,骶部8例。足跟部1例,將12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6例,2組性別、年齡、病例分布具可比性。
1.2治療方法觀察組治療前按常規(guī)處理創(chuàng)面,用生理鹽水棉球擦洗潰瘍面,如有水皰要抽吸干凈,去除創(chuàng)面浮皮,若有潰瘍感染應對壞死組織和膿性分泌物進行清除,待皮膚干燥后貼潰瘍貼(3110型10 cm×10 cm,丹麥康樂保公司生產),覆蓋潰瘍貼時要比潰瘍面周圍大2 cm以防
止凝膠滲出。按常規(guī)間隔2 h被動翻身1次,視皮膚情況2―3天更換1次潰瘍貼,并觀察記錄皮膚的顏色、彈性及血運情況。燙傷用同樣方法治療。對
照組采用聚維酮碘、生理鹽水棉球清洗潰瘍面及燙傷面,待皮膚干燥后敷磺胺嘧啶銀,用油紗布沾溶合劑覆蓋于痂處,同樣按常規(guī)間隔2 h被動翻身1次。每天換藥1次。2組均避免局部受壓,且連續(xù)用到局部紅腫消退,皮膚顏色恢復正?;蚓植筐杵っ撀洌M織完全修復為止。
1.3療效評價標準壓瘡局部紅腫消退,皮膚顏色恢復正常,壓瘡和燙傷痂皮脫落,局部組織完全修復為治愈;有輕微紅腫,但無硬結為顯效;有水皰、潰瘍和硬結為無效。治愈加顯效為總有效。
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t檢驗和秩和檢驗。
1.5結果觀察組治愈時間(4.21±1.52)天,對照組(10.84±3.12)天,觀察組治愈時間顯著少于對照組(t=9.74,P
2.1 護理壓瘡好發(fā)部位大多數(shù)都是骨突部位,為此,我們給患者翻身時采取側臥位,人體與床成30。角以減輕局部的壓力,并用枕頭支撐來降低或避開壓瘡的風險。2.2減壓護理解除壓迫是預防壓瘡的主要原則,又是治療壓瘡和燙傷的先決條件。對于I度壓瘡和燙傷患者,經(jīng)常變換防止同一部位受到長時間
的持續(xù)壓力。交替利用仰臥位和側臥位,變換時間不應超過2 h。對于Ⅱ、Ⅲ度壓瘡和燙傷患者除了按時翻身外還采用各種減壓手段,如骶部壓瘡患者采用仰臥位時,在其身后墊棉墊或彈性松軟的氣墊,足跟部的壓瘡和燙傷患者,換藥后用氣墊或軟枕墊將腳跟墊起,以免受壓。
2.3一般護理在床頭設明顯標志牌,并貼好變化時間表,記錄翻身時間、等。翻身前后對壓瘡和燙傷的皮膚認真檢查并記錄結果。按規(guī)定時間翻身,不得隨意更改。翻身動作做到輕柔,禁止拖曳。以減少對皮膚摩擦力和剪切力,翻身前后應注意整理床面,使之平整無雜物,對排泄污染的褥單及時更換,保持患者皮膚清潔干燥,在骨突部位墊好氣墊或棉墊,避免壓力過于集中。
2.4皮膚護理保持皮膚清潔干燥是治療壓瘡第
一要素,它可以增強皮膚的抗摩擦力。如有尿失禁,要對患者作膀胱訓練。有大便失禁者,對皮膚損害更大,要經(jīng)常更換床單。受壓部位皮膚常因出汗、分泌物、尿液等污染,尤其是大小便失禁的患者,床單下要鋪有防濕用的橡皮中單。為防止皮膚浸潤和感染,每天早晚各擦洗1次受壓部位,每天1次檢查全身皮膚,特別是壓瘡部位和燙傷部位。
2.5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細致的心理護理是治951愈壓瘡和燙傷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可以使醫(yī)患取得良好的信賴與配合,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和支持,健康宣教、撫摸、功能按摩,社會關系支持可使患者應激情緒的消極影響大大減弱。要向患者講解如何減少壓力、摩擦力及其他發(fā)生壓瘡的各種高危因素,對預防和減少壓瘡的發(fā)生很關鍵。
3討論
潰瘍貼是一種新型的水膠體敷料。對創(chuàng)面愈合有較好的促進作用,能減輕患者的疼痛[3l,具有較強的吸濕和減壓作用,同時有一定支墊作用,能保護壓瘡部位良好的血液循環(huán)[4];潰瘍貼表面為聚氯基甲酸二酯半透膜,氧氣和水蒸氣可通過;能隔絕水分和各種微生物的侵入,對壓瘡起到一定的保潔、保濕
作用,同時維持壓瘡部位的氧氣壓,促進微循環(huán),有利于肉芽組織生長[5],潰瘍貼設計比較好,中間厚,四周薄,規(guī)格多,使用不受部位的限制,可以隨意粘
貼,粘連緊密,不易脫離,便于治療和護理操作。銀和油紗布沾溶劑敷于痂處的愈合時間短6~7天,潰瘍貼用后傷口與分泌物減少,患者疼痛減輕,愈后無明顯瘡痕形成,省時省力,無副作用,從一定程度上縮短了患者治療時間,節(jié)省了費用,減輕臨床護理工作量,值得推廣。
在治療壓瘡和燙傷的過程中,護理工作是重要的一環(huán),若沒有護理工作人員的精心綜合護理,是很難完成壓瘡和燙傷治愈工作的。我們制定出一系列的規(guī)章制度,如通報制度、治療制度、護理制度、心理宣教制度;在護理工作繁畦和護理人員少的情況下,應教會家屬一些簡單的護理方法,預防壓力、摩擦力及剪切力再次對傷口的破壞。在功能活動和皮膚護理方面指導家屬和患者明確壓瘡護理中的配合作用,用正確的方法活動肢體和護理皮膚。本組通過潰瘍貼的治療和精心護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 Capon A,Pavoni N,Mastromattei A,et越.Pre∞um ulcer risk inlong―tOl'ffl units;prevalence and associated factom[J].J Adv Nuts,2007.58(3):263―272.
