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漢語言文學教學方法范文

漢語言文學教學方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漢語言文學教學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漢語言文學教學方法

第1篇:漢語言文學教學方法范文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教育教學方法優(yōu)化途徑

在電視廣播大學快速發(fā)展的新形勢下,如何更好的辦學、促使電大教育高水平的發(fā)展,已經成為每一名電大教師思考的問題。漢語言文學教育是電大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主流學科之一,教師應該根據學科特點,結合學生學習狀態(tài),不斷探索有效的教學方式,從而更好的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

一、漢語言文學教育的現狀分析

對于漢語言文學教育來說,學生學習興趣濃厚與否會直接影響學習效果,特別是電大的學生,學習動力相對不足、自主學習習慣沒有充分養(yǎng)成,那么教師就需要不斷的思考有效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改變以往灌輸為主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真正發(fā)自心底的想從課堂上學到東西。當然,目前電大漢語言文學教育的教育理念比較滯后,有些教師生搬硬套全日制教學模式與課程內容,往往過多的灌輸專業(yè)理論,過多要求學生知識儲備,這都不符合電大的教學特點,也沒有找準電大學生專業(yè)能力水平。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手段過于陳舊,不夠新穎生動,自然也就無法真正建構起高效的教學課堂。針對這些問題,電大教師應不斷思考解決的問題。

二、漢語言文學教育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

(一)探索新穎多樣的教學方式

目前,教師應打破固有的教師傳輸講授教學模式,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們能夠在課堂上積極思考、主動探討,從而變被動接受知識變成主動學習。那么就應該在傳統講授式教學的基礎上,為漢語言文學教學注入一些新的活力。開展生本講授式教學。通過預留學習任務,引導學生課前準備相關內容,然后在課堂上扮演“老師”的角色,然后將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展示給老師和同學們,這對講授者是一種鍛煉,同時也會使其他同學感受到與教師講解不同的東西,最后教師再進行糾正和補充,這樣教學課堂便會呈現出無限的開放性特征,學生也會更集中注意力的學習。采取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教師可進行總體設計,讓班級學生分為多個小組,組內不同成員密切配合,分配查閱資料、問題分析與課堂發(fā)言、解答疑惑等角色,從而使小組有機運轉起來,最后在課堂上進行展示,不同小組之間的討論會散發(fā)無限的智慧光芒,教學也便具有了無限的延展性。進行多媒體情境式教學。傳統印象中,漢語言文學教學是一種沒有畫面感的知識宣講,學生只能夠去聽、去想和去記憶,這種方式固然有效,但卻相對沉悶,很多時候無法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得教學新意不足。對此,教學應該注重多媒體的運用,通過影音、畫面的呈現,讓具體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營造一種非常逼真的意境,特別是對古代文學、現當代文學內容的講述,插入一些有幫助的視頻和資料,多媒體教學優(yōu)勢的利用,能夠讓學生眼前一亮,這樣會更活躍課堂,以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讓學生有學習漢語言文學的興趣。

(二)提升漢語言文學教師教育素養(yǎng)

隨著電教發(fā)展的飛速發(fā)展,漢語言文學教師應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探索有效的教學新模式,從而適應電教學生專業(yè)學習的需要。一是應與時俱進、充分符合人才發(fā)展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個別教師不懂得學術研究的重要性,常常幾年或十幾年教學思路和講授方式都沒有變化,不管教育形勢如何變化,學生情況具體如何,只會根據自己的主觀想法開展教學活動,一堂課灌輸始終,這是不可取的。教師應樹立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讓漢語言文學教學煥發(fā)出無限的生機。二是要擁有先進的教學技能。當前,社會需要的是能力型人才,那么教師也不能故步自封,而應該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結合學生聽課的感受,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這其實也是教師教學水平的良好體現。漢語言文學教學應該是活潑而充滿生機的,也應該是高效和諧的,那么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就必須不斷學習專業(yè)知識、良好的教育理念,從而顯著提升自己的教育素養(yǎng),為電教漢語言文學課程服務。

(三)強調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方向

很多時候,我們忽視了漢語言文學教育本質,那就是提升學生的實際專業(yè)素養(yǎng)。尤其對電大學生來說,知識必須運用于實踐,才能真正發(fā)揮效用。漢語言文學教育應針對學生的職業(yè)發(fā)展,為學生社會崗位發(fā)展服務,為今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如古代文學要注入一些作詩填詞、對聯創(chuàng)作的內容,寫作學應注重結合學生職業(yè)用途而有所側重,應注意學生讀書筆記的寫作,促使學生嘗試創(chuàng)作,從而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更好地實現漢語言文學教育的價值。

三、結語

總之,教師要順應教育發(fā)展大潮,不斷分析漢語言文學教學現狀問題,多途徑思考優(yōu)化教學的有效方法,從而真正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邱薪穎.淺析當前漢語言文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J].群文天地,2012(16)

第2篇:漢語言文學教學方法范文

論文摘要:現階段,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全面推行,漢語言文學教學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立足于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需要,對教學模式進行大膽改革和創(chuàng)新,以滿足新時期對人才培養(yǎng)的高要求。基于此點,本文從漢語言文學的教學現狀入手,對漢語言文學改革的策略進行深入思考。

漢語言文學是構建文明社會的人文基礎,在提高國民人文素質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fā)展,當前漢語言文學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存在教學模式因循守舊、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單一、教師綜合素質不高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漢語言文學教學作用的發(fā)揮。因此,針對漢語言教學現狀,對漢語言文學教學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已經勢在必行。

