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法制教育典型案例范文

法制教育典型案例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法制教育典型案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法制教育典型案例

第1篇:法制教育典型案例范文

摘要: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他們的健康成長關系到國家的興旺和民族的未來,但是近年來,青少年違法犯罪呈上升趨勢,在這種新形勢下,做好中職生的法制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筆者作為一名中職學校的德育課老師,根據(jù)自己的工作實踐以及潛心的研究,對目前中職學校法制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關鍵詞:法制教育;中職學校;對策

一、中職學校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職業(yè)學校對法制教育重視程度不夠。

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huán)境下,中職學校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對學生專業(yè)技能上的培養(yǎng),甚至有些學校提出了文化基礎課要為專業(yè)課讓路的口號,由于受到時間、教育教學資源等方面的限制,有些學校取消了一些德育課程,從而使中職學校的法制教育成為空談,達不到預期的目的。

(二)法制教育內容比較落后和單一。

目前,雖然許多中職學校都開設了一些法律課程,比如有的學校開設了《法律基礎知識》課程,但是該課程涉及內容過于寬泛,缺乏系統(tǒng)性,再加上很多教師停留在照本宣科的階段,很難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對于學生法制意識的培養(yǎng)和提高并沒有太大的作用。而一些學校雖然也開設《職業(yè)道德與法律》課程,但是該教材的內容也是非常的滯后和單一,適應中職生特點的案例比較少,學生學習積極性也不高。而目前我們國家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正在逐步的完善,作為中職學校的法制教育也應該及時的補充和更新教學內容,這樣才能讓學生學到更多的法律知識,提高自身的法制意識。

(三)法制教育主體自身的素質不高。

目前,很多中職學校的法制課程老師都是由政治課老師兼任,很少是法律科班出身,這些老師自身缺乏必要的法學修養(yǎng)和實踐經(jīng)驗,自己自學書本理論知識再直接講授給學生,一遇到實際問題,便束手無策,甚至解決不了學生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再加上一些老師還在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只是單純的照本宣科,即以理論為主導,缺乏必要的實際案件分析,造成課堂的枯燥無味,作為學生就更不愿意去聽課了。結果可想而知,法制課程和法制教育形同虛設,與我們的預期目的背道而馳。

二、加強職業(yè)學校法制教育的對策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目前中職學校法制教育的現(xiàn)狀還不能適應社會變化以及全面提高中職學生法律素質的要求,那么如何加強中職學校的法制教育,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應該采用以下幾個對策:

(一)完善現(xiàn)有的法制教育課程體系。

目前很多職業(yè)學校開設的法制課程比較少,而現(xiàn)有的《法律基礎知識》、《職業(yè)道德與法律》等課程,其內容過于寬泛單一,偏重于理論,不能適應實際情況的需要,法制教育的效果也不理想。因此,首先是結合專業(yè)情況開設一些法律課程,比如財經(jīng)類的專業(yè),可以開設《經(jīng)濟法律基礎知識》課程,旅游專業(yè)可以開設《旅游法律法規(guī)》課程,幼師專業(yè)可以開設《教師法》課程,那么學生除了學習法律基礎知識之外,還可以了解一些與其職業(yè)相關的法律知識。其次,把法制教育融合在其他學科的教學中,比如老師在講專業(yè)理論知識的同時,也應該向同學們介紹一些與之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

(二)提高法制課程授課老師的素質。

針對目前科班出身的法制授課老師缺乏的問題,我們可以采取以下幾種對策:一是,條件允許的學??梢赃m當引進一些法律專業(yè)的畢業(yè)生充實到教室群體中;二是,可以從社會上聘請一些具有豐富實踐經(jīng)驗的法律工作者來學校任教;三是,在現(xiàn)有的教師群體中挑選一些人到高?;蛘邫C構進行專門學習和培訓。通過這些方法,就可以彌補現(xiàn)有法制課程科班人員不足的問題,從而形成一支以法律課、德育課教師為骨干的師資隊伍,授課老師的專業(yè)素質提高了,那么法制教育和宣傳的效果也會得到一定成都的提升。

(三)改革教學方法,充分利用課堂進行法制教育。

作為一名專職的德育課老師,我深知課堂法制教育的重要性。針對現(xiàn)有教材內容的局限性以及法制課枯燥無味的特點,我積極探索法制課程的授課方法,針對內容的特點,綜合運用講授、案例、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同時盡量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尋找一些典型、真實、貼近生活的案例,調節(jié)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在講到《經(jīng)濟法律基礎》中知識產(chǎn)權法內容時,就列舉了當今“山寨”流行的現(xiàn)象,學生的聽課熱情一下子被調動,紛紛踴躍發(fā)言,在這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取得了較好的法制教育效果。同時在課堂上要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手段圖文并茂、形象生動的特點,播放一些漫畫、動漫或者小視頻,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法制教育和宣傳的目的。

(三)利用“第二課堂”開展多種形式的法制教育。

課堂之外,學校還應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進行法制教育和宣傳。一是加強校園法制文化建設,學??梢耘e辦一些法律知識競賽、法制演講賽、辯論賽,也可以利用墻報、宣傳欄等形式開展法律宣傳,塑造一種知法、守法的良好校園氛圍。二是讓學生參加一些主題鮮明、形象直觀的司法實踐活動,如旁聽一些案件審判,邀請法官、檢察官、律師等相關法律工作者開設法制講座、剖析典型案例等,或者是請少年犯現(xiàn)身說法,進行面對面的法制教育。比如我們學校邀請齊李閻勞教所的教官、學員來我校開展法制報告會,有時邀請金水區(qū)法院在我校開現(xiàn)場審判大會,通過這些直觀的活動,向同學們普及法律知識,起到了良好的警示和教育作用。三是在課余時間,可以通過教室中的電視或者電腦觀看一些法制節(jié)目,比如中央電視臺的《今日說法》、《經(jīng)濟與法》,河南臺的《走進法庭》、《執(zhí)法面對面》、《臨刑會見》等節(jié)目。

總的來說,加強青少年學生的法制教育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系統(tǒng)工程,而中職學生的法制教育又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想經(jīng)過學校、老師、社會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們一定能夠把我們的學生培養(yǎng)成知法、懂法、守法的能夠為國家奉獻的建設者。

參考文獻:

[1]張勤懇,高校法制教育現(xiàn)狀淺析,法制與社會,2011年。

[2]林麗花,淺談如何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法制教育,2006年。

[3]彭斌,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法律素質的調查與思考,職業(yè)教育研究2009。

第2篇:法制教育典型案例范文

[關鍵詞]大學生 法制教育 切入點 主線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3)13-0025-03

提高大學生的法律素養(yǎng),培養(yǎng)大學生法制意識,推進大學生法制教育是我國構建法治社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現(xiàn)代法治的“核心價值意義就在于確信法律提供可靠的手段來保障每個公民自由地合法地享用屬于自己的權利,而免受他人專橫意志的擺布,充分發(fā)揮社會主體的自主獨立性和能動性”。[1]但目前我國大學生的法制教育總體效果不佳,其主要原因是沒有找準大學生法制教育的切入點和主線,泛泛而談,缺乏針對性。

一、當前我國大學生法制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大學生法制教育內容缺乏針對性

當前大學生法制教育內容缺乏針對性,主要表現(xiàn)在:1.法制教育理論內容重于實踐案例。一些教師把法制教育等同于法學教育或者法律常識教育,以法理教育或者法律條文為教學主要內容,而缺乏相關的司法案例,對當下社會出現(xiàn)的典型司法案例也缺乏深入的剖析。2.法制教育內容面廣卻難以貼近大學生生活。大學生法制教育課程包括了憲法、刑法和民法等各個法律部門,涉及30個法律文件,其涉及面不可謂不廣,但就總體而言,這些課程內容卻與大學生生活相去甚遠,對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合法權益、參加社會實踐和就業(yè)等方面缺乏關注。3.法制教育案例缺乏針對性。表現(xiàn)在大學生法制教育案例陳舊,脫離目前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狀況,脫離大學生日常生活,缺乏對大學生在校學習和社會實踐的關注,難以為大學生保護合法權益和行使權利提供切實的幫助。

(二)大學生法制教育課程設置不科學

法制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但目前高校法制教育的課程設置并不科學。這主要表現(xiàn)在:1.法制教育課程內容與授課時數(shù)縮減。自《思想道德修養(yǎng)》課程與《法律基礎》課程合并為《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之后,有關“法律基礎”的課程內容僅占1/3,課時僅為12-18課時,與《法律基礎》為獨立課程之時相比相距甚遠,并且《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僅集中在大學一年級學習,并未貫穿于學生整個大學教育。2.法制教育課程缺乏實踐課程配套,更談不上依托法制教學實踐基地開展法制教育,而主要依靠課堂理論教學。3.大學法制課程缺乏與高中法制教育課程的有序銜接,法制課程缺乏與思想政治教育等其他“兩課”課程的銜接,削弱了高校法制課程的實際效果。