[2] 高祖梅,薛菊蘭,張玲.馬齒莧炭外敷治療Ⅲ期壓瘡效果觀察[J].護理學雜志,2005,20(4):25.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共96例患者入組,均為我科2010-10—2015-03收治的擬行化療的腫瘤住院患者。其中,男61例,女35例,平均年齡(57±6)歲,平均化療療程(4±2)次。將其分為兩組,每組48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化療療程經(jīng)統(tǒng)計均差異不顯著,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收集96例擬行化療的腫瘤患者入組,按隨機數(shù)字法分為觀察組48例和對照組48例,觀察組實施康復療養(yǎng)護理干預,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干預,兩療程后比較兩組患者化療性靜脈炎發(fā)生情況、生活質量變化情況。具體護理方法:①常規(guī)護理干預。按照護理級別進行基礎護理。②康復療養(yǎng)護理干預。心理護理:充分發(fā)揮療養(yǎng)院所處地域的特殊優(yōu)勢,利用自然療養(yǎng)因子,如景觀治療、沙浴、海浴、森林氧吧,來調節(jié)患者焦慮緊張的情緒;注重和患者溝通,建立相互信任,降低患者對化療的抵觸,增加患者對治療的希望及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靜脈穿刺:化療前評估靜脈穿刺部位及穿刺血管情況,避免在同一部位靜脈反復穿刺,應有計劃的更換輸液部位,以保護靜脈;嚴格執(zhí)行無菌技術操作;對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藥物應充分稀釋后再應用;提高靜脈穿刺水平。輸注過程:輸注期間根據(jù)患者個體差異及對藥物的反應調整滴速,在輸注刺激性強的藥物時應在穿刺靜脈距穿刺點10cm處放一小型暖水袋,水溫宜在60~65℃,并用毛巾包裹避免燙傷,密切觀察藥物是否外滲,如有外滲及時關閉輸液器,告知醫(yī)師,執(zhí)行相關醫(yī)囑,如封閉、硫酸鎂外敷等。輸液完畢囑患者日常應用溫水洗手,避免冷水刺激,如出現(xiàn)穿刺部位靜脈走向條索狀紅線、腫脹、疼痛等靜脈炎早期表現(xiàn),應采用鮮土豆片外敷、硫酸鎂濕熱敷、三黃軟膏外涂、超短波康復理療等護理措施,并注意保暖。根據(jù)康復療養(yǎng)的飲食要求,合理膳食,食用高維生素低脂飲食。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如散步、手指操、步伐操、太極拳,以活動肢體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勞逸結合。
1.3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應用t檢驗,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計數(shù)資料應用χ2,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發(fā)生靜脈炎的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發(fā)生3例靜脈炎,發(fā)生率6.25%,而對照組患者發(fā)生8例靜脈炎,發(fā)生率高達16.67%,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入組觀察兩組患者時,KPS評分差異不顯著(P>0.05),而觀察結束時觀察組KPS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3.1對焦慮、恐懼、沮喪心理的護理
部分失去勞動能力,經(jīng)濟條件較差患者給家庭造成較重負擔,存在焦慮、沉悶的心理,護理工作中要消除其不良情緒,給予關心、體貼,同時給予康復療養(yǎng)護理,如:輔助洗漱、擦浴、按摩,給予治療飲食,播放輕音樂,談心等等,消除悲觀心理,使患者感到溫暖、安全、信任,有利于疾病的轉歸及康復。
3.2創(chuàng)造優(yōu)雅、溫馨、舒適的康復療養(yǎng)環(huán)境
療養(yǎng)科房間設施齊全,布置溫馨,寬敞舒適,干凈整潔,尤利于身心健康。
3.3發(fā)揮康復療養(yǎng)的特點
女性身上有6個重要的三角區(qū),集中著眾多的神經(jīng)和血管,關系著女性的美麗和多個臟器的健康,需要女性倍加呵護。一旦這些三角區(qū)出了問題,女性的健康可能也會出現(xiàn)些許狀況哦。一起來看看如何保護這些重要的三角區(qū)吧!