一、漢語言文學教學現狀

(一)教學模式因循守舊

在漢語言文學的教學中,許多學校的教師仍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導致“教”與“學”的效率難以提高。久而久之,在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被逐步削弱,甚至出現厭學情緒。同時,漢語言文學的知識結構尚未根據社會的發(fā)展做出相應的調整,致使知識老化嚴重,與現實社會相脫節(jié)。在這種“學術型”的教育模式中,學校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往往定位于理論性人才的培養(yǎng),而忽視對漢語言文學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二)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單一

目前,隨著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對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必須針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個性發(fā)展采取適宜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漢語言文學教學也應如此。以往教師在進行漢語言文學教學時,基本采用的都是填鴨式的教學方法。由于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從而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漢語言文學的興趣,致使教學效果不理想,加之教學中欠缺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教學質量一般。

(三)教師綜合素質有待于提高

由于漢語言文學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語言魅力的缺失,致使課堂氣氛過于沉悶,從而使得學生配合教學的積極性較差,思維也被嚴重抑制。教師總是根據教材內容,按部就班地進行漢語言教學,由于沒有給學生足夠地自我發(fā)揮空間,造成學生僅能單純地模仿,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在這一過程中,教材成了束縛學生自由發(fā)揮想象力的枷鎖,諸多的語法、課文、詞匯、閱讀和寫作等課程,使學生對漢語言學習產生出一種乏味和厭煩的感覺,這樣必然會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師的綜合素質不高造成的。為此,必須不斷提高漢語言文學教師的綜合素質。

二、漢語言文學教學改革的策略

(一)完善課程結構

漢語言文學教學的最終目標是要培養(yǎng)高層次、高水平的專業(yè)人才,為實現這一目標應將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不斷滲透到實際教學活動當中,并對漢語言文學的課程結構體系進行改革。應按照社會發(fā)展對人才的要求,加大漢語言文學選修課的比重,并在為學生打下扎實專業(yè)功底的基礎上,不斷延伸、拓展學科范圍,將一些與之相關專業(yè)的知識融入到漢語言文學教學內容當中,如哲學、史學、新聞學、公共關系學、美學、藝術、秘書學、國學以及影視等等。通過知識范圍的不斷擴大,一方面能夠使學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有所提高,進而具備較高的綜合文化素質,另一方面,還能使學生對其他相關專業(yè)的知識進一步了解和掌握,這樣有利于學生應變能力、適應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從而成為社會需要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

(二)改革教學方法

改革教學方法是提高漢語言文學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之一。教師應以漢語言學科性質以及學生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學習特點為根本出點,采取啟發(fā)式、引導式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挖掘深層語言規(guī)律。教師不應過于強調知識的體系性和全面性,而應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解決教學疑點,筆者建議應當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其一,互動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營造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氛圍,強化師生間的合作與交流,調動起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使其在互動學習的環(huán)境中不斷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其二,探究式教學方法。教師應當在教學中有意識、有目的地培養(yǎng)學生質疑的精神,在師生共同質疑、相互質疑的過程中不斷探求問題的答案,最終達到解疑的目的;其三,自主式教學法。學校應當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建立現代漢語資料庫,為學生提供課件、講義、考試試題、學生優(yōu)秀作品以及研究成果等資源,使學生在網絡學習平臺上自主開展個性化學習,從而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

轉貼于

(三)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各個學校應積極推廣應用現代信息技術,以此來促進漢語言文學教學改革。漢語言文學首要的教學任務之一是利用漢語言知識使學生掌握文學的運用方法以及培養(yǎng)其良好的文學素養(yǎng)。在實際教學中應充分發(fā)揮出現代信息技術的強大助推作用,促進漢語言教學方法不斷改革和創(chuàng)新,并推進漢語言文學發(fā)展與時展同步?,F代信息技術一方面是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形象生動、圖文并貌的特點,將漢語言教材中的文字內容與多媒體中的圖像、聲音結合到一起,并將文學作品中所要表達的場景在多媒體上顯示出來,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容易體會作者的思想,并且還能夠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悟,進而獲得最佳的成效;另一方面則是網絡信息資源的在漢語言教學中的應用。教師先確定好某一個課堂主題所需的信息資源,然后引導學生在課后進行上網檢索和討論,然后在課堂上同學生之間交流經驗和成果,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能夠展示自我能力的空間,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與此同時也可以使教學方法不斷創(chuàng)新。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fā)展,給當前的教育帶來了新的契機,只要合理將現代化科學技術運用到教學當中,就能夠盡顯其獨特的魅力,進而使?jié)h語言文學教學手段和方法始終趨于領先地位。

(四)滲透德育教學

為了落實素質教育理念,應將德育教學滲透于漢語言文學教學中,不僅有利于提高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成效,還有利于加快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教師應針對漢語言文學的學科特色,在教學過程中善于把握德育教育的最佳時機,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熱愛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感情,增強愛國主義精神。漢語言文學是傳統的人文學科,是體現中華民族意識和傳統文化的載體,擔負著中國精神文明和新時期人文關懷建設的重任。所以,漢語言文學教學更應當注重學生精神層面的教育,立足于健全學生道德體系,使學生在學習中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不斷提高學生的自我約束力和判斷力。