(三)大學生法制教育形式單一

當前高校法制教育形式大多較為單一,主要局限于課堂理論教學,缺乏課外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一是極少組織學生到學校所在地法院旁聽,無法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司法體驗,學生也因此而缺乏對司法程序的了解等等。二是缺乏模擬法庭的設置,難以為學生提供更全面的法制認知。三是較少組織司法社團向學生和社會公眾開展法律咨詢與提供司法援助,學生的法制意識薄弱,缺乏運用法律保護合法權益的意識。

(四)大學生法制教育環(huán)境有待改善

大學生法制教育身處于家庭、學校和社會組成的大環(huán)境之中,是家庭、學校和社會發(fā)揮合力的過程。一是法制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缺位。由于大學生已是成年人,心智發(fā)育較高中階段成熟,在減少家庭約束的同時也忽視了法制教育。二是法制教育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缺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大多集中于文娛活動、思想道德教育、志愿者服務和社團活動等內容,而對法制教育缺乏關注,沒有形成系統(tǒng)的高校校園法制教育體系,大學生在校期間缺少參加校園法制教育活動的平臺。同時,受重德輕法觀念的影響,出現(xiàn)以道德教育和道德說教替代法制教育的傾向。三是隨著經(jīng)濟社會轉型步伐加快,由于缺乏對公權力進行約束,導致公權力凌駕于法律法規(guī),削弱了法律法規(guī)的權威性,學生對法律法規(guī)的崇仰失落,影響了高校法制教育工作。

二、大學生法制教育的功能定位

(一)增強法制意識,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

法制意識是大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而法制教育是提高大學生法制意識的重要渠道,因而,大力推進法制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法制教育通過理論教育、實踐教育加深大學生對法理、法律法規(guī)條文和法律精神的理解,加深他們對各種司法現(xiàn)象的認識,能擴大他們的視野、知識面和完善知識結構,能不斷提高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他們的法律素養(yǎng)和法律意識,培養(yǎng)他們的法治精神和遵紀守法的觀念與習慣,主動地約束和管理自己,實現(xiàn)綜合素質的提高

(二)依法行使權利,促使大學生自覺維權

維護個人權利是法律法規(guī)的重要旨歸。大學階段是個人成長的關鍵時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法制觀正處于形成階段,對自身、他人和社會尚未形成深入而成熟的認識,個人心智尚有待發(fā)展,在多種外界因素的影響下,大學生極易做出違法行為,或者受到非法侵害。高校法制教育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教學活動,增加大學生的法律法規(guī)知識,幫助他們認識他人的合法權利,并尊重他人的合法權利,幫助他們認識自身作為一名公民和學生所享有的權利的邊界,認識遵守法律法規(guī)和推進法制教育的重要性,認識違法犯罪的危害,形成守法意識。同時,法制教育還注重增強大學生對自身合法權益內容和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途徑的認識,促進大學生以實際行動自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三)自覺履行義務,培養(yǎng)大學生責任擔當

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統(tǒng)一的,享受權利就必然要承擔一定的義務。法制教育既對學生進行權利教育,又讓學生明確自身應承擔的義務,可以說,法制教育的過程是大學生權利意識逐漸覺醒的過程,也是他們逐漸認識自身義務并作出義務承擔的過程。主動承擔義務和責任,是現(xiàn)代社會公民的重要底色。良好的社會秩序與校園秩序,需要依靠大學生主動履行相關義務,擔當起自己身上的責任。

三、找準切入點和主線,推進大學生法制教育

(一)以學生的權利與義務為切入點,推進大學生法制教育

首先,以學生的權利與義務為切入點,轉變大學生法制教育觀念。在傳統(tǒng)觀念中,“最應該講究的是和解精神與協(xié)調一致,而不是裁決或仲裁。提出的解決辦法應該在大家都認為是公正的情況下,為雙方自愿的接受,任何一方都不會因之而丟面子。說明教育第一,而不是依靠權威或壓制”。[3]要認真轉變這種典型的“重德輕法”的法制教育觀念,同時,也要轉變“重法輕德”的觀念?!叭魏瓮庠诘挠残缘纳鐣?guī)范只有直接訴求于人的心理情感,并獲得人們的真正的道德支持,才會真正扎下根來,而單純依靠外在的推動力或強制力則是遠遠不夠的”。[4]而法律法規(guī)作為“硬性的社會規(guī)范”,只有獲得學生“真正的道德支持”才能內化形成他們的法制意識。因而,要轉變觀念,以“重法重德”的觀念為指導,正確認識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嚴格區(qū)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功能與邊界,從關注、尊重和維護學生權利與義務的視角出發(fā),以學生的權利與義務訴求為切入點,在尊重和維護學生權利、幫助學生實現(xiàn)權利的過程中開展法制教育。

其次,以學生的權利與義務為切入點,豐富大學生法制教育形式。多元化的教育形式有利于學生從不同的情境中對事物進行認知、理解和感悟。大學生法制教育要認真研究大學生接受教育的權利與義務,不斷豐富教育形式。具體而言,一要加強學校與公檢法機關的溝通合作,與公檢法機關建立法制教育基地,通過實地參觀、法院旁聽、知識講座甚至假期實習等方式,用真實的情境促進法制教育工作發(fā)展。二要在建立校內法制教育社團的基礎上,加強社團與以律師事務所為主的社會法律咨詢機構的聯(lián)系,以定期司法專題講座為依托,豐富法制教育形式。三要充分利用校園媒體,特別是新媒體的力量,加強法律常識、法律原則和法律精神的宣傳,以豐富學生的法律知識,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他們的法制意識和法制觀念。

再次,以學生的權利與義務為切入點,改善大學生法制教育環(huán)境。一要依托居委會、社區(qū)和街道,借助節(jié)假日擴大法制教育宣傳,幫助家長轉變家庭教育觀念,讓法制教育回歸家庭教育,以改善大學生法制教育的家庭環(huán)境。二要依托校園文化建設,以校園社團為紐帶,以大學生文娛活動為契機,以大學生志愿者為主體,建立法制教育活動平臺,提升法制教育和法制文化在校園文化中的地位。三要依托憲法和法律,加強查處違法行為力度,切實不斷推進依法治國,不斷凈化社會環(huán)境,建立法律權威,為推動大學生法制教育創(chuàng)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

(二)以學生不同階段的權利與義務為主線,推進大學生法制教育

首先,以學生不同階段的權利與義務為主線,加快大學生法制教育隊伍建設。高素質而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是推進大學生法制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要通過訪談和調查等方式,深刻把握大學生在不同成長階段的權利訴求與義務擔當,進而為大學生法制教育配置不同的教師資源,開展有針對性的法制教育。在大學生入學之初,針對大學生獨立生活的需要和擴大交往的需要,形成以輔導員為主,以“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師為輔的教師隊伍,幫助大學生初步形成法制意識。在大學生實現(xiàn)新生到老生的過渡之后,要以學校法律顧問、公檢法有關人員與職業(yè)律師為教師隊伍的主要力量,結合大學生日常生活開展法制教育。在大學生臨近畢業(yè)時,要以鉆研勞動關系的法律人士和就業(yè)指導部門人員為主要力量,展開法制教育。

其次,以學生不同階段的權利與義務為主線,促進大學生法制教育課程設置的科學化??茖W的課程設置有利于學生以系統(tǒng)知識為基礎,形成良好的學科素養(yǎng)和學科素質。推進大學生法制教育要以學生不同階段的權利與義務為主線,促進相關課程的科學化。在抓住大學新生時期的好奇感,增加法制教育的實踐課程,以增強學生對法制教育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積極參加法制教育的愿望與動力,為大學生依法行使權利建立基礎。在大學生逐漸熟悉校園生活后,要逐漸增加理論課程尤其是以案例為主的法制課程而減少實踐課程,幫助學生深化對法制的認識,進而形成良好的法治意識,促進大學生的義務擔當和責任擔當意識形成。在大學生臨近畢業(yè)走向社會階段,要以專題講座作為課程的主要形式,以勞動糾紛和協(xié)調勞資關系等為主要法制教育課程內容,促進大學生自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意識形成。

再次,以學生不同階段的權利與義務為主線,促進大學生法制教育內容的系統(tǒng)性。系統(tǒng)的教學內容有利于學生掌握較為全面的學科知識,形成較強的學科能力。要以學生不同成長階段的權利與義務為主線,以系統(tǒng)的法制教育內容,促進大學生法制教育工作。在處于新生階段,法制教育要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起來,積極引導學生實現(xiàn)由高中生到大學生的轉變,在開展以保護人身財產(chǎn)安全為主題的法制教育的同時,引導學生克服因陌生環(huán)境而帶來的諸多心理問題,進而形成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融入大學生活。在新生階段結束之后,要把法制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幫助學生在思想觀念深處形成法制意識。在大學生求職階段,要把法制教育與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教育結合起來,讓學生全面了解作為勞動者的權利與義務,進而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同時認真履行義務,實現(xiàn)自我價值。

[ 參 考 文 獻 ]

[1] 公丕祥.法哲學與法制現(xiàn)代化[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58.