1 面部三角區(qū)
值得關注:長痘痘
關注原因:女性的鼻翼和左右兩側嘴角連線構成了面部三角區(qū)。這個區(qū)域分布著眾多血管,連接著通向腦部的靜脈,進行著旺盛的養(yǎng)分交換。但因為面部靜脈是全身唯一沒有靜脈瓣的靜脈,所以其中流淌的靜脈血既會向下流到頸部靜脈,也會向上流到腦部靜脈。
因為面部三角區(qū)的皮膚較薄,同時血管又很豐富、新陳代謝很旺盛,因此體內的毒素蓄積狀況也很容易在這里體現(xiàn)出來,這也是為什么這里容易長痘痘的原因之一。
專家建議:萬一在這個三角區(qū)域內長了痘痘,千萬不要把痘痘擠破,否則皮膚上或痘痘中的細菌和毒素很容易就會隨著靜脈血流向眼睛、鼻腔,甚至大腦,引起感染。
2 頸部三角區(qū)
值得關注:頸部酸痛
關注原因:人體的整個后頸部,包括第一頸椎和第二頸椎,都屬于頸部三角區(qū)的范圍。人之所以能轉頭、點頭、搖頭,就是因為這個區(qū)域集中了全身最靈活,但也是最脆弱的關節(jié)群。
健康的頸椎向前微凸,能增加頸椎彈性,同時減緩行走時造成的腦部震動。如果長期坐姿不良,或睡覺枕頭太硬、太高,都會影響頸部的生理彎曲,不僅頸部肌肉容易酸痛,還會壓迫頸椎中的神經(jīng),引發(fā)頭痛、惡心等癥狀。
專家建議:首先絕對不要睡太高的枕頭,否則頸椎就會受到過大的壓力。其次要注意頸部的保暖,寒濕之氣很容易從這個區(qū)域侵入,引起酸痛。最后還要強調的是,當頸部三角區(qū)酸痛時,不要隨便捏、按,正確方法是用毛巾熱敷,或用熱水沖淋,然后前后左右活動頸部,放松頸部肌肉。
3 肩部三角區(qū)
值得關注:肩部勞損
關注原因:人體左右兩側的肩關節(jié)及其周圍部位就是肩部三角區(qū)。這個區(qū)域的活動范圍最大,但關節(jié)連接卻不夠結實,因此運動或提重物時用力不當,很容易就會被拉傷。如果你長時間背較重的包,再加上是單肩背的話,就更容易導致肩部肌肉勞損,引發(fā)各種慢性炎癥。
專家建議:首先給自己的包包減壓,而且要換著肩膀背。其次不要長時間坐在辦公室不動,最好每隔1小時就站起來,向前后左右不同方向伸伸懶腰,充分活動肩部。
4 女性三角區(qū)
值得關注:擠壓過度
關注原因:乳房和腋下周圍區(qū)域就是嬌氣的女性三角區(qū)。這里分布著眾多的淋巴結,即便只是帶鋼托的胸罩也會對淋巴結造成擠壓,影響淋巴循環(huán)。此外,如果男性親熱時用力吸、咬或擠壓乳房,也會損傷乳腺組織,引起乳腺阻塞,甚至導致乳房長出腫塊。
專家建議:選擇無鋼托的、大小合適的胸罩,并且每天戴胸罩的時間不要超過12小時。再就是提醒你的他,動作要輕柔!并且在每天淋浴時利用水流按摩乳房2分鐘。
5 私密三角區(qū)
值得關注:炎癥
關注原因:你的腹股溝是一個需要倍加呵護的三角區(qū),這里溫暖而潮濕,是最適合細菌生存的環(huán)境,再加上這個區(qū)域血管豐富、代謝迅速,因此一旦出現(xiàn)炎癥很容易就會蔓延開來。
專家建議入廁前先洗凈雙手,以免帶入細茼;月經(jīng)期最好每2小時更換一次衛(wèi)生巾,衛(wèi)生護墊也要這么做;不要濫用洗液或香皂、沐浴露等來洗,每天淋浴時用溫水沖洗外陰就好:選擇透氣又散熱的棉質內褲,并且每天清洗,在太陽下曬干。最后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多喝水,多排毒。
6 足底三角區(qū)
值得關注:足部酸痛
關鍵詞:糖尿病足潰瘍;健康教育;日常護理
糖尿病足是指因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未梢神經(jīng)感覺障礙及植物神經(jīng)損害,下肢血管病變,動脈硬化引起周圍小動脈閉塞癥[1],或皮膚微血管病變以及細菌感染所導致的足部疼病、足壞疽、足部潰瘍等病變。糖尿病足潰瘍常常會受到機械壓力的作用[2],多在前足底的部位。由于患者保護性感覺出現(xiàn)問題,患者就很難對異常的壓力變化進行感覺,自然也就無法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潰瘍不易愈合,隨后出現(xiàn)壞疽的。首先要積極做好糖尿病足潰瘍的預防護理,其次,發(fā)生潰瘍后做好潰瘍面的治療,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與日常護理教育,意義重大[3]。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之間所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足潰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35例,年齡范圍在40-80歲,平均年齡為(60.2±3.45)歲;病史在1年-5年者60例,6年-10年者40例。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分別是研究組、對照組,每組各50例患者。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4]。