(五)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可以說教師的整體素質和業(yè)務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實際教學水平。在當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漢語言文學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業(yè)務水平,重點應從教學理論和實踐這兩方面與當前教育形式接軌。只有教師具備過硬的素質和教學能力,才能使教學境界不斷提高,進而實現知識傳授、答疑解惑的教學目的,最終確保教學改革的成功。就我國當前的教育體制而言,其已經不再僅僅局限于培養(yǎng)掌握知識的學生,而是要培養(yǎng)具有較強綜合素質,能夠適應社會發(fā)展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站在學生的角度上考慮,通過系統專業(yè)的漢語言文學學習,可以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積累濃厚的文化底蘊,這對于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漢語言文學教師應拋棄以往傳統的教學理念,并不斷轉變教育觀念,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以此來勝任漢語言文學教學工作。教師的專業(yè)文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上:其一,應具有深厚的文學素養(yǎng),掌握多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如現代文學、古代文學、外國文學、現代漢語以及古代漢語等等,并熟練掌握一些與漢語言文學有關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如新聞專業(yè)、文秘專業(yè)等;其二,應了解一些與教育科學知識相關的內容,如心理學、教育學等;其三,應具備終身學習意識。現階段我國已經逐步進入學習型社會,這就要求教師應樹立研究性的學習思想和終身學習意識,不斷在教學實踐中更新專業(yè)理論、獲取新知識、掌握新的教育動態(tài),并以現有的知識為基礎,構建新的教學方法和教育思想,借此來產生出新的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王曉歡.淺談提高漢語言文學教學質量的途徑[J].科學與財富.2011(10).

[2]石慧.論后現代教育思想下的漢語言文學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1(15).

[3]田玲.網絡環(huán)境下漢語言文學教學模式探析[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36).

[4]張德禮.徐亞東.師范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yè)課程設置的改革與實踐[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10).

第3篇:漢語言文學教學方法范文

關鍵詞:高中語文;漢語言文學;語文教學

漢語言文學教學在弘揚我國傳統優(yōu)秀文化,培養(yǎng)各級學生綜合素質方面起著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基礎作用。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對漢語言專業(yè)人才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這對目前的整個語文教學特別是高中階段的語文漢語言文學教育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高中漢語言文學教學現狀

目前,我國高中階段的漢語言文學教學經過幾十年來的多次改革以及發(fā)展,已經取得較大的成就。然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對人才素質要求的不斷提高,漢語言文學教學,尤其是高中漢語言文學教學在應對社會新要求時顯得力不從心,歸納起來主要存在著教學模式老舊、教學方法和手段單一以及教師綜合素質不高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制約著高中漢語言文學教學質量的提高和作用的發(fā)揮。

二、加強漢語言文學教學的途徑

1.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目前,語文教學中,真正意義上漢語言文學的教育是從高中開始的。由于學生文學方面知識基礎十分薄弱,教師的作用愈發(fā)更加重要。筆者認為,為了更好地適應高中漢語言文學教學的需要,應該從三個方面入手提高教師綜合素質:(1)提高教師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教師不僅僅要掌握如字法、詞法、句法等漢語言基礎知識,還要具備一些關于中國古代文學、現代文學以及與教材相關的中外作家、作品的基本知識,為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學授課做好知識儲備。(2)要樹立終身學習意識。當下,知識的更新換代周期越來越短,為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求,終身學習已經是必然趨勢,我國目前也已經逐步進入學習型社會,這就要求高中語文教師要在實際工作中樹立研究性教學思想和終身學習意識,不斷在研究性教學中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在學習中增加新知識。(3)學校和各級教育主管部門要重視教師素質的提高,通過選派培訓、推薦深造、素質考核等手段加強對高中語文教師綜合素質養(yǎng)成的支持。

2.改革高中語文課程結構

高中漢語言文學教學的目標主要有兩方面:(1)為高一級學校培養(yǎng)具有一定語言文學基礎的畢業(yè)生;(2)為社會培養(yǎng)綜合素質合格的高中畢業(yè)青年。筆者個人認為,為實現這一目標,應該把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這一理念不斷滲透到實際教學中,對漢語言文學的課程結構體系進行改革,實際操作可從如下兩點著手:(1)加大漢語言文學選修教材的教學力度。現在高中階段,學校大多在語文教材外配有相應的自讀教材,學校應該從校級課程設定角度加大對這些選修篇目的教學考查力度,引導學生注重文學素養(yǎng)的培育。(2)提高教材中著名文學篇目的教學時數。高中語文教材的各種文體篇目中,基礎知識性質的篇目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這給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培育帶來了極大限制。為此,筆者認為,學校甚至語文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有的放矢地對教材篇目的教學時數進行調整,加大著名文學篇目的教學時數,爭取把有代表性的文學篇目講授得更加透徹,以典型篇目教學帶動學生對漢語言文學的興趣。