[2] 盧梭著,何兆武譯.社會契約論[M].商務印書館,1980:9.

第3篇:法制教育典型案例范文

我們發(fā)現(xiàn)中職學校的學生多是中考落榜生,然而他們都希望自己能夠得到社會的認可,能夠通過學習技能來提高生活質量,學習相關的法律知識進行自我保護以及維護社會公平公正。但也有部分“問題生”存在思想單純,辨別是非能力低,經(jīng)不起誘惑,容易被社會不良習氣誤導等問題,從而誤入歧途,走上違法犯罪道路。最近幾年,我國青少年犯罪率有上升趨勢,對社會、個人以及家庭都造成了非常大的傷害,青少年違法犯罪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犯罪率呈上升趨勢;二是犯罪年齡呈低齡化;三是犯罪方式團伙化;四是犯罪手段成人化。犯罪類型主要集中在搶奪、搶劫、敲詐勒索、綁架、、傷害、交通違法等幾類。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的強化,能夠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以幫助他們健康成長。

所以,法制教育在校園的開展,有利于建設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與社會環(huán)境。在校園內部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素質教育都將法制教育作為重要內容。青少年學生素質如何將直接影響當前和未來一個階段我國的法制建設,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和諧。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法制意識,是培養(yǎng)現(xiàn)代化合格人才的需要,同時也是促進社會和諧,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重要體現(xiàn)。犯罪行為對于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有著嚴重的負面影響,在擾亂社會治安的同時,也對家庭及犯罪者本人造成了傷害。所以,在中學時代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能夠從源頭上降低社會犯罪率。

2當前中職學校法制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重技能,輕德育。有的職業(yè)學校進行“訂單式”教育,像工廠生產(chǎn)產(chǎn)品一樣培養(yǎng)學生,對中職生的期望值比較低,尤其是在法制教育不能夠幫助學校增加生源的情況下,技能教育被作為絕對主體而存在。法制教育進課堂迄今沒有得以很好解決,有些學校根本就沒有任何形式的法制教育。(2)法制教育主體與法制教育要求相脫離。中職學生的法制教育問題,并不是簡單的科目教育問題,而是非常復雜的系統(tǒng)性工程。這不僅要求有良好的教師隊伍,而且還要有專業(yè)機構來落實法制教育。現(xiàn)在,很多學校中德育課老師兼職傳授法制教育內容,但是,這部分教師自身的法律素質并不夠專業(yè),其只能夠通過自學來獲得有限的法制常識,而很難解決甚至無法解決一些學生所提出的實際問題。(3)法制教育形式化。首先,中職學校對法制教育的定位并不明確,沒有將其作為基礎性教育工作來管理,而法制教育又是一項系統(tǒng)的工作。很多學校頂多只是找個人做報告,或者辦個短期宣傳欄,搞幾次活動,辦幾次講座。其次,形式單一,內容枯燥。很多學校的法制教育的形式并不夠生動和新穎,且教學內容枯燥乏味,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有的學校甚至未開設法律課,更談不上引進專業(yè)的法律教育人才,也沒有相應的法制教育機構或制度。(4)法制教育內容缺乏針對性、系統(tǒng)性。有的學校在進行法制教育的過程中,并沒有按照中職生的心理和生理發(fā)育狀況來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教師往往以法律條文為主導內容進行教學,沒有將書本與實際有機聯(lián)系,沒有對學生進行法律觀念的培養(yǎng),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加強中職學生法制教育的措施

3.1科學統(tǒng)籌,更新法制教育觀念

中職學校要改變“重技能輕德育”的做法,就要依靠國家進行全面的、科學的統(tǒng)籌,使法制教育系統(tǒng)化、制度化、規(guī)范化。就我國目前法制教育的情況來看,應該借鑒美國國民素質教育的先進理念,把法制教育納入國民素質教育體系之中,作為一個系統(tǒng)工程來處理?!芭囵B(yǎng)美國公民”,一直以來都是美國青少年德育發(fā)展的最終目標,也是美國針對青少年進行法制教育活動的根本。在美國學校中,其德育部分往往以價值觀和公民教育為主要內容,在公民教育方面,法制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成為了主體。美國所開展的法制教育活動一直是美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應建立相關的針對法制教育的制度條例,并且在中職教育中融入這部分的內容。

3.2營造法制教育環(huán)境

在中職學校教育管理過程中,學習和成長環(huán)境比較重要。第一,對于學校的管理機制和方案進行優(yōu)化,實現(xiàn)科學規(guī)范化管理,營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環(huán)境,對于師資隊伍的法律意識也要加強。第二,加強學校與社會治安管理機構之間的聯(lián)系,通過人脈關系和公檢法機關的力量,努力營造有助于學生成長的環(huán)境。

3.3改革法制教育內容和教學方法

對中職學生開展的法制教育活動,其主要內容需要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宣傳,培養(yǎng)中學生的法律信仰,使其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有充分的學習興趣,并且能夠借助所學內容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通過開辟法律專欄,組織學生觀看《法治在線》、《法庭內外》等節(jié)目,組織開展法律知識競賽、主題座談會等活動,開展第二課堂,讓學生走出去,旁聽一些典型案例的庭審;將法官請進學校,給學生講解法律知識,以增強青少年學生依法保護自我的能力和知法守法的意識。

3.3.1建立健全學校法制教育各項制度,加強法制教育隊伍建設

在中職學校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確定法制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要通過制定詳細的計劃來實施。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財力去支持法制教育,改善法制教學條件,并加強法制教育師資隊伍建設。一是要大力引進具備專業(yè)法律知識的教師,提升整體師資力量的法律知識水平,確保法制教育工作能夠順利開展;二是對目前從事法制教育工作的教師要能夠進行有效激勵,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去進修更加專業(yè)的法律知識,能夠不斷學習,跟上時展的步伐,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3.3.2完善法制教育的教材內容,使學生接受系統(tǒng)的法制教育

(1)建立科學完善的法制教學內容,在實際宣傳過程中,要能夠結合中職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狀況來制定教學計劃。在完成法律基礎知識的學習之后,對每個專業(yè)制定針對性的課程。如道路交通安全法、機動車駕駛證管理辦法等可以作為汽修類專業(yè)學生必修的課程,教師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則可作為幼教類專業(yè)學生必修的課程。(2)要培養(yǎng)中職學生的法律意識,在不斷領會立法精神的情況下,引導學生能夠主動遵紀守法,使其成為一種行為習慣,進而形成堅定的法律信仰。(3)以其它學科為主體,通過滲透的方式進行法制教育,能夠強化法制教育的作用,同時也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3.3積極探索有效途徑和方法,提高學校法制教育實效

(1)通過案例教學法來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法律這門學科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和理論性,在教學過程中,只有引入生動的案例,針對具體案例進行詳細分析,才能夠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互動的方式幫助學生強化記憶。采用案例教學法,引導學生對具體案件進行詳細分析,以法制教育的角度幫助學生進行原因和過程的分析,讓其認識到法律就在我們的身邊,明白了法律知識的實用性,進而提高學習的自主性。(2)增設社會活動實踐課程,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梢匝垖I(yè)人士到學校開展講座、校園內部開展法律知識辯論賽、針對具體案件進行分析等方式來安排社會活動實踐環(huán)節(jié),確保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其中,提升他們的能力。同時,發(fā)揮校園各社團組織的作用,通過學生自辦活動,也能夠起到良好的效果。(3)利用報刊、電視、網(wǎng)絡等進行法制教育學習。在如今的社會環(huán)境中,網(wǎng)絡、電視以及報刊已經(jīng)成為了中職學生進行思想交流的重要平臺。

例如中央電視臺的《今日說法》、《庭審現(xiàn)場》、《案例說法》,省級廣播電臺《法制生活頻道》等欄目,搜集與法律條例相通的法律案例,能讓學生親身感受到法律的權威。同時,還要強化網(wǎng)絡法制教育工作,針對網(wǎng)絡教育的特殊性,發(fā)展新的教學方法,定期進行相關的法律講座。并開展相應的活動,讓學生了解網(wǎng)絡法制知識,并自覺維護良好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偠灾?,強化中職學生的法制教育工作,是非常系統(tǒng)的工程,其需要獲得全社會的支持與關注才能夠順利實施。作為開展法律教育的管理者,中職院校應該根據(jù)社會環(huán)境的發(fā)展狀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法制教育工作。