1.2 方法
50例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的護理方法,而50例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取健康教育與日常護理方法,具體措施如下。
(1)做好潰瘍前的預防護理
向患者及家屬講解糖尿病足的基本知識,包括糖尿病的預防知識,指導患者及其家屬做好足部傷口護理,避免出現(xiàn)足部損傷的問題,預防和減少并發(fā)癥[4]。糖尿病足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與感染、下肢潰瘍形成、生物力學異常、血管病變、神經(jīng)病變五病變有關。健康教育是控制和預防糖尿病足潰瘍的重要手段,通過舉辦知識講座、發(fā)放宣傳資料、個體化指導等方式對患者及家屬進行糖尿病足潰瘍的病因及危險因素、臨床表現(xiàn)、并發(fā)癥、常用藥物、自我監(jiān)測血壓等知識教育,在教育中注重家庭成員特別女性家屬的教育,因為女性的知識行為對家屬的行為更有影響。動員家庭成員與護理人員密切配合,做好病人持續(xù)督導工作[5]。
(2)創(chuàng)面處理
創(chuàng)面處理可根據(jù)創(chuàng)面情況進行不同處理,主要包括基礎治療、去腐、生肌三個階段,如壞疽一級,三個階段同時進行,每日換藥一次,清除潰爛組織,表面涂擦表皮生長因子,壞疽二級在血糖感染控制的基礎上,對有膿腫和瘺道,必須切開排膿,對壞死組織多次采取“蠶食法”清除,膿性分泌物和壞死組織減少后,可進入生肌階段;壞疽三級是在二級基礎上加大清創(chuàng)的范圍和力度;壞疽四級因感染嚴重,且有骨質破壞及骨髓炎,清創(chuàng)去腐生肌的處理同三級,如果控制不好可采取壞疽五級的截肢處理。
(3)日常生活護理教育
保持皮膚清潔,勤擦洗,并注意擦干皮膚。干燥的時候可以適當?shù)哪ㄒ稽c潤膚乳。監(jiān)測血糖,控制血糖:血糖保持正常范圍內,才能從根本上預防糖尿病足[8],因此,嚴格控制血糖阻止或延緩周圍神經(jīng)和周圍血管疾病的發(fā)展,對降低糖尿病足的發(fā)生率和致殘率有重要意義。對于皮膚上的水泡盡量不弄破,可用無菌注射器,沿水泡低處抽出,并用敷料包扎,保持皮膚敷料干燥,隨時更換滲濕的敷料,以防感染,保持局部清潔[9],水泡干枯后形成的痂皮,不能人為剝脫,只能任其脫落,以防繼發(fā)感染,手足癬可根據(jù)醫(yī)囑使用抗真菌的藥物,并注意保持局部干燥透氣 [10]。同時,應該對糖尿病足潰瘍患者的主訴進行認真聽取,同時對糖尿病足潰瘍患者的癥狀進行仔細地觀察,如呼吸脈搏加快、血壓升高、出汗、痛苦面容等,以此來評估患者鎮(zhèn)痛效果如何,疼痛是否加重或者減輕。一旦發(fā)現(xiàn)患者的疼痛較為明顯、較為嚴重,那么應該定時給藥,特別是第1次給藥后,應該對糖尿病足潰瘍患者的動態(tài)變化和反應進行密切觀察,以便確定其用藥劑量。
2.結果
從表1可以看出,50例研究組患者經(jīng)過上述護理之后,顯效(癥狀較治療前明顯減輕)43例(86%),有效(癥狀有所減輕)6例(12%),無效(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無改善)1例(2%),總有效率98%,而50例對照組患者,顯效33例(66%),有效5例(10%),無效12例(24%),總有效率76%,具有顯著差異,P
3.討論
通過上述的一系列健康教育與日常護理,我院臨床護理工作得到了糖尿病足潰瘍患者及其家屬的廣泛認可,也最大程度地發(fā)揮了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我們應該在日后的工作中繼續(xù)發(fā)揮我們的優(yōu)勢,不驕不躁,爭取可以得到更大的進步和更大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暉,侯梅萍等.2型糖尿病患者醫(yī)學營養(yǎng)治療健康教育需求調查[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0,8:78.
[2] 韋香葵. 糖尿病足的預防與護理進展[J]. 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 , 2009,(03)