3.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是加強漢語言文學教學的主要途徑之一,教師要以漢語言文學的特點以及高中生文學知識水平、學習態(tài)度、學習興趣等為根本出發(fā)點,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多采取啟發(fā)式、引導式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培養(yǎng)漢語言文學學習興趣和掌握學習規(guī)律。筆者認為,以下幾種教學方法就較為可取。(1)互動教學。教師可以依托對一些文學篇目或作家的評價,在班級中開展討論,營造師生、生生間的互動學習,以此培養(yǎng)興趣;(2)探究式教學法。教師在進行教學中可以有目的、有意識地以一些問題為切入點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精神,通過質疑,探求問題答案這樣一個學習過程,培養(yǎng)學習興趣,達到釋疑的目的;(3)自主式教學法。有條件的學校應當利用本身擁有的網絡信息資源,為高中年級建立一個現代漢語言文學資料庫,為教師和學生提供與漢語言文學有關的課件、講義以及學生優(yōu)秀文學創(chuàng)作作品等資源,使學生和教師得以借助網絡學習平臺開展自、個性化學習,從而促進高中年級教師和學生漢語言文學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

基于上文論述,筆者認為,高中語文漢語言文學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高中階段漢語言文學教學是社會發(fā)展和我國語文教育向更高層次發(fā)展的客觀要求。在目前應試教育主導我國高中語文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的現實條件下,學校和一線語文教師是加強高中漢語言文學教學的中堅力量。

參考文獻:

[1]張有英.淺談中小學漢語言文學教學.文學教育:中,2010(07).

[2]邱薪穎.淺析當前漢語言文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群文天地:下半月,2012(8).

第4篇:漢語言文學教學方法范文

在高職院校的教育理念中,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教學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技能知識,注重學生對漢語言文學的應用技能,忽略了對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和思想境界的提高。了解和領悟漢語言文學的課程理念,對漢語言文學的教學實際意義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高職院校漢語言文學教師當中,絕大多數教師對漢語言文學的教育的核心理念存在理解上的誤區(qū),不能準確地把握漢語言文學的教育培養(yǎng)方向,無法在漢語言文學的教學上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知識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解決高職漢語言文學教學存在問題的對策

1.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采用全新的教學方法

在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轉變傳統的漢語言文學的教學觀念,重視在漢語言文學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2]。而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往往忽略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要積極探索新的漢語言文學課堂教學模式,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效率。例如,教師可以在漢語言文學的教學課堂上采用探究式的教學模式。比如在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的學習中,可以讓學生分組去研究自己喜愛的現當代文學作品,然后在課堂可以通過話劇表演,多媒體課件演示,以及小論文等方式,展示合作研究的效果,教師對學生的研究結果做出評價和總結,引導學生正確理解作品的知識內容。

2.建立完善的漢語言文學課程結構體系

在高職院校的漢語言文學的課程結構體系中,教師樹立科學的課程結構觀念,建立起完善的課程結構體系,從大的角度思考漢語言文學教學的問題,積極優(yōu)化課程的教學設計,提高漢語言文學的教學的整體效應。在建立完善的漢語言文學專業(yè)課程結構體系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為課程結構體系的重心,通過為學生預留更多的自主學習時間與空間,提高學生對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知識的實踐探究,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完善的漢語言文學課程結構體系,能夠讓學生在自主的學習過程中,提高漢語言文學課程的整體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3.深入領會漢語言文學教學的理念

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的要求中,高職漢語言文學課程的教學要充分培養(yǎng)學生文學素養(yǎng),通過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建活躍的漢語言文學課程體系。在高職院校的漢語言文學教學中,許多教師過分注重對漢語言文學課程專業(yè)技能知識教學,這和漢語言文學重在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有很大的沖突。漢語言文學教學的理念出現錯誤,很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因此,高職漢語言文學教師要深入去領會漢語言文學在當今社會的教學理念,把握漢語言文學教學的本質,認識到漢語言文學是由語言、文學等元素組成的一門課程。漢語言文學的教學不僅是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工具的應用,更是培養(yǎng)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夠運用漢語言文學的知識能力[3]。

三、結語

第5篇:漢語言文學教學方法范文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情境教學法;應用

前言

對于漢語言文學教學,與其他學科的教學有一定的差異,在漢語言文學教學活動中,一方面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另一方面還要引導學生構建有效的知識結構,從而全面提高課堂教學的實用性,對此,在漢語言文學教學活動中,應該合理的應用情境教學法,構建良好的教學情境,從而讓學生輕松、自主的參與到漢語言文學教學活動中。

1.情境教學法概述

漢語言文學教學中,情境教學法主要是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的實際情況,有目的、有計劃的構建一些具有情感色彩的形象場景,引導學生在該場景中進行情感體驗及態(tài)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對教材知識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并促進學生心理發(fā)展的一種現代化教學方法。對于情境教學法,其關鍵在于學生情感態(tài)度的激發(fā),通過情境教學法能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這對課堂教學效果的優(yōu)化有極大的幫助。

2.采取情境教學法的方法

2.1實物演示方法

該種方法主要是將實物作為中心,簡單的設置需要的背景,之后將它們構建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便于對某一特定情境進行很好的演示。在漢語言文學教學時,通過實物進行情景演示時,必須對相應的背景進行深入分析,例如“飛翔的燕子”、“大海上的鯨”等,只能利用其背景,來全面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而教師無法通過實物展示在學生面前。

2.2生活展現方法

對于這種方法,主要是將學生帶入到社會、自然中,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fā),選擇學生生活比較熟悉的場景,結合教師的語言描述,從而將場景生動的展現在學生面前。在以往的漢語言文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往往會利用“題?!眮碜寣W生進行知識記憶,這就會造成學生的左腦過度教育,而右腦缺乏教育,最終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發(fā)展造成限制。對此,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讓學生在生活中進行問題思考,并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提問,這樣就能全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探索、思考問題。