3.4培養(yǎng)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興趣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并非僅僅從責任感產(chǎn)生,而是從對客觀事物的愛與熱忱中產(chǎn)生的?!蔽覈鴤ゴ蟮慕逃铱鬃右苍?jīng)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敝挥袠酚趯W習的人才能夠永遠擁有高漲的學習熱情,才能夠不斷進取。學習興趣首先來自對知識的愛好與向往,是學生獲得自主發(fā)展的動力來源。在開展法制教育過程中,只有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夠提高教育效率和質量。首先,良好的師生關系是營造良好學習氛圍的基礎,師生之間只有構建亦師亦友的關系,互相關愛和尊重,才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

其次,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教師在進行法制教育的過程中,要能夠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同時能夠滿足學生通過探究而獲得正確結果的成就感。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就會擁有求知欲。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課堂環(huán)境的設置也非常重要,在教育改革的過程中,只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3.5“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加強教育的系統(tǒng)性、時刻性、全面性

第4篇:法制教育典型案例范文

摘要:大學生法制教育是指對高等院校的非法學專業(yè)進行法律的教育,在大學生法制教育中更加重視理論教育,對于法律的學習,大學生并不是單一的認識和接受法律,更多的是探究和論證法律的相關規(guī)定,在大學師生法制教育中,學生學習態(tài)度并不是很好,在教學中也沒有考慮到學生的需求,本文在分析大學生法制教育問題的基礎上,分析高校學生法制教育的改革措施,提高大學生的法制觀念。

關鍵詞:大學生;法制教育;法制改革

高校承擔著為國家培養(yǎng)各類高級專門人才、后備干部和各級管理人才的重任。加強對大學生的法制教育,引導大學生學法、知法,使他們形成較強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

一、法制教育內容設置的調整

高等學校的法制教育是為了培養(yǎng)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知識。通過法律課程的學習,幫助學生樹立法律權威,形成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是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的重要途徑。但目前很多高校,都是通過開設一門《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來應付法制教育。這使得學生雖然在現(xiàn)實生活中經(jīng)??吹健⒙牭礁鞣N法律問題,但難以從法律角度去思考和評價,這顯然沒有真正實現(xiàn)法制教育的目的。應對法制教育內容進行適當調整,授課課時少局限我們不可能在課堂中進行所有法律知識講授,除了進行憲法、民法、刑法等幾部大法一般性普及外,可根據(jù)學生專業(yè)或興趣進行選擇。如可在第一次授課之前做個問卷調查,調查一下學生對哪個方面的法律問題感興趣,根據(jù)調查結果側重選擇某一部分法律進行講授。也可根據(jù)學生專業(yè)進行選擇,如對于企管貿易的同學可側重介紹經(jīng)濟法知識,對于電子商務專業(yè)的同學可側重介紹一下電子商務方面的有關法律。總之,是要讓法制教育貼近大學生的生活,滿足大學生的內在性需要。

二、法制教育方法的改進

法制教育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課程,依靠傳統(tǒng)的枯燥無味的“課堂說教”很難起到作用,最理想的做法是要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為什么要遵守及如何遵守法律規(guī)范。我們可以適當借鑒英美法系等國家的“實踐性法律教育”模式,在課堂教學中引入案例進行教學,但又要防止學生只是簡單地聽聽案情,這時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法,通過設置若干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利用現(xiàn)有的法律規(guī)范分析得出最佳答案,這樣的話學生才能更牢固的掌握已有的法律知識。另外還可以通過模擬法庭形式,選取典型的案件由學生進行模擬,其他同學參與案件的分析討論,此種方法形象直觀,還能讓更多的同學參與近來,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也能打破任課教師一說到底滿堂灌局面,融洽師生之間的關系。另外,學生法律意識的自覺養(yǎng)成,不是通過一門《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就能完成的,還應充分挖掘校園文化這一特定空間的作用,如可以發(fā)揮學生社團組織的作用,經(jīng)常舉辦一些法律知識競賽、演講賽、模擬法庭等活動;引導學生收看權威性的法制電視節(jié)目,閱讀法律報刊雜志; 利用每年的法律宣傳日、消費者權益保護日進行普法宣傳; 或通過開設法律方面的選修課讓感興趣的同學進一步的了解法律,從而提高法律素養(yǎng)。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打破課上與課下的界限,帶學生旁聽一些刑事、民事、經(jīng)濟方面的審判活動,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法律的權威,從而自覺地遵守有關法律規(guī)定,以此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形成待人的態(tài)度和處理有關問題的能力。

三、改革高校大學生法制教育的措施

1、提高法制教育的地位。受到我國傳統(tǒng)法制教育的影響,我國一直存在重視道德教育輕視法制教育的J識,在社會中還存在很多就很多人輕視法制教育。從理論上來說,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密切相關,高校在法制教育中只有結合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出教育效果。當前高校大學生普遍重視道德教育,認為法治教育就是道德教育的從屬品,這不利于社會的發(fā)展。在高校的法制教育改革中需要把法制教育獨立起來,并確定相應的配套教育機制,避免法制教育邊緣化。目前法制教育屬于思想政治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視學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法律制度教育,導致法制教育沒有針對性和有效性。法制教育雖然也存在思想教育的成分,但是需要看到兩者之間并不能等同,因此高校需要借鑒國外法制教育的成功經(jīng)驗,加大法制觀念教育,使法制教育獨立出來,形成自己的教育體系。

2、改進法制教育方法。高校需要積極創(chuàng)新法制教育理念,引導學生認真學習法律理論,逐漸將法律素養(yǎng)刻到學生內心中。在高校課堂教育中可以嘗試案例模擬的方式,強調師生之間的討論,鼓勵學生通過討論等參與方式,與專業(yè)的教師進行溝通,為學生營造熱烈的課堂學習氣氛。在教學中,教師還需要結合社會現(xiàn)實進行點評分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實現(xiàn)法律教學的目標。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有意識地開展與師生之間的案例,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在案例的選擇中需要有意識的選擇與學生相關的案例,如劉海洋殺熊事件等,引起學生之間的共鳴,充分調動學生運用法律范疇的積極性。另外高校也可以利用學生會等開展實踐活動,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3、加強法制教育師資建設。提高法制教育師資建設還需要具有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建設,當前我國高校法制教育相對比較薄弱,有條件的高??梢杂煞蓪I(yè)的教師來擔負教育工作,若是辦學條件不足還需要充分提高師資力量,針對非法律專業(yè)的學生還需要不斷進行培訓工作,提高教師的法律意識,提高高校法制教育的專業(yè)化水平。另外教師在教學中還需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積極性,堅定自身的法律信仰,為學生的學習樹立榜樣。

4、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高校在改革法制教育工作中還需要開展豐富的法制教育實踐活動。西方發(fā)達國家在法治教育中一般采取實踐性法制教育模式,這種教育模式能夠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特點,能夠為我國高校法制教育提供可以借鑒的地方。在高校法制教育中可以開展第二課堂,組織學生來進行參觀從,提高學生接受知識的主觀能動性。當前我國大學生法制教育相對比較匱乏實踐環(huán)節(jié),學生單單從理論上難以獲得深刻影響,缺乏法律實踐,因此高校在開展法制教育工作中需要開展豐富的教育實踐活動,更加生動的開展法制教育,逐漸加強學生的自律性。在教學中可以組織學生觀看教育案件等電視錄像等,有條件的學校也可以開展法制教育實踐活動,開展普法知識講座等,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法制教育中,提高法制教育質量。

總之,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是一個艱巨復雜的系統(tǒng)教育工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課題,需要大學教育工作者和社會法制工作者高度重視,相互協(xié)作,共同努力,使大學生能科學認識、深刻理解、全面掌握法律法規(guī)和法制建設,增強自身的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

參考文獻:

[1]郭璐.在職業(yè)大專院校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加強法制教育的重要性[J].哈爾濱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5).

[2]朱月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法制教育與道德教育并重[J].科技創(chuàng)業(yè)月刊,2015,(3).