[3] 李玲, 段春梅, 張敏. 糖尿病足的護理[J]. 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 , 2010,(14)
我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頒布和實施,為幼教戰(zhàn)線的師生指出了一條明確的發(fā)展方向,同時在《綱要》中健康教育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幼兒園必須要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只有擁有健康的體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質,才是一個人在社會中保存?zhèn)€體生命的前提。下面就自己多年工作的經(jīng)驗,結合新《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談談健康教育中應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向幼兒耐心講解必要的安全常識是必要的。過去,我們只知道給孩子定下種種清規(guī)戒律,雖然孩子的活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卻不給這些限制做進一步解釋說明,所以孩子不理解成人限制的理由,認識不到不讓他們做這件事的危險性,反倒覺得好奇,越是有這樣的心理,他們就越是想嘗試去做一些受限制的事,從而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受傷事故。例如:有一位教師,工作很認真,責任心也很強,她在上課時反復告誡幼兒不要把紙團往鼻孔、耳朵里塞,但由于沒有講清事情的要害,結果發(fā)現(xiàn)有個幼兒還是將紙團塞進了另外一個幼兒的耳朵里,還好這位老師發(fā)現(xiàn)的及時,沒有造成不良的后果,這時她對幼兒進行了"再教育"。我認為與其事后教育,不如防患于未然,我們在對孩子提出安全要求的同時,耐心講解原因,幼兒明白了如果這樣做了的危險后果,理解了成人限制是處于對自己的愛護,也就不會去貿然嘗試了。
1.培養(yǎng)孩子獨立、自主、自理能力
在高度重視和滿足幼兒受保護、受照顧的需要的同時,要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要求,避免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使孩子學會自立、自主、自理。比如:感覺衣服的不舒服會自己整理、會系鞋帶、會整理自己的玩具和圖書,平時盡量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什么都包辦代替。另一方面要培養(yǎng)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創(chuàng)造機會讓幼兒獨立地處理問題,對于發(fā)生在幼兒身上的事,我們不要急于干預,應讓他們自己去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如:有一次我們帶孩子去郊游,途中遇到一條小河溝,就這個問題讓孩子自己想辦法,并和老師進行討論,用什么辦法過小河好。孩子們爭搶著說出自己的辦法,什么跨過、繞過、撐木板等,最后確定了一個最佳的方法。這樣做雖然花費了一些時間,但是孩子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得到了提高和認可,以后遇到類似事情,如果身邊沒有成人,他自己也會自覺的很自信的想辦法來解決。因此成人平時應注意有意識的放手讓孩子獨立面對困難,不要事無巨細,事事趕在孩子面前為他掃除一切障礙,以免形成孩子依賴心理,對孩子成長有弊無利。
2.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防范意識和自救技能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多姿多彩的生活為我們帶來了很多歡樂,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與非、美與丑、善和惡是并存的,(有人認為應該保持孩子的童趣和純真,盡量不讓孩子接觸社會的陰暗面,對此觀點,我們向來持有不同看法:孩子們終究要長大成人,終究要面對外面的世界,如果終日讓孩子生活在我們的庇護下,怕這個,怕那個,那么孩子就難以了解社會的復雜性,同時對某些事情缺乏應有的戒備心理。