2.3音樂、圖畫影響方法

音樂是一種微妙的語言,對人的刺激十分強烈,能帶給人豐富的美感,音樂能通過特有的節(jié)奏、旋律構建出相應的形象,并將學生帶入到特定意境中。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漢語言文學內容,選擇相應的音樂,通過音樂欣賞、學生演唱等,將學生引入到情境中,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此外,教師也可以利用圖片,將教材內容形象化、具體化的展現在學生面前,從而引導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

2.4表演、語言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根據教材內容,讓學生扮演相應的角色,將教材內容展現出來,這樣不僅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還能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漢語言文學教學活動中,通過表演的方式,能讓學生對課文的內容產生強烈的親切感,極大的增強了學生的內心體驗。在漢語言文學教學活動中,教師還可以根據教材內容,采用生動的語言為學生描述一個充滿活力的情景,這樣能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色彩,提高教學情景的直觀性,能讓學生的感官更加興奮,從而促使學生更好的融入到教學情境中。

3.漢語言文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意義

3.1引導學生高效閱讀

對于漢語言文學,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情況,而學生的學習參與度則體現出教學效果,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文本閱讀是學生學好漢語言文學的基礎,因此,要想全面提高漢語言文學教學質量,就需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水平。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往往會設定一定的要求、任務,讓學生進行閱讀,在實踐中,這種閱讀方法并沒有全面提高學生的熱情。將情境教學法應用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能有效的改變這種現象,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與學生興趣相符合的文學作品,并根據教學計劃,安排不同的閱讀方案,教師通過多媒體將閱讀文本中的一些內容展現在學生面前,激發(fā)學生興趣,然后設置一些具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閱讀,這就極大的提高了學生閱讀質量。

3.2激發(fā)學生態(tài)度體驗

情境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開闊學生學習和思考領域,同時,還能指引學生在廣泛的接觸、對比多種語言時準確的定位自己學習和漢語言文學的課程,最終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積極的學習課本中的知識。以往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漢語言文學教學中,較為重視同“漢語言”相關的內容,認為其他語言文學同漢語言文學之間沒有必然的關系,部分人甚至誤認為他們之間是相對立的,因此,教學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在該種教學思想的影響下,致使?jié)h語言文學改革和創(chuàng)新受到一定的制約,不能有效的幫助學生認識漢語言同其他語言文學之間的聯系及區(qū)別,導致學生不能正確的認識漢語言文學課程。綜上所述,漢語言文學教師在教學時應有效的融入超國界的情境教學,有效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及實用性。

4.總結

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采用情境教學法能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學習場景,引導學生融入到教學情景中,從而全面提高漢語言文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陳潤生.在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法的幾點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旬刊,2013(2):69-70

[2]許靜.淺談激情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的運用[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3(4):72-73

第6篇:漢語言文學教學方法范文

1.加強古典文學的教育

以西方的教學為例,西方在教學過程中從來沒有放棄對古典文學的教育,學生不僅學習到了很多文史哲所遺留下來的經典,還學習到了為人處事的精髓。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我們的語言文化已經成為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活著的語言文化,就應該更好地把它發(fā)揚光大。激發(fā)學生學習古代漢語言文學的興趣,就是需要在古典的漢語言文學的教學過程中,重視培養(yǎng)學生品讀詩詞歌賦的能力,可以進一步提高創(chuàng)作的能力。在實踐的過程中應積極探索自學古典文學的能力,激發(fā)學生積極創(chuàng)作。

2.加深現代文學的教育

在現代漢語言文學的教學中,重視培養(yǎng)學生對現代文學作品探索、運用的能力,更加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積極開展?jié)h語言文學的實踐講座,兼顧學生的文化知識、實踐工作能力。在現代漢語言文學的教學過程中,積極地讓漢語言文學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充滿正面的情感意識,真正陶冶學生的情操,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并采用有效的現代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氛圍,建立良好的師生間之間的互動,完成現代漢語言文學的專業(yè)學習,提高學生專業(yè)素養(yǎng),培養(yǎng)出社會所需要的復合型人才。

3.積極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對完成漢語言文學的專業(yè)教學工作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借助多媒體技術可以生動形象、圖文并茂地把文字、圖像、聲音與專業(yè)教師的講解充分融合到一起,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這樣不僅把文學作品中所要表達的場景真正地展示在課堂中,還可以讓學生體會到作者的真情實感,讓學生在學習漢語言文學的過程中,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獲得最佳的感知體驗。建立學校專屬的漢語言文學的資料庫,為學生研究漢語言文學提供專業(yè)的研究成果,提高學生自學漢語言文學的能力。

4.滲透德育的教學

專業(yè)教師在進行漢語言文學的教學過程中積極滲透德育教育,針對漢語言文學的學科特色,培養(yǎng)學生熱愛漢語言文字的情感、熱愛中國的傳統文化,增強愛國主義的熱情。把漢語言文學的教育工作帶入到學生精神層面,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學生自我約束的能力、形成科學的判斷力,達到良好的應變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

5.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質

只有漢語言文學的專業(yè)教師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過硬的業(yè)務水平,才能促使?jié)h語言文學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應該在古典文學、現代文化、國外文學、現代漢語等方面多下功夫,熟練掌握漢語言文學相關的知識系統、理論框架。還應具備終身學習的意識,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掌握最新的教育資訊,獲取更多的專業(yè)知識,吸收更多的專業(yè)理論,用自己現有的知識體系,構建出新的教學方法、教育思想,為學生更好地學習漢語言文學提供專業(yè)引導。