第5篇:法制教育典型案例范文

關鍵詞:技工院校 法制教育 重要性 舉措

技工院校一直以來在國家高技能人才的培養(yǎng)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時期的技工教育不僅要求學生要具備良好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更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法制意識和綜合職業(yè)能力。但是,目前技工院校的法制教育還停留于傳統(tǒng)模式,不能滿足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對學生的要求。因此,技工院校應該改變目前法制教育的模式,認識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將法制教育融入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中,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典型案例,觸目驚心,引人深思

2015年10月,某技師學院兩名女生發(fā)生矛盾,另一女生勸架時被抓傷,其男友得知此事后,便與抓傷人的那名女生的男友發(fā)生口角,后來進一步發(fā)展到打群架,年僅17歲的高嘉(化名)在群毆中付出了生命的代價。2015年3月,某護理學校的學生小荷到醫(yī)院檢查時,發(fā)現(xiàn)腸子上有硬傷,在父母的再三詢問下,小荷終于說出自己在學校長期被同學欺負、毆打的事。筆者查閱了媒體的相關報道,發(fā)現(xiàn)類似的事件層出不窮。這些事件反映出技工院校的學生正處在身心迅速發(fā)展的階段,容易沾染一些不文明、不道德的壞習氣。同時,也提醒教師要認識到對技工院校的學生進行法制教育的重要性,要進一步改變傳統(tǒng)的法制教育的工作方法,使法制教育工作適應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需求。

二、技工院校法制教育工作的不足

1.把法律素質排除在綜合職業(yè)能力教育內容之外

目前,部分技工院校仍然過多地強調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忽視了對學生綜合職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教育教學改革工作進展緩慢,特別是未能將學校法制教育工作與人才培養(yǎng)模式有效地結合起來,導致學生的綜合職業(yè)能力出現(xiàn)短板,進而影響了技工院校新一輪教育教學改革的效果。

2.法制教育拘泥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

大多數(shù)技工院校對法制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在資金投入上更顯不足,這就使得技工院校法制教育工作的局限性更加突出,教學方法更加單一。

3.任課教師水平參差不齊, 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目前,技工院校大多數(shù)從事法制教育的教師教學能力不足,教學方法簡單,甚至欠缺法律意識,在教學設計和教學組織上不能適應時展對學生法制素養(yǎng)的要求,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學效果一般,進而影響了法制教育工作的效果。

三、創(chuàng)新技工院校法制教育工作的相關舉措

1.技工院校應該努力營造法治的氛圍

要創(chuàng)新法制教育工作,技工院校首先要創(chuàng)建一種良好的氛圍,在學校管理中應注重依法治校、講求民主、健全規(guī)章制度,讓全校師生置身其中,日積月累,形成共同學法、共同守紀的習慣,最終實現(xiàn)法律教育工作的目標,使法制教育工作事半功倍。

2.加強家校聯(lián)合,共同促進教育效果

現(xiàn)在的技工院校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過分溺愛,有求必應,哪怕是不合理的要求也要滿足。這就造成了孩子自私、任性,心中無他人,更別說孝敬父母了。因此,學校應當建立家校聯(lián)合教育體系,班主任、任課教師要進一步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和聯(lián)系,教給學生生存的本領,讓學生學會關心他人,知道回報父母、回報社會,將來為祖國做貢獻。

3.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正確引導學生

學生的自覺意識、自我控制力是現(xiàn)代學生自身素質的重要體現(xiàn)。對技工院校的學生來說,經(jīng)過多年的教育都養(yǎng)成了自身的一種處事方式和習慣。教師要掌握學生思維發(fā)展的規(guī)律,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對技工院校學生的教育更應該側重于此。班主任、任課教師要抓住新生入學的良好時機,從日常的小事抓起,開展多種形式的法制教育,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法律素質。

4.采取多種形式的教學

法制教育不應局限于校內,還要結合網(wǎng)絡信息更新快、傳播廣的特點,打造豐富多彩的法制教育內容。此外,還要呼吁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家長的配合,例如,開展形式多樣的專題講座,充分利用網(wǎng)絡教育平臺,邀請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結合實際案例進行宣講,組織法律知識演講、競賽等活動,通過各種活動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中,并將其內化為學生的法制意識,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法制觀念,更好地預防違法犯罪行為。

第6篇:法制教育典型案例范文

關鍵詞:高職院校;思政教育;法制教育;法治素養(yǎng)

市場經(jīng)濟就是法治經(jīng)濟,獲得良好的法制教育是成為法治社會中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在遵循“依法治國”理念的現(xiàn)代社會,高職院校法制教育已經(jīng)成為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內容。我國高職院校的法制教育經(jīng)過了多年的實踐,取得了初步成果,使高職院校學生的法制素養(yǎng)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還存在著明顯的不足之處。與此同時,高職院校不同于普通高校,高職教育以職業(yè)教育為主要目標,目的是培養(yǎng)技術型人才,而普通高校則以培養(yǎng)理論研究型人才為目標。教育目標的差異,決定了兩類高校在進行法制教育方面應當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但是,學界對法制教育的研究一般只籠統(tǒng)地針對高校,而未對高職院校與普通高校加以區(qū)分。綜合上述因素,專門針對加強我國高職院校法制教育的研究是有重要的意義的。

一、高職院校法制教育的現(xiàn)狀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法制教育未獲得普遍重視,逐漸喪失了應有的重要地位,從原本獨立的一門課程變?yōu)楸患{入到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程的范疇,成為《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中的一個部分。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總體框架內,法制教育受到了嚴重的束縛。

首先,法制教育的內容被高度縮減,使學生難以獲得對社會主義法制的全面認識?!胺苫A”課是法制教育的主要內容,法制教育本身應當包括憲法、民法、刑法、行政法、訴訟法等核心內容,而現(xiàn)在的思想政治課程中的“法律基礎”部分將上述核心內容高度濃縮后,變?yōu)閮H僅只有三章,共八十多頁,內容上只介紹相關概念,強調“法律精神”、“法治理念”等,缺乏法律基礎知識,難以使學生系統(tǒng)掌握成為合格法治社會公民所應當具備的相關法律知識。也正因為如此,學生盡管對學習法律的重要性有較為清楚的認識,但對“法律基礎”的學習卻缺乏熱情。

其次,法制教育缺乏相關專業(yè)課程的配套支持。一般而言,《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共計五十四個課時,作為法制教育核心的“法律基礎”部分內容僅占全書內容的八分之三,這也就意味著“法律基礎”部分只有區(qū)區(qū)二十個課時。而學生在專業(yè)課程之外最多開設與專業(yè)相關的部門法課程,其它部門法則只能依靠對法律有興趣的學生自學。可見,高職院校法制教育的課時極為不足,而相關法律專業(yè)課程開設又少,這對于提升高職院校學生法制素養(yǎng)是不可忽視的軟肋。

最后,優(yōu)秀師資隊伍的缺乏也是高職院校法制教育所面臨的困境。相當多的“法律基礎”課程教師都未經(jīng)過法律知識的專業(yè)訓練,往往由思想政治教師主講。這導致鮮活的法律運用變成了枯燥的概念、原則的講述。而且,在有限的課時內,“法律基礎”部分的教學手段僅以課堂教學為主,難以吸引學生的足夠關注。究其原因,在于很多高職院校并不重視大學生的法制教育,認為是可有可無的。在這種觀念指導下,不僅法制教育的課時極為有限,教育經(jīng)費也嚴重不足。

可見,法制教育系統(tǒng)性的缺乏和教育實踐中的忽視使得我國高職院校法制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據(jù)調查:“目前獲得法律知識的途徑:排在前三位的是:媒體、法律課和學校普法教育,但調查發(fā)現(xiàn)通過學校普法教育和法律課獲得法律知識的只占20%和30%”【1】??梢妼W校的法制教育遠遠滿足不了需要,還有待加強。在這種情況下,社會中不僅普遍存在學生法律知識欠缺,法律能力不足,導致學生在校期間以及進入社會后難以有效地運用法律手段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而更為嚴重的是由于法治觀念的淡薄,少數(shù)學生還存在違法犯罪行為。2003年3月28日,在南京市浦口區(qū)檢察院掛牌成立了全國首家大學生犯罪預防中心,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南京10所高校成為首批中心成員。之所以要建立這個“大學生犯罪預防中心”,是因為該院通過調查分析發(fā)現(xiàn),2001年該區(qū)在校大學生的犯罪率比上年上升300%,2002年比2001年上升120%,并且還得出結論,大學生犯罪大多是因為不懂法【2】。

對此,筆者在所任教的高職院校進行了法制教育狀況問卷調查,針對二年級、不同專業(yè)的高職學生發(fā)出200份問卷,共收回有效問卷166份。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僅有不到5%的學生認為平時所學法律知識能夠滿足需要,近96.4%的學生很少或根本沒有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權益,平時所學法律課程除了“法律基礎”及選修課中的勞動合同法、合同法外,主要集中在專業(yè)法律課程,如財經(jīng)法規(guī)、經(jīng)濟法、稅法、會計法規(guī)、政策法規(guī)與職業(yè)道德、導游政策與法規(guī)等。至于調查問卷中所涉及到的一些法律常識,相當一部分學生表現(xiàn)出還處于蒙昧狀態(tài),如對“甲殺人后自殺,親屬是否負責”,43.4%的學生回答“應負責任”,12.7%的學生回答“不知道”,這表示56.1%的學生不了解刑事歸責原則。可見,目前高職院校大學生掌握法律知識的狀況,令人堪憂。