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看圖書、講故事、談話、看電視等多種形式,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防范意識,經(jīng)常地持續(xù)向孩子說明周圍社會的復雜性,讓孩子了解社會,正確地面對現(xiàn)實生活。知與行是有一定距離的,孩子知道了一定的安全方面的常識,但遇到有危險的事情不一定有能力去處理,這就需要成人平時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自救能力。在這方面我們課題組在園里進行了實驗課題研究。在假設的場景中與幼兒共同演習,引導孩子提出種種自救的方法,如:在做飯時不小心將手劃破或者遇到陌生人怎么辦?這種活動既是游戲,又是模擬練習,孩子非常喜歡,印象自然深刻,同時培養(yǎng)了孩子臨危不懼、機智勇敢的品質,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培養(yǎng)孩子活潑開朗的性格
21世紀護理事業(yè)發(fā)展的四大趨勢之一是:護理人員將成為健康教育的主要實施者,其健康教育的意識與能力將直接決定健康教育的水平和效果。護生是未來護理隊伍的中堅力量,重視其健康教育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是護理事業(yè)發(fā)展的需要,也是新時期培養(yǎng)實用型高素質護理人才的需要。如何在現(xiàn)有護生培養(yǎng)模式的基礎上,提升其健康教育實踐能力,是中職護理教育必須探索與思考的重要問題。
一、健康教育概述
健康教育是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tǒng)的社會教育活動,使人們自覺地采納有益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減輕或消除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并對教育效果作出評價。健康教育與健康水平的提高,是一個國家文明與進步的重要標志。積極有效的健康教育不僅能幫助患者預防并發(fā)癥,還可促進自我保護,降低復發(fā)率和再住院率,是無形的治療和低投入、高產出、高效益的保健措施,也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最佳和最經(jīng)濟的手段,更是實現(xiàn)全球“人人健康”的核心策略,因此,國際上把健康教育作為“廉價的保健對策”大力推廣、普及。
二、中職護生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中職衛(wèi)校健康教育培訓力度明顯不夠
1.健康教育理念落后(1)我國的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較晚,目前尚未形成科學規(guī)范的教學模式。(2)學校管理層未足夠重視,專業(yè)教師健康教育理念滯后,教育意識缺乏,教學重點仍然放在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操作、護理競賽、資格考試、等級考試等方面,忽視了護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養(yǎng)。
2.健康教育培訓體系空白(1)現(xiàn)有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并未充分體現(xiàn)護理學科和中職教育的特色。(2)課程設置不全面,健康教育課時偏少,多為選修課或考查科目,專業(yè)實踐無法保證。(3)教育與評價體系空白,目前國內中職衛(wèi)校暫無統(tǒng)一標準,無章可循。
(二)中職護生健康教育實踐能力嚴重不足
1.健康教育意識淡?。?)大部分中職護生未能正確掌握健康教育的內涵與意義,也未能深刻理解當代護士角色的多元化,導致教育者角色缺如。(2)部分中職護生缺乏整體護理觀念,主動服務意識、主動宣教意識淡薄,參與性、自覺性、積極性普遍不高。
2.健康教育水平低下(1)中職護生學歷偏低,知識結構單一,跨學科知識匱乏,綜合素質較差。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或生搬硬套,不懂融會貫通。(2)缺乏護患溝通技巧,語言表達能力較差,言語生硬無情感,說服力不強,不會察言觀色,找不到交流切入點,找不到話題與共鳴,溝通時間、地點、方法不宜等,從而影響溝通效果。(3)缺乏實踐經(jīng)驗,多為“紙上談兵”。宣教內容簡單陳舊,宣教方式呆板僵化。護生常常照本宣科,蒼白空洞,病人往往置若罔聞、視若無睹。結果自然是事與愿違、收效甚微。