二、結束語

第7篇:漢語言文學教學方法范文

漢語言文學專業(yè)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漢語相關知識和文化,以及如何將這些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當中,同時還要漢語言文學專業(yè)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質,然而在實際的教學培養(yǎng)過程中,教師只注重對學生漢語言文學知識內容的講授,而對于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則基本忽略不考慮,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深化發(fā)展,高校招生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高校就業(yè)壓力與日俱增,這也決定了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對學生的培養(yǎng)要符合社會發(fā)展需求,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人文素質培養(yǎng)貫穿漢語言文學教育始終,在保障傳遞知識文化的同時,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漢語言文學的特點,發(fā)展學生的情感世界,與學生展開積極互動,形成濃郁人文氣息的教學課堂,使得學生不僅能夠學到專業(yè)知識,還能夠發(fā)展情感、提高人文素質。

2教學方法過于傳統

目前高師院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yè)依然采用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方法,教師成為課堂的主宰,一味的將自己對專業(yè)知識的理解傳遞給學生,學生只能是被迫的接受知識文化,而不能夠與教師之間形成能動的交流,這種教條呆板的教學方法已經難以適應現代的教學要求,教師隨著科技不斷的發(fā)展,尤其是多媒體技術與教育的結合,極大的提高了教學質量,增加了教師與學生間的交流,但是部分教師過于這種教學手段,而忽視了對知識本身的傳遞,有時會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

3漢語言文學教學的應對措施

3.1培訓教育理念,形成統一的指導思想

教育理念是教育工作者通過大量的教育活動實踐中,形成的對教育的基本認識和信念。目前,高師院校的漢語文學教育理念主要涵蓋四個方面:傳遞語文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積極引導學生、發(fā)現知識、探究知識;構建積極健康實用的課程體系。高師院校要將這些教育理念形成文件材料,組織教師進行系統學習,并切實的將這些教學理念融入到漢語言文學教學當中去,強調將理論與實踐教學結合,杜絕淺嘗輒止的學習后,教學依然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選擇教學方法,難以取得良好的漢語言文學教學效果,學生的人文素質難以提高,不符合高校課程改革發(fā)展要求。漢語言文學是涉及到民族發(fā)展的基礎學科,因此,其教學工作要遵循統一的直道思想和原則,切實提高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和人文素質。隨著我國高校課程改革的實施,許多漢語言教師努力專研教法,發(fā)明了許多新穎的教學方法,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從課程改革的層面上看,要對教師的這種積極性予以肯定,但是從教學實際效果和實用性層面上看,很多教學方法的效果有待商榷,究其原因,很多教師只是為了改變教學方法而改變,并沒有結合漢語言本身的特性和課程內容的需要,還有一部分教師為了應付課改需求,而任意改變教學方法,這與教育理念產生了背離,難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3.2掌握教學的實質,制定可行教學方法

目前教育屆對漢語言文學的教育實質眾說紛紜,但對于漢語言教學的本質卻達成共識,即主要由文字、文學和文化三部分遞進組成,這三部分中,文字是漢語言文學教學活動的核心也是基礎,是文學和文化的重要傳承的載體,尤其是在網絡技術快速發(fā)展的今天,語言文字規(guī)范性的教學已經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實用性漢語言文學知識,并不意味著指講授漢語言文學的應試知識,提高學生應試的能力,而是傳遞給學生今后能夠應用到生活工作中的漢語言知識??梢娊處熞獜姆终J識漢語言教學實質,制定可行的方法。傳統的漢語言文學教學以應試為主要目的,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和制定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分數是教學的指揮棒。而高校新課程改革后,素質教育成為重要的教育目的,漢語言教學也從分數的高低轉變?yōu)樘嵘龑W生的人文素質,這就要求漢語言文學教學由表層知識傳遞轉為文化內涵培養(yǎng),基于這種教育轉變,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才能夠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3.3確定理論指導實踐的教學思想

第8篇:漢語言文學教學方法范文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信息化發(fā)展;才情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H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02-0000-01

漢語言文學作為一門研究漢語言文學現象和文學規(guī)律的學科,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成果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進一步推動我國文化研究、規(guī)范人們語言方面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在信息化時代的大背景之下,對現代漢語言文學的信息化發(fā)展及學生才情培養(yǎng)展開一番探討不僅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也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

一、漢語言文學信息化發(fā)展的重要性分析

(一)教育理念改革和發(fā)展的必然要求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我國現行的教學模式和方法都進行了相應的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案由于表現形式過于呆板,僅僅局限于知識的單向傳輸而不易被人們接受,這在一定程度上違背了信息化時代對教學發(fā)展的需求以及多元化時代學生對自身發(fā)展的需求,顯然不能適應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要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上實現教學方式的轉變,強調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為主,將信息化與漢語言文學進行有效地結合,在教學方法上有所創(chuàng)新,推動現代化教育的進一步發(fā)展,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啟發(fā)他們的智慧,激發(fā)他們對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專業(yè)素養(yǎng)。