二、高職院校法制教育的定位

如何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法律素養(yǎng),已經(jīng)成為高職院校法制教育工作中的當務之急。對此,筆者以為解決之道在于應當準確地定位法制教育的目標,改革法制教育的課程體系,這是強化高職院校法制教育的必由之路。

鑒于我國高職院校法制教育的現(xiàn)狀,準確定位高職院校的法制教育,是完善我國高職院校法制教育首先應當思考的問題??倳浽邳h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弘揚法制精神,形成自覺學法守法用法的社會氛圍?!笨梢?,確立法治觀念,使人人能夠知法、守法、用法是國家對每個公民的基本而求,高職院校學生也不能例外。因此,我國高職院校法制教育應當定位為知法、守法、用法的教育。

筆者認為該定位可分為三個層面:即傳授法律知識,形成法律能力和培育法治觀念。作為社會公民應當懂得權利之所在,義務之所系,而這可以通過法律知識的學習來解決,可見法律知識是基礎。缺乏基本的法律知識,法律能力的形成將無從談起。法律能力是指在社會生活中運用法律的能力,法律能力的形成將有助于其維護合法權益和承擔法定義務。而法治觀念的確立是法制教育的最終目標。只有掌握法律知識、形成法律能力并且具備法治觀念的大學生才是符合時展要求的大學生。在實現(xiàn)我國法制教育目標定位方面,我們不僅應當加強法制教育,提高學生的法治觀念,還應當提高教學管理人員對法制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只有他們認識到大學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才會重視大學生法律意識教育,并在各個方面給予有效的支持。

三、高職院校法制教育的完善

為了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法律素養(yǎng),從法律知識、法律能力和法治觀念等層面推進我國高職院校的法制教育,培養(yǎng)合格的知法、守法、用法的高職院校學生,筆者以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完善。

1.教學方式的多元化

鑒于目前法制教育以課堂教學為主,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注重教學方式的多元,從而盡可能地吸引學生的關注。法律作為實踐性很強的社會學科,高職院校學生的法制教育應注重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和開放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是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典型案例來達到培養(yǎng)學生分析能力的目的,使學生將所學得的法律原理能夠結合教學案例來進行思考、分析與判斷,引導學生思考法律規(guī)定的合理性,從而提高其法治觀念。應當注意的是,如美國著名大法官霍姆斯所說的:“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邏輯,而在于經(jīng)驗?!痹诎咐虒W過程中所選擇的案例應當與學生的生活有緊密的聯(lián)系,這樣更易于學生的理解和接受。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以計算機為主的多媒體技術在高職院校的教學中逐步普及。多媒體教學是利用計算機的處理能力,將教學中涉及的文體、圖形、圖像、聲音等媒體資料加以組織來完成相關的教學任務。通過多媒體教學可以增進教學的效果,使原本枯燥的學習內容變得富有趣味性。法律作為一門經(jīng)世致用的學問,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必須緊密結合,其成功經(jīng)驗也可以為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客體改革所借鑒。

2.課程結構與內容的重點化

現(xiàn)在高職院校的法制教育是作為公共基礎課,以《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中的“法律基礎”部分出現(xiàn),不僅課時有限,內容簡單,而且由于其強烈的意識形態(tài)性,使學生將其與政治課程相等同而喪失了學習的熱情。筆者以為應當基于國家的教育方針、高職院校學生培養(yǎng)目標的特殊性和大學生法律素養(yǎng)培育的重要性等方面因素的綜合考慮而合理安排相關的法律課程,將法制教育的課程單獨開設,優(yōu)化其結構并突出其內容。古希臘哲人柏拉圖曾說:“法律是一切人類智慧聰明的結晶,包括一切社會思想和道德?!蹦敲?,學習法律知識就如同在學習一切人類智慧聰明的結晶,包括一切社會思想和道德,法制教育所帶來的正面影響將是不可估量的。以專業(yè)知識的學習與法制教育為例,法制教育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與遵紀守法意識,與高職院校學生專業(yè)知識的學習相結合,能夠使學生在理解和掌握專業(yè)知識之外,潛移默化地接受在今后的從業(yè)生涯中應當遵守的職業(yè)道德和行業(yè)法規(guī)。除了傳統(tǒng)的法律基礎課程應當予以重點化外,還應當結合專業(yè)課程開設相關的法律課程,從而引導高職院校學生多渠道接受法制教育,如旅游專業(yè)可開設旅游法,會計專業(yè)可開設會計法等。上述法律課程的開設,應當在結合專業(yè)特點的基礎上,采用必修或選修的方式進行。只有與專業(yè)課程的學習緊密結合,才能夠使學生認識法律的重要性,增強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教育手段的多樣化

在傳統(tǒng)教育理念中,人們認為大學是進行理論傳授的場所,至于如何運用理論則是學生工作后的事情。受此影響,我國高職院校的法制教育缺乏與社會的溝通與互動,過于側重法律知識的講授,強調學生對法律知識點的掌握和分析。在教學方法上以課堂教學為主,未足夠關注對學生法治意識的形成和法律能力的培養(yǎng)。這實際上導致“向學生掩蓋了實際發(fā)揮作用的具體法律規(guī)范和法律沖突”【3】,而在課程知識的學習與社會生活反差過大的情形下,法律制度本身難以獲得學生的認同,其法律能力的培養(yǎng)也難以符合時代的要求。盡管通過課程的科學設置能夠使學生掌握法律知識和提高法律能力,但是法治觀念的形成僅僅依賴于課程的設置是遠遠不夠的。高職院校學生的法制教育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的學習。因此,高職院校的法制教育應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應當注重課堂教學和理論教學,另一方面則應當注重通過實踐性教學來提高學生的法律能力,展示并使學生理解法律規(guī)定與社會現(xiàn)實之間的巨大落差,降低學生畢業(yè)后與社會接軌的成本,培養(yǎng)出符合社會要求的人才。為了提高法律素養(yǎng),還應當組織學生積極參與校外的社會實踐活動,如旁聽法院的審判;參加法制的宣傳活動;以學生社團組織為紐帶,定期邀請專家舉行法律講座等。此外,還可以通過組織舉辦報告會、演講會等多種教育形式,開展生動的法制宣傳,使學生能夠切身的感受到“法治”就在身邊。

4.法制教育師資的優(yōu)化

高職院校法制教育的成敗取決于師資隊伍的建設,缺乏高素質的師資難以培養(yǎng)出掌握法律知識具備法治觀念的高素質大學生。但我國高職院校的法制教育師資并不盡如人意,存在良莠不齊的問題,尤其是部分教師的專業(yè)素質難以滿足要求,因此,為了提高法制教育師資的專業(yè)素養(yǎng),應當加強對現(xiàn)有教師的專業(yè)培訓,使其熟練掌握法律專業(yè)知識。同時,各高職院校應當明確法制教育教師的專業(yè)資格,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采用法律專業(yè)畢業(yè)生從事法制教育教學,從而使高職院校法制教育在師資隊伍方面獲得過硬的保證。

注釋:

【1】王寶生,楊琳:《高職院校學生狀況調查、分析與對策》,九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

第7篇:法制教育典型案例范文

關鍵詞: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整合

大學生道德教育,是指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誠實守信為重點,對大學生進行的社會主義基本道德原則和規(guī)范的教育。大學生法制教育,是指對大學生進行的社會主義法律原則和法律規(guī)范的教育,主要包括法學、社會主義法律基本原理、憲法以及有關法律制度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內容的教育。大學生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整合,不是兩者的簡單相加,而是以多種手段進行的有機結合。這種整合的教育是教育的一種新模式,是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道德的法制化和法制的道德化。但是在實現(xiàn)兩種教育的整合中還面臨諸多問題,需要在理論和實踐上進一步探討。

一、《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在整合中存在的問題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以下簡稱《基礎》)課改革的目的是改變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分割的局面,將大學生的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充分結合起來,但在整合過程中,仍存在很多問題。

(一)整合的內容不到位

首先,在章節(jié)設置上,第四章、第五章介紹道德與道德規(guī)范內容;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介紹我國的法律體系和法律制度①,并沒有將道德與法律有機地結合起來。對于喜歡照本宣科的教師來說,這樣的章節(jié)設置,在講授過程中,內容不會發(fā)生任何變化。其次,在內容安排上,并不是首先介紹道德與法律的關系,然后再擴展到公共生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與法律問題,所以學生從理論上都不清楚它們之間是什么關系,就更談不上將其融入自己的日常行為中了。