三、中職護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一)加大健康教育培訓力度
1、轉變教學理念(1)要想從根本上提高我國健康教育質量,必須從教育入手,從學校抓起,從護生抓起。學校領導、專業(yè)教師必須高度重視,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完善自身綜合素質,注重言傳身教,以達到師生互動、教學相長的目的。(2)建立教育與評價體系,確保健康教育工作持續(xù)、穩(wěn)定、有效進行。制訂教學計劃,擴充知識體系,開設健康教育課程,調整課時分配,完善評價機制,采取患者評價、自我評價、專業(yè)評價三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3)重視課程設計,如怎樣了解患者、以思維為導向的學習方法、設計宣教方案、創(chuàng)造良好的宣教環(huán)境,準備宣教資料、現(xiàn)場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能力評價等。(4)倡導護理人文素質教育,踐行人文精神,注重相關學科(如社會學、倫理學、教育學、心理學、行為學等)的相互滲透與融合。
2、改進教學方法 應不拘形式、勇于創(chuàng)新,推行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如病例分析、小組討論、角色扮演、情景模擬等,激發(fā)護生學習熱情,使其“身臨其境”、“感同身受”,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拓展教學場地 大力開辟第二課堂,從課堂從學校走向臨床走向社區(qū)走向社會,從單純單調的講授走向生動形象的實踐,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注重實時實地實效實踐教學,如積極開展母嬰機構、養(yǎng)老院、福利院、綜合醫(yī)院等單位的義診、見習、健康咨詢等,指導護生運用護理程序的方法,勤于觀察、勤于發(fā)現(xiàn)、勤于分析、勤于解決各種健康問題,并能動態(tài)評價效果,及時調整宣教方案。
(二)強化健康教育專題培訓
1、健康教育課程培訓(1)介紹健康教育的概念、目的、意義、步驟、內容、方法等。(2)聘請護理專家、??谱o士定期開展主題講座、學術沙龍、研討會等專業(yè)指導或一對一輔導。(3)制定標準化??平】到逃媱?,并裝訂成冊,便于護生理解、記憶。主要包括入院介紹、疾病知識、用藥指導、檢查及手術指導、康復訓練、出院指導等內容。
2、健康教育實踐技能培訓(1)強化健康教育意識 幫助護生樹立“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大護理觀”,強化角色意識、教育意識、服務意識、自覺意識、責任意識,理解護士角色的多元化,理解健康教育的內涵與意義,促進護生自覺以健康教育為己任,且貫穿于護理始終。(2)掌握護患溝通技巧 面對不同疾病、年齡、心理、文化和社會背景的服務對象,護生必須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與人際溝通技巧,方可順利開展健康教育實踐活動。要求儀表端莊,面帶微笑,多使用安慰性、鼓勵性語言,注意語言的情感性,語氣語調恰當,適時適度,努力營造溫馨的交流氛圍。(3)少量多次,循序漸進 精選宣教內容,主題鮮明,重點突出,切忌強塞硬灌、囫圇吞棗,否則易致患者遺忘與反感,必要時可以反復強化。
四、小結
健康教育能力是護士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服務的必備基本素質,也是衡量實用型高素質護理人才的重要指標,因此,健康教育培訓工作任重道遠,必須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本文以提高中職護生健康教育實踐能力為切入點,分析主要問題、尋求有效策略,積極探索,大膽創(chuàng)新,努力突破思想觀念、方式方法的局限,為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實用型高素質護理人才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案與途徑。
參考文獻
[1] 陳志英.社區(qū)護理教學中培養(yǎng)護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實踐[J].齊魯護理雜志,2014,(19):114-115.