(二)社會發(fā)展的需求

作為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學生,可以勝任的工作往往呈現出多樣化的特征,比方說編輯、創(chuàng)作、文學評論以及發(fā)展文化產業(yè)、行政管理等,這也意味著就業(yè)面相當地廣泛。因此,必須熟悉并掌握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應用,有效地將自己所學的知識與技能相互結合在一起,進一步推動漢語言文學與信息化的結合應用,形成自己特有的知識結構體系,并且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永遠保持領先的競爭力,抓住機遇,并且將機遇轉變?yōu)閮?yōu)勢。

(三)有利于知識和價值體系的構建

教育可以提高民族基本素質,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向人們傳授知識,從而建立科學的完整的知識體系;教育還與人們世界觀、人生價值觀的形成存在著密切的聯系,讓人們在是與非、善與惡,什么該為與不該為之間能夠有一個比較正確的抉擇,從而構建一個比較完整的價值體系。漢語言文學是人類特有的最美妙的精神載體,能夠幫助人們全面提升文化素質,讓人們的精神世界豐富起來,而漢語言文學的信息化發(fā)展極大地克服了傳統教育單向傳輸為主的弊端,將教育與整個社會的發(fā)展緊密結合在了一起。

二、漢語言文學的信息化發(fā)展及學生才情培養(yǎng)存在的問題

(一)對漢語言文學信息化的重要性缺乏深刻認識

就目前的發(fā)展形勢進行分析的話,我國高校漢語言文學在信息化建設方面雖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依然處于較低的階段,細細分析其中的原因的話,就是由于各個高校對于漢語言文學信息化的重要性依然沒有一個比較明確的認識。部分學校即便對于漢語言文學信息化的重要性有著一定的認識,而且一些學校也建立了漢語言文學信息化基地,但是因為資金十分的有限,再加上當地政府在這方面無論是政策支持還是資金支持的力度不夠,從而使得這些信息化基地建設未能獲得較高層次的發(fā)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漢語言文學與信息化的結合度較低,還遠遠不能夠達到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境地,因此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國漢語言文學信息化的進一步發(fā)展造成了阻礙。

(二)學生對其信息化的發(fā)展興趣不高

面對當前激烈的國際競爭環(huán)境,我國的許多學生通常情況下比較喜歡選擇那些比較熱門的專業(yè),比如那些與高科技方面相關的專業(yè)。如何在激烈的職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絕大多數的學生們都選擇了有一技在身,所以,不少學生普遍存在重理輕文的誤區(qū)。由于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是純文學的,在他們看來,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學習枯燥乏味,毫無興趣而言,對專業(yè)認同感較差。除此之外,在漢語言文學的課堂上,大多數的院校依然沿用的是較為傳統的教育形式,課堂比較枯燥及乏味,課堂氣氛過于低沉、死氣,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此,在課堂上,學生們不能真正地掌握課堂學習知識,在課下,學生們也很難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如果長久下去的話便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學生自然難以對漢語言文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三)漢語言文學信息化建設與社會發(fā)展不適應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社會需要的人才,這才是教育的最終使命和責任?,F階段,漢語言文學教學模式中注重學習專業(yè)理論知識,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造成學生整體的知識體系和專業(yè)技能不平衡,進而對學生整體水平的進步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這種教育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必須對其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

三、漢語言文學的信息化發(fā)展及學生才情培養(yǎng)策略

(一)健全教育體系,對漢語言文學的信息化發(fā)展要引起充分地重視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經濟的迅速發(fā)展,信息化、網絡化時代的到來對人才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在對學生開展?jié)h語言培養(yǎng)的同時,應當將學生的知識、才情等進行統一,建立健全教育體系。這一過程需要從滿足經濟社會發(fā)展所需人才為出發(fā)點,在學生能夠正確掌握各種知識和能力的同時,進一步推動信息管理能力的提升,以便對復合型人才做好相應的培養(yǎng)工作。這就需要學校領導對漢語言文學的信息化發(fā)展要引起充分地重視,在將漢語言文學和信息化相結合的同時,還應該有針對性地進行課程教學的改革,以便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漢語言文學的積極性。

(二)激發(fā)學生對漢語言文學的學習興趣

學習漢語言文學需要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學好漢語言文學這一門學科,首先應注意培養(yǎng)興趣。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之中,任課老師可以通過對教學方法、內容和思維方法進行不斷改革等途徑,去培養(yǎng)學生們對于漢語言文學的學習興趣。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傳授知識為己任的傳統教學方法已經不能充分滿足信息化教學的實際需求,因此,教師應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之中有所突破,來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從現在的就業(yè)情況進行分析的話,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所培養(yǎng)的學生能廣泛使用在各個行業(yè),面對這種情形,我們必須大力開展教學創(chuàng)新活動,需要將漢語言文學教學與各個專業(yè)相結合,保證學生掌握必備的專業(yè)基礎知識的同時,設定一個界限,充分發(fā)揮漢語言文學的巨大優(yōu)勢,以顯示學生豐厚的文化積淀,從傳統文化中受到啟發(fā),來激發(fā)自身的創(chuàng)新能力。

(三)加強漢語言文學信息化管理

新的教育制度明確提出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更多的主動性,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增加學生的實踐活動和理論能力。對于漢語言文學專業(yè)而言想要提高漢語言文學信息化管理水平就要實施工學合作教育模式,經過這種教學模式的培養(yǎng)學生不僅能在專業(yè)理論知識方面得到極大的進步同時在實踐操作能力方面也會得到極大的提升。

結論

如上所述,我國漢語言文學信息化的發(fā)展依然處在初期階段,想要其發(fā)揮巨大的潛在作用,對學生們的才情進行培養(yǎng),依然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所以,有關領導和政府部門應給予高度重視,積極地采取相應的對策,進一步推動我國漢語言文學信息化的發(fā)展,以此來促進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生們的才情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 夏叢叢.現代漢語言文學的信息化發(fā)展及學生才情培養(yǎng)[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02).