(二)師資素質不適應《基礎》課的變化

大學生對系統(tǒng)理論知識的學習,目前主要依賴于教師。教師素質的欠缺,直接影響了授課的效果。首先,從師資的組成看,現(xiàn)在從事《基礎》課教學的教師,或者是注重思想教育的“兩課”教師,或者是原來從事法律基礎課的教師。教師自身都沒有進行知識的整合,在教學中,也就很難做到融會貫通了。其次,教師對課程性質認識不清。很多教師看到的變化是:《基礎》課將兩本書變成了一本書,兩門課變成了一門課,課時少了,內容有了一些刪減。既然如此,一切可以照舊。在這種認識指導下,又怎能做到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的整合?第三,高校對此種變化沒有給予重視,沒有對教師進行相關方面的培訓,沒有為實現(xiàn)“整合”搭建平臺。于是導致現(xiàn)在高校的《基礎》課,德育教師還是單純地進行道德教育,法律基礎課的教師也是簡單地傳授法制知識,“兩張皮”現(xiàn)象仍然存在。

(三)整合的方式不理想

要實現(xiàn)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的整合,必然需要有好的方式,但現(xiàn)在的問題是欠缺理想的整合方式?,F(xiàn)在的教學模式主要依賴于課堂,依賴于教師。整合的方式靠教師的自覺,整合知識的傳授靠課堂。所以,在教師未對知識進行整合的前提下,又單純依靠“坐而論道”為主的傳統(tǒng)理論灌輸方式,很難讓學生接觸到整合后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更不要說將兩者結合后指導自己的日常生活了。方式的單一,使理論知識與實踐脫節(jié),整合的效果沒有真正體現(xiàn)出來。

二、《基礎》課在整合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儒家“德主刑輔”思想的影響

儒家認為,道德的作用是“禁于將然之前”,法制的作用是“禁于已然之后”,因此道德比法制更為重要。此種思想從《基礎》課教材內容的編排中可以看出。在章節(jié)設置的順序上,前半部分講道德,后半部分講法制,體現(xiàn)了儒家思想中道德比法律更重要的觀點。同時,大多數(shù)《基礎》課的教師是原來講思想道德課的教師,容易受儒家思想影響,所以習慣用大部分學時進行道德教育,對法制教育部分一帶而過。在對學生進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般也是道德說教多,相應的行為規(guī)范少。

(二)絕對化思維方式的影響

絕對化思維方式的基本公式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話?!雹偈苓@種思維方式的影響,在對待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的關系問題上,自然而然地就會割裂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走向兩個極端:一是唯法治論傾向,即認為法制教育才是根本,忽略道德教育對法律的指引;一是唯道德論傾向,即推崇道德至上,認為只有德治才是社會的根本。這兩種傾向在《基礎》課上的表現(xiàn)是:要么只重視對“法律基礎”部分的講授和特別宣傳,要么過分看中“思想道德修養(yǎng)”部分,而輕視“法律基礎”部分。在此種思維模式的影響下,永遠無法實現(xiàn)道德的法制化和法制的道德化,也做不到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的整合。(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滯后的影響《基礎》課的目的是培養(yǎng)具備全面素質的大學生,或者說合格的大學生。合格的大學生首先要有德行,因此要進行道德教育;合格的大學生還要遵守法律,所以要進行法制教育。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偏重于思想道德教育,沒有把法制教育與道德教育放在同等的位置,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培養(yǎng)出來的大學生,素質當然是不全面的。同時,社會在進步,大學生的需求也發(fā)生了變化,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應與社會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其內容設置上要貼近大學生的需求,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仍然存在“新瓶裝舊酒”的現(xiàn)象,導致了內容與現(xiàn)實需要脫節(jié),各學科之間相互分割,缺乏完整的教育體系和內容。再有,《基礎》課在大學生需要素質教育時,過多地進行的卻是基本常識教育,這樣的結果是既浪費了教育資源又影響了課程教學效果。

三、完善《基礎》課整合的措施

(一)增強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整合的意識

《基礎》課教師要深刻領會課程整合的目的,增強合力意識,不要把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整合作為一項任務,要把整合的意識變成一種習慣,成為一種自覺,同時把這種自覺的意識轉化為行為。如在講授法律知識時,要善于挖掘其中蘊含的道德根源,堅持大學生法制教育的德育性質。絕不能機械地就法律而教授法律,將大學生法制教育搞成法學教育;更不能帶著法律工具主義思想進行大學生法制教育,因為這樣不但不利于大學生道德素質的提高,而且還會誤導學生去做那些看似不違法,其實是為法律精神和道德規(guī)范所不容的事。在講授道德知識時,要講清道德是靠人們自覺遵守的,但是任何一個社會,為了保證社會的正常運轉,都要將社會所要求的基本道德規(guī)范列入法律范疇,以保證社會成員的認可與遵守。

(二)完善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整合的內容

調整教材的結構,完善《基礎》課的內容??梢詮囊韵滤牟糠诌M行編排:即社會主義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的關系;社會主義道德教育;社會主義法制教育;社會主義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的整合。這樣編排,讓學生在整體上就可以看出,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不可缺少的兩部分,而且同等重要。但這兩部分又不是割裂的,需要將其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發(fā)揮最大效能。久而久之,這種觀念就會轉化為一種習慣,無論處理任何問題,都會用一種整合的態(tài)度去對待,真正實現(xiàn)德中有法、法中有德。

(三)完善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整合的方式

1.用典型案例帶動整合。在講授《基礎》課時,要學會使用融道德與法律于一體的案例分析,帶動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的整合。如講“職業(yè)道德”時,可以用學生勤工儉學時的親身經(jīng)歷作為例子,分析其中的道德和法律問題,以便在今后的就業(yè)中,避免機械地割裂道德問題與法律問題,正確運用道德與法律知識,更好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還可以圍繞大學生戀愛、結婚現(xiàn)象,分析其中涵蓋的道德與法律問題,使大學生建立正確的戀愛觀、婚姻觀,充分理解法律要有道德的依托才能成為人們愿意遵守的法律,道德要有法律的約束才能有強大的生命力。通過這些典型的案例,讓學生真正理解道德與法制不是兩個毫無關系的存在,而是密不可分的結合體。2.采用“邊緣滲透方式”實現(xiàn)兩種教育的整合。“邊緣滲透方式”①,即“德中有法、法中有德”。道德與法律是密不可分的結合體,道德要通過法制教育外化為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法律意識要通過道德教育內化為學生的道德信念。所以,在《基礎》課的實踐教學中,要多開展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相融合的活動,如情景模擬、課堂辯論形式,讓學生體會情與法的交融,領悟“德中有法,法中有德”的道理,成長為不僅懂法、守法,更具有高尚道德品質的高素質人才。

(四)提高《基礎》課師資整合的素質

學生知識的獲取目前主要依靠的是教師講授?!痘A》課是在大學生剛剛進入大學校園時開設的課程,教師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而教師的綜合素質,決定著教育的水平和質量?!痘A》課開設成功的關鍵,在于教師具有適應整合的素質。1.《基礎》課教師應建立統(tǒng)整的思維模式②。正確的思維才能正確地引導行為。所以,教師要正確理解《基礎》課是由兩門課變成的一門課,不是簡單地相加,也不是簡單地進行內容調整,而是一種教學方式的改革,是教學目標的提升。此外,也要拋棄單純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改變以往割裂的思維模式,將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充分融合,建立整合教育觀。只有統(tǒng)整的思維模式,才能盡快實現(xiàn)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中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時,教師要將這種思維模式帶進課堂,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學生學會全面看問題、處理問題,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思維模式。2.《基礎》課教師應具備知識整合的能力。既然目前學生的知識主要來源于教師,教師就應該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所以,教師應首先提高自己對知識進行整合的能力。如同挖井,要想挖得深,井口就要寬。寬指的就是知識的廣度。所以,為了將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更好地整合,教師就要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加強這兩部分知識的學習,提高寓法制教育于道德教育、寓道德教育于法制教育的能力,真正做到課程知識體系的整合,也給予學生以嶄新的知識系統(tǒng),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用整合的知識指導自己的日常行為。3.《基礎》課教師要善于運用多種教授方式。學習的目的是為了使用,但我們一直堅持的是先學后用,這樣的結果是學了后面忘了前面,等需要用時沒知識可用。我們?yōu)槭裁床粐L試邊學邊用呢?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都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我們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可以多采用問答式、情景模擬、案例討論、課堂辯論等互動式的教學方式。而且要多以學生身邊發(fā)生或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為切入點,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在實踐中加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經(jīng)過長時間的滲透,學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將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結合起來,并很好地運用到日常生活中。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會再讓學生感到課堂只是老師的世界,由此取得較好的效果?;拇髮W英語教學。在大學英語資源庫建設中,我們還結合教材建設積極引進大學英語自主學習平臺。將其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結合學習平臺的優(yōu)勢與特點,研究探索一種新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即學生課下利用網(wǎng)絡自主學習平成語言信息及課文背景文化知識的輸入,課上在老師的引導下完成自己所學內容的語言輸出。這種模式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改進與調整學生的語言輸出方式,并且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設計不同的語言輸出練習。同時,還制定出了一套完善的考核評估方法,以督促學生在平臺上完成課程的自主學習。