【關鍵詞】冠心病;生活方式;護理干預
冠心病是一種慢性發(fā)展的疾病,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有資料表明,許多冠心病患者并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對自己健康的無知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本文對來我院療養(yǎng)的36例冠心病患者的生活方式進行了問卷調查,并實施了護理干預,取得較好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08年10~12月來院療養(yǎng)的36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診斷符合WHO冠心病診斷標準),男26例,女10例;年齡60~78歲,平均(65.8±6.7)歲;體重(72.7±12.5)kg;患病時間(12.1±5.6)年;其中合并高血壓病12例,糖尿病18例。文化程度:高中以上16例,初中及以下20例。
1.2方法
1.2.1入院護理評估對入選的36例冠心病患者,通過交談和問卷調查等方式,掌握患者的一般資料以及情緒、吸煙、飲酒、飲食、運動、體重等情況,確定患者目前的生活方式狀態(tài)、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制訂具體的護理干預計劃。
1.2.2健康指導內容①疾病相關知識宣教。針對冠心病患者的文化水平、學習能力,選用適宜的方法,向患者講解冠心病常見的病因、癥狀、預后、治療原則、預防措施等,特別要向患者講明冠心病的發(fā)病與肥胖、吸煙、酗酒、高脂飲食、精神緊張等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生活方式調節(jié)在冠心病的預防和治療中有重要意義。②心理指導。冠心病是一種身心疾病,要指導患者注意性格塑造,保持情緒穩(wěn)定,心境平和,避免情緒激動和過度緊張,遇事要沉著冷靜,當有較大精神壓力時,應向朋友、親人傾訴,與他人交流,學會自我調節(jié)心境。③飲食指導。指導患者合理膳食,控制熱量的攝入,將患者喜歡的食品以及本地習慣食用的食品每100 g中脂肪、膽固醇、蛋白質等含量匯編資料發(fā)給患者,告訴患者宜低鹽、低脂肪、低膽固醇飲食,平時以清淡飲食為主,多吃含優(yōu)質蛋白的食物,少吃動物肥肉、內臟等。禁飲烈性酒,飲酒以不超過30 mL/d為宜。吸煙者要對其宣傳吸煙對冠心病治療不利,要以堅強的意志戒煙。④運動指導。教會患者掌握調節(jié)適度運動的方法,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以及運動的時間、頻率、強度。冠心病患者宜選擇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運動方式。運動頻率為每天1~2次,每次運動時間30 min~1 h,運動強度依心率而定,最大心率=170-年齡,為安全起見,用最大心率的70%以下作為運動的指標。運動量以運動中稍微出汗、輕度呼吸加快、運動后次日晨起感覺舒適、無持續(xù)性疲勞或其他不適為度。運動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開始運動量宜小,以后逐漸增加。⑤出院指導?;颊叱鲈簳r互留聯(lián)系電話,隨時接受咨詢。出院后2個月進行電話隨訪,了解患者情況,督促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1.2.3評價方法自行設計問卷調查表,內容包括體重、吸煙、飲酒、高脂飲食、運動情況等,分別于患者首次入院時(干預前)及出院后2個月電話隨訪時(干預后)填寫。評價體重及生活方式的改變。
1.3 統(tǒng)計學方法數(shù)據(jù)采用χ2檢驗。
2結果
護理干預前、后患者體重及生活方式變化的比較(表1)。
3討論
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可以歸為兩大類:遺傳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前者最重要的為年齡、性別和家族遺傳史,這些因素是不可變的。后者最重要的有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吸煙和飲酒、缺少運動、高脂飲食以及精神壓力,這些因素和生活方式密切相關,是可以改變的[1]。本研究對入選的36例冠心病患者進行為期2周的生活方式護理干預,并在出院2個月后進行隨訪,患者的依從性較好。護理干預后,患者在體重超標、吸煙、飲酒、高脂飲食、有氧運動等方面有明顯改善。
吸煙是許多呼吸系統(tǒng)疾病和癌癥的病因,也是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本調查中61.1%的患者有吸煙史,部分患者既吸煙又飲酒,由于成癮性,要在短期內戒掉煙酒,需要有堅強的毅力。通過護理干預后吸煙每日5支以下的患者戒煙效果好,吸煙每日5支以上的患者,對自己疾病的康復持積極態(tài)度的戒煙效果好,干預后部分患者已戒煙或吸煙量減少。煙齡長、煙癮大的患者戒煙困難大,需要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爭取多方支持。
有規(guī)律的有氧運動對冠心病患者有較好的療效。運動可使冠脈側支循環(huán)開放,改善心肌供血[2],減輕臨床癥狀。本調查中有較多患者在行護理干預前都不愿參加運動,認為運動會增加心臟負擔,加重病情,經(jīng)耐心講解,排除運動禁忌證后,大部分患者參加了運動并嚴格遵循運動方案,未發(fā)生并發(fā)癥。由于患者實行低脂飲食,再加上適量的運動,體重均有明顯下降。
參考文獻
[1]吳兆蘇.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分層和預防[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06,20(1):1-9.
[2]張敏,張寶慧,殷松樓,等.康復運動對冠心病PTCA后再狹窄的實驗性研究和臨床觀察[J].心血管康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