[2] 徐景宏.淺談漢語言文學信息化結合應用的重要性及有效策略[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29).

[3] 王玉竹.淺談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就業(yè)教育創(chuàng)新[J].青年文學家.2013(04).

第9篇:漢語言文學教學方法范文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專業(yè) 人文應用型人才 培養(yǎng)模式

人文應用型人才不僅掌握著大量的人文知識還擁有一定的實用技能,所以,培養(yǎng)人文應用型人才更能滿足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加強漢語言文學專業(yè)人文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必須從人才培養(yǎng)方案、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以及老師自身的人文修養(yǎng)這四方面進行教學上的改進。

一、人文應用型人才含義

人文應用型人才是指融應用性和人文性于一身的人才。在人才培養(yǎng)的過程中,學校不再僅僅注重對學生人文素養(yǎng)和人文知識的培養(yǎng),而是兼顧學生將知識通過一定的技能應用到日常的生活實踐的應用能力。相比較單純的人文型人才,人文應用型人才更注重學生對人文知識的應用,屬于應用型的人才,是具有很強的社會適應力和發(fā)展能力,能夠發(fā)揮人文知識實際作用的一類人文知識分子。

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是高校系統傳授漢語言知識的專業(yè)性課程,它主要是研究中國語言的句法、詞語以及小說、散文、詩歌等文學作品,有的還會涉及編輯出版方面的基礎知識?;谖覈鴿h語言研究資源的豐富性,培養(yǎng)漢語言專業(yè)的人文應用型人才,不僅能將我國的漢語言文學知識發(fā)揚光大,還實現了將知識轉化為專業(yè)技能的目標。

二、漢語言文學專業(yè)人文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途徑

當今社會上的一些研究性大學的中文系大多僅注重于對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學術研究型人才的培養(yǎng),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對人文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為了實現漢語言服務社會的目標的實現,應該著重從以下四方面進行漢語言文學專業(yè)人文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

(一)制定切實可行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

高校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制定,不僅要結合學校的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還要綜合分析人才市場的需求導向以及該專業(yè)人才在社會上的飽和度,只有這樣才能制定出合理、科學而又鮮明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就漢語言專業(yè)人文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制定來說,需要注意以下兩點,第一,在對學生進行漢語言知識講授時,要注重與其他人文知識課程的適當融合。應用性人才強調對知識的具體應用,漢語言專業(yè)的知識與其他的人文知識課程具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所以配置其他的人文學科能讓學生形成一個完整的人文知識體系。第二,不僅要將各種實用技能方面的教育與人文知識教育融合起來,還要將它與人才市場的需求結合起來,這樣才能真正達到人文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

(二)進行教學理念上的改變

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是一門具有深厚文學底蘊的學科,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都極具傳統化和模式化,要實現人才應用型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老師必須進行教學理念上的改變,具體來說主要主要有以下兩點,第一,老師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要把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目標納入教學目標之中,要讓學生了解到漢語言知識在具體應用中的重要性,要讓知識走出課堂成為日常工作應用中的手段和工具。第二,學校應該組織專門的老師進行這方面的教學,加強對教學模式的研討,積極借鑒其他高校在漢語言專業(yè)人文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方面的成功經驗,把人文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提上日程。

(三)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

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人才應用型培養(yǎng)模式由于興起地較晚,所以還沒有形成系統的教學體系,其教學方法上也有待于進一步探究。以前的人文知識型教學方法很多已經不再適合現在的人文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所以學校選出專門的老師進行這方面的研究,制定出具體的教學目標以及相應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制定必須結合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認知能力,還要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教師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

培養(yǎng)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人文應用型人才,要求老師必須具備一定程度的文學和人文素養(yǎng),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第一,就人文知識素養(yǎng)來說,老師雖然已經離開了學習課堂,但還是應該進行不斷地學習,對我國深厚的漢語言文學底蘊進行挖掘,不斷提高自己的人文知識修養(yǎng),進而展現出鮮明的人文精神風貌。第二,就人文知識向知識應用的轉化來說,老師不應該只是作為漢語言知識傳授的機器,還應該對學生進行具體的應用技能的培養(yǎng),要讓學生學以致用,把漢語言知識當做提高自身素養(yǎng)的途徑,當做今后應用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學習的最終目的。

三、結束語

對漢語言文學專業(yè)人文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是市場人才需求模式發(fā)展的要求,也是時代提出的一個新課題。就我國當前漢語言文學的教學現狀和教學模式而言,實現向人文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轉變給漢語言專業(yè)帶來了極大的挑戰(zhàn),加強對該培養(yǎng)模式的研究和探討,能實現我國傳統專業(yè)的巨大轉型。

參考文獻:

[1] 阮暢.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01).

[2] 黃宇鴻.本科院校專業(yè)課教學與學生研究能力的培養(yǎng)[J].高教論壇,2010(07).

[3] 武建華.漢語言文學專業(yè)人文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基本思路[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9(11).

[2] 金璐璐.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新教學模式探微――以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為例[J].商丘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03).