四、結語

第8篇:法制教育典型案例范文

筆者充分利用學校新近安裝完畢投入使用的“班班通”教學設備,發(fā)揮計算機多媒體設備的輔助作用,改進教材資源的呈現(xiàn)形式,制作了形式多樣的教學課件,引進了網(wǎng)絡和學生生活中的資源,對思想品德教學加強學生法制教育作了大膽的嘗試。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就是在學習新課內容之前,改變由教師口述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或描述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導入方法,由計算機展示網(wǎng)絡上、生活中的資源,營造與教學內容相一致的教學情景,啟發(fā)學生思考和感悟,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改變學生的學習意愿,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

例如,在教學《珍惜學習機會》時,展示了一段新聞視頻――《大烏江鎮(zhèn)動員輟學學生上學》,畫面展示了由于受到錯誤思想觀念的影響,某中學一姓朱學生輟學到臨近鄉(xiāng)鎮(zhèn)賓館打工,鎮(zhèn)人民政府和村委會領導、學校班主任教師多次到家和到打工地,對家長和學生作深入細致的思想教育說服工作,朱姓同學最終返校讀書。畫面時間三分鐘,把農(nóng)村學生輟學現(xiàn)象擺在了面前,教師提出了三個問題供學生思考:(1)朱某輟學打工,對自己和家庭會有哪些影響或損失?(2)在教育和社會迅速發(fā)展的今天,朱某的行為合法嗎?(3)吸取朱某的教訓,杜絕和減少輟學現(xiàn)象,我們應該怎么做?(4)在校讀書期間,我們應該掌握哪些科學的學習方法,以學到更多的東西,學好更多的知識?學生帶著以上四個問題,快速的瀏覽了教材內容,既對朱某的行為有了法律方面的思考,又找到了疑難的內容,明確了學習難點。

二、引入案例,就近體驗

案例是實實在在的事情,與學生生活有諸多相似之處,其具體情節(jié)、處理結果及其給人們的啟示,對學生的震撼和教育比教師空洞的說教、教材死板的圖文、學生單純的看書感悟效果好得多。思想品德教學加強法制教育,一定要注意引入典型鮮活的案例,一定要重視案例資源的開發(fā)和加工,一定要學會運用案例啟發(fā)學生。

在教學“維護姓名權”時,筆者先引入案例:2003年底,張秀(19歲,未達法定結婚年齡)為能趕上其男友單位的福利分房,以購買進口藥品需用廈門市居民身份證為由,通過他人借來張玉麗的身份證并拿走張玉麗單位的集體戶口簿,以張玉麗的名字與其男友到民政部門辦理了結婚登記,2004年3月,張玉麗在辦理結婚登記時被告知她已經(jīng)結婚,男友因此與她反目,親戚朋友對她多有議論,張玉麗深受打擊,后經(jīng)查證方知事情原委,張玉麗遂將張秀訴至法院,要求賠償自己因查證事實而花費的5000元并支付精神損害賠償金4000元。并且提出問題學生思考:(1)張秀侵犯張玉麗姓名權,給張玉麗造成哪些危害?(2)張秀是如何侵害張玉麗的姓名權的?(3)張玉麗是怎樣維護自己姓名權的?學生閱讀案例,完成了問題任務。教師趁熱打鐵,讓學生自己閱讀教材,搞清楚教材主要內容:(1)什么叫姓名權?(2)侵害姓名權的行為一般有哪些?(3)我們應該怎樣尊重他人的姓名權?(4)如何維護自己的姓名權(被侵害和未被侵害兩種情況)?通過案例,學生知道姓名權是公民的重要權利,不能侵害他人的姓名權,要學會保護自己的姓名權。

運用案例加強學生的法制教育,教師要做的事情,不是嘮嘮叨叨的講,不是無病的告誡,而是在興趣上激發(fā)學生,在疑問處啟發(fā)學生,在關鍵處點化學生,在結論處提升學生。

三、展示條文,及時強化

思想品德教材關于法制方面的內容,絕大多數(shù)以解釋性(如什么叫姓名權、侵害姓名權行為的表現(xiàn)等)、描述性的語言(如圖片)講述或介紹,很少列舉具體的法律條文。出于教學的需要,教師也需要引用一些法律條文。由教師口述,學生只是通過耳朵聽,其所得所感十分有限。改用計算機多媒體展示具體的法律條文,其效果就要好得多。

例如,教學《肖像和姓名中的權利》后,筆者直接將《民法通則》相關內容呈現(xiàn)給學生,并且要求學生閱讀和感悟。

《民法通則》99條: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guī)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冒用。

《民法通則》100條: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jīng)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第9篇:法制教育典型案例范文

青少年法制教育是全民法制教育和中小學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加強法制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質,把他們培養(yǎng)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每所學校和每位教師的神圣職責。針對部分中學生法律意識不夠強和對法制教育課不夠重視的情況,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學?,F(xiàn)有條件,積極籌備,多做宣傳,切實將法制教育開展起來。第一是加強陣地建設,加大法制教育宣傳力度。要抓住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利用法制教育宣傳欄、櫥窗、黑板報、校園廣播、學校網(wǎng)站等陣地,大力宣傳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讓法制教育的目的、意義人人皆知。第二是營造法制教育氛圍,不斷優(yōu)化校園育人環(huán)境,通過開展教育宣傳月活動,拉橫幅、貼標語,并適當借助多媒體,使法制教育工作有聲有色,生動活潑。學生每天置身于校園之中,時時處處都能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加強法制教育陣地建設,努力營造法制教育氛圍,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法興趣。只有學生重視法制教育課,學習法律的積極性不斷提高,才能不斷增強法律意識。

二、豐富內容,改進方法,提高法制教育的質量

學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陣地。要注意防止法制教育內容單一化和方法簡單化。老師如果照本宣科、機械灌輸,就會使法制教育流于形式。為了提高法制教育的質量,我們要在豐富法制教育內容、改進法制教育方法這兩方面下功夫。

1.根據(jù)教學需要不斷豐富法制教育的內容

教師要根據(jù)不同年級、不同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及認識水平,精心組織法制教育的課堂內容,用好法制教育教材。從學校整體看,法制教育的內容可以細化到不同的年級和時間段,要做到年年有主題、期期有重點、月月有目標。如七年級的學生主要以規(guī)范行為、安全教育為主,學習《憲法》《國旗法》《中小學生守則》《中學生行為規(guī)范》等。八年級學生以青春期教育、自我保護能力培養(yǎng)為主,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環(huán)境保護法》《民法》《食品衛(wèi)生法》等。九年級的學生以培養(yǎng)社會適應能力為主,學習《刑法》《國防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兵役法》《消防法》等。講課時,教師要注意針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實際,選擇典型案例或事例,引導學生用身邊的事例學法、說法。這樣,學生不僅僅是在用頭腦記憶法律,更是在用眼睛看法律,用耳朵聽法律,用心去思考法律,逐步學會明辨是非。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穿插講述一些社會常識,教學生學會保護自身合法權益,避免意外事故的發(fā)生。我們也可以充分挖掘各學科內容中的法制教育因素,多進行學科滲透。如在語文課、政治課中,教師可以結合《水法》《森林法》《土地管理法》《環(huán)境保護法》等,對學生進行愛護水資源、森林資源,節(jié)約土地,保護環(huán)境等方面的教育。

2.針對學生特點不斷改進法制教育的方法

堅持面授為主、自學輔導為輔,采用集中學習輔導與分散自學相結合的方式,利用課堂教學,有計劃、有步驟地通過思想政治課、心理活動課、班會課、校本課程等渠道,傳授學生法律知識。在學習中,我們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基本需要,看到學生個性及生活環(huán)境的差異性,以研討式、探究式、辯論式等活動為途徑,進行鮮活的法制教育,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認可法制教育,并主動參與法制教育活動。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所謂“請進來”就是加強學校與司法機關的聯(lián)系,邀請相關的專業(yè)司法人員上臺講課,做法制報告。所謂“走出去”就是將學生帶出課堂,利用課外時間開展如少年模擬法庭、法制夏令營、假期普法班等形式多樣的課外法制教育活動。“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可使法制教育內容豐富生動、形式新穎,利于增強學生學法的興趣,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積極開辟第二課堂,開展學法用法實踐活動。如組織學生觀看法制教育電視片和電影、舉辦法律知識競賽、組織學法用法有獎征文活動、開辦法制宣傳園地、印發(fā)普法小冊子、開展法律咨詢活動等,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增強法律意識和法律觀念。

三、立足學校,優(yōu)化法制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